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XXX制定的课程标准。
本标准的前言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因此,本标准旨在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即通过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包括“我的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和“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方面。
这些内容涵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旨在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感知社会、认识自我、培养情感、形成价值观。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提供了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旨在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感知社会、认识自我、培养情感、形成价值观,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判断能力。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旨在整合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内容涵盖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研究与社会参与的交互促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研究强调知与行相统一,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具有弹性,能够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研究起点和研究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研究结果,更重视研究过程和日常行为。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新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比较比较说明:宋体为现修订课标,楷体为原课标下划线句子是着重推敲或变化地方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1)二、课程理念 (2)三、设计思路 (3)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一、总目标 (5)二、分目标 (5)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7)一、我的健康成长 (7)二、我的家庭生活 (8)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9)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10)五、我们的国家 (12)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14)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与要求 (17)一、教学建议 (17)二、评价建议 (19)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1)四、教材编写建议 (22)第一部分前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学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提升新一代公民的素养。
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学校德育面临更深刻的挑战,要求开创德育课程的新局面,以更为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作为一门新建构的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
为他们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是融合多门学科和多个领域的综合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道德与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课程将这些内容有机融合,使之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实现课程的价值。
本课程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体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的特点,有弹性地将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与课程基本内容密切结合,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时空的开放。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要求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些要求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视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这些要求融入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教学方法方面,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等。
这些教学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例中感受到品德和社会责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交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和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品德与社会教育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引导者和榜样。
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爱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品德表现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引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积极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学习理解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档旨在介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标准,包括课程目标、内容与方法等,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相关学习。
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品德和能力:1.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包括诚实、正直、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
2.社会责任:培养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意识。
3.社交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宽容与多元文化理解: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差异,包括文化、宗教、性别和种族等方面的差异。
课程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道德教育中,学生学习理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如诚实、正直、友善、公平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道德原则。
社会规范和法律知识学生需要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知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课程内容包括社会习惯、交通规则、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和实地考察等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并学会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家庭与社区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还应该关注家庭与社区教育。
通过家庭教育、社区合作和家校互动等形式,学生能够在家庭和社区中学习品德和社会技能。
课程方法为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情境,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公益义工、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
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义务教育品社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完整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初步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培养基本的道德判 断和行为习惯,树立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学段(3-4年级)
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归属感。
注重资源的实效性
确保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学活动。
关注资源的可持续性
确保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一次性资 源的浪费。
06
课程发展与展望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德育课程到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演变,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性质与地位 • 课程基本理念 • 课程目标与内容 • 实施建议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课程发展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促进学生社 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它强调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通过 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共享与交流
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 享优质课程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评价与反馈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果 进行评价,及时反馈问题,调
整策略。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注意事项
尊重学生主体性
确保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地 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强化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 能力和素质。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
简介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意识而制定的教育标准。
本文档旨在向教育工作者、决策者和其他相关人士介绍这一标准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标准重要性
品德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社会教育则是通过教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责任感。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良好品德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
主要内容
1. 品德素养
- 强调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
-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正直、诚实和宽容心态。
2. 社会意识
- 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理解;
-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怀他人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
3. 教育方法
-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意识;
- 结合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
- 教育工作者应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和社会价值观。
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积极参与社会的重要举措。
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意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准则和积极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这一标准中应当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
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与方法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我的健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中)激之情。
还可以讲一则自己印象深刻的爱亲敬长的故事。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中)2、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坚持去做。
3、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中)3、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
观察自家周边的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它们提出建议,做力所能及的事。
4、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
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
(中高)4、向父母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来源,通过诸如水电、电信等费用了解家庭日常开支。
!5、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习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方法。
(高)5、组织“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
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建议1、能看懂学校和学校周边的平面图。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平面图以及上学路线图。
(中)》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看平面图、寻找学校设施或周边标志物的活动。
2、了解学校主要部门的工作和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中)2、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并交流学校某一方面的发展变化。
访问老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并向同学介绍他们是怎样为培养学生辛勤工作的。
3、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
(中)3、通过游戏,体会时间的宝贵。
尝试设计一周的课余或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并进行交流。
收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4、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
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中4、可以讲述同学互相关心的事例和自己的感受。
也可以针对同学中常出现的摩擦和冲突,设置情境,讨论解决的办四、我们的社区生活尺。
(中高)找地名的比赛。
2、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中)2、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实地考察),并用报告、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进行交流。
3、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中)3、观察或访问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劳动情况,互相交流。
-4、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物品,并明购物。
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中)4、观察和实地调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商业场所,比较价格变化情况。
模拟或尝试实际购物活动,学习选择商品。
5、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中)5、列举本地区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讨论为什么使用这种交通工具。
通过观察、访问调查或知识竞赛,学习有关的交通常识、法规和安全小常识。
6、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中)6、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其使用、维护情况,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7、自学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
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中高)7、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公共场所中公共秩序的情况和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作出自己的评价。
、8、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
(中高)8、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考察本地区的公益设施和福利机构。
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关爱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事例。
通过模拟活动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9、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
(高)9、可以选择班级、学校和社会上对来自某些地域、行业、生活处境的人有歧视或偏见的言行,或者不同群体之间发生摩擦、冲突的现象,让学生展开辩论。
10、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
(中高)10、列举本地区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设计、举办模拟民俗表演活动。
列举本地区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迷信现象,分析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