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合集下载

毛概论文--统筹区域发展

毛概论文--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中央政府从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将不断扩大的区域差距重新回归到民众能够普遍接受的范围,从而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动态努力过程。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新形势下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新认识因此将全国分成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等四大区块,推进了西部大开发,启动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再开发,由此我国已开始进入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统筹兼顾有着丰富的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城乡发展论文

城乡发展论文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长期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城乡有别的社会管理体制、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城乡分割的市场经营体系以及城乡不同的政府投入机制等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

党中央审时度势的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进一步指出“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由此可见,统筹城乡发展将是珠三角地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的关键一环。

以下为本人就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几点思考:(一)领会城乡一体化要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应当在保留城镇与乡村的前提下推进,真正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既要保留城市与农村各自的特点,又要逐步缩小和消除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别。

这种差别固然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歧视农村、剥夺农村的传统体制造成的。

推进城乡一体化正是为了根除这种差别,一体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城乡差别越小,意味着社会平等程度越高。

城乡一体化要做到五个方面: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

(二)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工作。

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经相对较高,但还存在着大片农村。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如何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而重要的现实问题。

基于城乡统筹理念新农村规划建设论文

基于城乡统筹理念新农村规划建设论文

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国家关注和改革的重点,全国各地也在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上一再给予关注和政策支持。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实现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我国工业社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全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本文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在城乡统筹原则的指导下,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并未新农村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新农村;规划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城乡统筹原则已经逐渐地变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思想,而国家在不断强调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地强调着“城市反哺农村”这一议题,以实现我国城乡共同发展的基本战略。

在城乡统筹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不仅是国家政策支持的结果,也是农村人民在城乡统筹理念指导下不断努力的结果。

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合理科学的建设规划,这样能够保证农村土地资源和空间的合理利用,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促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1.城乡统筹理念指导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近年来,我国为加快城市化步伐,提高城市化程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政,尤其是是七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是进一步落实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建设步伐。

我国所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是指通过城乡间各项资源的整合,促进城乡社会共同发展,加快城乡一体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城乡社会与空间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与利用,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首要的议题是不断扩大国家财政的覆盖范围,尤其是财政支出在农村地区的整合利用,注重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的均衡发展与不断繁荣,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化程度和使用效率,从而实现城乡整体上的一体化目标。

浅析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浅析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

浅析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浅析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论文[摘要]城乡规划作为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综合调控手段。

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城乡规划不仅仅需要坚持全面统筹发展,从注重城市发展转到协调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城乡区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城乡统筹发展1、概述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在《城乡规划法》中,已经很明确的提出了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一些密切关联的城乡镇统一规划,并且对这些城乡镇进行统一管理,城乡镇的基础设施要不断地向各个农村地区延伸,确保在一定范围内的城乡镇能够合理的调配资源和共享设施,减少城乡镇的资源浪费,避免重新建设。

城乡规划应该坚持城乡全面统筹发展的观念,从刚开始只注重城市的发展转变到協调城乡统一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从刚开始只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变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提升。

城乡的规划不仅要从民众的实际利益出发,以人为本,做到社会公平公正,还要不断地完善城乡设施建设,营造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2、完善城乡规划体系2.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城乡规划应该以城市的规划为重,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做到乡镇、农村的统一规划,使得城市规划和乡镇规划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编制体系,加强城乡规划对乡镇发展的统筹作用。

2.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以“三规融合”的原则为中心来管理城乡规划,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一规划,建立相应的城乡管理体系,把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基础,再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城乡布局规划。

在规划时要具有全局意识,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其发展方向,依据这个发展方向来推动城市的建设,完善一些和城乡规划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措施,使得各建设项目要符合城乡规划管理体系的某些要求。

赣州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论文

赣州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论文

赣州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创新探讨【摘要】本文分析赣州市在城乡发展上的主要差距,探讨其在治理结构、配套改革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赣州市如何创新体制与机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统筹城乡;赣州;建议一、赣州市城乡差距的原因分析县域经济不强、城镇发展滞后;赣州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大市,工业不够发达,大部分行业居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深加工相对滞后,缺乏具有较强带动力、辐射力的大项目。

