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读后感:读《后赤壁赋》有感1000字
前后赤壁赋读后感
前后赤壁赋读后感《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美的文学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展现了壮士断腕、长江落日、英雄气概等壮丽的场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兴亡、民族气节的深刻思考,使人们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赤壁赋》读后感。
《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美的文学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展现了壮士断腕、长江落日、英雄气概等壮丽的场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兴亡、民族气节的深刻思考,使人们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读完《赤壁赋》,我深受感动。
文中作者以震撼人心的场面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壮士断腕、长江落日、英雄气概等壮丽的场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兴亡、民族气节的深刻思考。
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古代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感受到了历史的悲壮和沉痛。
在《赤壁赋》中,作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赤壁之战的战场之上,感受到了那种激情澎湃的气息。
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作者也表达了对国家兴亡、民族气节的深刻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深刻的洞察力,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人性的弱点,使人们在感受历史的悲壮和沉痛的同时,也对国家兴亡、民族气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阅读《赤壁赋》,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古代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感受到了历史的悲壮和沉痛。
同时,我也对作者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魅力深感钦佩。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深刻的洞察力,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人性的弱点,使人们在感受历史的悲壮和沉痛的同时,也对国家兴亡、民族气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后赤壁赋读后感
后赤壁赋读后感《后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重要作品,是东晋文学家曹操的赞美与纪念之作。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悲壮描绘,展现了中国文人的胸怀与情感。
该作品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展现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方势力的对决,以及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力量。
读完《后赤壁赋》,我深受震撼和教益,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被《后赤壁赋》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吸引。
整篇赋以丰厚的人文情怀来描绘历史,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文学才情。
诗中使用了形象鲜明的描写手法,通过对风、水、山、石、鸟兽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形象地展示了当时战场上的壮丽和激烈。
同时,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形象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曹操的形象尤为深入人心,他的英勇和智谋让人赞叹不已。
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命运的起伏,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深情厚意。
其次,我对《后赤壁赋》中展现的民族精神和人民情感深感敬佩。
作者通过赋中描述的赤壁之战,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困境中的勇敢和坚韧。
尤其是最后一段,激励人民不惧困难,挺身而出,展示出浩浩荡荡的革命气概。
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舞其大观、览之怀古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自豪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情感,令我为之倾倒。
《后赤壁赋》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赞美,作者赋予了这个短暂而悲壮的历史时刻更为深远的意义。
作品中曹操被描绘成一个有着伟大抱负的英雄,但同时也展现出其傲慢和冷酷的一面。
刘备和孙权则被描绘成善良、仁义和智勇双全的英雄。
我开始思考,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公正的吗?我们是否需要对历史人物进行经过时间沉淀的重新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总的来说,阅读《后赤壁赋》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示。
