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同步练习及答案
2.5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淘汰.(tài) 湿润.(rùn) 水泄.不通(xiè)B.噙.住(qín) 矜.持(jīnɡ) 风度翩.翩(piān)C.抛.掉(pāo) 赢.得(yínɡ) 信守承诺.(nuò)D.大阪.(bǎn) 签.字(qiān) 语调.平稳(diào)【解析】选B。
“矜”应读jīn。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丝豪也不让人觉得意外。
(2)北京作为审办获胜城市在斯拉夫饭店新闻中心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1) 改为(2) 改为答案:(1)豪毫(2)审申3.选词填空。
(1) (A.聚集 B.集合 C.集中)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2)风度翩翩的何振梁(A.含着 B.忍住 C.噙住)了泪水。
答案:(1)A (2)C4.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3~7段,回答(1)~(4)题。
(1)中国政府对申奥的态度是怎样的?(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根据第3段中中国政府的立场找出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答案: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2)4、5段用具体数字报道了两轮投票的情况,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数字作用的理解能力。
采用数字说明,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用事实说话,让读者在比较中感受北京申奥的优势,说明北京申奥成功是众望所归。
答案:用确切的数字充分证明,在众多的申办城市中,北京获胜优势很明显,战胜了竞争对手,脱颖而出。
【解题指导】(3)“面对排着队.....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友们”一句中加点的词语应如何理解?答:【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结合语境,围绕中心来理解。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课文理解分析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1. 解题:这是一篇消息。
正标题是“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下面的一行字是副标题“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正标题概括了报道的中心事件,用一个“喜”字贯穿全文;副标题突出了中国得票数之多,充满自豪。
2. 背景:申办奥运会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1990年7月,邓小平视察北京亚运村时提出:“中国要申办奥运会。
”1993年开始首次申办,到2001年7月13 日申办成功,“申奥”一直是举国上下普遍关心的话题,为“申奥”贡献力量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行动。
现在中国已具备了办奥运会的各个方面的条件,相信2008年的奥运会在我国一定会开的最完美、最壮观、最成功。
3. 结构:第一部分(1——2):导语。
概述了报道事件中的核心内容:中国以绝对优势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第二部分(3——11):主体。
用足够的材料和典型的事例将导语部分具体化第一层(3):说明中国的态度。
(认真履行承诺,办好奥运会)第二层(4——5):报道了两轮投票的情况。
(确凿数据:118-参加数,第一轮44、第二轮56)第三层(6——11):报道了中国人及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反映。
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略粗的黑体字)叫电头,主要是交代消息的革命,反映消息迅速及时,背景和结语都蕴涵在主体里。
4. 内容:开始作者先以抒情的笔调表达中国人申奥成功后的无比喜悦和无比激动之情,又用一组确凿的数据展示中国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成功是众望所归。
接下来是各界的反映。
5. 主题:这则消息迅速及时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的喜悦,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兴奋的心情。
5. 特点:语言简洁明了,如:“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的“该”字,就写出了无限的感慨。
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如:写刘淇对记者说,“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要永远保存下去”的细节,说明了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维度A基础知识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矜()持信()守风度翩翩()噙()住申()办2 解释下列词语信守: 矜持:风度翩翩:噙住:3 请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4 这篇课文是一则消息,消息是。
这则消息的副标题、导语以及主体部分都用了数字,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5 “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了!”这个“该”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 仔细阅读课文,再联系课后附文,结合巴黎、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大阪等城市对北京申奥成功的反应,谈谈你对北京申奥成功原因的分析。
维度B阅读能力训练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文后的问题。
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国际知名科学家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来京参加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的斯蒂芬·霍金教授等国际知名科学家。
江泽民首先向霍金及在座的国际知名科学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江泽民高度称赞霍金倾毕生精力,为科学为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他同时强调:中国政府十分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开展探索性的科学研究;科学规律的发现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江泽民祝“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取得成功。
霍金说,非常高兴在1985年访华后再次来到中国,中国在过去17年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他说,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基础科学。
他表示相信,再过50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
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等会见时在座。
参加国际弦理论会议和将于明天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外国专家丘成桐、爱德华·威滕、大卫·格罗斯和安德鲁·斯特罗明格等也参加了会见。
7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8 读了这段新闻之后,你觉得中国政府对科技持什么态度?9 针对科技发展,外国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宝贵意见?维度C探究应用阅读下列短文,结合课文,写一写得知申奥成功后你自己的感受,想一想,北京申奥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该赢杨澜充满希望的等待是最令人心颤的。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教学设计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特点,学会用消息的形式反映生活。
2、品味消息的语言特点,体会语言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3、学习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基本特点。
4、关注国家大事,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北京时间6月26日晚,北京2008奥运会口号揭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英文口号为:One World,One Dream。
