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研究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基础教学作用,根据上海海洋大学《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开设的现状,以及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开设本门课程的情况,本文总结了笔者所在的教研组多年来教授该课程的一些体会,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改革,不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该课程的核心知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方法改革工程实践一、提炼课程核心思想、调整教学内容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及上海市海洋战略布局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一所以海洋、水产和食品为特色的高校,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工程流体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其地位愈来愈显得重要。
其中海洋学院、食品学院和工程学院几十年来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一直将《工程流体力学》和《高等流体力学》作为一门相当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特别是,工程学院的机制专业将《工程流体力学》作为该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随着学校的发展,这门课程必将渗透到生命学院的水产、水生物、设施渔业、水环境等专业和方向中。
目前根据已定的教学计划,每学年有近650名学生学习这门课,由于各专业对其内容眼球的不同,需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提炼课程核心思想、调整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确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海海洋大学《工程流体力学》任课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大纲及要求编写了“工程流体力学”教材,同时完成了配套教材的ppt 电子教案,要求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计算方法,主要包括:静平衡微分方程、流体对固壁的总压力、流体运动的描述、伯努利方程、动量(矩)方程、量纲分析、相似原理、绕流阻力等。
在弄清概念,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从事专业工作、科研和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为了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又出版了配套教材的“工程流体力学习题解析”一书。
流体力学实验

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以及与固体的相互作用的学科,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流体力学理论,进行流体力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流体力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方法,以及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实验内容流体力学实验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基础的实验,也包括高级的研究性实验。
在基础实验中,可以研究流体的压力、速度、黏性、流量等基本性质,并探索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在研究性实验中,可以考察流体的层流、湍流、边界层以及流动稳定性等问题,进一步深入了解流体力学的复杂现象。
二、实验室设备进行流体力学实验需要较为复杂的设备,包括流体实验台、流量计、压力计、速度计、水槽等。
其中,流体实验台是实验的主要设备,可以提供不同流体条件下的实验环境,用于控制流体的流速、压力和波动等参数。
流量计、压力计和速度计则用于测量流体的流量、压力和速度等物理量。
水槽则用于容纳流体,模拟流体力学实验中的场景。
三、实验方法进行流体力学实验时,需要依照一定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
首先,确定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并设计好实验方案。
其次,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设备和实验材料,并对实验环境进行准备。
然后,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论和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操作要准确细致,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前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工作。
3. 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长期可用性。
