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概论重点

合集下载

信息安全管理概论重点

信息安全管理概论重点

信息安全管理概论重点填空:1’*10 名词解释:5’3 简答:5’*4 判断叙理:5’*5 案例分析:10’*1 论述题:10’*21、国家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宏观:(1)法律法规问题。

健全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是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础,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2)管理问题。

(包括三个层次: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意识)(3)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目前,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建立在外国的核心信息技术之上的,导致我国在网络时代没有制网权.2005年度经济人物之首:中国芯创立者邓中翰.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攻关的重要项目: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化两个信息安全研究项目.微观:(1)缺乏信息安全意识与明确的信息安全方针。

(2)重视安全技术,轻视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大约70%以上的问题是由管理原因造成的.(3)安全管理缺乏系统管理的思想。

2、信息安全概念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真实性、准确性的保持。

信息保密性:保障信息仅仅为那些被授权使用的人获取,它因信息被允许访问对象的多少而不同.信息完整性:指为保护信息及其处理方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一是指信息在利用,传输,储存等过程中不被篡改,丢失,缺损等,另外是指信息处理方法的正确性.信息可用性:指信息及相关信息资产在授权人需要时可立即获得.系统硬件,软件安全,可读性保障等.3、信息安全重要性a.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需要国家军事安全、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运行美国与俄罗斯先后推出<信息系统保护国家计划>和<国家信息安全学说>b.信息安全是组织持续发展的需要任何组织的正常运作都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组织的商业秘密,系统的正常运行等,信息安全特性已成为许多组织的服务质量的重要特性之一.c.信息安全是保护个人隐私与财产的需要4、如何确定组织信息安全的要求a.法律法规与合同要求b.风险评估的结果(保护程度与控制方式)c.组织的原则、目标与要求5、传统信息安全管理模式特点(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与技术手段的局限性)传统管理模式:静态的、局部的、少数人负责的、突击式的、事后纠正式的缺点:a、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和降低各类风险,也不能降低信息安全故障导致的综合损失b、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单靠技术手段实现安全的能力是有限的,甚至丧失,信息安全来自:三分技术,七分管理c、信息安全不能迷信技术,应该在适宜技术条件下加强管理.6、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原则:(1)制订信息安全方针原则:制定信息安全方针为信息安全管理提供导向和支持(2)风险评估原则: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的选择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3)费用与风险平衡原则:将风险降至组织可接受的水平,费用太高不接受(4)预防为主原则:信息安全控制应实行预防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5)商务持续性原则:即信息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我们应能从故障与灾难中恢复商务运作,不至于发生瘫痪,同时应尽力减少故障与灾难对关键商务过程的影响(6)动态管理原则:即对风险实施动态管理(7)全员参与的原则:(8)PDCA原则:遵循管理的一般循环模式--Plan(策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措施)的持续改进模式。

信息安全概论知识点

信息安全概论知识点

信息安全概论知识点
1. 密码就像你的家门钥匙一样重要!比如你总不会把家门钥匙随便给别人吧,那也别把密码轻易泄露呀!一定要设置复杂又好记的密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呀!
2. 网络钓鱼就像可恶的骗子拿着假诱饵在等你上钩呢!你看那些诈骗邮件、虚假网站,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可得小心分辨啊!
3. 信息备份多重要呀,这就好比给自己的宝贝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你想想,要是手机丢了,那些珍贵的照片、联系人没备份,那不就糟糕啦!
4. 防火墙不就是网络世界的保镖嘛!它能把那些恶意的攻击和入侵挡在外面,守护我们的信息安全,是不是很厉害呀!
5. 社交网络也不是完全安全的呀,就好像在一个大广场上说话,谁都能听到!所以别随便在上面透露敏感信息哦,要谨慎再谨慎!
6. 公共 Wi-Fi 可要小心呀,那就像一个陌生人给你的糖,可能藏着危险呢!尽量别在上面进行重要操作,不然信息可能就被偷走啦!
7. 数据加密就像给你的信息穿上了一层隐身衣!别人想偷看都没办法,这样我们的信息就能更安全啦,多酷呀!
8. 安全软件就如同忠诚的卫士,时刻保护着我们的设备和信息呢!定期更新它们,让它们更强大,为我们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呀!
我的观点结论:信息安全真的太重要啦!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些知识点,好好保护自己的信息,别让坏人有可乘之机呀!。

信息安全概论考试总结

信息安全概论考试总结

信息安全概论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2.安全漏洞:指计算机系统具有的某种可能被入侵者恶意利用的属性,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安全漏洞通常又称作脆弱性。

3.缓冲区溢出: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危险的漏洞,在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广泛存在。

利用缓冲区溢出攻击,可以导致系统运行失败,系统死机,重新启动等后果。

4.网络后门:是指那些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程序方法。

5.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6.恶意软件:俗称流氓软件,是对破坏系统正常运行的软件的总称。

