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的公平与效率_一个法律价值的维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新诠释:更加注重公平

破坏原有的社会秩序, 降低效率。建立 级群 体形成 相应 的社会 意识 , 到法 律保 障 , 些意识 也都将 分 甚至还会激化社会矛盾, 得 这
别体现 在条 件、 地位 、 机会 、 处理 原则 、 人际关 系 、 配 、 分 收入 、 消 和谐 社会 , 民 的权利欲 求得 到满足 , 人 劳动 者将 更积 极 的参 加社 会 生 产, 重社 会秩序 , 助互 爱 , 尊 互 形成 社会 的 良性 循环 , 民安 人 居 乐业 , 社会 经济 、 治、 政 文化 等各个 方面 也将 得 到长远 发展 。
费、 生活层 次等方面 , 因此具有 客观 性 、 历史性 、 阶级 性 的特 点 。
主义和 谐社会 的战略 高度 提 出的重大 方针 , 马克 思主义政党 与 会 物质条 件为基 础 , 一种建 立在不 断发展 的生产 力之上 的历史 是 是 时俱进 的价值追 求 , 与贯彻落 实科学 发展观 和构建 社会主义 和 范畴, 是 没有 效率和 生产 力的提 高就不可 能 出现 新 的社 会制度 和社 谐 社会 紧密联系 , 体现 了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 业不断 发展 的客 观 会 观念 , 公平 理念 也只 能停滞 不前 。 例如 , 革开放 初 期, 会生 改 社
( ) 一 公平 的 内涵
公 平主要 指 公正和 平等 。公 正就 是尊 重事 实和 公认 的社会 巨大发展 , 民生活水 平普遍 提 高 , 民在享 受物质 财 富带来 的 人 人
准则 , 偏不 倚 , 不 无差别 、 歧视 , 无 以同一 准则 而不是 凭少数 人 的 满足 外 , 精神 层面 的要 求也越来 越 高 。 们 的公平 意 识不断 增 对 人 意愿 、 利益 或好恶对 待人与 事 ; 平等 就是按 一致 的、 同等 的社会规 强 , 民和城 市居 民应 享有 同等 比例 的选举 权和被 选 举权 , 村 农 农
和谐社会维度下的公平与效率

关键 词 : 效率; 公平;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 号 :0 7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6414 (080~ 1— F4 A 17— 820 )2 25 3 0 0 0
公平 与效 率是社 会分 工发 展 的产物 , 是衡 量社 会发展 的两个 重要 尺度 。纵 观人类 历史 的发 展进程 , 公平 与效 率 的统一是 社会 和谐 发展 的前 提 和保 证 。 “ 会 主 义社 会 追求 的 目标 是 实 现 比资 本 主义 更 好 社 的公 平 和更高 的效率 。 …处 理好 公平 与效 率 的关 系 , 建社 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的核心 问题 。 ” 是构
收 稿 日期 :0 80 —8 2 0 —11 。
作者简介 : 张凤莲 (9 4一)女 , 17 , 河南驻马店人 , 讲师 。
维普资讯
・
2 6・ 1
辽 宁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3 卷 1
础 。从历 史上 看 , 只有效率 提高 到一 定 的程 度 , 产生 了剩余 物 品之后 , 出现公 平 问题 。在 效率 低下 、 才 还 没 有产生 剩余 物品时 , 空谈 公平 是没 有意 义 的。从各 国经 济发 展 的历史趋 势来 看 , 只有物 质财 富更加 丰
Vo , 1 No 2 l3 .
