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电表与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

实验 :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实验数据
选挡位
选倍率 欧姆调零
测量 观察指针偏转
不合适
合适
读数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黑表笔
+
红表笔_
可以后电动机不转,请充分利用多用 电表查找电路存在的问题(尽量多找几种)
几位同学用过多用电表后,分别把选择开关放在图示 的位置。你认为谁的习惯好些?为什么?
甲
乙
丙
思
考
与
讨
丁
戊
论 多用电表不使用时,应将选择开关调至 off 档或交流
A
B
实验2、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中的电流
AB
断开
实验3、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
(1)选择开关旋到哪个挡位? (2)表盘读哪条刻度线? (3)测电阻前,如何进行欧 姆调零? (4)注意“倍率”的选取
实验4、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二极管:
正极
负极
PN 电流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阻小
电流从负极流入正极流出,电阻大
实验 :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G
+
-
电压表
电流表
+-
G
E
r
R
+
-
欧姆表
使用任何挡位,电流从红表笔流进电表,黑表笔 流出电表。
二、实验内容
1、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
2、用多用电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I
3、用多用电表测量定值电阻
RX
4、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电阻
三、实验操作
实验1、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
数字多用电表的测量原理和应用实验报告

数字多用电表的测量原理和应用实验报告
多用电表是一种专业设备,在电工技术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功率。
它能够将复杂的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可以直观地查看电气信号的大小和频率,使得数字化测量更加有效、准确。
多用电表的测量原理主要有两种,即线性变换原理和非线性变换原理。
线性变换原理是将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此有助于测量直流和低频交流电气信号的大小值。
非线性变换原理则通过叠加电流,将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使得两种信号同时存在。
实验环境采用了单相交流电源,设计了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多用电表,对多用电表进行了测试,分别测量了电压、电流和功率三种参数,以及线性变换原理和非线性变换原理的准确性。
结果表明,多用电表的测量结果准确,测量精度可达0.1%以上,具有良好的测量稳定性,可用于实际的实验测量。
因此,多用电表的应用实验表明,它可以准确有效地测量电压、电流和功率,是电工技术中重要的测量设备。
它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常被用于快速准确现场测量电气信号。
实验报告: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报告:练习使⽤多⽤电表实验报告:练习使⽤多⽤电表⾼⼆()班姓名:座号:【实验⽬的】1、了解多⽤电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多⽤电表的使⽤⽅法.2、使⽤多⽤电表测电压、电流及电阻.3、会使⽤多⽤电表探索⿊箱中的电学元件.【实验原理】⼀、欧姆表原理(多⽤电表测电阻原理)1、构造:如图所⽰,欧姆表由电流表G 、电池、调零电阻R 和红、⿊表笔组成.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外部:接被测电阻R x .全电路电阻R 总=R g +R +r +R x .2、⼯作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 R g +R +r +R x .3、刻度的标定:红、⿊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 x =0)时,调节调零电阻R ,使I =I g ,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过程叫欧姆调零.(1)当I =I g 时,R x =0,在满偏电流I g 处标为“0”.(图甲)(2)当I =0时,R x →∞,在I =0处标为“∞”.(图⼄)(3)当I =I g 2时,R x =R g +R +r ,此电阻值等于欧姆表的内阻值,R x 叫中值电阻.三、多⽤电表1、多⽤电表可以⽤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种测量都有⼏个量程.2、外形: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和量程.3、多⽤电表⾯板上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使电表指针指在右端零欧姆处)、指针定位螺丝(使电表指针指在左端的“0”位置)、表笔的正负插孔(红表笔插⼊“+”插孔,⿊表笔插⼊“-”插孔).四、⼆极管的单向导电性1、晶体⼆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有两个极,即正极和负极,它的符号如图甲所⽰.2、晶体⼆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符号上的箭头表⽰允许电流通过的⽅向).当给⼆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电路导通,如图⼄所⽰;当给⼆极管加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电路截⽌,如图丙所⽰.3、将多⽤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欧姆挡,红、⿊表笔接到⼆极管的两极上,当⿊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数较⼩,反之电阻⽰数很⼤,由此可判断出⼆极管的正、负极.*注意事项:(1)因为表头是多⽤的,⽽电流必须从其正接线柱流⼊,表内⼜有电池,所以红表笔接的是表头的正接线柱,但却与电池负极相连,⽽⿊表笔与电池正极相连。
多用电表使用实验报告