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还呈现了历史的悲壮和民族的振兴。
通过阅读这篇作品,我不仅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惜我们的国家和文化。
我相信,《后赤壁赋》这样的经典之作,会一直影响着后人,并不断启迪人们的心灵。
后赤壁赋读后感
后赤壁赋读后感赤壁赋读后感。
《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优美的文字、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蕴,深深地吸引着无数读者。
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名篇,《赤壁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对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读完《赤壁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赤壁之战的深刻理解和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这篇赋文中,作者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凉。
他以壮美的词藻和深邃的思想,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战争的无情。
同时,他也通过对赤壁之战的赞美,表达了对英雄和壮士的敬仰之情,让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勇敢。
在《赤壁赋》中,作者还通过对风景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眼光,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作者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奇妙,也让人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除此之外,《赤壁赋》还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对英雄和壮士的敬仰和对智慧和勇气的赞美。
在这篇赋文中,作者通过对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也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担当。
通过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塑造,作者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和品格的高尚,也让人感受到了对英雄和壮士的敬仰和赞美。
总的来说,《赤壁赋》是一篇充满了深刻思想和丰富意蕴的文学名篇,它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深深地吸引着无数读者。
通过阅读《赤壁赋》,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赤壁之战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英雄和壮士的敬仰和对智慧和勇气的赞美。
因此,我深深地感受到,《赤壁赋》是一篇充满了智慧和力量的文学名篇,它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细细品读。
后赤壁赋读后感范文
后赤壁赋读后感范文《后赤壁赋》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赋体作品,以描写历史上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为主题。
通过赋体的形式,刘禹锡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和历史的沧桑感,使读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阅读《后赤壁赋》之后,我深受其启发,也有了一些个人的感悟。
整篇赋的开头,刘禹锡以壮丽的景色描绘以表达对赤壁山川的敬仰和倾慕之情。
他描绘了山的巍峨和流水的清澈,赤壁山川的美景和浩瀚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宏伟壮丽的感受。
同时,也体现了刘禹锡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不少的改变,但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
我们应该像刘禹锡一样,珍惜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保持对美的敏感和追求,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丽。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刘禹锡着重描写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景象,这些景象唤起了他的旧时回忆。
刘禹锡通过这些描写回忆起作为一介书生的自己曾经的理想抱负和对宏伟事物的向往。
书生的理想和向往是纯洁而自由的,他们向往真实、善良和美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这些理想和向往逐渐被现实生活的琐碎和功利所冲淡。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性的孤独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逐利益的无奈。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理想和憧憬,但是随着现实的打击和生活的压力,我们渐渐放弃了最初的理想,和周围人一样追求功利和金钱。
我们应该像刘禹锡所呼唤的那样,保持最真实的自我,对美好事物有追求和向往,担当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
《后赤壁赋》的主题之一是人性的善恶。
刘禹锡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阴暗面。
