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杂交水稻基础知识
(完整版)水稻基础知识
![(完整版)水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8b32a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1.png)
迟熟粳
“强-强-短”型: 华中晚稻籼
“弱-中-长”型: 华中中熟籼, 及粳、云贵的迟熟籼及粳
中籼稻主要类型
“强-中-中”型: 华南晚稻的
“弱-强-长”型: 华南及云贵
迟熟粳、云贵的迟熟籼
的冬稻籼
“强-强-中”型: 华南一季粳
“中-中-短”型: 华北的中、
(三)水稻发育特性理论的应用
1.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应用
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包括种子发芽和根、 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 必要的养分。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1)幼苗期: 从稻种萌动开始至3叶期。
(2)返青期: 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 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 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这段时间称返青期。
(3)分蘖期: 从4叶长出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 节为止。返青后分蘖不断发生,到开始拔节时, 分蘖数达到高峰。杂交水稻由于稀播,通常在秧 田即开始分蘖。
部分组成。
分蘖节或根节: 稻茎基部的节间不伸长, 各节密集,节上发生根和分蘖,习惯上称它为
分蘖节或根节。
茎秆: 茎上部有若干伸长的节间形成茎秆。
6.穗的发育 (1)形态结构
小穗 稻 二次枝梗 穗 一次枝梗
小穗梗 穗轴
(2)稻穗的分化发育
稻穗分化时期的检查: ①第一苞原基分
化到花药形成以前, 以全穗发育为对象划 分发育时期;
分蘖位: 分蘖在母茎 上所处的叶位。
(2)分蘖特性
1)分蘖叶位数: 凡分 蘖叶位数多的品种,分 蘖期长,生育期一般也
较长。
(2)分蘖特性
2)对环境条件敏感: 在分蘖叶位数相同的品 种间,但对温、光、水、肥等条件敏感的品种, 当条件不适宜时,分蘖芽处于休眠状态,分蘖发 生率低。
杂交水稻生产基础知识
![杂交水稻生产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f67a5e5b8f67c1cfad6b89f.png)
水稻生产基础知识1、水稻一生包括几个生育阶段水稻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直到新的种子形成为止。
根据水稻一生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状况的不同,通常划分为两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4个生育时期,即秧苗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及结实期。
(一)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幼穗分化前,在这一时期内主要是摄取养分长植物体,为过渡到下一发育阶段积累必要的营养物质。
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幼苗期和分蘖期。
幼苗期是指秧田期内稻种发芽,出苗到插秧前,分蘖期依分蘖时间和速度不同,又分为分蘖始期,最高分蕖期、分蘖末期等。
分蘖期间分蘖数开始时增加较慢,数量少,称分蘖始期,随着稻株同化作用的增加,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加快,分蘖茎数迅速增加以至达到最高分蘖数,称最高分蘖期,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茎数的增加又趋于缓慢,以至分蘖茎数停止发生,即分蘖末期。
水稻发生的分蘖并非都能成穗,只有有效分蘖茎数才是每亩穗数的基础。
因此,了解水稻分蘖特性后,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千方百计的采取促进措施,争取多一些有效分蘖。
如果分蘖期光照充足、温度高、环境条件好,栽培上施足基肥,加强肥、水管理,供给稻株充足的营养物质,促使早生快发,就能达到早分蘖,低节位蘖数多,有效分蘖数多,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保证在一定面积内达到最高的有效茎数。
因此,分蘖期是决定穗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的种子形成。
在这个时期要吸取大量营养物质,除建造植物体外,还要转化形成生殖器官,开花结实。
生殖生长期包括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
幼穗形成期从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到抽穗为止。
结实期是从抽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为止。
幼穗形成期间,稻株节间迅速伸长,植株高度增加很快,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伸长期,这个时期是决定每穗粒数多少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系到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
此期如外界环境条件良好,营养充足,每穗粒数就多,则获得高产可能性就大,反之,外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稻穗生长发育,营养条件很差,穗头小,籽粒少,产量不高.从氮素供应情况看,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结束,所吸收的氮素数量约占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总量的30%左右,为此,栽培上特别强调在前期施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施穗肥的措施,补充营养,以增加粒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2013年11月第1版 )科学家的故事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2013年11月第1版 )科学家的故事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https://img.taocdn.com/s3/m/43cda7a6bd64783e09122bfb.png)
袁隆平是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
一直到下午四点左右才回去。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 上了肠胃病。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 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 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 不如。正是凭着这种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十四万 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引起国内 外科技界高度重视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随后,袁隆平和 助手们整整花了 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 组合,选育出了比较好的雄性不育稻株,但不育度还未达到100%。
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 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 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 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 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 杂交种子
怎样解决水稻杂交育种这个难题呢?
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发挥你们的创造力,说说 你们的方法---- 放飞想象的翅膀!
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袁隆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他转向研究水稻。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 种植面积为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百 分之四十。从国际上看,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要粮 食,有九十多个国家种植水稻。这就是说,进行水稻的科学研 究还具有世界意义。 • 袁隆平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杂交水稻。 • 其实,这一重大课题在国外早已进行研究。1926年,美国科学 家琼斯最先报道了水稻杂交的优势现象。1962年,印度一位科 学家进一步提出了水稻下一代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应用的设想。 然而,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 易,这使得国际上许多有此设想的研究人员先后丧失信心,放 弃或中断了研究。而袁隆平选中了这个大课题,前进的道路该 是何等的曲折和艰难啊!
