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化学试剂物理化学性质
化学试剂 氧化镧
化学试剂氧化镧氧化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它在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氧化镧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化学试剂。
一、物理性质氧化镧是一种固体物质,外观呈黄色结晶。
它的熔点较高,约为2272摄氏度。
在常温下,氧化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分解。
此外,氧化镧对水和大多数溶剂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因此在实验室中常常使用其溶液进行相关实验。
二、化学性质1. 氧化性:氧化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它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SO2 + 2La2O3 → 2La2(SO4)32. 还原性:除了具有强氧化性外,氧化镧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
例如,它可以将二氧化碳还原为一氧化碳:CO2 + La2O3 → 2La2O2 + CO3. 酸碱性:氧化镧具有一定的酸碱特性。
在水溶液中,它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也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水合物。
三、应用领域氧化镧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陶瓷工业:氧化镧可以作为陶瓷材料的添加剂,提高陶瓷制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2. 光学领域:氧化镧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可以用于制备光学玻璃和光学镜片等光学器件。
3. 电子工业:氧化镧可以作为电子材料的添加剂,提高电子材料的导电性和稳定性。
4. 医药领域:氧化镧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制备药物、医疗器械等。
5. 环境保护:氧化镧可以作为催化剂,用于处理废水和废气等环境污染物。
氧化镧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具有丰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氧化镧,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的特性,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常见的酸和碱(可用)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强烈的腐蚀性。
用途:主要用于化工、轻工、合成纤维、制药等领域,也是生产钾盐的 原料。
氢氧化钙
化学式
Ca(OH)2
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有轻微腐蚀性。
用途
主要用于建筑业和工业领域,如改良酸性土壤、 中和酸性废水等。
氨水
化学式
NH3·H2O
物理性质
酸和碱在工业中的用途
酸和碱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原料,广 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纺织等 领域。
在制药行业中,酸和碱可用于合成药 物,如抗生素、镇痛药等。
在化工生产中,酸和碱可用于合成各 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如硫酸、硝酸、 氢氧化钠等。
在纺织行业中,酸和碱可用于处理纤 维和染料,提高纺织品的品质和性能。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用途
主要用于化工、农业、制药等领域,如合成尿素、生产硫酸铵等。
氢氧化铁
化学式
01
Fe(OH)3
物理性质
02
红棕色固体,不溶于水。
用途
03
主要用于颜料和涂料行业,也可用于制备其他铁盐。
04
酸和碱的性质
酸的性质
01
02
03
酸具有酸性
能够提供氢离子(H+),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使溶 液呈酸性。
用途:广泛用于化工、染料、医药等领域,也是实验室 常用的化学试剂。
磷酸
化学式
H₃PO₄
物理性质
无色或微黄色粘稠液体,有刺 激性气味,与水混溶。
化学性质
中强酸,能与许多金属、金属 氧化物、碱等反应生成盐和水 。
用途
广泛用于化工、农业、医药等 领域。
九年级化学碱式碳酸铜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
碱式碳酸铜具有丰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一、物理性质:
1.外观:碱式碳酸铜为蓝色粉末状物质,颗粒细小。
2. 密度:碱式碳酸铜的密度约为4.1 g/cm³。
3.熔点:碱式碳酸铜的熔点约为200℃。
4.溶解性:碱式碳酸铜在水中微溶,并有一定的溶解度,溶液呈蓝色。
5.导电性:碱式碳酸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备电子元件。
二、化学性质:
1.氧化性:碱式碳酸铜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CuO)。
2.还原性:碱式碳酸铜可以被还原剂还原,生成金属铜。
3.酸性:碱式碳酸铜易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二氧化碳气体。
4.水解性:碱式碳酸铜可以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碱式碳酸盐和
铜氢氧化物。
三、用途:
1.电子产业:碱式碳酸铜可作为电子元件的重要材料之一,如电子陶
瓷和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制备。
2.理化实验:碱式碳酸铜常用于实验室中作为一种重要的试剂,用于
检测和测定其他物质的存在。
3.色料工业:碱式碳酸铜具有良好的颜色稳定性,可以用作织物、陶瓷、玻璃等材料的着色剂。
4.农业:碱式碳酸铜可以作为杀菌剂和杀虫剂,用于农业领域的病虫
害防治。
5.化妆品工业:碱式碳酸铜可以用于化妆品中的染发剂和指甲油等产品,赋予其特殊的颜色。
总结起来,碱式碳酸铜具有丰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电子产业、理化实验、色料工业、农业和化妆品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
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颜色稳定性,碱式碳酸铜也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
发价值。
常用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常用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一、氯化钴理化性质物理性质外观与性状:红色单斜晶系结晶,易潮解。
熔点(℃):86相对密度(水=1)1.92(25℃)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醚、丙酮。
