分级诊疗转诊流程图
危急重症患者会诊、转诊流程图
![危急重症患者会诊、转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266619f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7e.png)
危急重症患者会诊、转诊流程图
危急重症患者转诊流程图
接诊急危重症患者
立即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同时进行病情评估
我院责任医生
需转诊,向上级医院医务科提出转诊申请,上级
医院医务科通知“120”,相关科室主治以上医务
如确需转院,病情允许或家
属被告知风险仍坚持转院,
家属签字后转院
病情不允许或家属拒绝签字
“120”途中采取相关措施,
通知急诊科作好准备
提供治疗方案
就地抢救治疗
上级医院急诊科接诊
尽快明确诊断,积极救治上级医院医务
科负责协调,
为急危重症患
者急诊抢救、
门诊及住院治
疗提供绿色救
治通道
患者经抢救,病情缓解稳定进入门诊诊治或住院治疗程。
分级诊疗工作流程
![分级诊疗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5e20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9.png)
分级诊疗工作流程1. 概述分级诊疗工作流程旨在规范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建立逐级转诊机制,将患者按疾病和病情的轻重缓急分流至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2. 流程步骤2.1. 患者就诊初级医疗机构患者在发生疾病时,首先前往就近的初级医疗机构就诊,如社区诊所或乡镇医院。
初级医疗机构将通过医生的初步诊断和治疗,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2.2. 初级医疗机构转诊至中级医疗机构如果初级医疗机构无法满足患者的检查或治疗需求,医生将判断并决定是否将患者转诊至中级医疗机构,如区县医院或市级医疗中心。
该转诊需经过相应的流程和审批,并提供必要的转诊材料和医疗记录。
2.3. 中级医疗机构评估治疗需求中级医疗机构接收转诊患者后,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进一步评估治疗需求。
如果中级医疗机构无法提供必要的治疗或手术,医生将决定是否再次转诊至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
2.4. 高级医疗机构专业治疗如果患者需要特殊专业治疗或手术,中级医疗机构将进行进一步的转诊至高级医疗机构,如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
高级医疗机构将提供高水平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确保患者的疾病得到妥善处理。
2.5. 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合作在整个分级诊疗工作流程中,各级医疗机构应进行良好的协同合作,保证转诊和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医疗机构间应及时共享患者的医疗信息和转诊记录,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和患者的连续治疗。
3. 目标与好处分级诊疗工作流程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
通过分级转诊机制,可以有效减轻高级医疗机构的压力,提高低级医疗机构的工作负荷,使患者能够更快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
此外,分级诊疗还有利于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促进医疗质量的标准化和提高整体就诊体验。
4. 结论通过建立和推行分级诊疗工作流程,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协同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疗,促进整个医疗体系的发展和进步。
门诊分诊及处理流程图
![门诊分诊及处理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aad262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f.png)
门诊分诊及处理流程图
门诊分诊及处理流程图是指在门诊就诊时,医院对患者进行分类、分诊和处理的步骤。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门诊分诊及处理流程图。
步骤一:登记与分诊
1. 患者到达门诊大厅,前台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包括基本信息、病史等。
2. 登记完成后,患者被分配一个登记号码,并等待分诊。
步骤二:病情评估
1. 护士根据患者登记号码,将患者送至护士站。
2. 护士通过与患者交流、测量体温、血压等方式,对患者进行
初步病情评估。
3. 根据病情评估结果,护士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病情等级,如急诊、普通、复诊等。
步骤三:医生诊断与处理
1. 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等级,将患者转交给相应的医生科室。
2. 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3. 医生将治疗结果和嘱咐写在病历上,并进行后续处理。
步骤四:药房发药及结算
1. 医生开具处方后,患者前往药房领取药物。
2. 药房工作人员核对患者的处方和药品信息,并发放药物。
3. 患者前往结算处进行费用结算。
步骤五:完成就诊
1. 患者完成药物领取和费用结算后,前往门诊大厅退号。
2. 前台工作人员取消患者的登记号码,标志着该患者的就诊流程结束。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门诊分诊及处理流程图。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和补充。
具体的流程应根据医院的规定进行设计和优化。
新版病人转诊工作流程图-新版-精选.pdf
![新版病人转诊工作流程图-新版-精选.pdf](https://img.taocdn.com/s3/m/4ee3737977232f60ddcca1b6.png)
病人转诊工作流程图
需转诊病人
经治医师提出申请
转入科室会诊并同意转入
院内转诊上级医师会诊转出科医师开写转科医嘱,写出转科记录向转入科医师作好病
情介绍
护送患者至转入科通知住院处
转入科室书写转入记录
院外转诊
科主任上报
主管院长同意、医
教科登记
与病人家属交代转诊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
与注意事项
与上级医院联系
一般病人较重病人
转诊
留院处置待病情
稳定后
由医护人员带病历摘要护送病人转上级医院
上级医院接诊,办好交接手续。
卫生院双向转诊流程图
![卫生院双向转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168b3a2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a.png)
卫生院双向转诊流程图
征求患方意见
接诊符合双向转诊指征的患者下级医院及社区卫生院
责任医生
报告中心业务负责人
填写双向转诊上转单
向患者交待双向转诊注意事项患者持双向转诊单到XXX 就诊XXX双向转诊专职机构
安排医生接诊
患者需门诊诊治患者需住院患者进行门诊
诊治
明确诊断,确定治疗
方案,完成门诊转诊
安排转诊患者
住院治疗
患者病情稳定符
合转回社区指征门诊医生填写双向
转诊下转单,提出治
疗意见及建议上交
住院医生填写出
院小结,提出治疗意见及建议上交。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 试点工作方案(含流程图)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 试点工作方案(含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70be5ecfa0116c175f0e48a2.png)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方案目录一、工作目标 (2)二、实施范围 (2)三、基本流程 (2)(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
(2)(二)二级及以上医院服务流程。
