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合集下载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的专家共识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的专家共识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的专家共识在当今医学领域,靶向药物已成为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与所有药物一样,靶向药物也存在着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共识和建议,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一、什么是靶向药物不良反应?靶向药物是可以精准作用于疾病相关靶点的药物,其作用机制相对传统化疗药物更加特异化和有效。

然而,正是由于其特异性,靶向药物也可能引发一些不同于传统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手足综合征、高血压、皮疹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二、专家共识与管理建议1. 多学科团队共同管理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包括医生、护士、临床药师等。

专家们建议建立多学科团队,通过协作与沟通,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2. 预防与监测专家们强调预防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性,建议在治疗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检查指标等。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监测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3. 个体化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专家们强调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包括根据患者的芳龄、性别、病史、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调整药物的剂量、疗程以及联合用药方案。

4. 教育与指导患者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时,需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专家们建议医生在开展治疗的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充分的教育和指导,包括不良反应的预防、自我监测、及时就医等方面的知识。

5. 细致入微的护理在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管理过程中,细致入微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对于手足综合征患者,要做好皮肤护理和预防措施;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并进行及时的干预措施等。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共同努力。

作为医生,我深切地意识到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的重要性,也清楚地知道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中国肾癌靶向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肾癌靶向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肾癌靶向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要点靶向药物治疗已成为晚期肾癌的主流治疗方式,此类药物治疗可能引起相关不良反应,其中某些不良反应与传统细胞毒治疗或免疫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如何管理此类不良反应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

一、常见不良反应与管理(一)高血压高血压是靶向药物治疗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之一,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类药物共同的不良反应。

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与国外类似,所有级别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5%~37%。

开始靶向治疗前应评估基线血压,对于原有高血压的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

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

治疗期间目标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当发生持续性高血压时,无论是否应用抗高血压药物,靶向药物的剂量均应该减少;发生严重高血压,如收缩压>20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时,应暂时中断靶向治疗,当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时应用更低剂量的药物重新开始靶向治疗悼。

(二)血液学毒性晚期肾癌靶向治疗常见的血液学毒性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舒尼替尼引起的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较高,也是导致中国患者减量或停药的主要原因。

文献报道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72%,Ⅲ级以上发生率为12%;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65%,Ⅲ级以上为8%;贫血的发生率为71%,Ⅲ级以上为4%。

治疗前和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注意感染症状。

出现Ⅰ级以上血液学毒性时需减少靶向药物剂量。

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应停药,直至血液学毒性降低至基线水平后再重新开始治疗。

(三)手足综合征与皮肤毒性手足综合征(HFS)通常表现为双侧掌跖皮疹,伴疼痛和感觉迟钝,受机械牵拉的部位易出现过度角化、红斑和脱屑。

中国患者的手足皮肤反应更为常见,文献报道所有级别HFS发生率为55%~68%。

皮肤毒性的临床表现为干皮、皮疹、瘙痒、水疱、蜕皮、皮肤角质局部增厚,或脂溢性皮炎伴皮肤松垂。

靶向药药物机理、药物靶向层次及副作用处理

靶向药药物机理、药物靶向层次及副作用处理

靶向药药物机理、药物靶向层次及副作用处理普通药物通常在进入体内后仅有极少一部分才能够真正作用于病变部位,这是制约药物疗效,并导致药物毒副作用根本原因。

什么是靶向药靶向药物(也称作靶向制剂)是指被赋予了靶向(Targeting)能力的药物或其制剂。

其目的是使药物或其载体能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

靶向制剂可以使药物在目标局部形成相对较高的浓度,从而在提高药效的同时抑制毒副作用,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

这就是相比较放化疗疗法的优势所在。

药物靶向机理靶向药物根据靶向机理的不同,药物靶向可分为主动靶向、被动靶向、物理靶向等几类:一、主动靶向主要是指赋予药物或其载体主动与靶标结合的能力,主要手段包括将抗体、多肽、糖链、核酸适配体等能够与靶标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探针分子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偶联到药物或其载体表面,从而实现靶向效果。

二、被动靶向被动靶向制剂是指利用特定组织、器官的生理结构特点,使药物在体内能够产生自然的分布差异,从而实现靶向效应。

被动靶向多依赖于药物或其载体的尺寸效应:如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会被肺部的小毛细管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被单核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大于200nm 的微粒则易被脾脏和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

