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PPT

合集下载

一致性评价PPT课件

一致性评价PPT课件


变更处方
工艺

BE 通过
备案
不 等 效
BE试验
等 效
整理药学、BE研究资料
版权所有 ©2004-2013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9
参比制剂选择和购买流程
参比制剂选择

C F D A 公布 目录

企业 申报 CFD
A
专家 审核 推荐
国际公认原研产品

国内上市药品


原研进口药品
版权所有 ©2004-2013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4
一致性评价

BE试验是药品研发及评价中非常重要的试验研究工作,尤其对于仿制 的口服固体制剂,在完成药学研究工作获得临床批件后,BE试验的结 果就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获准上市,也直接决定了上市后药品的质量 是否与原研发企业产品一致。


CFDA参比制剂备案
国外 上市 原研 药品 (优选 EU/US)
购买参比制剂
申请一次性进口
版权所有 ©2004-2013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0
生物等效性试验(BE)备案流程

申请人信息、产品信息、处方工 艺、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参比 制剂信息、稳定性研究、原料药、 试验方案设计、伦理委员会批准 证明文件。
5
一致性评价
参比制剂的选择

为了保证基于BE试验获准上市的药品质量与原研发企业产品一致,BE试 验的参比制剂原则上应选择原研发企业产品。强调参比制剂应选择原研发 企业产品,而不是一般性的上市同品种,主要是为了避免误差传递及递加 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某药品A 企业产品为原研产品,在上市前进行了规范的临床试验, 证实对目标适应症安全有效;B企业产品为仿制药,上市前进行了与A企业 产品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后续申报仿制的C企业产品,若仅与B企业产 品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并不能直接得出与A企业产品生物等效的结 论。原因是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是统计学意义上的一个可接受范围,并不 是严格意义上的完全一致。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课件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课件

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01
评价范围
02
评价标准
适用于所有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包括已上市药品和拟上市药品。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对仿制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 性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原料药、剂型、给药途径、生物等效性等 方面。
02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 术要点
药学研究与评价
药学研究
对仿制药的处方、合成路线、工艺、 结构确证、质量控制等进行全面研究 ,确保其与原研药在药学方面的一致 性。
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
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引导,企业对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 评价的投入往往不足,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
04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评价
背景介绍
某仿制药企业对其产品进行了质量一致 性评价,旨在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满足国家相关法规要求。
评价过程
05
总结与展望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总结
背景介绍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 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政策背
景、目的和意义等。
评价方法
详细介绍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 方法和技术,包括与原研药的对比 研究、质量标准制定、生物等效性 试验等。
实施效果
对已经完成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 价的成果进行总结,包括通过评价 的药品数量、质量提升情况等。
04
国际合作
提出国际合作的方向和建议, 以推动全球仿制药质量的提升

THANKS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 价技术要点课件
目录
• 概述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难点和问题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一致性评价(课堂PPT)

一致性评价(课堂PPT)

