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词鉴赏360doc个人图书馆
唐宋诗词鉴赏

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词作为一种可歌唱的、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千百年来一直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对其词体魅力的探究也不断地深入。
店铺整理了唐宋诗词鉴赏,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唐宋诗词鉴赏篇1菩萨蛮①【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作者】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人。
唐玄宗时供奉翰林。
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
安史乱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败而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其诗与杜甫并为唐一代之冠,享誉甚拢宋本《李太白集》不载其词。
《尊前集》收录“李白词”十二首,然颇多伪托。
【注释】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
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品评】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
黄^誑《唐宋诸贤绝妙词逊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
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
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
开头两句为远景。
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
“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
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
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
“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
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
“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通过欣赏唐诗宋词,不仅可以领略古代诗人的情感与才华,更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下面将分别对唐诗和宋词进行鉴赏。
1. 唐诗鉴赏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代表着唐代诗歌最高成就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等。
他们的诗作无论是在意境、用词还是形式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千古绝唱。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充满豪放、奔放和浪漫主义色彩。
《将进酒》、《床前明月光》等诗作被誉为经典之作,广为传诵。
杜甫则以写实主义见长,他的诗作刻画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批判。
《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作堪称杰作。
王维则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诗作清新婉约,让人如临画境。
鉴赏唐诗,除了要欣赏诗人的艺术创作之外,还要着重品味诗作的意境、气韵和艺术表现力。
透过字里行间,感受诗人的情感,领略他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思考和感悟。
唐诗之美在于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需要细细品味和鉴赏。
2. 宋词鉴赏宋代是中国古代词的全盛时期,宋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宋词以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体现了词的独特韵味和情感表达。
代表性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他们的词作被誉为宋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苏轼是宋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清新明快,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哲理的思考。
苏轼的词构思巧妙,语言优美,表达深刻,被誉为“词中之鬼才”。
李清照则是中国古代女词人中的代表,她的词作清丽婉转,多情温婉,掷地有声。
李清照的词以表达真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热爱为主题,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民族情感和人间真情。
辛弃疾则是宋代最具激情和豪气的词人,他的词作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鉴赏宋词,需要注重词人的个性风格和词作的艺术特点。
宋词之美在于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修辞技巧,需要通过仔细品味和鉴赏来领略其魅力和韵味。
唐宋诗词鉴赏(精选5篇)

唐宋诗词鉴赏(精选5篇)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唐宋诗词鉴赏(精选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小学的经典唐宋诗词篇一1戏答元珍欧阳修(宋代)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夜闻归雁生乡思,曾是洛阳花下客, 冻雷惊笋欲抽芽。
病人新年感物华。
野芳虽晚不须嗟。
这首《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
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
丁曾有诗赠欧阳修,欧阳修乃于此年作诗以答。
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
后两联抒情。
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
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道出了作者哲理性的人生思考。
正是在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这首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2长相思・花似伊欧阳修(宋代)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作品。
描写一对青春别离的夫妇,别后妻子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思念,并亟盼早日与丈夫相逢团聚。
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
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宋张孝祥)霜日①明霄水蘸空,鸣鞘。
②声里绣旗红。
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
③浊酒戍楼。
④东,酒阑。
⑤挥泪向悲风。
[作者简介]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土,四川人。
高宗时进士,殿试第一。
曾因触犯秦桧,下狱。
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
唐宋诗词鉴赏 360doc个人图书馆