恶意软件介于病毒软件和正规软件之间,同时具备正常功能(下载,媒体播放等)和恶意行为(弹广告,开后门),给用户带来实质危害。

7.防火墙:位于可行网络与不可信网络之间并对二者之间流动的数据包进行检查的一台,多台计算机或路由器。

8.入侵检测:是从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搜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者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遇袭击的迹象的一种机制。

9.异常检测技术:也称基于行为的检测,是指根据使用者的行为或资源使用情况来判断是否发生入侵,而不依赖于具体行为是否出现来检测。

10.误用检测技术:也称基于知识的检测,它是指运用已知攻击方法,根据已定义好的入侵模式,通过判断这些入侵模式是否出现来检测。

11.VPN:是一种能够将物理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网络通过公用骨干网,尤其是Internet连接而成的逻辑上的虚拟子网。

12.对称加密算法:是用加密数据使用的密钥可以计算出用于解密数据的密钥。

13.非对称加密算法:是指用于加密的密钥和用于解密的密钥是不同的,而且从加密的密钥无法推导出解密的密钥。

信息安全概论考试复习要点

信息安全概论考试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1.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需求
2.对网络信息系统攻击的种类
3.加密功能的实施方式
4.密码分析的方法
5.传统密码的加密/解密方法
6.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原理和B-M算法
7.DES算法的原理
8.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
9.RSA算法的原理
10.对称密钥的中心式和分布式分配方案
11.公钥解密体制的密钥分配方案
12.基于鉴别码的报文鉴别方式、基于散列函数的报文鉴别方式
13.散列函数的性质
14.MD5散列算法的原理
15.SHA-1散列算法的原理
16.数字签名的设计目标
17.直接数字签名的原理
18.相互鉴别与单向鉴别的原理
19.DSS签名算法的原理
20.Kerberos身份认证系统的原理
21.防火墙的基本功能和类型
22.常用的入侵检测技术
23.虚拟专用网的工作流程
1.已知明文为M=Tomorrow is Sunday,请使用Vigenere密码加密这段明文,其中密钥为K=student。

2.已知某流密码加密器使用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密钥流,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参数为:C1C2C3C4C5=10101、a0a1a2a3a4=10001。

(1)求出该加密器产生的密钥流的前20位;
(2)已知明文为M=110110 011011,求加密后的密文。

(3)使用B-M算法,求出能够产生与该LFSR相同密钥流的最小LFSR。

信息安全概论牛笔记

信息安全概论牛笔记

信息安全概论牛笔记信息安全是当今信息化时代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众多领域,从网络攻击与防御到数据保护,再到系统安全等。

以下是一份关于信息安全概论的牛笔记,帮助你全面了解信息安全的核心概念和实践。

一、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护组织的资产免受各种威胁和攻击,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策略和管理机制,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人员安全等方面。

二、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多种多样,包括病毒、蠕虫、木马、钓鱼攻击、勒索软件等。

这些威胁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针对系统的不同层面发起攻击,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或其他损害。

三、信息安全策略为了应对这些威胁,组织需要制定并实施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策略。

这包括:1. 防火墙策略:通过设置防火墙规则,限制非法访问和数据传输。

2. 访问控制策略:根据人员的职责和工作需要,为其分配适当的访问权限。

3. 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4. 安全审计策略: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信息安全技术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组织需要采用一系列安全技术。

这包括:1. 防病毒软件:检测和清除计算机中的病毒。

2. 入侵检测系统(IDS):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系统活动,发现异常行为并及时报警。

3. 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时的安全性。

4. 身份认证技术:通过多因素认证或单点登录等方式,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够访问系统。

五、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包括安全策略制定、组织架构设计、安全流程制定和安全培训等。

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组织可以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提高信息安全的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简答题1.网络层的任务: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

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包括源站点和目的站点的网络地址。

2.传输层的任务该层的任务是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最佳地利用网络资源,并以可靠和经济的方式,为两个端系统的会话层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可靠地传输数据。

在这一层,信息的传送单元是报文。

3.画出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对比示意图:4.表示层主要解决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

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

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

5.应用层确定应用层确定进城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

6.SQL注入攻击的基本思想SQL注入攻击的基本思想就是在用户输入中注入一些额外的特殊字符或者SQL语句,使系统构造出来的SQL语句在执行时改变了查询条件,或者附带执行了攻击注入的SQL语句。

攻击者根据程序返回的结果,或的某些想知道的数据,这就是所谓的SQL注入。

7.网络互连层的动能它的功能是把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

同时,为了尽快地发送分组,可能需要沿不同的路径同时进行分组传递。

因此,分组到达的顺序和发往的顺序可能不同,这就需要上层对分组进行排序。

8.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功能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功能是使源端主机和目标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

在传输层定义了两种服务质量不同的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9.TCP协议的功能在发送端,它负责把上层传送下来的字节流分成报文段并传递给下层;在接收端,它负责把收到的报文进行重组后递交给上层。

