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5份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5份](https://img.taocdn.com/s3/m/844e2f7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5.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和,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丁人们的健康水平。
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边缘,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5.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
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大量繁殖的结果。
二、判断题6.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7.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8.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0.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11.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2.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13.有些细胞能够帮助我们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14.为了便于观察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15.发霉的苹果削掉坏的部分,剩下的部分仍可以吃。
()16.牛奶变酸奶是因为酸奶里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17.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18.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19.要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需要把可能含有微小生物的水滴在载玻片上做成玻片标本才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
三、单选题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长度B.凸度C.面积21.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2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23.如图所示是用()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试卷含参考答案5篇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试卷含参考答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60580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4.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点。
2.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和的结构特点。
3.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和半径较小的组成。
4.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有、。
5.斜面都能,坡度越小越,坡度越大越二、判断题6.用镊子夹东西很方便,所以镊子是省力的工具。
()7.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扳手、滑轮都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
()8.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
()9.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的效果是一样的。
()10.上翠屏山,直接上山和绕着盘旋公路上山相比较,前者费力但走的路程短,后者省力但走的路程长。
11.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12.螺丝刀拧螺丝属于轮轴的应用,用它撬瓶盖就属于杠杆的应用。
13.使用工具的作用主要是省力或方便。
14.纸工剪刀剪纸片、水果刀刚水果皮时,它们都是机械。
15.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16.理发师用的剪刀刀头长而手柄短是为了省力。
三、单选题17.扳手拧螺帽应用的是()工作原理。
A.杠杆B.轮轴C.斜面18.在下列生活场景中,所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拔钉子B.开瓶器开瓶盖C.筷子夹食物19.如图,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沿A、B两个斜面匀速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A、B两个斜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样) ,测力计的读数是()。
A.一样大B.在A斜面拉动时大C.在B斜面拉动时大20.书籍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书籍制作技术的发展依次经历了()。
A.雕版印刷→手工抄写→活字印刷B.活字印刷→手工抄写→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手工抄写D.手工抄写→雕版印刷→活字印刷21.小明用剪刀将一个纸箱裁剪成合适大小。
下面是纸板在剪刀刀刃上的不同位置,裁剪时最省力的是()。
A.B.C.D.22.小明将打包好的箱子用手推车运到附近的快递站点,手推车上的()装置在搬运过程中起到了省力的作用。
A.扶手B.车轮C.车架立杆D.载物平板23.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的用法,以下用法包含了杠杆原理的是()A.支撑小树B.擀面条C.撬动大石头24.下列工具中,最适合取出完整核桃仁的是()。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检测卷(2021新版)(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检测卷(2021新版)(附参考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fd825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4.png)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单选题】1.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
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2.沙漠在地球仪上用()颜色表示。
A.绿色B.黄色C.红色3.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也说明地球是()。
A.圆形B.球形C.球体4.地球以赤道为界可分为__________两个半球.A.东北B.南北C.西北5.( )开启了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旅行。
A.亚里士多德B.麦哲伦C.哥伦布6.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A.年B.天C.时7.一年四季中()个季节地面上的物体影子最长。
A.春分B.夏至C.冬至D.秋分8.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A.24小时B.一个月C.一年9.从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A.太阳总是东升西落B.铅笔在篮球表面上移动时,会慢慢消失C.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D.海上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10.创立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判断题】11.我国启动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是在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成功的。
( )12.阳光的照射角度不同,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 )13.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 )14.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 )15.恒星周年视差是指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
贝塞尔等天文学家观察到恒星周年视差可以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 )16.一年四季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为起点。
( )17.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是相同的。
( )18.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在晚上20点,则美国收看直播的时间应该在清晨。
( )19.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是一年。
( )20.地球按自西向东的方向自转和公转。
( )【填空题】21.“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 )现象。
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测试卷A形状与结构教科版含解析
![六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测试卷A形状与结构教科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050deb3186bceb19e8bbfb.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A)(形状与结构)一、填空题1.增加横梁的________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________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2.工地上常常有“L““T”“w“形状的钢材,实际上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其中________形的抗弯曲能力最强。
