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理解供应链
说明你对供应链概念的理解
![说明你对供应链概念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033297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f.png)
说明你对供应链概念的理解1、基本概念: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2、把概念通俗来讲,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面向客户交付的完整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通过可获得性管理,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3、供应链概念包含的3大版块:根据定义理解,供应链包括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中的流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便是对供应链不同企业间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管理,达到供应链的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
(1)信息流方面,信息来源于需求。
根据最终客户的确定性需求和根据市场的需求预测,下游供应商逐级将需求信息传递到上游供应商。
其中,信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需求数据,而是分层、分级、分阶段、不同颗粒度的需求信息,并且在供应链上逐级倍增、扩散。
在企业内部,信息在不同部门间会不断转换,形成市场销售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和售后部门等可以识别的信息。
这是一个信息正向流动的过程。
(2)物流方面,信息直接影响物流。
供应链不同企业、企业内不同部门会根据传递的需求信息,细化形成输出。
上游企业会根据需求信息,安排不同阶段的生产能力、人员投入,预测部件、材料等用量,采购产品,会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
供应链各企业会出现买料、生产、入库、出库、运输的过程,直到送达最终客户手中。
(3)资金流方面,信息流、物流会带来资金流变化。
企业根据需求安排生产能力、人员投入、采购产品,需要提前做好资金预算。
根据使用需求,资金会在不同企业间流动。
同时,利用资金投入等形成的产品会逐级向下游传递,交付产品,拨付资金,实现资金自下游向上游的回流。
当然,真正的供应链管理不只是上述的一个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动态过程。
一方面,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一个相互交织影响的过程。
信息的变化,会影响物流、资金流的状态,同样,物流或信息流的变化,会对其他两个流带来影响。
浅谈对供应链的认识
![浅谈对供应链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c41408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9.png)
浅谈对供应链的认识供应链是指在一个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和销售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环节和参与方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它是现代企业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运营管理和竞争力产生着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供应链进行浅谈,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供应链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供应链的概念及组成供应链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供应链是一个包含了多个参与方的流程网络,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供应链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链,通过各个环节的协同来实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响应和高效满足。
供应链的组成主要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
供应商负责向制造商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商将这些原材料和零部件转化为成品,再通过分销商和零售商将产品传递给最终消费者。
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信息流畅是供应链能够高效运作的关键。
二、供应链的重要性及作用1. 降低成本:通过供应链的优化和改进,企业可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和物流运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增加竞争力。
2. 提高响应速度: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流配送,减少库存积压和滞销风险,提高顾客满意度。
3. 增加灵活性:通过与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的紧密合作,企业可以实现定制化生产,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产品,并能够灵活地调整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4. 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平:供应链管理强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质量和提供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增强品牌形象和顾客忠诚度。
5. 拓展市场和增加竞争力: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提高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为了更好地发挥供应链的作用,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
以下是供应链管理的几个关键要素:1. 信息流通: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包括订单、库存、运输等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处理,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供应链重点
![供应链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2e5a4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2.png)
第一讲:供应链是什么?1、供应链定义?与董千里和乔普拉定义的区别?定义: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1)供应链由直接或间接地履行顾客需求的各方组成,不仅包括制造商和供应商,而且包括运输商、仓储商、零售商,甚至包括顾客本身。
在每一个组织中,供应链包括接收并满足顾客需求的全部功能。
(乔普拉)(2)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董千里)2、供应链的主要目的目的: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并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为自己创造利润。
3、一个供应链是否包含所有的环节,并画图举例(沃尔玛DELL)一个供应链并不一定包含所有的环节(制造商、分销商、原料供应商、零售商……),恰当的供应链设计不仅取决于客户的需要,而且取决于各环节所起的作用.4、供应链中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在供应链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它们既向上游的贸易伙伴订购产品,又向下游的贸易伙伴供应产品。
