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算法
蜂群优化算法分析及其应用案例
蜂群优化算法分析及其应用案例蜂群优化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蜜蜂觅食行为的启发式优化算法。
它通过模拟蜜蜂在采食过程中的寻找最佳路径的行为方式,自动地搜索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蜂群优化算法是一种群体智能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和优化能力,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工程优化、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
蜂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是模拟蜜蜂觅食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和搜索行为。
在实际的蜜蜂觅食中,一只蜜蜂发现了一个蜜源后,会回到蜂巢并向其他蜜蜂传递信息。
其他蜜蜂根据接收到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方向前往蜜源。
在这个过程中,蜜蜂会根据已经探索的蜜源优劣程度和距离等信息,调整搜索方向,最终找到最佳蜜源。
蜂群优化算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初始化蜜蜂种群、评估蜜蜂的适应度、更新蜜蜂的位置和搜索半径、选择最优蜜源等。
在优化过程中,蜜蜂种群不断迭代,逐渐靠近目标最优解。
通过合适的参数设置和算法设计,蜂群优化算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蜂群优化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案例。
下面将介绍两个典型的应用案例:1. 蜂群优化在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的应用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是指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调度发电机组、优化负荷分配,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运行。
蜂群优化算法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优化发电机组的出力,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并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
在应用蜂群优化算法进行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时,首先需要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发电机组的成本函数、负荷需求和约束条件等。
然后,利用蜂群优化算法对发电机组的出力进行优化,以实现系统运行的最优解。
通过多次迭代,蜂群优化算法可以找到使系统运行成本最小的发电机组出力方案。
2. 蜂群优化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优化中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用于监测和采集环境信息。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是限制系统寿命的重要因素。
因此,能量优化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遗传 粒子群 蜂群算法
遗传粒子群蜂群算法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ABC)都是优化算法,它们分别从生物学和社会学中汲取灵感,以解决优化问题。
1.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
-原理:模拟生物进化过程,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在候选解的空间中搜索最优解。
-应用:在函数优化、参数调整、组合优化等问题上应用广泛。
2. 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原理:模拟鸟群或鱼群中个体的协作行为,每个个体(粒子)根据自身经验和群体中其他粒子的经验来更新自己的位置。
-应用:用于连续优化、机器学习中的特征选择、神经网络训练等。
3. 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ABC):
-原理:模拟蜜蜂群体在食物搜索过程中的行为,包括蜜蜂的招募、觅食和信息传递等。
-应用:主要应用于连续和离散优化问题,如机器学习中的特征选择、任务调度等。
这些算法都属于群体智能(Swarm Intelligence)范畴,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群体行为来解决问题。
它们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和较好的鲁棒性,适用于复杂问题和高维空间中的优化。
在应用这些算法时,通常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算法,并进行参数调整以提高性能。
算法的性能受到问题类型、问题维度、算法参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蜂群算法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蜂群算法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和信息资源的爆炸式扩展,数据挖掘技术逐渐成为现代科学研究和商业决策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揭示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关联,用于指导商业决策、科学研究和社会管理。
因此,近年来,在数据挖掘领域中涌现了许多新的算法和模型。
其中,蜂群算法(Bee Algorithm, BA)作为一种群智能优化算法,具有自适应性强、搜索范围广、全局优化能力强、易于实现等优点。
