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教材电子版)
医学心理学讲解:第七章 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第七版第七章 心身疾病目 录第一节 心身疾病的概述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掌 握 熟 悉 了 解 重 点 难 点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与诊疗对策。
临床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心与身的关系;心身疾病的分类;各学派所提出的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各种心身疾病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基本的干预措施。
心身医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心身疾病的概述(一)心身疾病的定义1. 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sysiological diseases),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2. 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1)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肠易激综合征等。
(2)广义的心身疾病:范围要广些,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3)心身关系分为三类:①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sponse);②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功能障碍,但没有器质性变化;③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1. 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 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3.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等)和情绪反应有关。
4. 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5. 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6. 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三)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1. 公元前400年的古希腊2. 中世纪时代(500—1540年)3. 文艺复兴时代(1500—1700年)4. 19世纪现代实验基础医学迅速发展(四)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随着对心身相关研究的深入和心身疾病概念的无限扩展,造成疾病分类方面的混乱,于是各种疾病分类系统的观点也在不断的改变中。
心里咨询师考试教材--补充教材(冲刺课)
心理咨询师(补充教材)冲刺课补充教材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咨询概论第三章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第四章心理评估概论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什么是人格第三章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四章第三节新精神分析流派第五章第四节特质理论流派第六章第五节生物学流派第七章第六节人本主义流派第八章第七节人格认知流派第九章第八节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第一节什么是人格人格: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个体形成的典型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的特征。
有结构、动力、特征的系统。
显示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典型性、差异性和统合性。
要点一人格的特性:独特性:一个人典型的行为和特征——典型性&差异性稳定性: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形成的稳定性&表达的稳定性统合性: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
——多元&匹配&统合功能性:生活轨迹、生活方式、命运——外显&环境&自我约束判断题:人格的特性,包括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差异性。
答:错人格的特性,包括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一、人格结构意识的三层次理论潜意识——深藏内心的、无法直接触及的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前,能够进入意识层面的意识——心理最表层,能够清楚觉知到的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一、人格结构三我结构本我——享受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二、人格动力1、心理能量:人的心理过程需要能量(心理能量)驱动才能不断的进行下去。
等量原则、平衡原则2、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指向生长,具有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死本能:将死亡的欲望转向其他客体而非自身的攻击性驱力。
对立统一,互相整合,互相替代。
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三、人格发展阶段生存任务身体心理主题口唇期(0~0.15岁)断奶口唇信任肛门期(1.5~3岁)大小便肛门自我控制性器官期(3~6岁)认识男女差异性器官性别认同潜伏期(6~12岁)生活适应无防御方式两性期(12岁以后)异性交往生殖器亲密关系要点二防御机制——自我保护自身的方式:压抑——职场中受委屈,依然笑脸相迎否认——你怎么了?没事!反向形成——越喜欢,越欺负投射——爱屋及乌合理化——多谢前任不娶之恩退行——我不要,就不要嘛!转移——踢猫效应升华——情绪低落,创意无限第二节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五、人格适应压抑:是指将意识中的令人不安的事物从意识层面移除,这是最基本和使用最频繁的一种防御机制,用于保护自己免于危险。
心理学专业书籍清单
心理学专业书籍清单以下是心理学专业书籍的清单,包括入门级和高级的书籍,涵盖了多个心理学领域的主题:1.《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作者: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J.Gerrig)2.《心理学导论》(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作者:本杰明·拉赫曼(BenjaminLahey)3.《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作者:大卫·迈尔斯(David Myers)4.《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作者:罗伯特·斯特恩伯格(RobertSternberg)5.《生物心理学》(Biological Psychology)作者:詹姆斯·W·卡尔森(James W.Kalat)6.《儿童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作者:本杰明·拉赫曼(BenjaminLahey)7.《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作者: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8.《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作者: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Greenwald)9.《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y)作者:罗伯特·斯特恩伯格(RobertSternberg)10.《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作者:埃德温·J·布林克(Edwin J.Bonakdar)以上书籍仅供参考,具体选择应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进行。
此外,还可以参考国内外心理学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临床心理学教科书