西峰育才中学物理实验报告班级: 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学生名单:【实验内容】:多用电表的使用【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二极管正负极、电压、电流【实验原理】:欧姆表:欧姆表由灵敏电流计表头、电池、变阻器改装而成,欧姆表内阻就是这三部分电阻的串联阻值,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xg R R R r E I +++=)(0 电流I 与x R 有一一对应关系,就可测出不同的电阻。
可画出其内部如图1所示:多用电表: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由灵敏电流计表头改装来的,所以欧姆表、电流表和电压表可以公用一个表头改装成一个多用电表。
可画出其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注意事项】:因为表头是多用的,而电流必须从其正接线柱流入,表内又有电池,所以红表笔接的是表头的正接线柱,但却与电池负极相连,而黑表笔与电池正极相连。
测电阻时,用的是表内的电池,待测电阻必须与电源断开;测电压和电流时,不用表内电池,多用电表必须按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法接入电路。
【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1、测量定值电阻:(1)、将多用电表的 、 表笔分别插入+、-插孔,选择开关旋至 (“Ω”)档。
(2)、试测一下桌面上的电阻,根据指针所指示的位置,判断目前所选的 是否合适,然后将选择开关调到合适的位置。
(3)、将两个表笔 在一起,调节 旋钮,直至指针指到 侧0位置。
(4)、测量电阻并读出数据。
R= Ω图1 图2(5)、如果测量另一电阻时改变了量程,必须重新进行。
2、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1)、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调至档,并选择×10或×100的档位。
(2)、将两个表笔在一起,调节旋钮,直至指针指到侧0位置。
(3)、用右手像握筷子那样抓住两表笔,接触到左手拿的二极管两端的电极。
(4)、测量出二极管的电阻并读出数据。
R= Ω,说明现在连接黑表笔的是二极管的极。
(5)、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调至×100或×10的档位。
并将二极管电极颠倒,重新测量。
多用电表使用实验

电阻测量工作模式——黑表笔:* 红表笔:V/ 欧姆档、×1K 直接测量
A
B
将红黑表笔并接在光电二极管两端 分别测量出正、反并接方式电表的读数 判断P、N极
四、实验内容
4、测量二极管: 实验内容4——用便携式或台式多用表测量
• 测量方式 • 测量档位
p
电压测量工作模式——黑表笔:COM 红表笔:V/ 二极管
工作原理:
模拟量→数字量→液晶数值显示
结构板块:
表笔插座、功能与量程旋钮 液晶显示器、电源开关等。
2.便携式数字多用表
表笔的连接—— 黑表笔 COM
红表笔:测电阻或电压 V 电流 mA;
、测
测量项目与量程的选择——
档位旋钮— 项目+量程
测电容: 专用插孔
二极管
3.台式数字多用表
工作原理:
模拟量→数字量→ →液晶数值显示
“∼”
指针式多用表 MF500
便携式数字多用表
台式数字多用表
1.指针式多用表
工作原理: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欧姆定律 表头——灵敏检流计
注意:调零
每次使用及欧姆档换量程,都 要调节欧姆零点
1.指针式多用表
结构板块——刻度
最上端“Ω”——欧姆刻度(非线性)
下一条“≂”——交直流电压、电
流刻度 (最右端数值:与量程对应的满偏值)
• 测量条件
• 测量过程
直接测量
A
B
将红黑表笔并接在光电二极管两端 分别测量出正、反并接方式电表的读数 判断P、N极
结构板块:
表笔插座、功能与量程旋钮 液晶显示器、电源开关等
3.台式数字多用表
测量项目与量程的选择——
使用多用电表实验报告

陕科大附中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人
1、
2、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1.了解多用电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1)使用前,要先检查表头的.方法是:让多用电表不进行任何测量,这时表针应停在左端零刻线上,否则要用小螺丝刀轻轻地转动表盘下边中间的调零螺丝,使表针指零(这个操作叫检查“机械零点”).然后将笔和笔分别插入“+”、“—”测试插孔。
(2)使用时,应把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测量功能和适当的量程上,并要选择好与之相对应的刻度
2.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
实验器材:多用电表,几节干电池,学生电源,几个不同阻值的电阻R1、R2,,其表面结构如图所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表盘,共有三条刻度线,分别在测量过程中进行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读数。多用电表表面的下半部分为选择开关,周围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和量程,可以用来选择测量的物理量和量程。
4.测量完毕后应拔出表笔,选择开头置挡或交流最高挡,电表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以防电池漏液腐蚀。
(3)使用完毕,应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拔出放好,并把选择开关置于挡(有些多用电表没有这一挡的,则应置于交流电压挡的最大量程处).
使用电阻挡时,除了先检查“机械零点”之外,还要检查.方法是:把两表笔金属表笔接触,这时两表笔之间电阻为0.调整欧姆调零旋钮(通常有字母“”作标志),使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挡刻度的“0”位置.注意在每换用欧姆挡的另一倍率或连续使用同一倍率较长时间,都需要重新检查“欧姆零点”.
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