杂交水稻制种赤霉素施用技术手册
![杂交水稻制种赤霉素施用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3df3567240c844768eaee6b.png)
杂交水稻制种赤霉素施用技术手册赤霉素(九二O)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合成赤霉素最活跃的部位是茎尖、嫩叶、 根尖以及正在发育的种子胚与胚乳,广泛存在于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
1.赤霉素对水稻的作用水稻的一生中,苗期含量很低,100g鲜重不到 0.1ug,移栽后迅速增加,到分蘖盛 期达到高峰,100g 鲜重超过 0.35ug,以后又逐渐下降,至抽穗前营养器官内降至最低 点。
赤霉素对水稻生长、开花结实等多方面有作用,最显著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 和细胞分裂来促进稻株茎节与叶鞘的伸长。
水稻雄性不育系在抽穗期植株体内赤霉素的含量明显低于雄性正常品种, 穗茎节不 能正常伸长,约有1/4的稻穗不能抽出,而出现抽穗卡颈现象,穗颈节节间短是不育系 抽穗卡颈的内在原因。
在抽穗前喷施外源赤霉素,提高植株体内赤霉素的含量,可以促 进穗节间促长,解除卡颈,达到穗粒正常外露,改良异交态势。
在不育系始穗期前后喷 施赤霉素还可以使不育系柱头外露率提高和花时提早,提高父母本花时相退率,使制种 产量大幅度提高。
赤霉素的施用已成为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最关键的技术。
2.赤霉素喷施技术制种使用的赤霉素有粉剂和乳剂两种。
乳剂可以直接对水稀释喷施,而粉剂不能直 接溶于水,使用前必须先溶于酒精,每 100g 酒精能溶解 5~6g 赤霉素粉剂。
赤霉素的 喷施技术主要包括适宜的喷施时期,用量、次数、对水量与喷施时间等方面。
2.1 喷施时期喷施赤霉素对植株效应,要求低位节间和剑叶节间尽可能伸长少,而对穗颈节间伸 长较多,至少达到穗颈节间与剑叶鞘等长,才能完全解除抽穗卡颈,喷施过早,低位节 间伸长值大,上部叶片、叶鞘伸长过量,导致抽穗卡颈更加严重。
在见穗前 3~6 天, 是赤霉素的危险喷施期。
因此, 确定一个群体的最佳喷施期应以群体中大多数稻穗为准。
最佳喷施时期是见穗5%~10%。
赤霉素喷施的适宜时期在群体见穗前1~2天至见穗50%,不同不育系对“九二 O”反应的敏感性有差异,不育系间喷施“九二 O”的适宜时期还 应有差异。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2a2f6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6.png)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1. 水稻形态特征水稻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水稻的茎直立,高度在30-200厘米之间,叶子狭长而尖,叶鞘紧贴于茎上。
水稻的根系发达,具有多根性。
水稻的花结为穗状花序,穗状花序由许多小花组成,小花呈两性花。
水稻的果实为谷粒,谷粒表面光滑,色泽丰富。
2. 水稻的种质资源水稻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共有60000多种水稻的品种,可以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三大类。
籼稻主要产于亚洲东南部地区,适应长日照和高温多湿的生长条件;粳稻主要产于亚洲国家和地区,适应于丰水充沛的气候和环境;糯稻主要产自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
3. 水稻的主要培育原则水稻培育的原则主要包括选择优良种质,进行杂交育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等。
这些原则都是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品种,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 水稻的育种方法水稻的育种方法主要包括自交育种、杂交育种、同源系选择和分子育种等。
自交育种是指在自花授粉的情况下进行选种和繁殖,杂交育种是指利用两个亲本进行人工授粉,同源系选择是指通过多代自交育种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同源系,分子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育种选择和识别。
这些育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5. 水稻的优质育种水稻的优质是指水稻的风味好、口感佳、糙米产率高、淀粉含量低等特性。
水稻的优质主要与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有关。
水稻的优质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的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选育,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6. 水稻的抗逆育种水稻的抗逆育种是指培育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和抗逆性的水稻品种。
抗旱水稻是指可以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涝水稻是指可以在涝灾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病虫害水稻是指可以在病虫害侵害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逆性水稻是指具有抗灾性和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成就
![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81d0422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e.png)
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成就1.原理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用了遗传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技术。
普通核不育水稻通过基因工程育成的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不仅兼有三系不育系育性稳定和两系不育系配组自由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局限和两系不育系可能受环境影响和繁殖产量低的缺点[1]。
对环境条件不敏感的核雄性不育系在开花植物中很常见,然而,由于难以大量繁殖纯雄性不育系,其应用受到限制。
科学家想到了基于雄性不育与植株特殊表型之间的遗传关联,提出了多种在不同作物物种中繁殖和选择核雄性不育系的方法,然而,由于表型在植物发育中的晚表达或雄性不育与表型之间的不良联系,这些方法中的大多数未广泛应用于农业实践。
之后,科学家提出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讨论了获得保持系和纯核雄性不育系的两种策略,一种策略是将与种子颜色基因关联的生育力恢复基因转化到雄性不育植物中,以此来进行区分;另一种策略是将与花粉致死基因相关的生育力恢复基因转化到雄性不育植株中,花粉致死保持系与雄性不育系的异花授粉将产生纯雄性不育种子[2]。
