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16: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方法,加深对微生物生态和微生物培养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理论知识准备:学习理解尿素分解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明确其分解尿素的原理及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2. 实验材料准备:学生需准备实验所需的土壤样品、培养基、无菌操作工具等,并确保实验环境的清洁与无菌。
3. 实验操作步骤: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稀释、涂布、培养等操作步骤,并记录下每个步骤的操作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
4. 菌落分离与计数:指导学生正确识别和分离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菌落,并对菌落进行计数,绘制出相应的统计图表。
5. 实验报告撰写:学生需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药品,确保个人和他人安全。
2. 准确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应准确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情况和观察到的现象,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规范性:实验报告需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撰写,字迹工整,内容完整,条理清晰。
4. 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尝试改进实验方法或提出新的实验思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准确。
2. 实验数据的真实性:评价学生记录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有无虚假现象。
3. 实验报告的完整性:评价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是否完整,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和要求。
4. 创新能力的体现: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新的想法和改进措施。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指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专题2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并掌握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包括无菌操作、细菌分离培养等;3. 学会运用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设计实验方案:学生需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针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分析方法等。
2. 实验操作: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包括采样、稀释、涂布、分离培养等。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算分解尿素的细菌数量,并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
4. 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以及结论写成一份实验报告。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方案设计要合理,符合科学原则;2. 实验操作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3. 数据统计与分析要真实、客观,符合统计学原则;4. 实验报告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四、作业评价:1.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 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准确,是否符合无菌操作原则;3. 数据统计与分析是否真实、客观,是否运用了正确的统计方法;4. 实验报告是否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实验过程和结果,结论是否合理。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根据老师或同学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2. 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通过自我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掌握分离和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提升实验操作技能,理解细菌的数量和种类与环境的关系,加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25: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选择题1.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B.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C.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D.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2.关于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细菌适宜在酸碱度接近中性的潮湿土壤中生长,取样时要在酒精灯火焰旁铲去3-8 cm 表层土B.取土样的小铁铲、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采取干热灭菌措施C.称取土样时不能在酒精灯火焰旁,因为会使分解尿素的细菌死亡D.某些细菌将尿素分解后产生氮气和二氧化碳3.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4.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B.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C.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D.B选项的实验思路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没有5.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将土壤用无菌水稀释,制备103~105稀释倍数的土壤稀释液B.将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涂布于不同平板上C.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D.从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中挑取能够分泌脲酶的菌株6.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氮气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25 ℃恒温培养24~48小时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D.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7.下列就“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B.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C.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中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必定相同D.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8.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操作中,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A.取表层土样制备土壤浸出液B.取土样的铁铲和装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均需灭菌C.用添加了尿素作为氮源的肉汤培养基分离细菌D.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用于计数9.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A.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水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水D.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10.牛或山羊的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若想从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下列哪一项操作会导致达不到实验目的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B.以葡萄糖作为碳源C.将培养基调至酸性D.培养环境有充足O2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0分)11.物质W是一种含氮有机物,会污染土壤。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13: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 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B.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C.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D. 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2.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A. 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B. 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C. 细菌在土壤中的含量比真菌高D. 随机的,没有原因3.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①加尿素②不加尿素③加琼脂④不加琼脂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加硝酸盐⑧不加硝酸盐A.①③⑤⑦B.①③⑤⑧C.②④⑥⑧D.①④⑥⑦4.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A.将土壤用无菌水稀释,制备10﹣3~10﹣5土壤稀释液B.将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涂布于不同平板上C.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D.