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 古书详记载
【三部六病:溢脉聚脉弦长脉涩脉、调神汤】
【三部六病:溢脉聚脉弦长脉涩脉、调神汤】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独具特色,历来为医家所推崇,受患者所信赖。
脉象是人体的一个报警窗口,通过对脉象的观察判断,对于健康预测,疾病诊治都有很高的价值。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脉象的研究及其应用,并总结编撰了大量的脉学论说和专著。
各家对脉的分类尽管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可分为二十八脉之多,临床上多主张脉证相参,虽也有“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之说,但无具体指征。
一、四脉特征和见证1、溢脉亦称上鱼际脉。
切脉时,凡寸口脉超越腕横纹,甚或直达鱼际者,故名。
轻则按之微微跳动,重则突出皮肤,可见跳动,更甚者如蚯蚓一团,盘卧于鱼际之上。
2、聚脉上鱼脉是满而溢之,出寸口;聚脉与其相反,是敛而收之,聚关部,又名聚关脉。
切脉时寸尺俱弱,关部独盛,或宛如豆状,甚或似杏核突起于关部。
此脉未见于古医书,但类似短脉之描述,或曰“短则气病”,3、弦长脉是一种复合脉象。
切脉时,三部端直以长,绷紧如弦,超越尺部。
病位多在下焦。
常是痰湿淤滞为患。
此脉患者,多为消瘦体质,常见腹满纳呆,腹中雷鸣,少腹胀痛,常喜热食,渴不欲饮,大便稀溏,身困疲乏,或阳萎早泄等。
常见于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十二指肠炎、前列腺炎等病。
4、涩脉历代医家有详细描述:如曰“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
刘氏把涩脉归纳为“三不等”,即切脉时大小不等、快慢不等、有力无力不等。
这样既使“胸中了了”,又使指下易明。
涩脉患者多见心慌心烦,胸痛憋闷,身重短气,少寐恶梦,疲乏无力,或四肢麻木等症状。
常见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和月经不调等病。
二、四脉的主方及组成刘氏以上四脉,都自拟了一个相应的方剂,以脉定证,选方定治。
1、溢脉主方调神汤2、聚脉主方调胃汤3、弦长脉主方调肝汤4.涩脉主方调心汤三、四脉复合的治疗四种脉象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是二种、三种或四种脉象同时出现,四脉共可演变出15种脉症:溢脉,属于阳亢型;聚脉,属于肝郁型;弦长脉,属于脾虚型;涩脉,属于气血虚型;溢聚复合脉,属于阴亢气郁型;溢弦脉,属于肝亢脾虚型;溢涩脉,属于阳亢血虚型;聚弦脉,属于肝胃不合型;聚涩脉,属于肝郁血虚型;弦涩脉,属于心脾两虚型;溢聚涩脉,属于阴阳中枢失调型;溢聚弦脉,属于阳亢肝郁脾虚型;聚涩弦脉,属于气滞血虚脾湿型;溢涩弦脉,属于阳亢心脾两虚型;溢聚涩弦脉,属于紊乱多病型。
脉法:《内经》和《难经》记录的三部九候法和独脉法
脉法:《内经》和《难经》记录的三部九候法和独脉法历代医家关于“脉法”的论著及流派,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自《内经》《难经》伊始,至近代为止,各家关于脉法的研究各抒己见,各具特色。
然而,因医者悟性及知识面的差别,涉及的脉法均有所局限性。
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认真研读《内经》《难经》,发现个中所涉及的脉法简明易懂,提纲挚领,临床实用性较强。
现结合吾师所传,归纳两种脉法,以资大家借鉴参考。
1 脉法分类述要《内经》《难经》传世千载,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其中记载了两种易于掌握又切合实际的脉法,即三部九候法和独脉法。
1.1 三部九候法《难经·十八难》曰:“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
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
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
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后世所创的“三焦脉法”定位与此相似。
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还提到:“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
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擅中。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竞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竞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三部九候法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分别勾勒出了切脉基本的法则,并使医者脑海中对脉形成了一种“象”的感觉。
这对以后找准病位做好了铺垫,对明确定位有显著指导作用。
另外,此脉法将五脏六腑、上下、前后、左右、表里、内外涵盖在内,后世所兴起的脏腑脉法、六经脉法等均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此类脉法多从“气”、“势”言之。
例如,脉上竞上,胸喉为病,即脉气上移,脉势向上,多出现头部、胸部、咽喉、鼻腔、睡眠及上肢颈椎疾病,至于具体气聚何处当根据下文的“独脉法”去作鉴别。
1.2 独脉法《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
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为西晋(公元265年~316年)王叔和编撰。
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中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八篇,将脉象归纳为浮、沉、迟、数等24种,根据形体辨别,阐明其所主病证,结合望、闻、问三诊加以研究。
