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Fundamentals of Circuit Analysis课程编码:151003学分:4.5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72学时适应专业:电气信息类本科各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执笔人:金波审订人:刘焰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电气信息学科的学科基础课,是电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它既是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电气信息类所有专业的后续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
在整个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础知识,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1章电路分析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1、电路和电路模型。
2、电路变量及参考方向。
3、基尔霍夫定律。
4、电阻元件及欧姆定律。
5、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受控源。
6、功率的计算。
基本要求:建立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的概念。
熟练掌握以下内容:电路变量(电压和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路元件及其约束关系;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KCL和KVL列写电路方程。
了解线性和非线性的概念。
学时分配:4学时。
第2章简单电阻电路主要内容:1、串联电路和单回路电路。
2、并联电路和单节点电路。
3、电位的计算。
4、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5、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的应用。
6、分压器的设计及负载效应。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以下内容:电阻串联和并联;单回路电路和单节点电路的计算;电路中开路和短路的概念。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掌握电路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基础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路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理解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能够正确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流分流定律、电压并联定律等进行电路分析;2.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和电流、电压的分配规律;3.了解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特性和到电路中的应用,能够计算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等效电路参数;4.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特性,掌握正弦波的表示方法和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5.能够利用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进行电路的转换和简化,掌握主要理论和分析方法;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电路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大纲1.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电路的概念和分类1.2电路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1.3电流分流定律、电压并联定律1.4数值计算与电路符号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1串联电路的基本特性和计算方法2.2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规律2.3并联电路的基本特性和计算方法2.4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3.电阻、电容和电感3.1电阻的特性和计算方法3.2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3.3电容的特性和计算方法3.4电容与电路中的应用3.5电感的特性和计算方法3.6电感与电路中的应用4.交流电路分析4.1正弦波的表示方法4.2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关系4.3交流电路的电抗和功率因数4.4交流电路中的相量和复数表示法5.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5.1戴维南定理的概念和思想5.2戴维南定理的应用:转换电路和简化电路5.3诺顿定理的概念和思想5.4诺顿定理的应用:转换电路和简化电路6.实际电路分析案例6.1直流电路的分析案例6.2交流电路的分析案例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计算方法;2.实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展示电路分析和计算的实际应用;4.互动讨论:开展小组讨论和学生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doc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104003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英文名:Circuit Analysis课程类型:必修课前导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教学安排:总学时90学时(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18学时);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木科生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强电或弱电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基础设、必修课。
本课程不仅木身具有直接的实践应用价值,而且是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电路等后续课程的基础设。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中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系统地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木方法;2、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与计算能力,初步具备分析典型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能力;3、掌握一般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具备独立进行电路实验操作的能力;4、学习完本课程,具备学习后续相关课程的能力。
二、课程简介木课程是电了信息工程、白动化专业等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讨论线性、集中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木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以便为本科生学习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信号系统等后续课程提供电路分析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需要具备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电磁学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主要讲授电路分析方面的基木理论,有关频域分析和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不在木课程讲授范围之内。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5学时)1、掌握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2、掌握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时的概念;3、熟练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4、熟练掌握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5、了解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
难点:参考方向,受控源,功率计算。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5学时)1、掌握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2、熟练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方法;3、掌握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4、了解三角形与星型互换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电科教学大纲