从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中挑取能够分泌脲酶的菌株5.下图表示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下列与该实验相关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①②③④均属于选择培养基B.通过图中I、Ⅱ过程目的是增加目标微生物的数量C.统计⑤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不一定代表接种到④上的活菌数D.在⑤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一定是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C.如果得到了多个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明显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7.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高中生物选修一课时作业5: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 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只含尿素作氮源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另加入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A.空白对照B.标准对照C.相互对照D.条件对照2.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B. 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置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C.平板划线接种法中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D.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3. 若将酵母菌的线粒体DNA进行诱变,使其线粒体DNA不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再将此突变的酵母菌接种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因为子代中没有线粒体,所以无菌落形成B.酵母菌仍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以有小菌落形成C.因为线粒体DNA对真核细胞不重要,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D.因为酵母菌对糖类的彻底氧化分解可不依赖线粒体,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4.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较慢B.细菌能在液体培养基中以有丝分裂方式扩增C.自养微生物能在缺少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D.参与果酒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多种细胞器5.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消毒不能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B.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可以准确计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C.平板划线法不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后才能丢弃6. 鉴定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要用刚果红染色,加入刚果红的操作可在()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A.①③B.②⑤C.③⑤D.④⑤7. 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用( )A.选择培养基B.鉴别培养基C.基础培养基D.加富培养基8. 下列几个图形中(数字代表划线区域顺序,箭头代表划线方向),正确的平板划线操作是()9. 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长繁殖的能力。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11: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下列哪项不是菌落的特征()A.大小和形状B.光泽度和透明度C.颜色和硬度D.气味和PH2.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3.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A.CO2和N2B.葡萄糖和NH3C.CO2和尿素D.葡萄糖和尿素4.统计细菌数目的方法有()①涂布平板法②直接计数法③滤膜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6.关于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正确的叙述是A.一般选用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B.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稀释C.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稀释D.当第一次测量某种细菌的数量时,可以将104~106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7.在本课题的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取样时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B.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D.应在火焰旁边称取土壤8.用稀释涂布夹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大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250,取平均值2339.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它同学只选择出50个菌落。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22: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选择题1.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①加尿素②不加尿素③加琼脂糖④不加琼脂糖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加硝酸盐⑧不加硝酸盐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⑧D.①④⑥⑦2.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其成分中一定有()①尿素②有机氮化物③无机盐④有机碳化物⑤水⑥无机碳化物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⑤⑥3.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B.先铲去表层土3 cm左右,再取样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4.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后,指示剂将()A.变蓝色B.变红色C.变黑色D.变棕色5.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A.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C.细菌在土壤中数量比真菌多D.随机的,没有原因6.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原因是()A.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B.菌落中的细菌数是固定的C.此时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D.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一定与活菌的实际数相同7.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一种()A.尿素酶B.脲酶C.蛋白酶D.肽酶8.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9.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
【人教版】高一生物选修一: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学案(含答案)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2.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一、研究思路1.筛选菌株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____肥,但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____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______。
(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______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______、pH等),同时______或______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________的微生物生长,同时______或______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
2.统计菌落数目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
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________来表示。
(2)____________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3)细菌的数目还可以通过______法来测定。
例如,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将________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到________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____色,可以根据培养基上________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3.设置对照(1)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________。
(2)对照实验是指除了________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的实验,其作用是比照实验组,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原因的干扰,证明确实是所测试的条件引起相应的结果。
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包括对实验方案,所需仪器、材料,用具和药品,具体的________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关于土壤中某样品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土壤取样土壤中的微生物70%~90%是_____,绝大多数分布在距地表______ 的近____性土壤中。