虽然《脉经》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
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作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也把它当作必修课。
王叔和,名熙,晋朝高平(今山西高平人)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
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王叔和著《脉经》,这也是继《难经》之后的一部脉学专著。
诊脉是中医学的独特诊断方法,脉象也在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此书中,王叔和对脉学的描述和阐释深刻而细致,可见他对于脉学的造诣之深。
他将脉象分为24种,其中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
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和区别。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古时诊脉是诊三部九候的,就是人迎(气管双侧的颈动脉)、寸口(手臂外挠侧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每部三候脉共九候,诊疗时过程繁琐,患者还要解衣脱袜,不太方便。
王叔和将诊脉法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将这种方法改作了“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只须察看双侧的寸口脉,便可以准确地知晓人身的整体状况。
这一重大改革表面上是简化了诊断方法,实际上是医学理论深刻推导后才能实现的创新。
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大量的临床经验是创新的基础,这种方法沿用至今。
几千年来屡试不爽,其实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这一重大成功是巨大勇气和大学探究的结晶。
另外,他还强调诊脉时要注重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型、性格等不同因素,不可一成不变,不能脱离实际情况。
《医道捷径》——王叔和二十四部大脉诀
《医道捷径》——王叔和二十四部大脉诀清末民间中医李元贞(河南省襄城县柏宁岗人)著1、七表脉:浮、芤、滑、实、弦、紧。
八里脉:微、沉、缓、濇、迟、伏、濡、弱。
2、脉理精要脉理细如毫发,得精微者有几家,明其大意也就罢;浮沉迟数四个字,虚实寒热紧对答,七表八里不论他,此四者,辨析分明,用药饵,庶乎不差。
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王凯3、浮脉听我把浮脉学,轻轻的就摸着;浮字之中分迟数,浮迟表寒何用讲,浮数往往假热多,浮而无力大虚火,浮而有力风寒搏,把浮字牢牢记着。
4、沉脉将沉字,说与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迟数理,沉迟里边寒如冰,沉数内热不需提,沉而无力知是气,沉而有力定是积,把沉字,切切记之。
5、脉分部位学看脉,部位明,寸关尺,左右同,五脏六腑配合定,左心胞络肝胆肾,右肺膻中脾胃命,肾与膀胱表里应,命门脉紧对三焦功,大小肠两寸分并。
临诊脉,贵沉静;莫斜视,勿妄听,澄心静虑念脉经,病在某腑在某脏,,虚当补来实当攻,寒宜温来热宜清;分清了虚实寒热,庶不愧当医之名。
6、看脉息至诊脉时,稳呼吸,以己息,侯彼息,察其间断与连续。
一息四至平和脉,再加一至亦是吉;六数七热为急疾,八九十至将死期。
为医人要阴阳分,浮数阳,沉迟阴,关前关后阴阳论,阴中有阳,阳中阴,阴极似阳,阳极阴,其间最足把人混,当医人,阴阳不分,无怪乎,治死活人。
7、心经浮脉左寸浮,心火虚,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败,咳嗽痰吐,怔忡悸,盗自汗,归脾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敛补;养心汤,补心丹,二方酌处。
归脾汤诗曰:参术龙芪神,远归香枣仁,甘草须用炙,水煎姜枣引。
养心汤诗:参芪神茯苓,枣柏归川芎,半草志桂味,血足心自宁。
补心丹诗:人元(玄)丹参苓,归地天麦冬,远味枣柏仁,内中有桔梗。
又诗:补心加石菖,开窍效更良,蜜丸朱砂衣,引用灯草汤,去了五味子,加草和中堂。
8、心经沉脉左寸沉,心火实,实则亢害,移热于小肠中便闭赤涩,或淋浊,或口糜,疼难忍耐,导赤散合逍遥,一剂清泰,若不然,泻心汤,亦可使得。
四诊之四----脉诊
四诊之四----脉诊第五章脉诊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擅长候脉诊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今天下之言脉者,由扁鹊也。
”《内经》记载了“三部九候”等脉法;《难经》弘扬“独取寸口”候脉言病。
东汉张仲景确立了“平脉辨证”的原则。
西晋王叔和著《脉经》,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脉法等,确定了二十四种脉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脉神章》对脉神、正脉十六部、脉之常变、脉之顺逆与从舍等论述甚详。
李时珍《濒湖脉学》撷取明代以前脉学精华,载二十七脉,编成“七言诀”,附有《四言举要》,易于诵习。
李士材《诊家正眼》增定脉象为二十八种。
此外,李延《脉诀汇辨》;张澄《诊宗三昧》;黄宫绣《脉理求真》;周学霆《三指禅》等脉学专著,对于脉理辨析,临证经验互相印证,颇为实用。
脉诊依靠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加以体验而识别,因此,学习脉诊既要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才能逐步识别各种脉象,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第一节诊脉概述诊脉是一种理论性极强,操作极为细致的诊病方法。