(3)四、重点任务 (3)(一)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4)(二)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 (4)(三)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 (5)五、技术规范 (5)六、组织保障 (6)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服务流程图 (8)按照《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为指导各地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试点先行,探索建立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医疗机构有序服务引导患者有序就医,为建设符合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夯实基础。
到2017年,形成较为完善的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和患者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建立,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到2020年,在全省所有县(市、区)推开。
二、实施范围2016年,太原市、运城市作为我省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在全市所有县(市、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其余9个市自行选择至少1个县(市)和1个市辖区开展试点工作。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城市范围的扩增,各市应及时将试点范围扩展到全市所有县(市、区)。
三、基本流程(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
1.签约服务流程: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筛查发现患者,或接诊患者→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对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患者,判断是否能够纳入分级诊疗服务→对可以纳入分级诊疗服务的,经患者知情同意后签约→建立专病档案→按签约内容开展日常治疗、体检、健康管理。
2.上转患者流程:全科医生判断患者符合转诊标准→转诊前与患者和/或家属充分沟通→联系参与建立签约团队的二级及以上医院→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确定患者确需上转→全科医生开具转诊单,已建分级诊疗信息平台的,要与上转医院共享患者相关信息→将患者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
传染病病人转诊流程图
![传染病病人转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6b07a53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0.png)
传染病病人转诊流程图传染病病人转诊流程图1、患者预约转诊在发现患者症状与传染病相关后,医生或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引导患者预约转诊至合适的传染病专科医院。
2、患者登记及初步评估患者到达传染病专科医院后,接待人员将进行患者登记,并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和传染性程度。
3、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将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如体温测量、血压检查等,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验,如血液、尿液、咽拭子等样本采集。
4、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医生将给出初步的诊断,并评估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程度。
5、传染病报告医生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将病例进行传染病报告,通知相关卫生主管部门。
6、确定隔离措施根据患者的传染性程度,医生将确定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单独病房隔离、口罩佩戴等。
7、患者治疗医生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措施。
8、转归评估对患者的疾病转归进行定期评估,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9、推荐康复和随访对康复期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建议,并安排随访,确保恢复情况正常。
10、解除隔离当患者的传染性程度达到解除隔离标准时,医生将决定解除隔离措施,并将患者的相关情况告知患者本人和家属。
附件:1、传染病病人转诊表格2、传染病报告表格3、患者隔离措施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报告: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时,应当立即报告给相关卫生主管部门。
2、隔离措施:指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以防止传染病在患者间或与健康人群间传播的一种防控措施。
3、解除隔离标准: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和规定的隔离期,确定患者的传染性程度达到解除隔离的标准,如病情稳定、连续两次咽拭子检测阴性等。
中医院分级诊疗流程
![中医院分级诊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1f03c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a.png)
中医院分级诊疗流程
分级诊疗:
服务内容:整合医共体集团内优质医疗资源,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上转:患者所患疾病超出基层医院救治范围,需及时上转县级医院。
由患者首诊医生通过分级诊疗平台落实转诊,并与县级医院医生做好病情交接。
下转:在中医院治疗的患者,对诊断明确,经治疗病情稳定,符合下转条件,经科室主任、患者及家属同意,由科室医生通过分级诊疗平台落实转诊,并与基层医院医生做好病情交接。
机构:**卫生院
联系方式:。
乳腺癌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全文)
![乳腺癌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408a116137ee06eef91822.png)
乳腺癌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全文)乳腺癌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一、建立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根据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疾病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期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配合上级医院做好患者随访和病情观察工作,落实上级医院制定的相关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和定期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有能力的二级医院可负责诊断较明确、难度与风险较低的乳腺癌、甲状腺癌病例的诊疗工作,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开展适宜的手术和放化疗技术,并根据自身技术能力提供诊疗服务或转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高难度、高风险的乳腺癌、甲状腺癌患者诊疗工作,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团队至少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等。
签约服务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
急危重症儿童转诊流程图