因此,在数据挖掘中也被广泛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蜂群算法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二、蜂群算法简介蜂群算法是一类基于群体智慧的优化算法,其灵感源自于蜜蜂群体的生活行为,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群体智能行为的优化方法。
它将优化问题转化为蜜蜂在不同信息质量的食物源之间进行搜索和选择的行为,以此模拟群体算法的搜索过程。
蜂群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搜索和更新蜜蜂种群中的最佳解,以达到全局最优解的目的。
它通过引入三类蜜蜂,即蜜蜂工人、蜜蜂侦查兵和蜜蜂观察员来模拟一个蜜蜂群体。
其中,蜜蜂工人通过随机搜索邻域来更新当前最优解,蜜蜂侦查兵通过在搜索空间中随机搜索来发现新的可能最优解,蜜蜂观察员则通过观察当前最优解的质量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当前最优解。
三、蜂群算法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1、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
聚类分析的目的是将相似样本聚为一类,并将不相似的样本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聚类分析中,蜂群算法被应用于寻找最佳的聚类中心和半径,以最大化聚类效果。
通过使用蜂群算法,在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聚类分析中,蜂群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挖掘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和困难性。
2、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中的一种重要技术,用于发现数据集中的关联规则,即元素集合之间的相关性。
关联规则挖掘可以被应用于很多领域,如市场营销、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等。
人工蜂群算法基本原理
人工蜂群算法基本原理
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简称ABC算法)是一种模拟蜜蜂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蜜蜂在搜索过程中的策略和行为来寻找最优解。
ABC算法的基本原理如下:
1. 初始化蜜蜂群体: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雇员蜜蜂”,它们代表搜索空间中的候选解。
2. 雇佣阶段:每个雇员蜜蜂在当前位置周围随机选择一个相邻位置进行搜索,并计算该位置的目标函数值。
如果新的位置比当前位置更优,则蜜蜂将更新自己的位置和目标函数值,否则保持不变。
3. 观察阶段:每个雇员蜜蜂将自己的位置和目标函数值发送给“观察蜜蜂”,观察蜜蜂根据接收到的信息选择最优的解。
4. 搜索阶段:每个观察蜜蜂随机选择一个雇员蜜蜂的位置,并在其周围进行搜索。
如果搜索得到的新位置比当前位置更优,则观察蜜蜂更新自己的位置和目标函数值;否则保持不变。
5. 跟随阶段:每个观察蜜蜂将自己的位置和目标函数值发送给“跟随蜜蜂”,跟随蜜蜂选择最优的解作为当前最优解。
6. 蜜蜂进化阶段:随机选择一个雇员蜜蜂的位置,并随机扰动其位置。
如果扰动后的新位置比原位置更优,则更新雇员蜜蜂的位置和目标函数值。
这一步骤可以增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
7. 终止条件检查:检查是否满足终止条件,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已经找到满意的解。
8. 返回最优解:返回当前找到的最优解作为算法的输出。
通过不断地重复以上步骤,ABC算法能够逐渐收敛到最优解附近的区域,并找到全局最优解。
其特点是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对于大规模和复杂的优化问题有较好的适应性。
人工蜂群算法 算法步骤
人工蜂群算法算法步骤人工蜂群算法是一种基于群智能的优化算法,其灵感来源于蜜蜂群体的觅食行为。
该算法通过模拟蜜蜂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实现在解空间中的高效搜索。
人工蜂群算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初始化、搜索和跟随三个阶段。
首先,在初始化阶段,算法会在解空间中随机生成一组候选解,作为初始的蜜蜂群体。
然后,根据适应度函数计算每个候选解的适应度值,以便评价其优劣。
接下来,在搜索阶段,蜜蜂会根据一定的策略寻找新的解。
例如,有些蜜蜂会选择在已知最优位置附近进行搜索,以期找到更好的解;而另一些蜜蜂则会在整个解空间内随机搜索。
在新位置,会计算每个候选解的适应度值,以判断其优劣。
最后,在跟随阶段,蜜蜂通过信息共享来选择更好的解。
每个蜜蜂可以根据自身的适应度值和邻近蜜蜂的适应度值,来决定是否跟随其他蜜蜂转移到新的位置。
这样,优秀的解可以在群体中迅速传播,从而帮助其他蜜蜂更好地搜索解空间。
人工蜂群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能够快速收敛到最优解。
此外,该算法还具有易于实现、鲁棒性强等优点,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优化算法等领域,都可以看到人工蜂群算法的成功应用。
人工蜂群算法的应用领域人工蜂群算法作为一种高效的优化算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以下几个方面是人工蜂群算法发挥优势的主要领域。
1.工程优化:在工程领域,人工蜂群算法可以用于求解各种优化问题,如调度问题、路径问题、网络优化等。
通过人工蜂群算法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程优化问题的求解速度和准确性,从而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供支持。
2.信号处理:在信号处理领域,人工蜂群算法可以应用于信号调制识别、信号滤波等方面。
通过人工蜂群算法的优化,可以提高信号处理的性能,进一步提升信号质量。
3.金融投资:在金融投资领域,人工蜂群算法可以用于优化投资组合、预测金融市场走势等。
通过对海量金融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人工蜂群算法可以帮助投资者找到最佳的投资策略,实现资产增值。
《人工蜂群算法及其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范文
