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X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合集下载

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XX 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XX 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乡村旅游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载体,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享受田园体面愿望的一种旅游形式。

据统计, XX 年,全市共接待旅游接待游客 X 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X 亿元。

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 X 万人次,占全市总接待游客数的 X;实现旅游收入 X 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X。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成为推动 XX 旅游成为“XX 旅游的名片.全国同行的标杆”的一个坚实支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一)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现在,全市拥有世界遗产地 X 个.国家 5A 级景区X 个.4A 级景区 32 个, 4A 级以上景区数量在全国设区市中排第一位。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 XX 省 5A 级乡村旅游 X 家, 4A级 X 家; 3A 级 X 家。

近年来,政府狠抓秀美乡村建设且成效明显。

XX 年,全市建成秀美乡村点X 个, XX 年建成X 个。

这些秀美乡村,与 XX 的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非常协调,为做好“乡村旅游”这篇文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政策扶持基本到位。

按照 XX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通知要求,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加大在资金.政策.土地等多方面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力度。

一是人力保障上。

先后举办乡村旅游培训班和“乡村振兴旅游先行”研讨班,培训对象包括各县(市.区)分管领导.旅发委主任.乡村旅游点负责人.全市贫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培训人数超过 500 人次。

二是财力保障上。

采取直接津贴.贷款贴息.已奖代补等办法,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

比如,对获得 4A 乡村旅游点的奖励 2 万元,获得 3A 乡村旅游点的奖励 1 万元;对组织一趟高铁旅游专列(游客 500 人以上)奖励 3 万元,对组织一架旅游包机(游客 100 人以上)奖励 1 万元。

安阳县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安阳县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需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及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全面进步及全面发展[1]。

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与重点是产业振兴,只有乡村产业获得发展才能带动乡村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

产业振兴是保证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条件。

只有乡村产业发展起来,农民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才能不断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

只有解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农民才会有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促进乡村文化、生态方面的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后,各项基础设施都发展起来,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使其返回乡村并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从而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只有乡村产业振兴了,村集体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才能为村民办更多的事情。

同时,产业振兴会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民富起来,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推进乡村治理的完善,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安阳县隶属河南省安阳市,是河南省产粮大县和重要的棉花、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安阳县南与汤阴县、鹤壁市毗邻,北与河北省磁县、临漳县、涉县隔河相望,西与林州市区相接,东与内黄县相连[2]。

2016年11月,安阳县与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进行套合。

套合后,示范区总面积528km 2,耕地面积3.22万hm 2,总人口53万人。

1发展现状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市委、县委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安阳县近年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屋建瓴,科学布局,稳定有序地开展农村各项振兴工作[3]。

在产业振兴方面,安阳县依托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农业优势,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并提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扶持乡村旅游业等路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1现代农业有所发展安阳县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先后建成了永和镇兴和生态园、韩陵镇中弥农业、瓦店乡法葡农业、北郭乡龙凤及吕村镇招宝等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8家,安阳县现有33.33hm 2以上的园区8个,66.67hm 2以上的园区4个,高效农业总面积达0.28万hm 2。

南漳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思考

南漳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思考
4 元 ;旅游部 门每 增加 1 直接就业人 员 ,社会 .3个
收 稿 日期 :2 0 0 5—0 9—2 2
钩。突出表现在旅游小商品限于一般土特产品,且土 特产品的深度加工不够 ,加上包装、保鲜 、储存等技 术 限制 ,旅游商品的档次较低。第三 ,旅游业社会功 能发挥较弱。南漳 县旅游形 象不够鲜 明 ,知 名度 不 高,旅游业外来资金额度不大且多源于周边地 区,基
Ab t c : B s ̄ t y ̄ y i w le s e ntuim fNa z ̄ gC u  ̄ ,tep p rp it o th t ua o r m h ud sn t ocI fi u si ors 0 n h o n g i s h a e ons u a rl u s so l t r t i