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制造、销售企业到用户的关系,不可能是单一链状结构,而是交错链状的网络结构.5、供应链的目标供应链的成功应该由供应链总体盈利而不是单个环节的利润来衡量。
供应链的目标:使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6、供应链管理的定义(美国)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特定企业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企业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问题.7、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1)客户需求个性化的要求和变化;(2)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3)经营环境的变化与发展;(4)技术环境的演变与发展;(5)制造模式的演化与发展;纵向一体化:从原料、半成品或零部件到成品一条龙的生产方式,所谓“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横向一体化: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方向产品和市场;趋势: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发展(6)物流高级化、服务高水准发展8、客户需求个性化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1)对产品的品种规格、花色品种、需求数量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要求,而且这种多样化要求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2)对产品的功能、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而且这种要求提高的标准又是以不同用户的满意程度为尺度的,产生了判别标准的不确定性;(3)要求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要像大批量生产的那样降低成本;(4)客户对服务的要求:配送、售后……9、物流与供应链: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10、供应链的特征(1)复杂性: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组成跨度(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不同类型的企业构成,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关联性强、交易多。
第一章理解供应链
![第一章理解供应链](https://img.taocdn.com/s3/m/15d1480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07.png)
第一章理解供应链在当今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论是大型跨国公司还是小型本地企业,供应链的有效管理都能够直接影响其成本、效率、客户满意度以及市场竞争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供应链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理解。
供应链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配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资源和参与者的网络。
它不仅仅是物流运输,还包括了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和协调。
从源头说起,原材料供应商是供应链的起始点。
他们提供了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和零部件。
这些供应商的可靠性、质量和价格,对于后续的生产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个优质的供应商能够按时提供高质量、价格合理的原材料,为企业的生产提供稳定的保障。
接下来是生产环节。
这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过程,涉及到工厂的设备、工人的技能、生产流程的优化等众多因素。
高效的生产过程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然后是物流配送。
这包括了产品的存储、运输和分销。
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何优化仓库布局,如何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准时到达,都是物流配送环节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现代供应链中,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如自动化仓储、智能物流追踪系统等,都在不断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信息流在供应链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市场需求的预测,到生产计划的制定,再到库存管理,都需要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
例如,销售部门需要将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以便调整生产计划;采购部门需要根据库存水平和生产需求,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
资金流则是供应链的血液。
它涉及到采购支付、销售收入、库存成本等方面。
合理的资金管理能够确保企业在供应链运作中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降低资金成本和风险。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整个链条的协同优化,以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供应链基础知识全讲解
![供应链基础知识全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a344c6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45.png)
供应链基础知识全讲解1.什么是供应链供应链这个术语形象地描述了产品或原材料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商、直⾄顾客这⼀链条移动的过程。
供应链涵盖接受并满⾜顾客需求的全部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产运作、分销、财务和顾客服务。
以便利店的系统流程为例:2.供应链⽬标供应链的⽬标应该是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化。
供应链所产⽣的价值(即供应链盈余)应为来⾃顾客的总收益与供应链消耗的总成本之差。
供应链盈余=顾客收益价值-供应链成本3.供应链流程观点供应链是由⼀系列发⽣在不同环节内、不同环节间的流程和流组成,如下结构⽰意图:3.1供应链流程的循环观点每⼀个循环发⽣在供应链两个相邻环节之间的界⾯上,即每个环节内都有⾃有的流程,且环节之间都有相应的交互。
3.2供应链流程的推/拉观点拉动流程:订单的执⾏依据顾客订货推动流程:订单的执⾏依据对顾客订货的预测3.3企业中供应链的宏流程供应链管理书中⼀般将供应链流程划分为如下三个宏流程:1. 客户关系宏流程的⽬的是产⽣顾客需求、发出订货并跟踪订货的过程,包括市场营销、定价、销售、订单管理和呼叫中⼼管理等流程。
2. 内部供应链管理宏流程的主要⽬的是⾼效地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满⾜由客户关系管理流程产⽣的需求,包括选址和仓库能⼒计划,决定每个仓库都保存什么产品,制定库存管理策略,以及按订单取货、包装和发货。
