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方程讲解学习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解方程》︳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解方程》︳西师大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方程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方程。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方程的解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五章第四节“解方程”。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各种方法解方程,包括代数法、图形法和试错法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代数法解方程的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法,我准备了黑板、粉笔以及一些练习用的方程题目。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其中有苹果和香蕉,苹果的数量是香蕉的两倍,已知妈妈一共买了30个水果,请问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和香蕉?”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分析这个问题,将其转化为一个方程,并解释为什么这个式子是一个方程。
在学生们掌握了代数法解方程的步骤后,我会通过一些随堂练习来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这些练习题将涵盖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我会鼓励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引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主要包括代数法解方程的步骤,以及我们在课堂上一起解过的例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一些类似的方程题目,让学生们能够独立运用代数法解方程。
例如:1. 小华有一些糖果,他吃掉了其中的三分之一,然后又吃掉了剩下糖果的一半。
小华还剩下2颗糖果,请问小华一开始有多少颗糖果?2. 一个数字加上3后乘以2等于18,请问这个数字是多少?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堂的效果,看看学生们对代数法解方程的理解程度,以及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有必要,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一些调整,以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解方程的技能。
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方程问题,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解方程|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解方程|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第四节内容,主要是解方程。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教材中给出了几个例子,我会带领大家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些方程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方程的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具,同时也准备了一些练习题,供学生们在课堂上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他一共吃了10个水果,其中苹果吃了3个,问香蕉吃了几个?”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教材中的例子来讲解解方程的方法,例如:“2x + 3 = 7,如何求解x的值?”我会一步一步地讲解解题过程,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子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作业布置:在课堂结束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供学生们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来进行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解方程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解方程题目:3x 4 = 11,求解x的值。
答案:x = 5.32. 解方程题目:5(x + 2) = 25,求解x的值。
答案:x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同时我也会给出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供学生们思考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他一共吃了10个水果,其中苹果吃了3个,问香蕉吃了几个?”这个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认识方程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认识方程西师大版一、知识点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方程”。
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可以用来描述数学关系中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方程的方法以及方程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1. 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方程的相关定义;•了解方程中的各种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了解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等式性质简化方程;•学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了解方程在数学中的应用•了解方程在代数学、几何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1. 学习重点•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方程的方法;•方程在数学中的应用。
2. 学习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四、课前预习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同学们需要提前了解以下知识:1.了解代数式和方程的基本概念;2.熟练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如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3.尝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学习过程与方法1. 学习过程1.先通读本节课的相关内容,了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2.对于方程的概念和相关符号,可以通过画图或解实际问题的方式进行练习和巩固;3.掌握如何利用等式性质简化方程,积累练习题目;4.尝试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多做题巩固知识点;5.通过阅读相关的实际问题,了解方程在数学中的应用。
2. 学习方法1.对于方程的基本概念,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理解;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等式性质简化方程;3.对于一些较难的方程,在思考解法无果之后,可以尝试代入数字来解决。
六、学习建议1.在学习方程时,应该掌握数学符号的意义,例如:“=”,“+”,“-”,“×”,“÷”等,可以通过列举实际例子来帮助理解。