教学难点:含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单元3正弦交流电路分析(14学时)
知识点:知道正弦交流信号的三要素、超前/滞后关系、向量法及物理意义、谐振电路、三相电源及电路等概念;理解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的相量形式和伏安特性以及基尔霍夫的向量式,元件/模块的阻抗和导纳;分析正弦稳态电路,计算功率因素λ及其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视在功率S;分析RLC串联谐振的频率特性;分析三相四线制/三相三线制电路。
能力要求:结合自主学习能够基于耦合电感特性和同名端分析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
教学难点:分析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
单元5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8学时)
知识点:知道电容、电感元件的动态特性、换路定理、三要素法、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理解一阶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分析一阶动态电路换路后初始状态、暂态和稳态;知道二阶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100%
毕业要求3
①
M
2.建立扎实的集总参数电路模型、数学模型和电路分析方法,扎实掌握各种分析电路的方法,求解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电学参数。(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3.1)
100%
毕业要求4
②
H
3.熟练使用实验仪器仪表,分析研究电路特点,设计搭建实验电路,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进行电路测试与验证。(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4.2)
《电路分析基础》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电路分析基础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 Analysis
课程代码
2080022
课程学分
3
课程学时
48
理论学时
36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Fundamentals of Circuit Analysis学时/学分:112/6.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路分析基础》是从事电工、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与计算机技术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是电子、通信、电气、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必修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进行电路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分析知识。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模型,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的构造性关系,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电功率等基本概念。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等。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端口及等效概念:串、并联电阻电路的计算及等电位的概念。
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值变换,实际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值互换,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计算,含虚元件支路的等效变换。
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图,结点,支路,树与树支,连支,回路,网孔,割集,平面图。
KCL、KVL的独立性方程,三种基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回路法(网孔法)、结点法(结点电压法)4.电路定理线性电路的叠加定理、齐性原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最大功率的传输定理,对偶原理。
5.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运算放大器在理想化条件下的外部特性及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的基本原则和计算。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48学时李实秋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007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学时学分:56学时/3.5学分(其中理论48学时/3学分,实验8学时/0.5学分)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后续课程:电子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执笔人:李实秋审核人:制(修)订时间:2016年11月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电路理论包括电路分析与电路综合两大方面的内容。
电路分析主要研究在给定电路结构、元件参数的条件下,求取由输入(激励)所产生的输出(响应);电路综合则主要研究在给定输入(激励)和输出(响应)即电路传输特性的条件下求可实现的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
本课程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联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主要讲授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主要涉及:(1)电路部件与理想化元件。
无源元件(电阻、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电容)、有源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2)电路与电路模型。
稳态电路、动态电路;(3)电路分析中的基本物理量。
如电压、电流、功率。
2.基本理论(1)两类约束关系:(a)元件约束。
元件自身的约束关系,即描述元件自身的电压电流特性V AR;(b)拓扑约束。
由电路元件的相互联接所规定的约束关系,即描述与节点相连的各支路间电流关系的KCL和描述组成回路的各支路间电压关系的KVL。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DOC)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纲(DOC)电路分析基础电⽓⼯程学院2015 年 2 ⽉编制电路分析基础⼀、说明(⼀)课程性质电路分析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阔的⼯程前景,是物联⽹⼯程专业等电类⼯程专业的⼀门专业必修课。
其后续课程是数字电⼦电路、模拟电⼦电路、信号与系统和微机原理与接⼝技术等。
(⼆)教学⽬的通过电路分析的学习,使学⽣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法以及电路试验的基本⽅法,为学⽣继续学习电⼦技术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电路分析基础的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学⽣的素质,培养学⽣的科学思维能⼒,提⾼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三)教学内容电路分析主要探讨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及基本的电路分析计算⽅法。
内容为电路的基本概念、电阻电路分析、动态电路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互感与理想变压器、电路频率响应和⼆端⼝⽹络。
其中,电阻电路分析、动态电路时域分析将是学习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时数总学时:72,讲课52,实验20(五)教学⽅式课堂讲授、演⽰和实验⼆、本⽂理论部分第l章电路的基本概念教学要点:理想电源;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等效;受控源与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1.1 电路模型1.1.1 实际电路的组成与功能1.1.2 电路模型1.2 电路变量1.2.1 电流1.2.2 电压1.2.3 电功率1.3.1 欧姆定律1.3.2 电阻元件上消耗的功率与能量1.4 理想电源1.4.1 理想电压源1.4.2 理想电流源1.5 基尔霍夫定律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1.6 电路等效1.6.1 电路等效的⼀般概念1.6.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等效1.6.3 理想电源的串联与并联等效1.7 实际电源的模型及其互换等效1.7.1 实际电源的模型1.7.2 实际电压源、电流源模型互换等效1.9 受控源与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1.9.1 受控源定义及其模型1.9.2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1.10 ⼩结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了解集总电路的概念,理解电压、电流的定义及其参考⽅向和关联参考⽅向的概念,明⽩理想电路元件的含义,牢记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电源的特性既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牢记基尔霍夫电压、电流两定律,学会应⽤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
