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论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面风险管理越来越成为现代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 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
纵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历史过程 ,风险管理
活动 中 , 用于识别哪些 可能影响企业 的潜在事件并管理
高起点 、高质量 、高速度地 实施赶 超战略 ,是国内商业 银行在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时必 须密切关注并 着力研 究的重要课题 。
一
、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 全面风险管理 ”的概念源 自于美国著名 的职业 机
构 C S ,其内涵要大于 < OO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核心
理念是对整个金融机构内各个层次 的业务单位 ,各个 种 类的风险进行通盘管理。对商业银行业而 言 ,全 面风险 管理涉及 从 董事 会、管理层 到 风 险管 理部 门 、业 务部 门、分支 机构等各 个层 面 ,涵 盏信 用风 险、市 场 风险 、 操作 风险 、运营风 险 、法律 风险 、流动 性风 险等领 域 ,
本配置模型 ,以弥补巴塞尔协议之不 足。此外 还有些商
理系统软件 , 改造风险管理组织 体系和业 务流程等 。从
国内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看 ,尚处起
业银行开始关注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 , 不断探索建立 并 测量信用风险的内部方法和模 型 , 主要代表 为摩 根银 其 行的 “ 用矩 阵系统 “ 信 。尤其 是 19 97年的亚 洲金融 危
尔协议” ,旨在加强对银 行的监管 ,规范银 行 的风 险控 制 ,并 由此产生了通过 对资本充足性管理而 防范和控制
风险的理论和实践 。进 入 2 0世纪 9 0年代 ,随着衍 生金 融工具及交易的迅猛增长 ,市场风 险 日益突显 ,国际上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不仅承担着存贷款等传统业务,还涉及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和跨境业务,其经营风险也相应增加。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其构建和运作的关键要素。
一、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是银行在运营过程中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各类风险的有机整合。
其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银行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资产和实现利润最大化。
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减少损失并确保风险在承受范围内。
2. 提高信誉和声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信誉和声誉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可以增强银行的声誉,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提高市场竞争力。
3. 遵守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限制和监管要求。
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帮助银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降低违规风险和罚款处罚。
二、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1. 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设计: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明确各类风险的责任分工和处理流程。
这些政策和流程应该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应对。
2. 风险分类和评估:商业银行需要将风险进行分类,并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风险分类可以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3. 内部控制和合规规范: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合规规范,确保业务操作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定。
内部控制可以包括审批权限的划分、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和职责等。
4. 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以便及时收集、存储和分析风险相关的信息。
信息技术支持系统也可以提供实时监测和报告功能,帮助风险管理人员及时做出决策和应对措施。
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运作1. 风险监测和报告:商业银行应建立定期和实时的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数据收集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数据收 集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数据处理
商业银行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加 工、处理和分析,为风险管理决 策提供支持。
数据存储
商业银行应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存 储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
CHAPTER 04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建设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和团队建设
01
背景介绍
某银行是一家大型商业银行,面临着市场竞争和风险管理等多重挑战
。为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该银行决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02 03
风险管理策略
该银行首先制定了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 和应对措施。通过建立风险偏好体系,明确风险容忍度和风险控制目 标,实现了对各类风险的全面管理。
监控与评估
该银行建立了风险监控和评估机制,通过定期对各类风险进行量化和定性分 析,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同时,对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 估,确保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执行。
某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成果案例
01
02
03
04
05
成果概述
某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体 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 果。通过实施全面风险管 理,该银行的风险敞口和 风险损失明显降低,资产 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 理体系建设措施
2023-11-06
目录
•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 •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 案例分析
CHAPTER 01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和特点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银行通过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各类风险,以实现最大化的 收益和最小的损失。