被动靶向中最广为人知的是EPR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其基于实体肿瘤与正常组织中微血管结构的不同:正常微血管内皮间隙致密、结构完整,大分子及大尺寸颗粒不易透过血管壁;而实体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较多且血管壁间隙较宽、结构完整性差,淋巴回流缺失。

这种差异造成直径在100nm上下的大分子类药物或颗粒物质更易于聚集在肿瘤组织内部,从而实现靶向效果;除此之外,利用肿瘤部位特殊的pH、酶环境,以及细胞内的还原环境等,也可以实现药物在特定部位的释放,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

三、物理靶向利用光、热、磁场、电场、超声波等物理信号,人为调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释药特性,实现对病变部位的靶向。

常见分子靶向药物毒副作用及防治

常见分子靶向药物毒副作用及防治
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 ⒌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单抗
贝伐单抗(Bevacizumab)、恩度
主要分子靶向药物的分类
⒍ 抗CD20的单抗: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⒎ IGFR-1激酶抑制剂:NVP-AEW541 ⒏ mTOR激酶抑制剂
Temsirolimus(CCI-779)、Everolimus(RAD-001) ⒐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
常见分子靶向药物毒副作用 及防治
课程目标
1
常用的肿瘤分子靶药物介绍
2
肿瘤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
癌 读音:
现统读 ái ,旧读 yán
为什么写成这个样子呢? 这是由汉字的特性决定的。当肿瘤发展到恶性阶段时,它的特
点是质地坚硬,部位固定,表面凹凸不平,好像“岩石”一样,所 以从读音上也被称为“岩”。而在古时候的“岩”字,一般都写成 “喦”,即上半部是一个“品”字,下半部是一个“山”字 (“岩”“喦”通用)。表音的“喦”字再加上一个表意的病字偏 旁,于是就成“癌”字了。
化疗时代 增效研究
ERCC1、DPD、TP、UGT1A1...... 个体化标记研究(预测疗效、预测毒性)
重视毒性
减毒方案研究
疗效考虑
生活质量考虑
增效研究 靶向时代
重视毒性
减毒方案研究
个体化标记研究(筛选有效人群)
HER-2、VEGF、EGFR、MET、RAS、PTEN、PIK3CA、 BRAF......
Sunitinib (Sorafenib) Anti-CTLA-4 monoclonal
antibodies Sunitinib, mTOR inhibitors
分子靶向药物十年启示——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
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也是靶向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监测血常规 指标,必要时进行升白细胞和升血小板治疗。
03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建议
定期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
在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 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评估不良反应
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判断其严重程度、是否与靶向药物相关以及是否需要采取 进一步处理措施。
详细描述
皮疹是EGFR抑制剂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通常在用药后1-2周内出现。症状轻者表现为痤疮样皮疹,重者可能出 现脓疱、红疹、瘙痒等。处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局部使用抗炎药和抗过敏药,以及必要时口服 抗炎药。若皮疹严重且无法缓解,可能需要减量或停药。
案例二:TKI抑制剂引起的心血管毒性预防
监测方法
定期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进行处理 。
02
靶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01
02
03
恶心和呕吐
靶向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和 呕吐,可以采取分次给药、 调整给药时间等方法减轻 症状。
腹泻
腹泻是靶向药物的常见不 良反应,严重时需要就医 治疗,同时注意补充水分 和电解质。
案例三:BRAF抑制剂引起的腹泻管理
总结词
BRAF抑制剂可能引起腹泻,需注意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
详细描述
腹泻是BRAF抑制剂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通常在用药后1-2周内出现。症状轻者表现为轻度腹泻, 重者可能出现水样便、腹痛等。处理方法包括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以及使用止泻药和抗炎药。若腹泻严重且无法缓解,可能需要减量或停药。