电路分析基础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507006学时:60(其中理论42学时,实验18学时)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面向对象:微电子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Basics of Circuit Analysis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本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电路分析基础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层次、综合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作准备。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能对一般电阻电路、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交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为学生继续学习各相关课程如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本课程配套的课程为电路分析基础实验,通过实验可加深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电路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 教学内容电路与电路模型电路分析基本物理量电路基本元件基尔霍夫定律电源支路电流法2.教学要求(1)掌握理想元件、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2)理解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的意义和各量之间的关系;(3)熟练掌握电阻元件的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4)树立用电路基本定律分析电路的概念。
3.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电阻元件的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2)教学难点:电流和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的实际应用;正确列写KCL、KVL方程。
(二)电阻电路的分析1. 教学内容电源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受控电源叠加定理结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等效电源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 教学要求(1)树立等效的概念,掌握电阻的串、并联,对称电阻的Y形连接与 形连接的等效变换;(2)熟练掌握无源单口网络、含源支路、实际电源模型等的等效变换及等效电路;(3)掌握含受控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变换;(4)熟练掌握用叠加定理来分析电路;(5)掌握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6)熟练掌握电路的网孔分析法和结点分析法;3.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源模型等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电路的网孔分析法和结点分析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分析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56+0学时)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电路分析基础》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部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爱国教育、社会责任、人生领悟、民族自信、感恩等多种育人要素,倡导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情感及价值等方面的共鸣。
三.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基础知识( 5学时)[知识点]:电路分析基本变量(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概念;线性电阻元件和独立源的定义及伏安关系;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受控源。
[重点] 电流、电压、功率及参考方向的概念,电路的两类约束关系(元件约束和拓扑约束)[难点] 电流、电压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关系、关联非关联参考下功率计算及功率正负含义,受控源电路分析[基本要求] 1、理解电路分析基本变量(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概念;2、掌握线性电阻元件和独立源的定义及伏安关系;3、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4、理解受控源的概念。
[实践与练习]课后作业布置建议:习题:1-1、1-2、1-3 、1-5、1-6、1-12、1-9、1-13、1-17 、1-30、1-31。
课程思政映射点:由电压、电流单位以物理学家伏特和安培名字命名,以及基尔霍夫21岁提出基尔霍夫定律,引导学生敬畏科学家、崇尚科学精神。
第二章等效变换分析法( 5学时)[知识点]:单口网络等效条件;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无源和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T~π等效变换。
[重点]:单口网络的等效条件,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方法;[难点] 等效的概念、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化简[基本要求]:1、掌握单口网络等效条件;2、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熟练掌握无源和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4、了解T~π等效变换。
[实践与练习]课后作业布置建议:习题:2-2、2-3 、2-6 、2-8 、2-9 、2-10、2 11、2-16、2-25(a)(b)、23(b)(Y →Δ)、24(b) (Δ→Y)第三章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 5学时)[知识点]:支路电流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重点]: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难点]:含受控源、无伴电压源时节点电位分析法,独立回路概念及独立回路数,含受控源、电流源时回路电流分析法。
[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支路电流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
[实践与练习]课后作业布置建议:习题:3-10(b)、3-11 、3-12、3-4(b)、3-6 、3-7第四章网络定理( 7学时)[知识点]: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替代定理;电路的对偶性。
[重点]: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难点]:含受控源时叠加定理,戴维南等效电压源和等效电阻求取。
[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理解替代定理;3、了解电路的对偶性。
[实践与练习]课后作业布置建议:习题:4-1 、4-4 、4-5、4-7 、4-8 、4-14课程思政映射点:戴文楠26岁证明戴文楠定理,引导学生敬畏科学家、崇尚科学精神。
第五章动态电路的瞬态分析——时域经典分析法(10学时)[知识点]: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的定义、伏安特性及主要性能;换路定律与初始值的计算;直流一阶电路的时域经典分析法;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及其全响应的分解;求解直流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阶跃信号作用下一阶电路响应的求取;[重点]:换路定律和初始值的计算,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求解直流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难点] 换路定理及初始值确定,三要素法的应用及适用前提。
