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北欧_日本工业设计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_王明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北欧、日本工业设计 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
王明治,袁平
(南京工程学院,南京210067)
摘要:通过对北欧、日本两大优秀设计文化的观察、比较,以及对中国自然资源环境和传统美学的观察,得出在全球化浪潮中构建中国现代意义的本土设计美学的价值和意义。并且这种建设活动应该在尊重我国自然环境、尊重民族传统美学观念;同时将本土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化二者放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从审美内核开始、而非从形式到形式的、“对冲互补”以求和谐的中国的、现代意义的设计美学构建。
关键词:北欧设计;日本设计;中国传统美学;中国自然资源环境;中国现代设计美学构建中图分类号:T 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05)05-0183-03
收稿日期:2005Ο05Ο20;修订日期:2005Ο07Ο26
作者简介:王明治(1977-),男,河北秦皇岛人,南京工程学院教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工业设计研究和教学。
Com par ison of the outst and i n g desi gn culture of Northern Europe and Japan and the con structi on of the
Ch i n ese m odern desi gn aestheti cs
WAN G M ing Οzhi,YUAN P ing
(Nanjing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Nanjing 210067,China )
Abstracts:Thr ough the comparis on of the outstanding design culture of Northern Eur ope and Japan and the study on the envir on ment of natural res ources and the traditi onal Chinese aesthetics,the thesis put for 2ward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constructing native design aesthetic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onstructi on of native design aesthetics should be based on res pecting our natural envir on ment and our traditi onal aesthetic i 2deas;put the traditi onal and the western modern in equal positi on;carry on the constructi on fr om the core of aesthetics t o get har monic,Chinese,modern aesthetics .
Key words:Northern Eur opean design;Japanese design;the Chinese traditi onal aesthetics;Chinese natural res ources envir on ment;constructi on of the Chinese modern design aesthetics
设计的教育与实践是系统的统一体,通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只能依靠廉价参与竞争、而知识品牌竞争力微弱这一事实可以看到,目前我们的设计活动未能给工业带来值得信赖的保障。而在国际上发达工业国家无不是通过现代设计来整合其产业竞争优势,“在制造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国际间的商品竞
争,主要的就是竞争‘设计’[1]。”已成为共识。那么中国设计
界如何面对这一事实呢?
作者认为观察、分析成功者的经验,对我国的设计实践有着现实意义。在世界设计强国中,北欧国、日本等国的优秀现代设计文化的成因、得失对我国较具有针对性。因为我国与当初的北欧与日本同样面临人均资源短缺、民族文化传统中对自然因素的欣赏、以及均有强烈而极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及审美特质。
1 北欧设计对民族传统及生活习惯的尊重
北欧设计制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心目中基本上是柔
和、简约和人情味的代名词。那么北欧人是如何成功建立起这套被世界广泛认可的设计风格,从而促使其各类产品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地均拥有大量消费群体的呢?
首先生活环境。北欧气候严寒,资源种类稀少但森林资源丰富,同时由于冬季往往一天只有3个小时日照,决定了北欧人主要交流场所是在室内。因此北欧人对家居环境的气氛历来就非常重视,面对严寒和黑夜,北欧人更愿意将家居营造的柔和、舒适和简约。这使得北欧人的制品中自然流露出他们民族那种质朴、明朗的人情味道。
其次,北欧人长期的户内生活和丰富的木材资源,造就了他们丰富而熟练的各种民族工艺传统。同时这些工艺保障了他们各种制品的民族特色,并为制品增加了不可复制的人的痕迹,这在工业化环境中显得格外可爱和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民族情感。北欧人在现代设计活动中没有将工业化生产和传统手工艺对立起来,而是采用融合的态度保障了北欧制造的独特性和人文特质。
3
81王明治等 比较北欧、日本工业设计 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
