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职业教育出路求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咸阳职业教育出路求解

发展现状

办学规模情况

截至2011年底,咸阳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机构)40所,其中市属公办职业高中12所,全市13个县(市、区)除兴平市外,其他12个县(区)均有一所职业高中。企业行业举办的中职(技校)学校7所,民办21所。咸阳市市属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另有省属高等职业院校4所。全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7.8万人。职业院校数量和学生规模在全省各地市名列前茅。

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5个县级职教中心创建市级标准化达标学校,形成了武功刺绣、泾阳种植、彬县煤炭安全、礼泉果品贮藏与加工等一批特色优势专业。泾阳县、礼泉县成为全省首批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占地600亩,全院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1.2万人,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4250人。

基础条件情况

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职业院校校园校舍、师资队伍、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逐年

改善。全市公办中职共有教职工2742人,其中专任教师1818人,聘请校外教师262人。拥有图书近93万册,计算机5916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619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445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元以上;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部分学校基础条件建设实现快速发展,武功职教中心占地面积68亩,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在原有2栋教学楼的基础上争取中央财政支持430万元新建了3000平方米实训楼,争取国家专项资金400万元重点建设数控技术专业,购置各种数控机床30台。秦都职教中心占地面积85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教学设备仪器总值达664万多元。

专业设置情况

各县区职教中心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办专业,专业设置比较合理。全市公办中职学校开设有机械加工、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医药化工、医疗卫生、综合采煤、汽车驾驶与维修、农业种植养殖、酒店管理、幼儿教育、戏剧表演等40多个专业。如彬县职教中心设有机械采煤、机电一体化、电脑平面设计、护理、学前教育等18个专业;武功职教中心开设机械加工、电子电工技术、数控技术、幼儿教育、刺绣技术、土建、财会等16个专业;秦都职教中心设有幼儿教育、汽车应用与维修、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地铁安检、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等12个专业。

合作办学情况

各学校立足咸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等多种形式联合办学。

校企合作方面,武功职教中心立足县情,紧抓本县建设“现代农业大县、商贸名县、工业强县”以及发展“一村一品”工程的大好时机,适时设立民族织绣和手工布艺专业,同时积极开展办学模式改革,推行“职教中心+企业+农户”、“职教中心+协会+农户”、“职教中心+基地+农户”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学校与本县馨绣民间手工布艺公司、苏惠手织布公司、咏梅土织布公司进行订单式联合办学。由公司招收学员,学校按照公司的生产管理要求进行培训,形成“职教中心+企业(协会、基地)+学员”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在重点村建立示范户,对培训学员发结业证。学校在贞元镇南可村建立手织布实训基地,在游凤镇建立刺绣实训基地,学员当年人均增收2600元,基地村年产值300万元,开创了该县农民“离土不离乡”,家庭妇女“足不出户是员工”的局面,给农民致富增收创造了条件。同时该校还先后与山东青岛海洋职业学校以“1+1+1”模式联办机电一体化专业“海尔班”、与广东深圳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武功分公司联办机械加工专业。彬县职教中心结合本县煤炭产业发展,与当地能源化工企业合作设置专业并开展合作办学。如机械化采煤、矿山安全、煤化工等,该类专业每年招生1000名

以上,特别是采煤专业每年招生500~600名学生,学生不仅依托当地企业顶岗实习,而且主要在本县煤矿企业就业,有力地服务了地方经济。

校校合作方面,高、中职联合办学取得重大突破,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理事长单位的咸阳职业教育集团于2012年5月正式成立,市属各职业中学均为理事单位,高、中职合作办学有了实质性突破。彬县职教中心、礼泉职教中心、秦都职教中心、旬邑职教中心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了五年制学前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

校政合作方面,市、县政府依托市属职业技术学院、县级职教中心和乡镇成人技校,大力实施市政府确立的“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探索建立“基地+中心”的咸阳大职业教育模式,广泛开展电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电焊技术等专业培训。年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多人次,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制约因素

中职生源严重不足

目前,咸阳各中职学校生源普遍不足,学校缺乏发展后劲,个别学校的生存面临挑战。究其原因:一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人数逐年下降;二是各类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三是部分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四

是农村孩子更愿意在大、中城市求学的趋城心态。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毕业生就业困难且层次较低造成的,故无论是政府还是家长及学生,均有重普通高中、本科教育,轻中职、高职教育的传统观念。

校际发展失衡

咸阳市职业教育总体发展态势处于由数量扩充向标准化建设转变阶段,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无论是专业设置、办学条件、还是师资队伍、学生规模等,发展很不平衡,学校之间差距明显。规模大的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达4000余人;有的学校规模偏小,在校生中初中毕业生40多人,成人短训300多人,实验实训等硬件建设水平层次低,专业师资缺乏,专业办学水平难获学生及家长认可。

办学条件明显不足

咸阳的中等职业学校在生均经费、师资队伍、教学场地、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方面与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验实习设备老化,大部分学校实验设备严重不足,专业教师无法及时引进,使得咸阳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不如普通高中,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要。资源统筹不强

在学校和专业布局、教育教学、招生就业等方面,中等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局面。涉及到职业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