(2)二极管正向时导通,电阻较小 (此时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 极) ;反向是截止,电阻很大(此 时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归 (3)应用好坏.
总
结
正向导通时,电阻约为几百欧姆;
思
考 与
两位同学用过多用电表后,分别把选择开关放在图示 的位置.你认为谁的习惯好些?为什么?
讨
论
多用电表不使用时,应将选择开关 调至 off 档或
交流电压最高档位置.
数字式多用电表
小结
1、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①原理:
I= E Rx + R内
2.欧姆表盘刻度的原理 RX与I是一一对应
C、无论作电压表、电流表还是欧姆表使用,电流 总是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一个用满偏电流3m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
实验:练习使用 多用电表
吕叔湘中学物理教研组 束建强
一、欧姆表
(一) 结构:
欧姆表由电流表G、 电池、调零电阻R,刻度
盘和红、黑表笔组成.
如图,就电路部分而
言,在欧姆表内部是电流
表、电池、调零电阻三者 串联而成,在欧姆表外部,
I
接上被测电阻后,与欧姆
表内部电路一起组成闭合 电路.
Rx
(二)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多用电表的使用
(二)欧姆表的使用注意:
(1)待测电阻要跟别的元件(包括 实验者的手指)和电源断开.
(2)倍率应使指针指在 中间位置附近.
(3)换挡要重新电阻调零.
Rx
(4)读数=表针示数×倍数.
多用电表实验 绝对实用

实验多用电表(万用表)的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欧姆表)】1.实验目的(多用表测电阻)(欧姆表)了解多用电表的结构,明确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2.多用电表特点多用电表是一种多用仪表,一般可以用来测电流、电压和电阻。
每一测量项目有几个量程。
用途广泛,使用方便,但准确度稍低。
3.实验器材多用电表一块,定值电阻若干(含几欧、几十欧、几千欧多种规格电阻),小螺丝刀、电灯泡。
4.实验步骤(1)机械调零:检查多用表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线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可用小螺丝刀旋转定位螺丝。
(2)选档:先将两表笔分别插入所对应插孔中,根据定值电阻大小,旋动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的合适量程档。
(3)欧姆调零:将红、黑表笔短接,调整调零电阻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
方法:红、黑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最右方0处.(4)测量、读数: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表针示数乘以量程倍率,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5)重复步骤(2)、(3)、(4)。
对其他定值电阻进行测量时,要注意每次换档后都要重新调零,并将测定值与标定值进行比较;对灯泡、电炉丝或人体电阻测量时,注意先粗测或估计其阻值,选择好适当量程。
(6)实验完毕,应将两表笔从插孔中拔出,并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档或交流电压最高档。
如果欧姆表长期不用,应取出表内的电池。
5. 欧姆表测电阻电路图及表盘刻度问题:相对于其他电表欧姆表的表头有什么特点?①零刻度在右边,左边为无限大②刻度不均匀,左边密、右边稀疏6.使用步骤7.注意事项(1)测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电源以及其他电阻断开,且不要用手接触表笔。
(2)合理选择欧姆档量程,应尽可能使指针指在中央位置附近(指针处在表盘中央时读数比较准确)。
(3)指针偏转角太大,小电阻,换用小倍率;指针偏转角太小,大电阻,换用大倍率。
(4)换用欧姆档的另一量程时,一定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才能进行测量。
多用表实验报告

多用表实验报告多用表实验报告引言:多用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学量的仪器。
它具有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多用表的使用,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以提高我们对电学量的认识。
实验一:测量电池电压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多用表,测量电池的电压,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步骤:1. 将多用表的选择旋钮拨至电压测量档位。
2. 将多用表的红色测量引线连接到电池的正极,黑色测量引线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3. 读取多用表上显示的电压数值。
实验结果:通过多用表的测量,我们得到了电池的电压数值。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电池的电压为X伏特。
实验二: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多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了解电流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1. 将多用表的选择旋钮拨至电流测量档位。
2. 将多用表的红色测量引线连接到电路的正极,黑色测量引线连接到电路的负极。
3. 打开电路开关,使电流通过多用表。
4. 读取多用表上显示的电流数值。
实验结果:通过多用表的测量,我们得到了电路中的电流数值。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电路中的电流为X安培。
实验三:测量电阻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多用表,测量电阻,了解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1. 将多用表的选择旋钮拨至电阻测量档位。
2. 将多用表的红色测量引线连接到电阻的一端,黑色测量引线连接到电阻的另一端。
3. 读取多用表上显示的电阻数值。
实验结果:通过多用表的测量,我们得到了电阻的数值。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电阻为X欧姆。
实验四:测量电路中的功率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多用表,测量电路中的功率,了解功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1. 将多用表的选择旋钮拨至功率测量档位。
2. 将多用表的红色测量引线连接到电路的正极,黑色测量引线连接到电路的负极。
3. 读取多用表上显示的功率数值。
实验结果:通过多用表的测量,我们得到了电路中的功率数值。
多用电表的使用实验报告

