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世界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诱发和激 化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
五、牙买加体系 (一) 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 正案的产生
1. 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
2. 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 3. 增加成员国在基金组织中的基金份额
(二)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 以美元为主体的多元化国际货币储备 体系 2. 以浮动汇率制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兼 容的混合汇率制 3.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1)无独立法定通货的 汇率安排
37
20%
38
20.43%
40
21.51%
(5)爬行钉住(Crawling Pegs) (6)爬行区间钉住 (Exchange Rates within Crawling Bands) (7)不事先公布干预路径(目标)的管理浮动
(Managed Floating with No Predetermined
Path for the Exchange Rate) (8)独立浮动(Independent Floating)
(四)崩溃
1、 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第一, 美国国际收支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
第二,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能够保证美元对黄金的有限 兑换性。
第三, 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
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
美元荒 美元灾 美元危机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971年“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
(三) 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缺陷 1. 货币本位问题上没有取得突破性进 展 2. 浮动汇率长期化。 3. 国际支付问题严重化。
阅读材料:
《周小川:应创造可保币值稳定的超主权储备货币 》 /a/20090323/002812.htm
第二节 汇率制度
一、汇率制度及其分类
浮动汇率制两大类。
(一)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是指本币对外币规定有货币平价,现实汇率受货币 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的汇 率制度。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有义务干预外汇市 场以维持市场汇率的稳定。 固定汇率制包括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纸 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 共同点体现在: ①各国对本国货币都规定有金平价,中心汇率 是按两国货币各自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的。 ②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围绕中心 汇率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LOGO
第三章 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汇率制度的概念 及其分类,关于固定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的 传统争论,货币局制度的特点及其风险与收益, 联系汇率制的运行机制,货币替代以及美元化的 概念,外汇管制的概念、方式以及成本和收益分 析,我国现阶段的外汇管理和人民币汇率状况。 引导同学运用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的相关理论对 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以正确看待目前世界各国汇 率制度选择和外汇管制问题。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 汇率制度
第三节 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 第四节 外汇管制 第五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和人民币汇率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1.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国际货币体系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是指在国
际经济关系中,为满足国际间各类交易的需要,
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的变动符合自己实现国内
外经济政策目标的需要。
政府干预汇率的方式主要有:
道义劝说:亚洲金融危机、2008金融风暴 公开市场业务:抛售外汇、黄金 经济政策:提高利率 借外债:外国政府、金融机构、IMF 法定贬值:破罐子破摔
1999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 划分为八大类: ( 1 ) 无 独 立 法 定 通 货 的 汇 率 安 排 (Exchange Arrangements with No Separate Legal Tender)
(三) 特点与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称为以美元为中心的“新金 汇兑本位制”(New Gold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显示出这个货币体系与历史上的金汇兑本位制 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之处,表现在:
1.国际准备金中,黄金与美元并重,而不只 是黄金;
2.国际储备资产中,美元是唯一的主要储备 资产,而不是战前的美元、英磅、法郎并重;
3、储备制度
在储备制度方面,确定黄金和美元同为主要国际储 备资产的储备体制。
4、国际收支调节制度
成员国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得加以限 制,不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制度。
5、组织形式
1945年12月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 1945年 12月,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从IMF进行新分类以来各国汇率安排的实 际情况来看(见表3.1)其中采取无独立法定 通货的汇率安排和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的
国家略微有所增加,实行货币局制度和爬行钉
住的国家基本保持不变;其中变动最大的是管 理浮动和单独浮动类。
表3.1 IMF成员国的汇率安排
1999 时间 构成 汇率安排类型 成员国数量 (个) 比重(%) 2000.12.31 成员国数 量(个) 比重 (%) 2001.12.31 成员国数 比重(%) 量(个)
3、1944年7月1日至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
州的布雷顿森林城举行了由44个国家参加的
“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以“怀特
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为《布雷顿
森林协定》。
(二)内容
1、本位制度
建立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货币 的黄金----美元本位制。实行两个挂钩:一是美元与黄金 直接挂钩,各国确认1934年美国规定的35美元折合1盎 司黄金的官价,即1美元含金量0.888671克,各国货币 当局或中央银行可随时用美元向美国政府按上述官价兑 换黄金;二是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 元建立固定汇率关系。这样各国货币就钉住美元,美元 则成了黄金的等价物,成为国际货币的中心。这一内容 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
汇 率 制 度 ( Exchange Rate Regime or Exchange Rate System)又称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 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出的一系列规定或安排。