医院肿瘤科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培训课件

医院肿瘤科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培训课件
• 是以肿瘤细胞过度表达某些标志性分子为靶向,选择针对性阻断剂,并与肿 瘤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进展及转移的效果。与传 统细胞毒性药物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高选择性和低毒性,主要对肿瘤细 胞起调节和稳定,从而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以EGFR为靶点: C225, Iressa, 2、以VEGFR为靶点: Avastin, endostatin 3、其他:
1) CD117: Gleava
2) CD20: Rituximab
3) PDGF: Solafinib,Sutent
4)Herb-2: Herceptin 5)Bcr/Abl:伊马替尼
•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静脉给药,输 注前30分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类和抗注组胺药物,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同时 备用急救药品,初次滴数50mg/h,60分后增加50mg/h,最大400mg/h,再次 100mg/h,每30分增加100mg/h,直400mg/h,冲管
• HER-2受体(人类表皮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
• 首次8/mg/KG,维持4mg/kg,预处理:抗组胺和激素。90分钟以上,维持在 30 分钟以上。
• 不良反应:1输注反应,寒战,发热。2心脏毒性:与蒽环不同,可逆,较轻。 3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
• EGFR抑制剂,
• 适应症
• 给药:首次400mg/m2,随后250mg/m2/周,原液静脉输注,预处理,激素,抗组胺。 心电监护,首次滴注时间120分钟,以后60分钟,最大滴注速率不得超过5ml/min,用 单独输液管,冲管。
• 重组第一代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人源化单抗。 • 适应症 • 给药:静脉滴注,预处理,首次输注>90分钟,再次输注>60分钟, • 不良反应:高血压,血栓事件,蛋白尿,出血,穿孔,腹泻,神经毒性。

靶向治疗常见不良反应的SOP

靶向治疗常见不良反应的SOP

靶向治疗不良反应皮疹处理的SOP靶向治疗常见的皮肤反应为痤疮样皮疹,多在用药后第1-2周出现。

还包括皮肤干燥、湿疹样皮疹、原有皮肤疾病复发或加重等。

皮疹的出现或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甚至影响患者外观而导致患者社交生活障碍。

如果发生皮疹,应按照分级、分类处理,如果发生重度皮疹,应与研究医生联系是否暂时停用药物等,并采取治疗措施,直到皮疹恢复到轻度或消失再开始治疗。

皮疹的推荐处理程序如下:1、预防:用药期间和停药后3-4周内避免日光直晒、接受阳光保护性措施;可出门打伞、穿长袖衣裤、戴大沿圆帽;或者涂抹SPF18以上的防晒霜;使用不含酒精的润肤霜,避免使用刺激的清洁剂。

2、CTCAE 1级皮疹:轻度皮疹一般无需治疗。

可保持干洁、防晒,并局部使用局部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氢化可的松软膏(1%或2.5%)或氯林可霉素凝胶(10%)以及红霉素软膏。

对皮肤干燥伴瘙痒者,可予薄酚甘油洗剂(每天2次)或苯海拉明软膏涂抹瘙痒局部。

3、CTCAE 2级皮疹:必须联合使用局部和全身治疗,从而减轻症状,一般不需停药或减量。

全身治疗:口服抗生素(米诺环素100mg bid);抗组胺类药物(苯海拉明)。

局部治疗:氢化可的松2.5%乳剂、1%克林霉素凝胶剂。

必须在CTCAE 2级皮疹出现时开始全身和局部治疗,并持续进行,直至不良事件改善或恢复至≦CTCAE 1级或基线水平。

如2周后情况恶化或无明显改善则按重度毒性处理。

4、CTCAE ≧3级皮疹:治疗原则和方法与CTCAE 2级皮疹相似。

必要时可予冲击剂量的甲泼尼龙(甲强龙),并可减少EGFR TKI剂量;若合并感染,则选择合适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如头孢呋辛(250 mg Bid)。

若2~4周后不良反应仍未充分缓解,则考虑暂停用药或中止治疗。

EGFR TKI减量或停药应作为药物治疗无效后的最后选择,厄洛替尼可减至100 mg/d,吉非替尼250 mg隔天一次,西妥昔单抗则减至总剂量的75%/周。

肿瘤靶向药靶点治疗及不良反应总结

肿瘤靶向药靶点治疗及不良反应总结

肿瘤靶向药靶点治疗及不良反应总结肿瘤靶向药是一种能够特异性地靶向肿瘤细胞并抑制其增殖、侵袭和转移的药物。

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肿瘤靶向药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更好的耐受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本文将对常见的肿瘤靶向药的靶点、治疗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

一、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药物:EGFR是一种过度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膜蛋白,抑制EGFR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常见的抗EGFR靶向药物包括鲁西单抗、曲妥珠单抗。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皮疹、腹泻、疲劳等。

二、抗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靶向药物:HER2是乳腺癌和胃癌等肿瘤中过度表达的靶标,抑制HER2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常见的抗HER2靶向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心脏毒性、恶心和呕吐等。

三、多酪氨酸激酶(BRAF)抑制剂:BRAF是一个在恶性黑色素瘤等肿瘤中突变的基因,抑制BRAF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常见的BRAF抑制剂包括达沙替尼、维美替尼。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皮肤病变、发热和疲劳等。

四、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抑制ALK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