A p ., 00 t 2 8
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关键

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公平和效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公平体现的是社会公正,而效率体现的是社会的生产力。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求公平和要求效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要让这两个因素协调发展并互利互惠,需要我们在政策、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下工夫。
那么,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何作用呢?首先,公平和效率在现代社会是紧密联系的。
在一个社会中,缺乏公平会导致社会分化、不公和不稳定。
而缺乏效率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下降。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至关重要。
其次,一个良好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市场经济下,需求与供给平衡是决定产品价值的一个因素。
公平的市场竞争和科学的制度设计有新的市场机制,将会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
同时,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也能为实现社会的公正奠定基础。
通过保证社会公正和效率,人们的需求得以满足,社会稳定得到保障,国民的幸福指数也会得到提升。
这会促进人们的主动参与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实现社会的公正创造条件。
然而,在实践中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并不容易。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矛盾冲突妨碍这个平衡的达成。
比如,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与企业利润的追求之间的矛盾,政府对某些弱势群体的救助与公共资源的分配之间的矛盾,民众的诉求与国家层面利益的冲突等等。
在这些情况下,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那么,如何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呢?首先,行政决策层面要关注社会公平,通过制定公平规则来保障一部分额外的权益。
同时应以效率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决策,引导各利益方进一步发挥各自的长处,提高整体的效益。
其次,社会层面要提高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性,加强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共建共治共享,争取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最后,媒体要通过开展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报道,引导人们理性地看待各种事物,加强宣传教育对社会基本公平认知的普及,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 公平和效率相结合是和谐社会的一大要义
一个和谐社会必须要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公平,另一个是效率,在公平和效率的结合上应当能够取得平衡,才能够被称为和谐社会,不论是什么社会都不可能以牺牲公平去换取更好的效率,也无法在牺牲社会效率的前提下换取更多的公平。
2 公平:确保一些基本社会权利
公平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它既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也引出一些法律制度,人们希望国家和社会机构可以确保全体公民获得基本权利,尊重人权,尊重个人和企业的自由,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充分的发挥才能。
实行公平取决于政府的监管和民众的共识,也强调政府和经济体制应遵循而建立的基本原则,比如安全保障、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等。
3 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效率是一种社会效益的衡量指标,公平和效率并不矛盾对立,只要按照合理的方式投入资源,可以同时追求公平和效率,政府应当能够通过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来提升生产力,全面推进市场经济,建立完善的价格机制以此确保资源调节和利用方式的有效改进,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4 公平与效率的相辅相成
如果政府把公平和效率看作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社会建设过程,而不是相互冲突的概念,将为实现社会和谐而又有效地利用资源提供一种有力支撑。
政府应提供均衡发展机会,推进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公平合理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监管制度,使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达到统一,把两者的关系放在理性的衡量之下,以此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效率与公平并重

20 0 6年 3月 第 7卷 第 2期
中共 云 南省委 党校 学报 T eJ un fYu nn P o ic lCo t e Sh o fteCP h o ra o n a rvni mmie c o l C l a t o h
解 过 程
距” 不仅仅是我 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巨大瓶颈 , 也是影
响形成 和谐 的社会 关 系的重 大 隐患 。维护 社会 的公 平 和正义是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的应有 之 意 。针对现 在 主
要的社会 矛盾 , 要重新 审 视公平 与效 率 的关 系。 需
一
、
社 会主 义和 谐社 会 是公 平 与效 率 高 度统 一 的
随着我 国社 会 转型 的深 入 , 种利 益 矛盾 越来 越 各 错 综 复杂 , 对抗 性有 所 加剧 , 别是 凸显 出 的“ 大差 特 三
人 的解放 程度 。 困是 一种 痛苦 , 是一 种束 缚 , 贫 也 它束 缚着 人 的发 展 。穷人 为 了生 存 疲 于奔 命 , 受 缺乏 物 承 质 产 品 而带 来 的生 理 上 的痛 苦 , 外 , 另 还要 承 受得 不 到公 平参 与 的 机会 , 弃多 于选 择 , 放 出现 社会 边 缘 化 , 甚至 遭受 人格 侮 辱带 来 的心 理 痛 苦 。消 除贫 困 , 更 使 多 的人 能 享 受 到 社会 发 展 的果 实 , 脱 束 缚 , 向 自 摆 奔 由的王 国 , 而这 需要 很好 地维 护 社会 的公 平 和正义 。 2构建 社会 主 义和谐 社会 就是 对 不和谐 因子 的 消 .