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建设与全面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建设与全面风险管理作为资本市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控理论,对银行业而言,COSO的ERM体系针对性不及BASEL强,监管要求更为原则导向,容易增加实际应用的难度、引起使用者的疑惑,产生推行阻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商业银行全面落实ERM的积极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商业银行在摸索前行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内控管理举措,为全面推行ERM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建设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实例。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三道防线是指由内控体系的设计监督、操作执行和防范评价三类保证活动、三类保证人员组成的全行内控体系,是全面覆盖集团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各条线、各职能、各机构,实现信息共享、联动互动、适当交叉、合理覆盖的内控保证活动机制。
虽然国内外银行同业对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控三道防线的划分不尽相同,但基本特点是一道防线强调过程实时控制和自我评估程序,二道防线强调各职能部门对一线部门(过程)进行设计、管理、指导、检查和监督,三道防线强调内部稽核部门对业务操作职能(一线)及业务管理职能(二线)进行再监督和评价,发现问题并督促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从银行整体层面而言,构建内部控制三道防线是完善银行内控管理架构的重大变革,是内控关口前移、全面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和合规文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是全面满足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RM)的重要奠基石,将内控和操作风险管理基础建设纳入了统一规范的轨道。
从内控框架的改进发展来看,构建内控三道防线是COSO内控框架部分改革思路得以成形的典型实例,具体来讲:首先,ERM在内控理念方面强调了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和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机制。
银行三道防线建设思路表明,各机构、职能部门、人员都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唯有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三道防线牢不可破的威力。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浅析
实施准 人管理 , 撤并管理。 约束 资金 营运 的措 施 , 如取 消大 面额存
款种类 , 对某类 贷款规模进行 限额控制如固定 资产贷款 、 房地产贷
款。 良好的法律环境 和严格有效的监管体 系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 放的前提和基础。 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 中可以看到 , 国金融体系 美 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 。 这对我国金融监管者来说 , 是个 重要警示 。 面对金融业的全面开放 , 我国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必须加 强金融监管 。 第一 , 扩大监管范围。 第二 , 改革监管结构 , 将来时机 成熟时必须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 , 并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 ( ) 二 商业银行 总行与管辖 分行风险防范管理 商业银行总行 必须建立适应现代金融发展 的管理会计核算体系和健全 、有效的
防范 的核心 , 以此为核心形成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 有助于对全行 经营风险实行有序 、 规范的动态管理 , 完善 事前 、 中和事后 三个 事 风险 防范环节的权 限控制 、 整体运作及信 息支持 。 国商业银行过 我 于关 注微观管理 , 缺乏从整体上对银行经营风险的控制 和管理。 由 于缺少成熟的公司治理基础 , 尽管 己经构建 以风险管理委员会 , 并 不能有效发挥其真正的指导和决策职能 ,因此需要强化其在风险 管理体 系中的核心地位 ,以及建立围绕风险管理委员会为 中心的
及 基 层 分 支 行 风 险 内控 体 系 。
( ) 一 中央银行金 融监管
该层次 的风统性 、 区域性 、 全局性 的金融风险的发生。
有效 的 中央 银 行 金 融监 管 可 以对 商业 银 行 和 其 它金 融 机 构 的 市场
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体系的构建
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体系的构建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风险的增加,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偏好管理体系。
本文将讨论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体系的构建,并探讨其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1. 风险偏好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承担着资金的存储、贷款和投资等重要职责。
然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加了银行业务的风险。
一个有效的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风险,确保其经营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风险偏好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风险管理: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工具,帮助银行识别、衡量和监控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2 投资决策: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确定其风险偏好,指导其投资决策。
通过合理的风险偏好管理,银行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1.3 合规性管理:一个完善的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确保合规性管理。
在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需要满足各种监管要求,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满足监管要求,避免因违规行为而遭受处罚。
2. 2.1 风险文化建设:风险文化是一个组织对风险认识和处理的总体态度和价值观。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积极的风险文化,使所有员工都意识到风险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到业务决策过程中。
2.2 风险评估和测量: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风险评估和测量方法,用于准确评估风险水平和风险偏好。
这包括对风险事件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以及对风险敞口和资本充足性进行测量。
2.3 风险监控和控制: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监控和控制机制,监测风险水平和风险偏好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对冲策略。
这包括建立风险报告和风险指标体系,落实风险限额和风险控制措施等。
2.4 风险沟通和报告: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沟通和报告机制,确保风险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各级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方。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与流程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与流程引言本文件旨在阐述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如何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流程。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风险控制和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广大客户的利益。