口号预示着:2008北京的梦想连接着整个世界,连接着所有人的奥运情节。
此刻,我们应该想起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坐在电视机旁收看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举行投票选举的情况吧。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后,全国沸腾,那夜也成了中国人的不眠之夜。
今天,让我们就来学习《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篇新闻,再次重温那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消息是新闻体裁中一种重要的形式。
作为一则消息,标题、导语、主体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本文运用正、副两个标题,突出表现了举国上下、各界人士对于申奥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是正标题,概括了报道的中心事件。
“喜”字贯穿全文。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是这则消息的副标题。
副标题的作用是突出了中国得票之多,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许基仁,新华社记者,新华社体育部主任。
刘广、林榕,新华社记者。
3、写作背景:举办奥运会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1990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北京亚运村时提出:“中国要申办奥运会。
”1992年,中国北京市正式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
但是在西方某些政治势力的干扰与反对下,最终以2票之差而未取得主办权,但中国人民为发展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所付出的热情已为世人所称颂。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华民族百年梦圆类文阅读(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华民族百年梦圆【十年回眸】2008年8月8日至24日,我国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
中国政府坚持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发挥举国体制作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强保障。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巨大成功,广泛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大力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让“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响彻寰球。
【专家评点】(中央党史研究室张东明)“奥运会的体育和社会遗产让奥林匹克运动最终得益于北京2008:奥运会越来越具广泛性,在促进不同文化和信仰的人们相互理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和不同文化的融合。
这是一个伟大的遗产。
因为世界体育的重心和中心开始向东方移动!”这是国际奥委会给予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终的高度评价。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上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体育盛会,奖牌分布也更加广泛。
共有5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金牌、87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奖牌。
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体坛健儿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和85项奥运会纪录。
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的优异成绩,位居金牌榜第一位,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这是一届真正的不同凡响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说。
比赛期间,170万奥运志愿者用累计超过2亿小时的服务,在数百个工作领域、万余个工作岗位上奉献着热情和汗水,成为北京奥运会最闪亮的名片。
北京奥运会良好的组织、周到的服务、一流的设施,赢得了世界各地运动员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蒙古国“奥林匹克老人”玛格旺说:“国际社会评价北京奥运会为‘金牌奥运会’。
无论是奥运会的筹备工作,还是奥运会期间的组织工作,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法国一位游泳运动员说:“无论是世界各国运动员、亲临现场的游客,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所有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是奥运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
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语文版八年级上)
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语文版八年级上)以下是关于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语文版八年级上),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基础知识精讲】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矜持(jīn)风度翩翩(piān)噙住(qín)赢得(yíng)淘汰(tài)二、掌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四、词语积累矜持:竭力保持端庄严肃的态度。
信守:忠诚地遵守。
承诺:对某件事务答应照办。
风度翩翩:形容举止洒脱。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有效票:有实际意义,按照要求填写的选票。
淘汰:去掉不要的,留下合适的。
赢得:博得、获得。
聚集:集合,凑在一起。
五、.写作背景2001年7月13日傍晚,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召开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2次全体会议,决定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
举世瞩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经过两轮的投票,国际奥委会决定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这一决定的时候,神州大地沸腾无比。
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亿万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欢呼,无不为之泪·下。
记者在第一时间将胜利的消息传回了祖国,迅速及时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的喜讯,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振奋的心情。
六、文章主旨作者利用消息这种新闻体裁的优势,迅速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的喜讯,表达了全中国人民无比振奋的心情,向全世界表明,富强、繁荣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同时,通过引用国际体育知名人士的话,说明了强大的中华民族已经得到世人的瞩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是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成功,是我们伟大的党领导我们振兴民族的成功。
七、结构分析消息是新闻体裁中一种重要的形式。
作为一则消息,标题、导语、主体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本文运用正、副两个标题,突出表现了举国上下各界人士对于申奥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ppt教学设计
20年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 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国家 能保持政治稳定、民族团结 、社会进 步 、人民幸福,综合国力不断增长.