M a ,0 6 r2 0 Vo . N O 2 1 7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需要效率与公 平并重
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其中包括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几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可以确保人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法律应该公正透明,对所有居民都是平等的。
政府需要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提高人民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其次,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
在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论其社会地位、性别、种族、宗教或其他身份。
特别是对于那些社会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农民工、儿童、老年人等,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通过实施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第三,建立公平的经济制度和分配机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在和谐社会中,财富应该被合理分配,不应该出现贫富分化过大的情况。
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贫力度,通过提供就业、培训、以及发展基础设施等措施,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财富分配的监管和管理,打击腐败和不正当的财富积累行为,保证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
此外,提升社会公平正义还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集体行动,需要全体人民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积极推进民主体制,建立健全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听取和尊重公众的意见,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
同时,还需要加强公共空间的建设,为公众提供充分发言和表达意见的平台,加强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的建设。
最后,加强社会教育和价值观引导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
社会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公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浅论和谐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K e r s e u i ;e ce c y wo d :q a t iy i f in y;hr n amo y; , 入 差距 进 一 步拉 大 , 一 次 把 效 率 与公 平 的关 系 问题 摆 在 人们 的 面 收 再 前 , 是构 建社 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迫 切需 要解 决 的基本 问题 之 一 。如何 认 识公平 与 效率相互 制约 、 互作 这 相
用 、 互贯 通 、 相 协调发 展 的辩 证关 系 , 文就 此 问题进 行论 述 。 本
一
、
如 何 权 衡 公 平 与 效 率 的关 系
公 平 和效 率是衡 量社 会 发展 的两 个 重 要 尺 度 。 (8公 平 与 效 率 之 间 存在 怎 样 的 关 系? 以科 学 的 J5 p)
Ab tac : h 6h P r n rs rp sst ep n il h t“ h udsr roi oe ce c t u o sd rt nt ar es an s— sr t T e1 t at Co gesp o o e h r cpet a wes o l iep rt t f in ywihd ec n ie i ofin s ,e r et y i i y i a o
tn q ai . S o ga tc h rd mia c fscait u l wn rhp,fl w h ce t cd v lp n o cp ,b n ea t erl ige u t ly o ln swesikt tep e o n n eo o i s bi o es i ol tesini e eo me t n e t r gt ci oe o l p c o i f c i h v
法律的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考量

法律的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考量作为社会的基石,法律在维护公正和促进效率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如何在法律实施中平衡公平和效率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法律的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考量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加以应对。
一、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公平是指在法律实施中,对所有人平等对待,不偏袒一方,根据事实和法律来做出决策的原则。
首先,公平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衡量,如平等对待、公正决策等。
其次,公平的实现需要法律和司法机构的保障,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效率是指在法律实施中,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时间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
一方面,效率关注于结果的最大化,即以最小限度的成本和时间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益。
另一方面,效率也包含了法律制度的运作方式,即是否便捷、简洁和流程合理。
二、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在实践中,公平与效率之间常常存在着冲突。
一方面,为了追求公平,法律和司法机构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确保每个案例都得到充分审理和公正裁决,这可能带来时间和成本的增加。
另一方面,如果追求效率,可能会导致流程简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简化程度,可能会导致公正和公平的牺牲。
三、平衡公平与效率的措施1. 提供公正和权威的法律解释为了确保公平,法律需要具体明确,对于各种情况都提供明确的干预规则。
这样可以降低司法机构的裁量权并避免不公平判决的产生。
此外,为了保持公平和一致性,法律的解释应该由权威机构负责,避免不同地区、不同裁判尺度导致的不一致问题。
2. 加强司法透明度与公开审判为了确保公平,司法系统应该加强透明度和公开审判。
通过公开审判,社会能够及时了解司法机构的工作情况,并对判决结果进行监督。
此外,应该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提供机会参与和监督司法程序,从而提高公正性和公平性。
3. 推行案件评估和管控机制为了保证效率,司法机构可以引入案件评估和管控机制,及时识别问题案件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例如,在处理繁琐的民事案件时,可以采用调解、仲裁等替代方式,以加速解决纠纷。
试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试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与效率作者:巩章义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2期[摘要] 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及关系,以机会公平为基础保障市场竞争机制充分有效有序发挥作用确保效率和公平,以利益分享机制和补偿机制为补充不断完善社会公平,并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才能在充分调动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发展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公平的范围,水平越来越高,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动态互补。