临床心理学教科书第一章:临床心理学概述1.1 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3 临床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第二章:心理评估2.1 心理评估的概念和目的2.2 心理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标准2.3 心理评估的常用工具和技术2.4 心理评估的结果分析和应用第三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3.1 精神障碍的定义和分类系统3.2 精神障碍的病因和发展机制3.3 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3.4 精神障碍的评估和治疗原则第四章:心理治疗方法4.1 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流派4.2 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点4.3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及其应用场景4.4 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估和质量控制第五章:应激与适应5.1 应激的概念和分类5.2 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5.3 适应的概念和机制5.4 应激与适应的评估和干预策略第六章: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6.1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6.2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3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和评估原则6.4 心理健康促进的实践案例和效果分析第七章:心理咨询与辅导7.1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概念和特点7.2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原则和技巧7.3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流程和方法7.4 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进展第八章:心理干预与康复8.1 心理干预与康复的目标和原则8.2 心理干预与康复的策略和方法8.3 心理干预与康复的效果评估和调整8.4 心理干预与康复的个案分析和实践经验第九章:心理危机与紧急干预9.1 心理危机的概念和特征9.2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步骤9.3 紧急干预的内容和技巧9.4 心理危机与紧急干预的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第十章:专业道德与伦理10.1 临床心理学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10.2 专业边界和自我保护的原则10.3 伦理冲突和应对策略10.4 临床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和挑战结语临床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心理复习题
临床心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神经症2、广泛性焦虑障碍3、ICD-10 DSM-IV CCMD-34、行为障碍5、应激反应6、临床心理学7、焦虑8、心身疾病9、人格障碍10、.疼痛二、填空1、1896年,Witmer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间心理诊所,并首先应用“临床心理学”术语,标志着临床心理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2、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临床心理学开端于19世纪末。
3、以”时间紧迫感、急躁、争强好胜、怀有敌意”等为特点的性格称为A型性格。
4、按照心理动力学观点,产生抑郁症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童年期的丧失被重新激活。
5、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核心主题是焦虑。
6、抑郁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7、具有肛欲性格的人表现为固执、整洁、吝啬、学究气等。
一些研究表示,此类人容易患强迫症。
8、中国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出版新版的《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手册》,这个版本的英文代码是 CCMD—3 。
9、心理生理疾病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动力学理论和行为心理学理论。
10、传统上,咨询心理学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中问题;而临床心理学则更关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11、临床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韦特默于1897年首先提出的,并于189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心理指导诊所。
12、临床心理学主要任务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技术去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困扰,解除心理上的挫折和痛苦,达到心身健康。
13、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14、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内容包括对人类行为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改变、。
15、临床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测验法。
16、心理生理疾病的诊断应当包括心理诊断和社会功能状态的判定和躯体诊断。
17、造成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18、应付自杀最可靠的方式是预防。
19、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感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称之为心理治疗。
临床心理学(教材电子版)
•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验•第三章应激与应激障碍•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第五章智力障碍•第六章人格障碍•第七章神经症、癔症、抑郁症•第八章行为障碍•第九章心身疾病•第十章临床常见的病人心理问题•第十一章心理咨询•第十二章临床心理咨询•第十三章危机干预第一章概论临床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及研究目的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一、临床心理学的定义•1935年,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临床心理学分会给临床心理学下了一个定义: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心理测评、分析、观察等方法,对个体的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理解,并通过对个体的身心诊断、生活史了解以及对个体生活状况的观察、分析,以对个体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
•1991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又提出一个新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等,以及从事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
•20世纪60年代,日本心理学会(JPA)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下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是综合心理学和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特殊的个体(心理不适应的人或心理障碍患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障碍、苦恼的本质的理解,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的一门学问。
•因此,他们把临床心理学的实践活动称为“心理学的临床应用”。
•1988年,日本学者田中富士夫下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概括地说是对心理不健康或有行为问题的来访者进行心理援助,将他们的精神和人格向健康方向引导,这种引导需要运用心理学和各种相关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它整合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心理适应为中心,并以心理援助为特征;通过缓解适应不良,提高能力水平和缓解情绪不安,以促进人类的社会适应、心理调节和个体发展。
•①临床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05622 临床心理学(含实践)
05622 临床心理学(含实践)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0831)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临床心理学(含实践)》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了解临床心理学的工作内容和理论模型,能够熟悉诊断性会谈、行为评估、心理治疗等技术,理解心理个案研究的设计要素,掌握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的相关策略和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概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定义,临床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卫生职业的关系,临床心理学的的历史以及临床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工作内容,临床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卫生职业的关系。
2、掌握:临床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临床心理学的理论模型(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几种理论模型,心各种理论模型之间的联系及整合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每一种理论模型的理论前提、贡献。
2、掌握:每种理论模型的侧重点。
3、熟练掌握:各种理论模型之间的相互联系、各种理论模型的整合趋势。
第三章临床心理学家培训模式(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家的几种培训模式、临床心理学的培训程序、各种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临床心理学家的培训程序、各种培训模式的含义。