多用电表的使用实验报告多用电表的使用实验报告引言:电表是用来测量电能消耗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表的使用和原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探讨多用电表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1.了解电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掌握电表的正确使用方法;3.研究多用电表在不同电路中的测量效果。
实验方法: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多用电表、电源、电阻、电容等;2.搭建不同电路实验模型,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合电路;3.根据实验模型的要求,调整电源电压和电阻、电容的数值;4.使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功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1.串联电路实验:在串联电路实验中,我们使用多用电表分别测量了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电流在串联电路中保持不变,而电压则根据电阻的变化而相应改变。
这与串联电路的特性一致。
2.并联电路实验:在并联电路实验中,我们同样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了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
与串联电路不同的是,电压在并联电路中保持不变,而电流则根据电阻的变化而相应改变。
这也符合并联电路的特性。
3.混合电路实验:在混合电路实验中,我们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结合起来,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了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结果显示,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与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元件有关。
这进一步验证了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多用电表在不同电路中的测量效果也得到了验证。
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而电压根据电阻的变化而改变;并联电路中电压保持不变,而电流根据电阻的变化而改变。
混合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与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元件有关。
在实际应用中,多用电表被广泛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的电能计量。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路的性质,还可以帮助我们节约能源和管理电力消耗。
因此,掌握电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理解其原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多用电表与电路实验报告

移动变阻器滑动端,记录电流 表读数范围(单位)
22Ω
2.2Ω
3A
22Ω
0.6A
6.6 13.2
0.24A-3A 0.3A-0.6A
400Ω
40Ω
0.6A
24Biblioteka 0.06A-0.6AR (2)分压电路:按图 2 连接电路,RP 分别用 22 欧和 400 欧滑动变阻器,R 的取值符合条件 R P
0.1 、1、 10,测量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范
0
0
0.37 0.36 0
R1 小、R2 中 7.92 7.81 0 7.85 0.05 2.92 0
2.89 0.42 0.43 0.13
R1 小、R2 小 7.90 7.82 0.05 7.75 0.08 7.40 0.01 7.33 0.72 0.72 0.35
154
195 135
148
160 48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时间 实验成绩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物理系 物理教育
班别
姓名 学号
普通物理实验 I
电学实验:多用电表与电路故障
实验地点
指导老师签名
【多用电表】 1)实验原理:多用电表能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和电阻等。 2)了解内容:交直流电压、电流挡的量程,对应的符号;电阻挡;插口端的识别以及正确使用多用电表等。 3)以数字式万用表为例 a.利用其测电压电流及电阻 b.检查电路故障 c.注意事项:一、首先要了解电源电路开关、功能及量程转换开关、功能键、仪表附件的作用;二、注意数字式万用表的极限参数。掌握出
③电阻测量法(欧姆表法):当电路发生故障时,通过检测电路或某一回路的电阻,或电路中元件的电阻数值,并与正常值相比较,从而推断出 电路故障所在。(注意:在用欧姆表法前必须断开电路电源和电表)
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

1、断路故障:
电路中发生断路表现为电源电压不为零,而电流
为零;断路后,电源电压将全部降落在断路之处。 2、短路故障: 电路中某一部分发生断路,表现为有电流通过电
路而该电路两端电压为零。
多用电表的使用
3、电压表检测法:
若电路中某两点电压不为零,说明电压表上有电 流通过,则在并联路段之外无断路或并联电路内 无短路。
检测二极管
判断二极管的极性 若测得的电阻较小,说明与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 二极管的正极。
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
多用电表的使用
多用电表的使用
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电压表、电流表、干电池2个、 电阻、二极管、导线若干
多用电表的使用
实验1:测量干电池的电压
实验2:测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阻两端的电压
实验3: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
实验4:测量电阻的阻值 实验5:辨认二极管的正负端 实验6:查找电路故障
多用电表的使用
若电路中某两点电压为零,说明电压表上无电流
通过,则可能在并联路段之外有断路或并联电路 内有短路。
多用电表的使用
注意:
1、使用多用电表时首先应该根据被测物理量将选择 开关旋到相应的位置。 2、使用前应先进行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轻旋调零 螺丝,使指针指左端零刻线。 3、使用欧姆挡时,还应进行欧姆调零,即将红、黑 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右端 零刻线处。 4、使用欧姆挡时,必须把电阻从电路中断开,切不 可带电测量,过程不可用手接触电阻的两端引线。
多用电表的使用
欧姆挡的使用:
1、选挡。一般比被测电阻的估计值低一个数量级,如 估计值为200Ω就应该选×10的倍率。
2、调零。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 指针指右端零刻线处。
多用电表的使用报告

多用电表的使用报告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学生姓名:小组成员:【实验目的】1.了解多用电表的结构和原理,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2.会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及电阻.【实验原理】1.表盘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外形如图1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另外,还有欧姆调零旋钮,机械调零旋钮和测试笔的插孔.刻度线有三条:最上为,中间为,下为交流2.5V专用.2.挡位多用电表是由一只小量程的电流表与若干元件组成的,每进行一种测量时,只使用其中一部分电路,其他部分不起作用.(1)当S接通1或2时,表头与电阻并联,所以1、2为挡,由于并联阻值的大小不同,量程也不同,______的量程较大.(2)当S接通5或6时,表头与电阻串联,此时为挡,由于串联的阻值不同,______的量程大.(3)当S接通3或4时,接通内部电源,此时为【使用步骤】一、准备1.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量程.2.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调整______________使指针指零.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二、测电压和电流4.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________挡,测1.5V干电池的电压.5.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________挡,测220V的交流电压.6.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________挡,测量1.5V干电池与200Ω电阻串联回路的电流.三、测电阻1.__________:调节欧姆表调零螺丝,使指针指向______;2.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XXX: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某一挡后,红、黑表笔,调节旋钮使指针指向________的零刻度(即右端“0”).4.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触电阻的两端,读出电阻的阻值。
(注意表盘的读数乘以即为被测电阻的阻值)5.若需要测量其他电阻,换挡后,重新,再进行测量。
多用电表实验报告