4. 实验时要注意人身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装备。
5. 在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实验设备和实验现场,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四、实验应用流体力学实验在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流体力学理论模型的准确性,促进流体力学理论的发展。
同时,流体力学实验可以为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改善工程结构的流体性能,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流体力学实验的教学改革研究

业 生中有 相当一部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力较 弱 ,无法 满 足用人单位 的要求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 [之一 大 1
题 也有重要 的作用。 凶此 , 为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 应重
一
是个性化指导 。个性化指 导是针对不 同学生存
生涯规划 中的成功榜样 , 引导学生学习 , 进而形成 自己 的职业生涯规划 。榜样式启发 可以通 过那些 获得 职业
生 涯 成 功 者 的 榜 样 力 量 的启 发 ,帮助 学 生认 }职 业 生 只
想 和主要 内容之 一 , 学校干部 、 德育课 教师 、 班主任 、 公 共课和专业课 教师 ,在 学生职业生涯设计 的过程 中均 要 进 行 辅 导 和点 评 , 到 发 挥 作 用 的切 人 点 , 正 成 为 找 真 指点人生 的导 师 ,促使 中职护理专业教育职业 性的特
二是加强对班 主任 和新 教师 的培训 ,要求 班主任 和新教师对各 专业 的培养方案 、 职业 能力要求 、 实施办 法要熟悉 , 并能讲解 、 引导 , 把帮助 、 指导学生进 行职业 生涯设计纳入班主任T作考核 内容 。 是 在招生简章 中对护理专业 培养方案进行 了广 泛宣传 ,在学生入学初就 向学生公 布护理专业培养 方 案, 并组织学习 , 使学生 明确 护理专业培养 目标 和能力
活在校 园中 , 加之年龄 较小 , 特别容易形成不切 实际 的 幻想。只有走 出校园 , 亲身去实践 、 去体验 , 才能对社会
有 深刻 的认 识 , 能 制订 m符 合 现 实 的 职业 生 涯 规 划 。 才 ( ) 三 中职 护理 专 业 学 生 职 业 规 划教 育 的机 制 构 建 职 业 教 育 是 以就 业 为 导 向 的教 育 ,就 业 率 和 就 业 质 量直 接 反 映 学 校 办 学 质 量 ,直 接 关 系 到 毕 业 生 今 后 的 职业 成 就 , 接 影 响 到 在 校 生 的情 绪 、 习 念 度 和 行 直 学
流体力学小专题讨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

性质又具有鲜明专业技术特点的课程 , 是 实践上述教 学思想的理想平 台。 针对 流体 力学的特点 , 国内外知名院校均有通过流体力学 专题讨论来提升学习效果 的案例。开展 流体 力学小专题讨论 , 要有针对性地确定专题讨论的形式、 时间和 内容 , 将这一形式与课堂
教 学有机结合。实践证明, 该方式可以有效地提 高学生学习流体 力学的兴趣 , 增进师生之 间的交流 , 培养学生对 实际问题的凝练、 分
彦 菊
2 0 1 3 年 5 月 U n i v e r s i t y E d u c a t i o n
流体 力学小专题讨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
崔海 航 张鸿雁 张志政 周
西安
宇
常志英
( 西安建 筑科技 大学 , 陕西
[ 摘
7 1 0 0 5 5 )
要] 在 工科 院校 中 , 现 代 教 学的 中心任 务是 如 何 激 发 学生 的创 造 性 思维 与 创 造 性 能 力 。 流体 力 学作 为 一 门 既具 有基 础 课
基于任课 教师和学 生的兴趣 。
哈佛大学 率先在 专题讨论 的教 学模式 上进 行 了尝 试 。他们采用专 门的新生研讨课 的形式 , 由教授直接 面 向一年级新生开设 , 至今已有 5 0 余年 的历史 。 通过新生 研讨课 , 学生 的学 习热 情得到提 高 , 更 为重要 的是它 为 学生提供 了浓 厚的学术气氛 。一般情况下 , 新 生研 讨课 每年的主题都 会发生变化或完全不 同 , 而为 了保 证教授 和学生之 间的充分交流 , 学生人数一般会有所限制 。 其 他院校也 有在不 同课程 中开展专 题讨论 课 的教 学实践 。清华大学从 2 0 0 3 年起就开始 由流 体力学 的知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研究

【 摘 要】 流体力学是 目前工科 院校 普遍 开设 的基本课程 ,由于该课程 涉及基 本流体理论 ,学生学 习起来感觉有一 定难 度 。作者结合教学经历,提 出了流体 力学 课程教 学中用形 象的教学方法,加深基础
理论的理解、用启发 式教 学形 式,加深与 生活常识 密切相 关的知识点的理解、加强 教 学过程 中的实验环节三点教 学体会 ,以 期 最终 实现人 才培养 目标 。
我启发 、自我提 问的 目的, 这需要过程 、 时间和空间 ,
法。
二、教学研究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 最终 目标是能真 正调动学生 、老师的积极性 ,保证教学的
有 效 实施 。
需要对 数学 启发式教学理论和实践做更为 系统 和深
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 1 ] 章建 跃 . 数学概念 的学与教 [ ] . 北京 :人 民教 育 出版 社 。2 0 0 5 . [ 2 ]张凌云 . 初 中数学课堂教 学中关 于启发 学 生提 问的研究 [ D ] .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 0 0 6 .