唐宋诗词鉴赏360doc个人图书馆我非常感谢诸位朋友来听我的演讲,我非常喜欢唐宋诗词,但要讲好这个题目是很难的。
它的内容太丰富了,而个人了解很有限。
另外受条件所限,不能像课堂那样连听带看。
完全听我讲很困难。
什么是鉴赏?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辞书出版社等出了包括唐宋诗词在内的鉴赏词典,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但就其唐宋诗词而言,说自己能鉴赏,那也太狂妄了。
我也只能是就唐宋诗词鉴赏问题在这里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先从鉴字说起我们要学会咬文嚼字。
古人的唐宋诗词用这个鉴字是很慎重的,篆书的鑑,右边的左上方是一个大眼睛,右上方是一个弯腰的人,正在看盘字里的东西。
鉴字古时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瞪大眼睛弯腰看盘子里的东西。
文字发展到楷书后字形变了。
现在我们读诗人、词人一千多年前写的那么多的人和事,我掌握的好吗?诸位请原谅,我也鉴赏不好。
这个鉴作为名词又当镜子讲。
《红楼梦》里不是有风月宝鉴吗?那就是镜子。
对古人诗词名篇要鉴要赏。
古人说的是什么,针对性如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拿到一首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一读就能鉴赏了,差得远呢。
孟子说:诵其诗,读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呼?事以论其是也。
我把孟子这段话浓缩为知人论事。
中国的汉字太可爱、太宝贵了。
读唐宋诗词要知其人,论其事,真正读懂,有很多先决条件,需要我们挖掘了解。
中国古今上下向来喜欢诗,有诗国之称。
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对诗的普遍性、普及性那么深广,对待诗如此注重。
原因有三:一是中华民族以人类的智慧创造了汉字文化,全世界大多以拼音字为主。
一切鉴赏诗词的心得体会都是由汉字产生的;二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眼光与他人不同,在看宇宙的一切一切时有自己的审美观。
别人看不出的美,我们能看出来,诗人以他特有的审美心灵与之相交汇才产生诗;三是中国诗人的表现方式、表现手法极为独特。
以上三点组合起来才构成中华民族高水平、极为美妙的中华诗词。
唐宋诗词鉴赏

唐宋诗词鉴赏(一)李白:菩萨蛮张志和:渔歌子白居易:忆江南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李煜:虞美人李煜:浪淘沙李煜:相见欢李煜:乌夜啼范仲淹:苏幕遮范仲淹:渔家傲柳永:蝶恋花柳永:雨霖铃菩萨蛮①【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作者】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人。
唐玄宗时供奉翰林。
后赐金放还,漫游各地。
安史乱中,曾入永王磷府,因磷败而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其诗与杜甫并为唐一代之冠,享誉甚隆。
宋本《李太白集》不载其词。
《尊前集》收录“李白词”十二首,然颇多伪托。
【注释】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
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品评】宋初《尊前集》及稍后的文学《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
黄^誑《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
然自明胡应麟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作而托李白的。
这场争议至今仍继续。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
开头两句为远景。
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
“烟如织”是说暮烟浓密,“伤心碧”是说山色转深。
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薛涛《题竹郎庙》诗:“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多言晚山之青,可以参看。
这两句全从登楼望远的思妇眼中写出,主观色彩很重,而行人之远与伫望之深,尽在其中。
“暝色”两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
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
“宿鸟归飞急”还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唐诗宋词鉴赏(完整电子版)

唐诗宋词鉴赏第一部分《唐诗鉴赏部分》1、感遇十二首之一五言古诗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解】:1.葳(wei1)蕤(rui2):草木枝叶茂盛下垂下的样子。
2.自尔:自然。
3.“闻风”句:闻到了风吹送过来兰桂的香气,而生爱慕之心。
【赏析】: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
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
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
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
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武后神功元年(697)中进士后,曾任过左拾贵,是玄宗朝有声誉的宰相之一。
有《曲江集》。
后人评他的诗“首创清淡之派”,《感遇》诗12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感遇十二首之二五言古诗张九龄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注解】:1.“滞虑”一句:心中没有困惑才显得孤独清高。
滞虑,困惑。
2.飞:比喻身在朝廷。
3.沉:比喻闲散在野。
4.理自隔:朝野相去甚远,情势隔断不通。
【赏析】:此诗中作者自比幽居的隐士,虽然自己被贬官在外,没有尘世间的杂念,但是一片忠君报国的赤心不灭,仍然怀念远在朝延的君王。
诗中以“高鸟”比喻君王,以“飞”比喻在朝廷,以“沉”比喻在野,非常形象新颖。
3、感遇十二首之三五言古诗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注解】:1.岂伊:岂唯。
唐诗宋词鉴赏资料

唐诗宋词简介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样。
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
有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是题材。
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诗宋词名篇剖析