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培育出的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每个稻穗上约结一半有色的种子和一半无色的种子,无色的种子是非转基因的、雄性不育的, 可用于制种, 因此制出的杂交稻种子也是非转基因的; 有色种子是转基因的、可育的,可用来繁殖, 其自交后代的稻穗,又有一半结有色、一半结无色的种子,利用颜色区分将二者彻底分开, 因此, 制种和繁殖都非常简便易行。
2.应用成就袁隆平带领科研团队在2015年成功创制了普通核不育系Gt1s、繁殖系Gt1S及其第三代杂交水稻。
全国推广第三代杂交水稻1亿亩,可以增产稻谷200亿公斤;中长期内可使世界杂交水稻面积提高5倍以上,使中国在杂交水稻研究上保持持续领先的优势;1亿亩第三代杂交水稻生产只需要3000亩繁殖田,能够很好把控。
而且所转3个基因分别来自玉米、珊瑚及水稻自身,它们已经在美国等多个国家被批准使用[3]。
杂交水稻种子七招辨真假
![杂交水稻种子七招辨真假](https://img.taocdn.com/s3/m/beb958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0.png)
杂交水稻种子应该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不易压碎或破损。如果种子的质地较 软,缺乏弹性,或者存在破损、裂纹等情况,可能是质量较差的种子。
种子是否经过加工处理
标识
观察种子的包装和标签,确保种子的品种、产地、加工等信息清晰、准确。如果标识模糊不清或者存在错误, 可能是伪劣种子。
加工痕迹
观察种子的外观是否有加工痕迹,如划痕、凹凸等。如果种子存在这些痕迹,可能是经过处理的种子,需要注 意其质量和使用效果。
VS
生产厂家
了解种子的生产厂家,确保种子来自可靠 的育种机构或种子生产商。
种子是否具有正规认证标志
品种认证
杂交水稻种子应有品种认证标志,如已获 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审定证书等。
质量认证
一些国家或地区会对种子进行质量认证, 如ISO9000、ISO14000等认证标志,这些 标志代表着种子质量的保证。
了解种子生产地的气候与土壤条件
气候条件对种子的影响
种子生产地的气候条件对种子的质量和产量有重要影响。例如,气候适宜的地区生产的种子可能具有较高的发 芽率和生长表现,而气候不适宜的地区生产的种子可能存在生长缺陷或适应性差的问题。
土壤条件对种子的影响
种子生产地的土壤条件也对种子的质量和产量有重要影响。例如,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可能有利于种子的生 长和发育,而贫瘠、排水性差的土壤可能限制种子的生长表现。因此,了解种子生产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可以 帮助判断种子的质量和真实性。
纯度是指杂交水稻种子中亲本植株的基因型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一般来说,杂 交水稻种子的纯度应达到96%以上。
净度和纯度的检测方法包括风选、筛选、比重等物理方法,以及DNA分子鉴定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
发芽率与生命力
发芽率是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比例。生命力强的种子发芽率较高 ,生长势也较强。一般来说,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应达到85%以上 。
杂交水稻的高产种植技术
![杂交水稻的高产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8cefff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a.png)
杂交水稻的高产种植技术杂交水稻的高产种植技术如下一、优选良种杂交组合杂交水稻与常规的水稻不同,它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品种,需要选用两个在遗传上存在一定差异,并且二者之间的优良性状能够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
所以杂交水稻种植前,应当优选良种进行杂交组合,在这一过程中,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如土壤性质、气候条件等,对水稻品种进行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杂交,从而为后续的水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便实现优质、高产的种植目标。
二、稻种晾晒消毒处理当杂交水稻选种完毕后,在正式种植前,应当对种子进行处理,这是确保高产目标实现的关键。
具体做法如下:对选好的稻种进行筛选,将其中的草籽、杂质等清除干净,留下颗粒饱满的稻种,并将这些稻种均匀摊铺到室外的空地之上进行晾晒,时间以48~72h左右为宜,通过晒种能够大幅度提升种皮的通透性,从而使稻种具备良好的吸水功能,由此可进一步加快稻种的新陈代谢速度,有利于种子发芽。
当稻种晒好之后,可进行集中收集,然后进行浸泡催芽和消毒处理。
在对稻种进行消毒时,可采用1%的生石灰澄清液浸泡,时间控制在48h左右,也可以使用浸种剂进行浸泡,浸种消毒能够降低水稻苗期时病虫害的发生几率,确保水稻健康生长。
三、适时播种在杂交水稻种植过程中,为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应当对播种期进行合理确定,具体确定时,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所选的水稻品种及其生长特点、当地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等等。
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可将每年的3月上旬定为播种期,当播种期确定之后,还应对具体的播种量进行科学确定,通常情况下,以0.75~1.0kg/667㎡为宜,这个播种量对于高产目标的实现较为有利。
根据以往的杂交水稻种植经验可知,秧龄期与产量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当秧龄期持续的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水稻早穗,由此会对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杂交水稻种植时,应当对秧龄期进行控制,以25天左右为宜,最长不宜超过30天,如果是早稻,种植时,可通过薄膜进行育秧,以此来培育壮苗;若是晚稻,则可通过露地疏播进行培育。
杂交水稻制种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措施ppt课件
![杂交水稻制种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db0b4a76c66137ee06196b.png)
22.5—24.0℃,光照13h左右;
• 两系不育系敏感点漂移; • 两系不育系割茬再生的敏感性问题。
10
两系杂交水稻的亲本关系示意图
低
不
温
不育系S
育
短 日
系
表现可育,自花授粉繁殖后 代,后代保持温光敏感特性
繁
殖
不育系S X 恢复系R
高
不育系表现不育,接收恢复
16
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技术措施
1、基地选择、地点、时间 2、制种隔离 3、播差期、父本分期播种 4、合理的行比 5、花遇检查及调整 6、育性监控 7、割叶、“920”应用 8、赶花粉 9、去杂保纯 10、其他管理措施:水、肥、药
17
一、基地、地点、时间选择
1、抽穗扬花期天气及气候风险; 2、两系杂交稻制种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气候风险。
位,其次是调整花遇、增加活性; ⑴、一般每亩总用量15-20克,不同组合差异较大;
⑵、正常见穗5-10%至见穗30%,不宜过早过迟; ⑶、分2-3次,“前轻、中重、后补”,父本适当加量
,保证父本穗位高于母本15-20cm.
