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十书》看维特鲁威
中西交汇的起点:明末《建筑十书》入华史考略
![中西交汇的起点:明末《建筑十书》入华史考略](https://img.taocdn.com/s3/m/4dbfecda76eeaeaad1f3304e.png)
教 务的 成 功 ,同 时 请 求增 派 教 士来 华 .设 立 中 国 教 区 ,并为 图 书馆募 集 图书 ,以 备在 中 国建 立图 书馆 之 用 。1 1 年 金尼 阁返 回 罗马 , 64 在里 昂 、 慕尼 黑 、 科隆 、 法兰 克福 等 著名 出版 地募 集图 书七 千余 本 ( 中包 括 其 罗 马教 皇 保 禄 五世 赠 的 50卷 ) 0 ,然 后与 2 2名 教 士
明末 .西 方 文明随 着 天主教 耶 稣会 传教 士传 人中 国。 为 了更好 地 实现 “ 基督 教远 征 中国 ”的 使命 ,外 国教 士 很重 视 学 术传 教 ” 尤好 借助 图 书 与中 国士 . 大 夫交 友 。起 初 , 外来 传 教 士人 数 不 多 .又 散 布各
在几 年后 再 次掀 起, 传教 士或 被驱 逐到 澳 门 或躲 藏 教友 家 中。 先期人 教 的 中国知 名学 者徐 光 启 、 杨廷 筠、 李之 藻等 处 境不 佳。 由于 境 内反教 会 的士 大夫 们的 抵 制 .又逢 皇 位更 迭 .动乱 频繁 , 加上道 选 堵塞 ,输 运
…
Arhtcue2 1 3 ” 5 c l t r e 0
1《 威
十
目 筑 I
,1 5 意 56
:6 。) 4
女 (
B r ao ) a b r ̄ ,
。 ¨* -# 目f l 自 锥】 + 鹿
意 Ⅱ
- 尔 特 克 ■ 夫 特 建筑 理 论 沃 , 《十 目 学 院 自 学 — —
p b l e n v n c 1 5 cu t d f J l {h d j e Ie s 6 l oe …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28bdd2dbcd126fff7050b16.png)
1、《建筑十书》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作,在建筑学术史上的地位独一无二;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它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2、帆拱:拜占庭建筑中的代表结构体系;它是指在穹顶水平切口和四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代表建筑为圣索菲亚教堂3、“少就是多”:1928年,由密斯提出;以结构的少换来功能的多和空间变化的多;以形式被净化后的少换来百看不厌的多;代表作品有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4、粗野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设计倾向;其特点是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他们的粗鲁组合;代表人物有柯布西耶代表建筑有马赛公寓、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
5、雅典卫城:古希腊纪念希波战争胜利在雅典一座孤立的小山岗上修建;由卫城山门、胜利女神庙、帕提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等建筑组成;各个建筑居于不同的位置上,考虑到游行庆典时的视线;卫城整体构图和布局自由,各建筑间形成呼应对比,突出帕提农神庙的主体地位;其中帕提农神庙是古希腊多立克柱式最高成就的代表,伊瑞克提翁则其代表着爱奥尼柱式。
6、哥特建筑:中世纪西欧代表建筑形制;它的结构特点为:使用过骨架券作为拱顶承重构件;使用飞券抵挡中厅十字拱起脚处侧推力;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拱和尖券;代表建筑为巴黎圣母院。
7、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制品,追求自然及手工艺制品的艺术效果;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代表作有韦布设计的“红屋”;其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对后来的新建筑有一定的启发。
8、典雅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流行于美国的一种设计倾向;其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代表人物有斯通、雅玛萨奇等;代表建筑有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等。
维特鲁威及中世纪的建筑理论
![维特鲁威及中世纪的建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c08e560f5335a8102d2202b.png)
4、“布置”(Dispositio) 是适应部件的分布,建筑物之优雅的效果是通过“数量” 来达到的。有各种类型的布置,这也就是希腊人所称之 为“形式”(ideae)的东西,即:“底层平面”“立 面图”和“透视图”。 “底层平面”是成功的使用矩 尺与圆规,通过这两样东西,使建筑物的平面得以落在 地基上。 “立面图”表示了建筑物的前立面、按照规 则所绘制的建筑物外观,以及建筑物所使用的结构的比 例。“透视图”是指对建筑立面的描绘以及建筑侧面的 收缩,所有的线汇聚在指北针的方向上。所有这三个方 面都是从cogitatio(沉思)和inventio(创作)中来的。 沉思是通过劳累与艰苦努力的付出,以使想象中的效果 令人愉悦。创作是通过应用活的智慧解决困难问题,发 现新的事物,解决困难问题,这些就是布置所要达到的 目标。
维特鲁威的传统与中世纪的 建筑理论
一、维特鲁威在古代的影响十分有限
论文没有抓住当时建筑的实际问题而展开,因此 在建筑实践和建筑思想方面并未造成什么影响 在罗马学者老普林尼的《自然史》中被列为参考 资料之一,维特鲁威在古代的影响十分有限 除此而外对于维特鲁威的文本在古代社会的传播 和流布情况一无所知
广泛的应用范围—“我想我应该极其小心的写作一部可以让人
理解的关于建筑艺术、关于建造方法的书,并且相信未来以此 而服务于这个世界,将不会是一件令人不愉快之事。”
四、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主要内容
1、十本书:覆盖面全
第一书 建筑师教育;基础的美学与技术原理;建筑 学的分支——房屋,钟表学,机械学,公共 大厦与地方建筑;城市规划。 第二书 建筑学的发展,建筑材料。 第三书 神庙的建造。 第四书 神庙的种类;柱式;关于比例的理论问题。 第五书 公共建筑,对于剧场建筑的特别说明。 第六书 私人住宅。 第七书 建筑材料的使用,壁画及其色彩。 第八书 水以及上水的供给。 第九书 日光体系;日晷及水钟。 第十书 机械构造与力学。
《建筑十书》读书笔记
![《建筑十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75060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2.png)
