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选修课课程纲要
琵琶教学大纲
琵琶(选修课)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一)总学时:104学时(小组课,每周2学时)(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音乐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乐器在全面提高音乐素养中的重要性,而琵琶则是其中的首选。
它在陶冶情操、增强气质、提升品位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课程的地位: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其丰富的演奏技巧与表现力,被誉为弹拨乐之“王”。
在艺术发展的近、现代史上,琵琶具有广泛的基础和优良的传统,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必要的琵琶弹奏技能,提高音乐表达能力,以适应音乐教学工作以及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需要。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半年的教学,琵琶技巧要求达到相当于《“左”追“右”》练习曲的程度,并能弹奏相应程度的乐曲,熟悉常用的三个大调(C 大调、D大调、F大调)音阶、琶音。
2、技术训练的实质是美感训练,没有美感训练,就没有没的音乐。
“弹、挑”练习本质是阴阳之美,“轮指”本质是曲线之美。
技术训练要充分注意并发挥琵琶的三大特色----右手阴阳之美、曲线之美和左手虚实之美。
3、强调整体性原则。
任何局部性的、带有夸张的特殊训练方法和手段不宜在教学中过多采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一、技巧练习:弹挑练习、活指练习、轮指练习二、练习曲:D大调七声音阶练习(2学时)D大调五声模进练习(2学时)轮指练习(2学时)三、乐曲:老六板(2学时)紫竹调(2学时)小十面(4学时)小猫钓鱼(4学时)第二学期一、技巧练习:弹挑练习、活指练习、轮指练习及左右手配合练习二、练习曲:旱天雷(4学时)阳春白雪(6学时)大浪淘沙(6学时)第三学期教学内容:二、乐曲:送我一支玫瑰花(8学时)天山之春(10学时)教学要求:1、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培养严格的视谱习惯。
2、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初步掌握“弹、挑、双弹、双挑”的基本弹奏方法。
民乐课程纲要
民乐社团课程纲要一、前言《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
学生通过学习传统的民族音乐,有助于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进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民族器乐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民族精神正是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语气,感染、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民。
因此,明确本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尊心,是学生的“爱国心、民族情”在民族音乐的教育中“萌芽、开花、枝繁叶茂”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校既是培养社会新一代人才的基地,也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阵地。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阵地,开展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学习、熏陶、传承活动是必要的。
二、课程性质与价值器乐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音乐、走进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
这个过程与纯粹的欣赏音乐、延长音乐相比较有许多独特之处:它让学习真正体会到演绎音乐和欣赏音乐结合的乐趣,努力之后获得成功的喜悦,用音乐与同伴合作、交流的神秘感,展示和表演的自豪感等等。
在这里枯燥的阅历只是不再是“纸上谈兵”,是看的见摸得到的试试,是在不停的起作用的有力工具。
三、课程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民乐社团活动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民乐社团活动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社团活动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乐合奏》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民乐合奏》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5001216课程名称:民乐合奏(The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orchestra)学分:1学时:30 (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适用专业:不限建议修读学期:无开课单位:艺术与设计学院大学生艺术教育教研室先修课程:无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论文或随堂问题答辩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喜洋洋刘明源民乐合奏曲集》作者:刘湘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2.《新编小型民乐队曲集》作者:黄振奋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3月内容概述:素质教育重要课程,音乐类实践课。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给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演奏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
进行民乐合奏教学旨在于弘扬中国民族音乐和本土音乐文化,提高我校学生的艺术水平,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经验和能力,把乐队建成深受师生欢迎的音乐团体。
1.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
2.组织排练、演出、根据实际情况推出新的民乐作品以及演奏新秀。
3.不断提高艺术水平,建立核心基本队伍,不断推出新的作品,新的演奏人才,通过乐队的演出,丰富校园文化。
《民乐合奏》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01216课程名称:民乐合奏(The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orchestra)学分:1学时:30 (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适用专业:不限建议修读学期:不限开课单位:艺术与设计学院大学生艺术教育教研室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素质教育重要课程,音乐类实践课。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给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演奏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