[1]化学性质在室温下稳定,遇热变成蓝色,在潮湿空气中放冷又变为红色。
其水溶液加热或加浓盐酸、氯化物或有机溶剂变为蓝色。
溶液遇光也呈蓝色。
在30~45℃结晶,开始风化并浊化,在45~50℃加热4h变成四水合物,加热至110℃时变成无水物。
有毒。
作用与用途仪器制造中用作生产气压计、比重计、干湿指示剂等。
陶瓷工业用作着色剂。
涂料工业用于制造油漆催干剂。
畜牧业中用于配置复合饲料。
酿造工业用作啤酒泡沫稳定剂。
国防工业用于制造毒气罩。
化学反应中用作催化剂。
分折化学中用于点滴分析锌,单倍体育种,此外,还用于制造隐显墨水、氯化钴试纸,变色硅胶等。
还用作氨的吸收剂。
使用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吸入该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长期吸入引起严重肺疾患。
对敏感个体,吸入该品粉尘可致肺部阻塞性病变,出现气短等症状。
粉尘对眼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眼损害。
对皮肤有致敏性,可致皮炎。
摄入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大量摄入引起急性中毒,引起血液、甲状腺和胰脏损害。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1]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小量泄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各种化学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各种化学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溶剂名称沸点/℃(101.3kPa)溶解性毒性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甲胺 -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二甲胺 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石油醚无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乙醚 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戊烷 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二氯甲烷 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麻醉性强二硫化碳 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强刺激性溶剂石油脑无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丙酮 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1,1-二氯乙烷 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氯仿 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麻醉性甲醇 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麻醉性四氢呋喃 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己烷 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
麻醉性,刺激性三氟代乙酸 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1,1,1-三氯乙烷 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四氯化碳 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乙酸乙酯 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麻醉性乙醇 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微毒类,麻醉性丁酮 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苯 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乙睛 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异丙醇 82.40 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微毒,类似乙醇1,2-二氯乙烷 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高毒性、致癌乙二醇二甲醚 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4化验室化学试剂分类清单
154.25
无水物为暗紫色不稳定易潮解的结晶。
强还原剂。易自然,暴露在空气或潮湿中能燃烧。在潮湿空气腐蚀性和刺激性。
密封包装不可与空气接触。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眼睛受刺激须用水冲洗,严重者就医诊治。皮肤接触用水冲洗,再涂敷氧化镁甘油软膏误服立即漱口、饮水及镁乳,急送医院救治。
强氧化性、腐蚀性和刺激性。
1、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燃源。
2、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3、若身体接触,速用水清洗或就医。
4、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沙土。
弱酸
36%乙酸
CH3COOH
60.05
无色透明液,具有刺激酸味。
对铅和大多数其他金属有腐蚀性。对皮肤、眼睛和粘膜有腐蚀性。
392.14
浅蓝绿色结晶。
丁二酮肟
C4H8N2O2
116.12
重铬酸钾
K2Cr2O7
294.18
橙红色板状结晶。溶于水。
该品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是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使用时应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接触皮肤后,应立即用大量指定的液体冲洗。应密封于干燥处保存。
灭火措施:雾状水,沙土。
三氯化钛
08本试剂为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乙醇相混合同时放出大量热暴露空气中则迅速吸水其密度为1
化验室化学试剂分类清单
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物理/化学性质
危险
安全措施
酸、碱分类
硝酸
HNO3
63.01
本试剂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易分解,其密度为1.4g/ml。
强腐蚀性
强氧化性
1、密闭包装,并贮于阴凉通风处。
2、切忌与还原剂、易(可)燃物、H发泡剂等共储混运。
常用化学试剂汇总
引言概述:化学试剂在科研实验、工业生产和医学诊断等领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对一些常用的化学试剂进行汇总,包括无机试剂、有机试剂和生化试剂等。