读书笔记——《建筑十书》简介《建筑十书》书分十卷,主要有: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物和住宅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文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等,内容十分完备。
《建筑十书》的第一个成就就是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这个体系很全面,两千年来,尽管建筑科学有重大的进步,内容丰富多了,深入多了,它的体系却依然有效。
《建筑十书》的第二个成就是,它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
维特鲁威的态度是科学的、求实的。
《建筑十书》的第三个成就是,维特鲁威相当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
第四个成就,维特鲁威按照故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第一部分摘录一、建筑的构成建筑是由希腊人称做塔克西斯的法式,称做狄阿忒西斯的布置、比例、均衡、适合,和称做奥厄科诺弥亚的经营构成的。
1、法式:法式是作品的细部要各自适合于尺度,作为一个整体则要设置适于均衡的比例。
这是由量——希腊人称做波索忒斯——构成的。
2、布置:布置是适当地配置各个细部,由于以质来构图因而做成优美的建筑物。
布置的式样——希腊人称做伊得埃——就是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
3、比例:比例指优美的外貌。
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表现的关系。
4、均衡:均衡是由建筑细部本身产生的合适的协调,是由每一部分产生而直到整个外貌的一定部分的互相配称。
5、适合:适合是以受赞许的细部作为权威而组成完美无缺的建筑整体。
但对于习惯来说适合是这样表现的:门厅要相对豪华的内部处理得协调而优美。
因为内部的面貌华丽,而入口却低陋,它就不够适合了。
6、经营:经营就是适当地经理材料和场地,还有计算和精细地比较工程造价。
另外一个阶段就是对于业主或使用、或显示财产富饶、或拥有雄辩声誉要建造各不相同的房屋的情况。
关于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的PPT
![关于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的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9d1aa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9.png)
关于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PPT一、《建筑十书》的背景与作者维特鲁威(Vitruvius)是古罗马时期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和工程师。
他生活在公元前 1 世纪,其著作《建筑十书》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之一。
当时的古罗马正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大规模的建筑活动频繁展开。
维特鲁威凭借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撰写了这部涵盖建筑设计、施工、材料、装饰等多方面内容的巨著。
二、《建筑十书》的主要内容(一)建筑的基本原理书中阐述了建筑的基本要素,如坚固、实用和美观。
坚固意味着建筑要具备稳定的结构,能够承受各种荷载和外力;实用则要求建筑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功能布局合理;美观则关注建筑的比例、对称和装饰,使建筑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
(二)建筑材料详细介绍了各种建筑材料,包括石材、木材、砖、混凝土等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例如,石材的耐久性使其适用于重要的建筑结构,而木材则在轻型结构和装饰方面有独特的用途。
(三)建筑的比例与尺度强调了比例和尺度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人体比例的研究,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比例关系,认为建筑的各个部分应该相互协调,符合一定的数学比例。
(四)建筑的类型涵盖了住宅、神庙、剧场、浴场等多种建筑类型。
对每种类型的建筑,都从功能、布局、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五)建筑装饰探讨了建筑装饰的原则和方法,认为装饰应该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统一,起到增强美观而不破坏整体和谐的作用。
三、《建筑十书》的影响(一)对古罗马建筑的影响为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许多古罗马建筑都体现了书中的原则和方法。
例如罗马的万神庙,其宏伟的穹顶和精湛的建筑工艺,都能在《建筑十书》中找到理论依据。
(二)对后世建筑的影响在中世纪,虽然建筑发展相对缓慢,但《建筑十书》的抄本仍在流传,为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复兴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们重新研究和借鉴了维特鲁威的理论,推动了古典建筑风格的复兴和发展。
读《建筑十书》心得体会
![读《建筑十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9d6a1c9fc4ffe473268ab96.png)
读《建筑十书》心得体会读《建筑十书》心得体会1建筑是否有其理论?建筑创作是否需要理论的支持与滋养?这本来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
然而,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在一些中国人的眼里,却变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这里大约可以举出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建筑不需要理论。
建筑是一个创作过程,理论只是那些无所事事的理论家们对于已经完成的建筑作品的事后诸葛。
事实上,笔者已经不止一次地听到一些建筑师,包括个别成功建筑师,对于理论嗤之以鼻的轻蔑与不屑。
似乎建筑创作,就是那些大师们随心所欲的信手拈来之物。
另外一种说法,则觉得理论是建筑师个人的事情。
一位建筑师的一时灵感或突发奇想,就可能成就一件流芳千古的旷世之作。
所以, 这种说法认为,所谓理论是建筑师个人遐思的产物,是建筑师主观意识的自我表现。
这当然比前一种情况要好了一些,至少能够承认,建筑创作还是需要某种理论的。