常见的ALK抑制剂包括克唑替尼、阿法替尼。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肝功能异常、恶心和疲劳等。

五、PD-1(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PD-1是一种负调控肿瘤相关免疫反应的膜蛋白,抑制PD-1可以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

常见的PD-1抑制剂包括伊普伐木单抗、润达单抗。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乏力、皮疹、恶心等。

六、PARP(多精胺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在DNA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抑制PARP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的DNA修复能力。

常见的PARP抑制剂包括奥拉帕尼布、利普帕尼布。

不良反应方面,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疲劳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肿瘤靶向药对于不同的肿瘤类型存在差异,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基因突变状态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管理措施

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管理措施

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管理措施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管理措施一、引言靶向药物是一种以特定分子为作用靶点,通过特定的机制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抑制的药物。

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正如所有药物一样,靶向药物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对心脏的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措施,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二、背景靶向药物常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靶点的选择性抑制来杀死恶性细胞。

然而,由于心脏与靶点存在一定的关联,靶向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称为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心脏毒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等。

三、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措施1. 定期心脏监测:对于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定期进行心脏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血液生化指标等。

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心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 心脏保护措施:为了减轻靶向药物对心脏的不良影响,医生可以采取一系列心脏保护措施。

合理调整靶向药物的剂量,配合其它药物以增强心脏保护作用,或者采用适当的心脏保护药物。

3. 多学科团队治疗: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管理需要一个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该团队由心血管专家、肿瘤专家和药物监测师等组成,他们能够共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建议。

4. 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需要接受相关的患者教育,了解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风险和管理措施。

患者也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如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用药方案和心脏风险,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患者也应该积极配合治疗,及时报告任何心脏不适症状,以便医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靶向药物心脏不良反应的管理需要医患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

常见靶向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

常见靶向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
➢ 行: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化学类洗涤剂
➢ 按1级处理 ➢ 疼痛:局部外用
止疼药
3级HFR
➢ 治疗中断至少1周至1级或 正常
➢ 剂量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 副作用不在发生,考虑逐步
增加至标准剂量
冯少兰,钟美华,穆蕾蕾.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预防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8):156-158. Maski K,Scammell TE,Eichler AF.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of insufficient sleep. (2019-11-12)[2021-02-06].
需要1种以上药物治疗或强度比以前更大的治疗
危及生命(如:高血压危象)
靶向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心血管毒性
➢ 高血压是抗血管生成药物共有的不良反应
药物
贝伐珠单抗 Vatalanib 索拉非尼
索坦 阿西替尼 Cediranib
1/2级
11%
添加标题
17% 12% 27% 16%
3/4级
1% 21% 4% 17% 15% 19%
靶情绪
C
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必要时停药及降压治 疗
B
指导合理饮食:低胆 固醇、低盐、高纤 维、优质蛋白、清淡 饮食
D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 头晕、心悸等症状及时 发现病情并告知医师
靶向药物主要不良反应:血液毒性
白细胞减少(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无或仅有少数非特异性症状 ➢ 表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体力
➢ 注意休息 ➢ 必要时给予支持治疗
➢ 无需治疗 ➢ 停药一段时间后可自然恢复
PART 03
总结
LOGO
总结
➢ 不要担心及 恐惧

靶向药物常见相关不良反应

靶向药物常见相关不良反应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有哪些临床症状?
• 间质性肺炎是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炎症,常见临床症状 如下
发热
咳嗽
胸闷
呼吸困难
引起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
男性
2
吸烟
>38°C
3
B症状
(发热、盗汗、6个月内体重减轻10%)
4
5
6
老年(>60岁)
有基础疾病
β2-MG值异常
哪些药物会引起间质性肺炎呢?
• 多种药物均会引起间质性肺炎,例如
乙肝病毒再激活是否可有效预防?
研究表明:化疗前给予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 HBV再激活 ➢ HBV再激活相关的死亡率
下降 下降
➢ HBV再激活引起的治疗延迟或治疗终止
下降
87% 70% 92%
总生存率有改善趋势
如何进行乙肝病毒再激活预防治疗?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 疗时,需预防性抗HBV治疗1
化疗药物
如环磷酰胺、博来霉素等
大分子单抗
如西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等
小分子靶向药物
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药物性间质性肺炎和急性肺损伤的治疗应怎样用药?
• 针对间质性肺炎的治疗往往根据疾病轻重程度进行用药
轻度患者
• 停药
中度患者
• 停药并给予肾 上腺皮质激素 治疗
重度患者
• 停药并给予甲 泼尼龙静脉冲 击治疗,随后 肾上腺皮质激 素持续治疗, 之后根据病情 逐渐减量
靶向药物常见相关不良反应 及处理
靶向药物的概念及常见药物
• 靶向药物是指具有靶向能力的药物或其制剂。使药物 或者其载体能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组织器官、细胞进 行精准打击。抗体和对应靶点的抗原结合。