[关键词] 效率公平机会公平补偿分享一、公平与效率的内涵效率在经济学上是指人们生产产品的能力,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产品包括的劳动量表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产品适销对路,能顺利实现其价值,效率等于效益,相反效率并不等于效益。
也可以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比较,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产出就是效率高,较多有投入只带来较少的产出就是低效率,没有产出就是零效率,带来负面效果就是负效率,所以效率在这种意义上就是等同于生产力。
这里讨论的公平是社会公平,即符合主流社会需求或被大多数社会主体认可的公平观。
公平作为价值诉求是指特定社会之中社会主体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公平作为价值工具,要求在处理社会的权益,利益时能够合理,不偏不倚。
从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
如果我们把社会既定资源看用限制条件,有社会共识公平至少可以分为三类:最高理想状态的社会公平、通过努力短期可以实现的公平与现实社会资源利用上发挥的公平。
其中社会公平对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影响最大,处理不好就容易产生社会的不和谐。
相反,如果主流社会间没有达成资源使用及方向的共识或社会资源的运用在限制线以内就是社会不公平。
现代社会的公平,从内容上讲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权利公平,它要求社会在宪法制度、制度安排上对每个社会体一视同仁,使每个社会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的机遇是平等的;第二,机会公平或平等,主要求社会能给于所有社会主体以平等的机会能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和谐社会中的效率与公平

和谐社会中的效率与公平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又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寻求平衡。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合理解决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也为公平与效率达成平衡提供了可能。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有效平衡。
和谐社会是一个富有效率的社会,也是一个追求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然而效率与公平在经济学上是很有争议的。
二者之间既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客观必然性,又存在着相互冲突的潜在可能性。
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权衡,找到二者在不同条件下的最优组合,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显得尤为重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经济活动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
经济活动的和谐的基本点,则在于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一、效率与公平的内涵效率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
效率,归根结底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作为人们的活动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公平是对人们利益关系状况合理与否的价值评价。
公平,是对一定生产关系的价值肯定,涉及人与人的关系。
它也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对公平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提高经济效率与实现社会公平是一致的,他们都服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效率与公平

当 的分配 份额 的契 约 。”l 平 就是 反映这 种利 益分 配关 l l 公 系 的范畴 , 历史 上 的 平均 分 配 、 劳分配 、 资 分配 都 是 按 按 这 种 利益 关 系在 特 定 历史 条 件下 的反映 , 可视 为 历 史 都
中 的公 平 。
、
效 率是 什么
效率 既是 一个 普遍 性 概念 , 是一 个历 史性 范 畴 。 也 作 为普 遍 概 念 ,是 指 所有 物 质运 动 形 式都 有一 个 效 率 问 题 ; 为历 史范 畴 , 作 是指 就 人 的活 动来 说 , 率 的含 义在 效 不 同时 期 是 不 一 样 的 人 的活 动 效 率具 有 明确 的 目的 性 , 借 助 于 _ 具这 一 中介 在 人 际 关 系 中 实 现 的 , 有 是 r = 具 明显 的利 益属 性 , 反映 了物 与 物 、 与物 、 与人 之 间 的 人 人 关 系及其 组合 状 况 。从 现 实性 上 看 , 济 效 率是 人 的活 经 动效 率 的关 键 :但从 长 远来 看 , 的 活动 效 率又 不 仅 限 人 于经 济 效率 , 济 活 动 固然 是 人 的 活 动 的 基础 , 却 是 经 但 为着 社会 效 率 的提 高 , 即为社 会 的综 合 发 展 和持 续 发展 提供 经 济基 础 的。
二 、 平是 什么 公
同效率 一样 , 也是一 个历史 范畴 。正如效 率起源 公平
于人类 的最 基本 活动— —经 济活 动一 样 ,公平 亦首 先发
生 在分配 领域 。就本质而 言 , 平 主要表 现在二个 方面 : 公 1 . 公平反 映的是人 们之 间的利益 关 系 个体 想要维 持 自己的生 存和 发 展 ,就 必须 结成 一定 的社 会关 系 , 南于在组 成社 会合 作 的共 同体 中 的人们 , 具 有各 自获取较 大利益 分额 的 意 向 ,就 发生 了人们 之 间 的 利益冲突。正如罗尔斯所说:由于社会合作, “ 存在着一种 利 益 的一 致 ,它使所 有人 有 可能 过一 种 比他们 仅靠 自己
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关系探析

和谐社会中效率与公平关系探析【摘要】效率与公平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应促进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以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本文对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平效率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持续的社会变革过程中。
从社会价值层面上来看,是以效益为代价而更多地强调公平,还是以公平为代价而更多地强调效益,抑或其他?合理地协调这一价值矛盾,乃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为了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变革进程的稳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更加重视效益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更加重视社会公平的实现问题。
一、效率与公平——人类社会发展中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1、效率的含义。
效率即效能、功效,从哲学的意义讲,效率是指人类价值活动过程中付出与成果之间的比较。
现在学界讨论中,与公平相对而言的“效率优先”中的“效率”主要是经济学意义上的。
经济学的效率概念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生产效率,即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的比率;二是指社会经济效率,关键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即在资源有效配置前提下经济效果的较高增长。
因此,可以说效率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成效的概念。