3.拱形在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________和向_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且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________力,抵住这个力,就能增加拱形的承重能力。
4.________和球形具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其中________形是最坚固的形状。
5.要想使高塔更稳定,就要做到上轻下重、________6.根据建造桥的结构不同,有________桥、________桥和钢索桥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7.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更加美观。
()8.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
()9.实体的物体比框架的物体抗风能力强。
()10.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跟材料的长短无关。
()11.埃菲尔铁塔是一座表现现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铁塔,已成为巴黎最重要的标志()12.赵州桥是一座长寿的石拱桥。
()13.锅盖、安全帽、天文观测台的形状都是圆顶形。
圆顶形具有拱形承受压力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14.设计桥梁时,人们主要考虑的是桥的美观性。
()三、选择题15.如图所示,在“抗弯曲能力”的探究中,小明用课本当作“立柱”,用卡纸当作“横梁”,用垫圈来测试“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1)关于垫圈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尽量选用大小不同的垫圈当重物B. 尽量把垫圈放在“横梁”的不同位置C. 往“横梁”上放垫圈时要小心轻放(2)关于“横梁”抗弯曲能力的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横梁”受压后,把“横梁”中部接触到桌面作为弯曲的标准B. 计算“横梁”抗弯曲能力时,要把最后压垮“横梁”的那个垫圈算在内C. 计算“横梁”抗弯曲能力时,要用“牛”作为抗弯曲能力的单位(3)图中,如果增加卡纸的宽度,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卡纸的抗弯曲能力(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精选5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精选5套)](https://img.taocdn.com/s3/m/997582b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3.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大量研究事实说明,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2.电磁铁是由和组成的装置,它的南北极方向与有关。
3.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点。
4.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形成的。
5.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和的结构特点。
6.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二、判断题7.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8.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大小、凸度等都有关。
()9.腾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10.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北半球是冬季。
()11.如果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在转,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表明地球在自西向东转动。
12.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日心说”。
13.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14.书本和电脑传播信息的效果是一样的。
()15.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弱,反之则越强。
()16.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是1度。
()17.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三、单选题18.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B.植物体不同部分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C.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是不同的19.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酸奶的制作离不开微生物,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也有害B.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C.水中的草履虫、蚊子、使面包发霉的霉菌都是微生物D.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20.昆虫的触角相当于“鼻子”,小明在放大镜下看到的蚕蛾的触角是()。
A.B.C.D.21.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节日,校园的旗杆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A.儿童节B.劳动节C.元旦D.中秋节22.下列最适合制作地球模型的物体是()。
A.长方体B.透明球体C.正方体D.不透明球体23.以下对活字印刷的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检字、刷墨、拓印、晾制B.刷墨、检字、拓印、晾制C.检字、拓印、刷墨、晾制24.如图所示,人们用撬棍撬起重物时,手作用在()点最省力。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f0a56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f.png)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20分)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24小时,引起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B.极昼和极夜C.四季变化2.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交替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一年中学校国旗旗杆正午时分的影长变化3.徐州白天时间最长的时候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
A.北半球B.南半球C.赤道4.用橡皮泥制作地球模型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A.对比试验B.模拟实验C.观察实验5.下列动物中属于夜行动物的是()。
A.熊猫B.蝴蝶C.猫头鹰6.人们一年中发现,阳光下圭表上表的影子每天正午_________。
A.指向慢慢逆时针旋转,冬长夏短B.指向相同方向,夏长冬短C.指向相同的方向,冬长夏短7.白天过了是黑夜,黑夜过了是白天,无穷无尽交替出现。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A.太阳东升西落B.地球不停地自转C.月球公转8.在家里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模拟地球()。
A.B.C.9.以下关于地球运动和太阳运动的猜想,其中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 B. C.10.为了制作出相对符合真实的地球自身模型,我们需要获取的信息有()。
①地球表面海陆分布②地球内部结构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A.①B.①②C.①②③二、填空题(14分)11.小科对自己小区的楼房在不同季节的影子进行长时间的观测,发现下图现象,当太阳处于A位置时,是一年中的______(填“夏至”或“冬至”)。
小科对楼房在四季影长的观测,有点类似于古代观测日影长度的天文装置—________。
12.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根据这个事实说明地球是__________。
13.小明在地球仪上发现乌鲁木齐在北京的____________(填“东”或“西”)边。
14.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3个部分,最外层是地壳,最里层是____________。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3ca0a4327d3240c8447efe3.png)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 ___。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 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 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 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二、我的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阻力点B用力点C支点2升国旗时,用到了(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3、自行车把是一个简单机械,它是()A斜面 B 轮轴C、杠杆4、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下面中的哪一类滑轮工具。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5、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___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A大于 B 小于C、等于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A变快 B 变慢C、不变7、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8、“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的原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检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检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d56d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c.png)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地球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组成。