2、掌握:各种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熟练掌握:临床心理学的培训模式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诊断性会谈(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精神病的诊断分类、临床会谈的方式、会谈的基本技巧、心理评估报告的格式。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精神异常的诊断和分类的基础,目前通用的诊断和分类标准的特点。
2、掌握:临床会谈的形式、心理评估报告的格式。
3、熟练掌握:临床会谈的基本技巧。
心理学书籍推荐
心理学书籍,你可以寻找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万千心理系列,心理学专业主干课教材1 心理学导论(第11版•07年新版) Dennis Coon等著郑钢等译2 生理心理学(第六版)Neil R. Carlson著苏彦捷等译3 人格心理学(第六版)Jerry M. Burger著陈会昌等译4 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文第二版)Elliot Aronson等著侯玉波等译5 发展心理学(第六版)D. R. Shaffer著邹泓等译6 教育心理学(第十版)Anita Woolfolk著何先友等译莫雷审校7 异常心理学(第四版)David H. Barlow等著杨霞等译8 认知心理学(第三版)R. J. Sternberg著杨炳钧等译黄希庭校9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八版)D.P.Schultz等著时勘等译10 实验心理学教程——勘破心理世界的侦探R. A. Smith, S. F. Davis著郭秀艳等译11 心理学研究手册F. T. L. Leong等编周晓林等译12 行为科学统计(第七版) F. J. Gravetter等著王爱民等译心理学专业主干课教辅及工具书1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Roger R. Hock著白学军等译2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K. E. Stanovich著范照等译3 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Robert D. Nye著石林等译4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Solso, R.L.等著张奇等译5 实用心理评估张厚粲编著6 质性研究设计Joseph A. Maxwell著陈浪译7 人的意识Susan Blackmore著耿海燕李奇等译校8 群体过程Rupert Brown著胡鑫等译方文审校9 态度与行为——理论、测量与研究l. R. Aiken著何清华等译10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M. Neil Browne等著赵玉芳等译11 心理学批判性思维D. Alan Bensley著李小平等译12 问题解决心理学S. I. Robertson著张奇等译15 现代英汉-汉英心理学词汇(修订版)张厚粲等编13 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W. B. Gould著常晓玲等译14 互联网心理学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等译心理学专业选修课教材1 调查研究手册Pamela L. Alreck等著王彦译2 媒介心理学Richard Jackson Harris著相德宝译3 积极心理学Alan Carr 著郑雪等译校4 性与生活——走近人类性科学Spencer A. Rathus等著甄宏丽等译5 情绪心理学(第五版)K. T. Strongman著王力主译张厚粲校心理影印版教材1 发展心理学(影印版)David R. Shaffer著2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影印版)Roger R. Hock著3 心理学批判思维(影印版)D. Alan Bensley著4 人格心理学(影印版)Jerry M. Burger著5 社会心理学(影印版)Elliot Aronson等著侯玉波导读6 教育心理学(影印版)A. Woolfolk著莫雷导读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与治疗导论1 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五版) Cormier, S.等著张建新等译2 心理诊断和治疗手册——给心理治疗师的指南Sharon L. Johnson著卢宁等译校3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Rita Sommers F.著陈祉妍等译4 实用心理咨询与助人技术R. Nelson-Jones著作江光荣等译5 心理治疗师培训教程Bernard D. Beitman等著刘盈等译6 心理障碍临床手册(第三版)Barlow, D.H.主编刘兴华等译7 临床心理督导纲要(第三版)Janine M. Bernard等著王择青等译8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第七版)Corey, G.著石林等译9 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第六版)Corey, G.著石林等译10 心理治疗个案研究(第四版)D. Wedding等著王旭梅等译11 突破心理治疗中的“不可能”案例B. L. Duncan等著张怡玲译12 心理热线实用手册贾晓明主编45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案例(上下) Richard S. Sharf著胡佩诚等译精选读物1 日益亲近Irvin D. Yalom等著童慧琦译2 生活分析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法松原达哉著樊富珉吉沅洪译3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Yalom, I. D.著张怡玲译4 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Barry A. Farber等编郑钢等译5 心理治疗师之路Jeffrey A. Kottler著林石南等译6 短程心理治疗实践Sol L. Garfield著章晓云译7 《道德经》与心理治疗G. J. Johanson等著张新立译8 格式塔咨询与治疗技术Phil Joyce等著叶红萍等译精神分析专题1 思想等待思想者Joan & N. Symington等著苏晓波译2 精神分析导论J. Milton等著施琪嘉曾奇峰主译3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N. McWilliams主编钟慧等译4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M. S. Clair著贾晓明等译认知行为治疗专题1 脑锁——如何摆脱强迫症J. M. Schwartz等著谢际春等译2 压力咨询Albert Ellis等著孙菲菲译3 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第三版)R. G. Miltenberger著石林等译4 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A. T. Beck等著翟书涛等译5 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R. L. Leahy著张黎黎等译6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Judith S. Beck著翟书涛等译团体治疗专题1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I. D. Yalom著李鸣等译2 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Ed E.Jacobs等著洪炜等译婚姻与家庭治疗专题1 婚姻与家庭治疗案例Larry B. Golden著吴波译2 家庭治疗技术Patterson, J等著方晓义等译3 家庭治疗基础M. P. Nichols等著林丹华等译危机干预专题1 解读自杀心理Shawn Christopher Shea著聂晶译2 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D. Wasserman著李鸣等译3 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Kolski, T.D.等著梁军译4 危机干预策略(上下) B.E.Gilliland等著肖水源等译5 哀伤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陈维梁钟莠筠著儿童心理治疗专题1 儿童评价J. M. Sattler等著陈会昌等译校2 儿童绘画心理学Claire Golomb 著李苏译3 儿童心理测验——更好地理解孩子Ellen Braaten著,傅莉郑铮译4 儿童游戏——在游戏中成长W. George Scarlett等著谭晨译5 儿童青少年临床访谈技术S.H.McConaughy著徐洁译6 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C. A. Malchiodi著李苏李晓庆译7 直言相告:儿童精神健康与调节T. E. Wilens著汤宜朗等译8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H.Thompson Prout等著林丹华等译沟通分析专题1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Eric Berne, M. D.著田国秀曾静译2 我好—你好——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Thomas A. Harris著林丹华周司丽译3 咨询和治疗中的沟通分析技术Christine Lister-Ford著黄峥译催眠专题1 自我催眠Dirk Revenstorf等著方新译2 催眠入门Willian w. Hewitt著方新译心理治疗指导计划系列1 团体治疗指导计划Kim Paleg等著王海芳等译2 雇员心理支持指导计划James M. Oher等著袁荣亲译3 青少年司法与收容治疗指导计划Arthur E. Jongsma, Jr.等著汤臻李鸣译4 人格障碍治疗指导计划Arthur E. Jongsma, Jr.等著张宁等译5 特殊教育指导计划Julie A. Winkelstern等著刘昊译6 社会工作与人类服务治疗指导计划John S. Wodarski等著侯静译7 夫妻治疗指导计划K. Daniel O'Leary等著张锦涛译8 家庭治疗指导计划Frank M. Dattilio等著孙莉译9 儿童心理治疗指导计划(第三版)Arthur E. Jongsma, Jr.