TCP协议还要处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以避免缓慢接收的接收方没有足够的缓冲区接收发送方发送的大量数据。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提纲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提纲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提纲第1章绪论1、信息安全的六个属性性、完整性、可用性、非否认性、真实性、可控性(前三者为经典CIA模型)性:能够确保敏感或数据的传输和存储不遭受未授权的浏览,甚至可以做到不暴露通信的事实。

完整性:能够保障被传输、接受或存储的数据是完整的和未被篡改的,在被篡改的情况下能够发现篡改的事实或者篡改的设置。

可用性:即在突发事件下,依然能够保障数据和服务的正常使用。

非否认性:能够保证信息系统的操作者或信息的处理者不能否认其行为或者处理结果,这可以防止参与某次操作或通信的一方事后否认该事件曾发生过。

真实性:真实性也称可认证性,能够确保实体身份或信息、信息来源的真实性。

可控性:能够保证掌握和控制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可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使用实施可靠的授权、审计、责任认定、传播源追踪和监管等控制。

2、从多个角度看待信息安全问题个人:隐私保护、公害事件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效率保障、不正当竞争军队、军工、涉密单位:失泄密、安全的技术强化运营商:网络运行质量、网络带宽占用(P2P流量控制)、大规模安全事件(DDOS、大规模木马病毒传播)、新商业模式冲击(非法VOIP、带宽私接)地方政府机关:敏感信息泄露、失泄密、篡改、与地方相关的网络舆情职能机关:案件侦破、网上反恐、情报收集、社会化管理国家层面: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可用性、网上舆情监控与引导、失泄密问题、巩固政权、军事对抗、外交对抗、国际斗争3、威胁、脆弱点和控制(1)信息安全威胁(threat):指某人、物、事件、方法或概念等因素对某信息资源或系统的安全使用可能造成的危害。

包括信息泄露、篡改、重放、假冒、否认、非授权使用、网络与系统攻击、恶意代码、灾害故障与人为破坏。

其他分类:暴露、欺骗、打扰、占用;被动攻击、主动攻击;截取、中断、篡改、伪造。

(2)脆弱点(Vulnerability),即缺陷。

(3)控制(control),一些动作、装置、程序或技术,消除或减少脆弱点。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资料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资料

1、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安全理念的三个阶段(信息保护-5特性,信息保障-PDRR,综合应用-PDRR+管理)概念: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三个阶段:(1)信息保护阶段:信息安全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保护信息的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2)信息综合保障阶段--PDRR模型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响应(React)、恢复(Restore)(3)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在PDRR技术保障模型的前提下,综合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实施立体化的信息安全防护。

即整体解决方案=PDRR模型+ 安全管理。

2、ISC2的五重保护体系,信息安全体系-三个方面,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国际信息系统安全认证组织(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Certification Consortium,简称ISC2)将信息安全划分为5重屏障共10大领域。

(1).物理屏障层(2).技术屏障层(3).管理屏障层(4).法律屏障层(5).心理屏障层信息安全体系-三个方面: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信息安全组织机构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划分为物理层安全、系统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和管理层安全等五个层次。

1)物理安全技术(物理层安全)。

该层次的安全包括通信线路的安全、物理设备的安全、机房的安全等。

2)系统安全技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该层次的安全问题来自网络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安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二是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三是病毒对操作系统的威胁。

3)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层安全)。

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与完整性、远程接入的安全、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病毒等。

信息安全概论重点

信息安全概论重点

第二章:密码系统一个密码系统可以用以下数学符号描述:S = {P,C,K,E,D}P = 明文空间C = 密文空间K = 密钥空间E = 加密算法D = 解密算法•当给定密钥k∈K时,加解密算法分别记作Ek、Dk,密码系统表示为Sk = {P,C,k,Ek ,Dk}C = Ek (P)P = Dk (C)= Dk (Ek (P))第三章:信息认证技术及应用三、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概念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过程中,有时不要求电子文档的保密性,但必须要求电子文档来源的真实性。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是指利用数学方法及密码算法对电子文档进行防伪造或防篡改处理的技术。

就象日常工作中在纸介质的文件上进行签名或按手印一样,它证明了纸介质上的内容是签名人认可过的,可以防伪造或篡改。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邮件的兴起,网络上各种电子文档交换的数量越来越多,电子文档的真实性显得非常重要。

数字签名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数字签名的功能:可以解决否认、伪造、篡改及冒充等问题发送者事后不能否认发送的报文签名接收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发送的报文签名、接收者不能伪造发送者的报文签名、接收者不能对发送者的报文进行部分篡改网络中的某一用户不能冒充另一用户作为发送者或接收者。

RSA签名:用RSA实现数字签名的方法要签名的报文输入散列函数,输出一个定长的安全散列码,再用签名者的私有密钥对这个散列码进行加密就形成签名,然后将签名附在报文后。

