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学实录
《葡萄沟》教学实录
![《葡萄沟》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b705848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3.png)
《葡萄沟》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会认新疆、吐鲁番等词语, 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花八门、热忱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领会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抓住重点词句, 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憧憬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宠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体会葡萄沟的美妙,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学文, 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及葡萄干的色鲜味甜。
【教学打算】课件、葡萄干【教学过程】一、沟通铺垫1、完毕了台湾省的日月潭之旅后, 上节课我们又踏上了奔赴漂亮葡萄沟的旅途。
此时此刻谁能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和你课后的了解, 说说关于新疆、关于葡萄沟, 你还知道些什么?2、学生沟通查阅的资料。
3、教师也有一个资料和大家共享, 《西游记》大家都看过吧?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动故事还记得吗?孙悟空借芭蕉扇是为了, 对扑灭火焰山的大火。
教师告知你, 葡萄沟就位于火焰山的西端, 沟中生气勃勃,绿意盎然, 和光秃秃的火焰山相比, 形成了显明的参照。
大家想不想走进沟中, 去好好巡游一番?二、挖掘体验1、那教师请大家用你喜爱的方式再读读书, 坚信你会有许多漂亮的新收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刚刚看大家读得特别投入, 那谁想自告奋勇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生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读出水果的多〕3、师生合作, 老师引读:通过刚刚的了解, 我们知道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那里出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 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 到了九十月份, 〔人们最宠爱的葡萄成熟了〕。
哦, 人们最宠爱的葡萄成熟了, 那我们班的小挚友喜爱葡萄吗?好, 教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 行吗?说去就去, 请看大屏幕。
谁来读?2、你来。
谁听出来了, 葡萄种在哪儿?〔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 用你们的慧眼细致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茂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3138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1.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详细描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的教案内容如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一个课文《葡萄沟》。
这篇课文描绘了葡萄沟美丽的风光和那里人们的生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将了解葡萄沟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葡萄种植和酿酒工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葡萄、沟”等9个生字,会写“结、葡”等13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的风光美和人们的生活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了解葡萄沟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激发对祖国美好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五光十色”和“飘香”等词语的意思。
2. 教学重点:会认“葡萄、沟”等9个生字,会写“结、葡”等13个生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2. 生字教学(10分钟)(1)自读课文,学生圈出生字,并组内交流。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3)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讲解字义并组词。
3. 课文朗读(10分钟)(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4. 理解课文(10分钟)(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书写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结构。
(2)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书写成果,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葡萄沟美丽风光人们生活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葡萄沟的美景。
3.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地方,写一写那里的美景和风土人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葡萄沟的美丽风光,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美好风光的热爱之情。
11 葡萄沟 教学实录
![11 葡萄沟 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6f443e6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a.png)
11 葡萄沟教学实录《葡萄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
3、抓关键词句,借助图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葡萄沟的特点和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重难点:抓关键词句,借助图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葡萄沟的特点和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在这个单元呢我们一起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说到鹳雀楼你会想到什么?看到庐山瀑布你会想到什么?提到黄山你又会想到?还有我国台湾省著名风景区——日月潭。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到祖国另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大家请看,聪明的孩子谁能告诉我这是哪里?(出示图片)葡萄沟。
谁来读一读。
生1:葡萄沟生2:葡萄沟师:你读的真好,葡萄的萄是轻声。