但是,按照这一说法,建筑理论不过是建筑师个人的一时心血来潮。
仅仅从偶尔的所闻,笔者就曾听到有所谓“自在表现”论、“原生建筑”论等一些令人颇为刮目的理论主张,唯一不清楚的是,这些似乎空前绝后的理论,在世界建筑理论的历史发展之链上,究竟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与环节。
按照上面这些说法,所谓建筑理论,似乎成为纯粹个人化的支离破碎的概念碎片,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任何一位初涉建筑的人,都可以成就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论。
甚至一些建筑行外的文人骚客,也能够为本来极为庞杂繁复的建筑学及其理论,轻易造就一部洋洋大观深不可测的理论大书,君不见数年前流行于各大书店的所谓建筑是本“哲学诗”,就是这样一部令建筑界人士们瞠目的“理论”大著。
几年前笔者还读到一份冠之以《建筑学论》之大名的书稿。
作者是一位某地方事务所的建筑师。
最初,笔者抱着先睹为快的念头认真阅读了这部书稿,谁知这是一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大书。
洋洋洒洒数十万言,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却唯独没有多少可以与经典意义上的建筑理论相链接的建筑思想内涵。
建筑书籍读书笔记
![建筑书籍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9a82aca102de2bd960588c6.png)
建筑书籍读书笔记【篇一:《建筑十书》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建筑十书》简介《建筑十书》书分十卷,主要有: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物和住宅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文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等,内容十分完备。
《建筑十书》的第一个成就就是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这个体系很全面,两千年来,尽管建筑科学有重大的进步,内容丰富多了,深入多了,它的体系却依然有效。
《建筑十书》的第二个成就是,它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
维特鲁威的态度是科学的、求实的。
《建筑十书》的第三个成就是,维特鲁威相当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
第四个成就,维特鲁威按照故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第一部分摘录一、建筑的构成建筑是由希腊人称做塔克西斯的法式,称做狄阿忒西斯的布置、比例、均衡、适合,和称做奥厄科诺弥亚的经营构成的。
1、法式:法式是作品的细部要各自适合于尺度,作为一个整体则要设置适于均衡的比例。
这是由量——希腊人称做波索忒斯——构成的。
2、布置:布置是适当地配置各个细部,由于以质来构图因而做成优美的建筑物。
布置的式样——希腊人称做伊得埃——就是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
3、比例:比例指优美的外貌。
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表现的关系。
4、均衡:均衡是由建筑细部本身产生的合适的协调,是由每一部分产生而直到整个外貌的一定部分的互相配称。
5、适合:适合是以受赞许的细部作为权威而组成完美无缺的建筑整体。
但对于习惯来说适合是这样表现的:门厅要相对豪华的内部处理得协调而优美。
因为内部的面貌华丽,而入口却低陋,它就不够适合了。
6、经营:经营就是适当地经理材料和场地,还有计算和精细地比较工程造价。
外国建筑史考试重点
![外国建筑史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d1d244be1e650e52ea99dd.png)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成就:1.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2系统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3全面的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4按照古希腊的系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建筑理论:《论建筑》阿尔伯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建筑四书》帕拉第奥《五种柱式规范》维尼奥拉《建筑十书》维特鲁威古罗马万神庙特点: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根据和理论:它的哲学基础是反映自然科学初期的重大成就的唯理论,它的政治任务是颂扬古罗马帝国之后最强大的专制政体、路易十四的统治。
哲学基础:培根、霍布尔、笛卡尔。
建筑理论的主要代表:弗-勃隆台致力于推求先验的、普遍的、永恒不变的、可以用语言。
巴黎卢浮宫设计师(法)勒夫、勒勃亨、彼勒。
卢浮宫东立面-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作品,完整的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标志着法国古典建筑的成熟,被称为路易十四古典主义特点:1排斥民族传统和地方特点,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须恪守古典(古罗马)规范,崇尚晚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理论。
2在总体布局上,建筑平面和立面造型中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倡导规则的几何形体3立面强调严谨构图,倡导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手法,并严格规定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此来象征永恒感和秩序感4在建筑外形上追求端庄、宏伟、简洁,室内则追求豪华,在空间效果和装饰上常表现为强烈的巴洛克风格拜占庭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最辉煌的代表主要特点和成就:1在综合了东西方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拜占庭建筑2在结构上创造了通过帆拱或抹角拱作为过渡,将穹隆顶建造在方形平面上的结构方法3在建造技术上采用小料厚缝的砌筑方法,是拱、券、穹隆的形式灵活多样4教堂设计从平面上分为巴西里卡式、集中式和十字式5建筑装饰多采用彩色云石或琉璃砖镶嵌画和彩色面砖饰面中世纪建筑封建制修道院制 5-10C巴西利卡10-12C罗曼时期12-15C哥特时期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一般用柱式柱子主要用于西欧的天主教堂,与东欧正教的希腊十字式相对,各自与天主教和正教的教义和仪式相适应。