目标
2020/4/8
最终使仿制产品质量达到和原研制剂一致
18
评价中心业务范围
❖ 原研制剂来源筛选和质量剖析,包括晶型、粒径、溶出曲线、杂质谱分析、异构 体、包材分析等;
❖ 原料合成工艺优化、精制方法研究等; ❖ 针对关键指标筛选原料供应商,为制剂生产商提供原料分析报告,判断质量优劣; ❖ 制剂一致性评价,提出制剂提升产品质量的合理化建议; ❖ 制剂工艺优化、处方修改、辅料来源及型号规格筛选,使产品达到原研制剂的质
进行试验
12
BE试验----受试者选择
1)年龄在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
不能全部为年轻小伙!!!
2)应涵盖一般人群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等;
3)如果药物拟用于两种性别,一般情况下,研究入选的单一性别受
试者例数不低于总例数的1/3;
4)如果药物主要适用于老年人群,应尽可能多地入选老年受试者
(60岁及以上的人);
2020/4/8
17
江苏省药物研究所 药品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中心
目的
为了响应国家关于推动我国药品整体提高 质量的政策,适应药品研究新形势,为国内制 药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手段
依托研究所的人才、技术、设备优势,瞄准基本目录药物、重特大品 种药物、有重大技术难度的药物(尤其是控缓释制剂),全方位的开展研 究,探索质量控制的关键生产技术,力求形成完整的质量控制方案。
试验完成或终止一年内,在平台提交总结报告或情况说明。
未备案而开展的 BE试验,不受理
注册申请。
完成BE试验后,应将申报资料、备案信息及变更情况提交总局, 提出注册申请。承诺数据的真实、完整、规范。
2020/4/8
5
还有多长时间可等待?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PPT课件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PPT课件
在上述条件下,若一个口服制剂在30分钟内其标示量的85%以上完全溶出,则此药物被认为是快速溶出的。
高变异性药物(Highly variable drug):当某一药物的个体内变异系数(以AUC或Cmax计算的个体内变异系数)大于或等于30%时, 称之为高变异药物。这种变异的增加使得对样本例数可能要求增加。
分析批(Analytical run/batch):包括待测样品、适当数目的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的完整系列。由于仪器性能的改善和自动进样器的使用,一天内可以完成几个分析批,一个分 析批也可以持续几天完成,但连续测量不宜超过3天。
高溶解度(Highly soluble):若药物的最大剂量能溶解在 250ml 或更少的pH1-7.5的水溶液中,此药物可被认为是高溶解度的药物。250 ml的量来源于标准的生物等效性研 究中受试者用于服药的一杯水的量。
监测器期 5年 3年
2.2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剂型(包括新的给药系统)和/或给药途径的制剂。
4年
境内外均未上市
的改良型新药
2.3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复方制剂。
4年
2.4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适应症的制剂。
3年
2.5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用法用量和新规格的制剂。
3年
3
仿制境外上市、 境内未上市的药 品
具有与参比制剂相同的活性成份、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的制剂及其原料。(随机临床,病例符 合统计学要求)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y , BE ):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给予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常意义的BE研究 是指用BA研究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 进行的比较研究。在药代动力学方法确实不可行时, 也可以考虑以临床综合疗效、药效 学指标或体外试验指标等进行比较性 研究,但需充分证实所采用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 可行性。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ppt课件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ppt课件