效率体现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表现为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
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效率有微观和宏观之分。
经济活动的微观效率,反映和表现在各个市场主体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商品,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经济活动的宏观效率,反映和表现在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
从这一意义而言,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2、公平的含义。
公平就是公正、平等,有多种不同的含义。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公平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具有相同的机会和地位,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和分配公平。
公正与效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环境

公正与效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环境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律和法律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
一个公正和有效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环境是国家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基础。
公正和效率不仅仅是法律制度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也是保障社会公平和法律秩序的重要手段。
公正的法律制度公正性是法律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意味着公正和公平的法律和法律过程。
首先,公正意味着所有人都受到平等对待,没有任何特权或歧视。
其次,公正还涉及到司法程序的公平性,即司法的程序可以公开、公正、透明地进行,不受任何外力干扰。
最后,公正还意味着法律会对违法行为进行公正的惩罚,不论犯罪的身份、财富和社会地位,都应该受到公正的惩罚。
公正的法律制度需要尊重人权,包括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表达自由等。
这将确保法律制度中的法律和法规能够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
此外,公正的法律制度还需要建立独立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部门能够确保法律正确执行并惩罚犯罪分子。
因此,公正和有效的法律制度是一个充分成熟、尊重人权和实行司法公正的法律制度。
效率的法律制度效率是另一个有助于公正的法律制度方面,它可以确保司法程序可以快速、低成本地进行,因此可以更好地保障司法公正。
高效的法院需要快速处理案件;而快速审理案件能够帮助减少拥堵和累积,并允许当事人在短时间内获得解决方案。
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资金,还可以提高当事人信心,促进社会和谐和法律秩序。
效率的法律制度需要通过使用一种创新的法律制度来运作,这种制度包含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数字法庭和在线判决是这样一种创新的示例。
数字法庭可以快速处理有关不动产交易、婚姻等的案件,随时随地的处理案件还可以减轻法院和其他司法机关的负担,大大缩短审理时间,降低成本。
在线判决也可以通过提高速度来加快司法程序,提高司法效率。
公正和效率的法律环境通过创造公正和高效的法律制度,可以鼓励人们遵守法律并提高公民对法律服从的意愿。
但是,法律制度并不能完全保证法律的执行。
论和谐社会的效率与公平

「 关键词」 谐 会 效 公 和 社 率 平
党的十六届六中 全会通过的 《 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中 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 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的目 标和主要任务。 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但中 国还是一个人均收人不到两千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各种资源短缺, 而 国家的现代化 、 人民福利的提升都离不开经济持续 、 稳定 、 快速的增 长, 因此, 发展经济必须讲究效率, 但和谐社会, 更应该是让更多的人 更快速地过上富足生活, 让更多家庭的收人不断增加的社会, 是共同富裕的 社会。因此, 我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 效率与公平的涵义及联系 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经济学界观点多种多样。一种观点认为: 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 公平多, 效率就差;效率高, 公平就差。 另一种 观点认为公平与效率是相互联系的, 效率是公平的体现和基础, 是衡 量公平的尺度;而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保障等。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效 率是指资源配置效率。 一般认为效率是指投人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 对比关系。福利经济学认为效率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即指任何资源 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的 状况。 但对于什么是公平?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 平均主义认为商品 和服务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平均意味着公平;罗尔斯主义认为, 只 有最低收人阶层的福利水平提高了,社会的公平程度才可能提高; 功 利主义的公平表现为社会所有成员总效用水平的极大化, 认为一定量 的财富由高收人阶层向低收人阶层的转移就是公平的表现; 市场决定 论强调效率就是公平, 认为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公平的, 因为它奖励那 些最有能力和工作最努力的人。 可见, 公平属于规范分析的范畴, 不同 的人、 不同的社会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选择。 由于公平很难衡量, 有些经 济学家就用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来衡量社会公平问题。 2004 年联 据 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数据, 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 0.53 左右, 已 经显著地超越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论和谐社会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问题 。坚 持 做 到 效 率 和 公 平 的 和 谐 与 统 一 , 这 是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会 构 建 的 一 个 重 要 条 件 , 同 时 它 也 是 和 谐 社 会 的 一 个重要特征 。 和 谐 社 会 的物 质 条 件 : 注 重 效 率 效 率 是人 的 实 践 能 力 和 水 平 的 标 志 。在 经 济 学 中 , 效
[ 关键词] 和谐社会 ; 效率 ; 公平
[ 中 图分 类号 ]D 6 1
[ 文 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号]1 0 0 9 — 2 3 2 3 ( 2 0 1 3 ) 0 3 — 0 1 5 9 — 0 2 快速发展 , 没有快速的经济发展 , 一切都无从谈起 。 历史表明 , 若 片 面追 求 收 人 分 配 的 结 果 公 平 , 其 结 果 就
种关 系 、 矛盾基本协调 的前提下 , 社 会 生 活 中 也 有 一 些 新 问 题值得高 度重视 , 即在 当代 中 国人 民 生 活 水 平 不 断 提 高 、 经