唐诗宋词名篇剖析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这些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境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剖析几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探寻它们背后的意境和美学价值。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唐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情的意境而脍炙人口。
诗人以床前明月光为切入点,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
明月的光辉照亮了大地,仿佛是一层薄霜,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而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他在异乡漂泊的思乡之情。
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读者在静夜思之中感受到思乡的忧愁与寂寞。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首宋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以其豪放的情感和悲壮的意境而广为传诵。
词人以一曲新词酒一杯为引子,勾勒出了一幅旧时亭台的景象。
夕阳西下,词人不禁思索起往昔的时光,不禁问道:“几时回?”然而,他却无可奈何地看着花儿凋零。
这里,词人通过描绘旧时的景象和表达自己的无奈之情,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读者在欣赏这首词时,不禁会被其中的忧伤和无奈所触动。
最后,我们来品味一首唐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以其豪迈的气势和深邃的意境而广为传诵。
诗人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为开头,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
然后,他表达了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希望能够穷尽千里目,登上更高的楼阁。
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自己的追求,展现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会被其中的壮丽和豪情所感染,也会被其中的哲理所启发。
通过对这几首唐诗宋词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不仅在语言上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且在情感和思想上也具有一定的深度。
唐宋诗词鉴赏优秀6篇

唐宋诗词鉴赏优秀6篇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是用汉字码成的文本中审美价值最高的一类作品。
山草香分享了6篇唐宋诗词鉴赏,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唐宋诗词鉴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唐宋古诗词篇一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大概写于天宝初李白在长安时,因为当时他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所以,心中郁闷孤寂,借这首诗一发心中的抑郁之情。
《月下独酌》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诗人在首句描绘了一幅独饮的画面,为整首诗提供了一个背景。
在花丛间摆放着一壶美酒,这是一个很优美的环境,如果此时两三个好友相邀在这里谈笑欢饮该是很惬意的事情,但是一个“独”字,遏制了这种可能,诗人是一个人在这里喝闷酒,这美丽的景色反衬了诗人孤独的身影,诗人越发显得孤单。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然自己形单影只,但是诗人并不甘心这样寂寞地独饮,他看到了天空的明月,还有自己的影子,这样再叫上自己,那么不就是三个人了吗?此句一出顿时打破了开场单调孤寂的氛围,场面变得热闹起来。
这里诗人想象奇妙,立意新颖,且又自然合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虽然诗人盛情邀请明月和自己一起饮酒,但是,月亮毕竟是不懂酒的,而影子也只是空随诗人,不会饮酒。
诗人写到这里又让人心中为之一紧,这该怎么办呢?也许写到这里诗人可能会陷入孤独愁苦的情绪吧,但是,没有。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诗人豁达写就一笔,暂且让它们陪我喝酒,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及时行乐吧。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饮酒渐渐进入醉态,开始载歌载舞起来,诗人歌唱时,看到月亮在天空中徘徊不去,好像倾听着他的歌声。
身舞影动,因为诗人在酒醉中舞姿很不规范,所以,在月光下诗人的影子也变得零乱,在模糊中好像诗人在和影子一起跳舞,这是多么热闹的场面啊。
唐宋诗词名句赏析

李白(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希望被明主发现,在政治上大干一番事业,体现了坚定乐观的信念。
(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烦愁苦闷,似水难断。
前句的比喻新奇、自然,富有生气,为千古名句。
(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由山地荆门来到旷野楚地,李白初见平原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随”字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写出了旷野的一望无际。
杜甫(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个人困境推及他人,体现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将群山和泰山对照,突出泰山的高大雄伟,抒发登山的决心和壮志,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
(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寄情于物,生动描绘了安史之乱之后,长安城一片凄风苦雨的衰败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的沉痛心情。
(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写景寓情,展示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隐寓凄凉之情。
白居易(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运用比喻,抓住色彩,描绘春天江南万紫千红的绚丽景色。
(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王维(十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通过“直”“圆”二字,以简洁的线条配合,描绘出了雄奇苍茫的塞外风光,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孤寂。
(十二)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眺》赞景用典,以襄阳守将山简自喻,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杜牧(十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词鉴赏360doc个人图书馆

