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概念

合集下载

体育与健康概述

体育与健康概述

第一节 体育概述
四、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
体育在现代人类社会中蓬勃发展,成为不同人群和不同民族能普 遍接受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现象,背后必定有其存在和发 展的客观社会原因。
(一)现代社会的劳动生产对体育的特殊需要 (二)体育观念的变化,促进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健康概述
一、健康的基础知识
(一)健康的概念 什么是健康?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健康是一个动态概念。健康是
我们人类和每一个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
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从而明确 地将人类的健康与生理的、心理的及社会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形成了 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健康模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体育概述
三、体育的基本形态
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稳定形式或状态,又称体育形式。 从体育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看,有古代体育、近代体育和现代 体育3大类。 从体育的不同活动主体、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活动目标来分类, 体育分学校体育、竟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该 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健康。世 界卫生组织(WHO )曾经对人的健康标准从10个方面进行概括,如表 1-1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健康概述
(二)亚健康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亚健康”状态的新概念,这是指机体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健康概述
(三)现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所谓现代生活方式,指的是人类社会进人工业文明以后所形成的、

健康体育概念

健康体育概念

健康体育概念
健康体育是指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来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的概念。

它强调身体活动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倡人们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以改善健康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体育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身体健康:通过体育运动和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减少患病风险。

2. 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

3. 社交互动: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加社交互动的机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友谊,提高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4. 健康教育:健康体育也包括教育人们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知
识,如饮食、休息和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5. 持久发展:健康体育强调长期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的重要性,以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健康体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旨在通过体育运动和锻炼来维护和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3.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2.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4. 运动损伤及预防5. 运动营养与健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损伤及预防、运动营养与健康等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体育锻炼的体会、运动损伤的案例等进行讨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亲身体验体育锻炼的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损伤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4. 知识拓展:讲解运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饮食营养。

5. 总结:强调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制定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尝试运用所学的运动生理学知识。

3. 关注自己的饮食营养,尝试调整饮食习惯。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帮助学生掌握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内容1. 运动心理学基本概念2.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 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4. 运动心理调适方法5. 运动与自我认知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心理学基本概念、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团队合作与集体荣誉、运动心理调适方法、运动与自我认知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心理学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运动心理体验。

九、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或者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或者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所需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它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体育与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和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增强身心健康。

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知识的重要性,懂得热爱生命、关爱健康,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

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

学校应该安排合适的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在运动中学会游泳、跑步、打篮球、踢足球等基本技能,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运动是一个团队合作和竞争的过程,学生在体育课上应该学会与同学合作、相互帮助,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争取胜利。

4.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还包括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的管理能力。

学校应该教育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均衡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沉迷于电子产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5. 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跨学科性。

体育与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体育课程上的内容,它还涉及到生物、心理、社会等多个学科。

学校应该加强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拓展视野,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培养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将体育与健康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这对于整个社会的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各级教育部门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投入,共同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的提高。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教学方案。同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室内和室外教学活动, 确保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评价方式和标准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 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水平。 具体而言,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教学过程:先进行理论讲解,包括篮球规则、战术分析等;再组织学生 进行实践训练,包括运球、投篮、传球等基本技能的练习;最后,定期举行校际 篮球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4、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的表现,也重视他们在比赛中的成果。
参考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普 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解 读,以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要求。
1、增强体能素质,增进身体健康。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 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性等体能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和习惯。
2、培养体育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诚信、自律、 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 感。
3、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培养运动技能。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让学 生了解运动项目的特点、作用和意义,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为终身体育 打下基础。
背景介绍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主要是基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 体质健康状况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肥胖率上升、视力不良 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育部制定了该标准,旨在通过体育与健 康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能、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和健康一直以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体育锻炼对于保持人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身体的各个方面,还是心理的健康,体育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并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它们的联系和作用。

一、身体健康1. 提高身体素质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人们可以锻炼身体各项指标,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锻炼等多个方面,它们能够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从而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

2. 预防疾病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长期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减少患慢性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