一、风险控制管理制度1.1 制度框架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架构:明确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职能和责任。
- 风险识别与评估: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 风险分类与计量:根据风险类型进行分类,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计量。
- 风险控制与缓释: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风险缓释。
- 监督与审计:对风险管理活动进行持续监督和定期审计。
- 信息披露:依法对外披露风险管理相关信息。
1.2 风险管理部门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其职能包括:- 识别、评估、监控各类风险。
- 制定和更新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指导书。
- 协调内部资源,确保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1.3 风险识别与评估商业银行应建立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分析。
- 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和工具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估。
1.4 风险分类与计量根据监管要求,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并采用适当方法进行量化:-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主要风险的分类。
- 采用风险权重、敏感度分析等方法进行风险计量。
1.5 风险控制与缓释制定针对不同风险类型的控制措施和缓释手段:- 信用风险控制:如信贷审批、担保和抵押等措施。
- 市场风险控制:如资产分散、对冲等策略。
- 操作风险控制:如内部控制、信息技术安全等。
1.6 监督与审计- 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审计。
- 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风险管理进行监督。
1.7 信息披露依法合规对外披露风险状况和控制效果,增强透明度。
二、风险控制流程2.1 信贷业务流程- 客户信用评级与授信。
- 信贷申请、审批与发放。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架构体系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架构体系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架构体系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面临着多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体系。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架构体系的范本,以供参考使用。
二、风险管理架构体系概述1、风险管理目标和原则:明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并指导原则,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等。
2、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等。
3、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包括风险管理框架、风险分类和定义等。
4、风险管理流程: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等。
5、风险报告和沟通:商业银行风险报告和沟通的方式和内容。
三、信用风险管理1、信用风险识别:介绍商业银行识别信用风险的方法和工具,如客户信用评级模型等。
2、信用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模型,包括借款人违约概率的计算方法等。
3、信用风险监控和控制: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方式和方法,包括限额控制、风险权重计算等。
四、市场风险管理1、市场风险识别:商业银行识别市场风险的方法和工具,如风险敞口计算方法等。
2、市场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模型,如风险价值计算等。
3、市场风险监控和控制: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方式和方法,如止损机制等。
五、操作风险管理1、操作风险识别:商业银行识别操作风险的方法和工具,如流程分析和控制矩阵等。
2、操作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模型,如事件树分析等。
3、操作风险监控和控制: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方式和方法,如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成立文件、风险管理部门组织结构图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的法律基础,主要规定商业银行的监管和管理等事项。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对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各 类风险的持续监测和预警的过程,以 实现风险的及时发现和应对。
风险监控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体 系,包括风险指标监测、风险报告和 风险处置等,以确保对风险的及时响 应和控制。
03
CATALOGUE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分散策略
总结词
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
场风险敞口。
敏感性分析有助于商业银行 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
,降低潜在的损失。
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在于其 假设市场变量变动是线性的 ,而在现实中市场变动可能
存在非线性关系。
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是一种通过模拟多种可能的未来情景来 评估金融机构风险的方法。
情景分析有助于商业银行了解其潜在的风险敞口 和市场变化趋势,为其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与影响
巴塞尔协议是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标准,对资本充足率、风险加权 资产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巴塞尔协议的引入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了银行体系的系 统性风险。
中国商业银行需要按照巴塞尔协议要求,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 ,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6
CATALOGUE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与未来发展
金融科技的崛起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 面临新的风险,如技术风险、 数据安全风险等。
金融科技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如大 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技术投入,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加强 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共同 应对风险挑战。
风险评估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模型,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风险值进行计算,为风险控 制提供依据。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不良 贷款 比率 ( %)
较年初 下降幅度( %)
86 .1
37 .9
1.9 0 4
4 5 .1
4 2 .2
06 .8
不良贷款余额 ( 亿元 ) l 1 36 33 .
17 4 8 02.