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的诸葛亮是一位智慧、机智和仁爱的谋士,他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善良和人性的美好。
而失败的曹操则是一个狡诈、虚伪和残忍的人物,他的行为体现了人性的阴暗面。
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对比,刘禹锡表达了人性中善恶并存的主题。
人性的善恶在每个人都存在,我们应该以善待他人为原则,摒弃任何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后赤壁赋读后感
后赤壁赋读后感《后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是东晋文学家曹操对于“赤壁之战”的描写和致敬。
这首诗以其雄壮的景象和婉约的笔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读完《后赤壁赋》,不禁被其中的诗意所折服。
整首赋以赤壁之战为背景,以纵横捭阖、风起云涌的景象为主线,描绘了草木扶疏、江水滚滚的情景,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宏大的战斗场景。
诗中曹操以威武雄壮的词藻,描绘出了日军浩浩荡荡的场面,然而正当曹操沉浸在战胜的喜悦之中时,迎面而来的风暴却将他的壮志劫为泡影。
这种对纷乱世事的看透和对命运的无奈,使诗中浮现出一种豪情壮志与深情厚谊并存的精神风貌。
然而,令我更加折服的是诗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有力打击,它凝聚了曹操的野心与智慧、周瑜的睿智与胆略。
这次战争最终以壮士江山留给后人而告终,表达了曹操对于胜利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深思。
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无论是世事沧桑,还是生活的不易,诗人都能从中品味到美好和希望。
曹操所饱含的爱国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他不顾一切地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存亡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勇气。
通过《后赤壁赋》,我不仅从中体味到了曹操的智谋和勇敢,也感受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豪情壮志。
同时,这首诗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忽视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我们要不断地坚持,为理想和信念而奋斗。
在今天这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时代,我们也需要像曹操一样,找到自己的目标,努力追求,不忘初心。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从困境中寻找机会,保持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
《后赤壁赋》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曹操的智慧与勇敢。
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歌,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爱国和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给予我很多启示和思考,使我深受感动。
通过阅读这样的经典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底蕴,也可以从中获得力量和勇气,面对自己的人生。
前后赤壁赋读后感
前后赤壁赋读后感《前后赤壁赋》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篇赋文,描绘了赤壁之战前后的景象和战争的残酷。
读完这篇赋文,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对于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具影响力的战役,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次重要的题材。
王之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将这场战役的前后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感受到了那种悲壮和悲凉。
赋文开篇即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句概括了赤壁之战前后的沧桑变迁。
大江东去,不仅是指长江的奔流不息,更是指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无法阻挡。
赤壁之战前后,历经沧桑,无数风流人物在这场战争中生生死死,他们的英勇与牺牲,都在这千古风流之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英雄何不肝胆尽,赤壁怀古犹茫然。
”这句话道出了作者对于战争的深刻思考。
在战争中,英雄们尽管肝胆相照,却依然无法改变历史的命运。
赤壁之战已经过去千年,但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依然模糊不清,仿佛置身在迷雾之中,无法看清历史的真相。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后的景象的感慨。
战争的硝烟散尽之后,人们已经不见,只留下一片青山绿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浮。
这种对于战争的悲凉和对于生命的珍贵,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读完《前后赤壁赋》,让人对于历史和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战争是人类文明的阴影,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死亡和毁灭,更是对于人性的考验和对于生命的珍视。