3. 供应商关系管理宏流程的主要⽬的是为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安排和管理供货资源,包括为各种商品选择供应商、评价供应商、与供应商就价格和交付条款谈判、与供应商分享供给与需求计划、补货订单处理。
这三个宏流程控制着信息流、产品流、和资⾦流,以产⽣、接收和履⾏顾客订单。
以便利店为例展⽰相关结构图:(此图仅展⽰内部供应链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宏流程)4.供应链战略匹配4.1 战略匹配公司层⾯⼀般具备竞争战略与供应链战略,战略匹配意味着竞争战略和供应链战略要有共同⽬标。
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
![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5397e6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3.png)
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一)定义1.供应链《供应链服务术语》中的定义是:供应链指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
最新的中国国务院的定义是: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
供应链的基本组成部分:①供应商:供应各种需要资源的企业,供应包括原材料、在制品、设 备、能源、服务等。
②制造商:负责产品制造,包括产品开发、生产和售后服务等。
③分销商:将产品送到经营地理范围每一角落,在某一区域和领域,拥有商品的所有权,承担的是渠道销售的业务。
④零售商: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企业。
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必须包含“三流”:物流:物品从供货商向接受地的实体流通过程。
包含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信息流:伴随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而产生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资金流:伴随供应链中商务活动而发生的资金和票据往来的流动过程。
举例: Consumer 1.og-Sucs Supplier Γ∣Γ1fiRetaierManufacturer2.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从原料采购到产品交付至最终目的地的整个过程中,对与产品或服务有关的商品、信息和资金的流动进行管理。
不仅包括企业自身的采购、制造、销售等业务过程,还包括与渠道伙伴之间的协调和协作。
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将顾客所需要的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
3.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区别4.SCM和SRM、ERP的区别2012年由美国首先提出,是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生产及工业经济的结合,主要是将设备、产线、供应商、产品、客户等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连接,进而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
对供应链的理解
![对供应链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6b88fa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3.png)
对供应链的理解供应链是一系列与生产和销售相关的活动和环节的有机组合,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仓储管理和销售配送等各个环节,以实现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用户的流通和交付。
它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将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协同合作,以实现高效、可靠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供应。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供应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企业面临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快速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
从理论上讲,供应链可以分为上游和下游两个方向。
上游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商到生产厂商的环节,下游则从生产厂商到最终用户的环节。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各个环节的运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交付给客户。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协同管理。
信息流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各个环节间的及时沟通和信息共享,以便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和调整生产计划。
物流是指将产品从供应商运送到客户的物理流程,包括仓储、运输、包装等环节。
资金流是指企业财务上的流转,包括资金支付和收入的流入等。
供应链管理涉及到多个层面和多个参与者。
除了供应商和生产商,还包括物流服务商、仓储服务商、零售商和其他相关参与者。
这些参与者之间需要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定规划和策略,以实现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和优化。
在实际操作中,供应链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供需平衡:通过预测和计划,确保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供需平衡,避免库存过剩或供应不足的情况发生。
2. 信息共享:各个环节之间需要及时共享关键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决策和调整。
3. 风险管理:供应链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如供应商倒闭、自然灾害等。
供应链管理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以减少潜在的损失。
4. 成本控制:供应链的优化需要考虑成本效益。
企业需要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5. 环境可持续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强,供应链管理也需要考虑环境可持续性。
浅谈对供应链的认识.pptx
![浅谈对供应链的认识.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779346d08a1284ac950435c.png)
2019 年8 月23 日14:19:34
第一章 · 供应链的概念 第二章 · 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章 · 供应链的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章
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供应商 制造 装配 分销 零售 用
户
供应商 的供应
商
供 应 源
供应商
信息流
核心企 业
分销商
零售商
用户
需 求 源
资金流
物流
二、供以应分链为的:类型
一个供应链具有一定 的、相对稳定的设备 容量和生产能力 (所有节点企业能力
(3 )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 的综合,包括供应商
链
、制造商、运输商、
当供应链的 容量能满足 用户需求时 ,供应链处 于平衡状态
而当市场变化加 分销商、零售商等)
剧,造成供应链成 本增加、库存增加 、浪费增加等现象 时,企业不是在最