[基本要求]:1、理解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的定义、伏安特性及主要性能;2、熟练掌握换路定律与初始值的计算;3、理解直流一阶电路的时域经典分析法;4、理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及其全响应的分解;5、熟练掌握求解直流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6、掌握阶跃信号作用下一阶电路响应的求取;[实践与练习]课后作业布置建议:习题:5-3、5-4 、5-11 、5-12(a)、(b)、(c)、5-8 、5-22 、5-16、5-13 、5-15 、5-21 、5-23、5-30、5-31课程思政映射点:由固有响应、强制响应看内因(电路自身结构和参数)和外因(外加激励和储能)对动态电路响应的影响,理解哲学上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第七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2学时)[知识点]:正弦信号及有关的概念,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相量形式及相量模型,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与导纳的概念;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无功功率、复功率、功率因数及补偿的概念;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重点]:正弦信号三参量,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基本电路元件的相量形式及相量模型,阻抗和导纳的计算,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正弦稳态下无源单口网络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及最大功率求取。
[难点]:正弦稳态中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相量形式基尔霍夫定律,相量图解法,正弦稳态中功率分析[基本要求]:1、理解正弦信号及有关的概念,掌握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2、掌握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相量形式及相量模型,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3、理解阻抗与导纳的概念,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4、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5、理解正弦稳态下无源单口网络的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及补偿的概念,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了解复功率的概念;6、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实践与练习]课后作业布置建议:习题:7-1 、7-2 、7-4、7-12 、7-13 、7-15、7-16 、7-26(b)、(c)、7-18 、7-21、7-27(c) 、7-29、7 19(图解)、7 22(节点)、7 23(网孔)、7-30 、7-35、7-38第八章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5学时)[知识点]:耦合电感、耦合系数和互感系数,同名端的定义和耦合电感的伏安特性;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空芯变压器电路模型和初次级等效电路;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模型,电压、电流关系和阻抗变换性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重点]:同名端的定义和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去耦等效电路,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空芯变压器的初次级等效电路,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和阻抗变换性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难点]:同名端的概念,互感电压与同名端的关系,反映阻抗概念,非标准情况下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
[基本要求]:1、理解耦合电感、耦合系数和互感系数的概念,掌握同名端的定义和耦合电感的伏安特性;2、掌握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熟练掌握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3、理解空芯变压器电路模型和初次级等效电路;4、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模型,电压、电流关系和阻抗变换性质,熟练掌握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实践与练习]课后作业布置建议:8-1 、8-2 、8-3、8-5 、8-8、8-12、8-13、8-19、8-20课程思政映射点:由实际变压器满足三个理想化条件可逼近理想变压器,而理想变压器却与实际变压器有本质区别,引入“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观点。
第九章线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5学时)[知识点]:网络函数的定义、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概念;RC电路的频率特性;RLC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特点、品质因数、通频带概念,RLC串联电路频率特性;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电路的稳态分析,非正弦周期信号有效值及平均功率的计算。
[重点]:正弦稳态电路网络函数的定义,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概念,RLC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特点、品质因数和通频带概念,并能计算相应参数,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电路的稳态分析,非正弦周期信号有效值及平均功率的计算[难点]:RLC串联电路频率特性,通频带,非正弦周期信号有效值及平均功率的计算[基本要求]:1、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网络函数的定义、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概念;2、了解RC电路的频率特性;3、熟练掌握RLC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特点、品质因数和通频带概念,理解其频率特性;4、掌握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电路的稳态分析,掌握非正弦周期信号有效值及平均功率的计算。
[实践与练习]课后作业布置建议:习题:9-1、9-3 、9-4、9-5 、9-11 、9-13、9-15 、9-16五.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1、本课程与后续课程关系最密切的是《信号与系统》和《电子电路》;2、本课程讨论的直流一阶、二阶电路的时域经典分析方法是学习《信号与系统》中频域分析法和复频域分析法的基础;3、本课程仅强调含受控源电路的特点和分析计算方法,而没讨论具体的有源电路,《电子电路》课程在此基础上给出具体的有源电路,并运用电路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六.课程内容的重点和深广度要求《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的重点是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主要涉及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分析方法、等效变化等。
具体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及参考方向的概念,电路的两类约束关系、等效条件及等效化简方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换路定律和初始值的计算,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求解直流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基本电路元件的相量形式及相量模型,阻抗和导纳的计算,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正弦稳态下无源单口网络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及最大功率求取,同名端的定义和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去耦等效电路,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空芯变压器的初次级等效电路,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和阻抗变换性质,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网络函数的定义,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概念,RLC 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谐振特点、品质因数和通频带概念,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电路的稳态分析,非正弦周期信号有效值及平均功率的计算。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电路分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