进行民乐合奏教学旨在于弘扬中国民族音乐和本土音乐文化,提高我校学生的艺术水平,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经验和能力,把乐队建成深受师生欢迎的音乐团体。
民族管弦乐队训练与表演课 课程教学大纲
民族管弦乐队训练与表演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20730二、课程名称:民族管弦乐队训练与表演课三、课程性质:本科民乐系中国乐器演奏方向必修课程四、教学对象:本课程为民乐系中国乐器演奏方向本科生五、教学时数:周学时—6,总学时—648(三学年,六学期)六、开课系(部、室):民乐系【教学原则】民族管弦乐队训练与表演课是为民乐系本科学生开设的必修专业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实践课程。
本课应使学生将主课学到的基本技能同乐队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于实践教学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美感作用【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使学生逐渐形成多声部结合、多音色组合、多织体融合的演奏理念及合奏意识,积累丰富的乐队演奏经验,培养出合格的、能适应乐队工作的乐队演奏员。
【教学形式和方法】本课程教学形式以乐队合奏形式为主,发挥指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对音乐作品和合奏意识的理解及感知能力,并辅以大声部排练和分声部练习。
在教学中结合相关理论讲述与音像资料赏析,感性和理性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对部分重点作品做专门性理论分析和讲述,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教学内容及进度】本课通过对不同地域的传统民间音乐,不同风格的地方音乐作品,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仅在演奏技能上得到增益,更能学到更多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知识,丰富积累,扩展视野,提高修养。
在内容安排上主要以合奏曲目为主,并兼容其他音乐体裁形式,第二、三学年有选择地加入一些协奏曲作品。
民族管弦乐队训练与表演课配合专业主课教学和艺术实践,积极试奏我院自创作品,突出地方风格,推动音乐创作。
本课程授课为大一第二学期至大四第一学期,共计六学期。
以下曲目为基本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有选择地计划实施。
一、第一学年(一)第二学期:(十八周课)1、《喜洋洋》刘明源曲2、《好汉歌》赵季平曲3、《月夜》刘天华曲4、《秧歌》邵华曲5、《光明行》刘天华曲彭修文编曲6、《彩云追月》任光曲7、《龙腾虎跃》李民雄曲备选曲目:1、《茉莉花》江苏民歌饶余燕编曲2、《凤阳花鼓》王甫建编曲二、第二学年(一)第一学期:(十八周课)1、《步步高》广东音乐2、《二泉映月》华彦钧曲李焕之改编3、《庆典序曲》赵季平曲4、《大宅门》——卢沟晓月赵季平曲5、《月牙泉的故事》韩兰魁曲6、《长安社火》赵季平鲁日融曲备选曲目:1、《童年的回忆》卢亮辉曲2、《娱乐升平》广东音乐3、《赶街》周煜国曲(二)第二学期:(十八周课)1、《舞》弹拨乐合奏周煜国曲2、《欢庆序曲》张大龙鲁日融曲3、《舟山掠影》周煜国曲4、京剧曲牌《夜深沉》吴华曲5、《南疆舞曲》周煜国曲6、《古槐寻根》赵季平曲7、《茉莉花》刘文金编曲备选曲目:1、《烛影摇红》刘天华曲杨青改编2、《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3、《红色娘子军》选段吴祖强杜鸣心曲4、笛子与乐队《遐方怨》周煜国曲三、第三学年(一)第一学期:(十八周课)1、《西部民歌联奏》顾冠仁编曲2、《西北组曲》谭盾曲3、《盐池劳作图》韩兰魁曲4、《觅》赵季平曲5、《阿瓦山》郭文景曲6、《红楼梦》组曲王立平曲备选曲目:1、《烛影摇红》刘天华曲杨青改编2、《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3、《红色娘子军》选段吴祖强杜鸣心曲4、笛子与乐队《遐方怨》周煜国曲(二)第二学期:(十八周课)1、《乔家大院》组曲赵季平曲2、《闹红火》程大兆曲3、古筝协奏曲《云裳诉》周煜国曲4、音诗—《梦浴华清》韩兰魁曲5、管子与乐队《丝绸之路幻想曲》赵季平曲备选曲目:1、《缅》程宝华曲2、《柔版》巴伯曲高为杰编曲3、《黄河女》廖原词周煜国曲4、板二胡协奏曲《曙光》翟志荣曲5、《海恋》陈晓涛、陈勇词陈勇曲6、《西出阳关》韩兰魁曲7、交响合唱《丝路回声》黎琦词韩兰魁曲8、唢呐与乐队《沸腾的黄土地》翟志荣曲9、音诗—《塞下曲》饶余燕曲四、第四学年(一)第一学期:(十八周课)1、《弦上秧歌》王丹红曲2、《秦兵马俑》彭修文曲3、《黄河畅想》程大兆曲4、《十面埋伏》刘文金曲5、《忆》赵季平曲6、音诗——《骊山吟》饶余燕曲7、《和平颂》赵季平曲备选曲目:1、《缅》程宝华曲2、《柔版》巴伯曲高为杰编曲3、《黄河女》廖原词周煜国曲4、板二胡协奏曲《曙光》翟志荣曲5、《海恋》陈晓涛、陈勇词陈勇曲6、《西出阳关》韩兰魁曲7、交响合唱《丝路回声》黎琦词韩兰魁曲8、唢呐与乐队《沸腾的黄土地》翟志荣曲9、音诗—《塞下曲》【课程教材】1、广东文艺创作室:《广东音乐曲选》,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7年版。
最新-《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教学大纲 精品
《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是音乐专业学习的延伸课程,对于学习民族器乐的学生来说,是提高和增强同学们对音乐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属专业实践课程。
依据音乐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于第三学期至第七学期开设,专科教学计划第三学期第五学期开设。
本科约计256学时,计8—10个学分,专科4—6学分。
选修本课的学生本科至少应修满8个学分,专科至少修满4学分。
2.教学要求《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是一门互动性很强的实践课程,需要师生密切配合,合奏曲目选择典型的、特色各异的曲目,以培养学生对乐曲风格的理解与把握。
同时,还通过接触一些新的作品来了解民族器乐合奏的发展动态。
为使本课程开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临沂师范学院大学生民族乐团独特的地域特色,从而达到服务沂蒙,弘扬沂蒙文化的目的,本课程将选择一些具有沂蒙地方特色,体现沂蒙风土民情的曲目作为教学排练及演奏曲目。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本课教学内容涉及民族管弦乐队编制、分组、声部、功能、类型及合奏形式等。
合奏曲目涉及传统曲目、近现代曲目、当代曲目及外国改编曲目等。
为保证本课教学计划高质量地完成,本课将采取以下教学原则与方法:1.围绕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本着“兼收并蓄”的原则,精选经典曲目作为合奏排练分析内容。
不断充实新创作的.富于时代特色的优秀曲目,丰富更新教学内容。
2.本课程的教学应与其它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以保证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协调一致。
注重结合学生在《声乐》以及《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欣赏》等课上所接触到的曲目进行排练。
并通过合奏排练及演出,加深对民族管弦乐艺术表现技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及演奏水平。
3.发挥教师在合奏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形象思维。
民乐教学大纲