根据供应链存在的 稳定性划分:
(2 )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 链
基于相对稳 定、单一的 市场需求而 组成的供应 链稳定性较 强
基于相对频 繁变化、复 杂的需求而 组成的供应 链动态性较 高
在实际管理 运作中,需 要根据不断 变化的需求 ,相应地改 变供应链的 组成。
根据容量和需求不同:分为平衡供应链和倾斜供应链 平衡的供应链可以实现各主要职能之间的均衡。
信息流
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所涉及的原材料供 应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 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 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 个网络。供应链一般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 链。它们的区别是外部供应链范围大,涉及企业众 多,企业间协调更困难。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供应链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c33fe8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3.png)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供应链概述在当今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理解供应链的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其运作方式对于企业有效地规划、执行和优化业务流程至关重要。
一、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组织、资源和信息流的整合。
它不仅仅是物流的运输和仓储,还包括了供应商关系管理、生产计划、库存控制、订单处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多个环节。
更具体地说,供应链是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组成的网络,通过协调和整合这些参与者的活动,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高效流动和价值创造。
二、供应链的组成部分1、供应商供应商是供应链的起点,他们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付时间。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企业的供应链运作至关重要。
2、制造商制造商负责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
他们需要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流程、管理库存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地生产出产品。
3、分销商分销商在供应链中起到连接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作用。
他们负责产品的存储、运输和销售渠道的拓展,将产品推向市场。
4、零售商零售商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他们通过店铺、电商平台等渠道销售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
5、消费者消费者是供应链的终端,他们的需求和购买行为驱动着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6、物流服务提供商包括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负责产品在供应链中的运输、存储和配送。
7、信息系统信息在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和传递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和信息,以支持决策制定和协调运作。
三、供应链的流程1、计划这是供应链管理的首要环节,包括预测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和库存计划等。
准确的计划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
2、采购根据计划,企业从供应商处采购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
采购过程中需要考虑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价格、交货期和质量等因素。
供应链管理概述ppt课件
![供应链管理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6266322e3f5727a5e962d7.png)
三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 将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 的顾客所组成的供应链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需求稳定程度及可预测程度等可将产品 分为两大类,即功能型产品(Functional Products)和创新型 产品(Innovative Products)
功能型产品-般用于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如日用百货、 可乐、冷冻冷藏食品、常温加工食品等。
对于功能型产品的供应链类型选择 需求确定性:市场需求比较稳定 需求可预测性:容易预测,需求预测偏差较小 产品差异性:产品差异性小、品种较少 利润贡献率:边际利润相当低 产品生命周期:较长 供应链成员关心的是效率和成本,即提高效率、降低供应链
塑料制 造商
纸制品 制造商
包装制 造商
木材公司
化工产品制 造商(石油 公司)
宝洁或其 它制造商
沃尔玛或 第三方分 销中心
沃尔玛 商店
顾客需要 洗涤剂并 走进沃尔 玛商店
图 洗涤剂供应链环节
农户
木材 公司
谷 粒 工艺
设备
瓦楞纸 生产厂
谷类 食品
包装
商标生 产商
包装 分销 食品 商
包装 食品
食品 商店
(一)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 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的平衡。
目标——6R
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 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 按照正确的数量 (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lity )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 (Right Place)——即“6R”, 并使总成本最小 。
供应链 管理 介绍
![供应链 管理 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c25a22aa5e9856a5612602d.png)
第一讲供应链介绍(上)供应链的基本理论供应链是近几年来备受企业家关注的一个管理概念和内容,正是由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热切关注和研究、讨论,使得大家普遍认为它是一个很抽象的、学术性的课题。
而实际上,供应链所指内容是我们每天都可能要遇到的,更确切地说它应该归结为一类管理经验,只是在不同的产业及行业中有不同的重点而已。
1.供应链的定义在经济市场化、市场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的过程中,在不同产业之间、相关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供需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了产业关联、企业间合作、企业不同部门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供需关系,而由供需关系连接起来的网络结构则被称为供应链(Supply chain)。