肺癌靶向药物副作用处理

肺癌靶向药物副作用处理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保湿霜,避 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皮疹
避免摩擦和搔抓皮疹,使用温和的 清洁剂,局部使用抗过敏药膏。
皮肤瘙痒
避免过度搔抓,使用抗过敏药膏或 洗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消化系统副作用的处理方法
恶心和呕吐
肝脏损害
少量多餐,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使 用止吐药。
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使用伤肝药物, 注意饮食卫生。
肺癌靶向药物副作用处理
目录
• 肺癌靶向药物概述 • 肺癌靶向药物概述 • 肺癌靶向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 肺癌靶向药物副作用的处理方法
目录
• 肺癌靶向药物副作用的预防措施 • 肺癌靶向药物副作用的案例分析
01
肺癌靶向药物概述
肺癌靶向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01
02
03
04
皮肤反应
如皮疹、皮肤瘙痒等,通常出 现在用药后1-2周内。
消化系统副作用
恶心和呕吐
少量多餐,避免油腻和刺 激性食物,使用止吐药。
腹泻
保持充足水分,避免油腻 和刺激性食物,严重时需 就医。
肝脏损害
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使 用伤肝药物,严重时需就 医。
心血管系统副作用
心律失常
定期监测心电图,避免剧烈运动 和情绪激动,严重时需就医。
血压波动
定期监测血压,调整药物剂量或 更换药物。
呼吸困难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使 用平喘药。
肺部感染
加强免疫力,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抗生素治疗。
间质性肺炎
定期监测肺部影像学检查,避免使用伤肺药物, 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其他系统副作用的处理方法
肌肉骨骼副作用
保持适量运动,注意姿势和体位,局部使用止痛药或物理治疗。

肿瘤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肿瘤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LOGO 高 压 脏
高血压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包括抗VEGF 单 (1)单抗类药物(如贝伐单抗)以及MTKI(如索拉非尼、舒 抗如贝伐单抗、MTKIs 如舒尼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各项临 (1)心脏毒性是曲妥珠单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尼替尼)对VEGF/VEGFR 活性的抑制作用会导致出血。 床试验中观察到的高血压发生率约为30%。 (2)靶向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主要包括Q⁃T 间期延长、心肌 (2)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出现的肺出血(约为2%)则可 (1)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血压。 缺血/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 能是致命的,因此,美国FDA 批准的贝伐单抗的适应证是不可、 (2)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后新发的高血压病人可以使用钙离 慢性心力衰竭等。 切除的、复发或转移的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 子拮抗剂控制血压。如果口服降压药无法控制高血压,则应终 (3)因此,在接受上述药物治疗时,必须监测心电图、LVEF (3)所有接受VEGF 抑制剂的病人都应监测凝血功能以尽早发 3 VEGF 止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使用。 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 和T等。 现出血倾向。 (3)如果发生高血压危象,可以使用硝酸盐类药物,并永久 终止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
肿瘤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对 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肿瘤的分子 靶向治疗在短短数年中取得了迅速发展,新的 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 随着各种靶向治疗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其不同于传统化疗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也逐渐 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分子靶向药物具有与传统化疗药物不同 的不良反应谱。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 压、心脏毒性、出血、血栓、伤口愈合延迟、 胃肠道穿孔、皮肤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 黏膜炎、腹泻、蛋白尿、可逆性后脑白质病 综合征等。下面就对其做分别介绍。