多用电表实验报告多用电表实验报告一、引言多用电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电学量的仪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一系列测量,旨在探究电路中不同元件的特性,并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2. 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3. 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多用电表;2. 电源;3. 电阻箱;4. 导线。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电源的正极与多用电表的正极相连,电源的负极与电阻箱的一端相连,然后将电阻箱的另一端与多用电表的负极相连;2. 测量电流:将多用电表的旋钮调至电流档位,记录电流的数值;3. 测量电压:将多用电表的旋钮调至电压档位,依次测量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箱两端的电压;4. 测量电阻:将多用电表的旋钮调至电阻档位,测量电阻箱的电阻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流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流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绘制电流的频率分布图。
通过比较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大小,我们可以验证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 电压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箱两端的电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通过观察电压的变化,我们可以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3. 电阻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电阻箱的电阻值,并与标称值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实测值和标称值的差异,我们可以评估电阻箱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了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并验证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多用电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地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注意测量时的接线和仪器的使用限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参考文献[1]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2] 《电子测量技术导论》。
以上是本次多用电表实验的报告,通过实验我们对电流、电压和电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验证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准确性。
使用多用电表实验报告1页

使用多用电表实验报告1页实验报告:使用多用电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2.了解多用电表在测量电阻、电流、电压等物理量时的应用;3.探究多用电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性。
二、实验原理多用电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仪表,可以同时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
它基于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物理原理,通过内部电路的转换和测量,实现对不同物理量的测量。
三、实验步骤1.准备多用电表、待测电阻、电源、导线等实验器材;2.将多用电表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合适的位置和角度;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4.选择合适的量程,如“电阻”、“电流”、“电压”等;5.将待测电阻连接到多用电表的测量端,注意正负极性;6.观察多用电表的读数,记录实验数据;7.更换待测电阻,重复步骤4-6,获得多组实验数据;8.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四、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多组待测电阻的阻值和对应的电流值。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功率和电压。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1.多用电表可以实现对不同物理量的测量,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2.多用电表的量程选择对测量精度有很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量程可以提高测量精度;3.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欧姆定律,因此待测电阻的阻值和电流、电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4.通过多用电表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待测电阻的功率、电压等物理量。
五、实验总结与建议本次实验通过使用多用电表对电阻、电流、电压等物理量进行测量,验证了欧姆定律等基本物理原理。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使用多用电表时,要保证电源稳定,避免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2.选择合适的量程,可以提高测量精度;3.在连接待测电阻时,要注意正负极性,避免出现误差;4.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可以采用作图等方法,更直观地观察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报告: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报告:练习使用多用电表高二( )班 姓名: 座号:【实验目的】1、了解多用电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2、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及电阻.3、会使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中的电学元件.【实验原理】一、欧姆表原理(多用电表测电阻原理)1、构造:如图所示,欧姆表由电流表G 、电池、调零电阻R 和红、黑表笔组成.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外部:接被测电阻R x .全电路电阻R 总=R g +R +r +R x .2、工作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 R g +R +r +R x.3、刻度的标定: 红、黑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 x =0)时,调节调零电阻R ,使I =I g ,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一过程叫欧姆调零.(1)当I =I g 时,R x =0,在满偏电流I g 处标为“0”.(图甲)(2)当I =0时,R x →∞,在I =0处标为“∞”.(图乙)(3)当I =I g 2时,R x =R g +R +r ,此电阻值等于欧姆表的内阻值,R x 叫中值电阻. 三、多用电表1、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2、外形: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3、多用电表面板上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使电表指针指在右端零欧姆处)、指针定位螺丝(使电表指针指在左端的“0”位置)、表笔的正负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黑表笔插入“-”插孔).四、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1、晶体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有两个极,即正极和负极,它的符号如图甲所示.2、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符号上的箭头表示允许电流通过的方向).当给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小,电路导通,如图乙所示;当给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大,电路截止,如图丙所示.3、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欧姆挡,红、黑表笔接到二极管的两极上,当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示数较小,反之电阻示数很大,由此可判断出二极管的正、负极.*注意事项:(1)因为表头是多用的,而电流必须从其正接线柱流入,表内又有电池,所以红表笔接的是表头的正接线柱,但却与电池负极相连,而黑表笔与电池正极相连。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利用电子测量技术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设备:1. 多用电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5. 电路板及相关连接线实验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是利用电子仪器对电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时间等参数进行测量的技术。
本实验通过使用多用电表、示波器等仪器,对电路中的参数进行测量,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指标。
实验内容及步骤:1.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值。
- 校准多用电表,选择合适的量程。
- 将待测元件接入多用电表,记录测量结果。
2. 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
-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
- 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记录波形参数。
3. 测量电路的频率响应。
- 搭建待测电路,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 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记录不同频率下的波形参数。
4. 分析测量结果。
- 对比理论值和测量值,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 根据测量结果,评估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果:1.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测量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 信号波形清晰,幅度和频率与设置值相符。
3. 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平滑,符合设计预期。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子测量的基本方法和仪器的使用,能够对电路中的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电路性能良好,与设计预期相符。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1. 在使用电子测量仪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仪器的量程选择,避免超量程测量。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实验器材,确保仪器和元件完好无损。
本次实验报告到此结束,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协助。
多用电表的设计制作和定标实验报告