全班同学再来读一读。
想要去葡萄沟旅游可没那么简单呢,我们维吾尔族老乡说要考考大家,只有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去到葡萄沟旅游。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齐读)生:开火车读,老师发现他把“热情好客”的“好"读的非常标准。
生:齐读师:老师仿佛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感受到了你们想要快点儿去葡萄沟看看的急切心情。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让我们一起去这个好地方看一看吧!(出示第一自然段)师:谁来读一读,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葡萄沟好在哪?生1:出产水果师:是啊,葡萄沟有?(出示水果图片)生2:水果多师:(出示图片)为什么这里这么多水果,不叫杏子沟?桑葚沟?偏偏要教葡萄沟呢?生1:葡萄多。
师:哪一个自然段在重点描写葡萄沟多呢?生2:最喜爱。
师:哪一个自然段在描写人们最喜爱的葡萄呢?师: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吧!葡萄种在什么地方?什么是梯田呢?你见过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生:一层一层的就好像我们爬的楼梯一样。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1d529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9.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 葡萄沟(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对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进行了深入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主要内容是描绘了葡萄沟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物产,通过形象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的美丽和富饶。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形象生动的描绘,感受葡萄沟的美丽和富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辅导生字词的学习。
3. 课文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绘,感受葡萄沟的美丽和富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做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葡萄沟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练习写字,重点练习“葡萄、丰富”等生字。
3. 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一下你心中的葡萄沟是什么样子,用笔画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对生字词的掌握也较好。
但在课堂练习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描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葡萄沟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增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是课文的描绘和理解,是生字词的掌握,再者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案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441e5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6a.png)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案教学要求:1.研究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书写12个生字。
2.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
3.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具学具: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1.指出“葡萄沟”这个地名的有趣之处,认识“沟”这个字。
2.听录音范读,再让学生自读课文。
3.研究要求:1)读准字词,读好难句、长句。
2)边读边记,葡萄沟好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找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
2.让学生自由汇报葡萄沟的优点。
3.检查学生了解课文的情况。
1)葡萄沟在哪里?认识“疆”、“吐鲁番”。
2)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讲解“梯田”的概念。
3)秋季成熟的葡萄,五十分熟。
4)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市场,有的制成葡萄干。
三、精读感悟,重点探索一)、研究课文第1自然段,让我们马上到葡萄沟去看看葡萄吧?1.自由读,指名读,然后评一评,齐读。
2、划出表示月份的词语。
这些词语都表示什么?那么这一段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水果多呢?这一段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是从第一句开始的。
这些句子告诉我们夏季到秋季都有很多不同的水果可以品尝。
3、板书:“盛产水果。
”让我们数一数,读一读。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这么多的水果中,强调了一种水果最受人们喜爱,是“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你能带着喜爱的感情读一读吗?谁愿意?(指名读,赛读)4、指导书写:“蜜”与“密”。
看到“密”字,读到“茂密”,你是否想到了葡萄生长的情况呢?二)研究第2自然段同桌交流汇报。
1、自由读一遍,标出这一段一共有四句话。
2、指名四个同学分别读这四句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4934a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9.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我以我的口吻,为二年级上册11课《葡萄沟》设计了一份教案,期望通过这份教案,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
本课主要介绍了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以及那里的葡萄种植和葡萄制品加工情况。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对葡萄沟的描述,以及对葡萄制品的加工方法的说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图片和音乐的形式,引入葡萄沟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生字词。
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述,以及对葡萄制品的加工方法的说明。