1 7. 418
( 资料来 源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网站)
五级分类仅仅是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一个初级 阶段 , 或 者说五级分类主要是便于监管 当局检查商业银行的 贷款质量 , 并以此要求商业银行计提贷款准备 , 这种 分类并不能满足商业银行有效地进行贷款管理 的需
要。
方面也可能引发公众信心的丧失而倒 闭。 国银行 各 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和存款保 险制度都没有对银行经 营过程 中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 的遏制 。 巴塞尔委员会 正是在这样 的背景下 , 逐步将银行 的监管从外 围修补
近年来 ,中央银行虽然在逐步强调风险监管 , 但
银行业 的风险监管主要关注的是信贷风险。 人民银行 的主要监管任务是降低不 良贷款余额和 比例 , 而对其
他风险关注较少 。 要求商业银行在授信之前必须进行 信息收集 , 并实行充分 的评估 。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 的存在 ,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收集、 分 析组织 , 或者无法得到信息或信息不可靠 , 就很难实 施全面的授信评估。对大多数银行来说 , 信用风险是 主要风险 , 而不 良贷款是最大 、 明显 的信用风险来 最 源 ,特别是 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 见 表 ) :
维 体 春的 掬走
李 芳
一
、
新 巴塞 尔协议 风 险管 理的 内容
而其他风险则是通过第二支柱——监督 检查 和第三
商业银行应如何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商业银行应如何构建风险控制体系【摘要】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面临着各种风险,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商业银行应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各类风险。
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政策,明确风险承受能力和管理措施,为应对风险提供指导。
接着,实施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防范风险发生。
开展风险评估和监控,定期检查和评估风险状况,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建立灵活的风险防范机制,做好危机应对准备,确保风险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不仅可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也能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商业银行应重视风险管理,不断完善和强化风险控制体系。
【关键词】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政策,内部控制机制,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防范机制,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的存储、调剂和支付职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复杂,涉及到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其经营风险也相对较高。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商业银行必须构建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应对各种潜在风险,保障自身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
风险控制体系是指商业银行为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而建立的一系列机制和流程,包括组织结构设置、政策规章制定、内部控制机制、风险评估监控和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
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减少损失,提高风险管理效益,确保金融机构稳健发展。
商业银行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应当认识到风险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加强对风险管理部门的建设和投入,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实施严格的内控机制,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监控工作,建立灵活的风险防范机制,从而构建一个健全、高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为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建立风险管理部门是商业银行构建风险控制体系的关键一步。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构建授信用风险控制体系
其他结算融资. 授信额度业务都是空白. 此 时银行的授信管 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 ) 轨期 间的授 信 管理 二 转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金融体翩经 历了几 次大 的改革, 目前 己基本建 立起 符合 市场 到
计算机阿络化的完善, 银行在授信管理方面 银行, 尤其是 4 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无论 也充分地运用了这些最新科技手段。 其中最 按一级资本排名还是按资产排名均位刊前
一
为明显的是统一授信的运用, 统一授信做为 5 名. 0 但资本利润率平坶只有 46 %, . 4 与英 61 %{美 国银行 业平均 种科学的授信体系在商业银行实际运作 国银行业平 均 数 2 .3 中对防范风险、 巩固与客户的关系、 提高效 数 2 .1 04 %、新 加坡 银 行业 平均 数 l.7 55%
一
对代理银行互委业务的管理等等, 都涉及到 的 趋势 ,而外 资银 行触赍 本收盏 率均在 银行对客户资信调查和授信的审 定及资产 2%以上。 0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收益事还
的管理 。
不到 1 远低于国外商业壤行。 %, 我国进入世界 10 家大银行的 1 家 00 4
2 授信管理 的内容进一步丰富。随着 .