24
25
26
八、赶花粉
1、全过程中每天3-4次,有粉赶到无粉; 2、开花时间不同亲本、天气有差异; 3、原则上前期看母不看父,中后期看父不看母; 3、每次间隔20-30分钟; 4、阴雨天。
• 杂交稻(人为或自然的不同品种杂交)的基因是杂 合的,杂交稻再生长,产生的后代基因分离,长势 长相混杂、所以杂交稻不能留种再种。
2
基本知识
• 生物界存在杂种优势,两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品种杂 交后代有生长优势;
• 两个水稻品种要实现大规模杂交,必须有一个品种 雄性功能丧失而雌性功能正常[雄性不育系(母本 )],由另一个品种(雌、雄性功能均正常)帮助其 授粉受精让其产生后代。
杂交水稻的三系法和两系法的育种方法
![杂交水稻的三系法和两系法的育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ffa08383d049649b6658f1.png)
杂交水稻的三系法和两系法的育种方法杂交水稻要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首先必须解决年年获得大量杂种第一代种子的问题。
由于水稻是雌雄蕊同花的作物,花器小,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要用人工去雄杂交来获得大量杂交种子是很困难的。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稻种子大量是通过三系法来实现的,也有的是通过两系法生产出来的。
三系法即培育和生产杂交水稻必须做到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简称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相配套。
这是行之有效的经典方法,是我国推广杂交水稻三十年历史普遍采用的方法,目前仍然大量使用。
由于三系法的育种程序和生产环节较复杂,以致选育新组合的周期长、效率低、推广环节多、速度慢,同时种子成本高、价格贵。
雄性不育系水稻外表上与普通水稻没有多少区别,雌蕊正常,具有受精能力。
但雄性发育不正常,套袋自交不结实。
这样的品系称为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主要用于生产杂交种子,因此,一个优良的不育系应当是不育性稳定,不因多代回交或环境条件的改变,特别是温度的改变而发生育性变化。
二是可恢复性良好。
三是便于制种繁殖。
使雄性不育系的不育特性能一代一代保持下去的品系,称为雄性不育保持系。
要求花药发达,花粉量多,以利提高繁殖产量。
使雄性不育系恢复可育的品种系,称为雄性不育恢复系。
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恢复系要求具备:恢复能力强,杂种结实率80%以上;优良性状多,配合力强,优势明显;便于制种。
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获得不育系种子,少部分用于继续繁殖,大部分用于制杂交种供大田生产使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用于大田生产。
保持系、恢复系的自交种仍可作保持系、恢复系。
两系法杂交稻育种是我国独创的以光温敏核不育性的利用为主要内容的高技术,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水稻遗传育种上的又一重大科技创新。
与三系法杂交水稻相比,两系法杂交水稻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是不育系与恢复系配组自由,选育邮优良组合的几率增大;二是不育系一系两用,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夏季)可用于制种,在短日低温条件下(春、秋)可用于自身的繁殖,不需要借助保持系(两系由此而来)。
1.杂交水稻基础知识
![1.杂交水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a11fd711711cc7931b71615.png)
第一章杂交水稻基础知识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1926 美国琼斯提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引起各国科学家重视,并探讨水稻杂种优势表现。
●1958-1968年日本育成水稻雄性不育系,但未能在生产上利用。
●1964年袁隆平院士在水稻大田发现水稻天然杂交株的杂种优势,设想“三系法”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开始在自然变异中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培育不育系。
●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研究》,提出“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
得到国家科委的重视,到1970年夏培育出C、D系统水稻不育系,但始终没有找到完全保持雄性不育的材料,而无实际使用价值。
●1970年冬李必湖等在三亚发现野生稻败育株,简称“野败”(奇迹之一)。
●1972年利用“野败”与长江中下游的早籼稻多代回交培育出雄性不育系与雄性不育保持系。
长江中下游的早籼品种大多对“野败”具有很好的雄性不育保持特性(奇迹之二)。
●1973年用已选育不育系与东南亚的籼稻品种测交筛选出雄性不育恢复系,成功地实现“三系”配套,开始探讨杂交稻制种技术。
东南亚的籼稻品种对“野败”具有很好的雄性不育恢复力(奇迹之三)。
●1978年按行政区划全面恢复和建立国家、省、地、市、县级种子公司,作为政府事业单位承担杂交稻种子生产、销售和管理,杂交水稻种子的经营进入一个半计划经济管理阶段,建立了较完善的杂交水稻种子繁育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快速推广。
●杂交水稻种子繁育体系发展过程:1976年“所提、场繁、县制或社制”1979年“地提、县繁、县制”1982年“省提、地繁、县制”1996年“省提、省繁、基地制”2000年后,《种子法》出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公司为主体的杂交种子繁育和销售体系。
●1986年袁隆平院士发表《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提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和三种利用方法:A.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B.两系法为主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C.一系法或转基因技术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DOC)
![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DOC)](https://img.taocdn.com/s3/m/123b74a8804d2b160a4ec00e.png)
第一章水稻栽种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概术第二节种植稻的发源及品种种类第三节水稻作物的生物学特色第一节概括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二、我国水稻生产概略三、我国的水稻分区四、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1.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
水稻是仅次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
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30%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 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是我国的第一大作物。