高中生物选修1学案1: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学目标]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重点难点]重点:对土样的选取和选择培养基的配制。
难点:对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计数。
读书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教学流程]一、基础知识:自主预习1.尿素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2.以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的是:⑴;⑵。
3.PCR()是一种在体外将。
此项技术的自动化,要求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思考:怎样找耐高温的酶呢?4.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5.选择培养基是指。
6.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
即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
另外,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7.比较教材中两位同学的操作方法,哪位同学的结果接近真实值?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呢?如需要,如何改进?8.一般来说,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这是因为。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9.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10.对照实验是。
11.实验设计包括的内容有:、、和,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12.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和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一般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
13.无菌操作应注意什么问题?⑴⑵⑶14.在进行多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标记,其目的是。
思考:应标记哪些内容?怎样操作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15.对所需的微生物进行初步筛选,只是分离纯化菌种的第一步,要对分离的菌种进行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的方法。
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对菌种进行鉴定?[疑难点拨]1.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含义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15: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分解尿素的原因是能合成蛋白酶B.分离该种细菌时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C.环境中含有大量的尿素诱导该细菌产生了分解尿素的特性D.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培养该菌后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2.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
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可能有()①由于土样不同②由于培养基被污染③由于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B.先铲去表层土,再取样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4.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A.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C.细菌在土壤中数量比真菌多D.随机的,没有原因5.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时,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
原因是()A.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B.菌落中的细菌数是固定的C.此时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D.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一定与活菌的实际数相同6.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牛、羊等草食动物可以合成纤维素酶,从而利用纤维素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C.纤维素可被纤维素酶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D.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真菌、放线菌,都是通过产生纤维素酶来分解纤维素的7.要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A.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B.含有蛋白胨和牛肉膏的固体培养基上C.只含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D.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8.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先进行选择培养,再进行刚果红染色法分离。
高中生物选修一课时作业1:2.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第6课时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基础过关知识点一筛选微生物的研究思路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所需氮源为()A.硝酸B.氨C.尿素D.蛋白胨[答案]C[解析]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使其生长、发育及繁殖受到抑制,所以,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一种()A.尿素酶B.脲酶C.蛋白酶D.肽酶[答案]B[解析]能够分解利用尿素的细菌,其细胞内含有脲酶,可以把尿素分解成氨,然后进一步利用。
3.产生标准形态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答案]C[解析]在液体培养基中生活的细菌,无论是一个还是许多,肉眼都是看不见的。
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当数目较少时也是看不见的。
当固体培养基上有许多细菌并且集中在较小范围内时,肉眼可见。
而菌落是一个细菌或几个细菌的子细胞群体,形成于固体培养基上,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所以肉眼可见。
同种细菌形成的菌落,形态结构是相同的。
如果有许多细菌形成的菌落,就不可能有比较标准的形态,因为这许多细菌第一不可能是同一种细菌,第二不可能在培养基的同一个点上。
4.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试剂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答案]A[解析]尿素在尿素分解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和CO2,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 升高,酚红指示剂变红。
知识点二实验设计与操作5.下面对“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过程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防止杂菌污染B.消灭全部微生物C.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必须在火焰旁操作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进行[答案]B6.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①菌落的形状②菌落的大小③菌落的多少④隆起程度⑤颜色⑥有无荚膜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不同种类的细菌所形成的菌落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特征,所以,每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可以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8: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基础巩固1.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者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A.鉴别培养基B.加富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2.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D.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3.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中,以土壤中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目的是()①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②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氨的细菌③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④统计所取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4.产生标准形态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5.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①菌落的形状②菌落的大小③菌落的多少④隆起程度⑤颜色⑥有无荚膜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6.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B.先铲去表层土3~8 cm左右,再取样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7.某同学对101、102、103倍稀释液中的细菌进行计数,平均菌落数分别为2 760、295和16,则样品中菌落总数为(所用稀释液体积为0.1 mL)()A.2.76×104个/mL B.2.95×105个/mLC.4.6×104个/mL D.3.775×104个/mL8.给无氮培养基接种土壤稀泥浆的正确方法是()A.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沾取少许稀泥浆,轻轻地点接在培养基的表面上B.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沾取少许稀泥浆,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C.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沾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D.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冷却后沾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9.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选修一精品学案: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第6课时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培养基的配方,归纳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理解筛选微生物的原理。