《人工蜂群算法及其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与优化算法的交叉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人工蜂群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优化算法,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蜂群算法的原理及其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以展现其在智能优化中的潜力与实际应用价值。
二、人工蜂群算法概述(一)基本原理人工蜂群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中蜜蜂采蜜行为的智能优化算法。
该算法将问题的搜索空间看作蜜源的分布区域,以蜜蜂采蜜为线索进行迭代寻优,旨在找到全局最优解。
其基本原理包括搜索、选择、共享和反馈等过程。
(二)算法特点人工蜂群算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能够快速找到最优解;二是具有并行性,能够同时搜索多个解空间;三是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对初始参数的选择不敏感;四是易于实现,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优化问题。
三、人工蜂群算法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一)语音识别的挑战与需求语音识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噪声干扰、口音差异、语言复杂性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与效率,引入优化算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工蜂群算法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方法人工蜂群算法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特征参数的优化和模型参数的调整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人工蜂群算法对语音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行优化,提取出更有效的语音特征;其次,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语音识别模型参数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语音环境和个体差异。
(三)应用实例分析以某语音识别系统为例,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
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误识率等指标,发现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后,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表明人工蜂群算法在语音识别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四、实验与分析(一)实验设计为了验证人工蜂群算法在语音识别中的有效性,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采用不同语音数据集,对比了人工蜂群算法与其他优化算法在语音识别中的性能。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人工蜂群算法在语音识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低的误识率。
人工蜂群算法原理
人工蜂群算法原理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ABC算法)是一种基于蜜蜂群体行为特点而产生的一种全局优化算法,由Dervis Karaboga于2005年首次提出。
该算法模拟了蜜蜂在搜索优秀食源时的行为,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快速收敛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优化问题的求解。
ABC算法的原理基于自然界中蜜蜂群体行为的特点,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蜜蜂个体的行为模式、信息的传递方式和种群动态的调整机制。
下面将结合这三方面对ABC算法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1. 蜜蜂个体的行为模式在ABC算法中,蜜蜂的行为主要分为三类:工蜂、观察蜂和侦查蜂。
其中,工蜂主要负责搜索和开发蜜源,观察蜂则负责跟踪和评估不同工蜂发现的蜜源的质量,侦查蜂则负责在整个蜜蜂群体中搜索并发现新蜜源。
具体而言,ABC算法初始化时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工蜂群体,每个工蜂代表了一个解向量,即求解问题的一个可行解。
每个工蜂根据自身当前位置的解向量附近进行局部搜索,并且把搜索到的新解向量周围的解向量称为邻居。
在搜索过程中,每个工蜂会计算邻居解向量的适应度值,并将搜索到的更优质的解向量更新为自己的“蜜源”。
2. 信息的传递方式ABC算法中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观察蜂完成的。
观察蜂会不断跟踪和评估工蜂发现的蜜源的质量,并将信息传递给其他工蜂和侦查蜂。
具体而言,在每次迭代中,每个观察蜂会从当前工蜂中随机选择一个进行“观察”,并比较其“蜜源”与其他工蜂的“蜜源”之间的优劣。
如果发现当前工蜂的蜜源更优秀,则该观察蜂就会将该工蜂的蜜源更新到自己的邻居解向量中。
此外,ABC算法还引入了“跟随”的概念,即当某个观察蜂发现一个更优质的解向量时,它会通过一定的概率将该解向量定位为自己的“蜜源”,并使所有的工蜂跟随其所对应的观察蜂进行搜索。
这样一来,整个蜜蜂群体就能够全局地搜索最优解。
3. 种群动态的调整机制ABC算法中种群动态的调整机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工蜂群体的更新和侦查蜂的发现新蜜源。
常见的群体智能算法