“以城带乡”能力还较弱,加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对农民的吸纳能力有限,导致城镇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不强。

财政投入不足、配套改革相对缓慢;由于体制的限制,无论是公共设施投入还是产业发展扶持,均与城市和工业相差甚远,大部分还是靠农民自筹。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农村、农民自身的发展水平不高。

在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目前仅林权制度改革进展较快,其他如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综合配套改革步伐较慢。

地理环境影响、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赣州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少,人均土地占有量少。

城市规模小,农村广裹,尤其是大部分乡村地处偏远,交通、通讯不便,城市的辐射能力有限。

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着赣州市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小、弱”,农产品转化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农产品流通滞后,缺少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流通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

二、建议采取的具体措施(1)逐步破解体制障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对持农业户口进城转化为新市民的,一律登一记为居民户口,条件按目前农转非的条件执行。

二是创新土地流转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和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实行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入股等多种土地流转方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民承包土地的合理流转。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统筹规划实践论文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统筹规划实践论文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规划实践探索[摘要] 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党和政府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建设的重视。

各级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作为保障,并建立区域性的经济协调机制,实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改变各自为政的发展限制。

本文总结分析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方面的发展诉求,并结合现代农业经济区总体规划的实践.提出了实施城乡统筹规划的措施和实现城乡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建设管理的创新目标。

[关键词] 城乡统筹城市主体地区经济城市规划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前瞻性地开展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探索研究,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以及“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坚持把新民居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将村庄建设规划纳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体系,在城乡统筹中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把新民居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的综合调控和引领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把新民居建设与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相结合,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促进乡风文明。

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1、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统筹规划的意义要尽快完成市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从总体上对全市城镇体系、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公共设施等进行谋划,更好地引领和指导城乡统筹发展。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调整城镇布局形态, 形成级次分明、点轴相连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更好地促进以城带乡、城乡融合。

坚持龙头导向、全域规划,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首要条件。

坚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是提升规划科学性前瞻性的必要途径。

1.1坚持规划引领,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规范城乡规划管理,着力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规划是龙头、是基础。

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规划,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新体制,推动市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生态上的融合发展,寻求城乡间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本文将探讨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以及未来展望。

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城乡关系理论:城乡一体化着眼于城乡关系的优化和协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关系理论强调城乡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市和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2.农村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农村发展理论倡导以农村为中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3.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保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协调,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二、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经验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我国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等政策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促进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2.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3.城乡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化:通过推动教育、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促进城乡人口的均衡发展。

4.农村金融改革:建立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村金融机构覆盖范围,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

三、城乡一体化的未来展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1.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手段,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合理。

2.农村环境问题: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城乡一体化的难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3.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城乡一体化论文范文

城乡一体化论文范文

城乡一体化论文范文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减少和消除我国当前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城乡一体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城乡一体化论文范文一: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农村经济组织的革新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根本是在于保证当前家庭制运作模式不更改的条件下,怎样让散落的农户组建起来,形成大型的、综合的顺应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的合作模式。

在新的制度下,农业经济组织创新同曾经的合作制是由本质区别的。

这不仅遵照农民的平等、资源的原则,还要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受利益的原则,遵循当代农村生产制的专业分工,将产业的链条同内部经济利益相结合的联合制合作关系。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对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要求随着我国的经济迈入新世纪以来,农村的发展目标也有了飞跃的改变,渐渐朝着城乡建设及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前进。

农村当今的发展模式为农民将居住地逐渐朝城镇靠拢、朝着乡镇工业园区及农业生产经营靠拢。

要严格执行创新精神,解决散户经营模式,合力集中所有力量,将农村经济有效的进行组合。

农村经济组织在创新方面大力推广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基础。

由于趋势的转变,培养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也成为推广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农业跨国合作的规模和程度来讲,以我国当今的竞争实力是完全不够的。

固有的农村经济组织无法胜任跨国合作的方式。

由于生产能力的缺乏,使得资金和技术无法得到解决,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构成的经济效应,完全可是实现农村经济国际化竞争水平和降低经济成本的能力。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中的不足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相对比,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是落后于当代农业发展进程的,本质在于组织创新的主体。

