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C标准的风电机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
基于IEC闪变仪测试系统的仿真研究
![基于IEC闪变仪测试系统的仿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bef8b7c77da26925c5b087.png)
文献 标 志码 :A
Ab t a t: T rcsl v laete ifro e eiyo h o rq ai a sd b otg u tain a d fc e e n o rc n etd it sr c o p eieye au t h neirs v rt f ep we u ly c u e y v l ef cu to n ik rwh n widp we o n ce no t t a l l
的主要 因素 , 不过 , 这也促使 发电机组 电能质量测试仪
q ai s u gd u lyijd e .Une ee vrn n fMa a/ i l k h d l fet ytm b sdo ikrmee salh d n h ytm s t d rt n i meto t b Smui ,temoe s ss ae nfc e t i etbi e ,a dtesse a h o l n ot e l rs s
纠 天 黄
(新 疆 大学 电气工程 学 院 , 疆 鸟 鲁木 齐 新
互 谁 庞
互洛 云 ’
70 4 ) 10 9
80 4 ; 30 7 西安 交通 大学 电气工程 学 院 , 陕西 西安
摘
要 :为 了更 加准 确地 评估风 电注 入 电网后 引起 的电压 波动 和 闪变等 电 能质 量 变化 的严 重 程 度 , 根据 I C闪变 仪 的测 试原 理 , E 利
基 于 I C闪变仪测试 系统的仿真研究 E
刘大贵 。 等
基 于 I C闪 变 仪 测 试 系 统 的仿 真 研 究 E
S m u a ie Re e r h o h s y t m s d on I C F ik rM e e i lt s a c n t e Te tS s e Ba e E l e v c tr
风能发电系统 电气特性测量和评估 风力发电机组谐波模型及应用-最新国标
![风能发电系统 电气特性测量和评估 风力发电机组谐波模型及应用-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0539611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f.png)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3.1 术语和定义 (2)3.2 缩略语 (7)4 概述 (8)4.1引言 (8)4.2背景 (8)5 最低要求建议 (11)5.1概述 (11)5.2应用 (11)5.3输入参数 (12)5.4谐波模型端口 (12)5.5输出变量 (12)5.6结构 (13)6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接口 (13)6.1 GB/T 20320—2022,附录D-谐波评估 (13)6.2 GB/T 20320—2022,附录E-风力发电机组和风力发电场电能质量评估 (14)7 谐波模型 (14)7.1 概述 (14)7.2 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 (15)7.3 等效谐波电压/电流源 (15)7.4风力发电机组类型 (17)8 验证 (21)8.1 总则 (21)8.2 概述 (21)8.3 模型验证 (21)8.4 虚拟电网 (22)9 局限性 (22)风能发电系统电气特性测量和评估风力发电机组谐波模型及应用1 范围本文件为风力发电机组谐波模型的应用、结构和推荐要求提供指导原则。
本文件中的谐波模型是指不同类型风力发电机组与所接入电网相互作用下产生谐波的模型。
本文件为风力发电机组谐波模型提供技术指南,详细规定了谐波模型的应用、结构和验证等内容。
本文件引入了对风力发电机组谐波特性的一致性理解,旨在使谐波模型总体概念更易于得到行业认可(例如供应商、开发人员、系统运营商、学术界等)。
本文件提出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谐波模型标准化的表示方法,该谐波模型将广泛应用于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电气基础设施设计、分析和优化等电气工程领域。
本文件的谐波模型结构将适用于:—在电气基础设施设计和并网研究期间,用于评估风力发电机组的谐波性能。
—由多台装有变流器的风力发电机组构成的现代电气系统中,用于谐波研究/分析。
—为了优化电气基础设施(如谐振特性设计)及满足各种电网导则要求,用于有源或无源谐波滤波器设计。
风电相关国家标准整理
![风电相关国家标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3f20846edb6f1aff001fa6.png)
国家相关标准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主要依照IEC61400-12-1:2005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是目前唯一一个正式版本电流互感器级别应满足IEC 60044-1电压互感器级别应满足IEC 60186功率变送器准确度应满足GB/T 13850-1998要求,级别为0.5级或更高IEC 61400-12-1 功率曲线IEC 61400-12-1 带有场地标定的功率曲线IEC 61400-12-2 机舱功率曲线IEC 61400-12 新旧版本区别对于垂直轴风电机组,气象桅杆的位置不同改变了周围区域的环境要求改变了障碍物和临近风电机组影响的估算方法使用具有余弦相应的风速计根据场地条件将风速计分为A、B、S三个等级根据高风速切入和并网信号可以得到两条功率曲线风速计校准要符合MEASNET规定风速计需要分级电网频率偏差不超过2HZ场地标定只能通过测量,不能用数值模拟场地标定的每一扇区分段至少为10°可以同步校准风速计改进了对风速计安装的描述通过计算确定横杆长度增加针对小型风机的额外章节MEASNET标准和旧版IEC61400-12标准区别使用全部可用的测量扇区,否则在报告中说明不允许使用数值场地标定场地标定更详细的描述,包括不确定度分析只允许将风速计置于顶部风速计的校准必须符合MEASNET准则不使用AEP不完整标准轮毂高度、风轮直径、桨角只能通过测量来判定,不能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判定报告中必须提供全方位的照片IEC61400-12-1:Powe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or electricity producing wind turbine(2005)风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可选择:场地标定IEC61400-12-2:Power curve verification of individual wind turbine,单台风电机组功率曲线验证(未完成)焦点:机舱功率曲线和数值场地标定IEC61400-12-3:Wind farm power performance testing,风电场功率特性测试(未完成)概念:多个气象桅杆(3D模型)IEC-61400-12-1 功率曲线严格的地形要求无尾流影响扇区每个风机使用一个气象桅杆测试时间大约3个月风场中少数风机的功率曲线IEC-61400-12-1 带有场地标定的功率曲线没有地形要求无尾流影响扇区每个风机使用两个气象桅杆测试时间大约6个月风场中少数风机的功率曲线风力发电机组载荷测试载荷测试标准参考IEC61400-12wind turbinesPart 12-1:Powe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of electricity producing wind turbinesIEC61400-13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sPart 13: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loads风速,风向,温度气压等传感器的安装按照IEC61400-12进行风电机组噪声测试风电机组噪声测试结果风电机组型式认证:按照IEC61400-11标准进行测试风电机组噪声测试标准发展过程1988:IEA recommendation ed.2-风速只能在10m高度测试得到;-参考风速为8m/s1994:IEA recommendation ed.3-引入次风罩;-通过测量功率输出得到风速1996:IEC 61400-11 ed.1 (第一版)-使用新的音值计算方法1997:MEASNET ed.12002:IEC 61400-11 ed.2-测量风速范围扩展到6-10m/s;-用2阶拟合的方法取代分组分析的方法2005:MEASNET