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词鉴赏360doc个人图书馆我非常感谢诸位朋友来听我的演讲,我非常喜欢唐宋诗词,但要讲好这个题目是很难的。
它的内容太丰富了,而个人了解很有限。
另外受条件所限,不能像课堂那样连听带看。
完全听我讲很困难。
什么是鉴赏?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辞书出版社等出了包括唐宋诗词在内的鉴赏词典,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但就其唐宋诗词而言,说自己能鉴赏,那也太狂妄了。
我也只能是就唐宋诗词鉴赏问题在这里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先从鉴字说起我们要学会咬文嚼字。
古人的唐宋诗词用这个鉴字是很慎重的,篆书的鑑,右边的左上方是一个大眼睛,右上方是一个弯腰的人,正在看盘字里的东西。
鉴字古时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瞪大眼睛弯腰看盘子里的东西。
文字发展到楷书后字形变了。
现在我们读诗人、词人一千多年前写的那么多的人和事,我掌握的好吗?诸位请原谅,我也鉴赏不好。
这个鉴作为名词又当镜子讲。
《红楼梦》里不是有风月宝鉴吗?那就是镜子。
对古人诗词名篇要鉴要赏。
古人说的是什么,针对性如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拿到一首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一读就能鉴赏了,差得远呢。
孟子说:诵其诗,读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呼?事以论其是也。
我把孟子这段话浓缩为知人论事。
中国的汉字太可爱、太宝贵了。
读唐宋诗词要知其人,论其事,真正读懂,有很多先决条件,需要我们挖掘了解。
中国古今上下向来喜欢诗,有诗国之称。
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对诗的普遍性、普及性那么深广,对待诗如此注重。
原因有三:一是中华民族以人类的智慧创造了汉字文化,全世界大多以拼音字为主。
一切鉴赏诗词的心得体会都是由汉字产生的;二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眼光与他人不同,在看宇宙的一切一切时有自己的审美观。
别人看不出的美,我们能看出来,诗人以他特有的审美心灵与之相交汇才产生诗;三是中国诗人的表现方式、表现手法极为独特。
以上三点组合起来才构成中华民族高水平、极为美妙的中华诗词。
唐宋诗词鉴赏 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词鉴赏辞典著名唐诗宋词如下唐宋诗词鉴赏:1、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舂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8、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唐宋诗词鉴赏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蜀相杜甫﹑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写满了唐宋诗词解释写满了唐宋诗词解释唐宋诗词鉴赏大全(六)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
唐诗宋词欣赏与鉴赏

唐诗宋词欣赏与鉴赏唐诗与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个重要流派,它们在艺术构思、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鼎盛时期,而宋代则以其细腻、纤巧的词作而闻名。
本文将从唐诗与宋词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欣赏与鉴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唐诗的特点唐诗充满了雄浑豪放的气势和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在时间的长河中,唐代诗人们以其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力,塑造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
唐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五言、七言为主体:唐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要的诗歌体裁,这两种形式的诗歌都更适合表达汇总、凝练的意蕴。
五言诗流畅明快,七言诗则更富于雄浑的气势。
2. 塑造个性化人物形象:唐诗善于通过丰富多样的描写手法,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通过对登高者的描述,展现了人们追求自由意志和远大抱负的精神风貌。
3. 描绘社会风貌:唐诗多以写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唐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从边塞风光到宫廷生活,再到人们的生活百态,唐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唐代社会的窗口。
二、宋词的特点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以细腻、纤巧的表达方式和感人至深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
宋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抒写私人感情为主:宋词主要描写个人的情感、爱情、离别和相思之苦。
词人以纤细的笔触,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2. 音乐性和节奏感强烈:宋词注重音韵的优美和节奏的和谐。
词人巧妙地运用对仗、押韵等手法,使词句间产生悦耳的和谐效果,读起来如同欣赏音乐一般。
3.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宋词善于通过一幅幅写实而细腻的情景描写,表达出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独特见解。
宋词往往给人以清新、含蓄的艺术享受。
三、唐诗宋词的代表作品唐诗和宋词中都有许多经典之作,它们代表了各自时代诗词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
唐诗的代表作品包括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长恨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高中唐宋诗词鉴赏