等著田璐等译10 学校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指导计划Sarah Edison Knapp等著周司丽等译11 自杀与凶杀的危险性评估及预防治疗指导计划Jack Klott等著周亮等译12 严重持续性精神障碍治疗指导计划Arthur E. Jongsma, Jr.等著李占江等译13 养育技能指导计划Sarah Edison Knapp等著梁慧娟等译14 成瘾者治疗指导计划Robert R. Perkinson等著洪炜等译15 大学生心理咨询指导计划Arthur E. Jongsma, Jr.等著肖水源等译心理自助读物1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Gerald Corey等著胡佩诚等译2 抑郁情绪调节手册——十天改善你的自尊David D. Burns著汤臻等译李鸣审校3 追寻记忆的痕迹Eric R. Kandel著罗跃嘉主译校4 悦食悦己——“正常”饭食心理Karen R. Koenig著陈菲译5 我抑郁?(绘本)四四绘著6 走出婚姻暴力的阴影Paul Lockley著刘稚颖译7 老年心理与精神保健指南G. J. Kennedy著李君等译8 精神创伤之后的生活D. Rosenbloom著田成华等译9 战胜焦虑H. Kennerley著施承孙等译10 走出抑郁Paul Gilbert著宫宇轩等译11 克服恐慌Verrick Silove等著迟立忠等译12 抚平创伤Claudia Herber等著周晓林等译13 克服羞怯Gillian Butlar著周晓林等译14 战胜自卑Melanie J.V.Fennell著周晓林等译15 快乐处方P. Pearsall著董利晓等译16 战胜疼痛Margaret A. Caudill著朱克顺等译17 请理解我D. Keirsey著王晓静译管理心理学职业健康专题1 压力管理策略B. L. Seaward著许燕等译2 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Fred Luthans等著李超平译3 职业心理学——平衡你的工作与生活(第七版)A.J Dubrin著姚翔等译4 工作压力Lorne Sulsky等著马剑虹等译校5 产业心理咨询入门杉溪一言等编著樊富珉等译计人才测评专题1 人格测试Mark Parkinson著邹智敏译2 潜能评估Jim Barrett著唐云付丹丹等译3 深度评价——用“评价中心”测评人的综合才能Harry Tolley等著唐云梁志祥等译4 情商测试Robert Wood等著李小青译生涯规划专题1 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Robert D. Lock著时勘等译2 结构化面试方法Paul J. Taylor著时勘等译3 职业咨询心理学——工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N. Peterson等著时勘等译4 求职指导Robert D. Lock 著时勘曾垂凯等译团队专题1 创建有效的团队Susan A. Wheelan著蒋玉娜译2 集合起来——群体理论与团队技巧(第9版)D. W. Johnson等著谢晓非等译3 团队培训手册——团队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avid Leigh著石孟磊等译4 创造力拓展训练——团体培训手册Robert Epstein著周丽清等译5 卓越领导力——十种经典领导模式P. G. Northouse著王力行等译6 人的行为与组织管理P. R.Timm等著钟谷兰译7 工作评价——组织诊断与研究实用量表Dall L. Fields著阳志平等译8 变革的绩效评估——员工安置、激励与发展Daniel R. Llgen等著张宏等译学校心理学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吴增强、蒋薇美著2 学校心理咨询实用规划(第四版)John J. Schmidt著沈湘秦译4 校本功能性行为评价——教育工作者指南T. S.Watson等著孙瑾译5 学生行为管理——教师应用指南T.J.Zirpoli著关丹丹等译3 大脑研究与儿童教育Doris Bergen等著王爱民译1 学校心理咨询李正云主编6 天才和资质优异儿童的心理咨询Roberta M. Milgram主编曲晓艳等译医学心理学1 健康心理学(第四版)Edward P. Sarafino著胡佩诚等译2 临床心理学(第六版)Timothy J. Trull等著丛中等译3 临床心理护理指南Keith Nichols著刘晓虹吴菁主译4 实用医疗心理学Peter Salmon 著陈建国蔡厚德译司法心理学1 司法心理学L.S.Wrightsman著吴宗宪等译2 罪犯心理咨询(第二版)Ruth E. Masters著杨波等译3 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Gisli H. Gudjonsson著乐国安李安等译4 警察工作中的心理学Peter B. Ainsworth著安福元等译5 警察的压力管理W. Anderson等著付有志等译6 犯罪人特征剖析Peter B. Ainsworth 著赵桂芬译7 国外罪犯心理矫治吴宗宪著8 说谎心理学Aldert Vrij著郑红丽译9 自白的心理学浜田寿美男著片成男译10 罪犯评估和治疗必备手册Clive R. Hollin主编郑红丽译11 犯罪行为心理学Ronald Blackburn著吴宗宪等译运动心理学1 足球心理训练Bill Beswick著张忠秋等译2 篮球心理训练K. L. Burke等著张忠秋等译3 网球心理训练Robert Weinberg著张忠秋等译4 运动心理咨询理论Karen Lee Hill著张忠秋等译5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Richard A. Magill著张忠秋等译军事心理学1 军事心理学手册(精装)A.D.Mangelsdorff等主编苗丹民等译2 军事心理学导论Christopher Cronin主编王京生主译校3 战斗与冲突心理学Ben Shalit著王京生等译4 战斗指挥员野战指导手册M. B. A.Stoneberger著王京生等译大众心理图书中学生健康教育系列专题1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一•上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2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一•下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3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二•上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4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二•下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5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三•上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6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三•下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7 中学生成长导航教案(教师用书)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大众心理系列1 征服你的第一份工作A. J. Sutcliffe著曹迎馨等译2 掌控自我的职业女性Anne Dickson著徐文艳译3 过你热爱的生活Barbara Sher著秦子冰译4 割断脐带做大人Howard M. Halpern著廖立文等译5 说服人的秘诀Roger Dawson著张树池等译6 找到适合你的职业Clarke G. Carney著曹书乐等译7 广告的心理原理杨中芳著8 关爱•治疗•奇迹B. S. Siegel著邵虞译9 21天让你学会御人术J. K. V. Fleet著宋韵声等译10 如何做个成功者Michael W. Mercer著史静寰译11 脑力倍增法Jean Marie Stine著方晓义等译12 重塑男人的生活T. A. Kupers著杨子江等译13 美国诙谐与幽默宝典J. M. Braude著曾添桂等译14 “消极”思维的力量T. Humphreys著金慧莉译15 为了永恒的爱A. Christensen著付艳霞译16 释放单飞的心灵S.W.Cruse著纪伟译17 日常心理趣味小百科涩谷昌三著唐海霞译18 趣味心理游戏ABC---性格游戏之由表及里浅野八郎著翻译组译19 趣味心理游戏ABC---性格游戏之透视误区浅野八郎著翻译组译20 犯罪的影子D. Canter著吴宗宪译21 爱情职业人格心理测试秦子冰等编著。
心理学书籍推荐【免费下载】
心理学书籍,你可以寻找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万千心理系列,心理学专业主干课教材1 心理学导论(第11版•07年新版) Dennis Coon等著郑钢等译2 生理心理学(第六版)Neil R. Carlson著苏彦捷等译3 人格心理学(第六版)Jerry M. Burger著陈会昌等译4 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文第二版)Elliot Aronson等著侯玉波等译5 发展心理学(第六版)D. R. Shaffer著邹泓等译6 教育心理学(第十版)Anita Woolfolk著何先友等译莫雷审校7 异常心理学(第四版)David H. Barlow等著杨霞等译8 认知心理学(第三版)R. J. Sternberg著杨炳钧等译黄希庭校9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八版)D.P.Schultz等著时勘等译10 实验心理学教程——勘破心理世界的侦探R. A. Smith, S. F. Davis著郭秀艳等译11 心理学研究手册F. T. L. Leong等编周晓林等译12 行为科学统计(第七版) F. J. Gravetter等著王爱民等译心理学专业主干课教辅及工具书1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Roger R. Hock著白学军等译2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K. E. Stanovich著范照等译3 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Robert D. Nye著石林等译4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Solso, R.L.