ed.2-用10s平均值代替1分钟平均值;-优化气象桅杆的位置2006:IEC 61400-11 ed.2.1-用4阶拟合的方法代替2阶拟合IEC 61400-11:2006 Ed.2.1 是目前风电机组噪声测量的IEC最新标准风电并网检测技术介绍风电机组电能质量测试标准GB/T 20320-2006等同采用IEC61400-21:2001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迅速增长,GB/T 20320-2006已经无法满足风电机组测试的要求2008年8月,IEC(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了新版的风电机组电能质量测试标准IEC61400-21:2008GB/T 20320-2006有效期为五年,新版风电机组电能质量测试标准正在升级过程中新版国家标准等同采用IEC61400-21:2008标准IEC61400-21:2008与GB/T 20320-2006《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标准的主要变化:取消了风电机组电能质量特性参数中的“最大允许功率”和额定值中的“额定无功功率”项目;取消了测试条件中关于“中压电网接入点处的短路视在功率”和“湍流强度”的要求;测试条件中“机组输出端10min测量平均电压值”范围由额定值的±5%修改为±10%;增加了“对电压跌落的响应”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增加了电流间谐波和高频分量的测试内容和测试、评估方法;增加了有功功率升速率限值和设定值控制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增加了无功功率能力和无功功率设定值控制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增加了电网保护和重并网时间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测试标准:GB/T 20320《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IEC61400-21:2008: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pow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rid connected wind turbines风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相关国标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24337-200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8481-2001 《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风电机组电气模型验证暂未出台,目前以德国TR4标准为基础,下半年作为国标推出。
海上风电认证标准-iec
![海上风电认证标准-iec](https://img.taocdn.com/s3/m/47a01c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5.png)
海上风电认证标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是一个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制定了许多与电气、电子和相关技术领域相关的国际标准。
对于海上风电,IEC也发布了一系列标准,其中一些标准涉及认证和规范海上风电项目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与海上风电认证相关的IEC标准:1.IEC 61400-1: Wind Turbines - Part 1: Design Requirements:这个标准规定了风力涡轮机的设计要求,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IEC 61400-3: Wind Turbines - Part 3: Design Requirements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s:这个标准是专门为海上风力涡轮机设计的,其中包括了与海上环境相关的特殊设计要求。
3.IEC 61400-22: Wind Turbines - Part 22: Conformity Testingand Certification:这个标准规定了风力涡轮机的一致性测试和认证程序,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设计和性能标准。
4.IEC 61400-24: Lightning Protection:这个标准规定了风力涡轮机对雷电的防护要求,确保在雷电环境中的安全性能。
5.IEC 61400-21: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Power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rid Connected Wind Turbines:这个标准规定了风力涡轮机与电网连接时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海上风电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符合国际认可的技术和安全标准。
在进行海上风电项目认证时,通常需要参考和遵守这些IEC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的具体版本和适用范围可能会根据时间和技术发展而有所更新。
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的标准化与应用
![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的标准化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04bfb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3.png)
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的标准化与应用在当今高度依赖电力的社会中,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其标准化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能质量问题多种多样,包括电压波动与闪变、谐波、三相不平衡、频率偏差等。
这些问题可能由电力系统内部的设备故障、非线性负载的接入,也可能由外部的雷电、短路等因素引起。
它们不仅会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断、数据丢失,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的标准化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比和有效的关键。
标准化的过程涉及到监测设备的性能指标、测量方法、数据格式、通信协议等多个方面。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使得不同厂家生产的监测设备能够在同一电力系统中协同工作,监测数据能够在不同的系统和平台之间进行共享和分析。
在监测设备的性能指标方面,标准化规定了设备的测量精度、频率响应、动态范围等关键参数。
例如,对于电压和电流的测量精度,标准明确了在不同的量程范围内允许的误差范围,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对于设备的频率响应,也规定了其能够准确测量的频率范围,以适应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频率变化。
测量方法的标准化则确保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的电能质量测量具有相同的基准和方法。
例如,对于谐波的测量,标准规定了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等算法,并明确了采样频率、窗口函数等参数的选择,以保证谐波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数据格式的标准化使得监测数据能够方便地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传输和存储。
常见的数据格式如 COMTRADE 格式,规定了数据文件中包含的时间戳、电压、电流等信息的排列方式和存储格式,便于数据的交换和处理。