消息
内、
是一种简要和迅速报道国 国际新近发生事实的新闻体裁. 迅速及时
特 点
内容真实
语言简明
1 、能否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 则新闻的内容? 2、在这则新闻的开头部分哪些话, 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梗概告诉人 们?
3 、文中哪些段落,具体地、翔实地 把所要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
1 、能否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则新闻 的内容? 标题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2、在这则新闻的开头部分哪些话,简要地 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梗概告诉人们?
导语 第一段、第二段 3 、文中哪些段落,具体地、翔实地把所要报 道的内容告诉人们? 第三段~第十一段 主体
标题。标题包括主标、引 标、副标。主标题,概括 消息的主要内容。引标, 用来说明意义,引出主标; 副标,则是对主标作阐述 和补充。
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 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 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 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 展和阐释。
标 题
倒 金 字 塔 结 构
导
语
主 体
激动
标题
溢于言表。
喜悦
“喜获”
自豪
副标题 突出中国得票数之多,自豪之情
第一段 抒情 表现无比喜悦 自豪的心情
、
激动、
第二段 使用数字,用事实说话。比较中感
受中国申奥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是众望所归。
八年级语文上册 5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课文分析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本文是一则消息,发表于《人民日报》2001年7月14日第一版。
北京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是2001年中国的一件国家大事,鉴于申办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以两票之差落选,中国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来申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成功与否,万众瞩目。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时,这则消息用确凿的数字、典型的事例迅速及时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的喜讯,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振奋的心情。
文章的主体部分(3~10自然段),则紧承导语,扣住整则消息的中心,用充足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之中已经点明的新闻事实,这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表述。
主体部分讲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说明中国政府的态度(第3自然段)。
第3自然段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的陈述报告中所做出的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第二个内容:报道两轮投票的情况(第4~5自然段)。
第4、5段用具体数字报道了两轮投票的情况,用确切的数字充分证明,在众多的申办城市中,北京战胜了竞争对手,脱颖而出,赢得了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拥有广泛的支持。
第三个内容:报道中国人民及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反应(第6~10自然段)。
何振梁,一位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见证人,一位中国申办奥运会主办权的见证人,经历了上一次的失败,就更能够体会这一次成功的喜悦。
何振梁委员的话充分说明北京申办奥运会主办权的成功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必然结果和有力证明。
韩国和瑞士体育界人士的话,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赞誉和肯定。
这不仅仅是体育界的成功,更说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共同发展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
尤其是,中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和优异的成绩,也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奥运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古老而充满生机的中华文明日益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向往与关注。
八上二《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4)中华儿女的执 着追求和热心参与。 前中国女排主教练 郎平、成龙、杨澜、 邓亚萍等中华儿女 都积极参与申奥。
(5)申奥前精心策 划与准备。
这篇消息在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 情感,请同学们品读课文的语言, 画出你认为饱含深情的语句,体味 其中的情感。
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眼泪尽情 地流淌。 “所有”“都”“尽情”等词语表 达了中国人申奥成功后的无比喜悦激 动的心情。 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 一个“该”字有作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 有北京一定能够办好奥运的自信等 。
2001年7月13日 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 竞争对手: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巴 黎、大阪。
2、各方对北京申奥成功有什么反应? 韩国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说: “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 次获胜丝毫也不让人觉得意外。” 瑞士奥委会主席卡基· 瓦特说: “现在是奥运会到中国去举办的时候 了。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 的奥运会。”
(8)第一个荣获奥运会奖牌的旧中国运 动员是谁?( A ) A 杨传广 B 刘雪松 (9)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 A ) A 伊菲图斯 B 郝拉克勒斯 (10)现代奥运会成功举办了多少届? (A ) A 24届 B 27届 (11)奥林匹克会旗五环旗的设计者是? (B ) A 欧文斯 B 顾拜旦
要求: 1、标自然段序号; 2、用笔画出不会读的生字词, 并查字典标注拼音。
jīn 矜持
piān 风度翩翩
qí n táotài 噙住 淘汰
矜持: 竭力保持端庄严肃的态度。 信守: 忠诚的遵守。 风度翩翩: 形容举止洒脱。
速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是在何时何地什么会议上赢 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她有哪 几个竞争对手?