2.在尝试解方程时,应该先看清楚题目中所包含的元素和条件,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式,再通过等式性质简化和代入数字来解决。
3.在做完习题后,应该认真检查所做的题目,对于错误的题目及时修改,避免重复犯错。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 方 程
第五单元:方程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4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十一2,3,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
2.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请学生浏览主题图,然后齐唱字母歌。
师:我们都知道,上英语课要用到字母。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字母?并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生1:静山小区A栋,表示的是小区内楼房的区分。
生2:我的电子邮箱是zhanghua@。
生3:我订的杂志《数学大世界》的刊号是ISSN1009-5608。
……师:在生活中要用到字母,在数学中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引导学生2人一组为单位拍手说儿歌: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16条腿……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生:x只青蛙4x条腿。
生:f只螃蟹8f条腿。
师: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是什么呢?生:简明。
(多媒体课件出示青蛙图)师:1只青蛙是几条腿呢?生:4条腿。
师:想想2只、3只、4只、5只青蛙分别有多少条腿?生:2只青蛙有2×4条腿,3只青蛙有3×4条腿……(多媒体出示一大群青蛙)师:这些青蛙有多少条腿呢?生:这么多青蛙,多得数都数不清。
师:这些青蛙的数量是确定的吗?生:不能确定,用字母x来表示,这些青蛙有x×4条腿。
师:这里的x可以表示哪些数呢?生: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也可以表示100,也可以表示1 000。
师:这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它表示了青蛙只数与青蛙腿的关系,不管是多少只青蛙,只要把它的只数代到这个式子里,就可以求出这些青蛙有多少条腿了。
在这样的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也有一些特殊的写法,我们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
三、巩固练习1、课堂活动第1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解方程|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解方程|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解方程。
我所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等式的性质,以及如何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我们将学习到,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依然成立。
这些性质将帮助我们解决方程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等式性质在解方程中的应用,能够独立解简单的方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方程。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法,我准备了PPT和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小明有苹果,他给了小红一些苹果后,他还剩下多少苹果?”来引入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2. 等式性质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等式的性质,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解方程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简单的方程,让学生们尝试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等式性质来解。
4. 例题讲解:我会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等式的性质和方程的解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一些方程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巩固课堂所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在家里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
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引入等式和方程的概念,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实际应用。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下面哪些是等式?4+5=9 7×11=77 65-y<307m+13>78 m÷6=45 8+5x=38揭示: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根据下面的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1)长方形的长是宽的4倍。
(2)苹果比橘子少78千克。
(3)长方体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
(4)上午和下午一共看了57页。
二、导入新课师: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信,你们看!课件出示: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师:扁担可以调东西,想想它跟我们见过的什么原理是一样的?一、等式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农民伯伯们也走上了一条新型的农民之路,家家开始做起了养殖、培育果树、新建大棚等。
你们看,王叔叔今年的果园又丰收了,从城里买了这么多的东西呀!课件出示:师:看到王叔叔挑着这么重的东西,你想知道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叔叔,哪边重些?师:我们看看王叔叔是怎样告诉大家的?课件出示:师:你能根据王叔叔告诉我们的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吗?反馈:电扇的质量+电视机的质量=大米的质量师:如果电扇重x千克,那么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师: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从扁担中,我们探得了等量关系,那么在其他的地方,我们还能找到吗?二、用字母表示等量关系师: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现在的一张唐卡的单价达到了1.2万元。
课件出示:6万元可以买多少张唐卡?师: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字母表示出数量关系吗?四、试一试:你还能写出哪些不同的方程。
反馈:20-x=15,6÷y=1.2,2+x=16,7x-5=4,3x+4y=56……师:其实方程一次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
课件出示:我国的算术中很早就在使用方程这个词语了,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
书中收集了246个应用问题和其他问题的解法,分为九章,“方程”是其中的一章。
方程的概念,在世界上要数《九章算术》中出现得最早。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_方程
五、方程
【巩固练习】
1、下列哪些是等式?(在等号后面打“√”)
50+50=100 () 3a>100 ( ) 3500=5000
天平的左右保持了(),说明了(
你会写出什么等式?
)如果在天平左边盘里拿来100g的物体,这时天平还是平衡的吗?要怎样做才能使天平再一次保持平衡?
)如果天平的右边放入b方块,现在的右边是原来的(
会平衡吗?你能再一次想到保持天平平衡的办法吗?按照你的方法,平的左边可以怎样表示?右边呢?