引言:随着技术的发展,群体智能算法正在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群体智能算法是一类借鉴自然界群体行为的启发式优化算法,通过多个个体的相互协作与竞争,来求解复杂问题。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群体智能算法,并对其原理、应用、优缺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算法。
概述:群体智能算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模拟群体中个体的行为进行求解。
这种算法中个体之间通过信息交流、竞争和合作等方式实现问题的优化。
常见的群体智能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蚁群算法、人工鱼群算法和蜂群算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算法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进行详细介绍。
正文:一、遗传算法1.原理:遗传算法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过程来优化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染色体编码个体,利用交叉、变异等操作新的个体,并通过适应度函数评估个体的适应度。
然后,根据适应度选择优秀个体进行下一代的繁衍。
2.应用:遗传算法广泛应用于优化问题的求解,如函数优化、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等领域。
3.优缺点:优点:全局搜索能力强,易于并行化实现。
缺点:对问题的描述要求高,需要预先设定好适应度函数和编码方式。
二、粒子群优化算法1.原理: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鸟群或鱼群中的群体协作行为。
每个粒子代表一个潜在解,通过追随当前最优个体和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来寻找最优解。
2.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广泛应用于连续优化问题的求解,例如参数优化、神经网络训练等。
3.优缺点:优点:收敛速度快,易于实现。
缺点:容易陷入局部最优。
三、蚁群算法1.原理:蚁群算法模拟蚂蚁在寻找食物时的行为。
蚂蚁通过信息素的释放和感知,选择路径并与其他蚂蚁相互交流,最终找到最短路径。
2.应用:蚁群算法广泛应用于路径规划、调度问题等领域。
3.优缺点:优点:适用于离散问题,具有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
缺点:参数设置较为复杂,易于陷入局部最优。
四、人工鱼群算法1.原理:人工鱼群算法模拟鱼群觅食的行为。
每个鱼代表一个潜在解,通过觅食、追随和扩散等行为寻找最优解。
《人工蜂群算法及其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蜂群算法及其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崛起,各种优化算法的应用日益广泛。
其中,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简称ABC算法)作为一种模拟自然界蜜蜂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该算法以其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良好的鲁棒性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人工蜂群算法的原理及其在语音识别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人工蜂群算法的原理人工蜂群算法是一种模拟蜜蜂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模拟蜜蜂的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等行为,实现全局寻优。
该算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雇佣蜂、观察蜂和侦查蜂。
1. 雇佣蜂:负责搜索食物源,并将找到的食物源信息传递给观察蜂。
2. 观察蜂:根据雇佣蜂提供的信息,选择食物源进行进一步开发。
3. 侦查蜂:当食物源枯竭时,侦查蜂会寻找新的食物源。
在人工蜂群算法中,每个食物源都对应一个解,通过不断迭代搜索和开发,最终找到最优解。
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鲁棒性,适用于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
三、人工蜂群算法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语音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应用广泛。
将人工蜂群算法应用于语音识别中,可以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1. 特征提取:在语音识别中,特征提取是关键步骤之一。
人工蜂群算法可以通过全局搜索和优化,从语音信号中提取出有效的特征,为后续的语音识别提供支持。
2. 参数优化: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受到多种参数的影响,如声学模型参数、语言模型参数等。
人工蜂群算法可以通过优化这些参数,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3. 模型训练:在语音识别的模型训练过程中,需要调整模型的参数以使其适应不同的语音数据。
人工蜂群算法可以通过全局搜索和优化,找到最佳的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和识别性能。
4. 噪声处理:在嘈杂的环境中,语音识别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人工蜂群算法可以通过优化噪声处理算法,提高语音识别的抗干扰能力。
人工蜂群算法
• 蜂群产生群体智慧的最小搜索模型包含基 本的三个组成要素:食物源、被雇佣的蜜 蜂(employed foragers)和未被雇佣的蜜 蜂(unemployed foragers);两种最为基 本的行为模型:为食物源招募(recruit)蜜 蜂和放弃(abandon)某个食物源。
• (1)食物源:食物源的价值由多方面的因素 决定,如:它离蜂巢的远近,包含花蜜的 丰富程度和获得花蜜的难易程度。使用单 一的参数,食物源的“收益率” (profitability),来代表以上各个因素。