因此,它要求医生必须对脉象形成的基本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等问题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
一、脉诊原理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
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1.心脏的搏动在宗气和心气的作用下,心脏一缩一张的搏动,把血液排入脉管而形成脉搏。
《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其充在血脉。
中医诊断学|病理脉象
中医诊断学|病理脉象中诊· 脉诊病理脉象【含义】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叫病理脉象,简称“病脉”。
一般说来,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以内及个体生理特异变化之外的脉象,均属病脉。
一、脉名命名原则当构成脉象的四大要素中某一因素突出表现异常时,就以此单一因素而命名,如以脉位浮为单一的突出表现,而脉率适中,脉的形和势不大不小、和缓从容,及称为浮脉;如脉位浮而脉率速,其他因素无异常时,称为浮数脉。
又如脉沉而脉形小,脉软无力时,可采用已经定义了的脉名——弱脉,亦可将几种特征并列而命名为沉细无力脉。
总之辨脉时务必考察诸方面的因素,并将各种变化因素作为辨证诊断的依据。
二、常见病脉由于对脉象感觉与体会的差异,历代医家对常见病脉的分类和命名亦存在着差别。
《黄帝内经》记载有21种脉象,《伤寒杂病论》中记载26种,《脉经》总结分为24种,《景岳全书》只分为16种脉,《濒湖脉学》、《三指禅》则分为27种,《诊家正眼》增疾脉而为28脉,《脉理求真》增至30种,《辨证录》则更有38脉之多。
近代临床所提及的脉象,有浮、沉、迟、数、洪、细、虚、实、滑、涩、弦、紧、结、代、促、长、短、缓、濡、弱、微、散、芤、伏、牢、革、动、疾等28种。
1、浮脉类:脉位表浅,轻取即得。
各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如下表所示。
2、沉脉类:脉位较浅,重按始得。
各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如下表所示。
3、迟脉类:一息不足4至。
各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如下表所示。
4、数脉类:一息5至以上。
各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如下表所示。
5、虚脉类:应指无力。
各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如下表所示。
6、实脉类:应指有力。
各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如下表所示。
三、相兼脉1、“相兼脉”的含义:相兼脉又称“复合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因素脉相兼出现,复合构成的脉象。
在28脉中,有的脉象属于单因素脉,如浮、沉、迟、数、长、短、大、细等;而有些脉本身就是由几种单因素脉合成的,如弱脉、濡脉、动脉、牢脉等。
中医脉诊基础(附:相似脉的鉴别,七绝脉)
中医脉诊基础(附:相似脉的鉴别,七绝脉)古代脉法最得人心的当属李时珍先生的濒湖脉学28脉,是我们中医诊断学脉诊讲课的蓝本。
《内经》记载的脉象远比后世复杂得多。
典型的脉名就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疏、格关溢覆等,再加上非典型的、复合的以及一些难以索解的脉名脉形,总数有近百种。
传统28脉浮脉类:浮洪濡芤革散沉脉类:沉伏牢弱迟脉类:迟结涩缓数脉类:数动疾促虚脉类:虚细微代短实脉类:实紧长滑弦25对脉象要素脉体要素:左右、内外、曲直、寒热、清浊、浮沉、上下、粗细脉管壁:厚薄、敛散、刚柔脉搏波:来去、长短、动静、迟数、怠驶、高深、结代血流:滑涩、进退、枯荣、强弱、凸凹、稀稠、疾缓传统脉象中用物理语言描述的有:浮、沉、迟、数、长、短、结、细。
这几种脉象比较容易理解。
而难以理解掌握的多采用比拟的手段帮我们学习。
其描述有:“洪”:去衰来盛似波澜。
“濡”:濡形浮细按须轻,水面浮绵力不禁。
“芤”:芤形浮大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
“革”: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
“散”: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
“弦”: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紧”:脉来紧张如按绳转索。
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古代从医者,并能将文献流传于世的文人多,文字功夫了得。
一句“散似杨花”把我们引入春天漫天飞舞的似雪非雪、似花非花、轻盈如羽、空灵似梦的浪漫意境中去。
一句“如按琴弦”似乎耳畔传来婉转悠扬、清脆流畅的琴声,让我们脑海中浮现出古代才子佳人,抚按琴边。
然“脉理精微,其理易辨,心中易了,指下难明”。
古人只给了我们形象化的描述,却没有给我们如何掌握这种脉象的方法。
病脉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就叫病脉。
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以及个体生理特异之外的脉象,均属病脉。
在脉学发展过程中,由于医者切脉的体会不同,所以对脉象命名也不一致。
中医脉学十大名著校著
中医脉学十大名著校著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
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