常见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

常见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

不良反应: 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腹泻、 厌食、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 蛋白尿、高血脂和乏力。
用药期间如出现漏服,确认距下次用 药时间短于 12 小时,则不再补服
阿来替尼(安圣莎)
不良反应:便秘、水肿、肌痛、恶心、 应随餐服用,整粒吞服,不应打开 胆红素升高、贫血、皮疹、斑丘疹、 或溶解后服用 痤疮样皮炎、红斑、全身皮疹、丘疹
常见不良反应:腹泻、皮疹
用法:80mg qd,一日1次,口服, 空腹 或与食物同服。应整片用 水送服,不应压碎掰断或阻嚼
吞咽困难:可将片剂分散于半 杯饮 用水中 (不得使用其他液 体)。将片剂丢入水中,无需 压碎,搅拌至完全分散(约需 10分钟),即刻饮下药液。以 半杯水冲洗 杯子,饮下。
也可通过鼻-胃管给予该药液
索拉菲尼(多吉美)
用于晚期肾细胞,肝癌,胃癌黑色素瘤
口服 (空腹或低脂、中脂饮食服用,以一杯 开水吞服,)不良反应:手足综合症疲乏 腹泻、皮疹、高血压、脱发瘙痒恶心和食 欲不振
曲妥单抗(赫赛汀)
• 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单克隆抗体,特别是用 于HER2受 体阳性的乳腺癌。
• 赫赛汀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化疗药物一 起使用。赫 赛汀可通过缓慢注入静脉并注 射到皮下进行。 不良反应: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食欲减 退、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 乏力、色素沉着、皮疹等。 严重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溶 血性贫血;暴发性肝炎;间质性 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胰 腺炎;横纹肌溶解症
一般情况下,根据体表面积按照下 表决定成人的首次剂量。用法为每 日 2 次,早晚餐后口服
胃肠道毒性
• 腹泻 • 厌食症 • 恶心呕吐 • 吞咽困难
腹泻分级与护理
• 1级与基线相比相比次数增加<4次/天。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你知道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什么吗?你对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知识,欢迎阅读。

1.1 皮肤毒性皮肤毒性多见于靶向作用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临床药物,包括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及主要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人工合成的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尼莫珠单抗等。

该类药物对皮肤、毛发和指甲具有特殊的毒副反应,最常见的包括痤疮样皮疹、皮肤瘙痒、手足综合征、脱发和色素沉着等,其中最突出的是类似痤疮的皮疹,一般在用药后两周内出现,多见于头皮、面部、颈部、胸背部等部位,对于轻度皮疹可局部涂抹皮肤外用药,同时保持身体清洁及皮肤湿润,通常可明显缓解。

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亦可引起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30%和19%,其中索拉非尼引发3~4 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其表现为痛感强烈、皮肤功能丧失,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停药,需待毒性反应降低为1 级后再恢复原用药剂量。

因此,在口服靶向治疗药物之前应先告知病人服药后可能出现的皮肤不良反应相关症状,并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且避免日晒。

患者对于皮肤不良反应一般可耐受,其防治首先应确定病变程度,轻度及中度不良反应可进行简单的临床处理,不需要更改药物剂量。

而经处理后不能缓解的'重度皮疹则考虑减量或者停药。

1.2 心血管毒性心血管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肌缺血/ 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及Q-T间隔延长等,可发生于多种靶向药物。

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主要应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心脏的毒性为该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促、心律失常等。

因此,在使用该药前,应对患者的心功能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在治疗期间应监测左心室功能,当曲妥珠单抗与化疗药物同时使用时,心衰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应避免同时使用紫杉醇或蒽环类药物。

靶向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处理

靶向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处理

发生率可高达27%,出现心脏毒性的主要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及心
率异常的体征和症状,如心悸、胸闷、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等,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肺水肿、S3奔马律或射血 分数降低。
心血管反应的处理
预防及治疗措施包括: 1、用药期间给予心电监护至输液完成后1 h; 2、发生轻微反应,如心悸、心动过速时可给予普萘洛尔对症 治疗,出现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床旁应常规备吸氧等急救设备和药品; 3、曲妥珠单抗治疗前120 min开始给予营养心肌的药物,如心 肌极化液; 4、每次治疗前或间隔1次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等检查,重点监测LVEF的变化,若LVEF从基线水平 下降至≤50%时,应考虑停药。
通常发生在用药初期,一般在用药后两周时最为严重,主要临床 表现为手脚麻木、感觉迟钝或异常、皮肤肿胀或红斑、脱屑、皲裂、 硬结样水疱或严重的疼痛等。
手足皮肤反应分级
一级:不影响日常活动的请问皮肤变化 或红斑,无疼痛、无功能缺失。 二级:轻微影响患者日常活动的皮肤改 变,如出现疼痛或肿胀,但功能未受影 响,无继发感染的征像。
指甲损伤的分级和处理
指甲损伤主要表现为:指(趾)甲变硬变色、失去光 泽,指(趾)甲外形改变、凹凸不平、裂缝、破损、变黑, 甚至疼痛、脱落。
根据指(趾)甲损伤的程度临床分为三级: 一级轻度:指(趾)甲脱色、褶皱、点浊。 二级中度:指(趾)甲部分或完全脱落,甲床疼痛。 三级重度:上述症状影响日常生活,继发感染,产生甲沟炎等。
三、心血管反应
靶向治疗所致的心血管反应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左室射血分
数(LVEF)下降、心肌缺血/梗死、QT间期延长等。老年及伴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较易发生。一项纳入7项研究、1850例患者 的荟萃分析显示,贝伐珠单抗可显著增加所有级别高血压的发生