赤壁之战前后的景象,让人在悲壮和悲凉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让人在无尽的迷雾中思考着人类的命运和生命的意义。
《前后赤壁赋》读后感就像一场心灵的洗礼,让人对于历史和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情感,让人在这篇赋文中得到了深刻的体会。
赤壁之战前后的景象,让人在悲壮和悲凉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让人在无尽的迷雾中思考着人类的命运和生命的意义。
读完这篇赋文,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也让人对于历史和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后赤壁赋读后感
后赤壁赋读后感篇一上午还是阴沉的天气,下午竟然放晴了。
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舒服得只想好好睡上一觉,不辜负这大好韶光。
懒散地翻了翻手边的书,恰好翻到《后赤壁赋》,我觉得这就是传说中的“邂逅”。
二游赤壁,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似乎天地不曾变化,又似乎已有什么不同之处了。
苏轼的心境,又起了何种变化,几分相似,几分不同?忽然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老和尚看着广场上飞扬的红旗,问他的徒弟:“你说,旗,动了吗?”小和尚看着旗,想了一会儿,答到:“动了。
”老和尚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不,旗,没有动;是你的心,动了。
”曾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对这个故事一头雾水,不甚明白。
出家人不打诳语,小和尚诚实地说出了所他看到的东西,可是老和尚却意味深长地否定了。
而在他那充满禅意的微笑里,又藏着些什么呢?后来学了《赤壁赋》,看到了苏轼那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于是,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变与不变是相对而言的,那么动与不动,也绝非定论。
它更突出表现的是一种境界,也就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得失观。
禅机,或许只是山水依旧后的淡定。
慧根,或许只是大起大落后的顿悟。
皈依,或许只是红尘碌碌后的清明。
而佛曰的不可说、说不得,或许只是豁然开朗的感觉。
道家的羽化登仙是虚幻缥缈,难以捉摸的。
我不清楚“羽衣翩跹”是怎样的一种逍遥洒脱,我不明白“玄裳缟衣”是怎样的飘然神秘,我更不懂得“烨然若神”该是怎样的一种风流韵态。
因为道的出现,本身已经有太多的迷。
但于我本身,乃是信道的,我想“心凝形释,与万化合冥”,应该也是一种道的体现吧。
都说“道可道,非常道”,但是真正能够去阐述“道”的人,却始终是少之又少。
从这点上来讲,我觉得,苏轼应该是懂道的,但他又是采用的极为含蓄的手法来叙述他心中神圣的道的,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才使道如此迷人,令无数人穷尽一生,只望触其一角,而仍甘之如饴吧。
赤壁赋读后感6篇
赤壁赋读后感6篇只有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融入到读后感中,才能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阅读是一种启迪心灵的过程,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应该认真书写读后感,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赤壁赋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赤壁赋读后感篇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站在赤壁滩,反复吟诵着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我禁不住勾起了对赤壁大战的回忆。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孙刘联盟在这里与曹操相会。
他们在赤壁打了一仗,那儿瞬间变成了一片火的海洋,士兵的鬼哭狼嚎声与厮杀声成了一首悲壮的交响乐,直在我耳边回响。
那悲壮的交响乐与熊熊烈火掺杂在一起,颇为壮观。
想当年孙刘一方奏响了最欢快的凯歌,想当年曹操的损失惨重,我总会长叹一声:“这是最雄壮的词!”是啊,最雄壮的词!哪怕郑和远航,哪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哪怕世界纵横三万里,古今上下五千年都没有赤壁大战雄壮。
当战斗的时候,曹操的铁索战船被烈火焚烧着,有多少魏军在厮杀的时候落入了火海中,被活活烧死。
有多少吴蜀士兵长驱直入,大破曹操,打了胜仗!在此我真正懂得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道理。
我坚信这个大道理是十分正确的`。
跟赤壁之战一样,项羽也是这样的人。
他攻打秦朝时破釜沉舟,九战九捷,活捉章邯,而在四面楚歌时,他却不肯过江,而在江东自杀。
这也是一个伟人的表现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隔多年,这首词勾起了我对赤壁之战的怀念。
赤壁赋读后感篇2读了《赤壁之战》一文,感慨颇多!话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于是吴蜀联合抗曹。
由于敌众我寡,孔明周瑜竟不谋而合,决定使用火攻。
先是“凤雏”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曹军用铁索把船只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再是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曹;最后孔明在七星坛上祭东南风,正好,三天三夜后风起。
风起时,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
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
魏军本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
魏军逃跑。
读《后赤壁赋》有感(通用15篇)