【 关键 词 】流体 力学;教 学研 究;
多媒体 ;启发式教学;教 学实验 现 状及问题 流体力学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和 系统性 ,有极强 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作为 专业基 础课 ,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提供 理论 基础 , 这决定 了这 门课的教学 目的既要使 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 又要使学生学会 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流体力 学课程 教学存 在两个极 端 :一是偏重于数学推导,忽视理论 的物 理 意义 阐述和工程实例的引入 ,教学 内容 枯燥无味 ,理论与实际脱钩,学生只为学 而学 ,没有学习欲望; 二是偏重强调课程 为专业服务 ,过多泛泛地讲述案 例,不深 究理论基础 ,没有达到培养人才 的教学 目 的。在教学课时一再压缩情况下 , 如何将流体力学课 程内涵贯穿于理论 学 习、实践训练 、 创新精神 、实际动手能 力 的培养整个学习过程,本文提 出几点看
流体力学课程创新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流体力学课程创新教育的改革与探索流体力学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二年级上学期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该专业其他六门课程传热学、热工基础、化工原理下、过程流体机械、计算流体力学和过程设备设计的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是2016 年江南大学卓越课程建设项目,在近两年的课程建设中,课题组在教师构成、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课程设计和建设方面,除了课题组的交流与探讨外,“包装工艺学”的课题组老师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好的建议与指导。
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流体力学卓越课程的建设也为其他专业流体力学的课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示范与引导作用。
一卓越课程课程建设流体力学主抓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强调教师的启发、指导、点拨,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基本环节如下:导学-探究-精讲-精练-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科整体框架的导入,帮助学生学习迁移;引导学生对本学科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知识产生探索的兴趣;选择重点内容、关键内容精讲;安排课后作业,提高分析计算能力;走入企业,开展一线的实习实践,提高感性认识。
1. 最新科技成果的引入1)引入流体力学发展的最新前沿知识和理念;2)引入有限元设计方法运用于流体力学计算;3)引入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参数测量中。
2. 批判性教学环境的营造为了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建立鼓励冒险、增强自信、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
1)强调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2)鼓励师生之间平等地进行学术交流;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图1 流体力学的课程衔接与地位二流体力学课程创新改革( 一) 教师构成本教学团队6 人,均具有博士学位6 人,所占比例为100%;教授1 人,副教授2 人;年龄层分布合理,50-59 岁1 人,所占比例为17%,40-49 岁1 人,所占比例为17%,30-39 岁3 人,所占比例为66%。
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探讨

1 . 9 9 j i s . 6 1 4 9 . 0 2 . 2 03 6/ . sn 17 —8 X 2 1.4 12 1
林 风 周 淑 流 力 实教 探 广 秋 : 体 学 验 学 讨
实验教学
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探讨
林 广风 周秋淑
2 4 0 605 烟 台大 学海洋 学院 山东烟 台
A s r c A o e f h m a s f C e t f C e e r h e p r m n i v r i p r a t o l i b t a t s n o t e e n o S i n i i r s a c , x e i e t S e y m o t n t f u d
流体力学实验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目的是 ,在观察液
流 现 象 , 获 得感 性 认 识 的基 础 上 ,还 要 思考 实验 中 出现 的各 种 问题 , 分析 并总 结 流 体 的 运 动 规律 , 由感 性 认 识 上 升 到 理 性 认 识 ,不 仅 可 极 大 地 提 高 学 生分 析 问题 和 解
o va ous n ri as ct s h as c mbi ng t eo wit p c c pe S uc o ni h ry h ra ti e, a ous n t e s u n r ig h t de ts’ c ri si y, u o t
…
堡旦 兰 塑 ! 塑 璺箜
中国教 育技术 装备
实验 教学
林 凤 周 淑: 体 学 验 学 讨 广 秋 流 力 实 教 探
13 2
则 。实验过程中,先通过调整阀 门开度,改变有压管 中
水 流 的 流 速 ,观 察 液 流 的流 态 转 化 , 可 以看 到 :管 中水
虚拟仿真驱动的混合式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

虚拟仿真驱动的混合式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1. 内容概述虚拟仿真驱动的混合式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方法,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实体实验与现代虚拟仿真技术的创新教学模式。
该方法通过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就能体验到真实的流体力学实验过程,从而加深对流体力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在本方法中,学生不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还能通过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等手段,深入探究流体力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与传统实验相比,虚拟仿真实验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重复性,使得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实验场景下进行实践,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方法还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为学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通过这些技术,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流体力学的现象,同时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创新。