《建筑十书》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影响
![《建筑十书》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c9f329fcf84b9d529ea7a59.png)
《建筑十书》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影响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起步较晚,不断的学习和借鉴、改进成为艺术设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建筑十书》中的艺术设计的教育方法和设计原理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具积极的影响,值得学习研究。
标签:现代艺术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才与德一、《建筑十书》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建筑十书》是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撰写,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书中关于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建筑构图原理的论述总结了古希腊的艺术设计之精华。
《建筑十书》共分为十卷:第一卷,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建筑材料;第三、四卷、庙宇和柱式;第五卷,其他公共建筑物;第六卷,住宅;第七卷,室内装修及壁画;第八卷,供水工程;第九卷,天文学,日晷和水钟;第十卷,机械学和各种机械。
虽然维特鲁威阐述的是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其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对其他现代艺术设计的姊妹学科的学习中同样适用。
维特鲁威主张一切建筑都应考虑“实用、坚固、美观”,法式、比例、均衡等形式美的原则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书中在建筑师的教育方法和修养方面,强调建筑师不仅要重视“才”更要重视“德”的观点,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书中对于材料、结构、装饰的人文和自然、色彩等各方面的研究,都对我们今天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深远意义和影响。
二、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多学科知识的积累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第一卷建筑师的教育中说:“建筑的学问是广泛的,是由多种门类的知识丰富起来的。
因此,如果不从儿童时期就攀登这些学问的结题、积累许多文学、科学知识,抵达建筑的崇高殿堂,便急速正经地就任建筑师的植物,我想是不可能的”,维特鲁威自己就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通晓建筑、市政、机械和军工等项技术,也钻研过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历史、美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现代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
从历史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的艺术家或设计师都拥有丰富的知识,人的大脑里的“素材”就越多,它们都将可能参与到设计师的设计里,设计作品才会生动饱满,富有思想内涵。
(城市规划思想)刘易斯凯博和建筑十书
![(城市规划思想)刘易斯凯博和建筑十书](https://img.taocdn.com/s3/m/c5d0a440e518964bcf847c45.png)
《建筑十书》—影响
• 《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惟一最完整的古 典建筑典籍。书中记载了大量建筑实践经验,阐述 了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 • 《建筑十书》在古罗马时期就有影响,中世纪时也 并未完全失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于1414年发 现这本书的一个抄本,受到极大关注。1486年在罗 马印行了拉丁文本;1511年在威尼斯出版了插图本; 1521年出版了意大利文的译本,有插图和注释。以 后多次印行,并且很快译成欧洲多种文字,成为文 艺复兴时期建筑学的金科玉律。至今仍是一部具有 参考价值的建筑科学全书。
刘易斯·凯博—理性主义规划方法理论
• 大堆复杂的数理模型和过高的综合分析水 平,远远超出了一名规划设计师的能力, 对城市发展的实际意义也让人无法理解。 理性主义规划理论逐渐走向极端,随后也 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The End
Thank you.
城市规划思想
目录
• 《建筑十书》 作者 内容简介 理念 影响 代表作品 相关理论
• 刘易斯·凯博
《建筑十书》作者—维特鲁威
• 《建筑十书》的作者维特鲁威是公元前1世纪后期 的一位罗马工程师,全名为马可·维特鲁威 (Marcus Vitruvius Pollio )。 • 维特鲁威出身富有家庭,受过良好的文化和工程 技术方面的教育,早年下从军,在直属军事工程单 位中工作,受到屋大维的眷顾和支持,并因建筑著 作而受到嘉奖。 • 他是一位“希腊学”的学者,熟悉希腊语,能直接 阅读有关文献。他的学识渊博,通晓建筑、市政、 机械和军工等项技术,也钻研过几何学、物理学、 天文学、哲学、历史、美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建筑十书》
刘易斯·凯博—生平
• 1915-1994 出身于英国伦敦,成年后在当地政府 作为一个城乡规划设计师工作 • 1950年在曼切斯特大学工作,1955年搬去伦敦大 学,在那里写了第一部广为人知的书:Town planning at the crossroads.(处于十字路口的 城市规划)。 • 1965年被选为皇家规划设计院的主席。 • 1968年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任教。后活跃于澳 大利亚城市研究所。 • 1979年回英国牛津市成立一个城乡规划的咨询公 司。随后出版了Town planning made plain(城 市规划直言),Fighting planning appeals.