2.结合实验设计,分析微生物数量测定实验中产生偏差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学会微生物的计数方法,并对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1.筛选菌株(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①原理: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②实例:能产生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的Taq细菌就是从热泉中筛选出来的。
(2)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①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②实例:从土壤中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③方法: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的筛选。
2.选择培养基(1)概念: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2)举例: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选择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按物理性质归类为固体培养基。
特别提醒原则上选择培养基只能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但实际上,微生物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长繁殖,因此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不一定都是所需的微生物,还需进一步验证。
1.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选择培养基是如何进行选择的?提示该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尿素是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因此,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2.如何设计对照实验验证该选择培养基的确筛选到了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提示增设牛肉膏蛋白胨基础培养基并进行涂布平板操作,如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则说明选择培养基的确起到了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作用。
1.下表是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编号①②③④⑤成分(NH4)2SO4KH2PO4FeSO4CaCl2H2O含量/g 0.4 4.0 0.5 0.5 100 mLA.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B.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水、无机盐、氮源C.若除去①,此培养基可培养圆褐固氮菌D.培养基中若加入氨基酸,则它可充当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答案] C[解析]分析题表可知,该培养基成分中含有水、无机盐、氮源,但不含含碳有机物,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A、B项正确;圆褐固氮菌同化类型为异养型,培养基中必须存在含碳有机物,所以该培养基不能用来培养圆褐固氮菌,C项错误。
《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方法,理解微生物培养及鉴别的基本原理,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一)理论学习学生需提前预习本课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菌落计数等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培养皿、移液管、无菌吸管、接种环、生理盐水、尿素培养基等。
2. 采集土壤样品:选择合适地点采集土壤,注意避免污染。
(三)实验操作1. 制备尿素培养基:学习并实践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操作。
2. 土壤稀释:学习并实践土壤样品的稀释方法。
3. 涂布平板:将稀释后的土壤液均匀涂布在尿素培养基上。
4. 分离纯化:通过划线法或梯度稀释法将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与纯化。
5. 菌落计数:统计并记录不同稀释度下的菌落数。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2.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3. 完成实验后,需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步骤、结果分析等。
4. 实验报告需条理清晰,字迹工整,数据分析准确。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及报告的撰写情况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及报告的完整性等。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需指出问题并给予指导。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2. 对于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将给出详细的评语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3.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熟练掌握微生物分离和纯培养的基本方法。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土壤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就是一类非常特殊且具有重要功能的微生物。
尿素是一种常见的含氮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作为氮肥。
然而,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和利用尿素,需要经过分解尿素的细菌将其转化为氨等植物能够吸收的形式。
因此,研究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于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深入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要分离和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首先需要采集合适的土壤样本。
我们通常会选择那些长期施用尿素肥料的农田、花园或者草地的土壤。
在采样时,需要使用无菌的工具,如无菌铲或者无菌勺,从不同的地点和深度采集土壤,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无菌的塑料袋中,并尽快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
回到实验室后,第一步是制备培养基。
用于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通常是选择培养基,其中含有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
除此之外,还需要添加碳源(如葡萄糖)、无机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以及琼脂作为凝固剂。
在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杂菌的污染。
接下来,将土壤样本进行稀释。
这是一个关键的步骤,目的是将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散开来,以便能够在培养基上形成单个的菌落。
我们可以使用无菌水对土壤样本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比如 10 倍、100 倍、1000 倍等。
稀释的程度要根据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实验的要求来确定。
然后,将稀释后的土壤溶液涂布在制备好的培养基上。
使用无菌的涂布棒,将溶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的表面。
涂布完成后,将培养基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培养的温度和时间要根据所分离的细菌的特性来确定,一般来说,温度在 30℃至 37℃之间,培养时间为2 至 3 天。
在培养的过程中,分解尿素的细菌会在培养基上生长并形成菌落。
高中生物选修1学案6: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学习目标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能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细菌,运用相关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微生物的计数。
二、重点、难点:重点:对土样的选取和选择培养基的配制。
难点:对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计数。
三、知识梳理(一)、温故而知新:(1)培养基的成分有哪些?按功能分,可以分成哪些类型的培养基?(2)要进行微生物的计数,应该选择哪种纯化方法?计算公式?(二)、预习案:一、理论基础1.筛选菌株(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或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和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3)配制选择培养基的依据根据选择培养的菌种的生理代谢特点加入某种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
例如,培养基中不加入有机物可以选择培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加入氮元素,可以选择培养;的微生物.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选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统计菌落数目(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和。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当样品的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