等著张奇等译5 实用心理评估张厚粲编著6 质性研究设计Joseph A. Maxwell著陈浪译7 人的意识Susan Blackmore著耿海燕李奇等译校8 群体过程Rupert Brown著胡鑫等译方文审校9 态度与行为——理论、测量与研究l. R. Aiken著何清华等译10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M. Neil Browne等著赵玉芳等译11 心理学批判性思维D. Alan Bensley著李小平等译12 问题解决心理学S. I. Robertson著张奇等译15 现代英汉-汉英心理学词汇(修订版)张厚粲等编13 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W. B. Gould著常晓玲等译14 互联网心理学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等译心理学专业选修课教材1 调查研究手册Pamela L. Alreck等著王彦译2 媒介心理学Richard Jackson Harris著相德宝译3 积极心理学Alan Carr 著郑雪等译校4 性与生活——走近人类性科学Spencer A. Rathus等著甄宏丽等译5 情绪心理学(第五版)K. T. Strongman著王力主译张厚粲校心理影印版教材1 发展心理学(影印版)David R. Shaffer著2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影印版)Roger R. Hock著3 心理学批判思维(影印版)D. Alan Bensley著4 人格心理学(影印版)Jerry M. Burger著5 社会心理学(影印版)Elliot Aronson等著侯玉波导读6 教育心理学(影印版)A. Woolfolk著莫雷导读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与治疗导论1 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五版) Cormier, S.等著张建新等译2 心理诊断和治疗手册——给心理治疗师的指南Sharon L. Johnson著卢宁等译校3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Rita Sommers F.著陈祉妍等译4 实用心理咨询与助人技术R. Nelson-Jones著作江光荣等译5 心理治疗师培训教程Bernard D. Beitman等著刘盈等译6 心理障碍临床手册(第三版)Barlow, D.H.主编刘兴华等译7 临床心理督导纲要(第三版)Janine M. Bernard等著王择青等译8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第七版)Corey, G.著石林等译9 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第六版)Corey, G.著石林等译10 心理治疗个案研究(第四版)D. Wedding等著王旭梅等译11 突破心理治疗中的“不可能”案例B. L. Duncan等著张怡玲译12 心理热线实用手册贾晓明主编45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案例(上下) Richard S. Sharf著胡佩诚等译精选读物1 日益亲近Irvin D. Yalom等著童慧琦译2 生活分析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法松原达哉著樊富珉吉沅洪译3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Yalom, I. D.著张怡玲译4 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Barry A. Farber等编郑钢等译5 心理治疗师之路Jeffrey A. Kottler著林石南等译6 短程心理治疗实践Sol L. Garfield著章晓云译7 《道德经》与心理治疗G. J. Johanson等著张新立译8 格式塔咨询与治疗技术Phil Joyce等著叶红萍等译精神分析专题1 思想等待思想者Joan & N. Symington等著苏晓波译2 精神分析导论J. Milton等著施琪嘉曾奇峰主译3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N. McWilliams主编钟慧等译4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M. S. Clair著贾晓明等译认知行为治疗专题1 脑锁——如何摆脱强迫症J. M. Schwartz等著谢际春等译2 压力咨询Albert Ellis等著孙菲菲译3 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第三版)R. G. Miltenberger著石林等译4 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A. T. Beck等著翟书涛等译5 认知治疗技术——从业者指南R. L. Leahy著张黎黎等译6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Judith S. Beck著翟书涛等译团体治疗专题1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I. D. Yalom著李鸣等译2 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Ed E.Jacobs等著洪炜等译婚姻与家庭治疗专题1 婚姻与家庭治疗案例Larry B. Golden著吴波译2 家庭治疗技术Patterson, J等著方晓义等译3 家庭治疗基础M. P. Nichols等著林丹华等译危机干预专题1 解读自杀心理Shawn Christopher Shea著聂晶译2 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D. Wasserman著李鸣等译3 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Kolski, T.D.等著梁军译4 危机干预策略(上下) B.E.Gilliland等著肖水源等译5 哀伤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陈维梁钟莠筠著儿童心理治疗专题1 儿童评价J. M. Sattler等著陈会昌等译校2 儿童绘画心理学Claire Golomb 著李苏译3 儿童心理测验——更好地理解孩子Ellen Braaten著,傅莉郑铮译4 儿童游戏——在游戏中成长W. George Scarlett等著谭晨译5 儿童青少年临床访谈技术S.H.McConaughy著徐洁译6 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C. A. Malchiodi著李苏李晓庆译7 直言相告:儿童精神健康与调节T. E. Wilens著汤宜朗等译8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H.Thompson Prout等著林丹华等译沟通分析专题1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Eric Berne, M. D.著田国秀曾静译2 我好—你好——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Thomas A. Harris著林丹华周司丽译3 咨询和治疗中的沟通分析技术Christine Lister-Ford著黄峥译催眠专题1 自我催眠Dirk Revenstorf等著方新译2 催眠入门Willian w. Hewitt著方新译心理治疗指导计划系列1 团体治疗指导计划Kim Paleg等著王海芳等译2 雇员心理支持指导计划James M. Oher等著袁荣亲译3 青少年司法与收容治疗指导计划Arthur E. Jongsma, Jr.等著汤臻李鸣译4 人格障碍治疗指导计划Arthur E. Jongsma, Jr.等著张宁等译5 特殊教育指导计划Julie A. Winkelstern等著刘昊译6 社会工作与人类服务治疗指导计划John S. Wodarski等著侯静译7 夫妻治疗指导计划K. Daniel O'Leary等著张锦涛译8 家庭治疗指导计划Frank M. Dattilio等著孙莉译9 儿童心理治疗指导计划(第三版)Arthur E. Jongsma, Jr.等著田璐等译10 学校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指导计划Sarah Edison Knapp等著周司丽等译11 自杀与凶杀的危险性评估及预防治疗指导计划Jack Klott等著周亮等译12 严重持续性精神障碍治疗指导计划Arthur E. Jongsma, Jr.等著李占江等译13 养育技能指导计划Sarah Edison Knapp等著梁慧娟等译14 成瘾者治疗指导计划Robert R. Perkinson等著洪炜等译15 大学生心理咨询指导计划Arthur E. Jongsma, Jr.等著肖水源等译心理自助读物1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Gerald Corey等著胡佩诚等译2 抑郁情绪调节手册——十天改善你的自尊David D. Burns著汤臻等译李鸣审校3 追寻记忆的痕迹Eric R. Kandel著罗跃嘉主译校4 悦食悦己——“正常”饭食心理Karen R. Koenig著陈菲译5 我抑郁?(绘本)四四绘著6 走出婚姻暴力的阴影Paul Lockley著刘稚颖译7 老年心理与精神保健指南G. J. Kennedy著李君等译8 精神创伤之后的生活D. Rosenbloom著田成华等译9 战胜焦虑H. Kennerley著施承孙等译10 走出抑郁Paul Gilbert著宫宇轩等译11 克服恐慌Verrick Silove等著迟立忠等译12 抚平创伤Claudia Herber等著周晓林等译13 克服羞怯Gillian Butlar著周晓林等译14 战胜自卑Melanie J.V.Fennell著周晓林等译15 快乐处方P. Pearsall著董利晓等译16 战胜疼痛Margaret A. Caudill著朱克顺等译17 请理解我D. Keirsey著王晓静译管理心理学职业健康专题1 压力管理策略B. L. Seaward著许燕等译2 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Fred Luthans等著李超平译3 职业心理学——平衡你的工作与生活(第七版)A.J Dubrin著姚翔等译4 工作压力Lorne Sulsky等著马剑虹等译校5 产业心理咨询入门杉溪一言等编著樊富珉等译计人才测评专题1 人格测试Mark Parkinson著邹智敏译2 潜能评估Jim Barrett著唐云付丹丹等译3 深度评价——用“评价中心”测评人的综合才能Harry Tolley等著唐云梁志祥等译4 情商测试Robert Wood等著李小青译生涯规划专题1 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Robert D. Lock著时勘等译2 结构化面试方法Paul J. Taylor著时勘等译3 职业咨询心理学——工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N. Peterson等著时勘等译4 求职指导Robert D. Lock 著时勘曾垂凯等译团队专题1 创建有效的团队Susan A. Wheelan著蒋玉娜译2 集合起来——群体理论与团队技巧(第9版)D. W. Johnson等著谢晓非等译3 团队培训手册——团队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avid Leigh著石孟磊等译4 创造力拓展训练——团体培训手册Robert Epstein著周丽清等译5 卓越领导力——十种经典领导模式P. G. Northouse著王力行等译6 人的行为与组织管理P. R.Timm等著钟谷兰译7 工作评价——组织诊断与研究实用量表Dall L. Fields著阳志平等译8 变革的绩效评估——员工安置、激励与发展Daniel