• 为了解决多变量函数优化问题,Karaboga在2005 年提出了人工蜂群算法ABC模型(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一 蜜蜂采蜜机理
• 蜜蜂是一种群居昆虫,虽然单个昆虫的行 为极其简单,但是由单个简单的个体所组 成的群体却表现出极其复杂的行为。真实 的蜜蜂种群能够在任何环境下,以极高的 效率从食物源(花朵)中采集花蜜;同时, 它们能适应环境的改变。
• 4: repeat • 5: 雇佣蜂根据(2)产生新的解vi 并计算适应值 • 6: 雇佣蜂根据贪心策略选择蜜源 • 7: 根据(3)式计算选择蜜源xi的概率Pi • 8: 观察蜂根据概率Pi选择蜜源xi,根据(2)式在该蜜源附近
产生新的蜜源vi ,并计算新蜜源vi的适应值 • 9: 观察蜂根据贪心策略选择蜜源 • 10: 决定是否存在需要放弃的蜜源,如果存在,根据(1)式
• 初始时刻,蜜蜂以侦察蜂的身份搜索。其搜索可以由系统提供的先验 知识决定,也可以完全随机。经过一轮侦查后,若蜜蜂找到食物源, 蜜蜂利用它本身的存储能力记录位置信息并开始采蜜。此时,蜜蜂将 成为“被雇用者”。蜜蜂在食物源采蜜后回到蜂巢卸下蜂蜜然后将有 如下选择:
人工蜂群算法步骤
人工蜂群算法步骤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是一种基于模拟蜜蜂觅食行为的优化算法。
它模拟了现实中蜜蜂族群的行为,通过合作和竞争来寻找最优解。
人工蜂群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函数优化、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
以下是人工蜂群算法的步骤。
1. 初始化蜜蜂种群:首先,需要根据问题的特征设定蜜蜂的数量和位置。
这些蜜蜂称为飞行蜜蜂,它们会在搜索空间中随机分布。
2. 计算适应度值:接下来,根据问题的目标函数,计算每个蜜蜂的适应度值。
适应度值衡量了解决方案的优劣程度,它用来衡量目标函数值的大小或者用来评估解决方案的质量。
3. 选择侦查蜜蜂:在飞行阶段中,通过评估适应度值,选择出其中适应度最差的一些飞行蜜蜂作为侦查蜜蜂。
侦查蜜蜂将负责在搜索空间中进行新的探索。
4. 局部搜索:选择剩下的飞行蜜蜂中的一部分(这部分蜜蜂称为靠近蜜蜂)进行局部搜索,即在周围的邻域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靠近蜜蜂将跟踪当前解决方案,并在其周围进行扩展。
5. 选择挑选蜜蜂:在局部搜索的过程中,根据适应度值,筛选出其中最好的一部分解决方案,并将它们认定为挑选蜜蜂。
这些蜜蜂将负责在下一轮迭代中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6. 舞蹈搜索:舞蹈搜索是人工蜂群算法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个步骤中,挑选蜜蜂将通过局部搜索的结果,引导其他的飞行蜜蜂,更新其位置和解决方案。
这种合作和信息交流的方式使得算法具有全局搜索的能力。
7. 判断终止条件:在每一轮迭代之后,通过判断终止条件,决定是否终止算法的执行。
终止条件可以是达到一定的迭代次数、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或者运行时间等。
8. 更新最优解:在执行舞蹈搜索后,通过比较当前最优解和新产生的解决方案,更新最优解。
最优解是算法得到的近似最优解,也就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9. 迭代执行:在更新最优解之后,继续进行下一轮的迭代。
每一轮迭代中,步骤2-8将不断重复,直到达到终止条件。
通过以上步骤,人工蜂群算法可以在搜索空间中找到适应度相对较高的解决方案。
人工蜂群算法和蚁群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和蚁群算法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简称ABC 算法)和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简称ACA)都是基于自然界中生物行为的启发式搜索算法。
它们在解决优化问题方面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一、人工蜂群算法(ABC算法)人工蜂群算法是由土耳其学者Karaboga于2005年首次提出,灵感来源于蜜蜂寻找花蜜的过程。
该算法通过模拟蜜蜂的搜索行为来寻找最优解。
算法步骤:1. 初始化一群蜜蜂,每个蜜蜂代表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
2. 蜜蜂根据蜂王释放的信息素和自己的飞行经验,选择下一个搜索位置。
3. 评估每个位置的花蜜量(即解的质量)。
4. 根据花蜜量和蜜罐位置更新信息素。
5. 经过多次迭代,直至满足终止条件,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找到满足要求的解。
二、蚁群算法(ACA)蚁群算法是由意大利学者Dorigo、Maniezzo和Colorni于1992年提出的,灵感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释放信息素并利用这种信息素找到最优路径的行为。
算法步骤:1. 初始化一群蚂蚁,每个蚂蚁随机选择一个节点开始搜索。
2. 蚂蚁在选择下一个节点时,会根据当前节点的信息素浓度和启发函数(如距离的倒数)来计算转移概率。
3. 每只蚂蚁遍历整个问题空间,留下路径上的信息素。
4. 信息素随时间蒸发,蚂蚁的路径越短,信息素蒸发得越慢。
5. 经过多次迭代,直至满足终止条件,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找到满足要求的解。
三、比较原理不同:ABC算法基于蜜蜂的搜索行为,而ACA基于蚂蚁的信息素觅食行为。
应用领域:ABC算法适用于连续优化问题,而ACA在组合优化问题中应用更为广泛。
参数调整:ABC算法的参数较少,调整相对容易;ACA的参数较多,调整和优化难度较大。
局部搜索能力:ABC算法具有较强的局部搜索能力;ACA通过信息素的蒸发和更新,能够避免早熟收敛。
人工蜂群算法课件
多目标优化
多目标优化问题
多目标优化问题是指同时追求多个目标的最优解,这些目标 之间往往存在冲突。人工蜂群算法可以通过采用多目标优化 策略,找到一组非支配解,满足不同目标的平衡。
多目标优化策略
常见的多目标优化策略包括帕累托最优和权重加权法。帕累 托最优是指在所有目标中至少有一个目标达到最优解的解集; 权重加权法则是根据各个目标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寻找综 合最优解。
应用领域
函数优化
人工蜂群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函 数优化问题,如连续函数优化、 多峰值函数优化等。
组合优化
在组合优化问题中,如旅行商问 题、背包问题等,人工蜂群算法 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机器学习