・
31
维普资讯
口金 融 财 会 口
体制的金融运作框架。 其中银行作为社会的 率、 扩大市场份额是十分有益的。 资金供应者仍然在发挥着主要 的作用。但
3 行 内 部 授 信 管 理 体 制 进 一 步 规 .银
是. 从八十年代初的援改贷直到目前的银行 范 。面对 中央 银行 的严 格监 管 , 并从 防范风 经营体制发生的变化, 仍然是处在一种过渡 险 、 高生存 和 竞争能 力 出发 . 内商 业银 提 国 时期。由此。 商业银行的授信管理逐步问市 行 对 内部授 信 管 理的 监 控也 进 一 步加 强 。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构建市场风险防范体系,保障资金业务、信贷业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依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规定和银行审慎监管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明确了本行市场风险管理的职责划分、控制管理方法、相应模型、管理制度等内容要求。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行市场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及控制等管理控制。
第四条本制度中的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本行的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分别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带来的风险。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
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其运营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第一步是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障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和稳定运营,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风险管理效益。
风险管理的原则包括风险最小化、风险分散化、风险规避等,以达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第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和制度。
商业银行应设立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拥有专业的人员和技术设施。
同时,建立和完善各类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分类、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报告等,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第三,构建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流程。
商业银行应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框架,明确各类风险的分工和责任,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能够全面覆盖和有效运作。
同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测度、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环节,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能够科学、高效地进行。
第四,加强风险监管和内控。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管,包括制定监管规则、监测和评估风险的方式和方法等,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风险。
同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风险防范、风险控制、风险预警等,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运作。
第五,加强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包括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等,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数据共享和风险信息的交流,提高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
第六,加强人员培训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同时,加强风险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最后,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外部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风险管理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体系的构建——以Z银行为例
编者语:作为银⾏全⾯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风险偏好是银⾏整体发展战略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风险偏好的设定、传导、执⾏和反馈,构成了全⾯风险管理的主线。
如何⾃上⽽下构建科学的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地推动实施,成为全⾯风险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
本⽂以Z银⾏为例,从风险偏好的管理框架和流程的设计、风险偏好⽅案设置、风险偏好陈述、风险偏好指标的选取标准和阈值测算等⽅⾯,对商业银⾏风险偏好管理体系的构建进⾏了系统研究。
敬请阅读。
三、Z银⾏风险偏好管理的框架和流程图3-1 Z银⾏风险偏好的管理框架和流程图其中,风险偏好管理办法是明确商业银⾏风险偏好管理流程、⽅法、组织架构和职责分⼯的制度⽂件。
风险偏好声明(陈述书)是⽬标期内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纲领性⽂件,制定时需全⾯考虑宏观经济趋势、⾏业发展状况、银⾏⾃⾝业务发展战略和利益相关者期望,⼀般情况下,风险偏好声明(陈述书)应包含总体风险偏好和各类具体风险偏好的声明,每类风险偏好⼜分别包含定性描述与定量指标计量。
风险偏好定量指标可以通过传导机制与风险限额结合起来,将风险偏好阈值作为⼀种硬约束,风险限额作为⼀种软约束。
风险偏好的管理流程⼀般包括四个步骤,即偏好制定、监控和报告、超限管理和偏好变更。
图3-2阐述了风险偏好管理各流程间的相互关系。
图3-2 风险偏好管理各流程间关系图由于董事会对银⾏的风险偏好负有最终的管理责任,因此,定期将风险偏好上报⾄董事会是必要的。
同时,因为风险偏好指标作为全⾏风险容忍底限,银⾏应当设⽴预警值,在达到预警值时,应考虑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超限额情况的发⽣。
在风险偏好超标时,银⾏应⾸先考虑制定⾏动⽅案以降低风险,同时通过分析,如发现风险偏好指标的设⽴值存在不合理情况需要调整时,应⽴即发起偏好变更流程。
(⼆)、Z银⾏风险偏好管理具体流程1.偏好制定Z银⾏制定风险偏好时,应⾸先由风险管理部门草拟年度风险偏好声明,其次由各类风险归⼝主管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的风险偏好的指标和阈值提出设定建议,并进⾏会签。
商业银行应如何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也将与日俱增。
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其核心是风险管理水平的竞争。
如何防范和控制新的金融风险产生,及早化解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及在与跨国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问题。
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与发展来看,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信用风险,即借款人由于经营不善或主观恶意等发生债务危机,无力全部或部分偿还商业银行债务,造成逾期、呆滞、呆账等贷款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信用不良,存在着大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不良资产比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2、流动性风险,即银行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资产不足,不能满足支付需要,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的风险。
目前这方面的风险虽然暂时被居民的高储蓄率所掩盖,但仍然存在潜在的支付困难。