5. 实践练习:学生自选一种葡萄制品,进行制作,体验葡萄制品的制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葡萄沟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葡萄种植葡萄制品加工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画一画你心中的葡萄沟,并写一写你对葡萄沟的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需要加强,下一步要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去葡萄园,亲身体验葡萄的种植和采摘过程,加深学生对葡萄沟的理解。
这份教案,我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同时,我也期待在教学过程中,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在教案中,我提到了以图片和音乐的形式引入葡萄沟的自然风光。
这个环节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葡萄沟这样的地方可能比较陌生。
《葡萄沟》课堂实录
![《葡萄沟》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edeeee89a8114431b80dd873.png)
《葡萄沟》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11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2.过程与方法: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教学重点: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难点: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四、教学准备:1.一张中国地图。
2.介绍吐鲁番葡萄沟的课件或放大的课文插图(内容有:①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美丽极了。
②维吾尔族的姑娘和小伙子正欢天喜地地摘葡萄。
③人们把收下来的葡萄送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④维吾尔族老乡摘下最甜的葡萄热情招待客人。
),配以课文朗读。
3.少量的葡萄干和一顶维吾尔族小帽。
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情感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随音乐做动作。
)2、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
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3、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雅不雅克西?(雅克西)出示课题:《葡萄沟》,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师板书:葡萄沟)老师出示中国地图,简介葡萄沟。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同学们想去葡萄沟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特别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我们刚才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不少新朋友吧(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好吗?(说说部首、用字组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换偏旁、编字谜、形声字……)我们把这些生字放进词语里,我来考考大家!(读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3、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是雅克西。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df60e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0.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篇1【课文特点】这篇课文介绍俺这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表达了作者热情赞美葡萄沟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使同学知道俺国新疆吐鲁番怎样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训练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协助同学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俺国新疆有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出产水果,被称为瓜果之乡,你们想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今天,俺们就到这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配乐范读课文边听边考虑: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读后提示不懂的问题。
三、通过同学的质疑引出目标带着这些问题俺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俺们还要学习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朗读得,谁背的最快。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2、看图或投影:突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
3、怎样读才干读出这种喜爱呢?(练读──指读──齐读)过渡: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其中葡萄中外,为人们所喜爱,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呢?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考虑:第二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同学讨论明确:(投影)第一句: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句:葡萄的枝叶茂密。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结和又多又好。
第四句:维尔吾尔族才乡拿葡萄热情待客。
2、比较句意,用取主舍次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⑴ 让俺们来看看这4句话讲了几个意思?(几句话算一个意思)⑵ 同学讨论明确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个意思:葡萄枝繁叶茂且又多又好。
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重点理解3、4句:⑶ 这两个意思中,哪是主要的呢?⑷ 俺们的归纳段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一个自然段当中会有几个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大的就是主要的,仅仅是次要的,留下主要的,舍掉次的就是取主舍次,所以有主舍次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⑸ 谁能用取主舍次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抓词语,谈理解:你人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先谈枝繁叶茂:像……绿色的凉棚。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18be2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2.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