此外,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还有直接计数。
3.设置对照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
例如为了排除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了,需以培养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二、实验设计关于土壤中某样品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
应先 3 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中。
2.制备: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以作为,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17: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基础巩固]1.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者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A.鉴别培养基B.加富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答案] C[解析]选择培养基可选择目标微生物,同时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
2.通过实验测定土壤中的细菌数量,下列与此操作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培养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小时D.选择菌落数在300个以上的培养皿进行计数[答案] D[解析]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A正确;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不同的平板上,B正确;接种后要将培养皿倒置,置于37 ℃恒温培养24~48小时,C正确;在确定对照组无菌后,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间的一组平板为代表进行计数,D错误。
3.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中,以土壤中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目的是()①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②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氨的细菌③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④统计所取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 A[解析]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对其计数,统计的是每克土壤样品中含多少分解尿素的细菌,用公式“每克样品中菌株数=(C/V)×M”进行推测,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4.产生标准形态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答案] C[解析]在液体培养基中生活的细菌,无论是一个还是许多,肉眼都是看不见的。
《专题2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并掌握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运用微生物学和生物统计学的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实验设计:a.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片土壤样品,设计实验方案,分离并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需要考虑实验步骤包括:取样、稀释、涂布、选择培养、菌落计数等。
b. 小组讨论实验步骤的可行性,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c. 确定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并列出详细的采购清单。
2. 数据记录与分析:a. 实验完成后,对菌落数量进行记录,并绘制数据表格;b. 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c.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分析、结论等。
三、作业要求:1.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每个小组需选定一名负责人;2.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3. 实验报告需真实、客观,数据记录要准确无误;4. 按时提交实验报告,报告应包括完整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规范、数据记录与分析是否准确、报告撰写是否完整等;2. 分值分配:实验设计20分,操作30分,数据记录与分析25分,报告撰写25分;3.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作业反馈:1. 请学生认真分析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2.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以及通过本次实验对微生物学和生物统计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3. 请学生根据教师和小组的评价结果,对今后的学习和实验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一、选择题
1. 土壤取样时最好选择哪种环境中的土壤做实验()
A.街道旁
B.花盆中
C.农田中
D.菜园里
2. 在培养基中加高浓度的食盐水、甘露糖醇和酸碱指示剂可以选择鉴别()
A.酵母菌
B.霉菌
C.大肠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3.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多大倍数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A.101、102和103 倍
B.10 2、10 3和10 4倍
C.10 2、10 4和10 5倍
D.10 4、10 5和10 6倍
4. 为验证某同学的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可以设计两组实验,甲组用严格消毒的培养基并稀释涂布培养,乙组直接用该同学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此实验中乙组为()
A.空白对照
B.自身对照
C.条件对照
D.标准对照
5. 细菌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
①无菌操作②作好标记③规划时间④“无菌观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6. 关于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正确的叙述是()
A.一般选用10 3~10 7倍的稀液分别涂布
B.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 3、10 4和10 5倍稀释
C.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 3、10 4和10 5倍稀释
D.当第一次测量某种细菌的数量时,可以将10 1~10 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7. 将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后,指示剂将()
A.变蓝色
B.变红色
C.变黑色
D.变棕色
8. 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1~2d
B.放线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5~7d
C.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一般需要相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9. 请选出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mL土壤溶液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10. 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土壤③稀释土壤溶液④涂布平板⑤微生物的培养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11. 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A.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12. PCR是一种在体外将少量DNA大量复制的技术,所需要的酶是从什么菌中提取的()
①Taq细菌②芽孢杆菌③火球菌④病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3. 常见的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是()
①芽孢杆菌②小球菌③假单胞菌④克氏杆菌⑤尿细菌⑥全部真菌和放线菌⑦乳酸杆菌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14. 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
B.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
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
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
15. 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稀释倍数为10 6 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
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可能是()
①由于土样不同②由于培养基污染③由于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 空气中的含菌量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之一。
为了检测学校生物实验室、教室、校长室、小树林四个地方空气中的含菌情况,请利用所提供的条件设计一个简单实验。
(1)请用100mL量筒、四副培养皿、煮沸过的洗碗水,设计取样的实验步骤。
(2)请用4支试管、滴管、0.01%亚甲基蓝溶液,设计检测的实验步骤。
(3)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
(4)你所设计的实验检测到的是________细菌的相对数量。
17. 在做本课题实验时,甲同学筛选出的菌落与其他同学不同,并且他在设计实验时并没有设置对照。
思考下列问题:
(1)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请你设置对照帮助甲同学排除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3)由此问题你得出的启示是什么?
