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
社会实践主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可操作性。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反映了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中国改革开放后这些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取得的成绩卓著,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如何针对课程相关内容,设计实践主题,学生既可以自行设计,也可以围绕以下主题展开:第一,对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认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主要是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它集中体现了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教育就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体,其中,理想信念居于最高层次。针对这个系统,设计一些相关的调研课题。大学新生生活适应性调查
校园学风状况调查
社区居民、农民或大学生社会理想现状调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现状及分析
中华民族精神调研
大学生人生观状况调研
上海环保进程调研
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
第二,对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的认识。着重帮助大学生认识道德的本质、核心、基本要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同时也论述了社会
主义道德要求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主要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明确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遵守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社区居民、农民或大学生传统道德状况调查及分析
大学生诚信道德调查
上海市民社会公德调查(交通、网络、卫生、娱乐和营业等领域)大学生网络道德调研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调研。
大学生创业观调研
大学生择业现状及分析
婚姻家庭暴力调研
大学生爱情观分析调查
第三,对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的认识。其逻辑思维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路径。五六章的法律部分内容是基于道义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规定,它以第七八章论述的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法律制度为理论支撑。大学生或公民国家安全意识调查
大学生或公民法律修养状况及分析调研
旁听案件审判,了解法律制度。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浅谈防止大学生中治安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分析当前大学生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增多的主要原因。
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增多的原因分析。
谈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的法律问题。
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律思考。
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的关系。
防范网络犯罪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在外租房住宿的状况调查及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
司法腐败的防范和治理对策。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调查。
调解工作中反映的问题及对策。
对公民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报告
上海市获浦东新区社会治安情况的调查。
当前司法腐败的现状调查。
公民不愿打“官司”的调查分析。
第四,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的统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对于这个贯穿教材始终的一条主线,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把握好。
社会或高校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调查
2 、时间安排
本课程教学周 17 周,第 1-11 周正常教学(以专题教学的形式完成正常教学计划),第 12-15 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社会实践,正
常课堂教学停止,而集中于星期四下午进行社会实践,第 16 周恢复正常教学周,进行实践教学总结交流,第 17 周期末考试。(特殊除外)
3 、学生组织工作
( 1 )、组织方式:以 5 人左右为一小组为宜。
( 2 )、实践组织要求与安排:
第一阶段为 1-11 周,其中在第 4 周确定小组名单,第 7 周左右学生开始填写社会实践报告书中有关内容,即实践方向和内容、实践提纲,包括主题、方式、问题等;第 11 周完成实践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为 12-15 周,参加具体的社会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其中第 14 周召开小组长情况碰头会,教师定期了解情况。
第三阶段 16 周 3 课时进行实践交流, 17 周考试。
其中特殊情况在第10周确定。
4 、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以固定基地和流动基地相结合、本地基地与外地基地相结合。
固定基地可以通过团委和其他系部已经开展的社会实践基地,如爱心小学、外青夜校等,也可以就近联系阳光苑居委会或其他相关企业,准备联系如浦东新区法院、浦东新区统战部属下的单位等。流动基地可以由同学自行联系自己居家附近的居委会、企业或其他方式。本地基地指上海其他地区,外地基地指走出上海如张家港、华西村、温州、义乌等地。
(四)、社会实践的考核
考核评价是检验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基本手段。认真公正的考核评价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从而改进课程的社会实践,有的放矢地改进理论教学。同时,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也能促使学生重视社会实践,杜绝弄虚作假。因此,教师应认真批阅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书和研究论文,根据小组成员不同业绩给出成绩。
社会实践考核内容应该包括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从提纲的草拟到采访调查的具体经过、到最后实践报告的完成等。因此,考核时必须提交填写完整的社会实践报告书,它包括小组参加人名单(写明每个人的具体分工)、实践主题、提纲、访问记录、总结报告等。
三、本课程总体考核办法
1、考核原则:对此课程考核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并重的原则,注重过程考核和日常行为考核。
2、考核原则与办法
(1)行为考核、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2)口试、笔试、开卷、闭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行期末开卷考试,集中进行。(4)考试成绩合算:该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分,社会实践成绩占30分、期末考试成绩占30分。
(5)四六评价体系按照原来的比例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