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角形(最新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三角形

第一课时认识三角形(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36 页主题图、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九第1~4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折、画等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能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会辨认出三角形的底与高。

3、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指出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准备】

例1中三角形物体的图片,三角形纸,1副三角板,用木条做1个四边形框架和1个三角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入,激发兴趣

出示第34页主题图,观察后回答:图中哪些物体形状是三角形的?根据学生回答贴出例1 三角形物体的图片。

教师: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三角形。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趣的三角形。

(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1)教师:观察这些三角形,(隐去实物,显示出三角形图形)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让学生充分观察,自己总结出特征)

归纳: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2)教师:对照图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得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3)操作:第35页课堂活动,按要求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并相互检查。

(4)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完成练习九第1题。

2、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1)在日常生活中,桥梁支架,自行车车身,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形状的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学生分组活动:

①用木条做一个四边形和1个三角形框架,

②拉三角形的框架和四边形的框架。

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也就完全确定。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的这种性质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2)讨论,怎样才能使这个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不改变呢?验证:现在老师在这个四边形的对角处再加一段木条,再请一个同学上来拉拉看,会发现什么?(不变形)这又是为什么?

(3)教师:找找你们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4)练习第36页第4题。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先看书第35页例2后,拿出锐角三角形纸片,按书上的方法折一折,折完后互相检查。

检查方法:折痕的一端过三角形的顶点,另一端所指的边被分为两段,折后这两段要重合。

(2)观察折后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说明折痕与三角形的一条边是什么关系。

(3)打开被折三角形,介绍高和底。折痕就是三角形的高,与折痕相交的这条边就是三角形的底。在折的三角形中标出底和高。

(4)我们还可以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教师示范画高的方法。

(5)学生观察讨论: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关系?(三角形的高与底互相垂直)

三、巩固练习

1、第36页练习九第2题。

2、第36页练习九第

3、5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哪些新的认识?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37--39页的例3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2)讨论。

①结合量、计算、比较,你有什么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3根小棒的长分别是10 cm、4 cm 和18 cm,用它们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注意:答案不止一种)

学生在练习中发现任意两边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边,就可以肯定这3条边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2、练习十第1-3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重要的数学知识?采取了哪些方法学到的?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认识三角形(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37页例4,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第4~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体验用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根据这个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实验的科学精神,感受实验操作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在操作中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6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纸做的)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创设情景。

(1)“啪——”的一声响起,学校花架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被突然飞来的小球击碎了,一下子围上了许多同学。小勇看着地上的碎玻璃着急地说:“是我不小心打碎的,我想赶紧配上一块,可是,玻璃已经被打碎,尺寸大小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真急死人!”同学小聪的眼睛盯上了其中的一块碎玻璃,高兴地说:“我有办法了,只要拿一块玻璃,就可以去配上与原先完全相同的玻璃。”同学们,你认为应该拿哪一块呢?

(2)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后,再请学生口答:应该拿哪一块呢?为什么?

学生1:拿第一块,因为那块最大。

学生2:第一块虽然最大,但是沿着一个角的两条边可以无限延长,玻璃的形状、大小就会发生变化,无法确定。

(结合学生回答,电脑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到,拿只有一个角的这块玻璃去配,其形状大小是不确定的,另外的两个角大小可以发生变化)学生3:选择有两个角的那块,因为这块有两个角,延长两条边会相交于一点,就能得到与原来形状大小相同的玻璃。

(结合学生回答,电脑进行演示:延长两条边相交于一点,形成一个三角形,并使形成的角与原来的角重合,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相邻两个角确定了,它们的夹边也就确定了,得到的三角形与原来三角形完全相同,第三个角也就被确定了。)

2、揭示课题。

教师:从这里可以看出,三角形中两角确定了,另一个角也就确定了。

说明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中蕴含了某种规律,到底是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此环节的情景创设正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从语言、声音、图像等多方面都能很快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较高的探究欲望进入新课学习。]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

教师: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有关系吗?

1、讨论验证的方法。

教师:现在我们拿出准备的三角形,先想一想自己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可能有下面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