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脉学激酶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
《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
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
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
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防治医学的激酶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
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
“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
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
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
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
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
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
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
《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医宗金鉴脉诊口诀
医宗金鉴是明代医家吴昆所著的医学巨著,其中的“四诊心法要诀”和“四言脉诀”是中医脉诊的重要内容。
“四诊心法要诀”是指医生在诊断疾病时,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获取病情信息,其中“切”即是指脉诊。
这四种方法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
“四言脉诀”则是脉诊的口诀,是历代医家在脉诊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和规律,是中医脉诊的精华所在。
其中包括以下四句:
1.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皆可辨病之虚实寒热;
2.浮大数滑为表热,沉细数涩为里热;
3.浮大虚数为表虚,沉小实滑为里实;
4.浮大虚滑为表虚里实,沉小实滑为里虚表实。
这四句口诀涵盖了脉诊中的基本脉象及其特点,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把脉源自于什么时候?谁才是中医脉学之宗?
把脉源自于什么时候?谁才是中医脉学之宗?脉学之宗是谁?名医扁鹊:战国时代名医,后代奉他为“脉学之宗”。
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勃海郡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或齐国卢邑(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县北)人。
战国时代名医。
《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
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
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
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
脉学之宗是谁?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在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经济发展、战争频繁、思辨深邃,是这个时代的三大特征。
,这一时期,旧的神话不断被编辑,新的神话又不断产生,宗教方面,出现了佛教与耆那教,而这两大教派又各自繁衍着不同的神话。
其艺术和哲学价值也是最高的。
其中最著名的要算《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
这是两篇非常庞大的诗史,限于篇幅就不详细介绍了。
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罗摩衍那》中最著名的角色是神猴哈奴曼,即是孙悟空的原型;《摩柯婆罗多》中最有名则是鼎鼎大名的人类英雄大黑天。
对印度神话感兴趣的朋友有机会可以找这两本书的翻译版来看看。
脉学之宗是谁?脉学之宗指的是扁鹊。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
《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
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
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
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蹶”。
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和,导致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
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医典故中的脉象诊断
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医典故中的脉象诊断脉诊之精髓:中医典故中的脉学了解中国传统医学中,脉象诊断是一项重要的诊疗技术。
通过触诊脉搏来了解病情、辨识疾病,已经在中医典籍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典故中的脉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脉诊的精髓。
