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创新[论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基础教育·小学2021年第2期083语文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
实际上,许多小学生在学习写作方面有一些困难,这与小学生缺乏知识和较少的生活经验有关。
在开始写作教学时,如果教师未能提供科学正确的教学启发,将会对学生的写作热情产生更大的影响,从而降低写作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感受和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改变自己,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学生很难将真实的感受融入他们的写作中。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生巨大变化,表现出相对不成熟的特质,难以清晰地理解情绪,学生的写作作品通常缺乏真实的情绪表达。
如果事情继续下去,将不仅对改善学生的语言产生影响,而且还将对未来学生的长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分析学生的写作状况,不难发现学生的描写缺乏真实感,写作模板组成是相同的。
因此模板作文输出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做出正确的指导,以免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每个人都知道写作是语言使用的艺术。
对于不同的上下文,相同的表达可能导致不同的语义。
如果小学生无法适应实际情况,但使用模板撰写方法,将会对他们的创造力产生更大的影响,并对学生的写作技巧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2.1 注意生活材料的使用为了确保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还需要根据生活资料更新教学方法,以结合课堂教科书中的作文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教学。
教师要确保所选材料可以与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内容相结合。
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收集写作材料,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并充分利用生活事件,有效地鼓励学生写作。
艺术源于生活,但它高于生活。
写作是运用语言的艺术,生活也是创造语言的基础。
通过写作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体验生活,理解生活的每个细节,体验生活的每个细节,然后收集一些写作材料,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探索摘要:作文教学是我一直思考的比较多的问题。
我觉得小学作文教学还是要从模式教学开始,使学生逐步达到创新进步、作文有成。
关键词:作文;教学;基础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140-01作文教学是我一直思考的比较多的问题。
我觉得小学作文教学还是要从模式教学开始,使学生逐步达到创新进步、作文有成。
其实模式,简言之就是事物的一个样板、柜架,很多的人都认为,作文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应对孩子们要求过多,要让他们自由发挥。
但其实,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作文知识都没有,又从何谈起说写作文呢?而三年级又是作文起步最关键的一年,所以我觉得应先让孩子们了解作文的基本的模式,于是我要求孩子们作文一定要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而在此基础上,再教孩子们如何将句子写通顺,怎样分自然段写。
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孩子们怎样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等等。
一、基础教学1、字词。
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三年级更为重要,所以我加强了生字、词的学习。
除了多写、多练习外,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一定要练写生字10分钟,可以用生字本,也可用字帖,但内容一定要是课本内要求掌握的。
而在睡觉前再把所学的生字读一遍,加深记忆。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生字词的练习外,还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因此,每节课教学之前我都要布置学生自查字典,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要求在查字典的过程中记录有关知识。
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对生字的书写和记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学会预习。
三年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时期,课前预习的教学必不可少。
但这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的想法是先要让学生们先了解什么是预习,于是,在三年级上学期,我给孩子们拟定了一份简单的预习方案:(1)将课文读三遍:要求文中的长句、难读的句子或出现生字、词较多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小学作文教学新途径[论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新途径语文专家认为语文复习重在对整册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梳理,然后形成自己的知识树。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的智者。
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基本任务。
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今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几年来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抓住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进行作文教学小学生作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素材贫乏,表现在文章里是内容空洞。
究其原因,学生年龄小,观察事物少,了解社会少,生活经验少。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一般是在一周的两节作文课内学生按习作题目(要求)在课堂上冥思苦想,学生凭脑子里原有的素材加工组合,实在没有素材就借用范文(作文选等)改头换面,多是应付了事。
根据儿童自身特点,要在学生动笔前4-6天向学生布置作文题目(习作要求),从时间上给予充足的保证。
从学生接到题目(要求)时,教师便引导学生或观察,或了解,或体验,或参与,直至学生充分地占有材料感到有话要说为止。
这个阶段,是学生完成观察事物、发现素材、分析思考、选材组合的过程,这种过程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
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看,小学生处于未成熟、幼稚状态,遇事易于振奋、激动,但也容易泄气、失望。
某种情绪出现后,持续时间短,易于变化。
此时,他们期待他人的鼓励,渴望他人的承认与好感。
在抓住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后,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珠写作兴趣,尤其是教师的鼓励。
这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给予适当鼓励或对所写文章及片断予以鉴赏及承认。
这种鼓励或承认即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动力,也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创新教育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在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能力、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培养创新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三个角度,并结合近年成功的作文范例与作文教改的实践,阐述了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作文的创造性。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当今教育的主流是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