语文版七上第二单元第五课
北京喜获2008奥运主办权第2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北京喜获2008奥运主办权第2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北京喜获2008奥运主办权第2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北京喜获2008奥运主办权第2课时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城市,这一消息震惊了全球。
对于北京,这是一项重大的荣誉,也是对中国近几十年来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肯定。
这是中国在奥运史上第二次获得奥运主办权,并成为第一次在亚洲举办奥运会,也是一次件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为什么北京能够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首先,北京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广泛的经济实力。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一直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一直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和城市设施,如北京国际机场、城市轨道交通、天安门广场和北京鸟巢体育馆等大型项目。
这些设施是让北京面向世界,承办国际大型赛事的基础。
其次,北京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经验。
北京一直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推手,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经验,如全国性别别、种类别、年龄别体育比赛,大型运动会、亚运会等比赛的承办经验,以及大量的体育文化和人才资源。
这些条件是北京成功举办国际体育盛会的基础。
最后,北京拥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体制。
在申奥过程中,北京市政府制定了详细的申办计划和组织方案,并成立了由政府和体育界领导掌管的申奥委员会,领导实施申办工作。
此外,北京市还向世界各地派遣了大量的宣传队伍,展示自己的城市形象和宣传申办的理由。
北京成功获得奥运主办权的历程自1993年在莫斯科成立申奥组委会开始,前后历时8年,共申办4次,北京成为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
这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在此期间,北京市政府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同时努力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水平,打造国际舞台下的优良形象。
3次申办都未成功,但北京决心坚定,不断提高申办技能。
在2001年的伊甸园水晶宫,2008奥运会庄严宣布北京胜利。
语文版八上语文《北京喜获 奥运会主办权》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基础检测】1.请给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矜持风度翩翩噙住抛掉流tǎng yíng得承nuò淘taì水xiè不通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词语。
①中国政府将(忠诚地遵守)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人立场。
②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再次(再一次说明)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
3.《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是一则,也叫_______。
新闻的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
【初读感知】4.本则消息迅速及时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的喜讯,表达了的心情。
5.电头“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反映了的特点。
6.北京将在(何时)(何地)(会议)上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
她的竞争对手是、、、。
7.申奥成功,何振梁有什么样的反应?【分析揣摩】8.细读课文,体会包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找出能传达感情的词,并加以分析。
9.本则消息的正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10.这则消息的副标题、导语以及主体部分都用了数字,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11.中国申奥成功,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反应表明了什么?12.刘淇在签订完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后对记者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保存下去”。
此处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质疑探究】13.查阅有关资料,你认为北京申奥成功,有什么意义?14.一般的导语都是使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出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揭示主题,而本则消息的导语在写法上与此不同,请指出不同之处,并作简要分析?【拓展阅读】奥运圣火南宁传递结束“亚洲飞人”点燃圣火盆中新网6月7日电今天中午12时10分左右,随着“亚洲飞人”陈文忠高擎“祥云”火炬,抵达设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终点,并点燃圣火盆,北京奥运圣火南宁传递顺利落下帷幕。
八年级语文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第二单元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基本特点,学习这篇新闻的语言特点。
(重点)2.掌握新闻的写作方法,练习写新闻。
(难点)3.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指导】导言设境、启发引导、勾画圈点、讨论法、师生互动法。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播放音乐,《北京欢迎你》)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充满激情的八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奥运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我们也同样不能忘记八年艰难的申奥历程。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则消息来回顾那同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解消息的特点与结构,并品味体会本文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知识卡片1.关于“新闻”(1)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广义的新闻是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
狭义的新闻是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本篇文章属于后者。
(2)新闻的特点(要求):用事实说话、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
(3)消息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4)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部分。
①标题(有时也有副标题)②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一段话(不一定只是第一段),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③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④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⑤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有时省略或暗含在主体之中)。
(5)消息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
知识板块二字词积累2.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风度翩.翩(piān)淘汰.(tài)赢.得(yíng)流淌.(tǎng)水泄.不通(xiè) 矜.持(jīn) 抛.掉(pāo) 噙.住(qín)3.解释词语。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晚,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庄严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属于北京!