经济组织创新结构上明显的表现出了其结构层次的不足。

对于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管理上出现错乱,延误了农民对于经济组织创新的改革。

再说到规模性,因为农民的平均资源少,成本高,资源产权模糊、资本缺失大、区域封闭等特点,当前农民经济组织创新的范围小,资源单一。

城乡规划论文(精选经典范文10篇)

城乡规划论文(精选经典范文10篇)

城乡规划论文(精选经典范文10篇)一、总体规划组织国家土地综合利用要完善组织国家土地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可以根据面积大小、地形属性、空间条件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行政区划和空间布局,通过科学的土地规划实现优化的土地配置;强化城市新建、改造、拆迁与供应相结合;依法保护国家重点经济区域,推进土地多元使用;完善国有土地储备制度,强化国有土地管理;加强国有土地统计、调查与登记工作;建立提高市场价格等社会管理机制,完善国家土地财政收入和社会经济效益分配机制;完善土地营销制度,保护土地使用权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规划体系,维护市民健康与生态平衡。

二、实施片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施片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设定统筹发展标准,明确城乡发展目标,重视城乡互补性和协调性;改革完善拆迁安置制度,充分考虑城乡社会经济条件;坚持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改善城乡条件;加强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完善服务范围;推进资源配置改革,改善社会空间结构,坚持差异化发展;调整国家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市场体系与机制;规划并保障城乡安全究竟,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乡协调发展,开展相关城乡体制机制创新实验。

三、走中央地方合作发展路径围绕新时代城乡建设,要坚持谋划“两个抓、六个稳”政策,即抓住核心的要害,稳住土地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稳定核心;抓住城乡融合优化发展的战略机遇,稳住解决“农村地价未来的预期收益联动、农业旧账和农业企业农民户统一、农村供水保障五个稳定性;走中央地方合作助推城乡发展的路径,完善三级安排机制,实行行政区划分自治、实行新型城乡建设管理制度,实行审批分类管理,筹建和完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构建全域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四、建立健全城乡联动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联动发展体制机制,要注重解决城乡资源配置和空间结构不均衡问题,坚持完善城乡发展均衡规划对策;依据地方实际,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来实施,形成区域内城乡统筹发展和动态平衡,促进农村、城市以及农副产品产业链的发展;科学综合考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条件,调整土地使用结构,改变城乡空间结构;针对农业特性,改革城乡地下经济体系,坚持城乡一体化、城乡结合部城乡协同发展的方式;加强公共管理,改造政府机构,拆分城乡地块权属,制定便捷的经营准入制度;支持农业创新,发挥中央和地方资源。

城乡统筹发展下规划整合研究论文

城乡统筹发展下规划整合研究论文

城乡统筹发展下的规划整合研究探讨摘要:随着城乡统筹建设的逐步推进,现行规划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各项工作的需要,迫切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

对此,笔者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五规叠合”为基础,对规划思路、技术路线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并为不同规划之间的衔接提供了协调思路。

关键词:城乡统筹、五规叠合、沙坪坝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tep by step,the current planning system has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work,so it`s need to adjust and improve. to this,the author take the “five plan superimposition”of shapingba chongqing as example,to discuss the planning ideas,technical route etc,and,to supply the idea for integrating different plannings.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areas;five plan superimposition;shapingba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城乡统筹是一定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互动双赢协调发展格局。

2007年7月,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重庆设立,重庆市规划系统以此为基础,尝试进行以整合空间资源为目的的规划研究。

2008年初,重庆市开始“四规叠合”的探索: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行统叠合;在此基础上,沙坪坝区加入产业发展规划,以求通过“五规叠合”实施方案整合规划资源,促进空间协调、项目落地、调控统一,充分发挥规划协调的作用,促进区域的全面跨越发展。

2023乡村振兴论文范文(精选3篇)

2023乡村振兴论文范文(精选3篇)

2023乡村振兴论文范文(精选3篇)第1篇:2023乡村振兴论文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为主题对“三农”工作进行了部署。

