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重点汇总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可打印)(精选版)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7ddd48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1.png)
初中化学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一、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
-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玻璃破碎、汽油挥发等。
- 特征: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等发生改变。
- 化学变化。
- 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食物腐败等。
-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理性质。
-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酒精易挥发(挥发性)。
- 化学性质。
-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质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将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 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温度最高;内焰较暗;焰心最暗,温度最低。
- 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 熄灭蜡烛时的现象: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因为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实验步骤:- 收集两瓶空气(可用排水法或直接在集气瓶中收集),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
- 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在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得更快,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f76b9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3.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有哪些?化学是初中接触的一门学科,也比较难,学校有句名言“化学是普遍的,考试是特殊的”有化学弱点的同学总结一下,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起来看看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欢迎查阅!●初中化学的15条化学重点知识一、酸的五条通性:1.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红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二、碱的四条通性:1.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2.【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三、如何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可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碳酸钠晶体带十个结晶水(十水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钾钙钠铵盐都溶于水,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
钾钙钠钡的碱可溶于水。
四、如何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氯化银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氯离子五、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硫酸钡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区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用钡离子,不能用银离子(硫酸银微溶于水),若要检验同种溶液里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先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再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氯离子六、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1.〔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2.〔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3.〔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检验氢氧根离子时先除去碳酸根离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钡盐或钙盐,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除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
最新完整版超详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最新完整版超详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0ac93ae102de2bd960588d9.png)
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H2SO4==2H+ + SO4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Na2SO4==2Na+ + SO42BaCl2==Ba2+ + 2Cl -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 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9ef45a5458f5f61fb73666b7.png)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3- CO32- SO4 2- NH4+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Zn + 2HCl= ZnCl2 +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2、红色固体:Cu、Fe2O3、红磷▲硫磺:淡黄色▲绿色: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3、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可打印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428a9a3701f69e31433294d1.png)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及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初中化学笔记 超全
![初中化学笔记 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cb63fe3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5.png)
初中化学笔记超全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化学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1.2 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混合物包括物理混合物和溶液。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
1.3 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化学符号是表示元素的独特元素符号,是由印刷在中心的大写字母表示的。
化学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中物质组成的一种方法。
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原子的数量,而化合价则表示元素在分子中的位置。
1.4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原子序数是元素存在于核心部分的原子数量。
化学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合理地排列成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电子组成和化学的性质取决于皮层外层电子数量。
第二章物质的物理性质2.1 物质的物态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态。
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物质的物态会发生变化。
2.2 波动和振动波是沿着空间传播的能量传递,波的性质包括波长、频率、振幅和传播速度等。
振动是物质偏离其稳定位置的周期性运动。
2.3 能量和功能量是物质拥有的能够完成功的能力,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功是一种科学术语,描述了物体由于作用力的施加而发生的变化。
第三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3.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原来的化学反应物快速失去外部形态,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变化过程。
反应分为合成、分解、置换、加氧和加氢五种类型。
3.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化学符号和化学式。
写化学方程的指南是四项:化学式至少要平衡、最小化分数系数、原子数量和电荷数不改变、用计量单位标识反应过程。
3.3 化学反应量化学反应量是化学反应中涉及的化学物质的质量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
燃烧反应和热量反应是常用的反应。
第四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化学4.1 钠和氯的化学钠和氯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代表元素,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钠是银白色金属,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元素。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常以气体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超全的初中化学笔记
![超全的初中化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87339f676eeaeaad1f330b1.png)
(下层)(中层)(上层)、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许多食品中常加钙,加钙的主要原料之一是鸡蛋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小苏打片进行治疗: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是混合物。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硫酸是纯净物,盐酸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②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分:元素的种类。
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③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是否含有碳元素。
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注意: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④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O2,SO2,SO3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 H2O= H2CO3 SO2 + H2O= H2SO3 SO3 + H2O= H2SO4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 K2 O CaO Na2 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B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c.注意:CO和H2 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⑤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书写原则:一大二小符号涵义: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少数表示)一种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常温下固态非金属单质都可以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前的系数表示原子个数。
初三化学笔记重点归纳可打印
![初三化学笔记重点归纳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0598eb0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2.png)
初三化学笔记重点归纳可打印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丢弃药品特别注意节约:丢弃药品应当严苛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表明用量,通常挑最少量,即为液体挑1-2ml,液态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飞溅入了药液,必须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很大的液态颗粒通常用镊子托盘,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采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整洁的纸擦干净。
二、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的丢弃---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2、从细口瓶里丢弃试液时,应当把瓶塞夺下,好像放到桌上;飞溅液体时,增加收入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邻试管口或仪器口,避免残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锈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a、丢弃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需用量筒量挑。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b、量挑液体体积操作方式:先向量筒里飞溅液体至吻合所须要刻度后用滴管几滴加进刻度线。
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
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头,读数比实际体积高;若俯瞰,读数比实际体积低。
三、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火焰:分后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采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少于容积的2/3;b、用回去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容用嘴回去点燃;c、绝对严禁向插满的酒精灯内嵌入酒精;d、绝对严禁用插满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发火灾。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a4118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5.png)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自商代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炼铁、炼钢。