其中日本的大阪在第一轮中被淘汰,北京获得44票,距离获胜所需的52票只差8票。
在第二轮投票中,候选城市只剩下北京、巴黎、多伦多和伊斯坦布尔四个城市,最终北京以56票压倒性优势胜出。
第二轮多伦多得22票,巴黎得到18票。
本次国际奥委会全会是从北京时间13点(当地时间上午9点)开始举行的。
随后5个申办城市进行了最后的陈述,依次顺序是日本的大阪、法国的巴黎、加拿大的多伦多、中国的北京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北京市是于1999年11月25日向中国奥委会提交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
中国奥委会在2000年1月6日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决定批准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
北京市市长刘淇和中国奥委会主席伍绍祖2000年4月7日正式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递交了北京市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报告。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导学案
教师用5、《北京喜获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导学案(设计:高春峰审核:八年级语文组教师复审:王树东)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这一体裁的结构特点,特别是消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的文体特点。
2.品味消息的语言特点,体会语言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主动参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3.关注生活中鲜活的新闻素材这一语文学习资源,尝试用消息的形式去反映生活。
学习重点:了解消息的基本特征,掌握消息的结构特点,体验民族自豪感。
学习难点:能从消息中读出丰富的信息,尝试用消息的形式去反映生活。
学习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一)新闻的定义广义的新闻是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
狭义的新闻是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本篇文章属于这种。
总的来说,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二)新闻的特征(要求):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三)新闻的结构:(前三个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部分,不是每篇新闻都具有这5个部分)1、标题(有时也有副标题)2、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一段话(不一定只是第一段),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3、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4、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5、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有时省略或暗含在主体之中)。
(四)消息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与记叙文的六要素相同)五个“W”和一个“H”即:1、when:何时 2、 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 why:何因6、how:何果(五)需要注意事项:①精心拟定标题。
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
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1.消息的结构 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五个部分。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
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 阐释。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消息的特点 真、短、快、新:“真”即真实可
靠;“短”指篇幅短小;“快”指报 道迅速及时;“新”指最近发生,内容 新鲜,形式活泼。
竞争对手:多伦多、伊斯坦布尔、 巴黎、大阪。
2.各方对北京申奥成功有什么反应?
韩国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说:“北 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 丝毫也不让人觉得意外。”
瑞士奥委会主席卡基·瓦特说: “现在是奥运会到中国去举办的时候了。 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 会。”
这则消息有正副两个标题。这两个标 题分别有什么作用?饱含怎样的感情?
正标题: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
权,概括报道中心事件。“喜”贯穿全文。
副标题: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突
出得票数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导语内容, 不超过50个字。(要求包含何人、何 时、何地、何事四个要素。)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 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3.消息的要素
消息一般有事件(何事)、当事 人(何人)、时间(何时)、地点 (何地)、原因(何因)和如何发生 (如何)六个要素,简称“六要素” 或“六何”。
速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是在何时何地什么会议
上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她 有哪几个竞争对手?