民乐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民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能力。
通过学习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民乐演奏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和民乐的发展历史、特点和分类。
2.掌握基本的民乐演奏技巧和乐器的演奏方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演奏技巧。
5.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音乐概述•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中国传统乐器的分类和演奏特点2. 民乐基础知识•民乐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民乐演奏中的技巧和要求•民乐表演中的礼仪和形式3. 主要民乐乐器演奏技巧•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和乐曲演奏•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和乐曲演奏•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和乐曲演奏•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和乐曲演奏4. 协奏与合奏•民乐协奏和合奏的原理和要求•团队合作与乐器协作的技巧•民乐协奏与合奏的实践和表演5. 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名曲欣赏:选择著名的民乐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音乐理解与分析:分析名曲的曲式结构、音乐元素、表达意境等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概述、民乐基础知识和乐器演奏技巧。
2.示范演奏法:教师示范各种乐曲的演奏技巧,学生模仿学习。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乐器的实际演奏练习和表演活动。
五、教学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演奏考核:对学生乐器演奏技巧和曲目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3.课后作业:布置乐器练习、曲目演奏和书面作业等,以检验知识掌握和个人能力。
4.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参考1.《中国音乐史》2.《中国传统乐器基础教程》3.《民乐演奏入门》以上为《民乐教学大纲》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获得对中国传统音乐和民乐的深入了解和欣赏,以及基本的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为将来的音乐发展打下基础。
民乐社团课程纲要
乐器调音,继续进行分声部学习《采茶灯》第三部分。
6
乐器调音,完成《采茶灯》分声部学习。
7
乐器调音,跟钢琴进行《采茶灯》第一部分分声部练习。
8
乐器调音,跟钢琴进行《采茶灯》第二部分分声部练习。
9
乐器调音,跟钢琴进行《采茶灯》第三部分分声部练习。
10
乐器调音,尝试慢速合奏《采茶灯》第一部分。
11
乐器调音,尝试慢速合奏《采茶灯》第二部分。
12
乐器调音,尝试慢速合奏《采茶灯》第三部分。
13
乐器调音,尝试慢速完整合奏《采茶灯》。
14
乐器调音,尝试原速完整合奏《采茶灯》。
15
乐器调音,背谱原速完整合奏《采茶灯》,表情到位。
16
乐器调音,《采茶灯》选人,并排练。
17
乐器调音,排练小合奏《采茶灯》,表情动作到位。
课程实施与评价
老师讲授,实践练习,表演互评,师生讨论等方式。
对学生的评价分别从“课前准备,参与态度,知识技能掌握,阶段成果展示”四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考评分“平时考核”和“期末综合评定”两步。
考评按照“师生评价”和“生生互评”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各占50%,最后形成综合评定等级。
学生评价等级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级,80分及以上为优,70-80分为良,60-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课程目标
1.能分声部演奏好《采茶灯》。
2.能合作有表情地演奏民乐合奏《采茶灯》
3.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学习乐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课程内容
1
组织队员,复习《瀛洲新韵》。
2
乐器调音,发《采茶灯》分谱,进行分声部学习。
3பைடு நூலகம்
民乐教学大纲
民乐教学大纲民乐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民乐教学逐渐受到重视。
民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乐文化,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民乐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民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民乐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理解民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内涵,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乐器基础知识:介绍中国传统民乐器的种类、特点和演奏技巧,包括古筝、琵琶、二胡、笛子等。
2. 乐理知识:讲解音乐基本概念、音阶、节奏、和弦等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民乐作品。
3. 民乐曲目:选取一些经典的民乐曲目,让学生通过学习演奏这些曲目,了解民乐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4. 合奏与乐团: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5. 创作与演绎: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音乐表达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方法1. 组织集体课堂教学: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民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个别指导与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提高演奏技巧。
3. 实践演奏与表演: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奏和表演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演奏水平。
4. 集体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思想碰撞和艺术创作。
四、评估与考核1.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态度等。