通过详细介绍这些试剂的特性、用途、制备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试剂。
正文内容:一、无机试剂1.硫酸:介绍硫酸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常见的应用领域,如制造肥料、蓄电池和矿石加工等。
还需注意硫酸的腐蚀性和安全操作方法。
2.氢氧化钠:阐述氢氧化钠的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如作为钠盐的原料、制造肥皂和纸浆工业中的碱性酶处理等。
同时,要提醒读者注意氢氧化钠的碱性和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
3.氯化钠:介绍氯化钠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重点阐述其在食品加工、医学及实验室中的广泛应用。
提醒读者避免与硫酸和氯化银等物质同时接触。
4.硫化氢:详细介绍硫化氢的特性,包括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等。
着重讲解其在油田开采和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用途,并强调硫化氢的毒性和防护措施。
5.氧化铜:介绍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包括其作为催化剂、染料、防腐剂以及电子元件中的应用。
同时提醒读者注意避免与可燃物质和有机物接触。
二、有机试剂1.丙酮:详细介绍丙酮的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阐述其在工业生产、溶剂和化学分析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提醒读者防止丙酮的蒸气进入呼吸道。
2.乙醇:介绍乙醇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作为溶剂、燃料、消毒剂和药物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要注意乙醇的易燃性和适当的储存方式。
3.甲醛:详细阐述甲醛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应用。
包括其作为消毒剂、防腐剂和合成材料中的应用。
强调甲醛对人体的刺激性和致癌性。
4.苯酚:介绍苯酚的特性、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如作为消毒剂、染料和合成材料中的应用。
要注意苯酚的毒性和防护措施。
5.氯仿:详细介绍氯仿的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医学和化学实验中的溶剂,并提醒读者注意氯仿的毒性和适当的使用方式。
化学试剂分类
化学试剂分类化学试剂是指在化学实验中使用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根据化学试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应用领域等角度,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一、有机化学试剂有机化学试剂是指由碳、氢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是有机合成、医药、生物化学、天然产物及特殊化学分析的重要原料和催化剂。
常见的有机化学试剂有苯、乙酰胺、氯仿、对甲酚、甲苯等。
二、生化试剂生化试剂是指生物机体内的化学分子或化学反应所需要的配方。
生化试剂主要用于生物学、医学、食品科学、物质科学等领域。
典型的生化试剂如酶、蛋白质、细胞培养液、抗体、核酸等。
三、分析试剂分析试剂是用于研究和检测样品的化学试剂。
根据不同的化学分析方法,分析试剂可以分为无机分析试剂和有机分析试剂两类。
无机分析试剂包括硝酸银、氯化铵、硝酸钾、硫酸铜等。
有机分析试剂包括酚酞、亚硝酸钠、硼酸等。
分析试剂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食品检测、工业质量检验等领域。
四、色谱试剂色谱试剂是指用于色谱技术分析的化学试剂。
色谱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混合物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
常见的色谱试剂有纯化剂、校正剂、标准剂等。
五、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是指用于检验、测定和校准仪器设备的化学试剂。
标准物质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的仪器设备,以确保试剂的纯度和稳定性。
标准物质的种类很多,如纯净的金属元素、有机物标准物质、气体混合物等。
六、医药试剂医药试剂是指用于制造药物的化学试剂,通常用于药物原料生产、药品配制、药物分析等领域。
最常见的医药试剂为活性药物中间体,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甲磺酸安替比林等。
七、无机化学试剂无机化学试剂是指由非有机物质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学试剂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催化剂、材料科学等领域。
常见的无机化学试剂包括硫酸铜、碘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等。
八、其他试剂此类试剂没有明确的分类,包括溶剂、脱色剂、凝胶等。
它们在化学实验室及实际应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以上是化学试剂的分类方式,每种化学试剂都有着特殊的物理、化学及应用领域,各种试剂的特性及使用方法需要有经验的化学家使用。
四乙烯五胺分子量
四乙烯五胺分子量四乙烯五胺(TETA)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其化学式为C9H24N4,分子量为204.40 g/mol。
它是一种无色至淡黄色的液体,具有强碱性。
TETA主要用作氨基化剂、交联剂、络合剂和催化剂。
以下是关于TETA的相关参考内容。
1. 物理化学性质:TETA是一种遇水剧烈放热的液体,其沸点为210-212℃,密度为1.003 g/mL。
TETA在常温下能与酸、酸酐和酯类发生反应,形成相应的盐和酰胺。
TETA可以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2. 应用领域:TETA常被用作氨基化剂,用于将有机化合物中的酸酐、酰胺等官能团转化为胺基。
TETA也常用作交联剂,可以增强聚合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纺织工业中,TETA常被用于改良纤维和织物的性能,例如增加抗静电性和防皱效果。
3. 医药领域应用:TETA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的性质,因此在医药领域有一定的应用。
研究表明,TETA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剂,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另外,TETA还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可能用于某些药物的给药和传递。
4. 环境应用:TETA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络合剂,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清洁和螯合能力。