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掌握课文生字词]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
)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
(纠正部分字读音)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
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11 葡萄沟 教学实录_1
![11 葡萄沟 教学实录_1](https://img.taocdn.com/s3/m/ba02dd4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d.png)
11 葡萄沟教学实录《葡萄沟》教学实录《葡萄沟》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介绍了新疆吐鲁番水果之乡“葡萄沟”。
执教者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教学,从课文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品词析句,体会葡萄沟的美丽和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从而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中,执教者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重视培养學生的想象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旅游?生:想!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就是葡萄沟。
(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的“萄”要念轻声,同学们读一读。
生读词语。
师:(课件出示卡通小火车)请同学们有序地登上小火车,前往终点站——葡萄沟。
(小火车行驶了一段路程后,前面出现了几块大石头。
)哎呀!大石头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怎么办呢?(课件提示收集能量,拥有足够多的能量就能清除掉这些石头。
)大家有没有信心清除掉这些石头呢?生:有!师:(课件出示一串串带有生字词的葡萄。
)大声读出这些词语,我们就能收集到能量,快试试吧!生:(读词语)月份、山坡、搭起……(读对词语,葡萄就会自动掉进果篮里。
)师:瞧,词语宝宝也登上了我们的小火车(课件出示一列载着词语的小火车),让我们一起读出小火车上的词语,收集更多的能量吧!生:(读词语)月份、山坡、枝叶、搭起、老乡、收下、城市、利用、热情好客。
师: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我们收集的能量足够清除路上的石头了,现在继续前进!【评析】执教者创设“旅游”情境导入教学,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的导入教学既有趣又有代入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葡萄沟很美!请你仔细听导游的介绍(播放录音范读课文),想一想,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全)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2017部编人教版二上语文《11、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
![2017部编人教版二上语文《11、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3b1da102768e9950e7380d.png)
“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想一想“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写出了颜色的多和美,但“五光十色”还写出颜色有光亮,这样就更美了,因为成熟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所以这儿不能换“五颜六色”。)
是啊,葡萄不仅颜色多样,而且颗粒饱满、有光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爱不释手。(板书:美)
四方方的房子。
阴房是制作葡萄干的。
②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生读相关的句子。
师:葡萄成熟以后,人们把成串成串的葡萄挂在阴房的架子上,关上门,不让它们淋雨、晒太阳。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由于葡萄沟就在火焰山附近,造成了葡萄沟干热又多风。阴房里的葡萄经过四十多天就能变成葡萄干了。
③这阴房里制作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呢?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
3 . 延伸推荐:书籍《千山一叶》、电视片:《请您欣赏》等。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
11 葡 萄 沟
(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 五光十色[多、美]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色鲜味甜
作业
设计
1.按要求预习
2.抄写生字词
3.完成本课优化设计
教学
反思
齐读全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方法,把自己喜欢的这段话背诵下来。
四、指导书写,完成作业
1.书写:老、收、城、市、利
有三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题。
五、拓展思维,延伸阅读
1.用一句话来夸夸葡萄沟。
2.根据课文内容为“葡萄沟旅游开发公司”设计一则广告,使更多的人了解葡萄沟,喜爱葡萄沟,到葡萄沟来参观旅游。
四、拓展思维,随机练说
小结:第二段作者在写葡萄生长过程时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葡萄的样子、数量、颜色等方面写具体。那你能不能学着作者写葡萄的方法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水果或物品呢?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优秀教案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4cc52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1.png)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优秀教案葡萄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虚拟情境,让学生游览葡萄沟,感受葡萄沟的美好之处。
2.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记忆“葡萄沟碉堡”等词语,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4.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具学具:葡萄沟图或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葡萄吗?在中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想去那里看看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游览一番,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认识。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读后提问: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你找到这句话了吗?(指名答)(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精读感悟一)研究课文第1自然段1.请同学读第一段。