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其基本含义如下:供应链中既包括制造商和上游的零件/原材料供应商,也包括下游的批发/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客户本身;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在供应链活动中,反映了不同经营主体间的合作、竞争和利益关系;体现客户价值链增值是供应链运作的意义所在。
2.供应链存在的意义今天的很多企业已经将它们最为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如何去了解企业的一个消费者”、“是什么样的消费者会购买企业的产品”以及“为什么这些消费者要购买这些产品”等问题上。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idea如何转变为一种产品或服务来提供给消费者”的过程的思考。
事实上,供应链存在的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连接“企业的idea”和“消费者”,(详见图1-1)。
图1-1 连接idea与消费者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在了解了有关供应链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来看看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也叫价值链管理(Value Added Chain Management)或需求链管理(Demand Chain Management),是美国管理学会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因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极大复杂化的需要,从生产实践中抽象出来并提炼而成的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容ppt课件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d7954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8.png)
供应商的供应商
原、辅料供应商
供 应 商
企业
直接客户
间接客户
需 求 源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供应链管理的主线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的基础 是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将供求信息及 时、准确地传达到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实现供应链的管理。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四)采购过程
采购过程发生在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包括所有确保制造 商的原材料对生产调度是可用的活动。
供货过程——不确定的客户需求 采购过程——确定的生产调度
基于制造商生产 调度或供应商存货
需要的订单
供应商生产调度
验收货物 原材料制造和发动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协作关系管理
合作性与协调性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无缝连接的供应链物流系统是确保供应链协调运作的前提
条件。 这种无缝连接的供应链物流系统是以相关企业之间的紧密
协作为基础的。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第一讲理解供应链
![第一讲理解供应链](https://img.taocdn.com/s3/m/ab318a41a45177232f60a246.png)
1.1.5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与 发展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有鉴于“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横 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思想兴起 。 “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 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产生了供应链管 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这一 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 。
*注:国内有人将Supply Chain翻译为“供需链”, 国外也有人使用Supply/Demand Chain
1.2.2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源
零件供应商 供应商的供应商 供应商 制造商 核心企业 分销商 分销 零售 用户
汇
物流
信息流 资金流
核心企业:制造商、零售商,等等
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
1.2.3供应链的特征
面对面 B2C
企业结构与绩效管理(文化、组织、竞争力,等等) 集成结构(工作流、界面、中间件和软件管理等等)
主要基础结构(网络与服务器等等)
用户
电话
售后服务 与技术支 持Fra bibliotek电话用户的用户
1.3.2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基本 思想)
强调核心竞争力
体现“横向一体化”。为此要清楚地辨别本企业的 核心业务,然后就狠抓核心资源,以提高核心竞争 力。 非核心业务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与 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 过去的竞争对手相互结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成果 共享。 将过去由本企业生产的非核心零部件外包给供应商, 双方合作共同参与竞争。
• 拉动式系统 • 来自最终用户的固 定需求量 • 生产能力与需求匹 配 • 固定的生产协作单 位 • 柔性的制造系统 • 相似产品范围很小 • 经济生产,批量很 小
对供应链的理解和认识
![对供应链的理解和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37ec9de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9.png)
供应链可重要啦!如果没有供应链,我们就吃不到好吃的苹果,穿不到漂亮的衣服。就像有一次,我特别想吃苹果,可是妈妈去水果店的时候,老板说没有苹果了。我就想,为啥没有苹果呢?后来妈妈告诉我,可能是因为供应链出了问题,苹果没有办法及时运到水果店。我这才知道,原来供应链这么重要呀。
对供应链的理解和认识
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供应链这个东西可神奇啦!
啥是供应链呢?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生活中需要的东西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一条长长的 “链条”。比如说,我们每天吃的苹果吧。苹果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果农伯伯的果园里来的。果农伯车来把这些苹果拉走。大卡车把苹果拉到批发市场,批发市场里有好多好多的水果呢。接着,水果店的老板就会去批发市场买苹果,再把苹果拉到自己的水果店。最后,我们就可以去水果店买到又红又甜的苹果啦。这一整个过程,就是苹果的供应链。
还有哦,供应链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了。以前的时候,人们要买东西都要走很远很远的路,去很远的地方才能买到。但是现在有了供应链,我们在家里就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说,妈妈可以在网上买衣服,快递叔叔就会把衣服送到我们家。这可太方便啦!
我觉得供应链就像一个魔法链条,把我们需要的东西都变到我们身边来。我们要感谢那些在供应链上工作的人们,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么美好。以后我也要好好学习,说不定我也能成为供应链上的一员呢,让更多的人能吃到好吃的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嘿嘿,你们觉得供应链神奇不神奇呀?