因此,TETA在环境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金属离子的去除和污染物的修复等方面。
研究还发现,TETA可以有效地降解某些有害物质,例如某些有机氯化物和动态合成酸。
5. 安全性:尽管TETA具有许多应用,但需要注意其安全使用和储存。
TETA具有强碱性,可能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和伤害。
因此,在使用TETA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并避免与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
综上所述,四乙烯五胺(TETA)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应用领域和安全注意事项都需要在实际的应用中加以考虑和掌握。
化学试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化学试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化学试剂是用于化学实验、分析、制备等方面的一种化学物质,是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为了确保化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在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一、化学试剂的质量标准化学试剂的质量标准是通过对化学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化学纯度、稳定性、含量、杂质等方面的要求来确保化学试剂的质量。
1. 物理化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外观、密度、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这些性质的合格范围应根据具体的试剂种类和用途确定。
2. 化学纯度:化学纯度是化学试剂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一般来说,化学试剂的纯度越高,其可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也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化学纯度主要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进行检测,常见的方法有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3. 稳定性:稳定性是化学试剂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重要指标,稳定性好的化学试剂不易分解和变质,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有效性。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质量稳定性试验法、热稳定性试验法等。
4. 含量:含量是指化学试剂中有效成分的百分含量,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滴定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
5. 杂质:杂质是指化学试剂中除有效成分外的其他物质,杂质的含量过高会影响化学试剂的使用效果。
检测杂质的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质谱法等。
二、化学试剂的检验方法化学试剂的质量标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验。
1. 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试剂的颜色、形状、透明度等外观特征,检查是否存在颗粒、结晶和杂质等。
2. 性状检验:通过对试剂的熔点、沸点、结晶形态等进行检验,判断物质的纯度和稳定性。
3. 化学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如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分析试剂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纯度。
4. 光谱分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分析试剂的光谱特性,以确定其组成和结构,并判断是否存在杂质。
5. 质量稳定性试验:通过加热试剂、暴露于光照、湿度等条件下,观察试剂的变化情况,判断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ab剂二氧化氯 化学成分
ab剂二氧化氯化学成分ab剂二氧化氯,全称为氯二氧化物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
它的化学成分主要由氯气和二氧化硫反应而成。
下面将从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领域等方面对ab剂二氧化氯进行介绍。
一、物理性质:ab剂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密度较大,易溶于水,可以形成氯酸和亚硫酸钠。
在常温下,它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但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氧气和氯气。
二、化学性质:ab剂二氧化氯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和漂白性。
它可以与有机物发生反应,将其氧化分解,并释放出氧气。
由于其强烈的氧化性,ab剂二氧化氯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消毒能力。
三、应用领域:1. 水处理:ab剂二氧化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由于其强大的杀菌能力和漂白作用,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致病菌、藻类和有机物,提高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医疗卫生:ab剂二氧化氯可以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消毒和灭菌。
它可以用于清洁和消毒手术器械、病房、餐具等,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防止交叉感染。
3. 食品加工:由于ab剂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漂白性和杀菌能力,它可以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漂白和消毒。
比如,可以用于面粉漂白、果蔬消毒等。
4. 污水处理:ab剂二氧化氯可以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
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减少水体的污染。