1. 手足寒温脉象:《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医学里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脉学领域的重要参考。
其中记载了很多关于脉象的描述和解读。
例如,在《伤寒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少阴病,脉微细者,手足厥冷,咽不利,按之心下坚,无寒热。
”这段典故揭示了脉象微细、手足厥冷等症状与少阴病的关系,为临床上判断病情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 脉象有力无力:《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指南医案》是明代医家张介宾的著作,以病案为依据,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其中,有一段典故描述了脉象有力无力与病情的关系:“脉见有力,证虽未愈 已嫡然。
脉见无力,证虽已愈 尚鲠然。
”这表明,脉象的有力或无力能够反映病情的好坏,有助于医师判断治疗效果。
3. 脉速脉缓:《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是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的医学巨著,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记载了一些有关脉速和脉缓的典故。
例如,在《景岳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脉得大象,意为多痰火也。
脉得迟浮清弦者,候多食滞也。
”这说明了脉速和脉缓与体内湿热、食滞等病理有关,为中医师对症施治提供了重要线索。
4. 脉象的诊察:《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脉学理论。
在《黄帝内经》中,讲述了诸多关于脉象的诊察方法。
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其脉滑而长,气从中来者,阴也。
……脉有离其脉则躁,躁则病来。
”这段典故提示了识别阴阳、判断病情的脉象特征与方法。
综上所述,脉象诊断作为中医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中医典故中的脉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脉诊的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中医脉诊《三指禅》
三指禅清周学霆凡例八则一叔和《脉经》兵燹之余,无复睹其全本,五代迄今,千有余年,脉诀迭出,尽失《灵》《素》、、《难经》原文。
是编取缓字为平脉,以定病脉,根柢《内经》以平人定病脉之谛。
其余阴阳对待,恰好安置二十七脉。
一奇一偶,配合天成。
、、一《灵》《素》《难经》词旨深邃,非后学所能蠡测管窥,是编一字一句,悉宗经文。
编中相为表里,六部脉位,三焦包络,极力将经文阐发明晰,以辨宋明改撺之非。
一生人性发为情,情莫着于欣戚,而修仙修佛之基,以身为本,即皆寓于膻中、丹田中,从未有疏明其义,如数掌上罗纹者。
是编畅发《内经》未发之旨,透写世人难写之情,而金液还丹之说,可知其非是外来。
一论症首列男女异尺,剖别阴阳之蕴,即《周易》上卷首乾坤,下卷首咸恒之义。
一论症自痨至咳嗽篇,溯源先天主宰,以通元之妙手,写济世之婆心。
语语自圣经出,却语语从心坎中出,医见之为医,元见之为元。
一论症自泄至哮喘篇,发挥后天功用,饮食劳役,病有四百四种,立论难于悉备,而大端却已括无遗。
一论症自春温至温疫篇,所有外感诸症,率根据于四序乘除,五行衰旺之理,经经纬史,抉汉分章。
是儒家吐属,是医家经论,是草元家用,令人把玩不尽。
一论症自室女以后,凡杂症亦略见一斑,可引伸而触类,无得以挂漏议之。
其所着之方,皆。
道人四十余年之经验,因统名之曰“经验方”以上八则,实道人得手应心,有功世道之作,特为表出,用公诸同志云。
总论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
余未及冠,因病弃儒,留心医学,研究诸书,并无一字之师,独于脉,稍得异人指示,提一缓字,而融会之,全身脉症,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
距今四十余年,所过通都大邑,探取病情,无一不验。
今不敢以自私,立为主脑,对以阴阳,注释多本古人体裁,实非臆造,就正同学,幸其教我。
脉学源流轩辕使伶伦截谷之竹,作黄钟律管,以候天地之节气;使岐伯取气口,作脉以候人之动气。
黄钟之数九分,气口之数亦九分,律管具而寸之数始形。
伤寒论27种脉诊详解
伤寒论27种脉诊详解《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它对于研究中医脾胃病、肝病、风湿病、病毒感染等疾病有很大帮助。
其中,脉诊在中医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详细解释了《伤寒论》中的27种脉象,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缓脉:脉慢而细软,如丝缕相连。
多见于气虚、血虚、胃虚等症。
2. 紧脉:脉紧而有力,如坚强之意。
多见于气郁、肝郁、血瘀等症。
3. 散脉:脉象散乱,无规律可循。
多见于寒热、水肿、肠胃疾病等症。
7. 局脉:脉象只在一处感受得到,如被框固定之意。
多见于外伤、损伤等症。
8. 虚脉:脉搏虚弱无力,象几乎失去之意。
多见于气虚、血虚、脾虚等症。
9. 实脉:脉象有力有力,坚实有力之意。
多见于实热、实寒、实症等疾病。
12. 添脉:脉象间断不连续,如有间欠之意。
多见于疲劳、过度劳累等症。
13. 促脉:脉搏加快,短促有力之意。
多见于急症、焦虑等病症。
15. 连脉:脉搏连续流畅,如水流不止之意。
多见于气血畅通、康复之时。
16. 阴脉:脉象细弱,只能在尺部感受到。
多见于阴虚内热等症。
17. 阳脉:脉象粗大,有力有气。
多见于阳虚、阳盛等症。
18. 革脉:脉象有点晃动感,如革质之间的摩擦之意。
多见于疟疾、清热解毒等症。
20. 衰脉:脉搏弱小,如逐渐消失之意。
多见于病程逐渐加重之时。
21. 继脉:脉搏有原有亡,如旧时相承之意。
多见于恢复阶段。