18. 在进行操作本课题实验时应特别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统计菌落数目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_______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_______。
计数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的平板计数。
20. 下面是某同学做自生固氮菌分离实验的方案和观察结果:
培养基成分:NaNO3:2g;K2HPO4:1g;
KCl:0.5g;MgSO4:0.5g;
FeSO4:0.01g;蔗糖:30g;
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
一、实验目的(略)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接种
(1)接种前,准备好盛有上述配方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皿中并灭菌,供实验用。
(2)取10g土壤,放在无菌研钵中,注入5mL蒸馏水,并用无菌玻璃棒搅拌均匀,备用。
(3)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
将培养皿盖轻轻放在桌面上,手拿培养皿。
将接种环放在培养基边缘处冷却。
然后,用接种环蘸取少许泥浆,轻轻地点接在培养基的表面上,共点接15~20处。
(4)接种后,轻轻地盖上培养皿盖,将培养皿放在实验桌上。
2.培养:将接过种的培养皿放入恒温箱内,在28~30℃的温度下培养3~4d。
3.观察:3~4d后,取出培养皿,仔细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其中大而扁、边缘呈现波状或锯齿状并为褐色的菌落为自生固氮菌。
4.镜检(略)
该实验方案和观察结果中有几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至少找出三处)
——★参考答案★——
1.D
2.D
3.D
4.A
5.C
6.B
7.B
8.D
9.C 10.D 11.A 12.D 13.A 14.C 15.A
16.(1)①用量筒量取等量的煮沸过的洗碗水分别倒入四只培养皿中。
②分别将以上四只培养皿暴露放置于四个场所。
③静置1~3天后,同时加盖取回。
(2)①分别取等量放置过的洗碗水放入4支试管中。
②在每支试管内滴加5~10滴0.@@01%亚甲基蓝溶液置于温暖处。
(3)根据四支试管内洗碗水在相同时间内褪色的程度,来判定空气中的含菌量。
褪色程度最大的,空气中含菌量相对最高;褪色程度最小的,空气中含菌量最低。
(4)好氧性
17.(1)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土样不同, 二是由于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
(2)实验方案有两种:一种方案是可以由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一样的土样进行实验, 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证明甲无误, 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甲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的配制有问题。
另一种方案是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3)做实验时一定要设置对照。
18.无菌操作作好标记规划时间
19.菌落活菌30~300
20.Ⅰ.培养基的配方中含有氮源是错误的,应将NaNO下标3改为不含N的钠盐;Ⅱ.实验步骤接种(2)中用蒸馏水是错误的,应改为无菌水;Ⅲ.实验步骤接种(3)中将培养皿盖放在桌面上是错误的,应改为略微打开培养皿盖;Ⅳ.实验步骤接种(4)中没有写实验内容、接种人的姓名和接种日期,应在接种步骤(4)的后面加上“并在顶盖上写明实验内容、接种人的姓名和接种日期”。
Ⅴ.实验步骤观察中“仔细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 其中大而扁平、边缘呈波状或锯齿状并为褐色的菌落”是错误的,应改为“仔细观察培养基上稀泥浆周围出现的黏液。
黏液初为无色透明,以后为乳白色,最后变为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