就增加 5个就业机会。旅游业 的关联带动功能不仅表 现为直接给航空交通 、饭店 、商业网点、景点景区带 来客源 ,旅游业的关联带动还影响了农林牧渔 、城市 建设、金融保险、加工制造等方面的发展 。 南漳县旅游业虽有一定程度 的发展 ,但旅游业 的 产业联动效应未真正发挥 ,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推动不 强。第一 ,旅游业 内的经济效益仍局限于项 目本身效 益 ,未 能有效促 进餐 饮、住 宿、娱 乐 、购物业 的发 展。第二 ,旅游业发展未能与其它各次产业发展相挂
维普资讯
2 0 / 4 总第 3 6期 06 1 4
文章编号:10 —18 (0 6 4— 19— 3 0 1 4 X 20 )1 05 0
商 业 研 究
南 漳 县 乡村 旅 游 发 展 模 式 思 考
唐 克敏
( 襄樊学院 旅游与地理科学系,湖北 襄樊 4 55 ) 4 0 3 摘要 :当前 南漳县旅游业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不强以及忽视绿 色休闲旅游项 目的

推动山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推动山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物 和旅 游娱 乐近 年来 虽有一 定发 展 ,但仍 处 于滞后
状态 。
续、 稳定的发展态势。20 年 , 09 在传统产业经济下滑 的趋势下, 山西旅游业仍保持高速发展势头 , 未出现
大起 大落 的“ 字 形状态 , 游 总收入 达到 825 V” 旅 9. 3亿
元 , 比增 长 2 .2 国 内游 客 首次 突 破 1 同 07 %, 亿人 次 ,
二是旅游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主体形 象不 鲜明 。山西旅 游业之 所 以滞后 , 并不是 因为没有
资源 , 而是没有做 好从 资源到产 品的开发工 作 。旅游
境外游客首次突破 10 0 万人次 ,各项指标均实现了
[ 稿 日期 ] 0 0 0 — 3 收 2 1 — 4 2
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量太少 , 开发的层次不高 、 深度
务人 才不足等 问题。 使山西旅 游业发展水平和整体 实力再上一个新 台阶, 要 需要在整合旅游资源、 优化产品结构、
挖掘 文化 内涵、 完善 配套设施等方面下工夫。
[ 关键词 ] 山西 ; 旅游业 ; 发展 思路
[ 中图分类号 J5 2 [ F9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0 9 10 (0 0 0 — 0 2 0 10 — 2 3 2 1 )3 0 5 — 2
出1 . 5亿元 用 于扶 持 旅 游产 业 ,使 旅 游业 保 持 了持
为 : 游景 区具有 一定 规模 的旅 游住 宿 、 施存 在 分 旅 设 布 不均 、 次不高 、 档 总体数量不 足的 问题 ; 游产 品资 旅
源 开发 程度 较低 , 大部 分景 区 、 点开 发 和形 成 的产 景 品处 于低层 次 、 级化 的状 态 ; 游景 区内 的旅 游 购 初 旅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7篇)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7篇)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7篇)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7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打造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会议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本乡实际,紧扣调研内容,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活动。

一、乐居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一是产业优势。

苹果、水稻田园风光独具特色,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基础设施优势。

全乡水利化程度高,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抗旱水窖遍布地块,为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区位优势。

昭大公路贯穿南北,渔洞水库专用线途径乐居、上街两个村,洒渔河烟柳与乐居、上街两个村遥遥相望。

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容易进入过往游客的视线。

四是干部优势。

有两支好的干部队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村级干部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乡级干部队伍,为宣传乐居和服务游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五是群众优势。

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乐居人民,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乐居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根据乐居现状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认为乐居的文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一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

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

可以依托科技示范园,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

可以结合昭大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庭院果园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夏秋季摘果子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发展水面养殖业观光旅游。

可以充分利用周家口子水库、桃树井水库从事水产养殖,还可以在水库周围添置一些必要的设施,方便游客垂钓和打捞。

关于xx旅游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关于xx旅游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关于xx旅游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X区是一座旅游资源禀赋较高的山水园林城市,但由于煤炭开采和涉煤产业比重大,文化旅游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今年以来,接待入境游客XX万人次,旅游产业实现销售收入XXXX多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文就X区旅游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实现路径包括形象定位、空间布局、区域合作及重点线路等方面进行探讨,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一、发展优势及基本现状(一)资源优势X.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X区地处X山主体山脉的东麓,素有“沙漠咽喉”、“X山阙”之称,是秦直道和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