验证者根据报文产生一个散列码,同时使用签名者的公开密钥对签名进行解密。

如果计算得出的散列码与解密后的签名匹配那么签名就是有效的。

因为只有签名者知道私有密钥,因此只有签名者才能产生有效的签名。

认证协议定义:证实客户的真实身份与其所声称的身份是否相符的过程。

//(PKI (Pubic Key Infrastructure)是一个用公钥技术来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PKI(Pubic Key Infrastructure)是一系列基于公钥密码学之上,用来创建、管理、存储、分布和作废证书的软件、硬件、人员、策略和过程的集合。

信息安全概论重要考点

信息安全概论重要考点

第一章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1)保密性防止未授权访问(2)完整性数据完整,未被篡改(3)可用性合法用户保证数据正常使用(4)真是性实体身份或信息及来源真实性(5)可控性实施授权,审计与控制(6)非否认性保障操作者不能否认其行为或处理结果。

第二章1.密码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信息安全的核心部分,并形成了以香农理论为基础,集合了数学和计算复杂度等理论的密码学理论体系。

2.现代密码学都遵从Kerckhoff假设。

3.扩散和混淆反应了分组密码应该具有的根本特征,它们是现代分组密码设计的基本方法。

4.迭代分组密码中的轮函数也有常用的结构,如Feistel网络结构,及代替—置换网络结构(简称SP网络结构)其中DES采用Feistel网络结构,AES算法采用SP网络结构。

第三章1.公开密钥算法是非对称的,它有连个成对的密钥,一个是公开的公钥(PK)通常用于加密,另一个不同于公钥,保密的私钥(SK)。

2.公开密钥是Diffie和Hellman提出的。

3.公开加密模型是欧拉定理是RAS算法的理论基础。

RAS算法的应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系统初始化阶段,二是加密/解密阶段。

(1)RAS算法初始化:、系统产生两个大素数p和q,p和q是保密的计算并公开N=p.q。

计算欧拉函数φ(N)=(p-1)(q-1),φ(N)是保密的。

系统选择e作为公钥,即加密密钥,满足gcd(e, φ(N))=1计算私钥d,求出解密密钥,满足ed=1modφ(N),即e=d-1modφ(N),私钥是保密的。

(2)RAS加密将明文分块并数字化,每个数字化明文块的长度不大于【log2N】,然后对每个明文块一次进行下面的加密转换。

加密转换。

使用公钥e加密数字化的明文m,得到密文c=memodN解密转换。

使用私钥d将密文c解密获得明文m,即m=c4modN。

信息加密合理的方法是联合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具体做法是:首先随机产生加密信息的密钥K,然后使用公钥来加密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K,再讲加密的对称密钥和使用K加密的信息传送给消息的接收方。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第一篇:信息安全概论第一章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1)可用性(2)机密性(3)非否认性(4)可控性(5)真实性(6)完整性2、信息安全技术是指保障信息安全的技术,具体来说,它包括对信息的伪装、验证及对信息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3、信息安全划分四个阶段:(1)通信安全发展时期(2)计算机安全发展时期(3)信息安全发展时期(4)信息安全保障发展时期。

4、信息安全威胁有:(1)信息泄露(2)篡改(3)重写(4)假冒(5)否认(6)非授权使用(7)网络与系统攻击(8)恶意代码(9)灾害、故障与人为破坏。

第二章1、密码技术提供:完整性、真实性、非否认性等属性。

2、密码学分为: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3、按密钥使用方法的不同,密码系统主要分为对称密码、公钥密码。

4、密码分析也可称为密码攻击。

5、密码分析分为4类:(1)唯密文攻击(2)已知明文攻击(3)选择明文攻击(4)选择密文攻击。

第三章1、系统实体标识:(1)系统资源标识(2)用户、组和角色标识(3)与数字证书相关的标识。

2、威胁与对策:(1)外部泄密(2)口令猜测(3)线路窃听(4)重放攻击(5)对验证方的攻击。

3、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PKI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数字证书)4、PKI的组成:(1)认证和注册机构(2)证书管理(3)密钥管理(4)非否认服务(5)系统间的认证(6)客户端软件。

5、PKI支撑的主要安全功能:基于PKI提供的公钥证书和私钥,用户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实体认证,也可以进行数据起源的认证。

6、公钥认证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公钥来加密,只有拥有密钥的人才能解密。

通过公钥加密过的密文使用密钥可以轻松解密,但通过公钥来猜测密钥却十分困难。

7、简述PKI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PKI的构成:(1)认证和注册机构(2)证书管理(3)密钥管理(4)非否认服务(5)系统间的认证(6)客户端软件基本原理:PKI就是一种基础设施,其目标就是要充分利用公钥密码学的理论基础,建立起一种普遍适用的基础设施,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务第四章1、访问控制策略:自主访问控制策略(DAC)、强制访问控制策略(MAC)、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策略(RBAC)。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提纲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提纲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引言1、根据网络安全的定义,网络安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属性:(1)机密性。

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不被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所获取与使用。

(2)完整性。

信息在存储或传输时不被修改、破坏,或不发生信息包丢失、乱序等。

(3)可用性。

信息与信息系统可被授权实体正常访问的特性,即授权实体当需要时能够存取所需信息。

(4)可控性。

对信息的存储于传播具有完全的控制能力,可以控制信息的流向和行为方式。

(5)真实性。

也就是可靠性,指信息的可用度,包括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发送人的身份证实等方面,它也是信息安全性的基本要素。