2. 演奏能力:通过学生的演奏表现,评估他们的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创作能力: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创作过程,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乐器设备:为学生提供各种民乐器,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练习和演奏。
2. 音乐资料:收集和整理民乐的相关资料和曲谱,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 演出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民乐队校本课程
民乐队校本课程第一篇:民乐队校本课程民乐队校本课程实施纲要2014~2015学年度【课程名称】《少年民乐队》校本课程【指导教师】徐姗姗【课程类型】艺术素养类课程【授课时间】单周三下午校本课程时间【授课对象】五、六年级【教学乐器】二胡、扬琴、笛子、古筝、琵琶【课程开发背景】一、21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音乐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逐渐普及,并被教育部正式列入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规划》,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当前,对器乐教学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二、现在的学生对流行音乐趋之若骛,而对民族音乐却丝毫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近二十年来社会的发展,现代音乐充斥着大街小巷,各类媒体传播民族音乐的比例较少,学生对民族音乐听不到了、了解不到了而够造成的。
长此以往,如果没有这些“祖国的未来”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与喜爱,那么民族音乐将会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教材总量15%—20%的地方教材,可根据学校自己的特点编写教材。
这就给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
那么,以弘扬民族音乐为目标,开发民乐校本课程,就大有可为了。
三、民乐校本课程的提出1.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宝贵财富的依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浏览祖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史,可以发现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民族器乐更加精彩纷呈,艺术精品美不胜收,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一笔非常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
2.《音乐课程标准》的依据:《标准》指出:“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以激发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3.学校现有资源的依据:我校教育理念先进,重视艺术教育。
有五位专职音乐教师,他们具有一定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还具有一定的实施民族器乐教学的实际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民族音乐教育充满强烈的热情和使命感。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大纲
重点:吹奏类器乐——笛子、唢呐等;理论讲授、音乐鉴赏
分组课堂汇报
5
独奏器乐(2)
2
重点:弹弦乐器——琵琶等;
难点:乐器沿革、形制、性能及代表性曲目介绍。
理论讲授、音乐鉴赏
分组课堂汇报
6
独奏器乐(3)
2
重点:拉弦类器乐——二胡等;
难点:乐器沿革、形制、性能及代表性曲目介绍。
理论讲授
课前准备;课堂汇报自行分组
2
民族民间乐器的社会功用及乐器分类
2
重点:民间器乐曲在劳动生产、娱神信仰、时令节日以及民间礼仪中的运用;民间器乐的分类
难点:乐器的分类标准与历史局限
理论讲授、音乐鉴赏
3
民间器乐的艺术形式
2
重点:表演场域、器乐与声乐的关系、曲体发展手法
理论讲授、音乐鉴赏
4
独奏器乐(1)
难点:了解乐种历史形成、乐器组合,把握不同器乐乐种的风格。
理论讲授、音乐鉴赏
10
曲艺音乐(1)
2
重点:曲种分类——弹词类、鼓词类;
难点:了解不同曲种的艺术表现形式及代表性曲种。
理论讲授、音乐鉴赏
11
曲艺音乐(2)
2
重点:北方的主要曲种——京韵大鼓;
难点:学唱,并感性理解京剧大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特征。
总计
36
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考核形式
评价标准
权重
到堂情况
出勤率,无迟到、早退、无故缺勤;请假一次扣2分,迟到、早退一次扣5分,旷课一次扣10分
9%
课堂讨论
参与的积极性,独立思考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个人见解
9%
完成作业
认真完成说唱、戏曲的演唱、书面作业、小组汇报展示等形式的课后作业
《器乐演奏(民乐)》课程标准
《器乐演奏(民乐)》课程标准五年制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五年制高等艺术职业学校器乐(民乐)专业中竹笛、二胡、琵琶、古筝四门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器乐(民乐)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器乐(民乐)专业演奏技术和舞台表演的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器乐(民乐)演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它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高等职业学校艺术专业的特色与价值。
为艺术人才的输送和表演团体的充实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教学观念方面坚持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
在二胡演奏教学中,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理论实践一体化为特色,注重发挥五年一贯制的优势,培养具有人文内涵拓展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的表演人才以及全面对接文化产业的教学观念。
﹙2﹚课程体系改革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
课程要尊重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充分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3﹚教学方法方面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表演团体的专家对器乐专业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舞台演奏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注重新形式下器乐表演的综合能力。
同时,要通过深入有效的评价,及时强化和矫正课程与教学的信息,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提高器乐演奏的教学质量,充分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创意、创造的“三创”精神。