)你可以写出什么等式?从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2、用方程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解形如这类方程。
探索并理解解形如这类方程的基本思能用等式的性质解解形如这类方程。
探索并理解解形如这类方程的基本思
2、解决问题。
(1)如图,梯形面积为90m2,梯形的高是多少6。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方程 认识方程 (2)
5.3 认识方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方程的认知课,而对本节抽象的方程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充分动手操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首先设置了用天平的工作原理,体会相等的关系,从而引出等量的关系,再通过引导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初步感知方程;然后又通过教材中的两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再次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二、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辨析关系,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要求学生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含未知数的等式相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感知方程的特点,形成方程的概念。
三、对方程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表面趋向本质的渐进过程。
所以在学生了解方程概念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尝试练习、课堂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感知方程是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它是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共同组成,表达的相等关系是现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是等量关系。
第1页共1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4 《认识方程》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4 《认识方程》︳西师大版一、引入学习数学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像“3+4=7”、“9-5=4”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算式来描述,而一个算式就是由已知数与运算符组成的。
如果我们想知道“x+2=5”中的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就需要使用到方程。
所谓方程,就是用一个等号将两个算式连接起来的式子。
其中,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可能包含已知数和未知数。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认识方程。
二、重点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一个等式,由两个算式通过等号连接而成。
其中,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可以包含已知数和未知数。
看下面的例子:2x+3=9这里,2x+3和9都是算式,通过等号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方程。
2. 未知数的概念在方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未知数,那么,什么是未知数呢?未知数是指在方程中代表着不确定的数,通常用字母表示。
在方程中,未知数通常表示需要寻找的值。
例如,看下面的方程:x+2=5这里,字母x就是未知数,它代表着一个待求的数值。
3. 方程的求解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了方程的概念和未知数的概念。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求解方程。
以以下方程为例:3x-5=7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和化简来求解这个方程。
首先,将等式左右两边都加上5,得到:3x=12然后,将等式左右两边都除以3,得到:x=4因此,我们通过移项和化简得到了这个方程的解,也就是x=4。
4. 方程的验证在求解方程时,我们需要验证求得的未知数是否正确。
验证的方法便是将求得的未知数代入原方程中,看是否成立。
例如,对于上面的方程3x-5=7,我们求解得到的未知数是x=4。
我们可以将x=4代入原方程:3x-5=73(4)-5=712-5=77=7结果验证正确,所以我们得出的x=4是正确的。
三、总结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概念、未知数的概念以及方程的求解和验证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转化成方程,进而求解出相应的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认识方程︳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认识方程︳西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认识方程 | 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是认识方程。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介绍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将方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定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将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电子幻灯片和一些实际的例子,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方程的概念。
例如,假设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问它在行驶了2小时后的位置是多少?我会让学生们思考一下,然后给出答案。
3. 练习:在讲解完方程的解法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解答,以便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方程来解决。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进行板书设计,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方程的定义和解方程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1:已知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它在行驶了2小时后的位置是多少?答案:120公里作业题2:已知一个人的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他在行驶了3小时后的位置是多少?答案:15公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对于引入环节的实际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
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速度、时间和距离的问题,因为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能够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方程的概念。
在练习环节,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解答。
这些练习题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应该能够覆盖本节课所学的所有知识点,并且难度要适中,既能够挑战学生们的思维,又不会过于困难让他们感到挫败。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方程》说课稿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方程》说课稿5.1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设计(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对后面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生活和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一课的教学中渗透着“转化”思想,遵循主体性原则,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概括出用字母表示数的规律。