虚拟仿真驱动的混合式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将传统实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流体力学教学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和深入的教学方式。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科研工具,在教育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混合式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方法,结合了传统实验与虚拟仿真的优势,为流体科学的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在此背景下,研究虚拟仿真驱动的混合式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熟悉实验原理和流程,从而在真实环境下能够更加自信、高效地进行实验。
虚拟仿真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条件和选择,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混合式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受限于实验设备、场地等因素,而虚拟仿真可以打破这些限制,提供丰富多样的实验场景和资源。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灵活设置实验项目和难度,实现个性化教学。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记录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为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基于Fluent案例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Fluent案例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研究作者:殷金英王丽杰孙超刘月婵王博郭抗抗来源:《高教学刊》2024年第02期摘要:工程流体力学是大多数高等学校工程类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典型特点是抽象、逻辑性强。
为使学生深刻理解工程流体力学关键问题,该文基于Fluent软件在理论教学中同步阐述弯管、缩放型圆管、斜三通管路流体力学问题数值模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数值计算结果,并让学生理解流动问题发生本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数值模拟;Fluent;管道;速度;压强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2-0119-04Abstract: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many engineering majors in college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re abstract and complex logic. In order to give student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knowledge of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this paper carries out course teaching based on Fluent software. In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uid mechanics problems such as elbows, zoom tubes, and inclined three-way pipes is described simultaneously.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interspersed in the classroom theoretical teaching process. This approach facilitate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flow problems, improv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and enable the capabilities to solve problems in practice.Keywords: teaching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Fluent; pipeline; speed; intensity of pressure工程流體力学是热能工程、安全工程、建筑工程等专业基础课,与工程实际有着紧密联系。
工程流体力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 :工程流体 力学;探 究式教 学;创新 能力
中图 分 类 号 :G 4 6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 6 7 ( 0 0)0 — 10 0 08 02 2 l 6 00—3
一
、
工程 流体 力学 采用 探究 式教 学模 式 的必
非 信 息 的传递 ,即教师 指导 学生 利用 网络 、 书籍
索新 知 的兴趣 和动 机 ; 合实 验环 节 , 结 使感性 认
识 逐 步 升 华 为 理性 认 识 ,有利 于 实 践 能力 的培
专业 基础 课 的 内容 趋 于复 杂与 广泛 ;另 一方 面 ,
随 着 教学 改 革 的不 断 深入 ,在 专业 课 程 数 目增
养。 这样 经 过学 生本 人在探 究 过程 中 的实践 和总
第 6期
祝 会 兵 :T 程 流 体 力 学探 究式 教学 模 式 的研 究
11 0
是 一 门研 究 流 体 的平 衡 和 力 学运 动规 律 及其 应 用 的科 学 , 其 自身 的理论 体 系。与其 他力 学类 有 课 程相 似 ,《 工程 流体 力学 》课程 教学 的重 点是 掌握 基本 理论 和分 析方 法 , 建立宏 观整 体 的知识
和实验 , 着 问题 去学 习 , 而使 学生 学会 对知 带 从 识 进行 分 类 、 整理 和归 纳 , 知识 接受 者 是一 门理 论性 较强 的专 业
基 础课 , 它不 仅是 学生 学 习后续 课程 的重 要理 论
基 础 , 是一 门具 有完 整体 系并 需要 继续 发展 的 又
二 、基 于探 究式模 式 的教 学过 程研 究
于本 科生 而言 , 习是基 于导 师指 导下 的发现 而 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的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的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摘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大规模工程教育改革的信号,目的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文章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的和要求出发,针对流体力学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师资建设方面进行了探讨。
实践表明,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和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可有效促进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工程意识,大大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流体力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31前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校根据学校的办学优势及特色,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和区域经济建设,参照国际工程教育标准,积极实施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实验正是培养学生具有这些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2-3]。