1、课堂(现场)教学●教师讲授●视频演示●教师示范●视奏与训练2、课外实践●琴房自练●参观并实践校内外的各项演出●参加市内和省内的各项民乐比赛●校企合作(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1、根据岗位要求,制定学习目标。
《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教学大纲
《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教学大纲《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是音乐专业学习的延伸课程,对于学习民族器乐的学生来说,是提高和增强同学们对音乐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属专业实践课程。
依据音乐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于第三学期至第七学期开设,专科教学计划第三学期第五学期开设。
本科约计256学时,计8—10个学分,专科4—6学分。
选修本课的学生本科至少应修满8个学分,专科至少修满4学分。
2.教学要求《民乐队排练与艺术实践》是一门互动性很强的实践课程,需要师生密切配合,合奏曲目选择典型的、特色各异的曲目,以培养学生对乐曲风格的理解与把握。
同时,还通过接触一些新的作品来了解民族器乐合奏的发展动态。
为使本课程开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临沂师范学院大学生民族乐团独特的地域特色,从而达到服务沂蒙,弘扬沂蒙文化的目的,本课程将选择一些具有沂蒙地方特色,体现沂蒙风土民情的曲目作为教学排练及演奏曲目。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本课教学内容涉及民族管弦乐队编制、分组、声部、功能、类型及合奏形式等。
合奏曲目涉及传统曲目、近现代曲目、当代曲目及外国改编曲目等。
为保证本课教学计划高质量地完成,本课将采取以下教学原则与方法:1.围绕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本着“兼收并蓄”的原则,精选经典曲目作为合奏排练分析内容。
不断充实新创作的.富于时代特色的优秀曲目,丰富更新教学内容。
2.本课程的教学应与其它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以保证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协调一致。
注重结合学生在《声乐》以及《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欣赏》等课上所接触到的曲目进行排练。
并通过合奏排练及演出,加深对民族管弦乐艺术表现技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及演奏水平。
民乐选修课课程纲要
校本选修课课程纲要(人文艺术素养类——民乐)>—@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民乐课程类型:人文艺术素养类/选修课授课对象:三至五年级优秀特长生和自愿报名爱好生.教学材料:自编纲要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2课时)一、课程简介:民乐一直是我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特色,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民乐队在教育局组织的历次文艺汇演中均获奖并通过两年多的积累,我们已经有多个成品节目,这些交流活动不仅能丰富乐队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使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们及各界朋友们认识民族音乐,了解民族乐器。
二、课程目标:1、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有所了解,知道常用乐器的名称、结构、演变过程以及各种乐器的代表曲目和名家介绍;同时掌握琵琶、古筝、二胡、竹笛等民族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奏。
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其它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文化传承。
2、通过对民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和发展。
3、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民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步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过程中,提供学生开放式、民主式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每个学生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激活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能力。
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三、课程内容:以学生实践参与为主,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为主,教师教导为辅。
分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两种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正确了解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指导。
《器乐选修》(民族管乐)教学大纲
《器乐选修》(民族管乐)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Music Foundation课程编号:130227020130227027课程学时:32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音乐学课程性质:选修开课单位:人文与艺术学院开课学期:大三上、下学期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教学目标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主要民族管乐乐器初中级的演奏水平。
目标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对民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提高其音乐素质,开阔其艺术视野。
目标3:所学能够参加中、小型乐队合奏,能够应用于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或企事业单位音乐宣传工作。
目标4: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艺术观的培养,加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教育。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毕业要求指标点教学目标1234567891011121314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注:“毕业要求指标点”是指人才培养方案中“二、毕业要求”的相关内容;请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三、课程基本要求学生需了解竹笛、萧、葫芦丝、埙的性能、音域等,掌握不同乐器的指法和基础演奏技术。
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最终能够达到初中级的演奏水平,能够参加中、小型乐队合奏,为更高级别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堂教学以各种民族拉弦乐器演奏为主要形式,课后作业为规定曲目演奏,并以其演奏质量作为学习效果评定的唯一标准。