同时,体育活动还能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使人们更加健康。

3. 塑造健康体型体育锻炼同时能够帮助人们塑造健康美观的体型。

运动可以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塑造身体曲线和线条,使人们更加苗条和有自信。

此外,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姿势和形体,预防脊柱畸形和骨骼疾病,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二、心理健康1. 缓解压力体育活动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人们在参加体育锻炼时会分泌出多巴胺、内啡肽等多种有益于心情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和焦虑感。

同时,体育活动还能使人们专注于当下,忘记烦恼和困扰,提升积极情绪。

2. 增强自信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自信心。

运动过程中的挑战和克服,可以增强人们的意志力和毅力,培养自信。

此外,通过体育活动的竞技性质,人们可以获得胜利和成就感,进一步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塑造积极的心态。

3. 促进社交体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团队合作的,它能够促进社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通过参加运动团队或参与集体活动,人们能够结识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可以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感。

总结:体育与健康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内容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内容

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情绪管理
积极面对生活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学会 调整情绪。
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社交支持系统,有 助于缓解压力和不良情 绪。
情绪调节技巧
学会运用情绪调节技巧, 如深呼吸、冥想、放松 训练等,以缓解紧张和 焦虑情绪。
06
CHAPTER
体育活动的安全与防护
运动场地
选择适合运动的场地可以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如选择平坦、无障碍物的场地 可以减少摔倒和碰撞的风险。
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过度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损伤,因此需要注意适度的休 息和调整。
注意身体的反应
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身体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停止 运动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部发育。
改善睡眠质量
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调节睡眠 节律,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
眠等问题。
体育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预防疾病
通过锻炼能够降低患心脏病、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
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的身体能够更好地享受生 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全面发展
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身体、心理 和社交的全面发展。
培养健康习惯
巧。
其他运动
武术
武术是一种以身体和内力为主的 运动,包括太极拳、散打等项目 。
自行车赛
自行车赛是一种以速度为主的运 动,包括公路赛、场地赛等项目 。
05
CHAPTER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体育活动 建议
合理饮食与营养补充
平衡膳食
确保食物种类多样化,摄取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肪 乳制品、瘦肉、鱼类等。