一致性评价方法
30
生物等效性试验
生物等效性的基本要求 3
参比制剂 的选择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尽可能选择原研产品作为参比制剂,以保 证仿制药质量与原研产品一致。
一致性评价方法
31
生物等效性试验
生物等效性的基本要求 4
单次给药研究
通常推荐采用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评价生物等效性,因为 单次给药在评价药物释放的速度和程度方面比多次给药稳态药代研 究的方法更敏感,更易发现制剂释药行为的差异。
体外研究 体外研究仅适用于特殊情况,例如在肠道内结合胆汁酸的药物等。对于进入循环 系统起效的药物,不推荐采用体外研究的方法评价等效性。
一致性评价方法
28
生物等效性试验
生物等效性的基本要求 1
研究总体设计
根据药物特点,可选用 1)两制剂、单次给药、交叉试验设计(一般药物); 2)两制剂、单次给药、平行试验设计(半衰期较长的药物); 3)重复试验设计(部分高变异药物;个体内变异≥30%)。
评价 对象
仿制药的基本概括
6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对象
1
化学药品新注册 分类实施前批准 上市的仿制药, 均须开展一致性 评价。
3
国产仿制药
2 进口仿制药
原研企业在中国境 内生产上市的品种 原研药品地产化品种
品种分类
原研进口品种
原研企业在中国 境内生产上市的 品种 进口仿制品种/国 内仿制品种
是否需要开展一致性评价
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 上市前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 则申报和审评的,按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 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需按有关规 生产上市的品种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 定开展一致性评价。 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程序执行。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课件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课件
要求
在进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时,应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 则进行操作。同时,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和公正性。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
03
评价的技术要点
药学研究
药学研究是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重要环节,包括 药学研究资料、药学研究报告和药学研究总结三个部
分享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包括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优化、评价过程 的规范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与介绍
案例结论与建议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仿制药品种,介绍 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特点 。
根据案例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为其他仿制药品种的质量一致性评价 提供参考。
价的效率和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仿 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整体水平。
强化监管和政策支持
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仿 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 性评价技术要点课件
目录
• 引言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概述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技术要点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 问题与挑战 • 结论与展望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目的
确保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上的一致性,提升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药品研发的进步,仿制药在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由于生产工艺、原料等方面的差异,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和疗效可能存在 差异。因此,需要进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培训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培训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技术评审
工作程序
省局接收
研制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检查
临床数据核查
抽取3批样品
企业
申报
省局汇总
初审
药检所 复核检验
受理
工作程序
总局一致性评价 办公室组织
技术评审
中检院 仿制药质量研
究中心
总局药品审评 中心
仿制药部
审评
•总局审核查验中心抽查结果
•有因检查结果
•企业补充资料
专家委员会
审议
总局批准 上网公告
评价方 法
评价方法
※ 参比制剂遴选
►首选国内上市原研药品,原研地产化药品作参比制剂, 需先证明与原研药品一致。 ►选用国内上市国际公认的同种药品。 ►选择欧盟、美国、日本上市并被列为参比制剂的药品。
评价方法
※ 参比制剂遴选
►企业找不到且无法确定参比制剂的,需开展临床有效性 试验。
评价方法
※ 参比制剂遴选
药检所
药检所复核检验
省局汇总初审
总局受理中心汇总初审
总局核查中心抽查结果
总局一致性评价办公 室组织技术评审
总局核查中心药品境 内核查、境外研制现 场和境外生产现场进
行抽查
中检院仿制药质量研究中心 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仿制药部
企业补充资料
专家委员会审议
总局批准 上网公告
境内外同时有上市许可,境内同一条生 产线生产的药品一致性评价认定程序
背景介绍
※ 政策的密集出台
►2015年8月13日以来,围绕药品改革,提升药品质量, CFDA先后出台公告通告、征求意见、政策解读、工作文 件等60余项。
其中,不乏MAH制度、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 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等重量级文件。

一致性评价(课堂PPT)