全国约有 2/3 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是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 22% 人口的重要保障。
2、水稻是高产稳产的精粮作物水稻可在田面保持水层的条件下生长,人们能够经过浇灌、排水及水层深浅来调理土壤温热状况、养分开释速度、田间小天气等,以水克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在粮食作物中,稻米的淀粉粒最小,直径仅为 3~10 μm,粗纤维含量仅含 2.2 %,固然蛋白质含量 7%~ 10%,但稻米中蛋白质的生物价高,所以,米饭不单仔细可口,并且稻米中各样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汲取率都较高。
其余,稻米的价钱较高,稻米外面有谷壳紧包,比较不易吸湿返潮和虫蛀,便于运输和储藏,稻草、稻壳等能够综合利用,所以,栽种水稻的经济效益较高。
3、水稻生产副产品用途极广米糠含有 14%左右的蛋白质、 15%左右的脂肪和20%的磷化合物等,是牲畜的精饲料,也可提取糠油、脑磷素等。
谷壳可用来制装修板。
稻草除可作牲畜的粗饲料外,还可用于编成草苫( shān)。
4、稻谷深加工有广阔远景①大米食品:除直接做米饭当主食外,还可制作方便米饭,快餐米饭,方便粥,米粉制品,饼干糕点,婴儿食品,酿造业(酒类、醋 )。
②米糠的利用:米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分,和维生素等,是食品、医药、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③碎米的利用:可制作米粉、米粉线、点心、饴糖、淀粉、发酵原料、纺织物加工用糊。
④胚芽利用:营养食品、 VB1 、VB6、VE 制剂以及饲料。
公共基础知识之生物科技——杂交水稻
![公共基础知识之生物科技——杂交水稻](https://img.taocdn.com/s3/m/619c0eaf0029bd64783e2c5e.png)
山西招警综合备考:公共基础知识之生物科技——杂交水稻提到袁隆平大家一定能想到杂交水稻,没错,今天中公招警考试网带领大家了解的就是杂交水稻的相关内容,希望考生们能够好好掌握,在招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一、杂交水稻的定义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二、杂交水稻的研究历史杂交水稻的基本的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ll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
由于Henry Beachell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
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
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至今。
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三、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国家863计划杂交水稻与转基因植物海南研究开发基地(HRDB,以下简称863海南基地),于2000年8月经科技部批准成立。
已在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新种质创建、新组合试验示范,转基因植物研究、技术培训,杂交水稻及其他农业生物相关技术与产品的研发、繁育技术支持与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杂交水稻育种的三系法、二系法和一系法
![杂交水稻育种的三系法、二系法和一系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6e73462e3f5727a5e96267.png)
保持系。因而能简化繁殖、 制种程序 , 使种子成本下
降 。③ 避免不育细胞质 的负效应。 由于光温敏型雄性 不育受环境 条件 影 响较大 , 目 前 未能像三系法杂交 水稻那样 大面积 推广 ( 正逐渐 但 取代三系法育种) 。 二系法对选育 品种 间和亚种 间组合 均适 用 , 用 但
能够抑制 细胞质 不育基 因( ) s 的表达 , 因此 , 当细胞核 可育基 因( ) R 存在时 , 植株表现 为雄 性可育 ; 当细胞质
基 因为可育基因 ( 时 , N) 无论 细胞 核 具有可 育基 因还 是不育基因 , 植株 都表现 为雄性 可育 ; 只有 当细胞核不 育基 因(r与细胞质不育基因( ) r ) S 同时存在 时 , 植株才
得 以保 持) 。在实践 中控制 日照主要靠 自然光源 、 控制接受 其他植株 的花粉 而
产生种子 。同种植物中具有可遗传 的雄性不 育性状的 植株群体 叫雄性 不育 系 ( 称不 育 系 ) 简 。有 了不育 系 用于杂交育种 , 免除 了人 工去雄 工作 , 省 了劳力 、 就 节
维普资讯
・
6 0・
生物学 教学 2 7 g3卷) 2 0 g( 0 2 第1期
华 东师 范 大 学《 学教 育》 志征 稿 及 科 杂 举办“ 中学教 师 论 文评选 " 的通 知
一
早
、
《 学教育》 科 杂志 是 由国家 教育 部 主管、 华东
保证 杂交种 的纯度。
不育 系的产 生其 实 是基 因 突 变 的结 果 。研 究 表 明, 小麦 、 水稻和玉米等作物 , 它们 的雄蕊是 否可育 , 是 由细胞核和细胞 质中的基 因共 同决定 的。在 细胞核和
杂交水稻田间种植纯度鉴定要求
![杂交水稻田间种植纯度鉴定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52438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d.png)
杂交水稻田间种植纯度鉴定要求
杂交水稻田间种植纯度鉴定是为了确保杂交水稻的遗传纯度和品种特性,以及保证杂交水稻的生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纯度鉴定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田间管理要求,在种植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上,要求严格按照杂交水稻种植技术规程进行,包括选地、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确保田间环境整洁、无杂草、无杂种等。
2. 种子来源要求,种子的来源必须是合法的,且具有合格的检疫证明和种子产地证明,确保种子的纯度和品质。
3. 品种纯度鉴定要求,在种植过程中,要对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生长期间的生理特征、植株形态特征、穗长、穗粒数等,以及对杂交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进行观察和评估。
4. 田间标识要求,在田间种植杂交水稻时,要对田间进行明显的标识,标明杂交水稻的品种名称、种植时间、种植面积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监测。
5. 监测和检测要求,在杂交水稻生长期间,要定期进行田间监
测和检测,对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生长势等进行评
估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杂交水稻田间种植纯度鉴定要求严格,需要从种子
来源、田间管理、品种纯度鉴定、田间标识和监测检测等多个方面
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杂交水稻的生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水稻知识大全(一)水稻种植想高产,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您了解多少?