设计一个适合“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工作态度、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4-6]。
那么,工程教育如何依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真正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工科重要基础课的流体力学教学应该如何改革?叉该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些是我们每位流体力学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科学践行的问题。
流体力学课程创新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流体力学课程创新教育的改革与探索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应力、形变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动力学、热力学、力学及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流体力学领域,流体的运动规律、应力分布以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大气、海洋动力学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学科知识的丰富与深化,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与探索。
课程创新教育的改革需要结合当今的科技发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流体力学课程中,可以引入大量的实验教学和计算仿真教学,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室实践,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流体的运动规律和流态的特性。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和扩充。
传统的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湍流研究等内容是流体力学课程的基础,但在当今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同时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比如微纳米流体力学、多相流动、生物流体力学等新兴领域的知识。
这些新的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学科竞争力,提高流体力学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流体力学课程的改革还应引入跨学科和实践性教学的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增强流体力学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可以与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相关专业进行联合授课,开设流体装置设计、流体力学分析与应用等跨学科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流体力学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还可以引入工程实践或者校外实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流体力学课程的改革还需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管理的完善。
教师队伍是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需要引进专业的教学人才,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还需要完善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提高《工程流体力学》课堂效果的教学方法研究

( olg f p t lu e gn e ig C ia U iest f p t l m ,s a d n ig a 2 6 5 ) C l e o er e m n ie r , hn nv ri o e r e e o n y o u h n o g Q n d o,6 5 5
一
图’ 1
光球 与 高尔 夫球 的形 状阻 力 与边界 层 分离对 比
对 应 知 识 点 与 其 应・ 结 合 , 引 了 学 生 用 吸 好 奇 心 , 阔 了 学 生 视 野 , 可 以 激 发 学 开 又 生 学 习 流 体 力 学 的 兴 趣 , 决 学 生 学 习 解
3 2
2 1 NO . / 01 0
— 。 Io tn e } n v f rd i n a H a 。
科 教 研 究
提 高 工 程 流 体 力学 课 堂效 果 的 教 学 方 法研 究
谢 翠 丽 ( 中国石 油大学 ( 华东 ) 石工学 院 山东青 岛 2 6 5 6 5 5) 摘 要: 工程流体 力学作 为一 门专业基础课程 , 针对它基础性很强 , 用性很 广, 应 概念 多且抽象不 易理 解, 偏微 分方程 多等特 点, 文为开 本 展生 动的教 学 , 发学生对 本课程 的兴趣 和积极性 , 高《 激 提 工程流体 力学》 堂效果的教 学方法进行 了研 究 , 出 了引入事件案 例 , 课 提 结合 工程应 用, 借助 一络和 多媒 体等 丰富资源来实施教 学方法 ,旨在能够将理论联 系实践进行 更好教 学 , 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和主 动性 , 调 达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 i d c t n I o a in H r l hn E u a i n v t e ad a o n o
研究生《多相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研 究 生《 多相 流 体 力 学 》 程教 学 改 革 的探 索 与 实践 课
郑 平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 院 , 辽宁 抚顺 13 0 ) 0 1 1 摘 要: 在分析《 多相流体力学》 程特点 的基础 上 , 课 指出 了该课 程 目前 在教 学理 念 、 教学 方法上存 在 的问
在选 修课 的学 习 中 , 果仍 然采 取传 统 的 闭卷 考试 作为 课 程 考 评 方 式 的话 , 如 就很 难 看  ̄ t 新 的教 学 l' l 改 革手 段体 现 在研 究生 身 上的效 果 , 因此 , 《 在 多相 流体 力学 》 程 的考核 方 法 上应 大 胆改 革 。 考核 内容 课 其 和成绩 规定 为 : 10分 的总成绩 中 , 在 0 报告 占 5 0分 . 中 , 理 论 和 方 法 的理 解 是 否 全 面 、 确 和 深 刻 占 其 对 准
第3 卷 第 3 0 期
21 0 2年 9月
海 南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NAT URAL CI S ENCE OURNAL J OF HAI NAN UNI VERS TY I
Vo . O No 3 13 . Sp2 2 e . 01
文 章 编 号 :04—12 (0 2 0 0 8 0 10 7 9 2 1 ) 3— 2 5— 3
作者简介 : 郑平 ( 9 3一) 女 , 17 , 辽宁抚顺人 , 辽宁石油化工 大学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 博士.