(指名读)2.葡萄沟盛产什么?(指名答)(水果)3.引导学生读第一段并赛读。
二)研究第2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二段,找出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是种在什么地方。
2.出示图片,讲解梯田的概念。
3.登上山坡,观察葡萄生长情况,感受“茂密”的含义。
4.描述葡萄架像什么,引导学生感悟“凉棚”的意义。
5.引导学生朗读描写葡萄的句子。
在秋季,葡萄挂在绿叶下,有各种颜色,如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和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教师出示葡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理解“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
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他们看到的葡萄,如“五颜六色”或“五光十色”。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词语,悟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出示课件感悟“五光十色”。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光”先组词,体会出一串串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美丽极了!学生读出这句话,理解葡萄的美丽。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表达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a4e2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
我们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文、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一幅葡萄沟的图片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 生字词学习:我将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词。
4. 课文解析:我将详细解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5. 随堂练习: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6. 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幅板书,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
7. 作业设计:我将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一幅你喜欢的画面。
答案:略2. 请写一篇关于你去过的一个美丽的地方的作文。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
同时,我还将拓展延伸,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这就是我对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的教案。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环节。
我选择以葡萄沟的图片来引入课题,这是基于学生对于图片的兴趣和直观感受。
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葡萄沟的景色,这对于他们后续理解课文内容有着重要的帮助。
同时,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机会。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课比赛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课比赛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d1b1dc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c.png)
《葡萄沟》教学实录一、导入课题,了解地名1.同学们,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瞧,它是一只小兔子.小兔子要带大家去旅行,猜猜它会带我们去哪里?生:葡萄沟。
2.葡萄沟在中国的什么地方?生: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
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地图)新疆是我国的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一个市,而葡萄沟是吐鲁番著名的旅游胜地。
我们可得把这位置记准确喽,再来读一读。
3.(小兔子录音: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葡萄沟可是个好地方)师:是吗?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咱们今天就跟你走一趟,看看葡萄沟到底好在哪里。
出发之前,我们的得做好攻略,2分钟时间先来读读课文,看看葡萄沟什么地方最吸引你?试着用横线把他画下来。
(板书课题)4.(生自汇报)预设:1.你是冲着哪儿的葡萄去的.2.看来你是个十足的小吃货。
既然葡萄沟那么有魅力,那我们还等什么?快出发吧。
二、关注课文,走进葡萄沟到了到了,(闻一闻)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水果香味,快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水果?(生说)(回归课文: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图片介绍:沙果又叫海棠果,形状像小苹果),到了九十月份有(人们最爱吃的葡萄成熟了)2.我们赶快到葡萄园里看一看吧。
葡萄园可真大啊,这里的葡萄种在哪呢?(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看,这就是梯田,它的样子像极了我们常用的梯子。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梯”这个字的(生说)3. 瞧这梯田上绿油油的都是葡萄的叶子,快登上山坡看看葡萄叶长得怎么样?生:茂密识字:密,对比蜜A.大家看”密“这个字在课文中还藏着一个孪生兄弟呢?谁发现了?生:蜜桃的“蜜”(你可真善于观察)师:瞧这就是蜜桃,不都是桃子吗?怎么在葡萄沟成了“蜜桃”?生:蜜桃格外甜师:哪个字让你感觉格外甜?生:蜜字。
师:是呀,你看蜜这个字,它是一个形声字,上面的宓表示它的读音,下面的虫子就是蜜蜂,蜜字的造字本意是“蜜蜂春夏酿蜜,然后安然的度过秋冬。
B扩词:因为蜂蜜很甜,所以我们把很甜的桃子,叫“蜜桃”,那么很甜的枣,我们叫——蜜枣蜜柚C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认还要会用.我这准备了2道题目,谁来挑战一下。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7cb378f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d.png)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葡萄沟》课堂实录葡萄沟师:猜猜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哪玩玩?生:葡萄沟师:说出来生:葡萄沟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葡萄沟”(板书)。
很好,小朋友都知道看老师的笔画。
一起读一遍。
生:葡萄沟师:我们要去葡萄沟,那么我们对葡萄沟要有所了解。
好,现在请小朋友赶快打开书本,把书本翻到53页。