![急危重症儿童转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68351f1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5.png)
急危重症儿童转诊流程图
本文档旨在说明急危重症儿童在医疗机构之间进行转诊的流程。
转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护理,确保患儿得到及时、
有效的治疗。
1.首次评估
当急危重症儿童出现需要转诊的病情时,首先需要进行评估确
定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评估可以由初级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也可
以由紧急医疗服务队进行。
2.决策与协商
根据首次评估的结果,医疗团队需要进行决策判断是否需要转诊。
如果转诊被确定为必要,医疗机构的医生和紧急医疗服务队将
与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协商,确定接收患儿的医疗机构。
3.病情报告和资料准备
在决定转诊后,初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和紧急医疗服务队需要准
备病情报告和患儿的相关资料。
这些资料包括既往病史、诊断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4.转诊通知和安排
准备就绪后,初级医疗机构的医生会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接
收患儿的医疗机构进行联系,通知并安排转诊事宜。
医疗机构之间
需要充分交流和协商,确保患儿能够顺利转入接收机构。
5.患儿转移和接收
一旦转诊通知和安排就位,患儿将被转移到接收医疗机构接受
进一步治疗。
在转移过程中,医疗团队应对患儿进行监护,确保其
安全。
6.后续跟进和评估
转诊后,初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应跟进患儿的病情,并与接收医疗机构保持联系。
针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展,医疗团队应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
转诊流程图如下:
插入流程图]
请注意,具体的转诊流程可能因医疗机构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一般的参考框架,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流程图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e7c0e82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7.png)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流程图附件4:双向转诊流程图接诊符合双向转诊指征的患者征求患方意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首诊医生报告中心医疗康复科填写双向转诊上转单向患者交待双向转诊注意事项患者持双向转诊单到定点支援医院就诊支援医院双向转诊专职机构安排医生接诊患者需门诊诊治患者需住院患者进行门诊安排转诊患者诊治住院治疗可以转回社区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符方案,完成门诊转诊合转回社区指征可以转回社区门诊医生填写双向住院医生填写出转诊下转单,提出治院小结,提出治疗疗意见及建议上交意见及建议上交实线表示上转过程,虚线表示下转过程。
一、上级医院职责:l、负责向大关上塘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居民推荐医院专家,承担社区医疗顾问。
2、负责接诊大关上塘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患者,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遇急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将病人转上级医院急诊,以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急诊科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延误及推委病人。
4、根据病情,上级医院认定确能转回社区的病人,转出者要把关,科室应安排副主任医师以上的负责这项工作,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5、定期召开社区医疗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双向转诊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随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工作。
6、结合会诊中的常见问题组织专家讲座。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站职责:1、负责向转诊病人针对性推荐专家。
2、社区医生要认真填写转诊单。
3、接诊上级医院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站的病人,并及时与上级医院医生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5、有责任随时反馈上级医院专家的服务情况、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双向转诊的医疗水平。
6、与上级医院联合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转诊改进措施:1、转诊数量不多。
2、是绿色通道作用不明显。
3、康复回社区还没有真正实施4、是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5、双向转诊带给病人的优惠还没有充分体现。
改进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f03f592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64.png)
附件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一、建立慢阻肺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根据慢阻肺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慢阻肺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和临床初步诊断;按照上级医院已制定的疾病诊疗方案进行规范诊治,监督患者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与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团队至少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等。
签约服务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心理咨询师等人员.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全科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患者签约,将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按照签约服务内容,与专科医师、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提供综合、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服务.四、明确慢阻肺分级诊疗服务流程(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签约服务流程:接诊患者并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确诊→对诊断为慢阻肺的患者,判断是否能够纳入分级诊疗服务→对可以纳入分级诊疗服务的,经患者知情同意后签约→建立专病档案→按签约内容开展日常治疗、体检、健康管理等.上转患者流程:全科医生判断患者符合转诊标准→转诊前与患者和/或家属充分沟通→联系二级及以上医院→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确定患者确需上转→全科医生开具转诊单、通过信息平台与上转医院共享患者相关信息→将患者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二)二级及以上医院服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