绿色化学是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符合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蜡烛燃烧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但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火焰有焰心、内焰(最明亮)和外焰(温度最高)三种层次。
通过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比较各火焰层温度,可以发现外焰温度最高。
通过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检验产物H2O和CO2,可以得出烧杯内有水雾,倒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变浑浊的结论。
熄灭后,会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后,蜡烛会复燃。
这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需要注意的是,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科学探究是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
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研究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有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等。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以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测中的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称量器中的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在称量药品时,需要注意先调整零点,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操作规范:称量药品后,应将游码归零,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
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三不”原则: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1be94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6.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版)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趣味的学科,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好化学知识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还能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以下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点的归纳。
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要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如氢(H)、氧(O)、碳(C)、氮(N)、钠(Na)、镁(Mg)等。
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₂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它反映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
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 O₂点燃 2H₂O。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态、状态等发生改变,如冰融化成水。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如铁生锈。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三、物质的构成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
3、离子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带正电荷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阴离子。
四、化学实验1、常见仪器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有试管、烧杯、酒精灯、量筒、托盘天平、玻璃棒等,要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实验基本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过滤、蒸发等操作,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3、气体的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气体的制取实验,要掌握制取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检验和验满方法。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可打印)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0ad80c46360cba1aa911da38.png)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及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
![初中超级化学笔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70259c8360cba1aa811da95.png)
初三化学必需的记忆性知识一、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Cu(NO3)2溶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Fe (NO3)2溶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Fe (NO3)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不溶性碱为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SO2、HCl、 NH3(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O(剧毒)(3)可燃性气体:H2、CH4、CO二、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三、物质的溶解性:1、气体:溶的:CO2、HCl、SO2、NH3等不溶(或不易溶):O2、H2、CH4、CO、N2等。
2、金属氧化物:除CaO、Na2O、K2O、BaO溶外,大多数不溶3、酸:大多数溶4、碱:除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溶外,其他碱不溶于水5、盐: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盐都溶于水,含Cl-的盐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水含SO42-的盐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的盐只有含K+、Na+、NH4+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6、沉淀物中只有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Fe(OH)2)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2 、Al(OH)3 CaCO3 BaCO3、Ag2 CO等都溶于3酸。
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重点,笔记整理
![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重点,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749d147cd184254b353578.png)
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重点,笔记整理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分子: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9、原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可打印)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f9cdde1bd0d233d4b14e69e9.png)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及解题技巧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可打印1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可打印1](https://img.taocdn.com/s3/m/95c874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d.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可打印要想学好化学, 必需先了解这门课程。
课前必须要预习, 在预习时, 除了要把新课内容细致读一遍外, 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 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初中化学学问点总结大全可打印, 盼望大家喜爱!初中化学学问点总结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复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复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 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7、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与反响, 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响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响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8、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通常运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0、CO2可以灭火的缘由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自然气。
煤干馏(化学改变)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像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复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局部:外焰、内焰、焰心, 其中外焰温度。
18、取用药品有“三不”原那么:(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完整版)最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精编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最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精编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08d30ea1c7aa00b42acb3c.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目录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二、基本知识、理论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五、物质的溶解性六、化学之最七、解题技巧和说明八、初中化学中的“三”九、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十、化学实验总结十一、基本化学反应初中化学规律总结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初中化学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一)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二)初中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综合初中总复习——化学计算综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dbc16ee53a580217fcfeb0.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有哪些?化学是初中接触的一门学科,也比较难,学校有句名言“化学是普遍的,考试是特殊的”有化学弱点的同学总结一下,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起来看看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欢迎查阅!初中化学的15条化学重点知识一、酸的五条通性:1.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红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二、碱的四条通性:1.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2.【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三、如何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可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碳酸钠晶体带十个结晶水(十水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钾钙钠铵盐都溶于水,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
钾钙钠钡的碱可溶于水。
四、如何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氯化银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氯离子五、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硫酸钡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区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用钡离子,不能用银离子(硫酸银微溶于水),若要检验同种溶液里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先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再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氯离子六、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1.〔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2.〔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3.〔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检验氢氧根离子时先除去碳酸根离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钡盐或钙盐,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除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