目前,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这样问题:或言之无物、或言之无序。
究其原因,学生的反映是作文难,怕作文,作文的内容套路过多,自己的认识见解过少。
随着新课改大潮的掀起,作文教学也在课改春风的吹拂下锋芒四射,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方面作了尝试。
一、培养创作兴趣,发掘创新潜能长期的语文实践,我深知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抓好这一重要环节,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一)组织活动,激发兴趣教师必须设法创造一个境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动不已,从而产生一种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表达欲。
我精心安排了许多活动,学生亲自参与,有了真情实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论可发。
(二)讲究方法,发展兴趣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有其不稳定性,小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往往容易转移。
作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巧妙的方法,保持和发展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是一直引起我注意的问题,对命题作文,郑板桥曾说过“作诗非难,题为难。
”意思是说作诗不难,难的是给诗拟一个好题目。
(三)树立信心,强化兴趣根据小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我用化难为易,避虚就实的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共10篇)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共10篇)第一篇一、六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小学六年级写作对学生的感知、思维、创造、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着较之其他年级小学生更高的要求,学生写作受挫感较强烈,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慢慢就失去写作信心,写作兴趣也越来越淡薄;六年级作文对于写作素材的质量和数量要求相对较高,以前积累的素材不能用,能用也因为联想能力,发散能力,感知能力有限而不知道怎么引用素材,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也不知道怎么引申为写作素材,因而学生写作时有种无从下笔的感觉,而对于一些与实际生活无关或者超乎他们感知范围的文章,更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二、关于小学六年级作文教学的创新思路1.个性化作文教学写作不仅是创造过程,还是个性化的展现过程,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课程标准对六年级学生写作的要求,改变严重的模式化倾向,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很有时代意义。
1)本性化作文教学的含义。
本性,通俗直言,就是内心世界,一个人良好的本性特征和本性意识直接影响个人的发明性和未来发展。
本性化作文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知,从新奇的本性天赋、真诚的情感体验和真实的审美倾向等角度,开阔发散思维,灵活地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观点。
本性化教学,《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解释为一种以个体而非群体为基础的教学形式,与诸如演讲或小组教学等以群体为基础的教学办法相比,在学习步子和学习时间方面,几乎一切本性化教学都允许学生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学适应学生个人需要的程度随着采用特殊的办法而变化。
2)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特点及教师职能。
个性化教学有着主体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自我发展、自主观念的培养开辟道路。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同时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在设置作文题的时候因学生个性和兴趣不同设置看似可放任自流的作文题;个性化作文教学有着创新性,要求教师给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所想所感所思所闻,充分给予他们展现自我个性魅力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激发个性;个性化作文教学有着体验性,写作是学生感官、精神和情感同时体验的过程。
如何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如何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而现行的作文教学,有的教师只重视写作技巧的讲授,学生的写作放不开,写作能力不如人意。
因此,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优化作文教学过程。
一、拓宽写作渠道,激发创新欲望1、读中悟写,边读边写。
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堪称是学生习作的典范,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对范文的学习,知道写文章的章法技巧。
比如小语第七册《赵州桥》一文第3自然段是围绕着“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来写的。
学了以后,可以给学生一个总起句,如“我们玩得多开心哪!”、“校园的早晨是多么……”指导学生围绕这个总起句写具体。
通过这样的片断练习,为以后写篇章打下基础。
2、动中练写,边动边写。
许多学生不会写作,其主要原因之一恐怕是没有写作材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为此,教师不妨创设必要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并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表演等形式,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写作技巧。
如教师事先请几名同学上台来表演《解难题》,让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参赛同学的眼神、外貌、动作等方面,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再让学生写下来,学生写起来就觉得比较顺手。
3、投身生活,练习写作。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陶行知先生曾大声疾呼“要解放儿童的空间,提倡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活动中去。
”叶圣陶先生也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因此,我们可补充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指导学生练习写作。
比如《我学会了烧饭》、《今天我当家》、《快乐的野餐》等等。
二、改革命题方式,培养创新意识1、童话作文。
儿童对童话有着特殊的爱好。
童话符合儿童的天性和思维特点。
让儿童在童话氛围中学说话,学写话,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如学了《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后,可让学生续编:小灰兔听了老山羊的话以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故事说好了,再让学生写,说写结合,学生作文就不会有困难了。
试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分析
试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分析发表时间:2020-02-26T21:13:28.3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31期作者:潘力宏[导读] 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只要让小学生完成大量的写作,就可以提升其写作水平。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潘桥陈庄小学325018摘要:近几年,我国的教育不断进步,教育制度也相应做出了很多改变,把语文教育放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
作文教学在其中就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能否树立一个正确的作文观显得特别关键,所以,必须重视小学作文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写作数量多,但质量堪忧。