R. Llgen等著张宏等译学校心理学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吴增强、蒋薇美著2 学校心理咨询实用规划(第四版)John J. Schmidt著沈湘秦译4 校本功能性行为评价——教育工作者指南T. S.Watson等著孙瑾译5 学生行为管理——教师应用指南T.J.Zirpoli著关丹丹等译3 大脑研究与儿童教育Doris Bergen等著王爱民译1 学校心理咨询李正云主编6 天才和资质优异儿童的心理咨询Roberta M. Milgram主编曲晓艳等译医学心理学1 健康心理学(第四版)Edward P. Sarafino著胡佩诚等译2 临床心理学(第六版)Timothy J. Trull等著丛中等译3 临床心理护理指南Keith Nichols著刘晓虹吴菁主译4 实用医疗心理学Peter Salmon 著陈建国蔡厚德译司法心理学1 司法心理学L.S.Wrightsman著吴宗宪等译2 罪犯心理咨询(第二版)Ruth E. Masters著杨波等译3 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Gisli H. Gudjonsson著乐国安李安等译4 警察工作中的心理学Peter B. Ainsworth著安福元等译5 警察的压力管理W. Anderson等著付有志等译6 犯罪人特征剖析Peter B. Ainsworth 著赵桂芬译7 国外罪犯心理矫治吴宗宪著8 说谎心理学Aldert Vrij著郑红丽译9 自白的心理学浜田寿美男著片成男译10 罪犯评估和治疗必备手册Clive R. Hollin主编郑红丽译11 犯罪行为心理学Ronald Blackburn著吴宗宪等译运动心理学1 足球心理训练Bill Beswick著张忠秋等译2 篮球心理训练K. L. Burke等著张忠秋等译3 网球心理训练Robert Weinberg著张忠秋等译4 运动心理咨询理论Karen Lee Hill著张忠秋等译5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Richard A. Magill著张忠秋等译军事心理学1 军事心理学手册(精装)A.D.Mangelsdorff等主编苗丹民等译2 军事心理学导论Christopher Cronin主编王京生主译校3 战斗与冲突心理学Ben Shalit著王京生等译4 战斗指挥员野战指导手册M. B. A.Stoneberger著王京生等译大众心理图书中学生健康教育系列专题1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一•上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2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一•下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3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二•上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4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二•下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5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三•上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6 中学生成长导航(初三•下册)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7 中学生成长导航教案(教师用书)北师大发展心理所申继亮、方晓义主编大众心理系列1 征服你的第一份工作A. J. Sutcliffe著曹迎馨等译2 掌控自我的职业女性Anne Dickson著徐文艳译3 过你热爱的生活Barbara Sher著秦子冰译4 割断脐带做大人Howard M. Halpern著廖立文等译5 说服人的秘诀Roger Dawson著张树池等译6 找到适合你的职业Clarke G. Carney著曹书乐等译7 广告的心理原理杨中芳著8 关爱•治疗•奇迹B. S. Siegel著邵虞译9 21天让你学会御人术J. K. V. Fleet著宋韵声等译10 如何做个成功者Michael W. Mercer著史静寰译11 脑力倍增法Jean Marie Stine著方晓义等译12 重塑男人的生活T. A. Kupers著杨子江等译13 美国诙谐与幽默宝典J. M. Braude著曾添桂等译14 “消极”思维的力量T. Humphreys著金慧莉译15 为了永恒的爱A. Christensen著付艳霞译16 释放单飞的心灵S.W.Cruse著纪伟译17 日常心理趣味小百科涩谷昌三著唐海霞译18 趣味心理游戏ABC---性格游戏之由表及里浅野八郎著翻译组译19 趣味心理游戏ABC---性格游戏之透视误区浅野八郎著翻译组译20 犯罪的影子D. Canter著吴宗宪译21 爱情职业人格心理测试秦子冰等编著。
临床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12
强调的相关概念是强化和惩罚
如果要使某种行为增多,则在该行为出现的时 候,给予奖励;如果要使某种行为减少,则在 该行为出现的时候,给予惩罚
由此产生的治疗方法有正强化法、行为塑造法、 代币制法和厌恶疗法
精选ppt课件2021
13
人本主义关于心理动力的看法
人本主义把人看成是活生生的、独立存在的 生物体,所以它力求去挖掘所谓“人性”, 提倡在“人性”中去寻找人的行为动力。
精选ppt课件2021
10
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动力的观点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行为的原因就是 外界刺激。
以巴甫洛夫为代表的经典的条件学习 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性条件学习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观察学习
精选ppt课件2021
11
Skinner.B F(1904-1990)和他的“斯金纳”箱
精选ppt课件2021
诊断与治疗并重
临床心理学不是以测定和诊断为最后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 通过各种治疗手段,使心理学的理论在某个体身上发挥实效。
精选ppt课件2021
5
第三节 临床心理学的工作范围
儿童问题(各年龄段的心理问题) 心身问题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凡是涉及到人的精神健康问题的领域,都有临床心 理学家在工作。
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在心理学中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对人类个体差
异的兴趣的发展,以及对行为异常的看法及治疗方式等。
临床心理学之父——赖特纳·韦特默
美国心理学家赖特纳·韦特默(1867-1956)是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在
1896年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并成为临床
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潜能”、“自我实现”、“高峰体验”等 观点。并认为“潜能”是一个人达到“自我 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动力。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绪 论)
第1章绪论1.1 核心讲义一、医学心理学概况(一)定义、范围与性质1.定义医学心理学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综合国内外多种与医学有关的心理行为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研究范围(1)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机制;(3)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5)研究如何将心理行为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保持和疾病防治。
3.学科性质(1)交叉学科①就医学来说,医学心理学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等许多医学课程中的有关基础知识。
②就心理行为科学而言,医学心理学涉及普通、实验、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等广泛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
(2)基础学科医学心理学揭示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的作用规律,寻求人类战胜疾病、保持健康的基本心理途径,为整个医学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辨证观点和科学方法。
(3)应用学科①医学心理学的知识、理论与技术,可以结合应用于医学的各个工作领域;②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与技术,可以独立应用于社会人群,以帮助人们解决那些与健康有关的心理问题与痛苦。
(二)相关学科1.神经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2.心理生理学;3.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4.心身医学与心理生理医学;5.行为医学;6.心理健康和健康心理学;7.康复心理学和缺陷心理学;8.护理心理学;9.变态心理学。
(三)历史与现状1.国外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况(1)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物理实验室。
此后,心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科学。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医学心理学得到较快的发展:①1852年,德国的Lotze BH首先以医学心理学概念命名其著作。
904心理学基础参考书目
904心理学基础参考书目心理学是一门广泛而深入的学科,涵盖了多个领域和专题。
以下是一些心理学基础参考书目,它们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方面,从入门级到高级教材,供你参考:1. 《心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约翰·W·萨克斯等著。
这是一本广泛使用的入门级心理学教材,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和主题。