关于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的PPT
![关于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的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7d723f83c4bb4cf7ecd1e5.png)
北方四合院
从自然上讲,四合院属 于合院住宅,合院住宅 中的庭院四周闭合而露 天。 在北方的天气气候中, 可以营造出内部良好的 小气候,减少不良外在 气候的影响。一方面可 以在夏天有效地遮荫纳 凉,冬天又可以很好地 采光保暖,抵御风沙。 此外,庭院还有利于排 水和收集雨水。 而建造阁楼的话,起码 要两层楼才行,这样不 能形成风压,同时坐北 朝南的地理位置形成的 “抢阳”会遭到破坏。
三、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主要内容
十本书:覆盖面全
第一书 第二书 第三书 第四书 第五书 第六书 第七书 第八书 第九书 第十书 建筑师教育 建筑学的发展,建筑材料。 神庙的建造。 神庙的种类;柱式;关于比例的理论问题。 公共建筑,对于剧场建筑的特别说明。 私人住宅。 建筑材料的使用,壁画及其色彩。 水以及上水的供给。 日光体系;日晷(gui)及水钟。 机械构造与力学。
实例分析
由于南方多雨,当地人 民喜欢圆拱造型,这样 的设计也有利于抵抗台 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 还具有防湿、防瘴、防 雨的作用;墙面采用茅 草这种材质,因为茅草 屋面具有较好的防潮、 隔热功能;而且能就地 取材,拆建也很方便。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环 境对于建筑形式以及材 料的影响。我想正是由 于具有这些优点,才得 以世代流传下来。
二、《建筑十书》:一部珍贵的建筑理论著作
《建筑十书》是我们所知现在唯一尚存的一部有关 古代建筑学的著作。 《建筑十书》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在形式上系统性的 覆盖了建筑学全部领域的著作。 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所有有关建筑理论方面的 文字描述,都是基于《建筑十书》或者至少是与维 特鲁威书中表达思想相关联的基础之上的,可见其 深远的影响力。
四、摘录及分析
一、住宅部分 • 气候:书中说到,如果首先注意到住宅朝着哪一方向,位于宇 宙中的哪一倾角,就可以正确地进行设计。 • 对于这句话, 对于这句话,我认为建筑的形式要追随功能,所 以在不同经纬度的地方,建筑的侧重点也大相径庭。就像书中 最后解释的那样:宇宙的构成对于大地是由自然以各不相同的 性质布置起来的一样,房屋的布置似乎也应当运用相同的方法, 对应于方位的划分和天空的差异来确定方向。 • 在北方,我想房屋应当用屋顶覆盖,特别是造成封闭式的而非 开敞式的,并且朝向温暖的方位;与此相反,在南方处于强烈 的太阳之下,因受暑热的重压,应当尽量造成开敞式的,而朝 向北方和东北方。 • 气候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形式,也造就了南北方迥异的 建筑风格与建筑习惯。就像“封闭式”有利于保暖而“开敞式” 则更加有利于通风一样。这也提醒了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 首先应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如光照、气候等,不然再漂亮帅气 的造型如果出现在不合时宜的地方,其实际效果也会大大减分 的。
《建筑十书》读书笔记
![《建筑十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c05150603d8ce2f00662395.png)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指导老师:***班级:建筑0602班学生:吴坤华日期:2011.01《建筑十书》读书笔记《建筑十书》从介绍当时的代表性建筑物出发,详细介绍了当时人们在建造房屋所关心的方方面面,从建筑选址、建筑布置(包括单栋栋的朝向)、建筑外观、建筑细部、建筑构造到建筑材料的选取和建造过程中的工艺以及建造时所使用的机械都进行了细致、量化的描绘。
可以说,其科学的态度不比现代人差。
其对建筑师的道德的规范也是值得我们赞许的。
另外维氏也穿叉字里行间给我们讲述了最原始的成本控制办法。
一.建筑师的培养建筑师要具备多学问的知识和种种技艺。
以各种技艺完成的一切作品都要依靠这种知识的判断来检查。
它是由手艺和理论产生的。
手艺就是勤奋不辍的实际练习,通过它利用设计图纸表示的各种必需的材料由人工来完成(建筑物)。
而理论则可用比例的理论论证和说明以技巧建筑的作品。
因此,建筑师如果不顾学问只致力于娴熟技巧,虽竭尽辛劳,还是不能得到威望的。
而偏重于理论和学问的人们似乎也是追求幻影而不是现实。
与此相反,只有精通这两方面的人们,才好似全副武装人员一样,能迅速地获得威望并达到目的。
实际上在一切事物中特别是在建筑学中,也存在着以下两种事物,即被赋予意义的事物和赋予意义的事物。
被赋予意义的事物就是对它要提出讨论的事物;赋予意义的事物就是按照学问的原理作出解释的阐明。
因此自称为建筑师的人就要精通这两种事物。
这样说来,建筑师既要有天赋的才能,还要有钻研学问的本领。
因为没有学问的才能或者没有才能的学问都不可能造就出完善的技术人员。
因为天空是倾斜着的,又因为要利用清新的或易污染的空气和土地以及利用水,所以要通晓医学。
如果没有医学的理论,就不可能建筑适于健康的住宅。
此外,还要通晓法律。
例如对于有界墙的建筑所必要的法规,屋檐滴水或排水范围所必要的法规,有关采光或输水的法规等等。
建筑师还要注意其他与此类似的事项:如在建筑房屋之前要预先警惕建筑物竣工后不致给业主留下纠纷;又拟订合同时对业主或承包人都要予以慎重的注意。
读《建筑十书》后感
![读《建筑十书》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c7834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9.png)
《建筑十书》是一本经典的建筑学著作,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其对于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对维特鲁威的学术思想和才华深感敬佩。
首先,这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了建筑学的内涵和基本理论。