早在青铜时代早期至一XX前,史前先民就在X山上留下了XXXX多幅岩画,真实的再现了远古时期X 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类先民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两处。

自古以来,X山就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汇区域,X山既是古代两个文明必争的战略要地,又是民族融合的标志。

X自古以来就是长城百关之一,一个以长城关口命名的城市,X城址、清水沟城址、镇北关等和各个山口古长城、烽火台,高峡关隘遗址等,有着XXXX年以上的历史,是一座露天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X山北武当支脉下的北武当寿佛寺是始建于唐中期的千年古寺,有“山林古刹、西夏名兰”之谓;古老的黄河文化、X山文化和神秘的西夏文化以及回族文化在这里融合发展,尤其是国家“三线建设”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在X山下垦田建厂,奔赴X山腹地开山采煤,形成了以“五湖四海”为核心的移民文化,与北武当寿佛寺佛儒道三教同寺的和合文化相呼应,构成了X区丰富深厚的多元文化现象。

全区生活着来自祖国各地的XX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XX%,普通话普及率达XX%。

X.旅游资源丰富。

X山环水抱,湖山一览,有着美好独特的自然风光。

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的星海湖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XX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的沙湖距城区X公里;北武当寿佛寺佛儒道同奉合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九重阳节庙会和佛教音乐“渣渣子”传承至今;占地X.X万亩的森林公园位于X山东麓北武当庙山前冲积扇上,体现着全区干部群众人定胜天改造生态的拼搏精神,园内有、荷花池、名人纪念林、青年志愿林、防风林等,设臵了打靶场、卡丁车场、回归村、观景台等旅游设施,更是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归德沟、韭菜沟和小渠子沟有着丰富奇峰、怪石和神泉等地质遗迹,被评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堪称世界环保治理典范的星海湖中华奇石山原是一座电厂粉煤灰排放场,经过“化腐朽为神奇”的精心打造,已成为国内奇石收藏的奇观妙景;X新区的博物馆、规划展示馆、艺术馆和人民公园、星海广场,成为市民旅游、休闲的又一胜地;市区内有十大休闲绿地广场及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展览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急救中心等城市综合服务区。

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根据计划安排,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为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调研组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先后深入六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企业,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积极实施“旅游强市”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一)深化改革,科学谋划,着力推动全域旅游。

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切实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先后编制完成了《xx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5)》《xx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全面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完成了市、县两级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工作,推进了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

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将今年确立为全域旅游启动年,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域旅游启动大会,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区域协调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优化产品,打造品牌,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依托现有旅游资源,以突出特色、开发精品为原则,初步形成了以皇城相府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代表的沁河流域古堡人文景观群、以王莽岭景区为代表的自然山水风光景观群、以炎帝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始祖文化旅游区以及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乡村旅游。

目前,我市共有A级景区20处,星级饭店x家,旅行社x家。

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约x万人,带动间接从业人员约x万人。

全市开发旅游的乡村共有x个,农家餐馆x家,农家宾馆x家,床位x余支,旅游商品经营店xx家。

xx年1-8月份,全市商业住宿设施累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xx人次,同比增长6.5%;旅游外汇收入xx万美元,同比增长7.42%;累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xx万人次,同比增长24.44%,国内旅游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24.88%;实现旅游总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24.90%。

赴X县考察学习考察工作情况汇报

赴X县考察学习考察工作情况汇报

赴X县考察学习考察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于近日赴X县进行了考察学习,全面了解了X县的工作情况。

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我对X县的经济、社会、文化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该县的发展前景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下面是我对考察情况的汇报。

一、经济情况X县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在,X县已经成为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各项发展指标排名全省前列。

同时,拥有多个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这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就业创业。

二、社会情况X县是一个民风淳朴,文化底蕴和人才资源丰富的县城。

县城的治安比较好,社会安定。

县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相对完善。

农村的扶贫工作也较好地开展,解决了农村基本生活和社会福利问题。

同时,在文化建设方面,县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三、工作情况X县政府加强市场监管,严重打击各种违反市场规范的不正之风,将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齐头并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除此之外,县政府还注重农村发展及农村福利建设,推出多项扶贫政策,实行“六统一”改革和“千村示范”的农村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了农业规模化和工业化的优势。