通信协议的标准化则解决了监测设备与上位机、数据中心之间的通信问题。
常用的通信协议如 Modbus、IEC 61850 等,规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帧格式、命令码等内容,确保了通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a6f62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6.png)
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一、前言风力发电机组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的普及,对其电能质量的测量和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二、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质量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质量通常由以下指标来衡量:1. 交流侧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交流侧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良好的功率因数应该接近于1。
2. 交流侧谐波含量:谐波是指频率为原始信号整数倍的信号分量。
当谐波含量过高时,会对供电系统和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3. 交流侧不平衡度:不平衡度是指三相系统中三相电压或三相电流不相等的程度。
当不平衡度过高时,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
4. 风机转速变化对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当风速变化时,风机转速也会随之变化,这可能会对供电系统频率稳定性产生影响。
5. 电网侧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波动和闪变是指电网侧电压的瞬时变化。
当波动和闪变过大时,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影响。
三、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方法为了评估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质量,需要进行以下测量:1. 交流侧功率因数测量:可以通过测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来计算功率因数。
2. 交流侧谐波含量测量:可以通过使用谐波分析仪来测量交流侧的谐波含量。
3. 交流侧不平衡度测量:可以通过使用多功能测试仪来测量三相电压或三相电流之间的差异来计算不平衡度。
4. 风机转速变化对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测量:可以通过使用频率计来监测供电系统频率的稳定性,并记录风速和风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5. 电网侧电压波动和闪变测量:可以通过使用快速数字录波仪来记录瞬时电压变化,并进行分析以确定波动和闪变程度。
四、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为了评估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质量,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收集测量数据:根据上述测量方法,收集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质量数据。
2. 分析数据:使用专业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值。
3.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质量。
风机并网电能质量测试与评估
![风机并网电能质量测试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be01d73f0066f5335a8121ec.png)
Page 1
IEC61400—21 风电并网电能质量特性的测试与评估
对电网需求: PCC点的频率偏差在±1Hz,且有足够的有功和无功调节能力以及足够的 负荷吸收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
测试相关条件: 1、测试设备应连接在箱变和集电线路(35KV)处,连接的变压器容 量应与被评估机组最大允许的视在功率相当。 2、电网接入点(35KV处)短路视在功率至少为机组最大允许功率的 50倍。 3、机组输出端处的测量10min的电压不平衡度应小于2%。 4、10min的湍流强度应在8%——16%之间。 注:需现场测试与计算得到相关数据。
风电机组电能质量测试与评估简介
陈鑫
Copyright by GW, 2013
Page 0
IEC61400—21 风电并网电能质量特性的测试与评估
1、对风电并网的电能质量进行定义和规范。 2、电能质量测试步骤和流程。 3、测量结果的评估符合地域差距的要求。 4、不同类型风机电能质量测试结果不同,需做不同评估。 5、同类型风机测试结果同样适用于其它地况。
Page 8
谢谢观赏,请批评指正!
Page 9
电流谐波的计算:
:电网连接处机组数量; :电网连接点第h此谐波电流畸变率; :第i台机组变压器的变压系数; :第i台机组上第h次谐波电流畸变 :指数;
Page 7
电流间谐波和电流高频分量均可按照谐波计算公式计算。区别在于 各个功率区间对应的谐波次数的不同: 基频电流谐波范围:0—50Hz; 电流间谐波:70Hz—2.0kHz; 高频电流谐波分量:>2.0kHz;
Page 2
主要项目: 1、闪变系数 2、闪变阶跃系数 3、电压变动系数
4、电流谐波
5、电流间谐波 6、电流高频分量
基于IEC 61400-25的风电场SCADA系统通信安全研究
![基于IEC 61400-25的风电场SCADA系统通信安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763a91c0b4e767f5acfce3c.png)
计 了一个 网络通 信 环境 下 的 风 电场 S A A系 统 的 CD 通信 安全模 型 , 提 出 了具体 的解决 方案 . 并
1 风 电场 S A A 系统 架 构 及 其 安全 需 求 CD
随着风 电场规 模 、 杂 性 和选 址 的偏 远 程 度 的 复 增 加 , 了有效 的对 风 电场 进行 操 作 、 测 、 制和 为 监 控 报告 , 种工业 标 准 的 S A A 已变得 极 为重 要 . 一 CD 风 电机 制 造商们 提供 了许 多 的现 有 系统 , 这些 并 不 但 总是完 全满 足风 电场 操 作员 ( P R T R ) O E A O S 和所 有 者 ( WN R ) O E S 的需 要 . 作 员 和所 有者 涉 及 不止 一 操 家的风电机厂商 , 最后 导致 了许 多系统不兼 容. 这 使得 操作 困难并 难 以 比较 不 同风 电机 的 执行 数 据 . 针对 这些 问题 必 须 开 发 一 个 能 与 所 有类 型 的 风 电 机通信的系统 , 能以一致 的方法计算和存储执行数 据. 国外 已经开发 出一个 称 为 “ 远程 接 口单 元 ” 的装 置, 能直接 与 风 电 机控 制 器 通 信 , 提 供 与 S A A 并 C D 系统其 他部 件通 信 的标 准 接 口. 它还 能 实现 当地 存 储和处理 , 减少系统对站点通信网络的依赖. 图 1 绍 了一 种 典 型 的风 电场 S A A系 统 架 介 CD 构 , 系统 由变 电站 、 象 站 、 电机 组 、 程 接 该 气 风 远 口 单元 ( e o tf eU i RU 、 R m t I ea n , I ) 现场通信网络 en rc t ( i o m nctn e ok S N) S A A 现 场 St C m u i i sN t r, C 、C D e ao w 服 务器 ( C D i evr 、 场 工 作 站 ( rs — S A A sesre) 现 t Wokt a tna se 和远程 客户 端 等组 成 .C D 系统 的特 i ti ) o t SA A 征是每个风电机、 气象站和变电站都有一个 RU 在 I. 风电机组 中的 RU用于连接风电机控制器和 S N, I C 能够对风电机的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 , 如风 电 机的数据采集、 存储 和传输等. 另外 , I RU提供可扩
风电场并网性能测试的电力质量监测与改善