本课程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外练习,练习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进度。
四、本课程实验项目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学时内容提要每组人数实验室名称(地点)1第1章:竹笛必修12了解竹笛构造、音域和性能;掌握演奏的规范姿势,学习不同乐器的演奏技术;进行基础音阶、练习曲、乐曲演奏及重奏。
1-3艺术楼A415-62第1章:葫芦丝必修4了解葫芦丝音域和性能;学习不同乐器的演奏技术;进行基础音阶、练习曲、乐曲演奏及重奏练习。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英文名称:Chinese hational and Folk Music课程简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是我院本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修业年限为一年。
该课程的教学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各门类历史概况、音乐形态等方面的讲授,重点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代表人物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与模唱,使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一个全面而概括地了解和感知。
该课程将理论讲授、录音录像与当堂范唱模唱相结合,尤其是借鉴和沿袭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过程中“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使学生既了解名家的风格,又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还能够学会演绎传统音乐的风格特色与表演技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同时,该课还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音乐观,激发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热情和对民族音乐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从感性到理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把握,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
一、说明:1、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作为本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熟悉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掌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感悟其蕴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并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操作技能,为专业课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
同时,该课程通过多媒体、风格模唱与理论讲述等教学方式,意在开拓学生们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建立民族音乐的思维观念,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打下牢固的基础。
为达到这一目的,要求学生除掌握教材中的主要知识外,还要鉴赏与模唱有关曲目,主要要求学生对作品地域风格、音乐情感与演唱技艺的把握,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与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的专业课衔接,辅以中国古代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的基础,会产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印证之良好的教学效果。
民乐教学大纲
民乐教学大纲民乐是中国传统的音乐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民乐的教学也愈发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民乐教学提供一份详细的大纲,以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民乐学习上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民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掌握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
3. 培养民乐演奏的表现力、协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4. 培养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尊重,保留和传承优秀的民乐艺术传统。
三、教学内容1. 民乐发展史:介绍民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乐器的起源、演变和功用。
2. 基本乐器介绍:学习常见的民乐乐器,如笛子、琴类、弹拨类等,了解乐器的构造、演奏技巧以及音乐表现力。
3.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包括音名、音阶、节拍、节奏等,为后续的演奏和乐曲理解打下基础。
4. 民乐演奏技巧:通过实际练习,掌握各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指法、吹奏、扫弦等,提高乐器的音准和表现力。
5. 乐曲演奏和讲解:学习一些经典的民乐曲目,了解这些乐曲的历史背景、创作意图和演奏技巧,通过实际演奏来感受乐曲的美妙。
6. 合奏和乐队演出: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乐队合作意识,通过合奏和乐队演出展现综合实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通过讲解和示范,结合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2. 多元化的教材和资源:选用丰富多样的教材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乐的魅力和多样性。
3. 组织音乐活动和比赛: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和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信心。
4. 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互动和合作,分享经验和心得,共同进步。
五、评价方法1. 学习笔记和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笔记和作业,评价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演奏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演奏表现,评价音乐技巧和表现力的提高情况。