维特鲁威在书中提出了建筑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坚固、适用和美观。
这三个要素是建筑学的核心,也是建筑师在进行设计和创作时必须考虑的基本要求。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入理解了这三个要素的含义和重要性,也更加熟悉了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其次,维特鲁威在书中强调了建筑师的责任和职业道德。
他认为建筑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更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这种对于建筑师责任和职业道德的强调,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了建筑师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也更加注重了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最后,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了建筑学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维特鲁威在书中不仅介绍了建筑学的理论和技巧,还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也更加注重了建筑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
总之,《建筑十书》是一本值得每一个建筑学子和从业者深入阅读和学习的经典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学的内涵和基本理论,从而更好地进行建筑设计和创作。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维特鲁威的学术思想和才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设计水平。
品读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读后感四
![品读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读后感四](https://img.taocdn.com/s3/m/69bc680ff12d2af90242e641.png)
品读维特鲁威三——《建筑十书》读书笔录及随感第三书爱奥尼式神庙一.神庙的均衡神庙的布置由均衡来决定。
…它是由比例…得来的。
比例是在一切建筑中细部和整体服从一定的模量从而产生均衡的方法。
在人体中自然的中心点是肚脐。
因为如果人把手脚张开,作仰卧姿势,把圆规尖端放在他的肚脐上作圆时,两方的手指、脚指就会与圆相接触。
不仅可以在人体中这样地画出圆形,而且还可心在体中画出方形。
即如果由脚底量到头顶,并把这一计量移到张开的两手,那么就会高度相等,恰似地面依靠直尺确定成文形一样。
(所谓的维特鲁威人)同样,神庙的细部也必须使其各个部分有最适合总体量的计量上的配称。
再者,们还从人的肢体如指、掌、脚臂中收集一切建筑中似乎必要的计量尺寸,把它们分配成…完全数。
…他们在建造永生的诸神的庙宇时,对于建筑细部规定出按照比例和均衡,使这些部分和整体的布置变为和谐一致。
二.神庙的种类三.柱间现在要阐述正柱式的手法。
这是特别称许的手法,是符合适用、美观和耐久的手法。
它必须做成柱子粗细的二又四分之一倍的间距。
而且一排正在正面另一排在背面的中央柱间必须做成柱子粗细的三三倍。
因为这样,就会得到优美的外貌,出入适用,没有阻碍,殿的周围走廊也会获得庄严。
实际上,随着柱子之间的间距加大,柱身的粗细在比例上也要增加。
在离柱式中如以九分之一或十分之一作为粗细,它就会显得纤细软弱。
其理由是由于通过柱间的宽度,看来空气要吞没柱身的粗细而使其变小的缘故。
与此相反,在密柱式中如以八分之一作为粗细,柱间由于密而且窄,就会呈现臃肿难看的外貌。
这样,必须按照建筑物的种类追求特有的均衡。
又在角隅的柱子必须做成直径粗细为五十分之一。
因为它被空气隔开周围,观看时显得更加纤细的缘故。
因此,眼睛有错觉的地方应当根据理论来补偿。
这是由于高度不同,随着眼睛的视线上升,就要对粗细加以调整。
实际上,视觉追求美观,因此除非我们根据比例或利用模量显示快感,从而通过调整增加错觉,就会给观众以粗糙难看的外貌。
维特鲁威和古代建筑理论
![维特鲁威和古代建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586cf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c.png)
建造细节旳把握
在私家住宅旳百分比关系推敲中, 维特鲁维主张从调整视觉偏差旳角 度出发而不是死板旳遵守百分比原 则。他以为没有必要将原则一丝不 苟地应用至每一种特殊旳建筑中去。
维特鲁维在其第十书中提及造房估 价与实际造价之间旳差别,让建筑 师们正确旳把握所需实际造价以免 不必要旳损失。
Thank you
要精通这么多旳学问,对于一种一般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甚至会觉得高不可攀。然而,维特鲁威在《建 筑十书》中告诉我们:“假如注意到一切学问在其间会有相互联络贯穿之处,就轻易相信这是可能实现旳。”维 特鲁威还把“全部学问”比作“一种人旳身体”,“多种知识”就相当于“人旳肢体”,它们之间是一种整体,是紧密联 络在一起旳,正所谓“触类旁通”。
作为建筑师而言,维特鲁维可能并不算成功,在后世所搜 集到有关他旳信息中几乎没有他所创作建筑旳记载。
作为一种建筑理论家,他是第一位系统地论述建筑科学旳 人,《建筑十书》这部著作成为整个西方建筑学发展旳起 点。从书旳序言中对于他本人领到养老金而衣食无忧旳描 述来推测,本书作于在他悠闲旳退休生活时期。
有关《建筑十书》
三者之间最强烈也最为直接旳联络就是百分比,涉及构件本身,构件与整体, 整个建筑旳百分比关系。
经过百分比这一“数”旳引入来使抽象旳“秩序”“整齐”“均衡”详细化,从 而使建筑具有一种较为明确旳建构框架。
作为中介旳百分比又源于人本身对于自我百分比与美旳探索,正如著名旳维 特鲁维人那样,将人体美学与建筑美学相统一。
有关数及气、火、地、水旳思索
《建筑十书》无处不透露出维特 鲁威旳哲学观,其中最主要旳莫过 于是“数”旳概念和“气火地水”旳根源 论。其中笔者最为关注旳是水这一 元素,予以一书旳篇幅论述水旳主 要意义以及有关建筑构造设置。
浅谈《建筑十书》中的城市选址原则
![浅谈《建筑十书》中的城市选址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912ce2a0975f46526d3e14b.png)