本章介绍供应链的含义
![本章介绍供应链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eb690470580216fc710afd36.png)
物资流通
商业流通
交易信息的流程
发送货物的程序
接受订货、签订合 同等的商业流程
信息流通
资金流通
货币的流通
(二)供应链的主要活动
1
商品的开发 和制造
2
商品的配送
3
商品的销售 和售后服务
三、供应链与纵向一体化的区别
纵向一体化一般指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顾客之间拥有产权 归属关系,而供应链上的企业集合一般不具备这种产权关 系,它们一般是建立在共同的理念基础上的默契关系或通 常的契约关系。
物流或/和服务流
第二层 供应商
第一层 供应商
核心 企业
分销 中心
资金流、需求流
零售商
客户
(二)供应链分类
1.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
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动过程中所涉及 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 需网络。
外部供应链则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 和流动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 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
三、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的一般性原则
原则
资源优 势或核 心能力
原则
兼容与 互补性
原则
敏捷性 与柔性
原则
良好的 信用原
则
四、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维护
传统的组 织结构
不稳定性的表现及原因
个体理性 和团体理 性
私有信息 和信息渠 道不畅
动态结盟 与长期性 绩效的矛 盾性
2.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稳定性克服
第八章 供应链管理
本章介绍供应链的含义、分类及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供应 链管理的原理、实施及合作伙伴的选择,企业核心竞争力、 牛鞭效应及需求链管理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明确供应 链管理的意义,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文看懂什么是供应链,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一文看懂什么是供应链,什么是供应链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1534e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7.png)
一文看懂什么是供应链,什么是供应链管理兴福园电力2019-07-31 09:15:00“供应链”的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
”所以,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应包括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或零配件供应商),制造商(加工厂或装配厂),分销商(代理商或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
成功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协调并整合供应链中所有的活动,最终成为无缝连接的一体化过程。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实现四项目标:缩短现金周转时间、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实现盈利增长、提供可预测收入。
基本要素一般来说,构成供应链的基本要素包括:①供应商供应商指给生产厂家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企业。
②厂家厂家即产品制造业。
产品生产的最重要环节,负责产品生产、开发和售后服务等。
③分销企业分销企业为实现将产品送到经营地理范围每一角落而设的产品流通代理企业。
④零售企业零售企业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企业。
⑤消费者消费者是供应链的最后环节,也是整条供应链的唯一收入来源。
4个流程①物资流通这个流程主要是物资(商品)的流通过程,这是一个发送货物的程序。
该流程的方向是由供货商经由厂家、批发与物流、零售商等指向消费者。
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理论都是围绕产品实物展开的,因此物资流程被人们广泛重视。
许多物流理论都涉及如何在物资流通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将货物送出去。
②商业流通这个流程主要是买卖的流通过程,这是接受订货、签订合同等的商业流程。
该流程的方向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
商业流通形式趋于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店铺销售、上门销售、邮购的方式,又有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购物的电子商务形式。
③信息流通这个流程是商品及交易信息的流程。
该流程的方向也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
过去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看得到的实物上,因而信息流通一直被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外包的趋势
业务外包趋势上升
实施业务外包策略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和 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的核心业务能力和积蓄形 成世界级企业的能量。是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 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等的集成
强调这几个流必须集成起来,只有跨企业流程实现集成化,才能实
现供应链企业协调运作的目标。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
这是信息流管理的先决条件
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物流的作用特别重要,因为缩短物流周期比缩短制造周期更关键。
理解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系统的区别。传统的供应 系统体系是“从采购到销售”,而供应链是 “从需求市场到供应市场”。
1.2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1.2.1供应链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
有些学者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 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 供应链的外部环境。——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
马士华书中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 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 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 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 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 网链结构。”
*注:国内有人将Supply Chain翻译为“供需链”,
1.1.2新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新 特点
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 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1.1.3传统的管理模式
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市场环境特征:以规模化需求和区域性的卖方市场为主 生产方式特征: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刚性、专用流水线 管理组织特征:多级递阶控制的组织结构,管理跨度小、层
这就是人们说的:
“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
(Vertical Integration)
纵向集成模式
如果产品生产阶段很多的话,企业从产品的最底层或靠近底层的 阶段开始直接生产;或者,当产品是由独立的多种零部件构成时,企 业从事相当大一部分零部件的直接生产,就是所谓的纵向集成模式。
国外也有人使用Supply/Demand Chain
1.2.2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源
供应商的供应商
零件供应商 供应商
制造商 核心企业
分销 分销商
汇
零售
用户
物流
信息流 资金流