5. 纸浆漂白:ab剂二氧化氯可以用于纸浆漂白过程中,取代传统的氯气漂白方法。
它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纸浆的质量。
6. 空气净化:ab剂二氧化氯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领域,清除空气中的异味和有害气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ab剂二氧化氯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漂白性。
它在水处理、医疗卫生、食品加工、污水处理、纸浆漂白和空气净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控制其浓度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利用ab剂二氧化氯。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及性质
硫酸硫酸是化学六大无机强酸(硫酸、硝酸、盐酸(氢氯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之一。
物理性质硫酸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 若将浓硫酸中继续通入三氧化硫,则会产生"发烟"现象,这样含有SO3的硫酸称为"发烟硫酸"。
100%的硫酸熔沸点:熔点10℃沸点290℃但是100%的硫酸并不是最稳定的,沸腾时会分解一部分,变为98.3%的浓硫酸,成为338℃(硫酸水溶液的)恒沸物。
加热浓缩硫酸也只能最高达到98.3%的浓度。
化学性质1.脱水性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浓硫酸的腐蚀性了黑色的炭(炭化)。
浓硫酸如C12H22O11===12C + 11H2O(4)黑面包反应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
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
观察实验现象。
可以看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2.强氧化性⑴跟金属反应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Cu + 2H2SO4(浓) ==(加热)== CuSO4 + SO2↑+ 2H2O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
实验室常见危化品特性实验室常见危化品特性及处理方法
实验室常见危化品实验室常见危化品特性特性特性及处理方法及处理方法1、DMSO (Dimethyl sulfoxide ,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亚砜))DMSO 可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是一种既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也可作农药的添加剂,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此外,DMSO 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 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 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症状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2、EB (Ethidium bromide ,溴化乙锭)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
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 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 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 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
它与DNA 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
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
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
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
高中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物理性质F 2:浅黄绿色气体,与水可反响。
Cl 2: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压强为1001.15⨯Pa 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氯。
液氯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
氯气有毒,有强烈刺激性,1体积水能够溶解约2体积氯气。
Br 2:盛有溴试剂瓶中,下层深红棕色液体为溴,上层橙色溶液为溴水,在溴水上部空间充满红棕色溴蒸气。
易溶解于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I 2 :紫黑色固体。
常压下加热,不经过溶化就直接变成紫色蒸汽,蒸汽遇冷,重新凝成固体。
易溶解于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NaCl :在Cl 2中剧烈燃烧,并生成白色NaCl 晶体。
CuCl 2:Cu 在Cl 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CuCl 2颗粒,2CuCl 溶液存在黄色-24][CuCl 与蓝色+242])([O H Cu 。
稀溶液中为蓝色,浓溶液中呈黄色,在中等浓度溶液中呈现黄、蓝复合色--绿色HCl :H 2在Cl 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同时产生大量热,空气里易跟水蒸气结合呈现雾状。
在0℃时,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德HClPCl 3与PCl 5:P 在Cl 2中燃烧,出现白色烟雾是无色液体PCl 3与白色固体PCl 5。
AgF :可溶白色固体AgCl :难溶白色固体AgBr :难溶浅黄色固体AgI :难溶黄色固体43PO Ag :黄色固体,能溶于3HNOS :一种淡黄色晶体,俗称硫磺,密度大约是水两倍,很脆,容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容易溶于二硫化碳,硫熔点是112.8℃,沸点是℃SCu 2:黑色沉淀 FeS :黑色沉淀4CaSO :白色固体,石膏〔4CaSO ·O H 22〕在自然界以石膏矿大量存在。
给石膏加热到150~170℃时,石膏就失去所含大局部结晶水而变成熟石膏〔42CaSO ·O H 2〕,熟石膏跟水混合成糊状物后很快凝固,重新变成石膏。
4ZnSO :无色晶体,俗称皓矾。
(完整版)化学试剂的一般性质及分级分类
1化学试剂的一般性质及分级分类1.1化学试剂的一般性质有机溶剂常具有熔、沸点低、易燃、易挥发、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等特点。