![水稻知识大全(一)水稻种植想高产,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您了解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19e2bc8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79.png)
水稻知识大全(一)水稻种植想高产,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您了解多少?水稻的一生,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最终形成新的种子。
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对应着不同的田间管理,因此正确把握水稻的全生育期对我们在水稻生产实践当中有着重大意义。
现整理水稻知识大全,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一、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二、水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三、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下面就由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下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
1.1 水稻的生物学特征水稻原产于中国,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属单叶子植物;喜高温、多湿、短日照;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
水稻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4.53亿亩,总产2082亿公斤左右, 单产459公斤/亩(来源:国家统计局2015年12月)。
我国年稻谷消费量在1800亿公斤。
1.2 水稻类型按起源分为:籼稻和粳稻。
(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谷粒易脱落,较耐湿、耐热、耐强光,但不耐寒。
粳稻习性相反)。
按生长季节来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根据品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耐旱性来划分:水稻和陆稻。
根据淀粉性状分为粘稻和糯稻。
(粘稻含70-80%的支链淀粉外还含20-30%直链淀粉。
而糯稻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可食性、糊化温度及品质不一样)。
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1.3 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稻常规稻:是相对于杂交水稻而言的。
通过常规育种方法选出基因型为纯合的新品种。
如黄华占。
杂交稻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一代组合。
杂交稻稻农不能自己留种。
如天优华占。
超级稻一般是指通过理想株型的构建与籼粳亚种间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育成的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的品种或组合。
如Y 两优系列。
1.4 水稻种植季节根据水稻种植季节,在生产上,可分为单季稻和双季稻。
双季稻中第一季种植的叫早稻,第二季种植的叫晚稻。
一系杂交水稻原理
![一系杂交水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5f446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00.png)
一系杂交水稻原理嘿呀,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一系杂交水稻的原理,可有趣儿啦。
咱先得知道水稻这玩意儿,就像人一样,有自己的小秘密呢。
正常情况下,水稻是两性花,就是一朵花里既有雄蕊又有雌蕊。
这就好比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自己就能完成生孩子(结种子)这事儿。
但是呢,这种自己和自己玩的方式,产生的后代有时候就没有那么优秀啦。
杂交水稻就像是给水稻找个超棒的对象,让它们结合生出更厉害的宝宝。
一系杂交水稻呢,那更是水稻界的“高富帅”“白富美”结合的产物。
这里面有个关键的东西叫雄性不育系。
啥是雄性不育系呢?简单说,就是有些水稻啊,它们的雄蕊不行了,就像一个男的突然失去了生育能力一样。
这听起来好像是个坏事,但在杂交水稻这里,那可就是个宝啦。
这种雄性不育系水稻不能自己产生花粉,那它就只能等着别人给它送花粉来,就像一个等着被追求的小女生一样。
科学家们就会找那些特别优秀的水稻品种,让它们的花粉去给雄性不育系水稻授粉。
这些优秀的水稻品种就像是带着各种优良基因的“帅哥”。
比如说,有的水稻品种特别抗病虫害,就像一个强壮的武士,能抵抗各种病菌和虫子的侵袭;还有的水稻品种产量特别高,就像一个超级会赚钱的小能手。
当这些优秀的花粉和雄性不育系水稻结合的时候,就好像把这些优良的基因都传递给了它们的后代。
而且哦,一系杂交水稻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能保持这种优良的特性。
不像传统的杂交水稻,第二代可能就会出现性状分离,就像好的和坏的基因又开始打乱重新组合了,有的后代又变得不那么好了。
一系杂交水稻就像是有个魔法一样,能够稳定地把这些好的基因一直传承下去。
你想啊,水稻们就像一个个小生命,它们在田野里默默生长。
科学家们就像是月老,把那些最合适的水稻牵在一起。
每一株杂交水稻的诞生,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爱情故事。
雄性不育系水稻就像那个等待真爱的灰姑娘,而那些优秀的水稻品种就像带着光环的王子,它们结合之后,就孕育出了充满希望的新生命。
这些一系杂交水稻啊,它们承载着太多的期待。
杂交水稻初中生物教案
![杂交水稻初中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d2746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a.png)
杂交水稻初中生物教案
年级:初中
科目:生物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杂交水稻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和特点。
3. 能够分析杂交水稻对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杂交水稻的定义和背景知识。
2. 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和特点。
3. 杂交水稻对解决粮食问题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植物杂交知识,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杂交水稻吗?你觉得杂交水稻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学习杂交水稻的概念和背景知识(10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杂交水稻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2. 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并进行讨论。
三、了解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和特点(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和特点。
2.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培育方法和特点。
四、分析杂交水稻的作用(15分钟)
1. 教师就杂交水稻对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分析。