师:看看哪位小朋友通过读能对葡萄沟有初步的了解。
开始师:自己读自己的师:刚才我真的发现小朋友读书姿势很好,而且有的小朋友读了一遍,马上读第二遍。
看来我们的小朋友真是很棒很棒。
好,通过你们初步的了解,我们来聊聊。
师:葡萄沟在哪儿?生:新疆师:那里盛产?生:葡萄生:水果师:对呀,五月有——生:杏子师:七八月有——生:香梨、沙果师:还有什么?生:还有葡萄师:葡萄是人们最——生:最喜欢的水果师:葡萄是人们最喜欢吃的,那我们今天就去葡萄园看看。
师:好,坐上汽车。
看看谁已经坐好了。
出发了。
葡萄园到了。
葡萄种在哪里?请小朋友赶快找找。
师:对,看这小女孩手举得多好。
在哪儿?你先说。
生:山坡的梯田上师:你来生:山坡的梯田上师:谁还想说?小男孩你来生: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师:都找到了吗?生:找到了师: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一备读师:这是什么?生:山坡师:对,这就是山坡师:像梯子一样往上爬的就是生:梯田师:这就是生:梯田师:下车,登上梯田看看这葡萄长得怎么样?快看,葡萄长得怎么样?师:你来说说生: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师:噢,真棒。
还有呢?你来生: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还有淡红的师:枝叶长得怎么样?生:茂密师:谁找到这个句子?你来生:枝叶、枝叶师:别急生: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师:就像生:就像搭起了绿色的凉棚师:真不错。
你来生: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绿色的凉棚师:他读得更棒,能带上自己的感情了。
你们能读吗?生:能师:那我们来。
“茂密的枝叶”起师:看,这是什么?生:凉棚生:葡萄藤师:这是什么?生:叶子师:一片叶子叫茂密吗?生:不叫师:不叫,那两片——生:不叫师:不茂密,那三片、四片——生:不叫师:什么叫茂密?生:很多师:很多很多才叫——生:茂密师:好,我们都知道了,那就一起来把叶子画上去。
《葡萄沟》教案实录
![《葡萄沟》教案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6adcdbf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7a.png)
《葡萄沟》教案实录《葡萄沟》教案实录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葡萄沟》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
《葡萄沟》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精品?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抓住本课的语文因素,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深入理解“为什么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目标2教学准备:演示文稿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葡萄沟。
2、师:“沟”是我们这一课要学写的一个字,同学们,它在构字特点是——左窄右宽。
师:看到这个字,让你想到了哪个字?(区分“钩”和“沟”,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记忆区分并书空“沟”)3、齐读课题。
【教学思考:学习方法应该随时随地地向学生进行有效的传递,哪怕在导入环节。
“沟”这个生字,我没有一略而过,而是让学生通过形近字的区分进一步掌握记字的方法。
记字方法(学习方法)不是教一次学生就能去习惯运用的,所以我们需要经常提醒学生,最后达到让他们在熟中生巧,在熟中旁通。
】二、检查预习师: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你们觉得自己预习的怎么样?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吗?1、谁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什么?2、出示生词师:这是这篇课文中的词语宝宝,谁愿意读?(1)指名读(2个)(2)开火车读(小火车开的棒极了)(3)齐读(4)扩词练习。
(5)集体读3、出示生字。
师:现在只剩下生字宝宝了,你还会读吗?(1)指名读(2)同桌检查。
(3)齐读【教学思考: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成功的预习作用有二,其一:好的习惯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而预习正是学习的一种好习惯;其二: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明大致了解本课的内容,能节省课堂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其三:预习对于一些学习后进生来说,作用更加明显。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1《葡萄沟》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1《葡萄沟》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287e61b04afe04a1b071de8a.png)
11 葡萄沟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在比较中理解词语(教学重点)师:葡萄沟有各种各样的葡萄,用一个词形容——生:五光十色。
师:五光十色,形容——生:很多的颜色。
师:还有一个词,也表示颜色多。
这个词语是什么?生:五颜六色。
师:那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生:“五光十色”是指什么颜色都有。
师:你的意思是说“五颜六色”表示的颜色不够多?生:“五颜六色”比“五光十色”表示的颜色少,“五光十色”是十,“五颜六色”是六,十比六大。
师:老师告诉你,这里的“六”和“十”不是指真的只有六种颜色或十种颜色,而是指颜色很多。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哪儿不同。
看看这两个词中,还有哪个字不同。
生:我发现了,“颜”和“光”不同。
师:给“光”字组词。
生1:光明。
生2:阳光。
生3:光亮。
生4:金光。
师:这里的“光”指什么?生:亮光。
师:哪儿来的亮光?生:阳光。
师:阳光一照,葡萄就——生:发出了亮光。
师:发光发亮的葡萄,就像——生1:一个个小小的灯笼。
生2:一颗颗闪光的珍珠。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在阳光下,葡萄就像闪光的珍珠,多美呀!所以在阳光下的葡萄不仅颜色多,而且——生:会发光。
师:不仅颜色多,还会发光,这就是——生:五光十色。
师:通过比较我们就容易理解词语。
赏析:运用近义词比较的方法,能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词语。
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还需要找准比较的点。
在此环节中,当学生理解有偏差时,教师紧扣“颜”和“光”的不同,引导学生组词,然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呈现阳光下葡萄的样子,逐步使学生对“五光十色”这个词语有了形象而准确的理解。
葡萄沟课堂实录
![葡萄沟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197cbee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1.png)
葡萄沟课堂实录一、导入:昨天,老师带领你们游览了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今天刘老师要带你们去游览风景独特的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齐读课题,这就是今天刘老师要带领你们去游览的地方。
(板书课题时让学生跟着一起书空)二、预习课文翻开课文第4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听清要求(屏幕出现)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一边读一边想,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把它画出来。