第 3期
郑
平 : 究生《 研 多相流体力学》 课程教学改革 的探索 与实 践
地进 行 教材 内容 的讲 解 , 要 更 加 注 重 培 养 研 究 生 的 而
动 手能 力 和解决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如 , 例 现在 应 用得 较 广泛 的多 相 流 体 力 学 软 件 是 F U N , 在 美 国 的 占 L E T它
流体力学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 国高 校 开设 流 体 力 学 基 础 课 程 已 经 有 很 多 年 的 历 史 人 的 效 果 , 生 缺 乏 利 用 所 学 知识 自主 参 与 实 验 设 计 过 程 , 学 了。最 初 , 由于 国 内计 算 机 水 平 较 低 , 体 力 学 应 用 还 没 有 也 不 利 于学 生 对 所 学 专业 知 识 的 全 面 综 合 利 用 。因此 , 学 流 对
( 中国石油大学 , 山东
东营
276 ) 5 0 1
摘 要 : 对 目前 流体 力 学基 础课 程教 学过 程 中 出现 的教 学 内容 陈 旧 、 本知 识 与 实 际应 用脱 节 、 学 生动 手 能 力差 等 针 课 大 问题 , 出教 学 内容和 教 学模 式 应 该提 倡 “ 实例 , 理 论 ” 思想 、 该 以工 程 实例 辅助 教 学 以及 充 分利 用现 有 的 多媒 体 教 提 先 后 的 应
达 到实 用 化 阶段 , 应 的 流 体 力 学 软 件 缺 乏 , 而 该 课 程 一 生 的 动手 动 脑 的 实践 能力 还 急 待 加 强 。 相 因
流体力学课程

流体力学课程一、引言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和宏观性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化工、能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流体力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课程内容1. 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研究静止的液体或气体。
本部分主要涉及压强、密度、浮力等基本概念,以及流体静压力定理、大气压强等内容。
2. 流体动力学基础流体动力学研究运动的液体或气体。
本部分主要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以及伯努利方程等内容。
3. 流场描述与运动描述流场描述是指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流场中各点的物理量变化情况;运动描述则是指通过实验或计算来描述流场中各点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本部分主要介绍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两种不同的描述方法。
4. 动量方程与应用动量方程是研究流场中物质运动规律的基本方程。
本部分主要介绍动量方程的推导和应用,包括流量计算、管道流动、水力跳跃等内容。
5. 粘性流体力学粘性流体力学是研究粘性流体的运动规律和宏观性质的学科。
本部分主要介绍牛顿黏度定律、雷诺数等基本概念,以及涡度、湍流等内容。
6. 边界层理论边界层是指在固体表面附近,由于粘性效应而形成的一层薄膜。
边界层理论研究边界层中的物理量变化规律。
本部分主要介绍边界层概念、边界层厚度计算方法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流体力学现象,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计算机模拟通过计算机模拟,让学生了解流体力学的数值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总结流体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工程科学,对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化工、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流体力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 U-5 T 0
文献标识码 : A
1 概 述
方程繁琐 , 对学生高等数学知识及综合分 析和处理 问题 的能 力要
系 , 满足各科 专业 不 同教学层 次需 要 的情 况下 , 在 可保证 该课程
有利于学分制的实施 _ 。 1 J 流体力学是一 门理论 性和 实践性 都较 强 的课 程 , 概念 抽象 、 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 目前 国 内流体 力学 课 程体 系贯 穿静 止 流体 一 理想 运 动 流
工程实际的渗透和应 用等等模块 。模块 式教材结构 的优点在 于 : 师在讲完一般形式 的方程 组后再来 讲具 体一元 流体 动力学及 理 就 教材篇 幅相 有利 于根据各学科专业 的不同需求 选择学 习 内容 ; 每个模块 的学 想流体动力学 问题 , 可略去 大量 的公式 推导过 程 , 所需学 时较 少 , 内容组 织层次感较强 , 讲起 来更加引人入 时数较少 , 教学 目标 明确 , 易实 现 , 以调 动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 对较少 , 容 可 教学过程相对简化 _ 。 2 J 性, 提高学 习效率 ; 模块之 间既具有相对 的独 立性 , 又存 在有 机联 胜 和重 点突出 ,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摭探

2021年3月·第7期(总第671期)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ND205121)、湖南工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Y201946)作者简介:张一夫(1978-),男,黑龙江绥化人,副教授,从事安全工程研究;谢倩楠(1981-),女,辽宁营口人,从事安全工程研究;易灿南(1981-),女,湖南宁乡人,教授,从事安全工程研究;董子文(1987-),男,安徽淮北人,讲师,从事安全工程研究。
一、前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这就要求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将“教书”和“育人”紧密联系起来,促进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的相互渗透。
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要求,高校要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流体力学是大多数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项目的重点课程,课题组成员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结合流体力学课程特点,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分析研究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内容的融入方法与渗透策略。
二、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的具体策略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
1.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思政”理念,注重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高校教师可结合流体力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目标“三个维度”层面上,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基调,融入“思政”理念。
(1)“知识与技能”层面。