然后教学运用这个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这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也是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2)学情分析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由具体的数和用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
学生在近四年的学习中大量接触到的是有关具体的数的认识和运算,对字母表示数虽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接触,但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不理解。
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我们力图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数学模型,从而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能用它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学会用字母把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的勇气。
(4)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思。
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能表示结果,也表示关系。
(5)教法、学法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式学习法和合作交流法。
(6)说教学过程1.初步感知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形式,如a+b=b+a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形式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形式和意义。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 认识方程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3课时认识方程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方程的概念。
2. 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1. 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2. 方程解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教学用具:粉笔、黑板、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性质,复习等式的性质。
2. 提问:什么是等式?等式有哪些性质?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等式的性质。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引入方程的概念。
a.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方程吗?b.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方程的定义。
2. 讲解方程的组成。
a. 提问:方程由哪些部分组成?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方程的组成。
3. 举例说明方程的应用。
a.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举一个方程的例子吗?b.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方程的例子。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解这个方程吗?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四、巩固提高(1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解这个方程吗?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和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新课导入”环节,特别是方程概念的引入和方程组成成分的讲解。
这个环节是学生初次接触方程知识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后续理解和应用方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认识方程 ︳西师大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认识方程︳西师大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
2. 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式子。
2.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 解方程的方法:加减法、乘除法、移项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
2. 讲解方程的概念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能够识别方程。
3. 讲解方程的解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方程的解,理解解方程的意义。
4. 讲解解方程的方法(1)加减法: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使方程简化。
(2)乘除法: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使方程简化。
(3)移项法:将方程一边的项移到另一边,改变符号,使方程简化。
5.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2)让学生解方程,体会解方程的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方程解决生活问题。
6.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总结解方程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方程解决?四、课后作业1. 判断题: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2. 解方程题:解方程,并写出解题过程。
3. 应用题: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方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方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 方程 西师大版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五单元 方程5.1 用字母表示数(一)学习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例1。
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未知数。
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2.会正确地写出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的简便写法。
3.通过回忆、观察、交流、概括等方法,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学习重点:1.让学生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未知数。
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2.会正确地写出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的简便写法。
学习难点:理解用含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
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顾旧知1.写出下列数量的关系。
(1)速度、时间 、路程 (2) 单价 、 数量、总价2.你能用字母把这些运算定律表示出来吗?完成p 73填表。
新课先知 仔细阅读p 73例1,解答下面问题。
1.编儿歌填空: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 )条腿,3只青蛙 ( )条腿,4只青蛙( )条腿……用乘法算式分别表示为4×1,( ) ,( ),( )……2.找规律:我发现每只青蛙的( )是不变的,而青蛙的加法交换律a +b=b +a 加法结合律(a+b)+c= 乘法交换律a×b= 乘法结合律(a×b)×c= 乘法分配律 (a+b)×c=( )在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青蛙的腿数总是青蛙只数的 ( 倍,得出青蛙的只数×4= ( )。
3.如果用 x 来表示青蛙的只数,那么 x 只青蛙有( )条腿。
4.为了不把乘号“×”和字母“x ”混淆,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 ( )和( ),( )和( )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省略乘号时,数通常写在字母的前面,数字“1”要省略不写。
5. x ×4还可以写作 ( )或者( ) 。