23. 虚实交错脉:脉搏时强时弱,不规律之意。
多见于阴阳失调。
24. 脏腑脉:脉象似有不同器官之感。
如心悸、神志不清等症。
25. 季节脉:脉象随季节而异,如春季多舌苔、夏季多出汗等。
26. 时间脉:脉象随时间而异,如清晨脉象略弱、午后脉象稍强等。
总之,《伤寒论》中提到的27种脉象,是通过中医悠久的历史和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
读者可以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脉象,对各种病症的诊断和治疗起到很大的帮助。
中医脉学经典医籍集成
中医脉学经典医籍集成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广泛的学术研究,涵盖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知识体系。
它的精髓在于其脉学经典,该脉学经典汇集多个医籍,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故本文将以《中医脉学经典医籍集成》为题,对中医脉学经典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从而探讨中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先秦时期以来最重要的中医脉学经典之一,其作者被认为是黄帝,被认为是神话中的中华民族直系祖先。
它是一部以脉学为主要内容的经典,通过描述可以看出它的系统性,其中涵盖了中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方法、药物组成和使用等内容。
二、《伤寒论》《伤寒论》也称为《黄帝伤寒论》,是一本重要的中医现代著作,也是中医脉学经典之一。
它的作者是华佗,也被称为“神农”,他的生平传说被视为神话。
《伤寒论》主要介绍了中医疾病的诊断认识,以及提出了以脉象病症表达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从而为中医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一部中医经典著作,由北齐时期的河南人张仲景编撰,是一本系统性非常强的中医著作,收录了众多的中医药物以及治疗方法,从而为中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金匮要略》是中医脉学经典中重要的一部,它运用了许多诊断方法,描述了中医疾病诊断的认知,以及应用有效的治疗手段。
四、《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作者是张仲景,收录了大量的中草药材,介绍了有效的治疗技术,以及中医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等内容,是中医脉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内容系统性强,经久不衰,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肯定,并在现代中医疾病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五、《千金要方》《千金要方》是一本囊括中医脉学经典的著作,由仁清和仁燮编撰,于明朝竣工。
《千金要方》是一本综合性的医案集,收集了大量中医疾病的临床诊断认知及治疗方法,并且分为经、痹、湿和气四类,可以用于中医诊断,提供了弘扬和发展中医疗术的重要参考。
总结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中医脉学经典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千金要方》等,它们是中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是中医疾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的来源,是中医脉学经典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脉诊概述
中医诊断学|脉诊概述【含义】脉诊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或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沿革】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首用脉法诊断疾病;脉法具体记载于《黄帝内经》;脉法实践者是东汉张仲景;脉学专著创始者是西晋王叔和(《脉经》);许叔微首绘脉象图及施发的《察病指南》为学习脉法提供了直观教学;推广普及脉法的是明·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创新发展于近现代。
【地位】脉诊是中医学流传至今的一种独特的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医诊病,不可缺少的步骤和内容。
其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诊检测方便,信息丰富,通过诊脉可了解人体表里诸多的生理病理变化,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诊脉主要依靠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加以体验而识别,因此,学习脉诊既要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才能逐步识别各种脉象,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诊脉是一种理论性极强、操作极为细致的诊病方法。
因此,它要求医生必须对脉象形成的基本原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等问题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
一、脉诊原理【含义】(1)脉:即脉道,是血液汇聚之处,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脉有约束、控制和推进血液沿着脉道运行的作用。