读《后赤壁赋》有感读《后赤壁赋》有感(通用15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赤壁赋》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后赤壁赋》有感篇1“为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人们总爱在开篇上做文字,但什么逍遥游乐图简直是胡扯。
被贬三年,何来逍遥。
细看其中深微隐曲,东坡多用典故,不过是表达内心失意后的豁达,也正因他的本性如此才能发出如此震惊千古的言论。
心态豁达、胸襟开阔则能参悟自然万物,通透古今人事,才能有“变与不变”的沉思,“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的深刻认识。
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学会并善于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而并非只关注问题的绝对性,也因此,东坡常能从惆怅怵惕中解脱,理性看待人生中的无常。
说到无穷尽,就又会想到愚公精神。
这也就是为什么愚公精神千百年来依旧被人们推崇,赤壁两赋为什么可以流传千古人人皆知,他们所呈现出来的观念是世人心之所往。
谁不想“长生不老”看尽天下事,可万物皆有时尽,但从是赤壁之赋中我们看到了,无论是传宗接代还是变与不变之间生死的形式,都打破了平常意义上的生命的概念。
将个体生命与万物同观,这是人们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态度,“人生短暂,功业永恒”,这才是人与万物同存的真谛。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是赤壁两赋穿越时空带给我们最后的感悟。
附:就东坡文来看,有一个令读者脑痛的地方——他把架势摆好了,运气写足了,将我们一行人胃口吊出了,他又回去了,看来总觉得意犹未尽。
读《后赤壁赋》有感篇2苏轼作《前赤壁赋》三月后,又重游赤壁,写下了寓意有所迥异的《后赤壁赋》。
宋代的唐庚认为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巴金曾说读《前赤壁赋》,可以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美;同样,读《后赤壁赋》,它也可以把我们带入一个陶然忘忧、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
第一段苏轼交代当时的时间背景,用短短的几句,对眼前景物稍作描写,就突显出时令的特征。
赤壁赋读后感1000字赤壁赋读后感8003篇
赤壁赋读后感1000字赤壁赋读后感800赤壁赋读后感1000字赤壁赋读后感800精选3篇(一)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东晋时期文学家曹操所写。
读完赤壁赋后,我深深被其文辞华丽、意境深远所折服,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赤壁赋以描写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后的心情和情景为主线,以诗词形式展现出曹操对赤壁战场的感慨和迷醉。
整篇赋文流畅优美,用字精细丰富,给人以沉浸其中的感觉。
从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丰富情感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赤壁赋描绘了赤壁之战的激烈和壮观,但更多的是在描写战争之外的情感与景色。
曹操在文中表现出对这片战地的无尽迷恋和对虚幻幻境的向往,表达了他对一种理想世界的追求。
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对名利权势的追逐,更体现在对文学艺术的极其敏感和热爱上。
赤壁赋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意境,揭示出作者心灵的宁静和洞悉。
赤壁赋让我联想到了杨红樱所绘的那幅《赤壁图》,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杨红樱的画作让我在思考赤壁赋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战争的年代,感受到曹操和刘备的激烈较量,以及周围壮美的山水。
赤壁赋中的景色描写十分精彩,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我特别喜欢赋文中对江山和月光的描写,曹操的文字给了我很多遐想的空间。
这些描写使我想到了自然界的伟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文中,曹操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使我对自然界的力量和美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赤壁赋中的情感表达极为丰富,使我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在文中表现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犹豫,展现出他一个政治家的深邃和复杂。
曹操的心情在赋文中起伏不定,这使我对他的思想和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
赋文中充满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使我对现实生活和人际关系有了新的感悟。
赤壁赋读后,我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艺术家和文化使者。
他用自己的文字创作和表达,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赤壁赋》读后感(精选20篇)
《赤壁赋》读后感《赤壁赋》读后感(精选20篇)《赤壁赋》读后感篇1这篇文章主要写苏轼在赤壁之下游玩,因当时自己处境窘迫,而想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渺小。
之后,又以辩证的思维说我们与万物都是无穷的。
有人说,苏轼的世界观是放达而积极的;有人说,最后苏轼想明白了,豁然开朗。
我却觉得那释然与轻松是暂时的。
此篇文章中,苏子化身为客,来阐述自己内心的苦闷,后来文中苏自用变与不变的角度解释给客说:物与我皆无尽也。
若说这句话是说给客听的,倒不如说是苏轼用来说服自己的,使自己释怀,我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正在于此。
与其说是解脱,到不如说是无奈与屈服。
不过,最后作者还是获得了暂时的快乐与轻松。