3. 个人评价和互评:学生互相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自我反思和不断改进。
小学民乐团教学大纲
小学民乐团教学大纲小学民乐团教学大纲一、引言民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小学民乐团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民乐团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民乐团教学的内容1. 乐器演奏技巧小学民乐团教学的核心是乐器演奏技巧的培养。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等。
教学内容包括正确的姿势和手指的位置、基本的演奏技巧和乐器的音色特点等。
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学生可以逐渐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并能够参与到民乐团的演奏中。
2. 乐曲学习学习乐曲是小学民乐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乐曲,如《茉莉花》、《小河淌水》等。
通过学习乐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并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合奏与协作小学民乐团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合奏中,学生需要与其他乐器的演奏者协调配合,形成和谐的音乐整体。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奏曲目,让学生在合奏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乐器的互补性。
三、民乐团教学的方法1. 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和乐器演奏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对于初学者,可以从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和简单的乐曲学习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进行更高级的技巧训练和复杂的乐曲演奏。
2. 个别指导与集体教学相结合在小学民乐团教学中,个别指导和集体教学相结合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教师可以在集体教学中进行整体指导,对于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这样既能够保证整体进度的统一,又能够满足学生个别差异的需求。
3.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了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乐器演奏比赛、音乐会演出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四、结语小学民乐团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选修课课程纲要(人文艺术素养类——民乐)
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民乐
课程类型:人文艺术素养类/选修课
授课对象:三至五年级优秀特长生和自愿报名爱好生
教学材料:自编纲要
授课时间:一学年(每周2课时)
一、课程简介:
民乐一直是我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特色,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几年,民乐队在教育局组织的历次文艺汇演中均获奖并通过两年多的积累,我们已经有多个成品节目,这些交流活动不仅能丰富乐队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使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们及各界朋友们认识民族音乐,了解民族乐器。
二、课程目标:
1、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有所了解,知道常用乐器的名称、结构、演变过程以及各种乐器的代表曲目和名家介绍;同时掌握琵琶、古筝、二胡、竹笛等民族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奏。
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其它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文化传承。
2、通过对民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和发展。
3、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民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步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过程中,提供学生开放式、民主式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使每个学生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激活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协调能力。
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三、课程内容:
以学生实践参与为主,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为主,教师教导为辅。
分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两种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正确了解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指导。
第一周民族乐器介绍
第二周民族乐器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功
第三周基本功教学
第四周学习《春满校园》第一乐句
第五周学习《春满校园》第二乐句
第六周学习《春满校园》第三乐句
第七周学习《春满校园》第四乐句
第八周合奏引子和第一乐段
第九周学习《春满校园》第二乐段
第十周学习《春满校园》第三乐段
十一周合奏全曲
十二周学习《金蛇狂舞》第一乐段
十三周学习《金蛇狂舞》第二乐段
十四周学习《金蛇狂舞》第三乐段
十五周合奏《春满校园》、《金蛇狂舞》
十六周合奏《春满校园》、《金蛇狂舞》
四、课程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
学校通过听课、成果展示等形式,对相关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考核。
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学习兴趣,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成果展示。
2、学生的评价。
评价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态度表现及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
五、成果展示:
1、了解民乐合奏的基本要素:姿态、节奏;掌握演奏的基本技能。
2、在合奏中能够达到声部和谐,节奏统一,能够完美地表现乐曲。
3、完整演奏民乐合奏曲《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