(2)脉动(脉搏):心气推动心脏搏动,使营血在脉道中运行时产生脉动,因此脉搏的跳动与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基本一致。
(3)脉象: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
是血脉脉动所呈现的部位(深浅)、速率(至数,即快慢)、形态(长短大小)、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等组成的综合形象。
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原理】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简而言之,脉象是以心脉为主,在各个脏腑和气血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所以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信息窗口,具有见微知著的作用。
脉诊
脉诊第一部分脉诊简史脉诊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脉象理论和切脉方法的论述。
关于诊脉的部位,已有“三部九候法”、“遍诊法”、人迎与寸口,寸口与尺肤互相参合等多种方法。
书中记载了多种脉象,并且对“平脉”、“病脉”和“真脏脉”等脉象的形态、临床意义等均有比较明确的论述,对生活起居、气候环境、时令季节和昼夜变化等因素对脉象的影响,也作了概述。
《难经》首先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方法,并且首先论述了寸口诊脉的三部九候。
其中记载的:“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
”的观点,至今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纳应用。
第二部分脉象原理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心脏和脉管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心脏和脉管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血液行于其中。
在宗气和心气的作用下,心脏不断地搏动,把血液排人脉管,则脉管必然扩张,然后血管依靠自身的弹性收缩,压迫血液向前运行,脉管的这种一舒一缩的功能,形成了脉象。
心血和心阴是心脏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气和心阳是心脏的功能活动。
心阴心阳的协调,是维持脉搏正常的基本条件。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血又是气的载体。
脉管统摄血液有赖于气的固摄作用,心搏的强弱和节律也需要气的调节。
因此,气血对脉象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肺主气,司呼吸。
肺对脉的影响,体现在肺与心,气与血的功能联系上。
气对血有运行、统藏、调摄的作用,所以肺的呼吸运动是主宰脉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脉之“胃气”的多少与脾胃关系密切。
同时,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还依赖脾气的统摄作用。
肝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
肝主疏泄,可使气血调畅,经脉通利。
肾藏精,精化血,与脉象形成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三部分脉诊意义脉诊的临床意义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辨别病证的部位:一般而言,脉浮多主表证,脉沉多为里证。
文魁脉学
文魁脉学概述《文魁脉学》序忆昔弱龄之年,清宫宗室,每请文魁翁诊疾处方。
翁时为太医院御医,后任院使(院长),主管太医院,兼管御药房、御药库事务,并被授予头品顶戴花翎,其取重宫室,盖可见矣。
先生医术精湛,疗疾卓著,于奇难急重之疾,凭脉论病,辨证究理,处方用药辄有奇效。
举国盛名,终始不衰。
绍琴兄每随其尊翁出入府邸,相识于早年。
幼承庭训,克绍家声,后复蒙御医瞿文楼、韩一斋,以及汪逢春(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诸名家指点,采集众长,渐成独诣。
今将文魁翁脉学手稿爰加整理,结合自身五十年临证经验,编成《文魁脉学》一书,行将问世。
此诚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有益贡献。
聊缀数语以兹祝贺。
爱新觉罗·溥杰1983年9月3日赵绍琴自序先父赵文魁,字友琴(1873~1933),祖籍浙江绍兴。
自幼从先祖父赵永宽学医(永宽公,清·光绪初年任清太医院医士、御医等职)。
清·光绪十五年(1890)入太医院,先后任肄业生、恩粮、医士、吏目、御医等职,光堵末年升任太医院院使,兼管御药房、御药库,受赐头品顶戴花翎。
先父幼承庭训,少年时代即在祖父指导下颂读《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等中医经典著作。
先父以聪敏之资,复以勤奋之学,于经典之文,多通篇成颂。
一生耽嗜读书,三更不辍,穷研医理,务求精通。
尤为可贵的是,先父为人谦和,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善于博采众长。
清宫太医院乃全国名医云集之所,先父在太医院先后从师廿余人,凡御医、院判(副院长)、院使(院长)前往八宫请脉(为八宫皇族看病诊脉谓之请脉),先父每自随同,并代录方登薄,十数年如一日,遂淹众家之长,尤擅内科、温病。
每临大证,多能应手取效,是以驰名宫庭而获头品顶戴之赐。
昔日皇宫森严,诊病焉得草率,况所诊者常为帝王后妃,察色尚且不易,请问奚敢为之!故多以脉诊论病定夺。
先父身为御医,出入宫内,诊脉论疾,以脉取胜者多矣。
故于脉学一道,致力最深,浙成独诣。
尝谓:临证之要,务求其本,审证求因,察舌观色,重在脉象,病状万千,终当以脉定夺。
叙述脉诊结果执医