《赤壁赋》读后感篇2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
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赤壁赋》读后感篇3文章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的是作者与朋友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他们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
面对的是自己的友人和皎洁的月光、清亮的江水,此时此刻,谁还能掩饰得了心中的不快和对人生的感慨呢?于是客便以箫和歌,奏起心曲,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
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
但是,在苏子看来,与客饮酒正在兴头,客却忽起悲曲,似乎不太合拍,但却有深知其中道理,于是“正襟危坐”问客:“何为其然也?”最后诗人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之渺小,感叹人生不比江河,做人不似“飞仙”,可望能与江水同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的太少,留给后世的只是空空一番倾诉,使人感到悲观,厌倦了生活。
后赤壁赋有感
后赤壁赋有感后赤壁赋有感1前几天读了苏轼的《后赤壁赋》,其中有一个情节,“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鶻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振动。
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反而登舟。
”讲的是在某个月明风清的晚上,苏东坡和两个朋友再次泛舟赤壁。
一开始他兴高采烈、豪迈昂扬地提起衣襟上岸,登上险峻的山崖,拔草开路,登上形如虬龙的古树,攀援高处栖鶻的窝巢,惊险刺激使他兴致昂扬。
突然间两个朋友都有事不能陪他攀登了,留下他孤身一人。
这时,周围愈发地安静下来了,孤寂凄清的感觉似波涛般滚滚袭来,他的心情越来越压抑,于是仰天长啸。
当一个人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的,不必在意自己的形象,不必担心别人看到自己不得体的举动。
对面山谷传来回音,风起水涌。
独处于如此静谧的漫天黑暗中,即使你不想悲伤、不想害怕,可潜意识总会作祟。
苏轼越来越觉得忧愁悲凉,心中恐惧。
凄清恐怖的气氛使他再也不能停留在那里了,于是他回到小船去。
我坚信他害怕的不是那恐怖的氛围,而是害怕那种一个人的感觉。
当孤身一人处于万籁俱寂、暗夜笼罩的环境中时,这种感觉就会越来越强烈,直接冲破层层防备直达你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你会感觉自己好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于是,平日里你像刺猬般用层层的刺将自己包裹起来,此刻,这层武装却被如此轻松地拆卸掉,就像蜗牛没了壳,刺猬没了刺,你就只能逃了。
所以,苏轼逃了,没敢再留下来。
其实,我觉得他没必要逃的,留下来体会一下一个人的孤寂反而更美好。
人都是孤独的,平日里周围有很多过客,很多幻影,繁华喧嚣湮灭了那种孤独的本质,当你一个人处于万籁俱寂的黑暗中时,你就会深刻地感受到那种彻底孤独的感觉了。
如果那时苏轼仍然留下来,品味一下夜的孤独,当忍受了许久的孤单,终于看到阳光的那一刻,那种感觉会很美妙,肯定比和一群人看日出有感觉……如果真是那样,或许我们会看到另一篇更美好的、更有意义的《后赤壁赋》吧!但,仅是“如果”二字,便注定这只能是一种遗憾了,苏轼最终输给了自己的孤独。
《赤壁赋》读后感1000字
《赤壁赋》读后感1000字读《赤壁赋》有感一苏轼应是北宋最为文采斐然的文豪,一位具有颇多艺术成就的艺术家。
他虽然具有极高的文学天赋和艺术天赋,但较少政治天赋,因而在当时北宋政政坛踉踉跄跄,举步维艰。
他少承父训,饱读儒学,想以此济天下,度苍生,年仅二十岁中进士,后官至礼部尚书。
但他缺少敏锐的政治触觉和为官之术,所以除少数几个志同的挚友外,并不受当时官场的欢迎。
苏轼思想上受老庄影响较大,安于传统,排斥新政,然苏轼自己感到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便主动请求外调,先后任密州、徐州、湖州太守。
但王安石为了新法的推行,用了一批表示支持新法的所谓“新锐勇进之人”,实际上这些人并非真为推行新法富民强国,而是借此政见分歧排除异己,巩固政坛地位。
苏轼的几句牢骚惹恼了他们,此辈便狂吠着要置苏轼于死地。
此中以御史中丞李定尤甚,数苏轼四大罪状,要求皇上“大明诛赏,以示天下”,其实李定的慷慨陈词,只不过是把苏轼作为逆党代表惩治来向新党掌权者送礼邀功。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赖朋友相助,苏轼侥幸不死,但活罪难免,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后司马光旧党上台,苏轼被召回京,按理说苏轼应是旧党功臣,应当得志才是。
但他又反戈一击,不满旧党集团全盘否定新法,认为“免役法”有万世之利,又遭旧党排挤无处容身,只好又请求外调,再任杭州、扬州、定州等地太守。
后东风又压倒西风,新党再起,对“元祐党人”进行迫害,苏轼又一再被贬,从岭南惠州直到海南儋州。
宋徽宗即位后遇赦,北归途中去世。
这样的贬谪流放,在仕途史上是罕见的。
其政敌们自是为达到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目的,但他们虽然能操纵着苏轼的仕途命运,但在意志上彻底失败了。
他们没想到苏轼的抗打击能力太强,就像以油灭火,越是打击,生命力越是顽强,越能激发起旺盛的创作热情。
苏轼遭贬的规迹,从他的作品便能清晰地反映出来。
来到密州,写下《江城子。
密州出猎》,仍希望“西北射天狼”以报朝廷;到了杭州,人间天堂慰藉了他飘零孤独的.心灵,西湖泛舟,写下《饮湖上初睛后雨》,把西湖比为西子,并留下“苏堤春晓”的丰碑与胜景;到湖北黄冈,正是他人生经历劫后余生的最低谷,却是他创作生涯最为豪迈的时候,在这里留下其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
前后《赤壁赋》读后感
读后感
中国的文人们,有种不一样的风采,他们很少追求精神的解放与自由,他们更关心的是治国平天下。
一大批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文人怀揣自己的抱负自己的政治理念在向往中踏上政坛。
而文人千千万,古往今来又有几个是完美的君臣范本,又有几个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中笑到了最后?又有几个因这名留青史?