现在很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只要让小学生完成大量的写作,就可以提升其写作水平。
但实际上,写作的水平不能用写作量代替。
单调无谓地重复,还可能让学生失去写作兴趣。
2.缺乏教师的主动引导。
在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引导不到位,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无从下手;指导太过具体,则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学生的写作千篇一律,干涩、无味、缺乏创新;为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总结生活,学生容易在写作中假话连篇。
加之作文的学习短期内确实难以见效,不易教学,作文教学容易受到忽略。
3.学生写作欠缺情感。
老师们并不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但对学生们的要求较高。
他们在看学生的作文时,虽然知道学生写的人和事都是假的,但只要是符合所给题干的要求,即认同其作文。
对有些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作文,反而可能认为其不合题意或评卷老师的胃口,而大加指责。
这部分有潜力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可能失去写作兴趣,不仅不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还可能厌倦写作。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1.通过多种途径积累素材。
没有良好的写作素材,无论如何,你都写不出好的作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要多鼓励学生通过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活动来积累丰富自己词汇和素材。
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优秀7篇】
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优秀7篇】小学作文教学的论文篇一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
下面谈一谈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一、巧引妙渗《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
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
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
比如:我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
学完课中的字词,我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干、枝、花、果等怎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
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们呢?“”杨花像一条条毛毛虫,一撮一撮地挂在树上。
“”杨叶像五指并拢的手掌,片片向上。
“……就这样学生一一回答了上列问题。
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树的知识。
“抓住机会,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
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树的知识的好文章。
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
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
多角度提升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论文
多角度提升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摘要:讲到作文尤其是小学生作文,往往令教师头疼、学生害怕,千篇一律的雷同更是让教师和家长感到困惑和担忧,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关注。
文字表达能力需要学生不断的积累,而创新的能力却需要教师经常引导。
本文立足创新思维的特性,从多个角度出发,浅析提高作文创新能力的方法,从而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创新能力教师在批改小学生作文时常常困惑,小学生笔下的人物为什么没有典型性,叙事为什么没有重点性,描写为什么没有生动性。
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总是千篇一律的雷同。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对事物都有不同的认知和见解。
为什么小学生作文里的人物却不如哈姆雷特般鲜活?小学生缺乏创新的原因又在哪里呢?创新思维是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关键。
然而传统作文教学方式都是从应试角度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很多教师为图一时教学便利,直接挑选写人、写事、写景的作文要求学生背诵,甚至给出作文的模板套路,要求学生考试时进行单纯的套用。
这种方式导致学生思维定势,尤其是对于经历不多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在背诵和套用中逐渐迷失了对作文的认知,丧失了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和创新的能力,从而导致作文水平停滞不前,作文内容千篇一律。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冲破思维定势。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把作文练习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才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
[1]因此,教师可从多角度选材、多角度立意、多角度切入等方式进行教学,扩展学生作文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提高学生多角度选材的能力有的作文试题给出题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多个角度进行选材的能力。
比如,写《爸爸》这个题目的时候,大多数小学生对会从爸爸如何关心自己,在风雨中送他上学,把好吃的菜留给他吃等等角度选材,对于父亲的描写也仅仅局限于慈祥、和蔼、皱纹、白发等词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途径[论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相关规定,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和兴趣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字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标》对学生作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要求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的作文教学方式,积极创新,采用生动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作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概述要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进行探讨,我们首先要明确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小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特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过分重视写作技能训练,轻视兴趣情感的培养虽然《新课标》提倡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依然有很多老师采取传统的教育方法,将作文教学的重点落在写作技巧的训练上。
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研究句子结构、语法系统、材料安排等方面,忽视了作文本身的情感表达,忽视了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
长期以往,只会降低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长期培养。