![风电场并网性能测试的电力质量监测与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d73b0f4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8.png)
风电场并网性能测试的电力质量监测与改善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风能等新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风电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然而,风电场并网过程中的电力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证风电场的电力质量达到标准要求,风电场的并网性能测试与电力质量监测与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一、风电场并网性能测试1. 测试范围风电场并网性能测试的测试范围包括风机的变速系统、变桨系统、变频控制系统、发电机和电网之间的连接等。
测试需要考虑到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全面评估风电场的并网性能。
2. 测试目的通过对风电场的并网性能测试,可以了解风电场的电力质量、稳定性、响应能力等指标。
同时,还可以通过测试的结果来指导改善风电场的并网性能,提高其电力质量。
3. 测试流程测试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测试过程、数据记录和分析等环节。
首先需要确定测试的时间、地点和具体测试方案。
在测试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对风电场各个系统进行全面测试。
测试完成后,要对测试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并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方案。
二、电力质量监测1. 监测范围电力质量监测涉及到风电场的电网侧、风机侧、变电站等各个环节。
需要监测的指标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素、谐波等。
2. 监测目的通过电力质量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风电场的电力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同时,监测数据还可以为风电场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3. 监测方法电力质量监测可以通过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两种方式进行。
在线监测可以利用专业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对电网侧、风机侧和变电站等进行全面监测。
离线监测则是在风电场运行期间不间断地对关键参数进行抽样监测。
三、电力质量改善1. 改善措施电力质量改善措施包括针对电力质量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和临时措施。
对于根本解决方案,需要从风机、变电站、通信等多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对于临时措施,可以通过调整运行模式、减少电力负荷等方式来改善电力质量。
2. 改善效果通过实施电力质量改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风电场的电力质量,提高其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规程(初稿)
![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规程(初稿)](https://img.taocdn.com/s3/m/82bb948b84868762caaed5c3.png)
DLICSP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规程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Specification of Wind Farm(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布目次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测试基本要求 (2)5 测试项目 (2)5.1 有功功率 (2)5.2 风电场运行频率 (3)5.3 无功功率 (3)5.4 电压变动 (4)5.5 闪变 (4)5.6 谐波 (4)6 测试设备 (4)7 测试方法 (5)7.1 有功功率 (5)7.2 风电场运行频率 (6)7.3 无功功率 (6)7.4 电压变动 (6)7.5 闪变 (7)7.6 谐波 (7)附录A 测试结果的评价 (8)附录B 报告格式 (9)前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8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安排,编制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规程。
本规范参考的标准有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20320-2006 《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GB/T 17626.7-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IEC 61400-21-2008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pow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rid connected wind turbines、GB/T 2900.53-2001《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IEC 61000-4-15:2003, Flickermeter-Functional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s、GB 1207-2006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GB 1208-2006 《电流互感器》、IEC 62008-2005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alibration methods for digita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and relevant software、Q/GDW 392-2009《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iec电能质量标准
![iec电能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3900e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6.png)
iec电能质量标准IEC电能质量标准。
电能质量是指电能供应系统能够满足用户对电能的要求,不会对用户的设备和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确保电能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一系列的电能质量标准,以便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IEC 61000系列标准是电能质量标准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了对电能质量各种方面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这些标准涵盖了电能质量的多个方面,包括电压波动、电压暂降、电压谐波、电磁兼容性等。
通过这些标准,可以对电能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电能供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IEC 61000-2-2标准规定了电压波动和闪烁的测量方法和限值。
电压波动是指电压在短时间内的大幅度变化,而闪烁则是由于电压波动引起的光源明暗变化。
这些现象会对用户的视觉和生产设备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估。