高中唐宋诗词鉴赏篇1:月夜朝代:唐代原文: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鉴赏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
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
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
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篇2:雨霖铃寒蝉凄切朝代:宋代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鉴赏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农历七月。
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他的恋人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唐诗宋词”一语,是唐诗与宋词的并称,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唐诗宋词精选赏析【通用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宫词篇一王建射生宫女宿红妆把得新弓各自张。
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
《望天门山》篇二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篇三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整体赏析篇四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
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豪迈情怀。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昨日”和接踵而至“今日”。
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
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政治现实感受。
他“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一个艺术概括。
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愈趋困窘。
理想与现实尖锐矛盾所引起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表现形式。
破空而来发端,重叠复沓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豪情逸兴。
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胸襟。
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
唐诗宋词千年之美唐宋诗词鉴赏

唐诗宋词千年之美唐宋诗词鉴赏唐诗宋词千年之美——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以其千年之美,饱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优美深刻的意境,感受到那种别样的韵味与思想的力量。
唐诗以其雄浑豪放、婉约缠绵的风格扬名于世。
开篇四句,尤其是登峰造极的首联,往往包含了整首诗的主旨和思想内涵。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首联一出,便展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独到感悟和写实技巧。
在这首诗中,杜甫以风急天高的景色和猿啸哀婉的声音烘托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惆怅,营造出了一种草木凋零、世事无常的悲凉氛围。
而宋词则以婉约含蓄的特点吸引了无数人的心灵。
江南水乡的柔情,使得宋词的笔墨飘逸而细腻。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通过一系列动人的景象描写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年少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美好愿望。
李清照如鲜花般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感,使得这首词充满了对梦境的向往以及对恋人的眷恋之情。
唐宋诗词的鉴赏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欣赏。
首先是对诗词中的意境的把握。
无论是唐诗雄浑豪放还是宋词婉约含蓄,每一首诗词中都蕴含着一种意境,通过文字的描写和修辞手法来表达。
其次是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文人墨客的才思和心灵在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通过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事件和文化风貌,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唐宋诗词的深意。
最后,是要从个人情感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理解和欣赏唐宋诗词。
每首诗词都是诗人用自己的情感和感悟书写而成,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在当今社会,唐宋诗词虽然已过去了千年之久,但其魅力依然不减。
每一首唐宋诗词都是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鉴赏唐宋诗词,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之处,也能体味到诗歌艺术的美妙和独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诗词鉴赏360doc