(2)过分重视文章思想性,轻视日常生活题材的选择很多年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于推崇中心思想的地位,过分强调作文思想深度,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过分拔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教师经常强调作文的最后一段要进行思想总结,要突出作文整体的思想性,但是,小学生根本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让他们进行思想总结是相当不符合实际的,如果硬性要求只会让学生生搬硬套,说假话、空话,甚至对作文产生抵触心理。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品质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的一种创新过程,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
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先指导,再作文”,这是传统作文指导的一般步骤。
这种模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相应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教师在作文指导中,过多强调“章法”,使得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和章法。
“先写后导”,则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并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先自由地写,而教师的“导”则建立在学生“写”的基础上,使之既“导向”明确,有的放矢,又能保留学生作文的鲜明个性。
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1、教师通过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多种方法创设写作情境,诱发学生写作情感,并随机出示习作目标,让学生感知写作目标。
2、学生独立构思,选材组材,落笔成文。
3、组织学生交流初稿,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写作思路,在达成共性目标的基础上,激励学生求新求异,学生自改作文,力争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
二、运用多种形式作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开展丰富的活动,在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创新作文。
由于诸多因素,小学生平日的生活比较单调,这时,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提供来自感受现实生活的机会,收获真实生动的材料,所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作文素材,使作文乐趣无穷。
比如各种(名目的队会活动、班会、赛诗会、放风筝比赛、掰手腕比赛、踢毽子比赛等。
这些趣味横生的活动,一定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因而,当他们下笔作文时,那种情感的倾泻,开放的思维,大胆的创新,常使文章妙笔生花。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见,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既丰富了生活,又陶冶了情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创新作文的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作文贵在独创,写作教学也应贵在独创。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69-001探索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是当前作文教学的迫切任务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培养创新能力传统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外,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
只有铲除这些弊端,优化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课前多“布云”,课中才会“落雨”。
写作兴趣的源头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看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书籍,并且尽可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多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2.多放少收。
“放”即是“放胆作文”,即不受“章法”的束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
“收”就是按照“章法”给予指导,从立意谋篇到遣词造句,推敲琢磨,精益求精。
“多放少收”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先让学生自由地写,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写出自己独特的作文来。
3.先写后导。
“先指导,再作文”,是一般作文指导的步骤。
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先写后导”则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之既“导向”明确,又能保留学生作文鲜明的个性。
4.赏识比修改更重要。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作文教学得失的关键环节,作文不是别的,它是学生自己生活的写照,见闻的载体,真情的流露,所以教师的批改应当重视、理解、欣赏学生的个性体验,努力发现作文的闪光点,对其多加鼓励,激发其习作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方法创新论文
关于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究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爱上写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优秀的作文,获取写作部分的高分,历来是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了达到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作文教学,创新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以下是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与同行分享。
一、当前制约生作文学习的因素制约当前职高生作文学习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三点:1、是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相当比例的学生因为对作文教学存在着畏惧的心理,在作文学习中不能够积极参与。
2、是普遍缺少写作能力。
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应试教育倾向明显,许多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卷面成绩,让学习按照作文类型2—3文章的比例死记硬背一批文章,虽然在应试方面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实际上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本质的提高。
3、是普遍缺乏生动材料。
作文一定要立足于真情实感的基础之上,如果缺乏了真情实感而机械或生搬硬套地运用一些事例,文章是缺乏吸引力的。
有些学生甚至抄袭范文中的一些事例,对作文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
二、有关作文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1、设立专门的写作课,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作文的成绩是提升高考语文成绩的关键。
许多语文老师片面的注重提醒学生注意常写作,动动笔,可是,对于许多学生来讲,成了“耳旁风”,一下课就一扔课本完事。
我就针对这种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设立了专门的写作课,利用连节课时间让学生完成自由作文。
让学生自由的思索,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
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
更多的时候,我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
如高一一开学的第一堂作文课上,我就让同学们做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父母,介绍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当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古都西安召开的时候,我就以追求绿色环保为话题让他们写作文。
即使有时候是命题作文,我总要给学生不止一个题目,对作文要求也不是规定必须写多少字,写什么内容。