中全会以后 , 邓 小 平 同 志 总 结 了 我 国 在 效 率 与 公 平 关 系 问 题上的一些经验与教训 , 制定了“ 效率优先 、 兼顾公平” 的 总 原则 , 这 样 才有 了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后 生 产 力 的 提 高 、 经济 的 飞 速 发 展 与 人 民生 活 水 平 的显 著 提 高 。从 当前 的社 会 情 况来 看, 我 国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的 过 程 中 出 现 了 一 些 “ 不 和谐” 现 象, 其 最 根 本 的原 因 还 在 于 我 国经 济 发 展 的 不 充 分 , 所以, 邓 小 平 同志 强 调 “ 发展是 强道理 ” , 没 有 经 济 的持 续 、 快速、 协调 、 健康发展 , 就不会有和谐社会 。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

20 0 7年 第 1 期 第4 7卷
中山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URN U YAT EN U VE I O AL OF S N S NI RSTY
No 12 0 . o 7 V 14 o. 7 G n r lN . 0 e e a o 2 5
新一轮讨论和研究。一种观点认为 , 长期 以来只
追求效率, 把公平 放在“ 兼顾 ” 的位置上, 使收入
差距逐渐扩大。因此 , 当前应改行“ 公平优先 , 兼 顾效率” 的分配政 策 , 这与我们 的共 富 目标 相符
合。 另一种观点认 为, 应继续坚 持“ 效率优先 , 兼
顾公平” 原则 。“ 效率优先” 是我国改革 2 0多年 来经济取得 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分配 政策是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最佳抉择。社 会公平的实现程度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的, 要警惕和防止往 回看、 回头路 。第三种观点认 走
此, 在分 配原则 的选择上 , 不宜再提“ 率优先 ” 也不宜提 “ 平优 先” 兼顾 效率 与公平 ” “ 先” 兼 效 , 公 或“ ,优 或“
顾” 难免有顾此失彼之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应致力于追求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 率 ; 效 公平 ; 有机 统一 ;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 号: o D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9 3 (0 7 0 0 8 0 0 0— 69 20 )l- 0 6- 5
I ) 一 问题的提 出。随着改 革开放的不断深 入, 我国社会 发展进入 “ 矛盾凸现期” 收入差距 ,
“ 效率优先 , 兼顾公平 ” 效率 与公平并重” 向“ 或 “ 公平与效率优化结合” 过渡 , 通过初次分配解决 效率问题 , 二次分配解决公平问题。 上述观点 , 无论 主张“ 率优先” 还是主张 效 , “ 公平优先” 实质 上都隐含着一个逻辑前提 , , 即 效率与公平是“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的关系, 强调 公平必然会 降低效率, 追求效率必然会失去公平 , 二者矛盾不可调和 , 只能权衡利弊选择孰先孰后 , 即使是兼顾并重 , 只能通过外在 的双重途径分 也
法律与社会福利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

法律与社会福利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在法律与社会福利建设中,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和谐社会和社会公平。
法律是社会规范的总和,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社会福利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公平。
一、法律与社会福利建设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基石,通过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在社会福利建设中,法律起到调节资源分配、保障人权利益、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一方面,法律规范了社会各方的行为,保护个人和群体的权益,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待遇;另一方面,法律也规范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要求其为弱势群体提供福利保障和社会救助。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法律的作用不可或缺。
法律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确保人们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社会秩序得到维护。
同时,法律的规范作用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防止冲突和纠纷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因此,法律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密不可分。
二、法律与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法律要求公正、平等、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公共政策,以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和公平机会。
通过法律的约束和引导,社会公平得以实现,保障有公平竞争机会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法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社会公平。
首先,法律规定了劳动合同制度,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防止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不公平对待。
其次,法律制定了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市场秩序的公平竞争,防止个体和企业的不正当行为。
再次,法律规定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提供,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福利。
三、法律与社会福利建设的存在问题与对策虽然法律在社会福利建设和谐社会与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的执行不力和执法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导致一些法律规定无法得到充分的执行和实施。
其次,现行法律体系中的不完善和法律法规之间的不协调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障碍。
试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公平与效率(一)

试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公平与效率(一)摘要: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逐步树立和实践“公平与效率并重,优先保证基本社会公平”的原则。
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树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平效率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平;效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
它表明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表明党在认真总结执政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更加注重社会整体的协调,更加注重社会的良性运行。
一、和谐社会中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及辩证关系效率就资源配置而言是指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优状态:即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任何个人的收入增加。
换句话说,社会已经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存在任何浪费资源的现象,以致每个劳动者都实现了经济收入最大化。