再者,北欧常年冰雪覆盖、森林资源丰富决定了北欧人在造物活动中,从一开始就是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同时他们也对皮革、滕、棉麻织物这类同为自然材质的原料感情深厚,在工业化后他们吸收了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工业原料,但整个设计文化中仍然是以对自然材料的偏爱为主体的。这种由历史上完整延续而来并加以积极改进的材料观,赋予了北欧设计迥异于世界工业制品的风格亲和力。
因此观察北欧设计的现代化之路,可以发现他们的设计文化是建立在尊重民族生活习惯、民族审美特质和民族生存环境之上的。面对全球工业化浪潮,他们选择的是用工业的手段延续民族的风格和传统,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尊重他们民族生活环境基础之上的。所以北欧作为资源小国,通过现代设计这一手段,延续、发展、改良了传统习俗,赢得了在全球竞争中的利益最大化。
2 日本设计对民族审美文化的尊重
日本的民族文化脱胎于中国,其中最为重要的支柱是由中国禅宗而演化成的日本神道教。日本是设计和制造业的一流强国,是毋庸解释的。同时他们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类似体,观察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建立完善的现代设计文化非常重要。笔者认为日本设计文化的形成、发展也可以从物质和文化两个脉络来着手。
物质上,日本作为狭小的岛国,资源有限,同时国土大多都为山地,所以同时面临生存空间狭小的情况。这导致了他们在国家层面上必须以扩大出口来带动发展和民族习惯上简朴、节约的习惯。由于资源和空间关系日本人对器物非常重视,如他们的茶道插花器皿、食器等都体现了超乎其他民族的精美和小巧化。而这一造物习惯被他们在工业化后的现代产品设计中很好的延续发扬,保持了日本制造小巧、精美、多功能的优良品质。
而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神道教,这种来源于中国禅宗的哲学不提倡过于完满的形态,认为人生是一种体验历练的过程,需要用身心去体会去参悟。表现在造物活动中即为对自然素材的尊重和欣赏、对形态中残缺的过程性体验以及对朴素色彩和简单形式的欣赏领会;表现在民族习俗中则为对朴素节约的认识、在日常行为中对模数和规律的格守。同时日本的民俗中又特别在意精细的细节装饰。从而本民族审美哲学在日本设计活动中确立了“暗喻”“、模数化”这一审美特质。
日本在20世纪完成了工业化和东西方文化融合后,同样没有把传统和西方的现代文化对立起来。表现在设计上就是,他们发现本民族美学中关于小即美、优良品质、多功能、暗喻、模数化特征,与西方美学中简约主义、坚固即美、艺术为人民、抽象理性美学、模数设计等精髓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本民族审美哲学和西方现代设计艺术结合的产物就是,日本用半个世纪的时间成为世界艺术、设计以及制造业的重要并极具风格的一极。
3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审美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由道、儒、释3家构成。尽管3家在唐代大体完成了本土化的融合,但在审美领域却又各具风格。其中道家对中国传统审美哲学的构建影响最大。
在道家的经典典籍《老子》中提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审美法则,这些论述为后世对抽象美的欣赏起到启蒙作用,中国审美传统中崇尚简约、写意、暗喻的特征的理论基础也大体来源于此。同时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为国人在审美活动中提倡“师法自然”及欣赏自然材料等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造物活动中的“因地制宜,宛自天成”“气聚则形成”等法则无不体现了道家的审美精髓。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其积极入世和引礼归仁思想的维持、推动下,汉族文化兼容并蓄、绵延至今。儒家在美学上与道家共同受到《周易》阴阳互冲学说的影响,从而与道家共同建构了中国民族美学“从宇宙气、到阴阳、到五行而来的对立互补盛衰循环至和谐的理论基础[2]。”这种思想在儒家的审美活动中特别强调“与天地参”“天行健”的立场以及儒家引礼归仁的主旨。在具体法则上可概括为“顾大局而又讲方法,有差别但重和谐,讲秩序而又存灵性[2]。”如古代用黄色象征帝王、青色象征百姓等一套象征性色彩系统和故宫建筑布局与天象同构等均体现了儒家这一思想。
佛教在汉朝时期由印度传入我国,印度的文化中惯用象征和意象来表达超验的存在,这就显示出印度美学和艺术的根本特点。而这种文化特质与汉文化美学融合后的结果即-意境,即强调意象必须向形而上域超越。而这种美学传到日本后则表现为神道教对自然的参悟精神-幽玄的美学。同时印度是一个喜好歌舞和华丽装饰的民族,佛教传入我国后所产生的大量绘画雕塑和图案作品中均体现了这种浪漫和装饰精神。
中国古代由这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美学思想指导下的设计活动,创造了世界范围内农业文明时期最为灿烂和独特的物质文化。那么在今天我们进行以西方文明为范本的现代化进程中,是完全与民族传统对立还是向北欧、日本那样以扬弃、互补、发展的立场,兼容并蓄探索具有本民族特质的现代工业美学呢?
4 中国当前自然资源及工业环境
我国以占世界10%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但这种奇迹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国人口目前已近13亿,而人均耕地已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1/3,而且耕地总体质量差,后备资源贫乏;中国人口峰值大约在2030年左右到来,人口总量也在14.6亿~14.8亿之间。
以上两则来源于官方的统计信息告诉我们,中国人均资源情况并不乐观。同时我们生产同样一个单位的产值,消耗却是日本8倍、美国的4倍以及印度的2.5倍。而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刚刚起步还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此背景下政府出台了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那么作为工业生产中系统规划位置的工业设计应该如何面对这一课题呢?
德国设计的社会责任感告诉我们,设计是影响(改善)社
481
包装工程 P ACK AGI N G E NGI N EER I N G Vol.26No1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