很多是危险试剂,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要关注他们的危险性。
无机试剂中要关注的是具有强腐蚀性的酸碱和有强氧化还原性的试剂。
化学试剂按纯度分为四级:(1)一级试剂,又称保证试剂,代号gr(guaranteereagent),也称优级纯。
基准试剂也属于一级试剂。
瓶签以绿色为标记;(2)二级试剂,又称为分析纯,代号ar(analyticalreagent)。
瓶签为红色标记;(3)三级试剂,又称化学纯cp,代号(chemicalpure),瓶签为蓝色标记:(4)四级试剂,又称实验试剂,代号lr(laboratoryreagent),也称工业试剂,标签以棕色为标记。
此外,还有色谱纯试剂(色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生化试剂br、生物染色剂bs、国家标准物质gbw等规格标记。
这些试剂在纯度上虽然不同,但化学性质上确是相同的,在安全使用与保管上有一致的要求。
1.2化学试剂的分类按安全管理之需,化学试剂传统上分为六类:爆炸品、易燃品、强氧化剂、强腐蚀剂、剧毒/品及放射性试剂。
此外,随着用途需要的变化,某些本来安全的试剂,会成为一定时期的管制品,如醋酐,本无危险,但成为毒/品制造原料后,就成为安全管理中的管制品了。
易燃液体分三个等级: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4℃如汽油、丙酮、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在-4℃至21℃之间的液体,如酒精、甲醇、吡啶、甲苯、二甲苯、正丙醇、异丙醇、乙酸戊酯、丙酸乙酯等:三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1℃至45℃之间的液体,如煤油、柴油、松节油等。
上述是易燃液体试剂的传统分类,近年又推出《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简称“ghs”)对分类作了新的规定修正。
ghs体系中易燃液体分类的判定要素为闪点和初始沸点两个指标(表1),其中又以闪点为关键点。
因为闪点是一个安全指标,用于鉴定油品及其他可燃液体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
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实验室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各种化学试剂是实验室工作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常规试剂、酸碱试剂、溶剂和指示剂等。
一、常规试剂1. 硫酸(H2SO4)硫酸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强酸之一,常用于调节pH值、加热实验物和消除污垢等。
但是需要注意,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戴上手套和护目镜,并且小心操作。
2.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是一种常用的强碱,常用于酸碱中和反应中的中和剂,同时也可以用于调节实验物的pH值。
使用氢氧化钠时,要避免与皮肤接触,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氢氧化钠的气体。
3. 纯净水(H2O)纯净水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备溶液、洗涤实验器皿等。
纯净水的制备需要用特殊的水处理设备,以确保水中没有杂质。
实验室中常见的纯净水是经过蒸馏和离子交换的去离子水。
二、酸碱试剂1. 盐酸(HCl)盐酸是一种强酸,常用于实验室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溶解金属等。
使用盐酸时需注意安全,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2. 硝酸(HNO3)硝酸也是一种强酸,常用于制备金属的硝酸盐和其他化合物。
硝酸同样具有腐蚀性,使用时需小心操作,避免与皮肤接触。
3. 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钠也被称为小苏打,是一种常用的中和剂,可以中和强酸和酸性溶液。
在实验室中,碳酸氢钠可以用于调节实验溶液的酸碱度。
三、溶剂1. 水(H2O)作为普通实验室溶剂,水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中。
水可以作为溶剂溶解各种物质,在实验过程中起到溶解和稀释的作用。
2. 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各种有机物。
它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备溶液、萃取物质等。
3. 丙酮(CH3COCH3)丙酮是一种具有较强溶解能力的有机溶剂,常用于实验室中的溶解、浸泡和清洗实验器皿等。
四、指示剂1. 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可以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之间变色。
酸性溶液下呈现红色,碱性溶液下呈现无色。
常用化学试剂物理化学性质
氨三乙酸化学式CH6N9O6,分子量191.14,结构式N(CH2COOH)3,白色棱形结晶粉末,熔点246~249℃(分解),能溶于氨水、氢氧化钠,微溶于水,饱和水溶液pH为2.3,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溶于热乙醇中可生成水溶性一、二、三碱性盐。
属于金属络合剂,用于金属的分离及稀土元素的洗涤,电镀中可以代替氰化钠,但稳定性不如EDTA。
丙酮最简单的酮。
化学式CH3COCH3。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无色有微香液体。
易着火。
比重0.788(25/25℃)。
沸点56.5℃。
与水、乙醇、乙醚、氯仿、DMF、油类互溶。
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2.89~12.8%(体积)。
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卤化、加成、缩合等反应。
广泛用作油脂、树脂、化学纤维、赛璐珞等的溶剂。
为合成药物(碘化)、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冰乙酸化学式CH3COOH。
分子量60.05。
醋的重要成份。
一种典型的脂肪酸,无色液体。
有刺激性酸味。
比重1.049。
沸点118℃,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
纯品在冻结时呈冰状晶体(熔点16.7℃),故称“冰醋酸”,能参与较多化学反应。
可用作溶剂及制造醋酸盐、醋酸酯(醋酸乙酯、醋酸乙烯)、维尼纶纤维的原料。
苯酚简称“酚”,俗称“石炭酸”,化学式C6H5OH,分子量94.11,最简单的酚。
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因被氧化变为粉红,有毒!并有腐蚀性,密度1.071(25℃),熔点42~43℃,沸点182℃,在室温稍溶于水,在65℃以上能与任何比与水混溶,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丙三醇、二硫化碳中,有弱酸性,与碱成盐。
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可用以制备水杨酸、苦味酸、二四滴等,也是合成染料、农药、合成树脂(酚醛树脂)等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消毒防腐剂,低浓度能止痒,可用于皮肤瘙痒和中耳炎等。