2024年《体育与健康》教案范文

2024年《体育与健康》教案范文

2024年《体育与健康》教案范文第一章:体育与健康概述1.1 体育的定义与功能理解体育的概念掌握体育的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1.2 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理解健康的内涵掌握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1.3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体育对健康的影响掌握通过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方法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2.1 运动与身体机能理解运动对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的影响掌握运动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作用2.2 运动与身体发育理解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影响掌握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建议2.3 运动与营养理解运动与营养的关系掌握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与建议第三章:运动损伤与预防3.1 常见运动损伤类型掌握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损伤类型3.2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理解运动损伤的成因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3.3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康复理解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掌握简单的运动损伤康复方法第四章:运动项目介绍4.1 跑步掌握跑步的基本技术要领理解跑步对身体健康的好处4.2 游泳掌握游泳的基本技术要领理解游泳对身体健康的好处4.3 篮球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要领理解篮球运动的意义第五章: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5.1 教学目标与原则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5.2 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方法的多样性5.3 教学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掌握教学反馈的方法与时机第六章: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6.1 课堂组织结构理解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掌握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分组与站位6.2 教学管理策略理解体育教学中的纪律管理掌握有效的教学引导和激励策略6.3 安全与意外预防理解体育教学中安全的重要性掌握预防和处理运动意外的方法第七章:运动生理学进阶7.1 运动与能量代谢理解运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掌握不同强度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7.2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理解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掌握运动对血管健康的作用7.3 运动与肌肉发展理解不同类型运动对肌肉的影响掌握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第八章:运动营养与补充8.1 运动与营养需求理解运动对营养素的需求变化掌握运动前后的合理饮食建议8.2 运动补剂的使用了解运动补剂的种类和作用掌握运动补剂的安全使用方法和原则8.3 特殊状态下的运动营养理解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的运动营养需求掌握针对特殊状态下的运动营养建议第九章:运动心理学9.1 运动心理效益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掌握运动改善情绪和压力的机制9.2 运动心理技巧学习运动心理调控技巧(如冥想、自我暗示)掌握提高运动表现的心理策略9.3 运动心理辅导理解运动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运动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第十章:终身体育观念与实践10.1 终身体育的意义理解终身体育观念的内涵掌握如何在不同生命阶段保持体育活动10.2 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学习如何培养长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掌握保持体育兴趣和动力的方法10.3 终身体育的实践指导理解如何将终身体育观念融入教学与生活中掌握设计适合不同年龄和水平的体育活动的技巧第十一章:特殊人群的体育与健康11.1 特殊人群的体育需求理解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体育需求掌握为特殊人群设计体育活动的原则和方法11.2 特殊人群的运动禁忌了解特殊人群在体育活动中可能面临的禁忌掌握如何避免和处理运动中的潜在风险11.3 特殊人群的体育指导学习如何为特殊人群提供专业的体育指导掌握与特殊人群沟通和协作的技巧第十二章:体育与健康评估12.1 体育与健康评估的方法理解体育与健康评估的重要性掌握评估学生体育与健康状况的方法和工具12.2 体育与健康评估的实施学习如何实施体育与健康评估掌握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反馈技巧12.3 体育与健康评估的应用理解评估结果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掌握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第十三章:体育与健康政策与法规13.1 体育与健康政策概述理解国家体育与健康政策的基本内容掌握体育与健康政策的发展趋势13.2 学校体育与健康政策学习学校体育与健康政策的主要规定掌握学校体育与健康政策的执行和监督方法13.3 体育与健康法规的应用理解体育与健康法规的具体要求掌握处理体育与健康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第十四章: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应用14.1 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概述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14.2 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应用学习如何运用教育技术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效果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实施和评价方法14.3 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创新趋势掌握如何将新兴技术应用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第十五章: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分析15.1 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学习如何选择典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掌握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15.2 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的编写与分享理解教学案例编写的基本要求掌握教学案例分享的方式和技巧15.3 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的应用与推广理解教学案例在教学与研究中的作用掌握如何将优秀教学案例应用于实际教学和推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2024年《体育与健康》教案范文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体育与健康的概述、运动生理学基础、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项目介绍、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运动生理学进阶、运动营养与补充、运动心理学、终身体育观念与实践、特殊人群的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评估、体育与健康政策与法规、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分析等内容。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基础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基础

1.2健康概述
(二) 亚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就是“生活方式病”,即所谓的 “亚健康”。现代医学将健康称作第一状态,疾病称作第二状态,将介于疾病与健康的 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称作第三状态,也称亚健康状态。 自从人类步入现代文明社会以来,由于遗传、环境因素的急剧改变、心理压力、不良 生活方式的出现,都促使个体产生生理、心理乃至精神方面的功能障碍,并由此造成 了机体始终处在一种不良的亚健康状态。表现为身体活动能力下降,时感疲劳、失眠、 心情压抑及社交障碍,而身体检查又没有重大异常。
1.2健康概述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体健康的十条标准如下。 (1)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紧张。 (2)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的位置协调。 (7) 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9)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 (10) 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行走轻松自如。
1.2健康概述
二、 健康连续体 健康连续体的一端是健康,健康的终极目标是理想健康;健康连续体的另一端是疾病, 健康的严重缺乏就是死亡。以治疗中心的健康保障系统在二者之间防止疾病的扩展。 “健康连续体”解释了死亡、疾病、健康危险行为、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之间的相互 关系。其中,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指有意识地追求更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健康危 险行为是介于病理症状和健康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所以,要想获得健康,还有碍于 个人、家庭、社会等各环节提供各种健康资源,积极的消除危险因素,保持充满活力 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这才是“健康促进”的最佳途径。