多用电表的设计制作和定标实验报告多用电表是一种用于测量多个电器的功率、电流和电压的仪器。
在家庭和工业领域中,多用电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监测和能源管理。
本文将介绍多用电表的设计制作和定标实验。
设计和制作多用电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确定多用电表的功能和要测量的参数。
根据需求,多用电表可以测量不同电器的功率、电流和电压,并显示在屏幕上。
为了准确测量不同电器的参数,多用电表需要具备高精度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需要设计多用电表的电路。
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显示器等部分。
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负责测量电流和电压值,信号放大器将传感器测量的微弱信号放大到适合模数转换器的范围,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然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的选择要考虑其测量范围、精度和价格等因素。
信号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的选择要考虑其性能和稳定性。
需要进行多用电表的定标实验。
定标实验是为了确保多用电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在定标实验中,需要使用已知功率、电流和电压的标准电器进行比对。
通过比对多用电表的测量结果和标准值,可以确定多用电表的准确度和误差范围。
在定标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具有稳定性和准确度的标准电器进行比对。
其次,要保证多用电表和标准电器的接线正确,以避免测量误差。
最后,要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设计制作和定标实验,可以得到一台准确可靠的多用电表。
多用电表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帮助用户监测和管理电力消耗,节约能源。
在家庭中,多用电表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各个电器的耗电情况,为节能提供参考。
在工业领域中,多用电表可以用于能源管理和电力监测,帮助企业合理使用电力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多用电表的设计制作和定标实验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通过合理设计和准确定标,可以得到一台性能稳定、测量准确的多用电表,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电力监测和能源管理功能。
实验19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实验19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实验十九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一)实验目的1.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2.能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电路,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二)实验原理1.多用电表的表面接构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电流、电压和电阻,又称万用电表,其表面结构如图1所示。
其表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表盘,共有三条刻度线,最上面的刻度线左端标有“∞”,右端标有“0”,是用于测电阻的。
中间的刻度线是用于测电流(交流或直流)和直流电压的,其刻度是均匀分布的。
最下面一条刻度线左侧标有“V ”,是用于测交流电压的,其刻度线分布不均匀。
多用电表表面的下半部分为选择开关,周围标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和量程。
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电流挡,多用电表就测量直流电流强度,当选择开关旋转到其它功能区域时,就可用于测量电压或电阻。
多用电表表面还有一对正负插孔。
红表笔插正插孔,黑表笔插负插孔,在插孔的上面的旋钮叫调零旋钮,用它可进行电阻调零。
另外,在表盘和选择开关之间还有一个调零螺丝,用它可以进行机械调零,即旋转该调零螺丝,可使指针(在不接入电路时)指在左端“0”刻线上。
2.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全称叫晶体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元件,它有两个引线,一根叫正极,另一根叫负极。
如图2是二极管的表示符号及几种二极管的实物图。
当二极管的正极接高电势点,负极接低电势点,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电阻很小,处于导通状态,相当于一个接通的开关;当给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的电阻非常大,相当于一个断开的开关。
这种特性叫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图1图1 图2 ~(三)实验器材多用电表、电学黑箱、直流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二极管。
(四)实验步骤1.熟悉多用电表的表面结构,并观察多用电表在使用前时,指针是否指在左端的“0”刻度线位置,若不在“0” 位置,用小螺丝刀轻轻转动机械调零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0”刻度线处。
2.研究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1)将二极管、小灯泡、开关、直流电源按图3所示电路连接起来,闭合开关S 后,小灯泡正常发光。
29多用电表和电学实验