高浓度则产生腐蚀作用。
1,2-丙二醇化学式CH3CHOHCH2OH,分子量76.10,分子中有一个手征性碳原子。
硝基稀料规格
硝基稀料规格硝基稀料是⼀种常⽤的化学试剂,它在许多⼯业领域中都有着⼴泛的应⽤。
了解硝基稀料的规格对于正确使⽤它⾄关重要。
在本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硝基稀料的规格,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途、储存和使⽤注意事项等⽅⾯。
⼀、物理性质硝基稀料是⼀种⽆⾊或淡⻩⾊的透明液体,具有刺激性⽓味。
它的相对密度约为1.0,粘度较低,容易流动。
硝基稀料的沸点较⾼,常温下不易挥发,但在加热时会逐渐挥发。
硝基稀料不溶于⽔,但可以与许多有机溶剂混合使⽤。
⼆、化学性质硝基稀料是⼀种含有硝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
在常温下,硝基稀料可以与许多有机物发⽣反应,如醇、醚、羧酸等,⽣成新的化合物。
在某些条件下,硝基稀料也可以发⽣⾃燃和爆炸。
因此,在使⽤硝基稀料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三、⽤途硝基稀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应⽤,其中最主要的⽤途是作为溶剂和化学原料。
在涂料、油漆、油墨等⾏业中,硝基稀料可以作为溶剂,⽤于溶解和稀释各种有机颜料和树脂,从⽽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化学合成领域,硝基稀料可以作为原料,⽤于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如硝基苯、硝基甲烷等。
四、储存储存硝基稀料时,需要注意以下⼏点:1.储存容器应该密封良好,防⽌空⽓和⽔分进⼊。
2.储存温度不宜过⾼,⼀般在常温下储存即可。
3.储存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温环境,以防发⽣爆炸和燃烧。
4.储存时要远离⽕源和氧化剂等危险物品。
5.储存期间要定期检查容器是否漏⽓或膨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使⽤注意事项使⽤硝基稀料时,需要注意以下⼏点:1.使⽤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了解产品的特性和使⽤⽅法。
2.使⽤时要穿戴防护服和⼿套等个⼈防护⽤品,以防发⽣⽪肤接触和吸⼊等危险。
3.使⽤时要避免与⽔、酸、碱等物质混合使⽤,以防发⽣化学反应和危险。
4.使⽤时要控制温度和浓度等条件,避免发⽣燃烧和爆炸等危险。
5.使⽤后要及时清洗器具和容器,避免残留物对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
总之,硝基稀料是⼀种重要的化学试剂,正确使⽤它可以为⼯业⽣产和科学研究带来许多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三乙酸化学式CH6N9O6,分子量191.14,结构式N(CH2COOH)3,白色棱形结晶粉末,熔点246~249℃(分解),能溶于氨水、氢氧化钠,微溶于水,饱和水溶液pH为2.3,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溶于热乙醇中可生成水溶性一、二、三碱性盐。
属于金属络合剂,用于金属的分离及稀土元素的洗涤,电镀中可以代替氰化钠,但稳定性不如EDTA。
丙酮最简单的酮。
化学式CH3COCH3。
分子式C3H6O。
分子量58.08。
无色有微香液体。
易着火。
比重0.788(25/25℃)。
沸点56.5℃。
与水、乙醇、乙醚、氯仿、DMF、油类互溶。
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2.89~12.8%(体积)。
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卤化、加成、缩合等反应。
广泛用作油脂、树脂、化学纤维、赛璐珞等的溶剂。
为合成药物(碘化)、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冰乙酸化学式CH3COOH。
分子量60.05。
醋的重要成份。
一种典型的脂肪酸,无色液体。
有刺激性酸味。
比重1.049。
沸点118℃,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
纯品在冻结时呈冰状晶体(熔点16.7℃),故称“冰醋酸”,能参与较多化学反应。
可用作溶剂及制造醋酸盐、醋酸酯(醋酸乙酯、醋酸乙烯)、维尼纶纤维的原料。
苯酚简称“酚”,俗称“石炭酸”,化学式C6H5OH,分子量94.11,最简单的酚。
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因被氧化变为粉红,有毒!并有腐蚀性,密度1.071(25℃),熔点42~43℃,沸点182℃,在室温稍溶于水,在65℃以上能与任何比与水混溶,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丙三醇、二硫化碳中,有弱酸性,与碱成盐。
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可用以制备水杨酸、苦味酸、二四滴等,也是合成染料、农药、合成树脂(酚醛树脂)等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消毒防腐剂,低浓度能止痒,可用于皮肤瘙痒和中耳炎等。
高浓度则产生腐蚀作用。
1,2-丙二醇化学式CH3CHOHCH2OH,分子量76.10,分子中有一个手征性碳原子。
外消旋体为吸湿性粘稠液体;略有辣味。
比重1.036(25/4℃),熔点-59℃,沸点188.2℃、83.2℃(1,333Pa),与水、丙酮、氯仿互溶,溶于乙醚、挥发油,与不挥发油不互溶,左旋体沸点187~189℃,比旋光度-15.8。
丙二醇在高温时能被氧化成丙醛、乳酸、丙酮酸与醋酸。
为无毒性抗冻剂。
可用于酿酒、制珞中,是合成树脂的原料。
医学上用作注射剂、内服药的溶剂与防腐剂,防腐能力比甘油大4倍,此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的消毒。
丙三醇学名1,2,3-三羟基丙烷,分子式C3H8O3,分子量92.09,有甜味的粘稠液体,甜味为蔗糖的0.6倍,易吸湿,对石蕊试纸呈中性。
比重1.26362(20/20℃)。
熔点7.8℃,沸点290℃(分解)167.2℃(1,3332Pa)。
折光率1.4758(15℃),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
其水溶液(W/W水)的冰点:10%,-1.6℃;30%,-9.5℃;50%,-23℃;80%,-20.3℃。
与水、乙醇互溶,溶于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
可以制备炸药(硝化甘油)、树脂(醇酸树脂)、润滑剂、香精、液体肥皂、增塑剂、甜味剂等。
在印刷、化妆品、烟草等工业中作润滑剂。
医学上可用滋润皮肤,防止龟裂;作为栓剂(甘油栓)可用作通便药。
切勿与强化剂如三氧化铬、氯酸钾、高锰酸钾放在一起,以免引起爆炸。
蓖麻油化学式C57H104O9,分子量933.37。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臭味,凝固点-10℃,比重0.945~0.965(25/25℃),折射率为1.473~1.477(25℃),闪点227℃,皂化值178mgKOH/g。
溶于乙醇、苯、氯仿、二硫化碳、用于制造增塑剂,肥皂、脂肪酸、液压油、粘合剂、表面活性剂等。