2. 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杂交水稻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撰写关于杂交水稻的简要报告,包括概念、培育方法和作用等。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以提高他们对杂交水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杂交水稻之父的教案:追寻科学历程的奇妙旅程
![杂交水稻之父的教案:追寻科学历程的奇妙旅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8e5a5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8.png)
杂交水稻之父的教案:追寻科学历程的奇妙旅程追寻科学历程的奇妙旅程作为现代农业技术的杰出代表,杂交水稻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种。
杂交水稻之父朱光耀教授为此付出了长期而辛苦的努力和奋斗,才使得这一神奇物种在中国及全球相关领域中广泛得到应用和推广。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朱光耀教授及其科学探索的历程,通过对其科研思路、发明过程与科学家精神的梳理,引导学生了解常规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之间的关系,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杂交水稻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花、穗、籽、秆的形态构造特点等生物学基础知识;2.了解水稻生长和发育的生态学知识,知晓水稻的适宜生长环境;3.了解及掌握朱光耀教授的科研思路、发明过程及其科学家精神;4.知晓常规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之间的关系,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影响;5.培养学生探究和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朱光耀教授的科学历程及其对杂交水稻的贡献;2.研究杂交水稻的研究方法与实践特点;3.探究科技进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分析和理解朱光耀教授的创新思路和精神;2.探究科技进步对增长农业生产效益的影响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向学生介绍杂交水稻的基本信息、生物学基础知识等,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究;2.通过三问法的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常规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之间关系的了解程度;3.呈现朱光耀教授的科研成果,引发学生对其科研精神的思考。
二、教学展开1.学习杂交水稻的相关知识:(1)了解杂交水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意义;(2)了解水稻的形态、结构、生长过程等生物学基础知识;(3)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向学生介绍杂交水稻的生长过程和生态特点;(4)分析杂交水稻的生态和生理学特点、考察性状的遗传规律。
2.了解朱光耀教授的科学历程及其对杂交水稻的贡献:(1)了解朱光耀教授的科学家精神和创新思路;(2)探索朱光耀教授探究杂交水稻产生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3)掌握朱光耀教授控制杂交实现自交纯系的方法和技巧,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药胚和胚珠的结构变化,结合实例说明该方法在育种上的重要作用;(4)分析朱光耀教授的草创性思维,从事成功认识到为农业生产贡献的基础性研究,按照事实归纳规律,反复验证研究结果,从而涌现出所谓现代杂交水稻的基因型、基因组、基因组学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杂交水稻基础知识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1926 美国琼斯提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引起各国科学家重视,并探讨水稻杂种优势表现。
●1958-1968年日本育成水稻雄性不育系,但未能在生产上利用。
●1964年袁隆平院士在水稻大田发现水稻天然杂交株的杂种优势,设想“三系法”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开始在自然变异中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培育不育系。
●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研究》,提出“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
得到国家科委的重视,到1970年夏培育出C、D系统水稻不育系,但始终没有找到完全保持雄性不育的材料,而无实际使用价值。
●1970年冬李必湖等在三亚发现野生稻败育株,简称“野败”(奇迹之一)。
●1972年利用“野败”与长江中下游的早籼稻多代回交培育出雄性不育系与雄性不育保持系。
长江中下游的早籼品种大多对“野败”具有很好的雄性不育保持特性(奇迹之二)。
●1973年用已选育不育系与东南亚的籼稻品种测交筛选出雄性不育恢复系,成功地实现“三系”配套,开始探讨杂交稻制种技术。
东南亚的籼稻品种对“野败”具有很好的雄性不育恢复力(奇迹之三)。
●1978年按行政区划全面恢复和建立国家、省、地、市、县级种子公司,作为政府事业单位承担杂交稻种子生产、销售和管理,杂交水稻种子的经营进入一个半计划经济管理阶段,建立了较完善的杂交水稻种子繁育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快速推广。
●杂交水稻种子繁育体系发展过程:1976年“所提、场繁、县制或社制”1979年“地提、县繁、县制”1982年“省提、地繁、县制”1996年“省提、省繁、基地制”2000年后,《种子法》出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公司为主体的杂交种子繁育和销售体系。
●1986年袁隆平院士发表《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提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和三种利用方法:A.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B.两系法为主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C.一系法或转基因技术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1988年培育出系列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有安农S-1、衡农S-1、W6154S等,开始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和繁殖制种技术研究。
●1995年以培矮64S系列组合的种子生产成功标志着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基本成功,开始大面积种子生产和两系杂交稻种植。
●1996年农业部立项开始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选育中国超级稻。
●1997年袁院士发表《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
●2000年先锋组合两优培九达到了超级稻一期700公斤/亩的产量目标。
●2004年两优0293达到了超级稻二期800公斤/亩的产量目标。
二、杂交稻的分类1、按水稻的生态类型分:杂交籼稻:种植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一般不感光,为感温型,但在华南稻区有感光型杂交稻品种,如博优系列、R3550 系列。
杂交粳稻:主要种植在淮河流域及以北的粳稻区。
杂交糯稻:品种很少,糯优396、糯两优6号2、按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分:三系法杂交稻:利用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特性,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三系配套,实现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命名为“×优××”,如T优207。