其中,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通常被认为是网络安全的三个基本属性。

2、OSI安全体系结构主要关注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

可以简短地定义如下:(1)安全攻击:任何危及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活动。

(2)安全机制:用来检测、阻止攻击或者从攻击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或实现该过程的设备。

(3)安全服务:加强数据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的一种处理过程或通信服务。

其目的在于利用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进行反攻击。

3、被动攻击试图收集、利用系统的信息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访问,数据的合法用户对这种活动一般不会觉察到。

主动攻击则是攻击者访问他所需信息的故意行为,一般会改变系统资源或影响系统运作。

4、ISO 7498-2定义了五大类可选的安全服务鉴别:对等实体鉴别和数据源鉴别访问控制:防止对网络资源的非授权访问数据保密:保护数据以防止信息泄露等数据完整:保证接收的消息未经复制、篡改、插入、重排。

对付主动攻击不可否认:防止通信某方的抵赖行为5、ISO 7498-2定义的8种安全机制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鉴别交换机制通信业务填充机制路由控制机制公证机制第二章对称密码学1、密码学的模型及图示。

密文)(1m E c k =3、古典密码学充分体现了现代密码学的两大基本思想:置换和代换。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物理威胁 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 身份鉴别威胁 线缆连接威胁 有害程序等方面威胁。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16
物理威胁
1、偷窃
网络安全中的偷窃包括偷窃设备、偷窃信息和偷窃服务等内容。
2、废物搜寻 从废弃的打印材料或的软盘中搜寻所需要的信息。
3、间谍行为
省钱或获取有价值的机密、采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取信息。
主动攻击: 修改数据流或创建一些虚假数据流。常采用数据加 密技术和适当的身份鉴别技术。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13
网络安全攻击
❖截获 • 以保密性作为攻击目标,表现为非授权用户通过 某种手段获得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如搭线窃听、 非法拷贝等。
❖中断 • 以可用性作为攻击目标,表现为毁坏系统资源, 切断通信线路等。
“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才是绝对的”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23
信源、信宿、信息之间的关系
H.否认信息
C.非法认证
G.非法信息
1.产生
信源
2.互相信任 3.传递信息
信宿
D.窃听信息
E.修改信息
信息
B.破坏信源
F.窃听传递情况
A.非法访问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24
§1.6 信息安全的目标
网络安全物理基础 操作系统:Unix/Linux/Windows 网络协议:TCP/IP/UDP/SMTP/POP/FTP/HTTP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31
攻击技术
1、网络监听:自己不主动去攻击别人,在计算机上设置 一个程序去监听目标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通信的数据。
2、网络扫描:利用程序去扫描目标计算机开放的端口等, 目的是发现漏洞,为入侵该计算机做准备。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信息安全是指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的信息进行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修改、破坏、泄露和干扰。

在当今数字化的社会中,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和个人都需要重视的重要问题。

信息安全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完整性指的是确保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修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机密性指的是保护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人或者实体访问和获取;可用性指的是保障信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被合法用户访问和使用。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访问控制:通过身份验证、授权和审计等手段,管理用户对信息系统和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或者程序访问敏感信息。

2. 加密技术:通过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技术,保护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人所读取或修改。

3. 安全审计和监控:通过记录和分析系统的访问和操作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操作和安全事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4. 网络安全:保护网络设备和通信协议的安全,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5. 应用安全:保护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安全,防止应用漏洞被攻击者利用。

信息安全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和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只有通过全面的安全策略、技术手段和人员培训,才能构筑一个相对安全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环境。

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信息安全事关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事关企业的经营和利益,也事关个人的隐私和权益。

因此,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护信息不受侵害。

首先,信息安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信息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

企业需要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客户资料和财务数据等重要信息,避免信息泄露或被篡改,以确保自身的长期发展。

此外,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还需要面对各种风险,例如网络攻击、数据丢失、员工疏忽等,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政策和规范,增加信息安全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安全的防护水平。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