其次,IEC 61000-2-4标准则是针对电压暂降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电压暂降是指电压在短时间内的瞬时下降,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或停机。
通过该标准的要求和测试方法,可以对电压暂降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对设备的影响。
此外,IEC 61000-3-2和IEC 61000-3-4标准分别规定了电能质量中的谐波要求和测试方法。
谐波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频率是基波整数倍的波动,会对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这两个标准通过对谐波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确保了电能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IEC 61000-4系列标准是针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气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对周围的其他设备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这些标准,可以对电磁兼容性进行评估,确保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IEC电能质量标准为电能供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通过对电压波动、电压暂降、谐波、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和测试方法,可以全面评估电能质量,确保电能供应系统满足用户的要求,不会对设备和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风电场电能质量评估与改进技术研究
![风电场电能质量评估与改进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a220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5.png)
风电场电能质量评估与改进技术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利用的一种清洁和可再生能源。
风电场作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其电能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影响其发展和运行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风电场电能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改进技术,旨在为风电场的运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1. 风电场电能质量评估方法1.1 电压波动与闪变评估风电场的电网接入可能会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影响到用户的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评估风电场电能质量,可以采用国际标准IEC 61000-4-30中所提供的方法,对电压波动和闪变进行监测和评估。
该标准以时间为基础,利用统计方法对波动和闪变的水平进行分析,从而量化评估风电场电能质量的稳定性。
1.2 谐波与电能质量分析风电场的发电过程可能会引入谐波,而谐波对电网和用户设备的影响也是需要进行评估的。
通过在风电场主要电缆和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获得不同频率下的谐波含量和总谐波畸变率,从而评估风电场的电能质量水平。
1.3 功率因数评估风电场的功率因数是反映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风电场主变压器或集电线路的功率因数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了解风电场的功率因数水平,从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改进。
提高风电场的功率因数不仅可以减少电网的无功功率,还可以提高用电设备的效率和减少电网损耗。
2. 风电场电能质量改进技术2.1 风电场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建立全面的风电场电能质量监控系统是改进电能质量的关键。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风电场的电压波动、闪变、谐波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风电场电能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报告。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预警功能,一旦电能质量达到危险水平,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电网和用户设备的安全。
2.2 无功补偿技术由于风电场的发电是不稳定的,可能导致电网的功率因数下降和无功功率过大。
因此,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风电场的功率因数和提高电能质量。
基于IEC标准的风电机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
![基于IEC标准的风电机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9f753daad51f01dc281f190.png)
百万千瓦风电基地
千万千瓦风电基地
1000MW wind power base , 10 GW wind power base
发展特点:建设大基地,接入大电网。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ng large wind power base, connecting into large power grid with higher voltage level.
% 1.2 1.1 1.0 0.9 0.8 0.7 0.6
currents [ % of Ir ] 0.3 0 0 0 0 0 0 0 0 0.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Order
Active power [ in kW ]
currents [ % of Ir ] 1.1 0.5 0.9 0 0.2 0.1 0 0.2 0.9 0.1 0.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1205.6 139 834.4 62.3 32.7 32.7 80.7 403 403 1186.1 1147.9 586.9 1000.8 321.8 130.6 73.7 80.7 80.7 80.7 348.8 948.3 1011.6 924.7 958.7
Umspannwerk, Substation Leitung
Kraftwerksverbund
Power plant connection
ΔUZK Rk Lk U
ideal
~
WEA WT
UV
IEC 风力发电机标准
![IEC 风力发电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9a3fc1c1a37f111f0855b70.png)
将叶片或叶片组固定到转轴上的装置。 1.37 轮毂高度 hub height
从地面到风轮扫掠面中心的高度,对垂直轴风力机是赤道平面高处。 1.38 空转 idling
风力机缓慢旋转但不发电的状态。 1.39 惯性负区 inertial sub-range
IEC61400
风力发电机标准
旋转风轮上某固定点经受的风矢量。注 :旋转采样风矢量湍流谱与正常湍流谱明显不 同。风轮旋转时,叶片切入气流,湍流谱产生空间变化。最终的湍流谱包括转动频率下的湍 流谱变化和由此产生的谐量。 1.74 风轮转速 rotor speed
风力机风轮绕其轴的旋转速度。
1.75 粗糙长度 z0 roughness length
在指定的叶片径向位置(通常为100%叶片半径处,即叶尖)叶片弦线与风轮旋转面间 的夹角。
IEC61400
风力发电机标准