四、发展前景经过对X县的深入考察,我们可以看到,X县在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扶贫、民生等工作也得到了重视。

总的来说,X县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在赴X县考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紧密联系实际工作,从现实需要出发,做出最适合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的决策及行动,让工作更加务实和扎实。

同时,我们还要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为让自己更好地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力量。

感谢领导对我此次考察学习的支持和关注,我将全面总结此次考察学习的内容,将所学所想贯彻到工作实践中,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这次赴X县考察学习的经历中,我认为要从几个方面深入思考和改进,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建议一、x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x、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全县三大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

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防灾抗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工业生产和效益较低,高技术类和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产品数量少、规模小,产品竞争力和效率的提高受到制约。

第三产业比重小,不利于就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就业压力增加等因素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善。

x、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统筹不够协调。

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发展步入低谷,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不景气,导致农民增收渠道明显变窄;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低速徘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x、工业化进程加快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当前,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工业重型化特征较为明显。

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预计仍在x、x%以上。

在重工业中,能源消耗高、污染较严重的行业比重较大、增速较快。

从生产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预计仍在x、x%以上。

从投入看,煤炭、水泥投资增幅预计均超过x%。

由于这些高耗能行业生产和投入较快增长,导致总体耗能规模随生产规模的扩张而扩大。

因此,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给节能减排工作也带来较大压力。

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抓住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发展既符合县情又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培植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迅速扩大县域经济的总量规模。

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关键环节,在突出和合理利用比较经济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第一、二、三产业和产业内部的联动、互动作用和协同效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推动县域经济从一般水平的数量扩张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整体升级转变。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

按照“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要求,重点推进项目。

在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上,推进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世行贷款奶源基地项目建设,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撑,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XX县赴XX县学习考察旅游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XX县赴XX县学习考察旅游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XX县赴XX县学习考察旅游业发展的情况报告市委:为学习借鉴旅游发达地区在乡村旅游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升级。

根据县委主要领导指示,XX 月X-X 日,由县委副书记陈胜堂带队,组织相关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赴上饶市XX县进行了学习考察。

考察组重点对XX旅游产业发展经验和旅游景区建设运营模式进行了深入考察,通过为期一天半的实地考察,对XX县旅游业发展和景区建设有关情况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收获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成果,XX县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为下一步指导我县推进“旅游强县”战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现将学习考察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XX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经验做法XX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古属徽州“一府六县之一”。

全县土地面积 XXXX 平方公里,总人口 XX 万人。

地处我国黄金旅游圈的腹地,周边有著名旅游胜地黄山、九华山、武夷山、三清山、景德镇、鄱阳湖等,涵盖了“名山、名水、名镇、名村”四大看点。

XX本身也因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在实践中,XX确立了打造“最美乡村,梦里老家”的定位,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XX之路”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从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山区,发展成为“天下无人不识君”的全国知名旅游胜地。

XX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县”等。

其主要做法是:X.围绕“最美乡村”主题,着力打好“生态牌”。

一是实施“十年禁伐天然阔叶林”工程。

以人大决议的形式,对全县 XXX 万亩天然阔叶林实行十年禁伐,切实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

二是实施农村面源污染“十大整治”工程。

对农村垃圾处理、化肥养鱼及非法电炸毒鱼、畜禽养殖污染、农家乐污水、沿河沿溪建设项目污水等十个方面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江西省玉山县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思考