除了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之外,教师还需要扩展流体力学的背景知识,如流体力学的发展脉络、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流体力学是目前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基本课程,由于该课程涉及基本流体理论,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一定难度。
作者结合教学经历,提出了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中用形象的教学方法,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用启发式教学形式,加深与生活常识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的理解、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验环节三点教学体会,以期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流体力学;教学研究;多媒体;启发式教学;教学实验
一、现状及问题
流体力学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作为专业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提供理论基础,这决定了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要使学生学会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存在两个极端:一是偏重于数学推导,忽视理论的物理意义阐述和工程实例的引入,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理论与实际脱钩,学生只为学而学,没有学习欲望;二是偏重强调课程为专业服务,过多泛泛地讲述案例,不深究理论基础,没有达到培养人才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课时一再压缩情况下,如何将流体力学课程内涵贯穿于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创新精神、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整个学习过程,本文提出几点看法。
二、教学研究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最终目标是能真正调动学生、老师的积极性,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
大学的流体力学课程进程快、信息量大,一环紧扣一环,有的知识点偏重基础理论,有的偏重生活常识,还有的偏重工程应用。
如何将枯燥的理论内容和实验过程转变为生动描述,使学生便于记忆、掌握,作者认为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和深厚语言技巧,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点可采用相应方法进行教学。
1.用形象的教学方法,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
流体力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后续许多专业课程的基础,所以教学中要重视奠定扎实基础,重视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物理概念的建立及规律分析,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对加深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意义重大。
多媒体教学因其形象、生动、具体、直观,越来越得到广泛的使用,在流体力学课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很难用语言描述的物理现象,如涡量和紊流等搬上屏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概念,缩短认识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为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保障。
如湍流这个流体力学中100多年来公认的难题,授课老师可以利用高速摄像仪拍摄的各种流体流动图像和利用热线风速仪采
集的湍流脉动信号,向学生展示湍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用启发式教学形式,加深与生活常识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的理
解
高等教育中采用直观有趣的事例参与教学过程,较为少见,因为对于像流体力学这样的基础理论课,要列举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有一定深度的有趣事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要求授课老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责任心,采用启发教学形式,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能充分意识到本课程对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其学习欲望。
如讲述某一理论时,可由日常生活中的有趣事例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慢慢引入到理论机理。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授课老师可根据课程进度,开展各种级别的趣味课题。
这些课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修完流体力学课程的学生根据兴趣,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自拟研究课题,写读书笔记,采用头脑风暴式课堂讨论,并不断解答分析问题,最终形成研究结论;另一类课题是授课老师自拟题目,供学生选择,其讨论过程与上面相同。
学生通过参加这些趣味课题,巩固了书本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3.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验环节
实验是理论的摇篮,作为工科学校的大学生,其实验能力的培养为其成为创新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实现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有机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大大提
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实验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改革实验课考核的方法,考核过程中增加师生间互动,由原来只看实验结果,变成由授课老师和实验教师共同对学生的操作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流体力学作为一门给排水专业、环境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日常教学工作任重道远,为适应流体力学的学科发展需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只要多花时间,多动脑筋,因材施教,教学与实验、管理各部门紧密配合,一定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教育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
作者简介:
张芳,女,(1976年—),辽宁省大连人;博士,高级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地下结构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地下工程、区域地下水环境、地下工程信息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