1×a 写作(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方程︳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西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3 方程 | 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章第3节,方程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方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的解的意义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方程的解的意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必要性。
例如: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斤3元,一共花了15元,问小明买了多少斤苹果?2. 讲解方程的概念:解释方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例如: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两个表达式的关系。
3. 讲解方程的解的意义:解释方程解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解的意义。
例如:方程的解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4.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如:解方程 2x + 3 = 7,步骤:3移到等号右边,2x除以2,得到x = 2。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典型的一元一次方程题目,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例如:解方程 5x 8 = 2,步骤:8移到等号右边,5x除以5,得到x = 2。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小红买了一些香蕉,每斤2元,一共花了12元,问小红买了多少斤香蕉?7. 板书设计:列出方程的定义、解的意义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化简、求解8. 作业设计题目1:解方程 4x + 5 = 19答案:x = 3.5题目2:解方程 3x 6 = 12答案:x = 6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方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能够解一元一次方程。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方程(2)》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方程(2)》教案教学设计第7课时方程(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页例2。
【教学目标】1、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提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方程的解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5y36÷x=978+9m10-x=3.54+x>95×7=356y+6=482x+3x=20二、走进新课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
(1)介绍唐卡的背景知识。
课件出示:你知道吗?唐卡即卷轴画,是西藏地方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这种画通常绘在丝绢或布帛上,因多描绘宗教内容,加上易于携带,所以在藏区广为流行。
唐卡表现题材广泛,除宗教内容外,还包括大量的历史和民俗内容。
所以唐卡又被称做是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
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裱的一种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
人们现今看到的唐卡,也称之为布画。
它一方面发扬更新原有艺术特色,一方面吸取汉地或印度、尼泊尔等地之艺术精华,久而久之,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
(2)构建方程。
师:你知道一张唐卡值多少钱吗?(出示介绍唐卡的数学信息)单价是“1.2万元”,如果有x张,你可以表示出什么?师:“6”表示总价,“1.2y”表示什么呢?师:你能列出一个方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y=6)师:这个方程的左边表示什么?右边表示什么?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2、试一试(1)学生独立尝试列出方程。
(2)汇报交流,先说出等量关系,再说出方程。
3、课堂活动(1)讲明要求。
(2)独立尝试。
(3)小组交流。
(4)汇报评价。
三、巩固应用1、判断(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识别方程;(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够运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
2. 方程的识别:判断一个等式是否为方程,关键在于等式中是否含有未知数。
3. 解方程的方法:通过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求解方程。
4.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为学习方程做好铺垫;(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探究新知(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2)总结方程的特点,掌握方程的识别方法;(3)学习解方程的方法,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4)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
3. 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
4.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方程的定义、识别方法和解法;(2)强调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对方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方
程
五、方程
书900本,低年级捐书700本。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
能写出几个等式)
捐书总本数=()+()
高年级捐书本数=()―
()
低年级捐书本数=()―
()
3、在等式下面画横线。
35-15=20 16+x<18 m=4n
8x+4b 5y=15 b + a>c
4、看图写等式。
【巩固练习】
1、下列哪些是等式?(在等号后面打“√”)
50+50=100 () 3a>100 ( )
3500=5000-1500( )
a+a+a=3b () x+130<180 ( ) 8x-7y ( )
2、在参观活动中,需要把55名同学平均分成5个组进行参观。
每组2名组长,9名组员。
你能写出哪些等式?
3、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x是y的10倍。
(2)a的5倍比它的8倍少30。
(3)n的6倍加上8的3倍的和是54。
【拓展练习】
如果△=3▲,☆=★÷5,那么括号里填什么?
☆×()=★ 2△=▲×
()
△―7=3▲―()★+★=☆
×()
教师
课后
反思
课题《等式的性质》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2、在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学习重点认识等式,理解等式的意义。
认识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写出等式。
学习难点认识等式,理解等式的意义。
认识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写出等式。
学习准备学案、课件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温故互查】
1、表示()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请你写出2个等式。
()
()
【设问导读】
阅读课本77-78页例2。
1、
天平的左右保持了(),说明了
()。
你会写出什么等式?
2、
(1)如果在天平左边盘里拿来100g的物体,这时天平还是
平衡的吗?要怎样做才能使天平再一次保持平衡?
(2)你的这种做法会让天平的两边重量一样吗?为什么?
(3)所以你会写出什么等式?根据你写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4)现在天平左边是(2a+100),右边是(b+100)不用添加的方法,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天平再次出现平衡?写出等式,根据你写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3、
(1)如果天平的右边放入b方块,现在的右边是原来的()倍,会平衡吗?你能再一次想到保持天平平衡的办法吗?按照你的方法,天平的左边可以怎样表示?右边呢?
(2)你可以写出什么等式?从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3)现在天平的左边为(2a×2),右边为(b×2)不用扩大的方法,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天平再次出现平衡?
(4)按照你的方法天平左边由(2a×2)变为
(),右边(b×2)变为()。
得到的结果还能用等式表示吗?为什么?现在你有了新的发现吗?