个人图书馆
我非常感谢诸位朋友来听我的演讲,我非常喜欢唐宋诗词,但要讲好这个题目是很难的。
它的内容太丰富了,而个人了解很有限。
另外受条件所限,不能像课堂那样连听带看。
完全听我讲很困难。
什么是鉴赏?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辞书出版社等出了包括唐宋诗词在内的鉴赏词典,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但就其唐宋诗词而言,说自己能鉴赏,那也太狂妄了。
我也只能是就唐宋诗词鉴赏问题在这里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先从鉴字说起我们要学会咬文嚼字。
古人的唐宋诗词用这个鉴字是
很慎重的,篆书的鑑,右边的左上方是一个大眼睛,右上方是一个弯腰的人,正在看盘字里的东西。
鉴字古时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瞪大眼睛弯腰看盘子里的东西。
文字发展到楷书后字形变了。
现在我们读诗人、词人一千多年前写的那么多的人和事,我掌握的好吗?诸位请原谅,我也鉴赏不好。
这个鉴作为名词又当镜子讲。
《红楼梦》里不是有风月宝鉴吗?那就是镜子。
对古人诗词名篇要鉴要赏。
古人说的是什么,针对性如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拿到一首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一读就能鉴赏了,差得远呢。
孟子说:诵其诗,读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呼?事以论其是也。
我把孟子这段话浓缩为知人论事。
中国的汉字太可爱、太宝贵了。
读唐宋诗词要知其人,论其事,真正读懂,有很多先决条件,需要我们挖掘了解。
中国古今上下向来喜欢诗,有诗国之称。
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对诗的普遍性、普及性那么深广,对待诗如此注重。
原因有三:一是中华民族以人类的智慧创造了汉字文化,全世界大多以拼音字为主。
一切鉴赏诗词的心得体会都是由汉字产生的;二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眼光与他人不同,在看宇宙的一切一切时有自己的审美观。
别人看不出的美,我们能看出来,诗人以他特有的审美心灵与之相交汇才产生诗;三是中国诗人的表现方式、表现手法极为独特。
以上三点组合起来才构成中华民族高水平、极为美妙的中华诗词。
中华几千年历史,从诗的产生发展至今天,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不是偶然的。
是民族的大事情。
目前诗坛有一个潮流,提倡诗词改革等,我们这里不涉及,只论唐宋诗词。
什么是诗人?诗的定义是什么,会写五言、七言、平平仄仄,写现代体、散文体诗就是诗人?那诗人也太好当了。
北大一位老教授说:全唐诗有一二千家,几万首诗,我看完后只有1000多首是诗,而
其他只是采用诗的形式说话,不是诗。
唐诗不是每首都好。
我曾对唐朝白居易、宋代陆游两位的全集耐着性子读了一遍,读得我昏昏欲睡,其中真正打动我的诗词不多。
当然人们要谦虚谨慎地鉴,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去了文也有诗;去了意也有诗;去了理也是诗。
不要死在它的句下,不要在字面上打架。
真正的诗既注重文字,又讲道理。
形式像诗不定是诗;写诗的人,不见得就是诗人。
什么是赏,赏是交流,彼此有共同语言,共同情感。
两者之间达到交汇、契合。
诗人、圣贤都多愁善感当诗人的重要条件是多愁善感。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病态。
且慢批评,实际上愁是情的代指。
多愁包括忧患在内,就是多情,古时的愁就是情。
诗人写诗惊心动魄、呕心沥血,所推动的就是那个情。
善感呢?就是感受能力特别强,敏感、敏锐,别人无动于衷的事,诗人受不了了。
换个词说:诗人感情丰富。
这
样你读诗就有收获了。
什么是多情,诗人在欧美叫疯子,读诗跟疯狂接近,认为诗人与平常人不一样,落落寡欢、不合时宜、不通情理等。
诗人感情特别强烈,不然也成不了诗人。
圣贤孔子也是如此,多情善感。
唐宋诗词鉴赏孔子看到江水在流这样的平常事,就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们逝去的一切,不就如江水一样流去、消失吗!不舍昼夜是哲理的话。
但首先是孔子的感情,他动心了。
再说到中国大诗人,诗圣杜少陵、杜子美,称表字代表对他的尊敬。
杜甫是否也多愁善感呢?完全是的,不然他写不出好诗来。
他的曲江二首写道: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压伤多酒入唇。
……一片花的飘落,使诗人心灵发生震动,风飘万点,他就更受不了了。
因而正愁人。
多么深情呀!他这首诗及所表达的情感给后人以引导,继承和发展。
宋代秦少游的词:飞红万点仇如海。
林黛玉的父新林如海是
否从这里来的?林黛玉的葬花词也是从杜诗中吸取了营养。
对诗的感受,受就是悟,悟会加深感想。
词典上的东西是死的,我们读诗词要自己多感悟,要有活的东西。
真正的诗人,看天地事物都有独特的感受真正的诗人看天地事物都有独特的感受。
月亮高悬夜空明亮,诗人想起咏月亮的诗歌和种种艺术的联想。
传说月亮上有广寒宫、嫦娥、桂树和玉兔,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而嫦娥又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不死药后直奔月亮来的。
自古多少诗人为此抒发情感,成就名篇。
别的民族怎么就没引发出来呢?若干年前我在报上看至一条消息,苏联科学家想炸掉月亮,说月亮影响了地球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平面的斜度。
这个斜度在地球只造成了春夏秋冬。
如果炸掉月亮,地球一年到头温暖如春,还可以造一个假月亮,解决夜空的月光。
为此我写过一个小短文,说想炸掉月亮,永远也看不见它了,过去写月亮的诗怎么能从假月亮中找到感
觉?更不用说广寒宫、嫦娥、玉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