在机器学习领域,人工蜂群算法 可以用于特征选择、模型参数优 化等方面。
人工蜂群算法的
02
蜜蜂的种类与行为
在选择优秀解的基础上,进行邻域搜索,进一步 优化解。
变异操作
为了增加解的多样性,对部分解进行变异操作, 产生新的解。
终止条件
01
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当算法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终 止迭代。
解的稳定性
02
03
满足预设精度
当解空间中的最优解连续多轮迭 代没有变化时,认为算法收敛, 终止迭代。
当算法达到预设精度时,终止迭 代。Leabharlann 人工蜂群算法的案04
例分析
人工蜂群算法的案例分析
• 请输入您的内容
人工蜂群算法的未
05
来展望
理论研究进展
1 2 3
深入研究蜜蜂行为 通过深入研究蜜蜂的采集行为、舞蹈行为等,进 一步揭示人工蜂群算法的原理,为算法的改进提 供理论支持。
探索与其他算法的结合 尝试将人工蜂群算法与其他优化算法相结合,如 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以实现优势互补,提 高算法的性能。
abc算法通俗理解
abc算法通俗理解ABC算法是一种用于求解优化问题的启发式算法,它的全称是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即人工蜂群算法。
它的思想来源于蜜蜂觅食的行为,通过模拟蜜蜂的觅食过程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ABC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将问题抽象成一个多维的搜索空间,每个维度表示一个待优化的参数,而搜索空间中的每个点则表示一个解。
初始时,ABC算法随机生成一群“蜜蜂”,每只蜜蜂对应一个解,并且将这些蜜蜂分为三类:“雇佣蜜蜂”、“观察蜜蜂”和“侦查蜜蜂”。
在每一轮迭代中,ABC算法首先通过调整“雇佣蜜蜂”的解来寻找更好的解。
每只“雇佣蜜蜂”会选择一个邻居解进行比较,如果邻居解更优,则当前解会被替换为邻居解。
这一过程会重复多次,直到所有的“雇佣蜜蜂”都完成搜索。
接下来,ABC算法会根据每只“雇佣蜜蜂”的适应度值,决定哪些蜜蜂成为“观察蜜蜂”。
适应度值越好的“雇佣蜜蜂”,被选中的概率越大。
然后,“观察蜜蜂”会在其邻域内搜索新的解,并进行比较和替换。
ABC算法会通过引入“侦查蜜蜂”的机制来增加算法的多样性。
在每一轮迭代中,如果“观察蜜蜂”在其邻域内搜索了一定次数后仍未找到更优解,那么该“观察蜜蜂”就会变成“侦查蜜蜂”。
“侦查蜜蜂”会随机生成一个新的解,并与当前最优解进行比较和替换。
通过不断迭代,ABC算法会逐渐收敛到问题的最优解。
在整个搜索过程中,ABC算法利用了蜜蜂觅食的行为策略,包括选择最优解、邻域搜索和多样性维持等。
这些策略使得ABC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快速收敛速度。
ABC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它可以用于求解各种优化问题,比如函数优化、组合优化、路径规划等。
与其他优化算法相比,ABC算法具有较少的参数和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在解空间中进行全局搜索,并且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ABC算法是一种基于蜜蜂觅食行为的启发式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蜜蜂觅食的过程来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它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快速收敛速度,并且适用于各种优化问题。
人工蜂群算法步骤
人工蜂群算法步骤
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简称ABC算法)是一种为了求解优化问题而设计的一种群智能算法。
它模仿了蜜蜂觅食的行为,通过信息共享和交流来搜索解空间中的最优解。
ABC算法的步骤大致如下:
1. 初始化蜜蜂群体:随机生成初始解(候选解)作为蜜蜂群体的位置,并计算各个位置的适应度值。
2. 蜜蜂搜索阶段:蜜蜂根据一定的策略选择邻近位置进行搜索。
例如,某些蜜蜂选择在已知最优位置附近搜索,而另一些蜜蜂则在整个解空间范围内进行随机搜索。
对于每个候选解,计算其适应度值。
3. 跟随阶段:蜜蜂通过共享信息来选择更好的解。
某些蜜蜂可以根据自身的适应度值和邻近蜜蜂的适应度值,选择更好的解作为新的位置。
同时,蜜蜂还可以向其他蜜蜂传递自身的位置和适应度值,以帮助其他蜜蜂更好地搜索。
4. 跟随者更新阶段:根据跟随阶段的结果,更新蜜蜂群体的位置和适应度值。
如果新的解更好,那么将其作为蜜蜂的新位置;否则,保持原位置。
5. 跟随者放弃阶段:检查每个蜜蜂的位置和适应度值。
如果某个蜜蜂在连续若干次迭代中没有改善其解,那么将其视为跟随
者,并重新生成一个新的位置作为其新位置。
6. 终止条件判断:根据设定的终止条件(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找到满意解等),判断是否结束算法。
如果终止条件满足,则算法停止,否则返回步骤2。
通过上述步骤的迭代操作,ABC算法可以逐渐趋近于最优解,并在搜索空间中找到较好的解。
蜂群算法
蜂群算法
作者:
蜂群的构成
◆ 模仿蜂群独特的繁殖、采蜜等行为的任何一种算法统称为 蜂群算法 ◆ 蜂群有严格的分工,每个普通蜂群通常有蜂后(或称为蜂 王)、雄蜂、工蜂和幼蜂组成。 ◆ 蜂后:是蜂群中唯一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主要任务是与 不同的雄蜂进行交配与产卵。 ◆ 工蜂无生殖能力,负责照顾幼蜂、采蜜等工作。 ◆ 雄蜂: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来,是整个蜂群的“警卫”和 “父亲”
如果引领蜂和跟随蜂在食物源 X i的领域内产生的新的食物源 Vi 的收益率高于X i ,则放弃食物源 X i ,即 X i 被 Vi 替换;否则, 保留 X i 。 人工蜂群算法ABC规定:如果某个食物源在预先设定的迭代 次数内未得到改进,该食物源则被放弃。显然,预先设定的 迭代次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控制参数,通常称之为”limit“。 可采用变量 triali 来记录食物源 X i 未被更新的次数,该值得 计算公式定义为
1.寻找最优解的过程
在人工蜂群算法的过程,蜂群寻找食物源的过程就是寻找待优化问题最 优解的过程,而食物源就是待优化问题解空间中的点。换言之,每个食 物源对应问题的一个解。食物源的质量对应优化问题的适应度。适应度 越高,该食物源的质量越优,也就是该食物源的收益率越高,所对应的 解最优。