多用电表和电学实验一、多用电表 1、电流表的改装 1)电流表的内部结构2)当电流表的量程扩大n 倍时,并联的分流电阻1-=n R R g 。
此时,电流表的内阻为gg R R RR R +=内 。
2、电压表的改装 1)电压表的内部结构2)当电压表的量程扩大n 倍时,串联的分压电阻g Rn R )1(-= 。
此时,电压表的内阻为g R R R +=内 。
3、欧姆表的改装 1)欧姆表的内部结构2)欧姆调零之后,欧姆表的内阻为R r R R g ++=内,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内R EI g = 。
接上待测电阻R x 之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xR R EI +=内 。
红表笔接在电源的负极;黑表笔接在电源的正极。
3)测量电阻的主要步骤 ①机械调零;②选倍率(使指针尽量指在表盘的中央位置); ③欧姆调零;④读数=示数×倍率。
注意:每次换倍率之后,必须重新欧姆调零。
4、多用电表的使用1)红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正插孔;黑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负插孔。
2)电流总是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
3)当测量电流、电压时,红表笔的电势高于黑表笔的电势;当测量电阻时,黑表笔的电势高于红表笔的电势。
4)使用欧姆表时,被测电阻必须孤立出来。
5)读数=精度(每一小格代表的数值)×格数n 。
6)二极管①二极管的特性: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性。
②正向导通时,二极管的电阻比较小;反向导通时,二极管的电阻非常大。
问题:如何改变电表的量程?(电表的改装)1.如图所示,将一个电流表G和另一个电阻连接可以改装成伏特表或安培表,则甲图对应的是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R1(填“增大”或“减小”);乙图是表,要使它的量程加大,应使R2(填“增大”或“减小”)。
2.一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I g=3 mA,内阻为R g=100Ω,若改装成量程为I=30mA的电流表,应并联的电阻阻值为Ω;若将改装改装成量程为U=15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9 0.49 0
0.01` 0
0
R1 中、R2 中 97 7.97 7.52 0.54 0
0.42 0.25 0.15 0.01 0.01 0
R1 中、R2 小 7.97 7.97 7.69 0.26 0
0.25 0
0
0.01 0.01 0
R1 小、R2 大 7.93 7.89 0 7.84 0.04 0
4
4
4
(4)电表
表 4 电流表的基本参数
电流表
微安表
量程
0-50µA
级别
0.5
放置方式
水平
最小刻度
0.2µA
毫安表 0-3-30-75-150mA
0.5 水平
安培表 0-0.6-3A
2.5 45°角
1 mA
0.02A ,0.1A
表 5 电压表的基本参数
电压表量程
0~2.5V
级别
0.5
放置方式
水平
最小分刻度
额定电流 I
0.527A
0.159A
0.050A
0.016A
0.005A
0.002A
工作温度 5℃
20℃
35℃
35℃
35℃
35℃
级别
0.1
0.1
0.1
0.1
0.1
0.1
(3)滑动变阻器 表 3 滑动变阻器主要参数
滑动变阻器
1
2
3
总电阻 R/Ω
22
1000
2400
额定电流 I/ A
4
0.4
0.22
接线端钮数
拆下元件,所以不够方便,但测量准确,易于作出正确判断。后者不必拆开电路元件,而是直接在电路上测量并加以分析推断,从而查出电路故 障,所以测量方便,但分析判断较难。
实际工作中,电阻测量法多用于初步检测元件电阻数值,线路通断等。
四、 实验注意事项
⑴会画欧姆表电路、熟悉表头电极和+、-插孔的连接。
⑵理解机械调零和欧姆调零的区别。
(8)测量电阻时,若指针偏角过小,应换倍率较大的档进行测量;若指针偏角过大,应换倍率较小的档进行测量。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按图 2 连接好电路图,测量 UAC、UBC、UBP1、UP1C、UP1D、UP1E、UP2F、UFG、
(2)测量 I1、I2、I3、
(3) 测量 RBC、RP1C、 RP2E
移动变阻器滑动端,记录电流表读数范围(单位 A)
2.2Ω
0.1V-2.5V
22Ω
22Ω
0.8V-9V
220Ω
5.1V-10V
3
表 10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
用多用电 表测量电阻
实际值
1 50
2
1350
3
12450
测量值
51.3 1356 12470
2.用万用表测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
700Ω A I1
/V /V /V /V /V /V /V /V /A /A /A
RBC
R R P1C
P2E
/Ω /Ω /Ω
R1 大、R2 大 7.97 7.97 0 0
0
0
0
0
0
0
0
R1 大、R2 中 7.97 7.97 0 0
0
0
0
0
0
0
0
R1 大、R2 小 7.97 7.97 0 0
0
0
0
0
0
0
0
R1 中、R2 大 7.97 7.97 7.45 0.50 0
d.测量电阻、检测二极管和检测线路通断时,必须注意表笔的极性等 e.测电阻时,要进行欧姆调零。 4)用多用电表检测判断简单直流电路故障的基本方法 ①电压表法:当电路发生故障时,通过测量相关点的电压,再将它与正常状态下的电压相比较,就能推断出故障点。电压表法是检查电路故障最 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②电流表法:当电路发生故障时,通过检测电路或某一回路的电流大小,并与正常值相比较,从而推断出电路故障所在。