这是我们党在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全新战略部署,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新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意义十分重大。

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没有解决,不少农村存在“空壳”、“空心”、“空巢”和活力衰退现象,等等。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是城乡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变,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站在全局高度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当前,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突出。

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代化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农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搬到城里去,农民总体上应当就地城镇化。

我们的目标应是,虽有城乡之别,而少城乡之差。

必须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把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一起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城市乡村共生共荣,这才是切合实际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三产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

在战略实施上,要坚持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以产业融合为纽带,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途径,精心谋划,稳步推进。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路径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路径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路径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路径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在理论方面,主要涉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概念、意义和原则。

在路径方面,将从改革创新、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等角度来探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

通过深入探讨和研究,本文旨在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1. 引言统筹城乡发展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建立一种统一的、协调的城乡发展模式,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

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瓦解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潮的兴起,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议题。

2.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产业转移、创业就业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提高农民收入,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进而推动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

再次,统筹城乡发展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最后,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城乡合作和交流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3. 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政府引导。

政府在城乡统筹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需要通过政策制定和资源调配等手段来引导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要注重社会参与。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格局。

再次,要坚持科学规划。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有科学的规划,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城乡统筹发展的长远规划,确保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本文从几个方面从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因,形势,方法等解读了统筹城乡发展。

关键词:经济环境,二元结构,整体统一
正文
1 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
从一般的道理上讲,乃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高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

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城乡统筹不能简单理解为工厂下乡,让城市不容的工厂搬到乡下去;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农民工进城,让农民变居民。

还是要从解放生产力的高度,去重新认识生产力要素的配置。

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去认识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去认识新技术在城乡的推广,去认识社会资金在城乡的重新配置。

还是要从改革生产关系的高度去重新看待农民工进城和城市人下乡。

2 现在的经济环境
统筹城乡规划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要想了解经济现象,首先要了解经济环境
2.1从国际形势看
21世纪的经济环境和过去的最大不同在于以下五点: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中国也很严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问题;居民支配收入比例上的变化;来自全球化的经济竞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分离(政权有国界,国家已经开始重视)。

这些变化对战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1世纪虚拟经济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趋势;21世纪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知识型工作者。

2.2从国内形势看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即人口密度大;人口基数大导致了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导致资源稀缺;中国疆土辽阔导致地域差异,造成了人文差异大;不完善的法律体系,导致公民法律意识淡薄;不完善相对固化的经济体制;财富流通的地域化不均衡;逐年上升的失业率是个严重的问题;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城市进行城乡改革,但是城镇密集化程度高,城市发展过程相对缓慢;不完善的法律体系,公民法律意识淡薄。

2.3再从国内产业现状看
中国的多数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常见的误区有: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发展规划;照搬西方经济模式,忽视国情差异;只顾自身利益,不顾行业发展前景。

2.4 总结形势
预测(仅供参考)
50年内,中国可持续性增长产业有:文化制造业,医疗卫生产业(人口老龄化),金融业(信用卡发放等),教育产业(不一定学历是重要的),房地产,信息产业等
由此可见,世人瞩目的统筹城乡这一宏伟工程,需要有高瞻远瞩的领导人,在规划.目标.战略步骤等方面因地制宜,用强有力的措施来加以保障实施.
3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中国经济发展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围绕“统筹”做文章,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要建立城乡互动机制,通过城乡有机融合,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要在“发展上”下功夫,最终形成城乡协同共进、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

必须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致力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尽快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体系。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加大对城乡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

重点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就业、大病医疗、工伤问题,然后再逐步推进到养老、生育等其他项目,才能实现“城乡居民人人平等享受社会保障”。

统筹城乡医疗卫生。

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以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实现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水平的均衡化发展,重点是在师资力量配备、完善硬件设施、城乡结对共建等方面寻求教育均衡化的突破口。

统筹城乡文化建设。

不断加强农村文教卫体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坚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民向市民生活方式转变。

统筹城乡制度改革。

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推进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保证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制度获得稳定收益。

4 总结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努力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

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也才能建立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