小学作文教学创新“三部曲”[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创新“三部曲”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所以,小学作文教学指导首先应该着眼于学生生活体验、知识阅历和思维特点的培养,挖掘他们潜在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因此,对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认识和掌握小学作文教学的规律,使小学作文教学卓有成效,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
”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
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
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
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
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
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
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二、多角度作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力图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可以说发散思维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过程,具有大胆创新,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局限的特征。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优秀4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篇一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
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
如何教学生在习作中创新论文
如何教学生在习作中创新新课标指导下的现代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的个性融入习作中,且得以全面发展,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习作中,不少小学生常常会对着作文题目发呆,原因是选不到新颖的题材,只好选一些老掉牙的素材来写。
这除了他们本身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较少参与实践活动之外,恐怕也与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不当有一定的关系。
有的教师习惯于按作文教学的“三步曲”指导作文——先指导审题,再读范文,最后让学生仿写。
这样会导致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内容形式老一套。
久而久之,学生不可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笔者认为,只有充分重视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会写、爱写、乐写”,写出有新意的好作文。
要使学生觉得有新颖的内容可写,首先要具有发现新内容的意识,然后再为学生作文引进一些新内容,使学生感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而且有许多新的内容。
学生的作文要有所创新,必须有教师加以引导。
那么,怎么引导学生在作文中不断创新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根据教材中的习作要求,有意识地引进有关的新内容1.确定作文的题目,讲求“新颖”。
好的作文命题可以唤起学生以往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中。
鲜明、简洁、醒目的题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果现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统一题目,有时学生对这个题目没有感受,不是“情动而辞发”,只是奉命作文,往往缺少表达的欲望,再加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长期影响着任课教师,他们在出题时常常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犯主观主义毛病,要学生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于是学生只得敷衍成文。
笔者认为,首先,命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叶圣陶在《论作文教学》一文中说:“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爱好,惟据平时对于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是这个范围之内拟定题目。
学生遇到这种题目,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发表的欲望引起来了,对于表达的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即使发表的欲望还没有到不吐不快的境界,只有按题作去,总之是把积蓄的拿出来,绝不用将无作有,强不知以为知,勉强的成分既少,技术上的观摩也就绰绰有余裕,题目虽是教师临时出的,而积蓄却是学生的。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初探如何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鼓励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紧扣教材,创新作文命题新课标所选课文对孩子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优美片段与语名让孩子们品味以此来培养写作兴趣。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智慧不仅仅在于知识,而且在于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阅读中练笔方法和形式很多:续写、仿写片断,改写结尾等均为行之有效的形式。
在练习中让孩子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放手让孩子们去写,孩子们会兴趣盎然,写作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老师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这种练笔本身也是有趣的活动,对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有好处。
如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时,让孩子体会了父亲的外貌后便安排孩子写父亲。
有个孩子这样写道:“爸爸常年看不到阳光的脸上今天居然有了笑容,两眼盯着我的作文放射出异样的光芒。
”我让同学们给了他掌声。
后来这孩子的习作一次比一次好。
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这样,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
为此应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
作文命题不在乎“大”与“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空间,能否给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口”、“我手说我情”的题目才是关键。
1、规范命题的范围。
对于规范命题范围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早有理论,他曾说,凡是圣明的国文老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过学生的经验范围,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的经验范围内,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
断不可出一些离奇的题目,离开学生经验十万八千里,叫学生搔头挠肋,叹息说没有意思,没有材料。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巢 阳【摘 要】 小学语文作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改革教育的不断创新,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改变传统语文作文的学习方法。
全世界的文化资源共享让小学生们在作文的题材选择上有了更加丰富的资料,同时,因为时代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新词汇,这让汉字的运用变得越加生动,使文章增添了活力。