1.60 电力汇集系统(风机) power collection system 指从一个或多个风机中汇集电能的电力系统。它包括了在电网联接点和风机终端之间相
连的所有的电力设备。用于汇集风力发电机组电能并输送给电网升压变压器或电负荷的电力 联接系统。 1.61 功率系数 power coefficient
t 秒内平均最高风速。它往往是特定周期(重现期)T 年一遇的。重现期 T=50 年和 T=1 年,相应的时间为 t=3s 和 t=10min。 1.30 故障安全 fail-safe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其后果不危及系统的安全或者后果不引起严重故障。 1.31 气流畸变 flow distortion
由障碍物、地形变化或其它风力机引起的气流改变,其结果是相对自由流产生了偏离, 造成一定程度的风速测量误差。 1.32 自由流风速 free stream wind speed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功率曲线的验证方法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功率曲线的验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0e3af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0.png)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功率曲线的验证方法刘阳林;叶小广;杨超;刘庆超【摘要】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是评价风力发电机组性能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关系到风机的实际发电性能和风电场的实际效益。
基于IEC61400-12标准,利用SCADA系统记录的风速-功率数据,对某风场在役风机功率曲线进行了验证,并依据实测的风速-功率对测试风机的性能做了定性的对比和评估。
【期刊名称】《发电技术》【年(卷),期】2017(038)001【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SCADA 实测数据功率曲线性能评估【作者】刘阳林;叶小广;杨超;刘庆超【作者单位】[1]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云南昆明650228;[2]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315在绿色能源成为整个能源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今天,风能作为一种永续性的清洁能源正逐渐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
国家风电“十三五”规划指出,2020年风电装机将达4200亿kW,占总发电量的6%,期间风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7000亿元以上。
整个风电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在产业发展中,业主方和设备供应方在达标投产验收、出质保验收等环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机组评估工作。
功率曲线是考核机组性能、评估机组发电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的标定方法是按照IEC61400-12进行操作[2-4]。
在实际运维过程中,功率曲线的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若功率曲线过多高于保证曲线,机组将处于过负荷运行状态,影响机组寿命。
若过多低于保证功率曲线,将极大的影响发电量。
为了评估风机实际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机组功率曲线的验证方法,该方法按IEC 标准,结合机组运行数据,对某风电场在役风机实际功率曲线进行测定,并定性分析其发电性能。
参考相关标准测试风机选取原则如下:1)目标机组在测试期间故障率较少;2)叶片不应有砂眼等缺陷;3)风机其他部件完好,运行稳定可靠;4)主风向上风向无明显障碍物。
风电电能质量检测方案
![风电电能质量检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d9c0d6f242336c1fb95e93.png)
– 使用Xviewer软件把数据传 输到PC上,使用Xviewer软 件进行运算和分析。
DL850
故障穿越 Ethernet
C相电压
B相电压 A相电压
C相电流 B相电流 A相电流
风机测试台
测试项目 -低电压穿越
运算和分析
– 按照IEC61400-21的标准要求运算出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流、无功电流(单周 期的基波正序)
目录
风力发电装置的电能质量 —— 测量和评价系统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系统构成 测试项目
– 低电压穿越 – 谐波、间谐波、高频谐波 – 闪变 –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 电网保护、重连时间
电能质量评估
2
系统构成
客户端1
低电压穿越 高频谐波
服务器
客户端2
闪变
Ethernet
谐波、间谐波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电网保护和重连时间
– 可对比观测运算前后的波形 – 可进行时间范围和电压幅度的标注 – 可生成报告
测试项目 - 谐波、间谐波、高频谐波
记录项目
– 电流谐波需记录2至50次谐波含量和总谐波失真THC
– 电流间谐波需记录低于2kHz的间谐波含量 – 电流高频谐波需记录2kHz到9kHz的高频谐波含量 – 电压总谐波失真也要记录。 – 下图是以电流谐波为例的记录项目。
– 在每个10分钟时序下,计算每个频率波段的10分钟均值,然后得 出每个功率区间的各波段最大平均值。
• 对3000组谐波数据进行平均运算 • 对每个波段进行取得3相3次的最大值 • 统计结果记入表格
10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叶片的主要测试项目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叶片的主要测试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cc9fd191336c1eb91b375dba.png)
1 叶片主要检验和分析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动力性能的测试要根据IEC 61400-23“风力机发电系统-第23部分:风轮叶片全尺寸结构试验”标准的最新版执行。
1.1 叶片静力试验静力试验用来测定叶片的结构特性,包括硬度数据和应力分布。
叶片可用面载荷或集中载荷(单点/多点载荷)来进行加载。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加载方法通常按下面讨论的经验方法来确定。
包括分布式面载荷加载方法、单点加载方法、多点加载方法。
静力试验加载通常涉及一个递增加载顺序的应用。
对于一个给定的加载顺序,静力试验载荷通常按均匀的步幅施加,或以稳定的控制速率平稳地增加。
必要时,可明确规定加载速率与最大载荷等级的数值。
通常加载速率应足够慢,以避免载荷波动引起的动态影响,从而改变试验的结果。
1.2 叶片疲劳试验叶片的疲劳试验用来测定叶片的疲劳特性。
实际大小的叶片疲劳试验通常是认证程序的基本部分。
疲劳试验时间要长达几个月,检验过程中,要定期的监督、检查以及检验设备的校准。
在疲劳试验中有很多种叶片加载方法,载荷可以施加在单点上或多点上,弯曲载荷可施加在单轴、两轴或多轴上,载荷可以是等幅恒频的,也可以是变幅变频的。
每种加载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加载方法的选用通常取决于所用的试验设备。
主要包括等幅加载、分块加载、变幅加载、单轴加载、多轴加载、多载荷点加载、共振法加载。
推荐的试验方法的优缺点如下表:表1 推荐的试验方法的优缺点试验方法优点缺点分布式表面加载(使用沙袋等静重)- 精确的载荷分布- 剪切载荷分布很精确- 只能单轴- 只能静态载荷- 失效能量释放可导致更严重的失效- 非常低的固有频率单点加载- 硬件简单- 一次只能精确试验一个或两个剖面- 由试验载荷引起的剪切载荷较高多点加载- 一次试验可试验叶片的大部分长度- 更复杂的硬件和载荷控制- 剪切力更真实单轴加载- 硬件简单- 不易获得准确的应变,损伤分布在整个剖面上多轴加载- 挥舞和摆振方向载荷合成更真实- 更复杂的硬件和载荷控制共振加载- 简单硬件- 能耗低- 不易获得准确的应变,损伤分布在整个剖面上等幅加载- 简单,快速,较低的峰值载荷- 对疲劳公式的精确性敏感等幅渐进分块加载- 失效循环次数有限-对疲劳公式精确性和加载顺序影响敏感等幅可变分块加载- 简单方法模拟变幅加载-对疲劳公式精确性和加载顺序影响敏感(尽管敏感程度低于等幅渐进分块加载)变幅加载- 更真实的加载- 对疲劳公式精确性不敏感- 较高的峰值载荷- 复杂的硬件和软件- 比较慢1.3 叶片挠曲变形测量由于风轮相对于塔架的间隙有限,因此,叶片挥舞方向的挠度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IEC_标准的风电场接地电阻的计算