2001年7月13日 莫斯科世界贸易 中心
(2)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消息第4、5段 用确凿的数据充分证明,在众多的申办城市中, 北京战胜竞争对手,脱颖而出,正义、强盛、 进步的中国在国际社会拥有广泛的支持。
语文版八上语文第5课《北京喜获 奥运会主办权》 姓名: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5课《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姓名: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矜.持噙.沮.丧舆.论A.jīng qín zǔ yúB.jīng qìn jǔ yúC.jīn qín jǔ yúD.jīn qìn zǔ yǔ2.解释下列词语。
(1)信守: (2)矜持:(3)风度翩翩:(4)水泄不通:3.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矜侍签字信守B.拥抱大坂重申C.承诺湿润水泄不通D.婆娑稳乱销声匿迹4.选词填空。
(1)他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下去。
A.保留B.保存C.保管(2)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A.稳重B.集中C.聚集D.平稳(3)风度翩翩的何振梁()了泪水。
A.噙住B.流下C.忍住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今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
首轮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
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
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
5.结合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
(1)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
噙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有效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一段文字中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地列举大量的数字,用意何在7.对“面对排着队.....来感谢支持北京、...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支持中国的朋友们”一句中的加点词语应如何理解?(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丼办权
——正题,概括报道中心事件。 “喜”字贯穿全文。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副题,用具体数字突出 得票数多。 体现豪情满怀。
分析导语
1.北京是在何时何地什么会议上赢得2 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她有哪几个竞 争对手?
7月13日莫斯科国际奥委会112次会议. 多伦多,巴黎,伊斯坦布尔,大阪.
自研自探
1、学习新闻的有关知识。
2、掌握本文重点字词 3、朗读课文,根据新闻文体 划分结构。分析导语。
展示一
了解新闻相关信息
新闻是目前世界上发表量最大, 受众最多的文体,它通过各种传 媒(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 等)对当前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 活进行报道。
• 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 (社论)、报告文学等。
这只笔见证了申奥成功这个具有 历史意义的时刻,见证了北京的发 展和进步.也表现了他十分珍视中 国人民为支持奥运所做的努力!
思考:
办 奥运会了!”一句中的“该” 字 赋有怎样的内涵? 蕴含着梦想成真后的 激动与喜悦,作为中国人 的无比自豪,有北京一定 能办好奥运会的自信。
第8段中“该轮到北京
这则消息迅速及时的 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 成功的喜讯,表达了中国人 民无比振奋的心情。
在希腊首都雅典西南面,在湍急 的阿尔菲斯河和克拉德河交界处的 奥林匹亚“圣地“,就是古代奥林 匹 克运动会的会址。古代奥运会起源 于宗教庆典活动,以奥林匹克山而 命名。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 年,古代奥运会每4年举办一次,共
•
1984年7月29日,对亍所有关注中国 关心奥运的人来讲都是一个特别的日 子,许海峰以566环的优异成绩摘取了 洛杉矶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实现 了我国奥运史上“零的突破”。萨马 兰奇亲自为他颁奖,并说:“这是中 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一天,我为能够 亲自将这块金牌授给你们而感到荣 幸。”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阅读练习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阅读练习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今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
首轮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
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
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131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
1.结合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①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
噙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②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有效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第一段文字中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地列举大量的数字,用意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中的加点词语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顾拜旦开创奥运新纪元1894年6月经过巴黎国际体育会议协商,历史名城雅典,赢得了首届现代奥运会主办权。
巴黎国际体育会议结束以后,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泽维凯拉斯将召开奥运会的喜讯带回了雅典。
正如后来泽维凯拉斯给顾拜旦的信中所说:"当时,从布林迪西到雅典,我的同胞都在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奥运会"。
但是,泽维凯拉斯过于乐观了。
没隔多久,在他会晤希腊首相特里库皮斯时,首相提出,因经费问题,要求缓办奥运会。
这对泽维凯拉斯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
顾拜旦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是年10月底,他仓促就道,从巴黎坐火车到达马赛,然后乘轮船奔赴雅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7月13日 北京