效率就衡量或评价的角度讲,是指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反映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或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可以说劳动生产率水平基本上反映了效率的高低。
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1]公平含有从公正的角度出发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与之相关的对象,在对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在经济领域中,公平表现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的公正合理;在社会领域表现为对这种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的一种应当如此的肯定性评价。
前一种“公平”是事实判断,属于分配的领域,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的特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社会结合和组织形式,是生产关系的范畴;后一种公平是一种价值评判,呈现的是人们对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的肯定的价值评价,用于评价社会中的竞赛规则、交易规则和分配规则等合理与否的价值尺度,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第3期(总第102期)黑龙江社会科学H e il o ng ji a ng Soc i a l Sciences N o 3,2007G ene ra.l N o .102 法律思想与法制建设和谐社会下的公平与效率一个法律价值的维度刘 冰(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哈尔滨150080)摘 要:法律价值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它包含诸如公平、正义、平等、自由、安全、秩序、效率等价值。
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法律诸价值的相对地位是不同的,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个人的价值需求。
近年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国法律价值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争议焦点。
公平是法律的首要价值,效率是经济的首要价值。
现代社会是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应强调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法律与经济的统一。
以法律之公平消除因追求经济效率而带来的社会不公现象,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平正义;效率;法律价值;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D 92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07)03-0164-04收稿日期:2007-01-21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法律价值的二重性∀(QW 200522)作者简介:刘冰(1971-),女,陕西榆林人,副教授,从事法理学研究。
法律价值包含内在与外在两个层面,内在价值指的是体现在法律中的主体的价值目标,如秩序、安全、自由、利益、公平、平等、财产、效率等;外在价值指的是法律具有的满足主体需求的功能。
这些价值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序位,也就是说,法律价值具有多元性、历史性、序位性。
!在任何文化史或人类史中,价值的相对地位一直是因不同群体、不同个人、不同时间而易的∀[1]180。
如,!封建社会给予安全观念以突出的地位,却贬低了自由和平等的重要性∀,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尽管没有否认安全与某些平等形式(例如权利与机会的平等)的重要性,但却将促进自由视为是政府政策的首要任务∀[1]244。
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受关注的法律价值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一方面它能使竞争得以自由进行,使资源得以合理有效的配置,从而积极地组织、推动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经济;但另一方面,由于它所追求的最高和最大目标,是作为交换价值符号的金钱和利润,其对效率及利润的追求导致公平砝码的极度倾斜,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空前泛滥,从而严重冲击社会正常、合理的秩序。
据报载,我国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约为0.47,已超过国际警戒线。
而且专家称这一趋势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至少在未来5~10年内不会逆转。
分配不公在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都有所体现。
在初次分配中秩序最混乱的是部分垄断型国企员工和公务员工资。
在二次分配中,由于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高度市场化,导致政府职能逐渐弱化、公共财政投入日益减少,致使贫富不等的民众不能平等地享有本该由政府提供的此类公共服务。
!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社会高度分化,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纠正,社会政治的稳定就会成为大问题。
实际上,由收入分配不公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国。
这一问题已经超越其他所有一切因素成为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之间矛盾之最主要的源头∀[2]。
从中国政府近年来所实施的一些举措来看,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已经成为各项改革的核心。
强调公平成为势所必然。
那么,当前是应继续强调效率优先呢,还是强调公平优先,抑或还有其他观点?为此,必须重新审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厘清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法律之价值追求、经济之价值追求与社会之价值追164求,以代表公平正义之法律应对社会之不公,通过法律制度来促进社会制度的建设,通过社会制度建设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我国法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研究状况总体上看,我国学界对公平与效率的研究,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了,截至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相关文章发表。
这些文章遍及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领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公平与效率进行了广泛研究,并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代表性观点,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效率决定论∀,间或有!公平优先∀的微弱呼声;20世纪90年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新世纪初的!效率公平重组论∀或!效率公平并重论∀等。
就法学界的研究情况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公平效率并重论。
该观点认为,从实践层次上看,正义或公正单一地作为法律的价值目标具有多方面局限性,从而需要效益目标形成互补;当代社会中法律正义或公正内涵的确定,也需要借助于资源使用与配置的效益评价。
某些行为的正义或公正性,甚至直接可以用效益作为度量;从整体上看,正义或公正往往更适于作为法律制度确定与实施的定性依据,而定量依据则有赖于效益目标。