一致性评价(课堂PPT)
试验完成或终止一年内,在平台提交总结报告或情况说明。
未备案而开展的 BE试验,不受理
注册申请。
完成BE试验后,应将申报资料、备案信息及变更情况提交总局, 提出注册申请。承诺数据的真实、完整、规范。
2020/4/8
5
还有多长时间可等待?
❖ 2018年底的大限----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 首家通过后3年内----其他仿制药不通过评价的,注销文号。 ❖ 同一品种3家以上通过----招投标中不予考虑未通过的。
5)入选受试者的例数应满足生物等效性评价具有足够的统计学效力
的要求,但并不要求所划分的亚组也满足统计学要求(一般不鼓励划分
亚组进行统计分析)。
筛选受试者时的排除标准应主要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当入
选健康受试者参与试验可能面临安全性方面的风险时,可入选试验药物
20拟20/适4/8用的患者人群,并且在试验期间应保证患者病情稳定。
量水平; ❖ 完整的质量研究,修订、制订合理的质量标准; ❖ 动物生物利用度研究; ❖ 稳定性研究; ❖ 包材选择和包材相容性试验; ❖ 联系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 协助企业完成工艺放大、工业化生产; ❖ 协助企业进行相关批文的申请。
2020/4/8
19
第1例入组前在临床试验 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完成 信息登记,并向社会公示
申请人信息、产品信息、 处方工艺、质量研究和质 量标准、参比制剂信息、 稳定性研究、原料药、试 验方案设计、伦理委员会
批准证明文件。
参比制剂、原料药、处方工艺等发生变更,应停止试验, 通过备案平台提交中止申请,总局公示。
提交备案变更资料,生成新备案号后重新开展试验。
药品文号和招投标是企业的生命,谁会不要命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上市药品再评价
具有艰巨性:涉及企业多、文号数量大
(基本药物:570个化学品种涉及3.3万个文号)
将对整个制药业的优胜劣汰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国外的借鉴:
美国:药的再评价 1971年启动生物等效性评价,历时10多年,淘汰6000种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二)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
严格药品研制监管。完善药品研制规范,制修订药品研制技术 指导原则和数据管理标准,促进数据国际互认。 严格药品生产管理。加强药品生产监管制度建设,赵立推进生 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工作,建立健全药品生产风险监管体系。 严格药品流通监管。完善药品经营许可制度、药品经营质量管 理规范认证体系。 严格药品使用监管。完善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 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药品质量管理,发挥执业药师的用药指导 作用,规范医生处方行为,切实减少不合理用药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上市药品再评价
《已有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原料药结构确证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接班技术指导原则》年 《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实验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口服缓释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药品生产企业参照有关技术指导原则开展研究,评价其 生产的药品与被仿制药的一致性
经评价研究,认为其仿制药与被仿制药一致的,提交相 关资料,经省药监局审核后,报国家药监局审评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评价
对需通过变更生产工艺、变更原辅料来源等措施方能达 到一致性要求的,应先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要 求申报补充申请并获批准后,再提交一致性评价资料 对不能按时完成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注销药品 批准文号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一、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有关物质
可接受标准
用最大日剂量(MDD)计算ICH所规定的杂质限度限度
报告阈值Reporting Threshold(RT)
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定量报告
鉴别阈值Identification Threshold(IT)
仿制药一致 性评价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 一)全面提高国家药品标准
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 办法》实施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 质量一致性评价
• 其中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在2015年前完成, 未通过 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注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将其生产的仿 制药与被仿制药进行全面对比研究,作为申报再注册的依据。
日本:《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 1997年起评价了由657中API制备的5000多种产品 (主要采用溶出曲线对比的方法;大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上市药品再评价
制定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年度目录 制定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相关技术指导原则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一)全面提高国家药品标准
提高药品标准,完成6500个药品标准提高工作。其中:
• • • • • 化学药2500个 中成药2800个 生物制品200个 中药材350个 中药饮片650个
提高139个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标准,制定100个常 用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标准。 提高132个药用辅料标准,制订200个药用辅料标准。
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进行定性鉴别,确定其化学结构
质控阈值Qualification Threshold(QT)
质量标准中一般允许的杂质限度,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进行 安全毒性评估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一、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有关物质
可接受标准
ICH Q3A(R):原料药 最大日剂量 MDD ≤ 2g >2g 报告阈值 RT 0.05% 0.03% 鉴定阈值 IT 0.10% 1.0mg/day 0.05% 质控阈值 QT 0.15% 1.0mg/day 0.05%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上市药品再评价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上市药品再评价
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研究
原辅料和包材的来源及供应商的评估、审计 原辅料和包材的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 制剂成品的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依据 对原辅料及制剂放行所用到的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评估 杂质概况分析评估和限度的设置依据以及与原研药杂质谱对比研究 溶出度曲线与原研药对比研究评估或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物的稳定性研究包括其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的可行性评估 药品生产规范化系统包括检测实验室的GMP执行状况 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及产品批间的一致性评估等
药品研究、开发、标准提高及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一、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有关物质
可接受标准
ICH Q3A(R):原料药
Example: MDD=0.5g RT=0.05% I T=0.1% or 1.0mg QT=0.15% or 1.0mg
原始结果 (%) 0.044 0.0963 0.12 0.1649 报告结果 (%) Not reported 0.10 0.12 0.16 ? ? 每日服用量 (mg) 0.2 0.5 0.6 0.8 IT None/yes None/yes None/yes None/yes QT None/yes None/yes None/yes None/y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