靶向药物EGFR-TKI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靶向药物EGFR-TKI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靶向药物EGFR-TKI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EGFR-TKI有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以及第二代药物阿法替尼,在伴有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疗效明确,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该类药物通过阻断癌细胞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域磷酸化激活信号及下游MAPK和AKT信号通路,促进凋亡、遏制增殖、抗肿瘤血管生成等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

阿法替尼是第二代非可逆性的EGFR-TKI,具有与一代药物同样的高疗效,并对T790M耐药突变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其推荐剂量接近其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故相关毒性也比一代药物明显。

EGFR-TKI类药物一项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毒性(约占50-85%),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皮疹(60%-80%)、甲沟炎及甲裂(6%-12%)、毛发改变(5%-6%)、皮肤干燥(4%-35%)、超敏反应(2%-3%)、黏膜炎(2%-36%)等。

其中最突出的是类似痤疮的皮疹,一般在用药后两周内出现,多见于头皮、面部、颈部、胸背部等部位,皮疹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磷酸化EGFR信号被抑制后,胶质细胞生长和分化不成熟,p27、KRT1、STAT3上调,炎性因子释放,最终导致角质细胞凋亡、血管膨胀等有关。

有趣的是,并且根据既往研究显示:无论EGFR突变状态如何,皮疹是评价EGFR-TKI疗效的一项替代预测因子,而皮疹的程度也与西妥昔单抗的疗效有一定相关性。

美国Roman等的研究显示,继发于厄洛替尼的皮疹大多出现在治疗后2周内,峰值在3-5周,随后逐渐减退,如非必须,不必对药物进行减量。

以美国纽约MSKCC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牵头的MASCC(Multi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upportive Carein Cancer)皮肤毒性管理协作组推荐以NCI-CTCAE4.0为基础,结合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QOL)、日常活动度(ADI)、患者报告预后(PROs)等相关指标对皮肤毒性进行描述和随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高血压
高血压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抑制剂 (包括抗 VEGF单抗如贝伐单抗、 MTKIs如舒尼替尼) 常见的不 良反应。各项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高血压发生率约为 30%。
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病人应在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中 定期监测血压情况。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稳 定的病人不应开始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应用抗血管 生成药物后新发的高血压病人可以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控 制血压。血压控制稳定的病人如果在接受抗血管生成药 物治疗后出现血压升高, 应考虑原有降压药加量或加用 另一种降压药物。如果口服降压药无法控制高血压, 则 应终止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使用。
所有接受VEGF抑制剂的病人都应监测凝血功能以尽早 发现出血倾向, 监测周期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 单抗 类药物应在治疗后2~3周, 而TKIs至少应在治疗后1周即 开始监测。
6.伤口愈合延迟
伤口新生血管的测定结果表明, 抗VEGF药物会导致伤口愈 合的延迟。Scappaticci等研究了贝伐单抗对晚期结直肠癌病 人伤口愈合的影响。所有病人分为两组: 一组病人在治疗前 28~60d进行手术, 另一组则在治疗期间进行手术。每组又 各自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为化疗联合贝伐单抗, 对照组为单独化疗。在治疗前28~60d进行手术的病人中,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伤口愈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和0.5%; 而在治疗期间进行手术的病人中, 治疗组和对照 组的伤口愈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和3.4%
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1.皮肤不良反应
不同靶向药物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 迥异。EGFR抑制剂的生物效应包括抑制角化细胞的分 化、 增殖和存活及细胞的过早分化和凋亡, 导致白细 胞聚集并引起组织破坏和炎症,皮肤毒性是EGFR抑制剂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发生率约为79%~88%,多表现 为痤疮样皮疹、 皮肤干燥瘙痒或甲沟炎。