变换函数所用的一个控制参数称为密 钥(key) 加密和解密算法的操作通常是在一组 密钥控制下进行的,分别称为加密 密钥和解密密钥。 密钥未知情况下进行的解密推演过程, 称为破译,也称为密码分析或者密 码攻击。
密钥
密钥
密文
明文 加密算法 明文 解密算法
密码分析者攻击密码的方法 穷举攻击 统计分析攻击 数学分析攻击
RSA算法描述
RSA加、解密算法(1978 Rivest,Shamir,Adelman) •分组大小为k, 2k < n 2k+1 •公开密钥 n(两素数p和q的乘积)(推荐p,q等长) e(与(p-1)(q-1)互素) ed1(mod(p-1)(q-1)) • 私人密钥 d
• 加密c=me mod n
安全模型
特点: 精确无歧义的 简单、抽象,易于理解的 仅涉及安全性质, 不过分限制系统的 功能与实现
第三章
1.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包括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明文(plaintext):需要被隐蔽的消息 密文(cipertext): 明文经变换形成的隐蔽形式 加密 (encryption) : 从明文到密文的变换过程 解密 (decryption) : 从密文恢复到明文的过程。
网络通信的脆弱性
4.信息安全保护的对象 外部安全 内部安全 5.信息系统安全 对信息系统中硬件、软件、数据进行 保护 防止遭到破坏、更改、泄漏
6.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 身份鉴别 访问控制 数据加密 安全管理 . . .
第二章
1.身份鉴别 口令验证: 用户自己选择口令 口令生成器生成
自主访问控制 强制访问控制
2.古典密码体制 单钥密码体制 它具有两种加密方式: 流密码(stream cipher) :又称序列密码. 序列密码每次加密一位或一字节的明文。 即 对明文按字符逐位加密 组密码(block cipher):将明文分成固定 长度的组,用同一密钥和算法对每一块 加密,输出也是固定长度的密文。

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5篇)

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5篇)

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5篇)第一篇: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1、根据TCP/IP协议,共有0-65535个端口,可分为私有端口、注册端口、公认端口,其中公认端口的范围为:0——1023;私有端口的范围为:49152——65535;注册端口的范围为:1024——49151。

2、IPSec通过安全策略为用户提供一种描述安全需求的方法,允许用户使用安全策略来定义保护对象、安全措施以及密码算法等。

3.IPsec的加密算法只用于(ESP协议)。

4.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有(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

5.特洛伊木马的特性主要有(隐蔽性、欺骗性、特殊功能性)。

6.一个典型的PKI系统组成主要有(公钥证书、证书管理机构、证书管理系统、围绕证书服务的各种软硬件设备以及相应的法律基础)。

7.包过滤和代理是两种实现防火墙功能的常见技术,其中包过滤技术工作在(网络层)层,代理防火墙工作在(应用层)层。

8.包过滤防火墙的过滤依据主要有(ip源地址;ip目的地址;协议类型;tcp或udp的目的端口;tcp或udp的源端口;icmp消息类型;tcp报头的ack位。

)9.按照检测技术的不同,可以将入侵检测分为(异常检测系统和误用检测系统),按照数据来源,可以分为(基于主机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检测系统)。

10、信息安全模型P2DR模型中各个字母分别代表(策略、防护、检测、响应)。

11、常用的服务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ftp:21〃22,http:80,telnet:23,snmp:161,SMTP:25,POP3:11012、运行保护中各保护环对应的内涵。

(安全操作系统的运行保护是基于一种保护环的等级结构实现的,这种保护环称为运行域,一般的系统设置了不少于3—4个环,理解可答可不答)R0:操作系统,它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R1:受限使用的系统应用环,如数据库管理系统或事务处理系统;R2:应用程序环,它控制计算机对应用程序的运行;R3:受限用户的应用环,他控制各种不同用户的应用环。

信息安全概论重要考点

信息安全概论重要考点

第一章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1)保密性防止未授权访问(2)完整性数据完整,未被篡改(3)可用性合法用户保证数据正常使用(4)真是性实体身份或信息及来源真实性(5)可控性实施授权,审计与控制(6)非否认性保障操作者不能否认其行为或处理结果。

第二章1.密码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信息安全的核心部分,并形成了以香农理论为基础,集合了数学和计算复杂度等理论的密码学理论体系。

2.现代密码学都遵从Kerckhoff假设。

3.扩散和混淆反应了分组密码应该具有的根本特征,它们是现代分组密码设计的基本方法。

4.迭代分组密码中的轮函数也有常用的结构,如Feistel网络结构,及代替—置换网络结构(简称SP网络结构)其中DES采用Feistel网络结构,AES算法采用SP网络结构。

第三章1.公开密钥算法是非对称的,它有连个成对的密钥,一个是公开的公钥(PK)通常用于加密,另一个不同于公钥,保密的私钥(SK)。

2.公开密钥是Diffie和Hellman提出的。

3.公开加密模型是欧拉定理是RAS算法的理论基础。

RAS算法的应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系统初始化阶段,二是加密/解密阶段。

(1)RAS算法初始化:、系统产生两个大素数p和q,p和q是保密的计算并公开N=p.q。

计算欧拉函数φ(N)=(p-1)(q-1),φ(N)是保密的。

系统选择e作为公钥,即加密密钥,满足gcd(e, φ(N))=1计算私钥d,求出解密密钥,满足ed=1modφ(N),即e=d-1modφ(N),私钥是保密的。

(2)RAS加密将明文分块并数字化,每个数字化明文块的长度不大于【log2N】,然后对每个明文块一次进行下面的加密转换。

加密转换。

使用公钥e加密数字化的明文m,得到密文c=memodN解密转换。

使用私钥d将密文c解密获得明文m,即m=c4modN。

信息加密合理的方法是联合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具体做法是:首先随机产生加密信息的密钥K,然后使用公钥来加密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K,再讲加密的对称密钥和使用K加密的信息传送给消息的接收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密码系统一个密码系统可以用以下数学符号描述:S = {P,C,K,E,D}P = 明文空间C = 密文空间K = 密钥空间E = 加密算法 D = 解密算法•当给定密钥k∈K时,加解密算法分别记作Ek、Dk,密码系统表示为Sk = {P,C,k,Ek ,Dk}C = Ek (P)P = Dk (C)= Dk (Ek (P))第三章:信息认证技术及应用三、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概念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过程中,有时不要求电子文档的保密性,但必须要求电子文档来源的真实性。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是指利用数学方法及密码算法对电子文档进行防伪造或防篡改处理的技术。