老师一定要首先想到作文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害怕长篇文章写作,也让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兴趣得到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在小学几个重点科目中,语文科目从来都占据着重要位置。
一是中国汉字独特,同一个汉字也有不同的汉字解释。
二是繁多的古诗词及文言文的背诵也让学生们倍感压力。
但是这两个难点都比不上最重要的最后一道大题——作文。
面对千篇一律的作文题目,要想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得到高分是难之又难。
因为作文字数限制问题,学生要么写得像流水账,洋洋洒洒的写超或跑题,要么就是憋不出几句话来,达不到字数要求。
为了让学生对作文不再感到厌倦害怕,老师可以在新教育改革机制下利用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面对写作可以有感而发,创新文章。
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累积作文素材的能力要想写好一篇文章,首先感情必须是真实的!作文题目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阅历都能贴近文章题目的,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人生阅历更是少,所以小学语文老师面对学生对于题目的不知所措,一定要给予鼓励,所布置的题目可以尽量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其次,老师应该多带领学生到大自然的风景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不同感情特点,欣赏不同风景美色。
老师要打破传统教学中只在课本中的学习,要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开阔学生的视野与胸襟。
学校也应该多举行有意义的活动或比赛,这些都可以增加学生的人生经历,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并且自己经历的事情和所表达的情感都是真实的,学生多写几篇这种作文就会明白如何在文章中抒发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小学阶段习作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易于动笔写真事,乐于动笔表真情。
作文是语文基本功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衡量和体现学生其他语文技能的重要标志。
可是在平常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话:“我怕写作文,一提笔就头痛,不知如何下笔。
”“我不会写作文,头脑空空。
”有些同学虽然写了,也只是寥寥几笔,敷衍了事,更有的同学写出的作文言之空洞,苍白无力,读了让人觉得乏味。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小学生习作的需求,点燃习作热情,激发写作欲望,培养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到快乐,去快乐作文。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呢?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是广阔无垠,丰富无比的。
生活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而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要从观察开始。
在生活的每一刻,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如一侏草,一朵花,一只小狗……。
学生的观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但这些印象他们可能很容易就遗忘了。
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或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讲讲身边发生的事和看到的景象,引起他们的回忆和思考。
当然学生的观察不能是漫无目的的,要引导他们有意观察,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学会变换角度,互相交流,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
么。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写作思路
五彩斑斓的世界,有些现象瞬间即逝,有些过程时间漫长,有些变化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难以表现出本质特征,这都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困难。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还可利用特殊功能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作文课真实化。
一是定格镜头。
将事物重点或细节部分凸显,学生看见事物的另一方面的特征,观察会特别仔细。
二是慢放画面。
将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现象或过程清晰地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这些平时习以为常或鲜为人知的现象产生极大的兴趣,激活写作思维,打开写作思路。
三是反复播放。
将精彩片段循环播放,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层次去体会,加强了思维的广度、深度,能够较完整地描述出所观察的事物。
四是窗口功能。
把不同事物的特征同时呈现并进行比较,将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对比,使学生领悟到不同事物的特性以及某种特定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学会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丰富了作文内容,消除了千人一面的现象。
三、创新评改方法,提高习作能力
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
教师包评改。
其结果是教师累得精疲力尽而学生收效甚微。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牛,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和呼声。
于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相继涌现,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的局限性,事实上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可以说,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难得轻松,相对来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比包办代劳更费精神。
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评改,则可以使教师从疲于奔命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在写作前,使用录像为学生提供观察写作材料。
接着.学生尝试作文,先口述后手写。
学生练写完毕,教师再利用投影出示评改标准,指导学生评改。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放手让学生集体评改、自评自改。
学生修改后,教师要以赏识的心态来评价学生的习作,不要吝啬赞扬,仔细挖掘出其中微小的闪光点,要夸得具体,让学牛明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这样既对学生做了一次很好的指导,又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形成了良性循环。
四、借助校园网站,开辟习作乐园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愿望,希望自己的成绩、智慧被他人知晓,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内在生命力的成长,并为这些内在生命力提供最符合其发展的土
壤。
为了迎合学生的表现欲,笔者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在“玩”中进入习作天地。
笔者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在班级网站上开辟了习作平台,一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网上辅导,另一方面为学生的作文提供发表的园地。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网络上能见到自己的“大作”,学生有当作家的快感,这样便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励着学生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积极的心理因素促使学生乐写。
学生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责任编辑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