2001年7月13日 北京
2001年7月13日 北京
请 您 欣 赏 拟 写 新 闻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这则消息迅速及时向 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 成功地喜讯,表心了中国 人民无比振奋地心情。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分组快速阅读附文,给 新闻取个标题。 [巴黎]巴黎各界认为有 理由为北京获胜高举酒杯 [多伦多]聚集在多伦多 市中心的人们因北京获胜共 同发也感叹 [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 尔寻找差距准备迎头赶上 [日本]日本大阪暗然失 色急流勇退
第一课时
1、新闻是指 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 社会意义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新 闻 知 识
2、新闻的类别主要有:消息、通讯、特写、电视 解说词、答记者问、报告文学等。 3、消息(新闻)有五要素是指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结果。 4、消息(新闻)的结构为 :标题、(电头)导语、 背景、主体、结尾五部分。 5、标题的类型有 :引标题、正标题、副标题。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新闻是类属于记叙文, 但相比于一般记叙文,又 具有自己的特点:
迅速及时、 内容真实、 语言简明。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 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特写、通讯、 新闻评论(社论)、 典型报告(报告文 学)等。
忠诚地遵守。 4、风度翩翩--
形容举止洒脱。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消息五要素
时间 :2001年7月3日 地点: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
人物:萨马兰奇 卡基•瓦特 李岚清 刘淇 何振梁 郞平 事件:北京以绝对优势喜获 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结果:各方激动不已,喜气 洋洋。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今日作业
请为本则消息的主体 部分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第二课时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思考:
第8段中“该轮到北京办 奥运会了!”一句中的“该”字 赋有怎样的内涵?
蕴含着梦想成真后的激动与 喜悦,作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 有北京一定能办好奥运会的自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副题,用具体数字突出得票数多。 体现豪情满怀。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新华社莫斯科7月3日电(记者许基仁、 刘广、林容)”是导语中的电头。从这个电头 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这则“消息”是“新华社”在“莫斯科”发 电的, 以及何时由何人所发。 “7月13日”不仅反映了消息迅速及时的 特点,同时也蕴含了新华社记者向全国人民报 告这一喜讯时得抑制不住的兴奋心情。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参考范例:在国际奥委会
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 主办城市的投票中,北京以过 半数优势战胜了多伦多、巴黎、 伊斯坦布尔和大阪。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 1、原导语以抒情的笔调开头(“把所有的矜持都 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抒写了申奥成功 后中国人无比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 • 2、原导语列举确凿数字,一方面用事实说话,体 现了消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让读者在比较中 感受到中国申奥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成功是众 望所归。
结尾 :第11自然段
思考:这则消 息的副标题、导语、 主体有一个共同特 点,是什么?有什 么作用? 答:运用数 字。说明了北京胜 获2008年奥运会主 办权势在必行,是 理所当然的,说明 中国主办奥运会是 有能力的。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正题,概括报道中心事件。“喜”字贯穿全文。
•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
息。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矜持( jīn ) 流淌( tǎng )
解释下列词语。
1、噙住泪水-- 眼里含着泪水。 2、矜持-- 竭力保持端庄严肃的态度。 3、信守--
大阪( bǎn
)
n 噙住泪水( qí ) o i 淘汰( tá )( tà 风度翩翩(piān ) )
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 展开导语中已经点明的新闻事实,
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
这篇新闻的主体展开分析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如何为主体部分划分层次? 第3段:说明中国政府的态度; 第4、5段:报道两轮投票的情况; 第6~11段:报道了中国人和国际体育届人士的反应。 • 从上述可以看出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按怎样 的顺序来写的? 时间先后、事情发展顺序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今日作业
看下列图片完成导语或写新闻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看 图 片 写 导 语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2001年7月13日 北京
2001年7月13日 北京
知识引路 字词训练 消息要素 消息结构 拓展阅读 拟写导语 撰写消息
消息结构
标题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主标题) 得标数比第二名多34票 (副标题) 电头 :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 (记者许基仁、刘广、林榕)
导语 :第1、2自然段 主体 :第3至第10自然段 背景 :第3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 “噙住了泪水”(何振梁) • “用默默的拥抱来感受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 (何振梁) • “北京应该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何振梁) • “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得时刻。北京一定会举办一次成 功得奥援会。”(刘淇) • “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世界冠军还高兴。这是国际社 会对中国社会进步得肯定。”(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