两系法杂交稻:利用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特性,培育光温敏核不育系,与育性正常的水稻品种杂交选配出两系杂交稻。
命名为“×两优××”、或“两优××”、或“×杂××”。
如八两优100、株两优02、两优培九、培杂山青。
3、按品种的生育特性分:早杂: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做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在105--120天,又分早、中、迟熟。
目前尚未育成早熟杂交早稻,其全生育期在100-105天左右,中熟杂交早稻的组合有香两优68、株两优819、金优706、T优706等,全生育期110天左右,迟熟杂交早稻组合有金优402、株两优99、金优213,全生育期115天左右。
晚杂: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做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在115--125天,分中熟晚杂和迟熟晚杂。
中熟杂交晚稻的代表组合是金优207、丰源优299,迟熟杂交晚稻的代表组合是威优46、汕优46、玉香88。
中杂:全生育期在130天以上,适宜大多一季稻区作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在华南稻区可做早、晚造种植。
中稻代表品种有汕优63、II优838、两优培九、Y两优1号、准两优527,一季晚稻品种如:丰优527、C两优608。
迟熟晚杂的品种既可以作晚稻,亦可以作中稻,有些中杂品种亦可以作双季晚稻。
如汕优63。
4、按亲本分类以母本来分:即1个母本与多个恢复系配组育成的系列组合,三系有威优、汕优、金优、T优、中优、丰(源)优、II优、特优、博优、辐优、岳优等;两系有八两优、株两优、准两优、培两优、Y两优等。
以父本来分:即1个父本与多个母本配组所育成的系列组合的全称。
目前只在三系上有,如402系列、974系列、207系列、46系列、77系列、晚3系列、63系列等。
5、按杂种优势程度分类分为普通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
中国超级杂交稻的产量需达到以下指标:在省级及以上品种区域试验中,生育期与对照相当,两年平均增产8%以上,或者百亩示范方验收产量达到下表规定标准。
三、杂交水稻种子生产1、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程序:第一步:亲本的提纯与原种生产第二步:亲本繁殖第三步:杂交制种三系制种生产程序图:两系制种生产程序图:2、三系法与两系法的不同点:(1)涉及的亲本数不同,三系法有3个亲本(水稻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恢复系),两系法有2个亲本(水稻光温敏不育系、恢复系)。
(2)亲本间相互关系不同,三系法3个亲本之间存在恢保关系,而两系法2个亲本之间无恢保关系,可自由配组。
(3)不育系繁殖的方法不同,三系法的不育系繁殖需对应的保持系来繁殖,两系法的不育系繁殖是需在一定的温光条件下可自交结实繁殖。
(4)制种基地与季节的选择安排不同,三系法的选择的范围较广,只需考虑一个安全期(抽穗扬花安全期);两系法选择的基地与季节范围窄,需考虑两个安全期(育性敏感安全期、抽穗扬花安全期)。
(5)防杂保纯技术上的不同,两系法在按照三系法保纯技术的基础上,还有其特有的技术—育性稳定技术和育性监控技术。
3种子生产组织管理方式(1)自制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有两种组织形式:●千家万户的传统组织生产形式,一般以村(或组)为单位组织各家各户进行制种,与公司签订生产合同,共同进行生产管理。
●公司承包土地再组织农户规模生产的形式。
(2)委托代制模式:公司+生产商+基地+农户。
隆平种业的生产商有两类:子公司(系统内)和其他个人或单位(系统外)。
(3)公司+生产商承包地制种,在海南三亚、广西博白等地有生产商承包大片田组织农工为各公司进行制种生产。
4、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构成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成本由收购价格、生产组织管理费用(含收购费用)、生产异常情况的补偿费用、包装运输费用、与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的分摊等构成。
(1)种子收购价格的确定指直接支付给生产者(农户)的单位数量种子的费用。
不同类型组合因制种难易、产量高低的差异,收购价格不同。
同类型组合在不同制种基地的收购价格有差异。
(2)生产组织管理费用的构成可分为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公司生产中心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费用开支,包括工资、福利、差旅、办公、用车等以及为种子生产而添置的固定资产(精选机械、水分仪、显微镜、解剖镜、基地生产生活用品等)以及生产许可证办证费、产地检疫费、保险费、种子纯度种植鉴定费用。
●直接费用:对公司来说,自制与代制方式的直接费用的计算是不同的。
代制方式的组织管理费用即为代制管理费,一般在签定合同时有明确规定。
自制方式的组织管理费用即在基地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3)杂交制种可能存在的补偿费用●隔离问题处理的补偿费;●花期不遇时的补产费;●亲本种子含杂超标的除杂费用与补偿;●灾害性补偿。
四、水稻品种特性1、生育特性水稻的生育特性具有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常简称为水稻的“三性”。
●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在最适的短日、高温条件下,水稻仍需经一个最短的营养生长期,才能转入生殖生长期,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水稻品种的生育特性决定了该品种适宜的种植区域,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稻区种植生育期有变化,同一品种在同一稻区不同季节种植生育期不同。
某品种是否适宜在某区域种植首先考虑的是品种生育特性。
2、形态特征特性株高和植株整齐度:在成熟期观察,主穗从茎基部至穗顶(不连芒)的高度即为株高,以“cm”表示,约80—120cm;主穗与分蘖穗植株高度的整齐程度即为植株整齐度。
●株型:紧凑、适中、松散;●叶型:挺、披、展,宽大、细长,内卷、外卷、扭曲、平展;叶色:深绿、绿、浅绿(黄绿);叶鞘色:绿色、紫红色。
●穗型:棒状、扫帚状、锥形、纺锤形、着粒稀、着粒密;●穗颈长:10株的主穗和分蘖穗的剑叶叶枕至穗颈节长度的平均值,以“cm”表示。
●稃尖色和外颖色:稃尖色分无色、紫色、黄色,在抽穗期观察;外颖色分浅黄色、金黄色、棕色、浅紫色、紫色、黑色等,在成熟期观察。
●粒型:分为短圆型、阔卵形、椭圆形、细长形等,大粒(千粒重28克以上,中粒(千粒重24-27克)、小粒(千粒重23克以下)。
●芒:分无芒、有芒,有芒的分为顶芒、1/2芒、全穗芒,芒的长度分为短芒、中芒和长芒),在齐穗期观察。
●穗层形态:叶下禾、半叶下禾、叶上禾。
3、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经济形状)●有效穗数:由单位面积种植穴数(蔸数、株数)和每穴有效穗数决定;●单穴(蔸、株)穗平总粒数:考查10株每穗的总粒数,计算每穗总粒数的平均值;●结实率;●千粒重。
4、水稻产量构成理论产量计算公式:理论产量=有效穗/亩×穗平总粒×结实率×千粒重/1000000(公斤/亩)实际产量一般按理论产量的8折左右计算。
5、抗性(1)抗病性: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细菌性条叶斑病等。
(2)抗虫性: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蓟马、叶蝉等。
(3)低温冷害苗期冷害:日平均温度低于10-12℃、最低气温低于3℃连续3天以上时,出现青枯死苗。
幼穗分化中期冷害:日平均温度低于22-23℃,最低气温低于15-17℃,连续3天以上,结实率明显降低。
开花期冷害:籼稻开花期日平均温度低于22℃,3天以上,最低温度低于16℃,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降低。
一般指寒露风天气造成的减产。
(4)高温热害开花期热害:在水稻开花期遇日最高温度35℃以上、日平均温度30℃以上天气时,造成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