(自读要求可让学生读出来,方便学生记清要求)(同学们认真读,老师巡视,纠正读书姿势)师:很多同学读完之后就用很好的坐姿告诉了老师,你看,多好的学习习惯呀!(大屏幕出示本课的生字)(先让学生自己小声读一遍,免得待会起来读的时候读不好)师:谁来做小老师领读一遍?生:领读师:去掉拼音还认识吗?一起读生读师:老师打乱顺序还会读吗?我们开火车读吧。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一行一行的读。
)师:我们班的同学“识字大王”真多,不过现在有不认的生字也没关系,待会儿咱到课文里去,多和他见几面,你就都认识了,那么现在你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吗?(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提前让固定学生画出几个词语)生:茂密生:五光十色生:阴房师:能够提出问题,这说明你在读书的时候非常会思考,那要解决问题,就需要我们再用心把课文读一读。
三、详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我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师:我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生:我知道了那里盛产水果。
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了九十月份------ 师:你读书读的真认真,知道的这么多(看大屏幕)师: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吐鲁番在新疆省内,吐鲁番盛产葡萄的地方叫葡萄沟。
(板书:葡萄沟)师:据说葡萄沟的风景特别优美,想不想去看?生:想师:坐上汽车出发吧,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生长在哪里?(大屏幕出示)谁来读一下这个句子生:读师:刚才有同学不明白“梯田”是什么意思?我们看插图,谁来说一下这个梯田像什么?生:梯田一层一层的像我们的楼梯(大拇指送给你)师:快下车,看看这葡萄长的怎么样?(大屏幕出示)谁来读生: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学习课文中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葡萄沟》课堂实录
一、导入:
1、师: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有一集叫做《三借芭蕉扇》,里面有个地方叫做火焰山,同学们觉得那个地方怎么样?(热)在火焰山西侧有一处峡谷,因为盛产葡萄而著名,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葡萄沟。
板书:葡萄沟,请同学念一念“葡萄”)这两个字。
师:“葡萄”这两个都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葡萄”两个字都是草字头,草字头下面都是“勹”。
师: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请小朋友拿出小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记住这两个字。
生:(书空)
2、师:下面请大家再看大屏幕,(点击出示“沟”)发生了什么
变化?一起念一遍。
生:葡萄沟。
师:“葡萄”和“葡萄沟”有什么不同?
生:葡萄沟是一个地方,葡萄是一种水果。
生:葡萄是一种水果的名字,葡萄沟是一个地方的名称。
3、师:是的,同学们说得很好。
那葡萄沟在哪里?它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整体感知一下葡萄沟。
生:(看大屏幕——出示葡萄沟的资料。
)
吐鲁番的葡萄沟[1]坐落于吐鲁番市东北,葡萄沟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沟谷狭长平缓。
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
葡萄沟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吐鲁番盆地中央。
葡萄沟是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这里是一处幽静的避暑、观光、旅游胜地。
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
在葡萄沟里,您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品尝到世界上最甜的葡萄,还能领略到葡萄沟里维吾尔族小伙儿的热情舞蹈、惊险刺激的达瓦孜表演、热闹喜庆的少女采葡萄等,令人目不暇接。
)
师:了解完了葡萄沟,谁能告诉大家葡萄沟在哪里?
生: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出示地图)
师:请大家再看一看地图,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新疆有个吐鲁番,吐鲁番里面又有一个葡萄沟。
(出示句子)重组句子:葡萄沟在新疆的吐鲁番。
4、说了这么多,那么葡萄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43页,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5、检查预习,出示生字。
二、讲解课文
1、师:课文是怎么写葡萄沟的?请大家打开书,把书上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自由说)
师: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优美,葡萄干非常有名,而且那里的老乡又很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第一自然段学后就学最后一段)
这句话怎么读好它呢?请大家试一试。
生:
生:
生:
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就美美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主要是因为那里——生:盛产水果(板书)。
2、师: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怎
样来写的。
请小朋友认真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用“——”划出写水果的句子,写了哪些水果用“()”标出。
生:(自读)师:谁能站起来读一读写水果的句子。
生: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师:这句话写了哪些水果?
生:这句话写了杏子、香梨、蜜桃、沙果……
师:是的。
(点击)这是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还写到了什么?(生:葡萄。
)
师:请大家再看看这个句子,作者在写这些水果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这句话是按时间顺序。
我是以“五月”“七月”“九十月”这几个词中看出来。
师:这些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生:葡萄。
)3、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写葡萄?请大家认认真真读读写葡萄的段落,边读边完成下面的题目。
师:(点击出示题目)。
生:这一段共有(4)句话,从第2句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写了(夏季、秋夏)两个季节葡萄生长的情景。
师: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写夏季葡萄的枝叶很多。
我是从“茂密”和“向四面展开”这几个词中看出。
生:我读懂了夏季的枝叶很美,从“绿色”这个词中看出。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作者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写的,把向四面展开的枝叶比作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老师:这儿为什么用“一个个”而不用“一个一个”呢?