浅谈《建筑十书》中的城市选址原则摘要: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研究古罗马以及欧洲营建活动的基础,欧洲城市建设活动自此本书之后有了系统的论述。
主要以《建筑十书》中城市选址内容为讨论对象,讨论维特鲁威对这一内容的归纳分析。
关键词: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城市选址前言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作家、建筑师维特鲁威为奥古斯都大帝献上了他流传百世的著作—《建筑十书》。
“这本书的内容来源,一部分是维特鲁威自己的建筑经验,另一部分是来自赫莫杰尼斯(Hermogenes)的著作,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的希腊建筑论著。
维特鲁威将焦点都放在希腊建筑上,对当时奥古斯都的很多重要建筑却避而不谈。
《建筑十书》是当时此类书籍中唯一被保留下来的,该书……很有价值的。
”牛津古典词典中这样对其进行分析。
布朗·鲍德温曾对维特鲁威评价道“在亚历山大和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维特鲁威是建筑领域中唯一的权威,在这段时间里,他通过观察和阅读获得了大量的建筑素材。
整体而言,他强调了建筑和装饰艺术在这一时期的价值和重要性。
”1《建筑十书》版本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总结了希腊化时代以来的建筑实践,对于古罗马帝国公共建筑、私人建筑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原则,并且一劳永逸的为西方建筑理论奠定了基础。
此书问世后一直受到著作家的关注,不仅在建筑学科的专著中频频出现,还影响到了其他学科,例如,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 约23-79)在他的百科全书《博物志》(History of Nature, 公元77)中,将此书列入植物学与矿物学的参考书目,并提到维特鲁威的书在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建筑与市政工程的规范手册。
更为夸张的是,拉丁教父、塞维利亚大主教伊西多尔(Isidore)在他的著作——二十卷的《语源学》(Etymologiae, 约623)中将《建筑十书》列入古代重要著作之列。
但大部分著作家对《建筑十书》的兴趣都在于它对古代知识与理论的保存,其并未一直对建筑实践产生影响,在漫长的中世纪它被束之高阁,保存在“被遗忘的角落”。
建筑十书读后感
![建筑十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9c3c7e076c66137ef06191a.png)
《建筑十书》念书心得——读第一书有感《建筑十书》由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所着,全书分为十卷,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着。
因此是学习外国建筑史重要的一本课外拓展书本,本篇文章就说说我阅读《建筑十书》第一书的一些心得与感悟。
《建筑十书》依据我自己的理解,此中第一书主要介绍了作为建筑师所一定具备的修养,建筑的组成,建筑学的部门,建筑的选址,城墙的基础和塔楼的建筑方法,城内建筑的区分以及简单介绍了神庙的区分这七个部分的内容,此中前三个方面的内容使我得益最深。
一、建筑师必备的专业修养究竟一个优异的建筑师需要具备哪些专业修养呢?维特鲁威论述了他的看法,一个建筑师第一应当要既懂技术,又懂艺术,既有实践,也有理论。
“建筑师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各种技艺。
以各种技艺达成的全部作品都要依赖这类知识的判断来检查。
它是由手艺和理论产生的。
手艺就是勤劳不辍的实质联系,经过它利用设计图纸表示的各种必要的资料由人工来达成(建筑物)。
而理论则可用比率的理论论证和说明以技巧建筑的作品。
”建筑师一定是一个知识结构很宽泛的人,他以为只懂得一些支离破裂的知识根本不够,还要有整体的掌握能力。
“建筑师应当善于文笔,熟悉制图,精晓几何学,深悉各种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关于医学并不是茫然无知,精通法律学家的论述,拥有天文学或天体理论的知识。
”历史上好多着名的建筑师相同都是知识结构很宽泛的人,比方文艺中兴期间的米爽朗基罗就不单精晓建筑,并且仍是伟大的美术家、雕塑家,正因为拥有宽泛的知识结构,使得他的建筑作品能够流传千古。
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也表示,希望大家除了知道他是一个建筑师以外,仍是一个优异的画家,他的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等名作都与美术界的立体主义派别亲密有关。
要精晓这么多的学识,关于一个一般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甚至会觉得遥不行及。
但是,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告诉我们:“假如注意到全部学识在此间会有互相联系贯穿之处,就简单相信这是可能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建筑十书》看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这部著作不仅是全世界保留到今天唯一的最完备的西方古典建筑典籍,而且是对后世的建筑科学有参考价值的建筑全书。
这部著作记载了大量的建筑实践经验,阐述了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并引用了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在西方建筑发展史中,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提出了建筑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通过大约两千年的考验,证明这些理论是科学的,至今仍然具有相当的效力。
它提出了建筑师的教育方法和修养要求,特别强调建筑师不仅要重视才,更要重视德,为后世的建筑师规定了准绳,树立了楷模。