叙述脉诊结果执医纵观脉诊的发展历史,《黄帝内经》记载的“三部九候”之法一直被医学界奉为圭臬,将脉诊技法以脉象形式演绎发展出来的,是王叔和所著的《脉经》,而李时珍的专著《濒湖脉学》,则是公认的经典,也是后世医者承袭脉诊这一技法必学的宝典。
除此以外,脉诊流派之多,阐释者众,不胜枚举。
医圣道医传承的“四象脉诊”,乍看之下,似乎并未在古典卷宗中有所记载,故许多人以为其是新派之演绎,然而四象脉诊的理论,其实并非完全新创,只不过因传承原因,其许多理论此前未曾公开。
四象脉诊使用的“气脉”,甚至比当代脉诊所探查的“脉搏”,更加贴近古法真意。
张仲景的“平脉辨证”之法,取寸口、趺阳、太溪之处候脉,通过这三处的脉搏,辨识的是人体之“气”,如脏腑病气、胃气、肾气,从而断人疾病几何。
根据传统理论,取寸口位置候脉,是因为寸口是手太阴经的经穴、输穴,其经气流注最旺盛之处,脉气蓬勃,最易辨识。
可见血流脉搏,只是人体内气的反应,古代医家进行诊断时,也是以“气”作为参考依据的。
这与四象脉诊有异曲同工之妙,四象脉诊的初级技法,在寸关尺附近取脉气,是因此处脉气明显。
但如果修习到中高级技法阶段,取气位置可以不拘泥于手腕,扩展至全身任意各处,都可以作为气脉的切入点。
这是因为四象脉诊技法使用纯熟后,对人体气所呈现的变化更加敏感,而人体本身是全息的,气血一体,遍布全身各处,犹如验血只要采到血液即可,无需在意取血的位置。
传统脉诊在使用时,手指轻重交替,去寻找脉管,并等待脉管弹动时候对手指的上顶力度、次数、感觉,这在传统脉称为“应指”。
这些应指的感觉,往往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关于呈现何种手感的描述,许多都采用类比的方式让人明晰。
例如“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滑脉,主女子有孕),“脉体细小,应指明显,如丝线之应指”(细脉,主气血两虚),“去衰来盛,似波澜”,“状若洪水,滔滔满指”(洪脉,主热邪亢盛)。
这些词汇,对学习脉诊的人来说,往往是抽象的。
脉诊的起源
脉诊的起源中医所讲所用的脉诊,究竟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又是怎样起源的,这不但是个历史问题,对历代脉法和今后脉学的研究发展亦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从史料上看《左传》记述缓和治病都还没提到诊脉,《史记·扁鹊传》:“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就是说脉诊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的时代,亦就是“医经”一派。
但所谓扁鹊脉法是否就是后来的诊“脉动”的方法,仍有讨论的必要,《史记·扁鹊传》虽然提到“切脉、望色、听声、写形”,但切亦可以解释作“切循”,亦就是对血脉的检查,所以扁鹊治疗赵简子疾时说:“血脉治也,而何怪!”治疗虢太子疾时分析血脉的问题时说:“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之色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
”可见他的脉诊是检查分析血脉经络,而非浮、沉、滑、涩等诊脉动之法。
另外在整个扁鹊传中亦不见诊脉动的方法内容和迹象。
这与近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脉法》,虽名为脉法但内容是经络检查一致的。
《阴阳脉死候》亦是性质类似的资料。
帛书《脉法》与《阴阳脉死候》中所说的脉很明显是指的经脉和经脉检查。
内容和文字虽简古又有很多阙文、假字,但还可以看出已有包括诊脉动或向诊脉动的方面发展的迹象。
如《脉法》提到“气也者”的问题,与通过炙法使“气出(郗)与肘”,古籍中亦有以诊到脉动为“气”之说,如《史记·仓公传》中就有“右口气急”、“右脉口气至紧小”等等。
《伤寒论·平脉法》说:“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脉经》卷五引“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又说:“扁鹊曰,夫相死脉之气,如群鸟之聚,一马之驭,系水交驰之状,如悬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坚关之里,不在荣卫,伺候交射,不可知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脉诊古书详记载
脉诊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虽为“四诊”之末,但“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脉诊的部位最常取的是寸口脉,按照脉的位置形态,寸口脉可分为正常脉和异常脉两大类。
绝大多数人皆可按中医言明之寸口位置触及桡动脉的搏动,并按照掌后高骨定位寸、关、尺,此类脉我们可称其为正常脉。
但也有少数人,脉不在寸口,而现于寸口背侧,故称之反关脉。
反关脉是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
由于生理位置的变异,桡动脉行于腕关节的背侧,故切脉位置也在寸口的背面,这种特异的脉位,称为反关脉。
即脉学名著《三指禅》中所说:“间有脉不行于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侧,入大肠阳溪穴,而上食指者,名曰反关。
”反关脉可见于两手或独见于一手,因位置表浅,在手腕背侧往往可看到其有规律的博动,此为先天所致,一般并非病脉,故不宜按常规的寸、关、尺来诊断疾病。
对反关脉的成因,《诊宗三昧·口问十二则·问反关脉》中记载:昔人所云反关之脉,但言脉位之异,未审所见之脉,与平常之人可例推乎,抑别有所异乎?答曰:凡脉之反关者,皆由脉道阻碍,故易位而见,自不能条畅如平常之脉也。
其反关之因,各有不同,而反关之状,亦自不一。
大抵反关之脉,沉细不及,十常八九。
坚强太过者,十无二三。
欲求适中之道,卒不易得也。
亦有诸部皆细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此经脉阻结于其处之状。
故其脉较平人细小者,为反关之常。
较平人反大者绝少,不可以为指下变异,谓之怪脉也。
凡遇反关殊异平常之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