【自学检测】
1、填空:
(1)等式的两边()加或减一个()的数,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一个()的数(0除外),得到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1)x-6=12 (2)9y=88-2y
x-6+6=12+() 9y+2y =88-2y+
()
(3) a=30 (4) 6m=24 2a=30 () 6m-b=24 ()
a ()=30÷2 6m ()=48
(5)2m=6n,那么m=()
【巩固练习】
1、判断。
(1)因为5+5=10,所以(5+5)+2=10+3。
()
(2)如果5x=10,那么5x+5=10-5。
()
(3)如果a=b,那么a×3,b扩大3倍,等式仍然成立。
()
(4)如果a=b,那么a×3,b÷3,等式仍然成立。
()
2、
【拓展练习】
有一架天平,只有3个砝码,分别是4g、6g和10g,你能一
次称出12g白糖的重量吗?怎么做?
教师
课后
反思
课题《认识方程》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方程,并理解方程的意义,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
2、在推算未知数值中理解方程的解。
3、在合作交流活动中,体会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实质。
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学习难点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实质。
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学习准备学案、课件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温故互查】
1、做50件衣服,每件衣服用布b米。
当b=2时,用布的总
数是多少米?
2、小明和小刚同时从A地去往B地,小明每分钟走a千米,
小刚每分钟走b千米,走了4分钟。
那么:
(1)a-b表示:
【巩固练习】
1、列方程。
(1)小明用电脑每分打x个字,5分一共打了150个字。
(2)把a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m米,周长是15.6米。
(4)一本书有80页,乐乐看了5天,每天看了y页,还剩
30页。
(5)一只鲸的体重是162吨,一只大象的体重是x吨,一只
鲸的体重比一只大象的体重的37.5倍还多12吨。
(6)我心中有一个数x,这个数乘4,加上6,再减去3,得
87。
2、用方程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拓展练习】
1、A+A+A+8=44
2、12+B+B+B=30
A=() B=()
教师
课后
反思
课题《解方程(一)》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目标1、会用等式性质解“ax=b”这样的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方程的解进行验算,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学习重点借助天平图等几何直观手段,探究并理解解方程的基本思路。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步计算的)方程
学习难点借助天平图等几何直观手段,探究并理解解方程的基本思路。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步计算的)方程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解形如ax b=c这类方程。
探索并理解解形如ax b=c这类方程的基本思路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解形如ax b=c这类方程。
探索并理解解形如ax b=c这类方程的基本思路
2、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把等式两边同时加()得出5y的值,然后,把等式
两边同时除以(),求出y=(),最
后,为验证方程的解是否正确,要进行()。
【自学检测】
1、在下面的□填上合适的数,○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2x+1=7 3x-43=68
2x+1-□=7-□ 3x-43=68□
2x=□ 3x=112
2x÷□=□÷□ 3x○□ =112○□)
x=□x=□
验算:2×□+1=7 验算:3×□-43=68
2、解下列方程,并验算。
18+6x=30 4n-2.5×4=15 6x- 8=40 7y+1.8×5=30 8x+98=130 5y+1.5×4=41
【巩固练习】
1、你能列出哪些方程?请写出方程并解方程。
2、解决问题。
(1)如图,梯形面积为90m2,梯形的高是多少m?
(2)小华买了8本笔记本,小明买了5本,比小华少用了
4.8元。
每本笔记本多少元?
【拓展练习】
6
1
2
x
5、看图列方程。
【拓展练习】
甲乙两船从A港出发到B港甲船每时行30千米,乙船晚开2
时,每时行45千米,结果两船同时到达。
A、B两港相距多少
千米?(用方程解)
教师
课后
反思
课题《问题解决(二)》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等量关系会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2、通过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进一步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化逆为顺的解题优势。
3、通过分析、比较等多种方法,理清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重点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学习难点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学习准备学案、课件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温故互查】
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2)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3)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m。
2、用方程求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