2.地球是一颗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运动叫地球________。
同时,地球还在________。
3.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地球上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________,没被照到的地方处于________。
4.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______。
______的北京比______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5.昼夜长短的变化的规律,同一地方,________时昼最长、夜最短,________时夜最长、昼最短,________、________时昼夜平分。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2.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地区会出现昼夜差异。
()3.假设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我们可以看到昼夜交替现象。
()4.“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地球是球形的。
()5.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
()6.在地球上,当南半球是白天时,北半球是黑夜。
()7.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是12小时。
()8.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
()9.受四季变化影响,北极狐在夏季和冬季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
()()10.6月22日和12月22日的中午12时,学校篮球架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是相同的。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地球的内部结构中,最薄的一层是()。
A.地核B.地幔C.地壳2.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约为()。
A.24小时B.一星期C.一年3.如果地球自东向西自转,那么我们会看到的现象是太阳()。
A.东升西落B.西升东落C.一直挂在天空中4.我们用塑料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A.对比实验 B.观察实验 C.模拟实验5.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在观测工具不发达、理论基础薄弱的年代提出了“地心说”,这是一个大胆的举措。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8b0aac6edb6f1afe001f72.png)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一、填空题。
(24分)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3.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4.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而在使用中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5.斜面有的作用,斜面的坡度越大越。
6.自行车的刹车运用了的原理。
7.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
二、判断题。
(10分)1.一根棍子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机械杠杆。
()2.使用杠杆时,不论支点在什么位置都省力。
()3.跷跷板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
()4.旗杆顶上的滑轮是动滑轮。
()5.吊车上随重物一起上升的滑轮是定滑轮。
()6.螺丝钉上的螺纹实际上是利用斜面省力的原理设计制造的。
()7.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8.起重机绳索下端的滑轮能够随着重物上下移动,所以它是一个动滑轮。
()9.构成滑轮组的滑轮都是定滑轮。
()10.在使用剪刀工作时,阻力点不变,不管用力点在哪都省力。
()三、选择题。
(20分)1.轮轴省力的多少与轮的()有关系。
A.大小B.多少2.“秤砣虽小,能压千斤”中包含的道理跟()有关。
A.杠杆B.滑轮C.轮轴3.以下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工具的是()。
A.钳子B.螺丝刀C.镊子4.螺丝刀是一种()。
A.杠杆B.斜面C.轮轴5.()是由一个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
A.轮轴B.定滑轮6.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
A.快B.慢C.不变7.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
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9.如图所示,一根尺子,在中点支起,两边挂上钩码,恰好平衡。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同步练习试题) (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同步练习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f97ff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4.png)
教科版六上第二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
1.地球不停的____________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3.北京在乌鲁木齐的____________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____________边。
4.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__,并且形成天体的____________现象。
5.地球自转一周是____________小时。
6.__________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__________早,__________晚。
7.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树木向____________运动。
坐在逆时针转动的转椅上观察,周围的景物在____________运动。
8.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的。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____________转动的[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9.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现象。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地球自转一周,地球上的每个位置只迎来一次黎明。
()2.重庆比杭州先迎来黎明。
()3.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只出现一次黎明,出现一次昼夜交替。
()4.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5.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北京、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是:北京在西面,乌鲁木齐在东面。
()7.利用地球仪和地图,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
()8.在模拟实验中,如果“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先迎来黎明的城市就不同。
()9.当地球自东向西自转时,西边的乌鲁木齐先看到太阳。
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东边的北京先看到太阳。
()10.当我们处在运动的物体上时会看到周围静止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
()三、选择题。
1.地球自转方向是( )。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2.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椅,看到的周围景物沿( )方向运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检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检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81e13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c.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能力测试学校班级姓名(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在地球仪表面上,连接两极的线叫()。
A. 经线B. 纬线C. 赤道2.地球绕着太阳运转一周需要( )时间。
A. 一年B. 一月C. 一天3.下列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A. 潮涨潮落B. 冬去春来C.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4.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夏季,北极会迎来( )。
A. 冬季B. 极昼C. 极夜5.下列不能证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现象是( )。