江西省玉山县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思考

Th u h s a o tD e eo m e fA g iu t r lEc t u im o g t b u v l p nto rc lu a o o r s
i s a u t fJa g iP o ic n Yu h n Co n y o in x r vn e
t e e itn rb e ,t e a t o u o w d s me c u tr a u e o h u ti a l e e o me to g c tr c tu im. h x s t o l ms h uh rp tfr a o o ne me s r sfrt e s s n be d v lp n fa r u u a e o o r e p r a il l s
N r a U i r t,G n h u3 10 , hn ; .G n a c d m f c n e , a zo 4 0 0 C i ) om l n es y a z o 4 0 0 C ia 3 a n nA a e yo i c s G n h u3 1 0 , hn v i Se a
携妻带子 , 邀请好友 , 乡下的“自家地 里” 到 种蔬菜 、 瓜 果。主要进行翻土耕种 、 施肥浇水 、 瓜果采摘等活动 , 平 时则由农场主负责照看农园。这种 自己动手 , 获得 收获 和回归 自然的旅游方式 , 为忙碌和烦躁 的都市人平添了
不 少情趣 。 11 全 国农 业 生态 旅 游 业 的发 展 现 状 自 2 世 纪 9 . 0 0 年 代 以来 , 国农业 生态旅 游在 大 中城市 迅 速兴 起 , 我 已开
近年来 , 回归 自然, 走近农家 , 放松心情, 已成为现代 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时 尚。吃农 家饭 、 摘农家菜 、 采农家 果、 钓农家鱼、 住农家房 、 干农家活 、 做农家事 、 品农家茶、 享农家乐 , 向往乡村 , 回归生态的农业生态旅游 , 正在全 国迅速兴起。农业生态旅游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旅游产业, 是旅游者在游览生态农业 景点过程中涉及交通 、 通讯 、 住宿、 餐饮、 娱乐 、 商业等行

河南旅游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河南旅游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第2 0卷
21 0 0年
第 2期
6月
信 阳农业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J un lo n a gAgiutr l olg o r a fXiy n rc l a l e u C e
V0 . 0 No 2 12 .
J n 2 1 u .00
经 济 ・ 理 管
河 南 旅 游 产 业 化 发 展 现 状 及 思 考
me t a r n h e f“ i r e ” i o rs n mewo k a d t e i a o B g Ma k t n t u m.B s e , t s e e s r a u es s i a l e e— L d i e i s ig a o n c s a yt c Ⅱy o t u tan b e d v l d l o h t o me ts a e isa d o h rme s r so i k n . p n t tg e n t e a u e ft s i d r h
何 学松
( 阳师范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信 河南 信 阳 440 ) 600
摘 要 : 在旅游立省理念的推动下, 河南旅游产业化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旅游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 旅游管
理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 , 旅游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 改善。但 也存 在着接待旅客人数和旅游 收入总体水平不高 、 产 品结构单一 、 旅游 品牌 建设力度不够 、 游资源整体开发欠缺等 问题 。应通过构 筑旅 游大发展框架和旅游大 市场 旅
cm eivns for m bad i set ee ptepout t cuetruhb i igam jr or t ee p o pti es u s rn , t esni t dvl rd c s utr h g ul n a u s dvl — te oti g l a o o h r o d ot i o

心得体会: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最新)

心得体会: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最新)

心得体会: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最新)近年来,随着X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较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2018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921.18万人次,实现全市旅游收入159.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和22.35%,但相对X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全市现有6家4A级景区还是小规模、低层次发展水平。

缺乏核心吸引力的大型景区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是制约X市旅游业形成区域竞争力的瓶颈。

以X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契机,做强做优旅游产业,刻不容缓,否则经再次错失发展机会。

一、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动X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X旅游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非常具备打造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要以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坚持全域化引领,深入实施“旅游资源社会化、社会资源旅游化”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对X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要组织开展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家底,系统掌握各类旅游资源基本情况,以便高起点编制全域旅游规划,进一步明确开发价值、开发时序、招商引资、投资进度,优化整合旅游资源,高水平推进旅游开发,全力推动X旅游业实现从零散的小旅游格局向全域的大旅游格局的转变。

二是抓好全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

目前,市和各县(市、区)、部分乡镇、景区景点都做了旅游规划的编制、修编工作,但尚未从全域旅游发展来谋划。

要以《X省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为引领,在《X市旅游发展规划(2012-2020)》的基础上编制《X市全域旅游规划》。

各县(市、区)也要相应抓好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在规划方面,要做到多规合一,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处理好“纲”和“目”的关系。

反映出本地区旅游发展实际,充分体现市场需求和产业导向。

二是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

某县促进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方案

某县促进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方案

某县促进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方案为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全县旅游业加快发展,助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方案》(国发〔XX〕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方案》(国办发〔XX〕62号)和《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XX〕31号文件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X政发〔XX〕2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统一思想,明确旅游业发展思路目标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深化改革,转变旅游发展理念,整合资源,完善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注重改革创新,突出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转变,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县新兴支柱产业。

2.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典型带动”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文化、体育、健康养生、现代工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企业提质增效。