体育健康学

体育健康学

心理学
是一种心理能力与心理“幸福”的 存在,它也是克服内部与外部各种要求 的前提与结果。
健康的定义
社会学
有机体对其环境的主 动适应能力。
世界卫 生组织
医学
心理学 人类学
社会学
健康被看成是一种自我实现 的“幸福”状态。其核心是实现 被确认为是健康的标准。
人体健康的基本特征与标准
基本特征
(1) 身体形态与结构 的发育状况良好 (2) 生理机能水平高 (3) 心理发育与心理 素质好 (4) 身体素质好与运 动能力强 (5) 身体具有良好的 适应能力
健心功能
1体育可以培养人的心灵美。 2体育可以调节人的情绪。 3体育可以培养人良好的心理品质。 4体育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
教育功能 政治功能
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 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体育历来受一定的政治制 度所制约,同时也为一定 的政治服务。 体育既受国家经济发展的 制约,也为国家的经济发 展服务。这是现代体育发 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狭义体育
是指一个促进身体发 展,增强体质,传授锻 炼身体的知识、技术和 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 品质的教育过程。它是 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 个重要方面。
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
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以及运动能力等方 面的综合潜力,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在 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活动过程。
健康的定义
医学 世界卫 生组织 社学
健康是一种全面的身体方面、心理方面及 社会方面“幸福”的理想状态。健康不仅是免 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 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健康包括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体育概念-体育的概念

体育概念-体育的概念

体育概念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局部。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2、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3、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

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4、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5、肺活量:人体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6、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7、极点:在耐久跑时,当跑出一段距离时,会感到腿发软,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缓慢,情绪低落的状况,如果是一个健康的人这是一个正常现象,这种状态叫做极点。

8、第二次呼吸:当极点出现后,只要能稳定情绪,加深呼吸调整跑速,“极点〞即可消失,继续跑下去,身体会感到轻松许多,呼吸正常进入一种稳定状态,就是第二次呼吸。

在锻炼中不断克服“极点〞才能逐步提高人体机能。

9、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

10、路:指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

11、翼:指队形的左右端。

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

12、间隔:指学生单个的或成队的彼此之间相隔的间隙。

13、距离:指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

14、队形宽度:指两翼之间的横宽。

15、队形纵深:指从第一个〔或第一列〕学生到最后一个〔或一列〕学生的距离。

16、纵队:指学生前后重迭组成的队形。

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

17、横队:指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

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相等。

18、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两个以上的学生。

19、排头:指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

体育资格证 教师编 考试 体育与健康 名词解释!

体育资格证 教师编 考试   体育与健康 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课程: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中小学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极点:在中长跑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身体感觉到特别不舒服,会出现胸部发闷、心跳急骤、腿软头晕恶心,步子发沉等现象,这就是极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超量恢复:体育运动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超出原来的恢复,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4.动指数:课内的5.同质分组:分组后同一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

6.氧债:在剧烈的运动中,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大的摄氧量,能量供应靠无氧分解代谢所造成的氧亏。

7.田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

8.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9.镜面示范:教师面对学生站立的与学生同方向的动作示范。

10.第二次呼吸:极点后,坚持运动由于神经、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的机能进一步提高,呼吸变得均匀而加深,动作感到轻松,不舒服的感觉消失,这种情况称第二次呼吸。

11.运动处方:有医师或教练员给参加锻炼的人,按照年龄、性别、心肺或运动器官的功能,运动经历和健康状况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内容和运动负荷。

12.维尔威克指数:也称身高---体重指数或肥胖指数。

它是评价一个人在形态发展水平中宽度、围度、厚度以及肌体的组织密度等匀称度的重要复合指数。

13.肌肉痉挛:俗称抽筋,肌肉不自主的发生强直收缩所显示出的一种现象。

14.身体素质:人们在运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等机体能力。

15.重力性休克: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

16.示范法: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的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范例,与讲解法结合,是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了解动作的方法、要领,以指导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和进行技术练习。

17.乳酸能:是指肌糖元或葡萄糖在无氧分解的过程中在合成ATP,也称无氧糖酵解系统,它是机体处于氧供不足时的重要功能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3、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4、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5、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6、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

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

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8、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9、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0、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1、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2、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3、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

14、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

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

15、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16、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17、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

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18、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19、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20、体质:人体的质量。

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21、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

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弹跳、柔韧等。

22、悬垂: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拉力的动作。

23、支撑: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高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压力的动作。

24、克托莱指数:是评价人体充实度与匀称度的指标,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体重/身高×1000)。

25、平衡:人体相对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26、极点:是指进行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时,在运动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运动员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反应,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27、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