16
◆ 某食物源被放弃
◆ (1)蜜蜂之间的通信。蜜蜂之间采用一种相当精确的通信方法
来进行交流,即舞蹈。
◆ (2)采蜜过程。根据在寻找食物源和采蜜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
色,蜂群中的个体被分为雇佣的蜜蜂和未被雇佣的蜜蜂。因此,蜂群 实现采蜜行为包括食物源、被雇佣的蜜蜂和未被雇佣的蜜蜂3个基本 部分。 ◆ 食物源 的价值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如离蜂巢的远近、包含花蜜的丰富 程度和获得花蜜的难易程度。通常使用参数——食物源的收益率来代 表各个因素。
蜜蜂算法30(包含实例)
• 每个食物源位置代表优化问题一个可能解 • 食物源的花蜜量对应解的适应度(fiti) • fiti=1/(1+f(x)) f>0 =1+abs(f) f<0 • 引领蜂的个数=跟随蜂的个数=种群中的解 的个数 • ABC算法中有SN个初始解(食物源数目) • 蜜蜂对食物源循环搜索,循环次数C=(1, 2,,,MCN) • 循环限制次数Limit
一种虚拟蜜蜂理论来解决数值优化问题对于多变量数值优化问题集中在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上总结蜂群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与具体问题无关算法对初值选择不敏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收敛性能
蜜蜂算法
现代设计技术 机自1005班 任永武
群体智能
• 自然界中的群居昆虫,如蚂蚁、蜜蜂、鱼群等, 个体结构都十分简单。 个体之间通过合作表现出 来的行为能力却十分复杂。 • 群居昆虫个体无智能,但通过合作从一定程度上 体现出较高的“智能”。 • 群体智能:受社会性昆虫群体行为的启发,研究 人员通过对它们的模拟产生了一系列解决传统优 化问题的新方法。 • 群体智能算法:模拟自然界生物的群体行为而构 造的随机优化算法。
求解非线性方程
• 例1
•
初始化种群:
x 3, 4
2 f ( x) x
2 x 1 0
• 种群个数=10;Xi=(i=1,2,3,4)SN=4;limit=5;MSN=20
解:由Vij = Xij + фij ( Xij - Xkj ) 产生新解与初始化的解, 做适应度值得比较,将适应度值大的解保留;这里省略上 步,直接简化选取X1=-3,X2=-1,X3=2,X4=4; 函数值:f(X1)=9+6+1=16 f(X2)=1+2+1=4 f(X3)=4-4+1=1 f(X4)=16-8+1=9
蜂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蜂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蜂群算法(Bee Algorithm)是一种启发式算法,模拟了蜜蜂群体中的寻找食物、跟随踪迹和信息交流等行为,以解决优化问题。
其基本原理是模拟自然界中的蜜蜂群体行为,分为三个阶段:
1. 探索阶段:模拟蜜蜂群体寻找食物的过程,每只蜜蜂独立随机地搜索解空间,并评估搜索到的解的质量,将其保存在“观察区”(存储候选解的集合)中。
2. 选择阶段:模拟蜜蜂群体通过观察其他蜜蜂的踪迹来选择更好的食物源的过程。
蜜蜂根据在观察区内发现的解的质量和位置信息,选择其中质量最好的几个解进行评估、搜索和更新。
3. 更新阶段:模拟蜜蜂通过信息交流来更新解的过程。
蜜蜂将自己找到的好的解、观察到的其他蜜蜂的好的解和领导蜜蜂的解进行比较,选择最好的解更新自己的位置,不断迭代,直到找到最优解或满足停止准则。
蜂群算法主要应用于目标函数复杂、多峰值、非线性等优化问题中,如旅行商问题、机器学习、物联网等领域。
与传统优化算法相比,蜂群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很好地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
第5章 蜂群算法基本理论
其实,新蜂王的产生类似于进化计算中的一个优化过程, 蜂王是优化过程中待求解问题的最优解。
5.2 蜂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图5-1 蜂群繁殖优化过程示意图
⑤ 简明性:蜂群算法的基本思想简单明了,实现步骤通 俗易懂。
5.1 蜂群算法的概述
5.1.4 蜂群算法的分类
按照机理不同,蜂群算法分为两类: 受婚配行为启发的蜜蜂婚配优化算法,也称为基于蜜 蜂繁殖机理的蜂群算法。 受采蜜行为启发的蜜蜂采蜜优化算法。 另外,还有模拟蜂王繁殖行为的蜂王进化算法,模拟蜜 蜂躲避障碍物的蜜蜂躲避算法,模拟蜂群任务分配行为的可 用于服务器动态分配的分散蜜蜂算法,等等。
Spte 1 e d Spte ed
式中,0,1,是每次蜂王速度减小的数量级。
Step5:子代产生过程。通过对蜂王以及蜂王所存储的 雄蜂基因个体的交叉过程产生子代种群个体,可采用多种交 叉方法来进行交叉,以使子代更好地继承父代的有效结构。
Step6:后代培育过程。产生子代后,由工蜂对子代个 体进行培育。
人工蜂群算法还定义了三种行为模式:搜索食物源,为 食物源招募蜜蜂和放弃食物源。招募行为形成算法正反馈, 而放弃行为导致负反馈。
5.2 蜂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初始时刻,种群由引领蜂和跟随蜂组成,引领蜂与跟随 蜂数量相同,都等于食物源数量。引领蜂首先飞出蜂巢,在 对应食物源周围进行邻域搜索,并利用贪婪原则进行选择。
5.2 蜂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巢中的工蜂可以通过“侦察员”的舞蹈来判别蜜源的方 向和距离,以及蜜源质量。当舞蹈结束后,这些侦察员就与 巢中的一些同伴一起飞回原先找到的蜜源进行采蜜。如果采 集后,该蜜源质量仍然很高,它们会回到蜂巢继续通过舞蹈 招募更多的同伴去采蜜。跟随采蜜的蜜蜂数量取决于蜜源质 量。以这种方式,蜂群就能快速有效地找到高质量的蜜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源质量对应每个可能解的适应度,用来决定整个算法的
优化方向,食物源质量的最大值对应求解问题的最优解; 采蜜相当于搜索最优解,而采蜜的速度对应求解的速度。
表中总结了蜜蜂采蜜行为与待求解的对应关系。
8
蜂群采蜜行为与待优化求解问题的对应关系
蜂群采蜜行为
食物源位置 食物源质量 采蜜速度 食物源质量最大值(最大收益度)
15
基于蜜蜂采蜜机制的蜂群算法
◆ 最常见的基于蜜蜂采蜜行为的蜂群算法是Karaboga 2005年提出的工 蜂群算法,通常称该算法为标准(或原始)人工蜂群算法,其主要是 为了解决多维和多模的函数优化问题。 ◆ 人工蜂群算法非简单、非常灵活、非常健壮,能被用于组台优化同题。 ABC算法的建模过程如下。
引领蜂:发现食物源的蜜蜂,又称为雇佣蜂 未被雇佣的蜜蜂分为跟随蜂和侦察蜂。
5
蜜蜂的采蜜机理
6
蜜源或非蜜源
蜜源A
UF EF2
S
S
卸蜜房
UF EF1
EF1