核心企业:制造商、零售商,等等 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
1.2.3供应链的特征
复杂性 动态性 面向用户需求 交叉性
1.2.4供应链的类型
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 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
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的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 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
1.3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1.3.1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
第一讲 理解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
1 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管理与业务外包 供应链管理与扩展企业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Leabharlann 1.1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
1.1.1竞争环境对企业的挑战
信息时代的挑战 技术进步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挑战 消费观念变革的挑战
增加企业投资负担 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 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 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管理思想与组织模式的转变
1.1.4管理模式的转变
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
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FMC) 减少零件变化(Variety Reduction Program,VRP)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整个渠道的总 体流程的集成哲学。”
供应链管理是对传统的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间及企业之间的职能从 整个供应链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协调,目的是提高供应链及每个 企业的长期绩效。
供应链管理示例(IBM欧洲公司)
制造 制造
生产计划 制造 制造
IBM
直接销售
地方 分销 中心
次多 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特征:集权式,以追求稳定和控制为主 竞争模式:以规模求效益 资本的高投入和教育、科技的低投入:大规模生产需要大量
土地和设备。劳动的特点是简单重复劳动。 信息特征和系统特征:静态、开环、相对封闭的刚性系统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企业为中心,企
建立在最佳生产系统平台上的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供应链管理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而吸引 了越来越多的企业 。
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 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 25%~35%;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提高10% 以上
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 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
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稳定性较强
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动态性较高
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如图)
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处于平衡状态 当市场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库存增加、浪费增加等现
象时,企业不是在最优状态下运作,供应链则处于倾斜状态
资源外用(Outsourcing)
非核心业务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与 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
合作性竞争
过去的竞争对手相互结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成果 共享。
将过去由本企业生产的非核心零部件外包给供应商, 双方合作共同参与竞争。
以顾客满意度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
对下游企业来讲,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功能不是简单的提供物料,而 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
EDI
应计划 持
EDI
供应商关系
WEB
WEB
面对面
实现/电子实现(eFulfillment) 面对面
B2B
B2C
企业结构与绩效管理(文化、组织、竞争力,等等)
集成结构(工作流、界面、中间件和软件管理等等)
主要基础结构(网络与服务器等等)
1.3.2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基本 思想)
强调核心竞争力
体现“横向一体化”。为此要清楚地辨别本企业的 核心业务,然后就狠抓核心资源,以提高核心竞争 力。
80年代
90年代
2000年+
制造资源计划(MRPII )
• 推动式系统 • 物料订货以可分配 需求为基础 • 消除安全库存和周 转库存 • 依赖于相关订货计 划和可靠的预测 • 通过变动对供应商 需求实现柔性
准时生产制(JIT)
• 拉动式系统 • 来自最终用户的固 定需求量 • 生产能力与需求匹 配 • 固定的生产协作单 位 • 柔性的制造系统 • 相似产品范围很小 • 经济生产,批量很 小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形 成了一种“横向一体化”的管理热潮。许多企业将 原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自己集中资源发展核 心能力,通过和相关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占据竞争中 的主动地位。
1.1.5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与 发展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有鉴于“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横 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思想兴起 。
精细生产和精细供应
• 消除浪费 • 库存和在制品占用 最小 • 成本在供应链上透明 • 多技能员工 • 减少工件排队 • 调整、转换时间很 短 •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 每一个阶段连续改 进
供应链
• 快速反应 • 供应具有柔性 • 顾客化定制生产 • 与最终需求同步 生产 • 受控的供应链过 程 • 合作伙伴间的能 力是集成的 • 全面应用电子商 务
生产集成化程度
生产集成化涉及两个方面的选择: 1、构成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是都集中在企业内部,还是将其中一部 分委托给其它企业; 2、本企业直接从事零部件生产占全部零部件的比重。
这决定着对制造(服务)资源的整合程度。
用一句话概括传统管理模式:就是“纵向一体化” 为主导的指导思想。
传统“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弊 端
对于供应链管理,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和称呼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 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 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 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 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几种典型的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La Londe和Masters 供应链战略包括:“……供应链上的两个或更多企业进入一个长期
(1994)
协定,……信任和承诺发展成伙伴关系,……需求和销售信息共享的 物流活动的整合,……提升对物流过程运动轨迹控制的潜力。”
Stevens(1989)
“管理供应链的目标是使来自供应商的物流与满足客户需求协同运作, 以协调高客户服务水平和低库存、低成本的相互冲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