28、路:指学生前后重迭成一行。

29、翼:指队形的左右端。

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

30、间隔:指学生单个的或成队的彼此之间相隔的间隙。

31、距离:指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

32、队形宽度:指两翼之间的横宽。

33、队形纵深:指从第一个(或第一列)学生到最后一个(或一列)学生的距离。

34、纵队:指学生前后重迭组成的队形。

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

35、横队:指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

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相等。

36、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两个以上的学生。

37、排头:指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

38、排尾:指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

39:基准学生:指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所指定的作为目标的学生。

40、预令、动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

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叫动令。

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41、营养:在营养学中营养是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素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42、营养素:食物中对机体有生理功效,而且为机体代谢所必需的成分。

43、身体形态: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一般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通常用克托来指数来评价身体形态的发展状况。

44、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生命活动。

45、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量能保持平衡。

每天所需要的食物有:谷物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类、奶制品和豆制品、油脂类。

46、超量恢复:体育运动致使体内能源物质消耗,经过一段休息后均可恢复原有水平,或超过原有水平。

休息后人体内产生的能量超过原有水平的变化叫做——47运动负荷: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负荷量一般由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一般由练习的速度、负重量、密度、难度来表示。

运动愉快感: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后所产生的满足、快乐、舒畅、振奋以及积极参与的感觉,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48青春期:是指儿童少年开始进入发育高峰期,最后达到成熟的时期,即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阶段。

49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50意志:是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是意志行动缺一不可的“三剑客”51意志品质: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衡量人的意志坚强的标准,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52自觉性:是人能主动地、充分地认识意志行动的社会意义及目的。

并以此来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的。

53果断性:指人善于在复杂或危险的情境中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定,并完成任务的品质。

54坚韧性:指人能以饱满的精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地完成任务的品质。

55自制力:指人善于控制情绪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56公平竞争:是一种重要的体育精神,也是一切运动比赛的基本准则。

57田径运动:以时间、高度、远度或评分计算成绩,评定各项的竞技运动项目。

国际上对58田径运动的定义为:田赛和竞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跑。

59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60跑:是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蹬和摆相配合的周期性运动。

跑的后蹬动作推动人体向前运动。

步长、步频是决定跑速的重要因素。

61短跑:又叫短距离跑,是一项练习者在缺氧的条件下完成的最大强度的运动。

62步长:跑步中两脚着地间的距离。

63步频:跑的过程中两腿在单位时间内交替运动的次数。

64快速跑: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

65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66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

67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用较长时间跑完较长距离,发展耐久力的练习。

68极点:在耐久跑时,当跑出一段距离时,会感到腿发软,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的状况,如果是一个健康的人这是一个正常现象,这种状态叫做极点。

69第二次呼吸:当极点出现后,只要能稳定情绪,加深呼吸调整跑速,“极点”即可消失,继续跑下去,身体会感到轻松许多,呼吸正常进入一种稳定状态,就是第二次呼吸。

在锻炼中不断克服“极点”才能逐步提高人体机能。

70有氧耐力:(一般耐力)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71无氧耐力:(速度耐力)是人体在较长时间供氧不足情况下的工作能力。

72爆发力:人体在最短时间内所完成的最大做功能力。

73体操:是根据人体解刨、生理特点,通过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的各种身体操练,来完成具有一定艺术性的各种难度动作,是实现体育与健康目标的一种手段。

74足球运动:是一项以脚支配球为主,两队攻与守相对抗,以射球入门多少判定胜负的球类运动。

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

75足球战术:是指在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方根据主客观情况而采用的个人行为和集体配合的组织形式。

76越位:一般来说,进攻队员在对方半场踢(触)球一瞬间,在离对方端线区域内,对方队员少于两人,即为处于越位位置。

77跑位:就是在比赛中有目的地进行跑动。

78足球人墙:当攻方对员主罚直接任意球时,守方可派若干球员站在距罚球点9.15米处在门前紧挨着排成一列,起保护作用,这一列人叫人墙。

香蕉球:也叫弧线球或弧圈球,一球射出在空中的轨道不是直线而是弧形线,像香蕉那样略弯79度角斜传:是一种战术的名称,一般是指在中场左右两边,向对方门前传出的长传高吊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