它把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结合起来,既总结出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建筑实践经验,又创立了城市规划和各种建筑物的设计原理,为后世制定了规范。
它介绍了当时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成就,并把这些和建筑科学结合起来,使建筑科学成为有学术根底的科学分科。
其作者维特鲁威受过文化教育和工程技术教育,学识非常渊博。
他强调“理论结合实际,主张全面地考虑问题”的观点,我十分赞同。
例如他把建筑创作落实于建筑物的位置、环境、性质、规模、实用、经济等方面,力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则。
凡此种种都证明他的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具有科学的态度。
在本书的第一书中提出了建筑的6个要素:法式、布置、比例、均衡、适合、经营。
这与现在我国建筑的基本设计原则——“实用、坚固、美观”是一致的。
建筑师不是单纯的艺术家,他们需要有一种能力,按作者所说的是一种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这里的理论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各种不同学科的知识,如:几何、历史、哲学、音乐、法律、历史、天文学……但任何一门要学精都不容易,所以建筑师也并一定什么都要精通,但至少要是个百事通,什么知识都应该懂一点,并将所思所想应用于实践之中。
很明显,早在两千年前,作者便很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因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先导。
古罗马拥有各种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建筑见证了古罗马曾经的繁荣和热闹。
而对于这些公共建筑的建设,自然有着一套严谨的规范和准则。
维特鲁威是一个特别善于总结的建筑师,他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公共建筑分为广场、大会堂、元老院、剧场、浴室、体育场等类型,并分别详细阐述了其建筑设计的科学技巧和具体要求。
对于剧场,《建筑十书》认为应当按照下述方法来建造:“在预定的底部圆周尺寸上把圆规尖端放在中心旋转,作出圆周线,在其中绘出四个等间距的等边三角形,使其棱角与圆周线相接触。
在这些三角形中它的边有最接近于舞台的,就在这一边切开圆弧的这一方向,确定出舞台的前面。
通过中心作出和它平行的线,这条线便区分出前台的演出台和演奏席的场地。
”这是多么详细而实用的描述!只要按着这些指导去设计,一个标准的剧场便能出炉了。
此外,维特鲁威除了关心大的问题之外,还特别注意细节,比如他在书中谈到:“演出台的高度要不高于五尺,以使在演奏席上有席位的人们可以看见演员们的全身姿势。
”这充分考虑了人的需求,是为人而设计的,可以说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好体现了。
然而现在的很多建筑在设计时却经常忽略这点,没有考虑到人的需求与感受,习惯于“与人对抗”。
另外,维特鲁威还强调了和声学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他认为“声音也进行着适于圆规的运动,并且不仅在水平方向运动,而且还往高处上升。
”根据和声学的原理,他详细论述了如何在剧场中设置共鸣缸,以便公民在每个角落都能听到演出的声音。
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设计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了公共建筑,《建筑十书》对住宅的建设也予以了关注。
维特鲁威认为,住宅设计首先要考虑朝向问题。
“如果首先注意到住宅朝着哪一方位,位于宇宙中的哪一倾角,就可以
正确地进行设计。
”维特鲁威把基地位置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类,并进一步说明两个方位的不同朝向选择。
“在北方,房屋应当用屋顶覆盖,特别是造成封闭式的而非开敞式的,并且朝向温暖的方位;与此相反,在南方处于强烈的太阳之下,因受暑热的重压,应当尽量造成开敞式的,而朝向北方和东北方。
”这些都体现了他结合自然生态来进行设计的观念。
除了建筑外观之外,维特鲁威还十分关注室内的设计问题,比如“储油室必须布置成从南方或温暖方向来采光。
因为油不应当冷凝,而应当以温暖使其稀薄。
”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总以为已经可以掌控自然,因而我们作出了很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结果却受到了巨大的惩罚与灾难。
其实,只要我们能对大自然多一点保护与尊重,少一点伤害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就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建筑十书》把院子分为五种,分别是:塔斯堪式、科林斯式、四柱式、分水式、拱顶式。
维特鲁威对于每一种样式的住宅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了其结构特色和设计技巧。
更值得关注的是,维特鲁威不仅关注城市住宅的建设,还把目光聚集到了乡村住宅的设计上。
他甚至对牛舍、羊栏这样的建筑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体现了对下层人民的关怀与体贴。
维特鲁威认为,不同职业的人群,其住宅应该有不同的设计方法。
他对于农民、贷款业者、税吏、律师和雄辩家、贵族等阶层的住宅都有着深入的分析,比如他认为:“对于律师和雄辩家,应当建造风格高尚而宽阔的房间,足以容纳聚会而来的人群。
”这些都再次证明了他提出的“适用”原则,也是对社会生态的一种适应。
通过阅读《建筑十书》,虽然我也没有全部都看完,只是挑选了其中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章节,我从中学习到了许多。
我认为一个建筑师需要掌握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知识,需要有统筹全局、关注细节的能力,更需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
07环境艺术1班
曹燕兰
07014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