3、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个方面。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国际最低标准,而目前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远高于其资本增长速度,资本充足率还将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自1993年财务体制改革以来,将大量的应收未收利息作为收入反映,夸大了银行的盈利,而实际上多数银行虚盈实亏。
4、市场风险,这主要由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引起。
一方面,部分企业将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泡沫成分,间接危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企业债券清偿风险也不断加大,其中大部分债券是由国有商业银行担保或代理发行的,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不好,到期无力兑付,往往需要银行垫付,企业风险随之转化成金融风险。
5、内部管理风险,即银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力而形成的风险。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和《贷款通则》“四法一则”的颁布,金融业已步入了依法管理和经营的良性轨道。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
开 放式批改方法使学生有 了更多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 ,调动 了学 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开放式 的书面批 改 中取长补短 , 在教师 评价中升 华了写作水平 ,他们的写作都能 得到不 同程度 的提 高,从而提 高了学
生写作能力。
参 考 文 献 [ 广 东省 普 通 高 中新 课 程 学 科教 学 指 导 [ 广 州 :广 末教 育 出版 1 ] M】
内部各个层次和部 门。
的风险数据和情 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 价 ,并反馈给董事会 以及下属风 险管理部 门,进行 风险控制和管理 。首席风 险官的职能是协调风险管 理委 员会 内部工作 ,听取各风险管理 部门风险经理的汇报 ,并指导风 险经理在相应层 面根据 风险状况及其趋势 的演变 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 首席风险官还要负责 定期向董事会汇报综合 各方面风险管理的风险管
2 我 国商业 银行风 险管理组 织体 系现状及 其存 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 , 着风险管理在我 国银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 国各个 随 我 商业银行正积极展开建立风险管理体 系的探 索 ,以期构建 防范和控制 银行风险的长效机制 。但就整体情况而 言 ,目前我 国商业银 行的风 险 管理体系建设同西方商业银行相比还有着明显 的差距 。 在组织机构 设置上 ,缺乏集 中统 一的风险管理部 门,各业 务部 门 往往各 自为政 ,互不沟通 ,缺乏效率 。现行 的风险管理部 门权力和地 位不够 ,对业务部 门未能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难 以真正发挥风险 管理方面的统帅和权威作用 。银行的所有者 、管理 者和经营者之间缺 乏严格的可实施 的监督制约机制 。监事会难 以对董事 、高管层及公 司 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督 ,董事会难以对高管 等经 营者进行有效监控 , 高管层难以对分支机构的经营进行有效监控 。风险控制完全寄托在行 长等经营管理人 员,而行长等高管人员 的行 为并不受倒来 自外部 的有 效监督 ,导致银行无法解决 “ 内部人控制 ”问题 ,不能消除经营者 的 道德风险 ,客观地反映经营成果和风险管理状况 。
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前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银行业务高效运转和顺利发展的基础。
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强化组织结构金融机构的组织架构是其运转的基础,同时也是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素。
针对金融机构的个性和业务特点,建立符合银行管理体系的机构模型。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构建适合自己的组织机构,厘清各部门职责和利益关系。
同时,加强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管机制。
二、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是银行业务顺利运转的重要保障。
应该建立和完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各项风险指标要具体可衡量,风险管理策略要符合风险特性和金融行业的规律,同时还需要保障风险管理的技术先进性,并对风险管理机制指标进行不断更新和科研研究。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风险监管和审核,使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不断适应各项风险管理的要求。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银行业务保障的重要资源。
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人员培训和技能提高考评体系建设,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业务管理团队,才能够真正地促进银行业务的全面稳健发展。
四、加强风险管理技术支持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技术支持是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保障。
要加强风险管理技术的支持,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数据的质量,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风险测量和监控管理,还要做好业务的风险管理后果评估和控制,从而实现对业务风险的全面管理。
同时,确保软硬件系统安全,防范计算机攻击等非技术性风险,在业务风险和网络安全方面建立一系列应对措施。
总结本文从银行的组织结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风险管理技术支持方面,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阐述。
商业银行要深度了解本行经营风险,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风险,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才能够实现银行业务的全面稳健发展。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架构体系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架构体系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不断增加,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商业银行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架构体系。
本文将重点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架构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各个环节的功能。
一、风险管理架构体系概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体系由风险管理政策、组织结构、风险识别、风险测量、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督等环节组成。
这一体系的建立旨在保护商业银行自身及其客户利益,确保稳定经营并承担适度的风险。
二、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政策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是管理者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策略的指导原则。
风险管理政策需要充分考虑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风险承受能力和法律法规等因素,确立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风险管理政策应涵盖以下内容:风险分类和定义、风险度量和评估方法、风险承受能力的设定、风险分配和控制策略、风险报告和沟通机制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需要与各级管理层紧密配合,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三、组织结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结构来负责协调和监督各类风险。