就象日常工作中在纸介质的文件上进行签名或按手印一样,它证明了纸介质上的内容是签名人认可过的,可以防伪造或篡改。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邮件的兴起,网络上各种电子文档交换的数量越来越多,电子文档的真实性显得非常重要。

数字签名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数字签名的功能:可以解决否认、伪造、篡改及冒充等问题发送者事后不能否认发送的报文签名接收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发送的报文签名、接收者不能伪造发送者的报文签名、接收者不能对发送者的报文进行部分篡改网络中的某一用户不能冒充另一用户作为发送者或接收者。

RSA签名:用RSA实现数字签名的方法要签名的报文输入散列函数,输出一个定长的安全散列码,再用签名者的私有密钥对这个散列码进行加密就形成签名,然后将签名附在报文后。

验证者根据报文产生一个散列码,同时使用签名者的公开密钥对签名进行解密。

如果计算得出的散列码与解密后的签名匹配那么签名就是有效的。

因为只有签名者知道私有密钥,因此只有签名者才能产生有效的签名。

认证协议定义:证实客户的真实身份与其所声称的身份是否相符的过程。

//(PKI (Pubic Key Infrastructure)是一个用公钥技术来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PKI(Pubic Key Infrastructure)是一系列基于公钥密码学之上,用来创建、管理、存储、分布和作废证书的软件、硬件、人员、策略和过程的集合。

基础:公钥密码学动作:创建、管理、存储、分布和作废证书包含:软件、硬件、人员、策略和过程目的:表示和管理信任关系作用:PKI能为网络用户建立安全通信信任机制。

什么是证书数字证书是一段包含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公钥信息以及身份验证机构数字签名的数据数字证书是一个经证书认证中心(CA)数字签名的包含公开密钥拥有者信息以及公开密钥的文件PKI的应用实例CA系统实例在Web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的通讯(SSL)在Internet上的信用卡交易(SET)安全电子邮件Windows智能卡登录SSL协议流程Jianhuaban需要上网查查完整版补充一下SET交易流程1 持卡人使用浏览器在商家的WEB主页上查看在线商品目录,浏览商品2 持卡人选择要购买的商品。

3 持卡人填写定单,包括项目列表、价格、总价、运费、搬运费、税费。

定单可通过电子化方式从商家传过来,或由持卡人的电子购物软件建立。

4 持卡人选择付款方式,向商家发出购买初始请求,此时SET开始介入。

5 商家返回同意支付、商家证书和支付网关证书等信息。

6 持卡人验证商家身份,将定购信息和支付信息安全传送给商家,但支付信息对商家来说是不可见的。

(双重签名)7 商家把支付信息传给支付网关,要求验证持卡人的支付信息是否有效8 支付网关验证商家身份,通过传统的银行网络到发卡行验证持卡人的支付信息是否有效,并把结果返回商家。

9 商家发送定单确认信息给顾客。

顾客端软件可记录交易日志,以备将来查询10 商家给顾客送货。

11 商家定期向支付网关发送要求支付信息,支付网关通知卡行划帐,并把结果返回商家。

12 交易结束。

第四章:访问控制一. 访问控制概念的提出简单总结,访问控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认证考虑对合法用户进行验证控制策略实现对控制策略的选用与管理,对非法用户或是越权操作进行管理审计非法用户或是越权操作进行追踪访问控制的三个要素:客体(Object):规定需要保护的资源,又称作目标(target)。

(文件系统等)主体(Subject):或称为发起者(Initiator),是一个主动的实体,规定可以访问该资源的实体,(通常指用户或代表用户执行的程序)。

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是主体对客体的访问规则集,规定可对该资源执行的动作(例如读、写、执行或拒绝访问)。

二. 访问控制模型•访问控制涉及到主体、客体和控制策略,三者之间关系的实现构成了不同的访问模型,访问控制模型是访问控制实现的基础。

自主访问控制模型(DAC)强制访问控制模型(MAC)1985年美国军方提出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CSE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1992年提出的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TBAC)前两种访问模型的定义:自主访问控制模型DAC (Discretionary AccessControl Model)根据主体的身份及允许访问的权限进行决策。