R R
为A招募跳舞区 为B招募跳舞区
UF EF1
S
蜂巢 S
蜜源或非蜜源 EF2
卸蜜房B
EF2 EF1 UF EF 2
蜜源B
7
◆ 上述蜜蜂的采蜜过程(即寻找高质量食物源的过程)类似 于进化计算中的搜索待求解问题最优解的过程,可用数学 模型表示,采用食物源位置对应待求解问题的可能解;食
0, F ( X i ) F (Vi ) triali triali 1, F ( X i ) F (Vi )
(5.6)
17
0, F ( X i ) F (V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riali triali 1, F ( X i ) F (Vi )
18
待求解问题
可行解 适应度 收敛速度 最优解
9
蜂群算法简介
◆ 在蜂群繁殖过程中,蜂后的婚飞起着关键作用。 婚飞可看作是在空间区域的一系列状态之间进行 转移,蜂后以一定的速率穿梭于空间中的不同区 域,并在各个区域内随机的与碰到的雄峰交配。 在婚飞的开始时刻,算法给蜂后赋予较大的能量 和速度,使其快速飞行,进行大范围跳跃,并随 机产生雄蜂。随着能量的逐渐降低,蜂后开始低 速寻找雄蜂。在能量消耗至接近于零或在受精囊 装满时,蜂后返回蜂巢
◆ (1)蜜蜂之间的通信。蜜蜂之间采用一种相当精确的通信方法
来进行交流,即舞蹈。
◆ (2)采蜜过程。根据在寻找食物源和采蜜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
色,蜂群中的个体被分为雇佣的蜜蜂和未被雇佣的蜜蜂。因此,蜂群 实现采蜜行为包括食物源、被雇佣的蜜蜂和未被雇佣的蜜蜂3个基本 部分。 ◆ 食物源 的价值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如离蜂巢的远近、包含花蜜的丰富 程度和获得花蜜的难易程度。通常使用参数——食物源的收益率来代 表各个因素。
S (t 1) * S (t )
E (t 1) E (t )
式中
(5.2) (5.3)
——速度衰减因子 [0,1] ——能量的递减量
13
MBO算法的流程
该算法假定只有一只蜂后,令蜂后代表欲求解问题的当前最优解,该解 可用蜂后的染色体进行描述。基本流程如下: ◆ step1、 随机产生蜂后的染色体,即问题的最初解,并应用局部搜索 算法优化该初始解,得到一个质量较高的蜂后。 ◆ step2、当蜂后婚飞次数未达到预先给定的最大值时。 1) 初始化蜂后的能量和速度, 2) 当蜂后的能量大于0时或者受精囊未装满时 蜂后在状态空间进行飞行,依据5.1选择交配的雄峰。 如果雄蜂被蜂后选中,则将该雄蜂的精子加入蜂后的受精囊。 依据式(5.2)和式(5.3)更新蜂后的能量和速度。 3)通过单倍体交叉及变异操作产生多个幼虫。 工蜂来照顾各个幼虫。
1.寻找最优解的过程
在人工蜂群算法的过程,蜂群寻找食物源的过程就是寻找待优化问题最 优解的过程,而食物源就是待优化问题解空间中的点。换言之,每个食 物源对应问题的一个解。食物源的质量对应优化问题的适应度。适应度 越高,该食物源的质量越优,也就是该食物源的收益率越高,所对应的 解最优。
16
◆ 某食物源被放弃
智能优化算法
蜂群算法
作者:
蜂群的构成
◆ 模仿蜂群独特的繁殖、采蜜等行为的任何一种算法统称为 蜂群算法 ◆ 蜂群有严格的分工,每个普通蜂群通常有蜂后(或称为蜂 王)、雄蜂、工蜂和幼蜂组成。 ◆ 蜂后:是蜂群中唯一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主要任务是与 不同的雄蜂进行交配与产卵。 ◆ 工蜂无生殖能力,负责照顾幼蜂、采蜜等工作。 ◆ 雄蜂: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来,是整个蜂群的“警卫”和 “父亲”
14
MBO算法的流程
如果最优幼虫(适应度最大的幼虫)所对应的适应度大于蜂后所对应的 适应度。则用最优幼虫的染色体代替蜂后的的染色体。即更新当前最优 解。 4)杀死其他的幼虫(增强解的多样性);婚飞次数加1,转步骤1)。 ◆ 输出蜂后所对应的最优解,算法结束。 该算法流程的几点说明: (1)由于蜂后代表欲求解问题的当前最优解,因此蜂后基因的优劣直接影 响算法的收敛速度及最终结果。如果在初始时能给蜂后赋予较优的基因, 也将大大加快算法的收敛,提高算法的性能。因此,在算法的步骤(1) 采用了局部搜索算法对蜂后进行优化。 (2)由于雄蜂是单倍体,因而雄蜂的精子只代表部分解,即未给出解的全 部信息。 (3)蜂后的受精囊中装入的是所有与其进行交配的雄蜂的精子。 (4)所产生的各个幼虫,即为所产生的新解
2
蜜蜂的行为
蜂群的繁殖进化过程如图
雄蜂
蜂王 每次选择 一只雄蜂 (可多次 选择)
被选雄蜂
交配 产卵
如果最好的 幼蜂优于蜂 王则替换
工蜂
幼蜂
照顾 幼蜂
被选 幼蜂
选择最好的幼蜂
3
◆ 由图可以看出,蜂后担任了蜂群的繁殖任务。蜂后性成熟 后,年轻的蜂后会进行婚飞(为了交配而飞行),7-20只 雄蜂会追随其后,蜂后选择其中一只雄蜂与其进行交配, 直至他的受精囊装满精子后,便飞回蜂巢。3天后蜂后进 行产卵,未受精的卵孵化成雄蜂,受精卵则根据所提供的 食物质量孵化成下一代蜂后。
S (t )
——蜂后Q在时刻t的速度。
11
◆ 算法初始时刻,蜂后速度较大,跟多个雄 峰交配,种群的多样性能较好的保留下来; 后期,蜂后速度较小,雄蜂的适应度起主 要作用,蜂群的良好基因得以保留。
12
prob(Q, D) e
( f ) S (t )
◆ 从式(5.1)显然可以看出,在蜂后Q婚飞的开始时刻(此 时速度较大),如果雄蜂D的适应度和蜂后Q的适应度相 同时,那么蜂后Q选择与雄蜂D交配的概率较大。但是随 着时间推移,蜂后的速率S和能量E将分别根据式(5.2) 和式(5.3)得到衰减。
如果引领蜂和跟随蜂在食物源 X i的领域内产生的新的食物源 Vi 的收益率高于X i ,则放弃食物源 X i ,即 X i 被 Vi 替换;否则, 保留 X i 。 人工蜂群算法ABC规定:如果某个食物源在预先设定的迭代 次数内未得到改进,该食物源则被放弃。显然,预先设定的 迭代次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控制参数,通常称之为”limit“。 可采用变量 triali 来记录食物源 X i 未被更新的次数,该值得 计算公式定义为
◆ 首次交配时,蜂后的飞行速度最快,每交配一次,蜂后的 飞行速度有所衰减,当蜂后弱到一定程度时,则由成熟且 胜任的幼蜂代替,即产生新一代蜂后,原蜂后的生命周期 结束。 ◆ 可见,蜂群繁殖进化过程也是蜂后不断更新的过程
4
采蜜行为
◆ 真实的蜜蜂种群能够在任何环境下,以极高的效率从食物源(花朵) 中采蜜,并能适应环境的改变。那么种群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和采蜜 的呢?
10
◆ 在空间搜索的每一步,蜂后Q通过式(5.1)来计 算选择雄蜂D进行交配的概率 prob(Q, D) :
prob(Q, D) e
( f ) S (t )
(5.1)
式中
( f )
prob ——成功交配的概率;
——雄蜂D所对应的适应度(通常为目标函数 值)与蜂后Q所对应的适应度之差的绝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