2. 《心理学》(Psychology)卡罗尔·T·伊斯尔等著。
这本教材提供了对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综合介绍,适合初学者。
3. 《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威廉·詹姆斯等著。
这是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著作,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和经典理论。
4.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理查德·J·格里格等著。
这本书将心理学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应用。
5.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罗伯特·J·斯特恩伯格等著。
这本书重点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6.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大卫·G·迈尔斯等著。
这本书探讨了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等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7.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约翰·W·萨克斯等著。
这本书关注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变化。
8. 《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罗伯特·E·奥德尔等著。
这本书探讨了人格的形成、发展和测量,介绍了不同的人格理论和研究方法。
9. 《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安德鲁·M·希恩等著。
临床心理学第二版pdf
临床心理学知识答题一、选择题1、患者男,50岁,患者入院后心境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多,询问患者既往史,已住院两次,上次症状为情绪低落,精力减退,活动少,根据患者的情况,患者的诊断为()[单选题]*A、焦虑症B、睡眠障碍C、抑郁症D双相情感障碍*2、患者以双相情感障碍收住,入院后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周围一切都非常美好,自己也无比幸福和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此时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单选题]*A、心境高涨*B、精力充沛C、活动增加D、以上都是3、同2题,患者精力旺盛,不知道疲倦,爱管闲事,病区有两名患者在争论一件事,患者会主动过去参与,劝导其他人,同病室患者使用微波炉都会过去指导,此时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单选题]*A、心境高涨B、精力充沛*C、活动增加D、以上都是4、同2题,患者入院后干啥事都迅速,每天忙忙碌碌,白天从不睡觉,一会唱歌,一会跳舞,一会找人聊天,从不觉得疲惫,此时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单选题]*A、心境高涨B、精力充沛C、活动增加*D、以上都是5、患者男,65岁,以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躁狂发作收住,患者入院后兴奋、话多,思维活跃,喜欢炫耀,脾气大,大喊大叫,自言自语,喜欢在楼道在楼道唱歌,渲染周围人一起,既往患者情绪激动时有暴力冲动行为,针对此患者最主要的护理是()[单选题]*A、心理护理B、基础护理C、睡眠护理D、安全护理*6、同3题,患者突然出现情绪激动,质问护士病区为仕么需要扫码才能外出,进来为仕么还要扫码,当患者出现这种情况时,护士要()[单选题]*A、告知患者这种行为是错的,不理解患者B、及时了解掌握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设法消除或减少引发暴力行为的因素,有效地防范暴力性事件发生(正确答案)C、指导患者做渐进式放松训练D、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给予药物治疗7、同3题,针对此患者,患者入院后将患者安排在()[单选题]*A、一病室,四人间B、二病室,5人间C、三病室,三人间*D、四病史,4人间8、同3题,患者凌晨四点起床,与同病室陪护大声喧哗,聊天,晚上只睡了3小时,白天精力仍旧很充沛,我们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睡眠来判断患者的病情是否好转。
临床心理学PPT课件
临床心理学的确立与发展
(1)1896年韦特默建立第一个心理咨询 室(标志临床心理学的诞生)
针对儿童 确定临床心理学两大方法:诊断与治疗 开设临床心理学实习课程 创立第一本临床心理学杂志(The Psychological Clinical) 首次招收临床心理学研究生
问题:心理学博士如何跟进日新月异的临床研究与 临床技术?
讨论:如何处理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关系?
Clinical Psychology
五、临床心理学的历史
临床心理学诞生之前的历 史漫长,诞生后的发展史 短暂而迅速。 ——Sundberg. N.D(1973)
Clinical Psychology
实践者-科学家 Clinical Psychology
专业领域逐渐分化
学校心理学 社区心理学 临床儿童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老年临床心理学 临床神经心理学 临床罪犯矫正
治疗方法多样化发展
Clinical Psychology
本课程的内容分布
应用
评估 治疗(略)
诊断性会谈 神经心理与心理生理评估
应用于大学心理学 系。
实践者-科学家 (Psy.D)
重心理评估与干 预训练,轻临床 研究。
培养职业心理学 家的专门学院。
Clinical Psychology
科学家-实践者模式(Ph.D)
1947年由APA主席David Shakow提出,并在 美国Colorado州的Boulder城会议上被确定,被 称为Boulder模式,为经典的临床心理学家培养模 式。
临床心理学之先导学科
(1)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2)心理测量学的开拓——卡特尔人格测量,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验•第三章应激与应激障碍•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第五章智力障碍•第六章人格障碍•第七章神经症、癔症、抑郁症•第八章行为障碍•第九章心身疾病•第十章临床常见的病人心理问题•第十一章心理咨询•第十二章临床心理咨询•第十三章危机干预第一章概论临床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及研究目的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一、临床心理学的定义•1935年,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临床心理学分会给临床心理学下了一个定义: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心理测评、分析、观察等方法,对个体的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理解,并通过对个体的身心诊断、生活史了解以及对个体生活状况的观察、分析,以对个体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
•1991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又提出一个新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等,以及从事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
•20世纪60年代,日本心理学会(JPA)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下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是综合心理学和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特殊的个体(心理不适应的人或心理障碍患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障碍、苦恼的本质的理解,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的一门学问。
•因此,他们把临床心理学的实践活动称为“心理学的临床应用”。
•1988年,日本学者田中富士夫下的定义:•临床心理学概括地说是对心理不健康或有行为问题的来访者进行心理援助,将他们的精神和人格向健康方向引导,这种引导需要运用心理学和各种相关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综上所述,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它整合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心理适应为中心,并以心理援助为特征;通过缓解适应不良,提高能力水平和缓解情绪不安,以促进人类的社会适应、心理调节和个体发展。
•①临床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②以心理测评和诊断、心理咨询和治疗为中心③以心理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的援助为目标,以达到帮助适应困难的个体调整心态,矫正不良行为,提高个体生活满意度。
•二、临床心理学的性质:发展性教育性社会性•发展性——始终强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以往:注重心理诊疗,服务对象主要是心理异常者,此种心理治疗具有浓厚的精神医学色彩。
•后来;心理援助(assistance),危机介入(intervention),引导(guide)或促进(improvement)等概念引入,反映临床心理学的发展特点。
•20世纪40年代前的临床心理学主要以心理测评活动为主,是对个人的适应问题进行指导(direction)、助言(suggesstion)、和劝告(recommendation)式的咨询。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能够为人们的精神健康和身心发展起到建设性的教育、援助作用。
•教育性——社会性——•临床(clinical)起源于希腊语klinikos,“医生在患者的病床边进行医学的照料”。
•今天,“临床”不仅仅是“床边医学诊疗”的概念了。
不仅限于医疗临床了。