恰当的认识应当是承认正义(或公正)与效益双重目标的存在,且使之形成互补[3]。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论。
该观点认为,从资源的稀缺性出发,会合乎逻辑地得出!效率优先于平等∀的结论;法律对权利义务的安排和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源稀缺性的制约。
权利与利益紧密相连,在权利的分配上同样也要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同时,企业竞争条件的不公平和个人收入分配不公超出一定限度,也会给经济效率带来副作用,法律必须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税制等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4]。
3.公平效率逐步并重论。
该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效率低下,这时应该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解决公平问题创造物质条件。
而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以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效率已得到较好解决,而贫富的差距越拉越大,人们强烈不满,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那时应该是公平与效率并重[5]。
4.公平效率平衡论。
该观点认为,不考虑!利益成本分析∀或者以牺牲效率来追求的公正,是更大范围的不公正,倘使将这样的!公正∀置于效率与公正的天平上去衡量,肯定是倾斜的,而任何的倾斜都不是现代化法律或市场的法律所追求的。
现代化法律是在效率与公正这震荡的二极中寻找平衡的支点,这个支点能转动并维持社会的效率与公正;保护效率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公平,促进公平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率;二者的联结点就是!秩序∀,一种可获得更大利益的秩序,一种可寻求更高公平的秩序,不是以牺牲任何一方而获得的效率与公正,牺牲的是阻碍更大利益获取的公正和阻碍追求更高公正的效益[6]。
5.公平效率动态权衡论。
这种观点认为,法律在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过程中,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并保护符合具体情况的公平与效率之最优关系。
因此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可以是不同的:在市场领域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非市场领域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立法上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导向,执法上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导向,由此推导出实体法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导向,程序法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导向[7]。
上述几种观点,虽不足以反映我国法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全貌,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如果对其进行简单归纳,那么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四种结论:第一,公平与效率并重;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分阶段而论,前期是效率优先,后期是公平与效率并重;第四,视不同领域而有所区别。
笔者认为,公平和效率作为两种不同的法律价值,在其地位和重要性上,不可能等量齐观。
虽然二者都是法律所追求的价值,但在实现法律价值的过程中,法律优先保护的价值,只能是一个,非此即彼。
选择了公平,效率就成为次要;选择了效率,公平就成为次要,二者无法并重。
所以,所谓的!并重∀实际上并不具有可操作性,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点,则与经济学、社会学的观点相差无几,无法反映其法学特色。
至于视领域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态度,笔者深表赞同,但对其具体观点则不能苟同。
165二、和谐社会下的公平与效率1.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公平,即公正、公道、正义,既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观念之一,也是最抽象、最易产生歧义的概念之一。
公平这一观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概括地说,公平有三层含义:其一,它是由经济关系表现为法律关系形式的价值观念,是某种社会关系的观念表现。
如恩格斯所说,!这个公平却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在其保守方面或在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神圣化的表现∀。
其二,它是对社会分配状况所作的一种道德评价。
其三,它是调节人们之间社会关系包括财富的分配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公平作为一种规范性道德,就其调节范围而言,大致可分为人际公平和社会公平两大类。
!人际公平作为人与人互相对待的道德要求,调节的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价值的标准,决定的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方式∀[8]。
这两类公平都重要,但比较而言,社会公平在逻辑上优先于、甚至决定着人际公平。
罗尔斯认为,!在对个人的要求能够提出之前,必须确定正义制度的内容。
这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里,有关职责和义务的原则应当在对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原则确定之后再确定∀[9]105。
而社会基本结构所涉及的是社会制度安排的问题。
对于!制度∀,罗尔斯是这样理解的:它是!一种公开的规范体系,这一体系确定职务和地位及它们的权利、义务、权力、豁免等等。
这些规范指定某些行为类型为能允许的,另一些则为被禁止的,并在违反出现时,给出某些惩罚和保护措施∀[9]50。
所以,社会公平的实现有赖于社会制度的保障。
效率是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使用的概念,经济学关于效率的定义有两个:一个是经济效率;一个是生产效率。
前者指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它是以生产达到的产量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来判断的;后者是指单位时间里的投入与产出之比,投入少产出多效率就高,反之效率则低。
由于经济法学的努力,效率成为法律的价值之一。
2.和谐社会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平与效率不仅自身处在不同发展阶段,而且它们的关系也表现出不同情形。
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
公有制的建立为最终铲除剥削,在全体劳动者之间实现公平竞争、公平分配奠定了基础,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或结合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与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相适应,社会主义公平观发生了以往社会的公平观所不可比拟的深刻变化,具有较以往社会的公平观更为真实的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所主张的公平,是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人民当家做主,政治上处于平等地位,经济上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有各尽所能的平等义务和按劳分配的平等权利。
因此,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一方面,我们是在公平的前提下来发展经济,促进效率提高的;另一方面,我们是在坚持发展的基础上来建设社会公平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