苯胺俗称“阿尼林油”,一种最重要的芳香胺,化学式C6H5NH2,分子量93.13,无色油状可燃液体,比重1.022(20/20℃),沸点184~186℃,折光率1.5863,露于空气中逐渐氧化成裼色,有特殊气味,有毒!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中。
呈碱性,与盐酸、硫酸、硝酸等作用成盐。
化学性质活泼,易起氧化、重氮化(NNO/HCL)、烷基化以及酰化(醋酸、醋酐、酰卤)等取代反应。
是合成染料(苯胺染料)、药物(磺胺药物)、树脂(苯胺甲醛树脂)、橡胶硫化促进剂等的中间体。
苯甲酸钠亦称“安息香酸钠”,化学式C7H5NaO2,分子量144.11,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易燃、低毒,无臭、有甜味。
溶于水、稍溶于醇,水溶液对石蕊呈微碱性,约为PH=8。
常用于消毒药、食品添加剂。
苯并三氮唑化学式C6H5N3,分子量119.12,白色到浅褐色针状结晶,在空气中氧化而变红,无气味,在真空中蒸馏时发生爆炸,熔点90~95℃,在98~100℃升华,沸点201~204℃(2,00kPa),水溶液呈弱酸性,pH 值为5.5~6.5,对酸、碱、氧化-还原都稳定,受热到100℃时亦稳定,与碱金属离可以生成稳定的金属盐,易溶于水。
用于水处理,油类抗氧剂及金属缓蚀剂。
丙烯酰胺化学式CH2=CHCONH2,分子量71.08,片状晶体,极毒!熔点84.5℃,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
具有活泼的酰胺基,容易转变成各种衍生物。
可用于纺织品上桨,造纸补强,废水絮凝沉降、净化等。
草酸(乙二酸)最常用的二元羟酸,化学式(COOH)2,分子量90.04,以钙盐形成存在于大黄等植物中,无色晶体,有毒!通常含2分子结晶水,熔点101~102℃,易溶于水或乙醇,具有较强的酸性及还原性,可用作还原剂,印染漂白剂。
铁锈和蓝水痕迹除去剂及分析试剂。
无水物在有机合成中用作脱水剂。
醋酐亦称“乙酸酐”,化学式(CH3CO)2O,分子量102.09,无色有刺激性的液体,沸点139℃,不与水相混,放置后水解成醋酸,能与水、碱液、醇、氨和胺等起复分解作用。
广泛用作乙酰化剂,是制备阿司匹林、醋酸纤维的原料。
丁酮简称“MEK”,又名“甲乙酮”,化学式CH3COCH2CH3,分子量72.11,无色易燃液体,有丙酮气味。
熔点-86℃,沸点79.6℃,溶于约4倍水中(25.5%),能与乙醇、乙醚、苯、油类混溶,其蒸气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
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沸点为73.4℃,含甲乙酮88.7%。
主要用作溶剂,在要求沸点稍高的场合可用代替丙酮。
对苯二酚亦称“氢醌”。
化学式C6H6O2,分子量110.11,白色晶体,熔点170~171℃,沸点285~287℃,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苯。
在苯二酚的三种异构体中还原性最强,水溶液在空气中因氧化而呈裼色,在碱溶液中更易被氧化,遇三氯化铁水溶液呈绿色。
用作照相显影剂、橡胶防老剂、单体阻聚剂、油对硝基苯酚化学式HOC6H4NO,分子量123.11,无色针状结晶。
124℃时颜色呈棕色,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过敏性,熔点126℃,144℃分解,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溶于浓碱成棕色溶液,稀释后则显绿色,是硫化染料的重要中间体。
碘原子序数53,原子量126.9045,紫灰色晶体,有金属光泽,性脆,易升华,蒸气呈紫色,有毒!强烈刺激眼睛和皮肤,密封保存。
比重4.93,熔点113.5℃,沸点184.35℃,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二硫化碳、氯仿、四氯化碳、乙醚、苯、甘油等有机溶剂。
其酒精溶液称“碘酊”或“碘酒”,用作消毒剂。
常用于医药、染料等工业,也用来制碘的化合物、感光材料、还用作催化剂、化学试剂等。
碘化钾化学式KI。
分子量166.00。
无色或白色立方晶体。
味咸而苦。
湿空气稍有潮解,露于空气中易氧化,析出碘而逐渐泛黄,光和湿气能加速其分解。
比重大3.13。
熔点681℃,沸点1330℃。
溶于水、乙醇、丙酮和甘油。
如溶液能使碘溶解,生成三碘离子(I3-)。
其水溶液亦易氧化变黄,酸性时更容易,加碱即可阻止。
由氢碘酸与碳酸氢钾作用而得。
用作分析试剂和制碘化物,染料的原料,也用作照相感光、乳化剂、食品添加剂等,医学上用来防治甲状腺肿(大脖子病),也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手术前准备,此外尚可用于作祛痰、利尿药等。
多乙烯多胺分子式NH2(CH2CH2NH)nCH2CH2NH2,分子量232.38,为棕色透明粘稠液体,呈强碱性,溶于水、醇、丙酮等,用于合成表面活剂,油田破乳剂的引发剂、电镀添加剂、沥青改性剂。
也是膨润土润滑剂的原料,常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
二甲苯化学式C6H4(CH3) 2,分子量106.17,有邻、间、对三种异构体。
工业品通常指这三种异构体和少量乙苯的混合物,为无色芳香易燃的液体,沸点137~140℃,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溶剂。
由于三个异构体很接近,因而较难分离,但通过精馏及冷冻结晶等手段可达到分离目的。
广泛用作溶剂,也用作航空汽油添加剂,并用于合成染料、人造香精等。
其中对二甲苯是合成聚酯纤维(涤纶)的重要原料。
二氯甲烷化学式CH2Cl2,分子量84.93,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有刺激性芳香气味。
有毒!对肝与神经系统有一定毒性,高浓度时对人有麻醉作用。
切忌吸入或与皮肤接触,蒸气不燃烧,与空气的混合物无爆炸性,比重1.33479(15/4℃)沸点39.75℃,于—95℃固化,折光率1.4244,略溶于水,与乙醇、乙醚、苯、油类、二甲苯甲基酰胺互溶,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生成甲醛,氯化生成氯仿及四氯化碳。
有机溶剂,主要用于代替易燃易爆的石油与乙醚,可作为脂肪和油的萃取剂,醋酸纤维、涂料、有机合成反应的溶剂。
1,2-二氯乙烷化学式C2H4Cl2,分子量98.96,亦称“氯化乙烯”,无色油状液体,剧毒!密度1.257,熔点-35.3℃,沸点83.5,易挥发有氯仿气味。
溶于乙醇、乙醚等溶。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极限5.8~15.9%(体积)。
用作油脂、蜡、树脂、漆、橡胶等的溶剂及制造聚氯乙烯、聚硫橡胶的原料,也可用作仓库熏蒸剂。
分子式C8H11N,分子量121.18,油状液体,有毒!对肝有损害,比重0.956,熔点2℃,沸点192~194℃,折光率1.5582,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呈碱性,与酸成盐,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作脱羧剂,重要化工原料,作于医药、染料、工业中还可用以制备甲紫,也是分析甲醇、糠醛、过氧化氢、乙醇、甲醛等的试剂。
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
化学式HCON(CH3)2,分子量73.09,有氨气味的无色液体,对皮肤有刺激性,比重0.9445(25/4)。
沸点153℃,能和水及大多数有机溶剂相混溶,是无机与有机、极性与非极性化合物(包括聚合物、树脂等)的优良非质子性极溶剂,能显著促进有机化学反应速度,大量用于聚丙烯腈合成纤维纺丝,也是制造“杀虫脒”的原料。
有机合成中用作含活性基团的芳香族的甲酰化剂;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作固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