坚持品牌制胜原则,打造XX旅游品牌,提升XX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3.发展目标。

争取利用3年时间,把我县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文化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及生态旅游县,持续扩大“XX旅游”在省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成功创建为全省旅游强县。

力争到XX 年,县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40亿元。

二、突出重点,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4.优化旅游产业布局。

按照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开发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旅游景区,策划设计孙子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吕剧文化游、河海风情游、林场生态游、农家体验游、温泉度假游、水上欢乐游、现代工业游等一系列旅游产品,科学设计“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

按照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一个核心、三个功能旅游带,构筑资源特点突出、优势互补的“一核三带”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

2023年一季度X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

2023年一季度X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

2023年一季度X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尊敬的领导:本着“全面建设文化强县,打造旅游名县”的思想,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X县的文化和旅游工作。

在2023年一季度,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就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步工作打算,供领导参考。

一、工作总结1.文化推广方面(1)举办“春节文化大展”,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了X县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

(2)组织了“书香门第”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书法、绘画等文艺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2.旅游发展方面(1)加强了旅游路线的规划和宣传,推出了多条旅游路线,并积极与周边旅游城市合作,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2)组织了“文旅融合”主题活动,丰富了旅游内涵,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下步工作打算1.文化推广方面(1)加大对乡村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宣传,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2)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挖掘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潜力,打造新的文化和旅游品牌。

2.旅游发展方面(1)拓展旅游市场,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增加旅游产品种类,提高旅游吸引力。

(2)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在旅游服务、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以上是我们的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我们将会持续努力,为X县的文化和旅游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一、文化推广方面1.加大对乡村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宣传,丰富文化旅游内涵乡村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X县宝贵的文化资源,我们将进一步挖掘这些资源的价值,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丰富文化旅游内容。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对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平台进行宣传,在文化旅游节、文化节等各种文化活动中加大非遗项目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到X县悠久的文化传承。

(2)加强对乡村文化的挖掘和宣传,积极组织文化科技人员、旅游专家等前往乡村,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开展民俗文化调查研究,推出有特色的乡村游线路,让游客了解到真实的乡村文化。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5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5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篇5为促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xx月xx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山水休闲胜地”的目标定位,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全县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1、旅游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目前,我县已建成了aa级景区皖东烈士陵园和aaaa级景区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等2个旅游景点,打造了林桥苗木花卉生态园、景华农业生态园、金斗农业生态园等3个农业生态园。

通往各主要景区、景点的路网基本建成,景区内的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能够基本满足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要求,促进了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

2、旅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我县已入驻了旅行社4家;发展了星级旅游饭店1家、星级农家乐8家、星级旅游餐馆3家、旅游定点餐馆3家;培育了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6家;兴建了一批旅游娱乐和购物场所,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旅游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3、旅游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据统计,我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9.6万人次,同比增长32%;实现旅游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3%。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县餐饮、住宿、商贸、交通、娱乐、通信、种植和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我县旅游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县委、政府采取的多项措施,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组建了来安县旅游业攻坚指挥部,加强对全县旅游业的宏观管理、指导和协调,为培育和发展来安旅游产业提供了组织保障。

对投资万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实行“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坚持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查的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旅游项目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调研报告文化旅游产业是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是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增长的重要力量。

为了摸清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xxx年5月至10月份,我带领教工委、民侨委相关人员,先后深入六县(市、区)、市直文化、旅游、统计等十多家部门以及一百余家文化旅游企业进行调研。

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文化旅游资源情况xx市位于xx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独特的地理造就了雄奇险秀的表里山河。

xx 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现,早在2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7000年前已形成成熟的农耕文化。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大观,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全市文物点x处,名列全省第一。

在众多文化资源中,与旅游业融合的主要有三类:一是远古时代的遗址遗存。

如神农播谷与羊头山、舜王躬耕与历山、成汤祷雨与桑林等。

二是木结构古建筑。

如青莲寺、开化寺、府城玉皇庙等宋金元木质结构建筑50余座,素有“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三是沁河古堡古村落。