通常,商业银行会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来负责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并将其下属的部门或团队划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专业组织,负责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高级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专家组成。
其职责包括确定整体的风险承受策略、审查并批准各项风险管理政策、监督各类风险管理工作等。
专业风险管理团队应负责具体的风险测量、控制和监测工作,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四、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
通过风险识别,商业银行可以及时发现可能的风险点,并评估其对经营状况的影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管理策略。
风险识别主要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个方面。
内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因素带来的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外部风险则是指来自市场环境、宏观经济、法规变化等原因引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和政治风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1 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2)1.1 信用风险 (2)1.2 流动性风险 (2)1.3 财务风险 (2)1.4 市场风险 (2)1.5 内部管理风险 (2)2 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 (2)2.1风险识别 (2)2.2 风险计量 (3)2.3 风险监测 (3)2.4 风险控制 (3)3 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方法 (3)3.1 风险分散 (3)3.2 风险对冲 (4)3.3风险转移 (4)3.4风险规避 (4)3.5 风险抑制 (4)3.6 风险补偿 (4)4 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4)4.1 建立完善、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 (4)4.2 保持风险控制的独立性 (4)4.3 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5)4.4 建立健全各项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各种风险 (5)4.5 建立合适的风险控制的奖惩制度 (5)4.6 要建立独特的风险文化 (5)参考文献 (5)商业银行如何构建风险控制体系谢巧娟(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金融(国际方向) 2009级)摘要: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也将与日俱增。
如何防范和控制新的金融风险产生,及早化解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及在与跨国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银行风险管理流程,风险控制方法和建立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银行风险;风险管理;控制方法1 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1.1 信用风险借款人由于经营不善或主观恶意等发生债务危机,无力全部或部分偿还商业银行债务,造成逾期、呆滞、呆账等贷款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信用不良,存在着大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不良资产比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1]。
1.2 流动性风险银行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资产不足,不能满足支付需要,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的风险。
目前这方面的风险虽然暂时被居民的高储蓄率所掩盖,但仍然存在潜在的支付困难[2]。
1.3 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个方面。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国际最低标准,而目前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远高于其资本增长速度,资本充足率还将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自1993年财务体制改革以来,将大量的应收未收利息作为收入反映,夸大了银行的盈利,而实际上多数银行虚盈实亏。
1.4 市场风险这主要由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引起。
一方面,部分企业将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泡沫成分,间接危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企业债券清偿风险也不断加大,其中大部分债券是由国有商业银行担保或代理发行的,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不好,到期无力兑付,往往需要银行垫付,企业风险随之转化成金融风险。
1.5 内部管理风险银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力而形成的风险。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和《贷款通则》“四法一则”的颁布,金融业已步入了依法管理和经营的良性轨道。
同时,商业银行为增强素质,也制定了很多内部规章制度,其完善程度和极强的针对性是前所未有的,但银行内部经常发案,大要案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给银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此外,还存在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高负债风险、信用卡风险、金融欺诈风险等。
2 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2.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商业银行从内外部经营环境中发现可能给银行经营带来意外损失的因素。
风险识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财务报表分析法,即根据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产目录等财务资料,经过实践调查研究,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风险。
(2)风险树搜寻法,即以图解的形式,将商业银行风险逐层予以分解,采取类似于“顺藤摸瓜”的方式,最终找到银行所承受的风险的具体形态。
(3)专家意见法,即由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将相关资料发给若干名专家,有专家们各自独立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汇集整理专家们的意见进行再次调查,经过多次反复,最终形成比较一致的结果。
(4)情景分析法,即通过有关的数据,曲线,图表等模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可能状态,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及后果。
(5)筛选-监测-诊断法,2.2 风险计量风险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损失发生的概率,以及损失发生时的大小。
风险计量是风险识别的继续,没有准确的风险计量,所识别的风险将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风险计量也是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的基础,所计量的风险损失均衡值,决定着风险监测和控制的手段,因为风险监测和控制都需要支付成本,只有在这些成本低于损失均值时,监测和控制才有意义[3]。
2.3 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测,以随时掌握其发展变化。
风险监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保可以将风险在进一步恶化之前识别出来;二,报告商业银行所有风险的定性定量评估结果,以及采取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及其质量和效果。