传统上,根据有没有规定货币平价以及汇率
波动幅度的大小,汇率制度可划分为固定汇率制和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建立
1、1943年3月,英国发布其财政部顾问凯恩 斯(J.M.Keynes)拟定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 (Proposal For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又称凯恩斯计划,(KeynesPlan)。 2、1943年4月,美国发表以怀特 (H.D.White)为首起草的“国际稳定基金计 划”(Proposals For The United and Associated Nations Stabilization Fund), 又称怀特计划(White Plan)。
三、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不 同的演变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范围 内自发形成了典型的国际金本位制,两次世界大 战之间演化为非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 和金汇兑本位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布雷顿 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基础上 建立了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又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3年以后,牙买加协定(Jamaica Agreement) 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确认了多元化 的国际货币体系。 在汇率安排上,典型的金本位制在世界范围 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可 调整的钉住汇率制,仍属于固定汇率制范畴;现 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实行的是管理浮动汇率制。
3.只允许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 美国兑换黄金,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 本位制; 4.规定了统一的货币平价及各国汇率变动 的幅度,类似但不同于金汇兑本位制的金平 价及上下输金点,为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5.建立了国际金融机构,监管和维系战后 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秩序,签订了具有约束力 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不同点体现在:
①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是自发形成的;而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率制是通过国际间
的协议人为建立起来的。 ②金本位制下各国之间的汇率能够保持真正的 稳定;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金平价是可以调 整的。因此,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是典型的 固定汇率制,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 严格来说只能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货币本位(Money Standard)是度量货币价值的标准, 它确定了国际储备资产或国际货币的性质。根据货币本位, 可将国际货币体系分为以黄金作货币本位的金本位制、与 黄金脱钩的信用本位制(纸币本位)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金 汇兑本位制; 根据汇率弹性的大小和调节机制的不同,国际货币体系可 分为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有 弹性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和管理浮动汇率制。
按照政府是否干预来区分,浮动汇率制可分
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自由浮动(Free Floating),又叫清洁浮动
(Clean Floating),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不
加任何干预,完全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 的变动而自由涨落。 管理浮动(Managed Floating),又叫肮脏浮 动(Dirty Floating),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
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之一倒塌了。
十国集团于1971年12月底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大厦 举行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达成了所谓的“史密 森学会协定”。 1973年3月,各国相继以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各 国货币与美元脱钩。从而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 货币体系的彻底瓦解。
(Adjustable Pegging System)。
(二)浮动汇率制 浮 动 汇 率 制 (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本币对外币不规定货币平价, 也不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现实汇率不受平价 制约,而是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而变动 的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的货币当 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
4、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分析 (1)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 主要储备资产,蕴含着难以解脱的内在矛盾。
“特里芬难题”
(2) 布雷顿森森体系实行固定汇率制,存在不 可克服的缺陷。
①它使相关国家陷入两难困境。 ②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调节国际收支的代 价高昂。 ③ 汇率安排过于僵硬,难以抵御短期国际投机性资本流 动的冲击。
2、汇率制度 维持固定汇率制的安排。国际货币基 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一般只能 在法定平价上下1%的范围内波动,各国政 府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护汇率的稳 定,只有在一国国际收支“根本不平衡” 时,才允许货币贬值或升值。事实上,布 雷顿森林体系采用的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 汇率制(Adjustable peg)。
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的职能作用及其它有 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制定的协定、规则和建 立的相关组织机构的总称。
2.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货币 体系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汇率及汇率制度 (2)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3)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4)国际货币事务的协调和管理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划分
国际货币体系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货币本位,二 是汇率制度。
(2)货币局(Currency Board Arrangements)
(3)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水平钉住)
(Other Conventional Fixed Peg Arrangements)
(4)水平区间钉住 ( Pegged Bands) Exchange Rates within Horizont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