明清时期,沁河两岸修建古堡达54处,保存完好的有8座。

这些古堡古村落不仅较好地保存了传统建筑的非凡技艺,而且较好地保护了沁河两岸优秀的传统文化。

同时,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存量也很丰富。

据统计,全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x项。

其中国家级项目x项,省级x项,市级x项,遍及传统戏曲、技艺、曲艺、民俗等十大门类;代表传承人国家级x名,省级x名,市级x名;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x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

此外,我市红色文化资源星罗棋布。

全市革命遗址x处,其中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x个,省级x个,市级x个;革命遗址已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x个,市级x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x个,县级x个。

xx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自然风光绮丽多彩,现有国家自然保护区两个、省级森林公园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四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X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大生活方式,如何发展我县的旅游产业,促进XX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是值的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现就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做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势和机遇
XX不仅拥有发展旅游产业的独特区位优势,而且适逢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交通区位优势
XX县位于XX省最北端,秦晋蒙三省(区)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带,东与山西省河曲县、保德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南与神木县毗邻,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

是全国文明县城和省级平安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

XX交通便捷畅通,神(木)-朔(州)、准(旗)-神(木)、准(旗)-朔(州)铁路穿境而过,神府、府店、府准、野大、边府等干线公路与周边地区路网衔接,大石一级等一批由地方投资兴建的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二)生态环境优势
XX县发展旅游产业具备很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条件。

今年开通的沿黄公路,北起XX县墙头农业园区,墙头四面环山,土地平坦,怀抱黄河,万绿成荫,“天下黄河富宁夏,XX黄河富墙头”这里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交通水运十分便利,自然景观独特奇异,人文历史纯后悠久,园区内无任何工矿企业,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空气
清新,其中黄河入陕第一湾(龙湾)、莲花辿、紫城寨、万里明长城起点等乡村旅游景点已初现成效。

(三)人文资源优势
XX历史悠久,是XX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X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时设置富昌县,公元X年(后唐天佑七年)改设XX县,迄今为止已有X多年的历史,是XX市建县最早、历史最长的县之一。

XX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巾帼英雄折赛花、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王嘉胤等英雄人物。

XX是革命老区,自从1926年8月建立党的组织以来,这片热土孕育了赵博、高克亭等大批革命志士,留下了抗日英雄马占山光辉的战斗足迹。

XX文化底蕴深厚,黄河与长城在这里交汇,黄土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融合,府州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人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地方文化丰富多彩。

这些人文资源赋予了XX生态旅游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成为XX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劲支撑。

(四)政策主导优势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已将旅游产业打造为国家经济支柱型产业的目标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调结构、转方式是当前发展的主题。

在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指引下,XX 确立了旅游业在全县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对XX县旅游发展做出总体规划,成立XX 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由县级领导牵头担任组长,按照“政府主导、资金捆绑、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建立政府统筹各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发改、财政、土地、文化、建设、交通、水利、林业等职能部门和有关镇村,共同规划建设旅游景区,改变过去由文化部门一家单打独斗搞旅游的工作机制。

成立由政府控
股的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进行重点景区开发建设,为加快打造XX旅游产业升级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经济发展机遇
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X月X日,被誉为XX最美“1号公路”的沿黄公路正式开通,它北起XX县墙头,把X多处旅游景点串连起来,成为XX打造沿黄经济带和旅游带的重要依托。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会越来越迫切,特别是对旅游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给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现状和发展思路
从全省全市的角度看,XX县的旅游产业仍是“短板”,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从总体上看,发展全域旅游的意识、理念、观念和力度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年初计划旅游产业中旅游收入增长率X%,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

旅游产业对XX 经济体现不出贡献,与XX二产相比,做为三产的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几乎为零,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旅游资源优势还未转化成经济优势。

在此状况下,XX县委、县政府对XX县目前的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发展做了一定的规划。

首先要重点围绕“一城两带”打造旅游景区,一城即府州城,两带即长城边塞文化旅游带和黄河风情旅游带。

同时,争取将府州城、高寒岭人文森林公园列入我省沿黄旅游项目计划;指导武家庄镇胡桥沟景区、田家寨高寒岭人文森林公园、墙头黄河入陕第一湾景区、麻镇商业文化古镇加农牧光伏、风电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府州城、香炉山森林公园、田家寨寨山石城遗址公园X个项目建设,力争打造成为3A级旅游景区。

其次初步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