•“家庭心理临床”“教育临床”“地域临床”•三、临床心理学的目的:运用心理学的技术、知识、成果,以及与心理学相关的科学理论对有心理适应问题的人进行援助、咨询和治疗。
——最终使人们的心理恢复健康的状态。
•四、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有心理问题的个体为主。
涵盖了人的整个一生——包括•婴幼儿:自闭症;阿斯贝鲁症候群(天才白痴症候群);微细脑损伤等。
•学龄期儿童:弱智,学习困难,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等。
•青少年期:青春期危机症候群,考试焦虑,同一性丧失,神经症或精神病等。
•成人期:职业压力,结婚不适,酒精中毒,性异常等,•老年人:心理保健,身心功能衰退,自杀等。
•五、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健康心理学、人生各时期心理问题的评估、干预及预防,以及社区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重点: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应用、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以及心理治疗与干预•目前,国际上临床心理学家的研究活动与关心的课题有了很大的变化——•①研究重心从幼儿、儿童的不适应和发展障碍转向成人的不适应和精神障碍•②从单纯重视对智力缺陷的心理测评转向更加重视对人格异常或不适应的心理测评,并开发出各种临床测评量表•③从对心理异常、精神障碍的分类、诊断为主的临床活动,转向实际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临床案例的分析研究。
•六、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建立过程:理论与实践•理论过程:第一阶段:心理学先驱霍尔、卡特尔、威特曼学成归来回到美国。
•霍尔¡ª¡ª188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兴趣是对儿童心理的研究。
•卡特尔¡ª¡ª是霍尔的学生,1883年师从冯特,是获得德国心理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位美国人。
1890年首先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一术语。
并制定出第一套标准化到了的测验方法。
•比纳和西蒙¡ª¡ª1905年应法国教育部的要求,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测定智力的测验量表。
•推孟¡ª¡ª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讲比纳-西蒙量表修订成斯坦福-比纳量表,第一次使用智商(IQ)概念,即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的比率。
•皮尔斯¡ª¡ª20世纪初,《一颗失而复得的心》,此后,美国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心理卫生活动。
•威特曼——1896年,临床心理学先驱在美国宾夕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诊所。
初步确立了临床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诊断与治疗。
•1907年——第一本临床心理学杂志《临床心理》问世。
•1908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始招收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
•第二阶段:二战期间第三阶段:二战之后的蓬勃发展。
•实践过程:1、心理辅导与心理援助2、心理测评和心理诊断3、心理顾问指导活动4、心理学的社会实践活动•5、心理学的调查研究活动•七、临床心理学发展应注意的问题:1、临床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2、临床心理学是一门人际关系的学问•3、临床心理学技术性很强第二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验•一、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概念: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职业资格、社会适应能力等行为特性进行整体评价的过程。
•2、作用:①心理诊断的主要手段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重要依据③心理护理的重要依据④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⑤精神疾病诊断的参考依据⑥临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3、常用方法:①调查法②观察法③会谈法④作品分析法⑤测验法•4、基本程序:①明确心理评估的目的②了解被评估者的主要问题③了解被评估者的关键事件④做出评估结论•5、对评估者的要求:①具备丰富、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②具备敏捷的观察能力③具备自我认识能力④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二、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 testing)•定义:是指对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即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对行为活动和心理特征,依据特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数量化分析,或根据一定的心理学法则给人的行为分派数字。
•心理测验是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
•行为样本:是指在对某一心理特征进行测验时仅选择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一组行为,该组行为是从全体行为中经过筛选,并精心设计出来的,而不是所有的相关行为。
•测验的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的条件和程序、计分方法和对分数解释的一致性,目的是保证被试者之间测验结果可以进行比较,减少无关因素的影响,使测验结果准确和客观。
包括由专业人员编制测验条目;测验实施的条件和程序统一(测验时间相同,测验环境相同、测验主试相同,有标准统一的指导语。
)测验计分方法一致;测验结果解释统一;具备有代表性的常模。
•心理评估与心理测验的区别:心理评估指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对整体心理活动进行评价的过程。
心理测验则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常采用有严格标准化和信效度较好的测量工具。
•2、常模和标准分(1)常模(norm)———指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是解释心理测验的基础。
•1)常模分数——是依据常模样本(团体)的测验结果,由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律转换出来的有参照点和等值单位的一种分数形式(标准分数)。
2)常模团体——是指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
3)常模三种形式:发展常模,百分位常模和标准分数常模ⅳ标准分数常模——也称参照常模,是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在该测验中实际地操作而建立的。
•标准化的形式有很多,其共同点都是基于统计学的正态分布理论(Z分数)衍化而来。
•(2)Z分数及其转化形式:1)z分数-----是正态分布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数学性质是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z分数是一种等距量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
通过z分数,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
Z分数的基本数学公式为:•X-M•Z=————•SD 2)T分数——是指以50为中值,以10为标准差的一种Z分数换算方式。
T分数使用非常广泛,通常用在人格测验上,如MMPI、EPQ和主题统觉测验。
T=50+10*Z•ⅲ离差智商:是指以100为中值,以15为标准差的z分数换算。
主要用于韦氏智力量表的标准分换算上。
IQ=100+15*Z•3、信度:定义——又称为可靠性,是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估计,即在不同时刻使用同一测验,或使用两项等值测验,或在其他测验条件下对同样的人实施两次(或部分)测验所获得分数的一致性。
•种类:重测信度(稳定系数)、复本信度(等值系数)、内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科隆巴赫)、评分者信度•4、效度:定义——又称为有效性,用于检验所编制的测验测量了什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测验的编制目的。
•种类: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准则关联效度)。
三、心理测验的临床应用:(一)、选择恰当的测验工具(二)、正确分析测验结果:1、熟悉和运用各种分析测验结果的方法2、综合分析心理测验结果3、动态看待心理测验结果4、清楚影响测验实施和计分的因素(1)、测验者与受测者之间的协调关系(2)、测验者对受测者操作水平的期望(3)、测验焦虑(4)、测验者对受测者的态度•(三)、临床心理测验的功能:1、心理和精神障碍的辅助诊断2、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调查3、探讨心理-社会应激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4、评估心理治疗方法和心理护理的效果5、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素材第二节智力测验一、智力测验概述二、比纳量表三、韦氏智力量表四、瑞文测验三、智力测验概述:(一)什么是智力测验(二)智力年龄、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三)正确认识IQ(一)什么是智力测验:智力测验(intelligence test)—就是对表现个体智力水平的行为样组进行测量,给个体的智力行为一个确定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