苏轼在官场无疑是不幸的,可是他那充盈着才气的作品留在了历史的另一块版图上。
泛舟游于赤鼻矶的两篇《赤壁赋》是他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两块拼图,正是两片拼起了苏轼创作的分期中重要的一环:黄州时期。
前后两篇《赤壁赋》在抒发的感情上基本是一致的,虽有壮志难酬的苦闷但更多是乐观旷达的处世态度。
许是写作的时间不同,秋日的天空辽远微风飒飒呈现在苏轼的笔下是一派柔和超然的水墨画,多了些飘飘彷如羽化登仙的仙气,波光潋滟的缥缈水汽,少了世俗的尘嚣的炊烟气。
优美的长短句错落排开,气韵连绵,兼有骈文的华丽散文的灵动,浑然天成,读来朗朗上口,带有旋律。
冬日的后篇,带着凛冬后覆着白雪的梅花气息,扑面而来的是醒脑的冰凉,是光秃秃的枝桠的干净利落,是白茫茫一片中一点红的直击心底。
三字句和四字句的节奏感更快,使令人产生紧张与急迫感,而这与前篇的闲适自然形成对比。
前后《赤壁赋》虽是一脉相承,但是犹如一株生长的松树,前篇
是年轻的枝叶柔软,后篇则是中年的枝干苍劲。
也许苏轼在政途的顺利全部移到文途了,他的文学之路走得比官场之路更长更顺利。
而前往黄州似乎也成了上天对他的馈赠。
元丰五年,赤鼻矶。
苏轼泛舟于他心目中的赤壁古战场上。
上天赐予他诗情,而他将这一份感情化作实体的礼物,留给了中国文坛。
赤壁赋读后感1000字
赤壁赋读后感1000字壁赋读后感1000篇一:这周我读了《赤壁赋》,苏轼的这篇赋可谓构思巧妙,先写了游之“乐甚”,然后笔锋一转引出“客之三悲”,再有“苏子二论”来收尾。
而精骇得“苏子二论”也不由得使我产生了一些感想……先谈谈苏子的“何羡论”吧,我认为“何羡论”给我一种看待问题的新角度—辩证。
的确,事务应被分为而来看待,这样一来,你往往会发现一些令你欣悦的东西,既能安慰自己,又能激励自己,提醒自己,给自己全新的动力,可谓好处多多。
再说苏子的“共适论”,“共适论”则向我们揭示了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浅显又深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人生哲理,那就是:是自己真正感到快乐的东西并不是那些有形的身外物,而应是那些这可以回.不可言传的无形之物,而这些无形之物又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原因就在于他们太普通了,普通到就如“山间明月,江上清风”一般,而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却偏偏就能像春风一样牵动你的新,焕发出无限的美感与快然,而这种在大多数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快乐又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为在这个充满竞争、充满欲望,充满忙碌的社会中,有谁愿意普通的风与月儿停下脚步呢?有谁愿为江面上传来的笛声而凝神静听呢?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也正因如此,人们不知自己究竟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时光,然而人们在付出了这样巨大的代价子后就能得到满足自己欲望的东西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或许苏子旷达的人生态度只适用于他一人吧,或许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写出《赤壁赋》中的“共适论”呀。
壁赋读后感1000篇二: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
在这些*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
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
《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后赤壁赋》心得体会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
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
《后赤壁赋》心得体会
——讲授《后赤壁赋》的一点体会
元丰五年七月,苏轼曾游赤壁,写下了着名的《前赤壁赋》。
同年十月,他再游赤壁,写下了同样享有盛名的《后赤壁赋》。
作为《前赤壁赋》的姊妹篇,《后赤壁赋》既有着与之截然不同的意境创造,又有着与之一脉相承的生命感触。
学习这篇课文,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3总结:《后赤壁赋》也像《前赤壁赋》那样以情感变化为线索,但与《前赤壁赋》中的“乐——悲——乐”的情感变化有所不同,《后赤壁赋》中的情感由平静的乐,到激昂的乐,再转而为悲,但最后并不是复归于乐,而是归之于一种顺其自然的无奈与淡泊,一种巨大的空幻感。