![基于IEC_标准的风电场接地电阻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a71829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5.png)
用降低排烟热损失的方式即可。
如果需要达到快速拉升的效果,采用降低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方式更好。
2.3 控制散热损失降低散热损失可以提升锅炉效率的原理如公式(5)所示。
DD LD L L LQ q Q q Q Q Q q Q Q q q q 555555∆+=∆+=′=′∆+=′∆−=′ηη(5)式中:q'5为优化后的散热损失热量;q 5为散热损失;∆q 5为减少的散热损失;Q L 为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Q'L 为优化后的锅炉有效利用热量;Q D 为燃料带入锅炉内部的热量;η为锅炉的效率;η'为优化后的锅炉效率。
在设计上控制保温外表面的温度,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控制保温敷设的质量,可以使散热损失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
从理论上分析,锅炉容积越大,比表面积(面积与容积之比)越小,散热率反而下降。
因此大机组的散热损失率低于小机组。
散热损失较难进行测量,一般选用经验值进行计算。
根据文献资料,300t/h~450t/h 锅炉的q 5取值为0.35%~0.4%,本工程锅炉蒸发量为420t/h ,散热损失应与次数据接近并略优一些。
考虑汽轮机THA 对应的锅炉蒸发量并没有达到BMCR ,因此根据锅炉负荷率对散热损失进行修正,推荐取0.40%。
3 结论城市规模的扩大使锅炉使用数量大幅度增加,提升锅炉效率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优化技术措施,有效降低锅炉的各项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
采取有效措施后,本工程锅炉进行煤气混烧时,锅炉热效率计算值可超过90%(计入煤气加热器的回收热量),处于目前类似项目的前列。
参考文献[1]田园园,廖清芬,刘涤尘,等.面向综合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城市配网规划方法[J].电网技术,2016,40(10):2924-2933.[2]胡超,严祯荣,王莉,等.燃气锅炉热效率不确定度建模与测量方法选择性研究[J].锅炉技术,2023,54(3):16-21.[3]董龙标,刘效洲,朱光羽.基于遗传算法的生物质颗粒锅炉的热效率优化分析[J].冶金能源,2023,42(1):27-30.风电场防雷是风电场运行维护中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在于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和相关设备在雷电活动中能够有效排除雷电放电的影响,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
基于IEC 61400-12-1标准的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计算方法的优化研究
![基于IEC 61400-12-1标准的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计算方法的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284d5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5.png)
基于IEC 61400-12-1标准的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计算方法的优化研究黄树根; 郑大周; 陆瑞; 许福霞【期刊名称】《《太阳能》》【年(卷),期】2019(000)011【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风电机组; 功率曲线; 年发电量; 区间概率【作者】黄树根; 郑大周; 陆瑞; 许福霞【作者单位】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功率曲线是评价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年发电量的计算作为功率特性测试结果应用的一个具体体现,是验证风电机组发电能力的主要技术指标,特别是在机组出质保过程中,年发电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越来越受到业主和整机厂的重视。
为了验证风电机组的实际发电性能,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是按照IEC 61400-12-1《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Part 12-1: Powe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of electricity producing wind turbines》[1]规定的程序,对已经安装运行的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和入流风速等参数进行测量,然后利用Bin法得到该机组的实测功率曲线[2],再根据得到的功率曲线和风速分布计算机组的理论年发电量,得到的计算结果将作为最终评价风电机组发电能力的主要指标。
因此,如何准确计算风电机组的年发电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文重点研究了IEC 61400-12-1标准中关于风电机组年发电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标准算法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算法和标准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1 基于IEC 61400-12-1标准的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计算在IEC 61400-12-1标准中,针对风电机组年发电量的计算(下文简称“标准算法”) 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将测试所得的所有数据剔除无效数据,然后利用Bin法得到该风电机组的实测功率曲线;在基于假设风速符合瑞利分布的条件下,利用该功率曲线和该风场的年平均风速,结合风速的区间概率计算出等效的平均功率;最后用该平均功率再乘以全年的等效小时数8760 h,即可得到被测风电机组的理论年发电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谐
波 harmonics 50Hz<f<2kHz 电流分量 Current components
间谐波 interharmonics* 电流谐波 50Hz<f<2kHz 高频分量 higher frequency components 2kHz<f<9kHz
P13
谐波 Harmonics
Order Active power [ in kW ] 2
P10
切换操作 Switching operations
kA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0.8
Pitch + variable speed
Current
0.6 0.4 0.2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0 32 44 56 68 80 s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5 0.4 0.3 0.2
22 24 26 28 30