生:我能解答他的问题,这里用“一个一个”也行,但用“一个个”更能突出葡萄的多和葡萄叶的茂盛。
师:这句话作者通过写葡萄树多,枝叶的茂密,采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夏季葡萄的美。
葡萄沟的夏季是十分炎热的,要是这时候,人们来到葡萄沟,来到这像凉棚样的枝叶底下,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会有很凉快的感觉,好像来到空调房里,舒服极了。
生:会有很凉爽的感觉,把疲劳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师:你们能不能通过读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呢?自己试一试。
生:(自由读)
师:小朋友,接下去我们看看秋季的葡萄有什么变化。
师:(点击出示句子)自读这句,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主要写葡萄的颜色很多很美。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主要写夏季的葡萄很多,很大。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
师:谁能帮它解答这个问题,想一想“五光十色”和“五颜
六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老师,我能解答这个问题。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写出了颜色的多和美,但“五光十色”还写出颜色有光亮,这样就更美了,因为成熟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所以这儿不能换“五颜六色”。
生:老师,为什么“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录的”后面都有个“的”,而“五光十色”的后面不用“的”?
生:因为前面都是具体写一种颜色,而“五光十色”是总结前面的很多种颜色。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用“一大串一大串”而不用“一串串”呢?
生:因为“一大串一大串”不但写出葡萄多,还写出大,而“一串串”只写出葡萄的多。
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能从一句话中读懂了这句话写出了葡萄的多、大和美。
那么你能不能美美读一读呢?生:(自由练读)
师:颜色词后面的“的”要读轻声,听老师读一读,大家再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葡萄沟夏天的枝叶很茂密、很美,秋季的葡萄多、大而美,下面我们一起把写夏季和秋季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葡萄沟葡萄之美。
出示段落,生:(齐读)
4、师:请大家再看看课文,作者在第一段中写水果和
在第二段中写水果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第一段作者只是简单介绍了几种水果,而第二段作者主要介绍了葡萄的生长过程。
师:他在写葡萄生成过程时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葡萄的样子、数量、颜色等方面写具体。
那你能不能学着作者写葡萄的方法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水果或物品呢?
生:(四人合作小组练说),师请同学起来说一说。
5、师:小朋友,你们想吃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吗?(生:想。
)那新疆维吾尔族的老乡让你们吃吗?(生:让。
)你从哪句话里看出来的?(生:摘下……吃个够。
)从这里你可
师:葡萄沟不但葡萄好吃,而且还有很多被制成美味葡萄干呢。
那你知道,这么好吃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请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自由读)
师: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荫房是怎么样子的?请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生举手回答)
老师带小朋友去看一看。
请你仔细观察,荫房是和我们普通的房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葡萄干又是怎么做成的?出示课件。
请小朋友一起把第3段来读一读。
师:以前有一些外国人来葡萄沟考察,对这种天然晾制葡萄干的办法大为惊奇,于是就到处拜师求教,回去后也学
着用这种方法晾制葡萄干,结果都失败了,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吐鲁番干热多风的独特的自然条件。
只有我们中国吐鲁番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吃的葡萄干。
师:听到这个消息后,你有什么想法吗?(葡萄沟很好。
)
问:好在哪里?(生:盛产水果、风景美丽、老乡热情)
师:是啊。
葡萄沟不但盛产很多水果,特别是葡萄在外国也很有名,而且人也很好。
这里出产的连葡萄干也很有名,我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喜欢葡萄沟吗?让我们再来一起夸一夸葡萄沟吧!(出示第四段)齐读第4段。
师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山大川处处风景优美,老师希望大家长大后有机会能去祖国各处多走走多看看。
三、板书设计
板书: 10葡萄沟
盛产水果
枝叶茂密
葡萄颜色多真是个好地方
味道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