A.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B. 北京总是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C. 地球上出现了一年四季6.关于北极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北极星在空中位于我们头顶的正上方B.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C. 从地球上看,一天中北极星的位置基本不变7.下列自然现象中,能够间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A B CA. 月食现象中,地球影子的边缘是弧形的B. 火山爆发时,喷发出大量岩浆C. 我国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动8.小明同学对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提出了几种假说,下图中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 B. C.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地球不动,太阳自转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9.弟弟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心说”提出者是托勒密,他认为地球处于字宙中心B. “日心说” 提出者是哥白尼,他认为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C. 在科学研究中,只要是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我们都应该相信10.关于地球上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B. 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南极会出现极昼现象C. 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极会出现极昼现象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1.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教科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2d8d2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4.png)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公转产生。
2.夏至日当天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冬至日当天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最,冬至日到夏至日,影子逐渐。
3.“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这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5.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二、判断题6.在同一时刻,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7.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占据了,海洋占比大约是71%。
()8.用橡皮泥模拟地球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9.如果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在转,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表明地球在自西向东转动。
10.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日心说”。
11.我们全国的小朋友看到且出的时间是相同的,也会在相同的时间内坐在教室内上第一节课。
12.在我们的家乡,同一根电线杆夏天正午的影子比冬天正午时的影子长很多。
13.地球距离太阳近时北半球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北半球是冬季。
()14.植物开花的时间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绝大多数在每天的开花时间是相同的,这种相同是植物长期适应昼夜更替影响形成的。
()15.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生物钟。
生物钟是影响生物生理的节律。
三、单选题16.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我们昼夜交替假说中的()。
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自转D.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17.“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静止不动的D.地球是球形的18.温州某学校测得正午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最短的一天是一年中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9.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20.“傅科摆”可以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钢索桥是由钢缆、()和()组成。
可以分为()和()两种形式。
2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和()传递承受的压力。
()和()框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
三角形框架具有(),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3、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的构造叫做()。
4、拱形结构又叫推力结构,它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的压力和()的推力。
是所有结构中唯一产生外推力的结构。
5、跨越长江的()大桥,跨度达1385米,是大跨度的钢索桥。
6、很多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和横放的材料()支撑住的。
7、横梁的抗弯曲的能力与它的()和()有关系,增加()比增加()更有效。
改变()也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
8、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
9、球形在各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所以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10、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拉住了(),抵消拱向外的(),减少了()的负担。
桥面也比较低而且(),方便通行。
11、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 ( )、( ) 等部位有拱形的保护。
12、从桥的结构来看,除了拱桥外,还有( )、( )等。
13、( )在各个方向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14、一张纸,通过( )、( )等方法都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15、拱形受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各个部分收到压力时会产生( ),如果能抵住拱形的( ),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二、判断题
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
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
2、乒乓球不具有拱形的特点。
()
3、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
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
5、桥的结构变化反映了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
6、柱子比横梁容易弯曲和断裂。
()
7、圆弧形、圆顶形、球形等建筑物体,不具有拱形承重的特点。
()
8、框架结构可以利用较少的钢材建造很高的铁塔。
()
9、建造高大的铁塔不但要做到结实不变形,还要保持直立不倒。
10、开放的框架结构物体抗风能力弱,封闭的框架结构物体抗风能力强。
()
三、选择题
1、建桥梁用“工”字形的钢材的原因是()。
A、只是为节约材料
B、四个边不容易折弯
C、增加了横梁的厚度D既不容易折弯又节约材料和增加了一定的厚度。
2、我国著名的赵州桥至今结实完好,主要原因是()
A、拱形结构
B、石料抗弯曲能力强
C、石料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3、横梁()放着抗弯曲能力增强。
A、平
B、立
4、古代城门都做成拱形的原因是()
A、美观漂亮
B、拱形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C、能行驶很多从和车
5、使框架铁塔不容易倒的原因是()
A、上小下大、
B、上轻下重
C、开放性的框架结构
D、以上三方面都是。
6、钢索桥结构的显著特点是()
A、从结构上看是吊桥
B、从功能上看是跨度大
7、安全帽承受压力好的性能的是利用()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塔形
四、问答题
1、为什么有的钢材或铝材做成“T”“U”“L”“V”“工”“口”等形状?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横梁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哪些因素有关?
3、学习了形状与结构的道理,你能解释一下西瓜皮拱为什么不垮吗?
4、要保持高塔直立不倒,我们在建造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5、塑料饮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着哪些科学道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
1、桥塔桥面斜拉桥悬索桥
2、向下向外三角形四边形稳定性
3、框架结构
4、向下向外
5、江阴
6、柱子横梁
7、宽度厚度厚度宽度材料形状
8、瓦楞纸
9、拱形
10、拱足推力桥墩平坦
11、肋骨脚掌
12、刚索桥框架桥
13、球形
14、改变形状增加厚度
15、向外的推力外推力
二、判断
1对2错3对4对5对6错7错8对9对10错三、选择题
1D2A3B4B5D6B7B
四、问答题
1.教科书30页
2.宽度、厚度、形状
3.32页
4.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框架结构拱形
5.首先,碳酸饮料瓶必须是圆柱形.因为二氧化碳气压很大,如果不用圆柱形,会导致分压不均而变
形
其二,一般瓶子要经济适用,且形象新颖.如矿泉水,比较便宜,因而采用较薄的塑料,且用最节省的圆柱形.
其三,配合运输时的装箱.一般把瓶子做成各种几何图形,是为了减小平之间的空间,以减小瓶之间的摩擦碰撞挤压,达到安全性,节省空间的作用
最后一点,瓶子的花纹,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几何形状也是如此.总之,实用化,人性化
中间大部分凹进去是为了方便手持,也有没有凹进去的.主要是配合手型等
在货架上摆放时,圆柱形更节约空间的理解是错误的.圆柱形的瓶与瓶之间空间非常大.
教科版六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