风险监测和报告过程看似简单,但要满足不同风险层级和不同职能部门对于风险发展状况的多样化需求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4]。
因此,建立功能强大,动态,交互式的风险监测和报告系统,对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
2.4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根据风险监测的结果,采取各种方式将风险控制在银行能够接受的水平上。
风险控制的上述定义,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商业银行整个风险管理平衡风险与收益的目标:一方面,要保证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不能低于银行可以接受的水平,否则其利润将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要保证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不能高于银行能够接受的水平,否则其安全性也将受到影响。
3 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方法3.1 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
“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古老投资格言形象的说明了这一方法。
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为风险分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风险分散是商业银行控制风险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实际上,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行,首先得益于分散。
运用分散方法来控制风险也存在三方面的局限:一,分散只能减少或消除非系统性风险,并不能减少系统性风险;二,分散的效果取决于资产组合中各项资产的相关性,相关程度越低,分散效果就越好;三,分散是成本的。
3.2 风险对冲风险对冲,又称风险的套期保值,是指通过收益与损失的相互抵消来降低或消除银行损益的波动,具体来说,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管理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金融产品,以其收益来冲销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商业银行的风险对冲可分为:(1)自我对冲,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进行风险对冲。
(2)市场对冲,是指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进行自我对冲的风险,主要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
3.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办法。
风险转移可以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一,保险转移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购买保险,以缴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保险人,当风险事件发生时,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责任给予赔偿,从而弥补风险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二,非保险转移是保险转移方式之外的其他所有方式的总称。
3.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从而不承担在改业务或市场上的风险。
风险规避是商业银行在承担风险方面进行选择的必然选择。
在一定时点上,商业银行的能力是有限的。
因此,在所有风险中,商业银行必须有所选择,只能承担那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并具有管理优势的风险,避免承担那些超过自己管理能力或并不具有管理优势的风险。
3.5 风险抑制风险抑制是指银行在承担风险后,通过加强对风险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便在风险事件实际发生之前阻止情况恶化,或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后尽可能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在发现问题以后,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己作为债权人的有利地位,采取如下一些抑制风险的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损失:一,想借款企业派驻财务专家,帮助借款企业弄清财务恶化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意见;二,停止对借款人新增放款,并尽一切努力尽早收回已发放的贷款本息;三,要去追加担保;四,在可行的情况下,为借款人额外提供贷款,以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经营。
3.6 风险补偿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实际风险损失发生以后,通过各种方式对所发生的损失进行弥补,以保证银行的正常经营并不受风险损失的影响[6]。
商业银行弥补风险损失的具体方式主要有:风险定价;担保品变现收入;资产损失准备;利润;资本。
4 建立风险控制体系4.1 建立完善、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具体说来我们应在总行一级设一个风险控制委员会,全行的首席风险控制官担任这个委员会的主席。
与此同时,各业务部门和每一个分行都设有风险控制官,但他们都是对上一级风险控制官负责,而不是对同一级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负责。
4.2 保持风险控制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在风险控制要独立于市场开拓,还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三个方面。
从程序控制上看,包括:采用合适的会计政策,确定合适的呆账准备金比例,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从内部审计上看,包括:控制和管理政策的确立,控制程序完备性的测试,确认银行内部的操作办法符合外部监管的要求;从法律管理上看,包括:银行活动符合法律要求,与监管部门保持联系,为业务活动提供合同文本、警告违约风险等。
4.3 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完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各项指标体系,建立一套专门的信贷资产法律。
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科学的风险指标体系来实现的,包括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等一系列指标,并根据这些风险指标及时提供的预警信号严格控制风险、消除风险。
鉴于目前逃、废银行债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非常有必要依靠法律的力量予以保护。
因此,在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等金融法规的同时,要建立一部专门维护信贷资产安全的法律来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7]。
对于借款不还,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要严格绳之以法。
4.4 建立健全各项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各种风险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其中应包括建立健全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及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制度,以风险控制和评估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以风险转化为内容的保障制度。
在贷款增量和存量考核方面,首先要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即谁放谁收,存量方面除密切注意监测贷款的流动性比率外,还要对那些即将形成的风险或已经形成的风险贷款划分责任,把贷款增量和存量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风险额与责任人的工资奖金挂钩,建立贷款风险抵押承包制和责任人比例赔偿制度,定期考评,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奖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