0.1 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Order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Max THC Active Power at max THC [kW]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1205.6 139 834.4 62.3 32.7 32.7 80.7 403 403 1186.1 1147.9 586.9 1000.8 321.8 130.6 73.7 80.7 80.7 80.7 348.8 948.3 1011.6 924.7 958.7
基于IEC标准的风电机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
Wind Turbine Power Quality Test Technology based on IEC Standard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1
内容 Content
1.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 The Status of China Wind Power Development
P7
闪变 Flicker
闪变的概念 Definition of Flicker
P8
闪变 Flicker
虚拟电网 Fictitious grid
IEC 闪变仪的输入电压 虚拟电网阻抗角 ψk = arctan Rk / Xk
Wind WEA turbine
IWEA I
WT
VerknüpfungsPCC punkt mit mglichem Verbraucher
P4
1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 The Status of China Wind Power development
大规模风电发展推动风电机组技术进步 large scare wind power development improves the technology of wind turbine
电能质量 低电压穿越 常规电源特性 power quality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Power Plant behavior
P19
低电压穿越测试 LVRT Testing
风场名称 同发龙源 风机型号 G58 容量(kW) 产地 西班牙 数量(台)
850
117
同发华能 大唐洮南 大唐大通 富裕风电场
SL1500/77 G58 S77 S50/750 FD77 S50/750
1500 850 1500 750 1500 750
大连华瑞 西班牙 德国 金风 东汽 金风
67 58 33 20 10 40
查干浩特风场
P20
低电压穿越测试 LVRT Testing
由于风电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导致的大范围风电切机情 况,在西北电网的甘肃玉门风电场、甘肃安西中广核大梁子风 电场、宁夏贺兰山风电场也都发生过。 When wind turbines don’t have LVRT capability, wind farms may trip if grid fault occurs. Such contingency has also happened in other provincial power grids, such as Gansu and Ningxia.
1.322 1384.68
P14
间谐波和高频分量 Inter-harmonics and Higher frequency
P15
低电压穿越测试 LVRT Testing
低电压穿越 (LVRT: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电网故障引起电压跌落,风电场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及 故障后,保持不间断并网运行的能力通常称为风电场 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The capability of wind turbine to maintain continuous online operation during and after the grid fault which will cause voltage dip.
切换操作 Switching operations
电压波动与闪变的测试与评估 (切换操作)
Th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procedure of flicker coefficient (Switching operation)
P12
电流分量 Current components
电网情况 Power grid condition
风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电网相对 薄弱,风电远离负荷中心。 Power grid is weak in 3N areas, wind power is far away from load center.
中国风资源分布图 Wind resource distribution
% 1.2 1.1 1.0 0.9 0.8 0.7 0.6
currents [ % of Ir ] 0.3 0 0 0 0 0 0 0 0 0.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Order
Active power [ in kW ]
currents [ % of Ir ] 1.1 0.5 0.9 0 0.2 0.1 0 0.2 0.9 0.1 0.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风电机组电能质量测试 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s of Wind Turbine 3. 可再生能源发电实验室情况介绍 Introduc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Lab
P2
1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 The Status of China Wind Power development
P5
2 风电机组电能质量测试
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s of Wind Turbine
测试标准 Test standard 闪变 Flicker 电流分量 Current components 低电压穿越测试 LVRT Testing 有功功率 Active power 无功功率 Reactive power 电 网 保 护 Grid protection 风机重并网时间 Reconnection time
P21
低电压穿越测试 LVRT Testing
P22
低电压穿越测试 LVRT Testing
电网侧变压器 风机侧变压器
电缆 中压电网 低电压穿越 设备
电缆
机端电压
限制短路电流的电网阻抗
模拟电压跌落的短路阻抗
P23
低电压穿越测试 LVRT Testing
Case VD1-symmetrical three-phase voltage drop VD1-对称三相电压跌落 VD2-symmetrical three-phase voltage drop VD2-对称三相电压跌落 VD3-symmetrical three-phase voltage drop VD3-对称三相电压跌落 VD4-two-phase voltage drop VD4-两相电压跌落 VD5-two-phase voltage drop VD5-两相电压跌落 VD6-two-phase voltage drop VD6-两相电压跌落 Magnitude of voltage phase Magnitude of positive to phase(fraction of voltage voltage (fraction of immediately before the drop voltage immediately occurs) before the drop occurs) 0.90±0.05 0.90±0.05 Duration 持续时间 (s) 0.5±0.02 Shape 波形
P6
测试标准 Test standard
IEC 61400-21:2008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pow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rid connected wind turbines 并网风力发电机组 电能质量特性测试 GB/T 20320-2006 风力发电机组 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pow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Umspannwerk, Substation Lei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