自主是指具有某种访问能力的主体能够自主地将访问权的某个子集授予其它主体。

是根据自主访问控制策略建立的一种模型,允许合法用户以用户或用户组的身份访问策略规定的客体,同时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客体,某些用户还可以自主地把自己所拥有的客体的访问权限授予其它用户强制访问控制模型MAC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Model)为了实现比DAC更为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美国政府和军方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控制模型,这些方案或模型都有比较完善的和详尽的定义。

用户和客体都被赋予一定的安全级别,如,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无密级。

用户不能改变自身和客体的安全级别,只有管理员才能够确定用户和组的访问权限。

在实施访问控制时,系统先对访问主体和受控对象的安全级别属性进行比较,再决定访问主体能否访问该受控对象。

第五章:黑客攻击与防范技术典型的攻击步骤①预攻击探测收集信息,如OS类型,提供的服务端口②发现漏洞,采取攻击行为破解口令文件,或利用缓存溢出漏洞③获得攻击目标的控制权系统获得系统帐号权限,并提升为root,administrator权限④安装系统后门方便以后使用⑤继续渗透网络,直至获取机密数据以此主机为跳板,寻找其它主机的漏洞⑥消灭踪迹消除所有入侵脚印,以免被管理员发觉缓冲区溢出攻击这是一种系统攻击手段,通过向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这种攻击可以使得一个匿名的Internet用户有机会获得一台主机的部分或全部的控制权。

受攻击程序vulnerable.cvoid main(int argc, char *argv[]){char buff[1024];if (argc > 1)strcpy(buff,argv[1]);}攻击程序exploit.c#include<stdio.h>#include<unistd.h>void main( ) {char string[2000];for(i=0;i<2000;i++) string[i]='A';execl("./vulnerable","vulnerable",string,0);}木马分类•远程访问型木马是现在最广泛的特洛伊木马,它可以访问受害人的硬盘,并对其进行控制。

这种木马用起来非常简单,只要某用户运行一下服务端程序,并获取该用户的IP地址,就可以访问该用户的计算机。

这种木马可以使远程控制者在本地机器上做任意的事情,比如键盘记录、上传和下载功能、截取屏幕等等。

这种类型的木马有著名的BO(Back Office)和国产的冰河等。

•密码发送型木马的目的是找到所有的隐藏密码,并且在受害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把它们发送到指定的信箱。

大多数这类的木马不会在每次的Windows重启时重启,而且它们大多数使用25端口发送E--mail。

•键盘记录型木马非常简单的,它们只做一种事情,就是记录受害者的键盘敲击,并且在LOG文件里做完整的记录。

这种特洛伊木马随着Windows的启动而启动,知道受害者在线并且记录每一件事。

•毁坏型木马的唯一功能是毁坏并且删除文件。

这使它们非常简单,并且很容易被使用。

它们可以自动地删除用户计算机上的所有的.DLL、INI或EXE文件。

•FTP 型木马打开用户计算机的21端口(FTP所使用的默认端口),使每一个人都可以用一个FTP 客户端程序来不用密码连接到该计算机,并且可以进行最高权限的上传下载。

第二代木马冰河、广外女生•第三代木马灰鸽子反弹端口技术•第四代木马广外幽灵、广外男生线程插入•第五代木马进程、端口、文件、注册表隐藏什么是反弹端口?反弹端口的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由木马的服务端主动连接客户端所在IP对应的电脑的80端口。

相信没有哪个防火墙会拦截这样的连接(因为它们一般认为这是用户在浏览网页),所以反弹端口型木马可以穿墙。

反弹端口型木马:利用反弹端口原理,躲避防火墙拦截的一类木马的统称。

DOS拒绝服务攻击:此类攻击指一个用户占据了大量的共享资源,使得系统没有剩余的资源给其他用户可用的一种攻击方式。

这是一类危害极大的攻击方式,严重的时候可以使一个网络瘫痪。

Flooding攻击---发送垃圾数据或者响应主机的请求来阻塞服务SYN (Synchronize)Flooding攻击利用TCP 实现中的漏洞(有限的缓存)来阻塞外来的连接请求•smurf攻击---利用IP的广播系统的反射功能来增强Flooding 攻击SYN-Flooding攻击概述(1)•SYN Flood是当前最流行的DoS(拒绝服务攻击)与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之一,这是一种利用TCP协议缺陷,发送大量伪造的TCP连接请求,从而使得被攻击方资源耗尽(CPU满负荷或内存不足)的攻击方式。

•TCP与UDP不同,它是基于连接的,也就是说,为了在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传送TCP数据,必须先建立一个虚拟电路,也就是TCP连接,建立TCP连接的标准过程如下:首先,请求端(客户端)发送一个包含SYN标志的TCP报文,SYN即同步(Synchronize),同步报文会指明客户端使用的端口以及TCP连接的初始序号。

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后,将返回一个SYN+ACK的报文,表示客户端的请求被接受,同时TCP序号被加一,ACK即确认Acknowledgement)。

最后,客户端也返回一个确认报文ACK给服务器端,同样TCP序列号被加1,到此一个TCP连接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