在《前赤壁赋》中,苏轼把人生须臾的解脱归之于理,从理性上论证物我皆可无尽,短暂的生命融入自然便可永恒。
而在《后赤壁赋》中,则既无“情”,也无“理”,而把一切归之于“空”。
全文以“不见其处”戛然而止”。
可以说,理是对情的消解,在这重重消解中,对生命本质的揭露一步步深入,悲剧氛围也一步步加重。
4感悟
“让学生做鉴赏活动的主体”是文学鉴赏课的关键。
在教学本课时,我围绕鉴赏主题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讨论、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联想,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读后感:读《后赤壁赋》有感1000字
苏轼作《前赤壁赋》三月后,又重游赤壁,写下了寓意有所迥异
的《后赤壁赋》。
宋代的唐庚认为“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
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巴金曾说读《前赤壁赋》,能够给
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美;同样,读《后赤壁赋》,它也能够
把我们带入一个陶然忘忧、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
第一段苏轼交代当时的时间背景,用短短的几句,对眼前景物稍
作描写,就突显出时令的特征。
萧瑟冬景中,仰望明月,俯看人影,
触景生情,由乐而歌。
“人影在地”衬孤月之明。
“顾而乐之,行歌
相答”写出我与游伴心领神会、陶醉其中的怡然自得之态。
这般“月
白风清”的良辰美景,该如何消受?
所以在第二段,同游者愿意献出家中刚刚捕获的珍鱼,而苏轼回
到家又意外获得妻子珍藏的美酒。
有明月,有佳客,有美酒、有珍肴,为再游赤壁提供的兴致与条件。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寥寥十六字,声形并茂,神采飞扬。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写出了一派惊涛拍岸、猛浪若奔,怪石嶙峋、犬牙差互的惊险景象,给人以壮阔雄伟的美,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则体现出一幅
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渐退、暗礁峥嵘的柔婉奇秀的意境。
“曾
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个句即景抒情,明讲自然景色变
化之快,暗示人生在世之短。
第三段,苏轼着力描写赤壁之景与自己的行动。
“江山不可复识”是此次赤壁冬景描写的基础,表现出一幅赤壁冬景的山水画。
除了客
观的描写,“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
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更表现出苏轼的勇气,与居高临下的气势,寄托着苏轼的壮志豪情,同时把景物与游者行动融合为一体,互相加
深了彼此描写的生动。
苏轼面对月夜山河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转悲。
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
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随
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此时一只孤鹤画空而来,对孤鹤的
描写,让人有一种空灵虚幻难以言喻的感觉,想象当时之景,彷佛身
处其中,似乎能够感受到那震撼,不禁赞叹苏轼善于把握事物的特征
与效果,竟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
第四段以道士化鹤的梦境做结,描写与情节中有种飘逸的气氛,
情感由乐转忧又转于平静的赤壁之游,最终以梦境做结,也抒发了人
生如梦的情怀。
后赤壁赋,不管在景物描写、气氛的营造、深刻的情感转换、飘
逸的人生观,都在苏轼简洁的文句中清晰地表露,真切地表现人、景、感情的相互融合。
全文表面上是写游赤壁之乐,其实是曲折地宣泄自
己贬谪生活的郁闷,同时也是形象地演绎自己的人生哲学。
文章以乐
为主调,而情有跌宕抑扬,婉曲奇丽。
诚如苏轼之自谓:”吾文如万
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
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
于不可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