预防性治疗EGFR抑制剂引起的皮肤毒性的主要 随机双肓研究的总结
EGFR TKIs治疗相关性皮疹的临床意义
EGFR TKIs性皮疹除影响患者外观和少部分患者生活质量外,皮疹严
重程度与药物疗效明显相关。多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皮疹的出现及其 严重程度可能是EGFR TKIs临床获益的标志,尤其在厄洛替尼治疗中此 种相关性得到广泛研究。一项厄洛替尼治疗57例晚期NSCLC的Ⅱ期临 床研究结果显示,0度皮疹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1度及2~3度 皮疹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个月及19.6个月(p<0.05)。随后两项Ⅲ 期临床试验:厄洛替尼治疗含铂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BR21) 及厄洛替尼联合吉西它滨一线治疗胰腺癌(PA.3),进一步证实皮疹与 总生存(OS)显著相关性:在BR21研究中,与无皮疹患者相比,1度 及2度以上皮疹者总体生存明显延长(HR:0.41,P<0.001; HR:0.29, P<0.001);而在PA.3研究中,出现中-重度皮疹与总体生存及无病进展 生存期( PFS)明显相关(P<0.001),被认为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TRUST试验台湾地区中期分析结果亦显示无皮疹及1度皮疹者中位无进 展生存期为18.0周,而2度以上皮疹者36.0周(p<0.0001)。比较西妥 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西妥昔单抗单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关键性 随机Ⅱ期试验中,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出现皮肤反应的患者有效率显著 高于未出现皮肤反应的患者(联合组25.8% Vs 6.3%,p=0.0005;单药 组13.0% Vs 0%)。
4.心脏毒性
靶向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主要包括Q⁃T间期延长、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左心室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 (LVEF)下降、 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脏毒性是曲妥珠单抗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单药曲妥珠单抗所致的无症状性LVEF下降的发生率为3%, 严重的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为0.6%。而与化疗联合 时, 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高龄病人、 既往心脏病 史、 胸部放疗史、 蒽环类等有心脏毒性的药物使用史都会 增加曲妥珠单抗的心脏毒性。TKIs/MTKIs亦会导致Q⁃T间期 延长,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 在接受上述药物治 疗时, 必须监测心电图、 LVEF及心肌损伤标志物。
皮肤毒性同样发生于MTKIs如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 多 表现为皮肤脱屑、 斑丘疹或水疱疹, 主要分布于躯干 或四肢, 发生率为19%~40% 。c⁃kit抑制剂能够抑制黑 色素细胞, 小鼠接受c⁃kit抑制剂后毛发和皮肤发生显 著变化。有c⁃kit活性的MTKIs如舒尼替尼, 还会导致皮 肤或头发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色素改变。针对皮肤不良反 应的推荐治疗包括皮质激素、 四环素、 甲硝唑和皮肤 保湿剂。
2.血栓
血栓是一个较为少见但十分严重的不良反应, 包括心肌 梗死、 缺血性肠坏死、 休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 绞痛和静脉血栓 (包括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和门静脉 血栓)。贝伐单抗相关的血栓性事件多发生在胃癌 (达 28%) , 结直肠癌等其他肿瘤则相对较少。预防性使用 华法林或其他抗凝药物可能能减少贝伐单抗相关的血栓 事件, 但是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EGFR TKIs相关皮肤毒性反应
分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专家组推荐在NCI-CTCAE3.0版本基础上进行简 化,根据皮肤损害的范围,有无主观症状、对日常生 活的影响与否及有无继发感染来评定,使之更好地指 导临床的分级治疗,并将皮肤毒性分为3级。 I级(轻度):范围较局限(如丘疹脓疮疹病变范围主 要局限于头面部和上躯干部),几无主观症状,对日 常生活不产生影响,不伴有继发性感染。 II级(中度):范围比较广泛,主观症状轻微;对日 常生活产生轻微影响,无继发感染征象。 III级(重度):范围广泛,主观症状严重,对日常生 活影响较大,有继发感染的可能。
5.出血
单抗类药物 (如贝伐单抗) 以及MTKI (如索拉非尼、 舒 尼替尼) 对VEGF/VEGFR活性的抑制作用会导致出血。许多 接受索拉非尼或舒尼替尼治疗的病人都出现甲床出血、鼻衄 或皮下出血。上述出血症状多数是轻微的, 经过保守治疗后 即可缓解。但是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出现的肺出血 (约为 2%) 则可能是致命的 , 所有肺出血事件都发生在中央型鳞 癌病人, 研究者认为出血可能与治疗后肿瘤空洞形成有关。 因此, 美国FDA批准的贝伐单抗的适应证是不可切除的、 复发或转移的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