围(测出电压最小值和最大值)。
表 8 分压电路参数记录表
仪器
参数
直流稳压电源
0-18V
滑线变阻器
0-22 欧, 400 欧,
电阻箱
0-0.9-9.9-99999.9 欧,0.1 级,额定功率 0.25W
电压表
0-3-15V,2.5 级
表 9 分压电路实验数据表(电源输出电压 15V)
滑线变阻器
电阻箱 R
【实验反思】 1.测电压的时候要注意测的是哪个点到哪个点的电压,以防止测错了。 2.测电流的时候应该将该段的电线拆出来,此时的电源要断开,然后再将多用电表串联进去。 3.测电阻的时候,要将电源断开。否则测不到电阻。 4.黑色表笔笔插入“-”的插孔里,红头表笔插入“+”的插孔里。 无论使用哪种仪器,首先就是了解其所给的参数及其意义,其次就是了解仪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学会保护仪器,以便 使仪器经久存放和使用。最后,就是要注意不同仪器的读数问题——估读。以后,要在每次实验后进行反思,实验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或要注意的 问题,以提高对问题的了解与认识能力。 5.减少使用万用表测电阻时的误差:数字式万用表可以先从较高档(比如 2M 档,如果仍然显示 1___不变,则还要选更高档)开始,逐步向 200K、 20K、2K、200 换档,直至读出的数值为 x.xxx 或 xx.xx(避免出现 0.00x 或 0.0xx,有效数值太少),读数值就是电阻值。 在完全不知道电阻阻值的情况下的测量方法,有阻值的电阻可以根据阻值选定档位。(测量电阻一般要求脱离电路,方法是在完全不知道电阻阻 值的情况下的测量方法,有阻值的电阻可以根据阻值选定档位。测量电阻一般要求脱离电路 6.为了降低测量误差,选择适当的量程,在量程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应尽可能选内阻小的电流表和内阻大的电压表,否则,电流表的内 阻会影响测量精度,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也会影响测量结果。 7.电路故障类型,主要有两种,短路和断路。短路,又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 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等都可以判断故障所在
200Ω B I2
U1
I3
U2
E
16V
200Ω
U3
D
误差 1.3 6 20
C
表一 测直流电压
档位 20V
U1
16.00V
表二 测直流电流 档位 20mA
I1
1.81 mA
U2
0.22V
I2
1.9 mA
U3
0.22V
I3
1.9 mA
U
12.22V
多用表的使用方法 (1) 测量前,先检查表针是否停在左端的“0”位置上,如果没有停在“0”位置上,需用小螺丝刀轻轻地转动机械调零螺丝,使指针指零. (2) 将红黑表笔插入“+”、“-”表笔插孔. (3) 把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测量项目并选择适当的量程. 读数时要读与选择开关相对应的刻度读数.
152
10.6 11.3
121
192 133
120
167.3 47.1
123
10.5 11.2
21.6 196.7 133
21.5 158.3 46.8
20.5 10.4 11.6
2.设置障碍: 用电压表法测出 UP1=EV,而 UD=0V,则可断定 P1 到 D 点的导线断路或有关的接线端接触不良。
0
0
0.37 0.36 0
R1 小、R2 中 7.92 7.81 0 7.85 0.05 2.92 0
2.89 0.42 0.43 0.13
R1 小、R2 小 7.90 7.82 0.05 7.75 0.08 7.40 0.01 7.33 0.72 0.72 0.35
154
195 135
148
160 48
图 1 限流电路
图 2 分压电路
2
表 6 限流电路参数记录表
仪器
参数
直流稳压电源
0-18V
滑线变阻器
0-22 欧,4A 400 欧,
电阻箱
0-0.9-9.9-99999.9 欧,0.1 级,额定功率 0.25W
电流表
0-0.6-3A,200μΑ
表 7 限流电路实验数据表
滑线变阻器 电阻箱 电流表
电源输 出 (V)
电路发生故障时,必定引起电路工作状态发生变化,具体地说是引起电路中某些点电压的数值,发生变化。因此,电压表法是检查电路故障 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实际工作中,通过测量相关点的电压,再将它与正常状况下的电压相比较,就能推断出故障点。 (2)电流表法
通过检测电路或某一支路的电流大小,并与正常值相比较,从而推断出电路故障所在,这种方法称为电流表法,它是检查电路故障的常用方 法之一,适宜在电压表发难于测量和判断的情况下使用。用电流表法需要拆开电路以串接电表,因而不够方便。
0.025V /格
0~5V 0.5 水平 0.05V /格
0~10V 4.5 水平 0.1V /格
2. 电路连接与电路分析
R (1)限流电路:按图 1 连接电路,R1 分别用 22 欧和 400 欧滑动变阻器,R 的取值符合条件 R 1
0.1 、1、
10,根据 R1 和 R 的值,选择合
适的电源输出和电流表量程,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测出电流最小值和最大值)。
(4) 同时记录电路参数 E、R1、R2、 R、P1、P2 位置(即 R1、R2 的大小)
(5) 设置障碍:
图2 六、实验数据以及表格
1.E=8、R1=500Ω、R2=22Ω、 R=20Ω
5
测量数据
R1、 R2 的大 小
U UBC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