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
世界历史——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历史——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8cbc1fd4afe04a1b071de9c.png)
第七章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一、民族大迁徙和日尔曼人的建国1、古日尔曼人的社会制度。
日尔曼人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和日德兰半岛,公元前六至一世纪,逐渐扩及欧洲中部日尔曼尼亚广大地区,是蛮族世界中人口众多,势力强大的集团,在摧毁奴隶制罗马帝国和西欧封建制的产生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对于他们的社会和生活,人们所知甚少,只有恺撒和塔西佗记述最详。
恺撒征服高卢时与日尔曼人发生过接触,他在他的《高卢战记》中详细记叙了日尔曼人的情况。
根据恺撒记载判断,日尔曼人生活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制度之下,多从事农业和畜牧业,而农业并不占主要地位。
恺撒还提到日尔曼人的公社土地所有制,占用土地只限一年,以后便转到新的地段。
这种耕地的一年一换制,可能是刀耕火种的原始耕种方法所造成。
另据恺撒所记载,当时日尔曼人仍未定居,他们携带牲畜,把家什装在车上拉走,这种半流动的生活方式说明农业还没有成为压倒优势的生产部门。
恺撒强调日尔曼人财产的平等,未曾提到奴隶,军事领袖只在战时选出,但恺撒时代也出现了某些原始公社解体的征兆,出现了有势力的贵族,军事贵族及其亲兵队,掠夺战争经常发生。
塔西佗的著作详细记述了日尔曼人的社会制度,政治组织和物质文化生活。
在塔西佗时代,日尔曼人已永久定居,农业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但畜牧业仍占重要位置,他们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土地按价值划分,贵族和富人占去大量好地,普通人和一般战士只有少量坏地。
日尔曼人内部开始出现社会分化,尽管土地私有制还没有出现,但已有了早期农村公社(未来的马尔克)雏形。
塔西佗证实日尔曼人存在奴隶,但与罗马的不同,主人把份地交给奴隶耕种,并给他们必要的生产工具,征收一部分收获物作为地租。
塔西佗认为日尔曼奴隶的地位与罗马隶农相近,此外,还有债务奴隶制,这都说明日尔曼人的阶级分化已开始。
塔西佗还谈到选举国王和领袖的问题,贵族会议权力很大,决定一切重大事项而部落大会减少了,公社成员要负担经常性的贡税,这说明日尔曼人已出现了产生国家的因素。
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https://img.taocdn.com/s3/m/c8f00a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3.png)
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中世纪的西欧,封建制度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封建制度是一种以土地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核心是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剥削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制度开始出现危机,最终导致了其解体。
而在解体的同时,资本主义的兴起也已经不可避免。
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一、城市化的兴起在中世纪的早期,农业是西欧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兴起,人们逐渐开始从事手工业和贸易活动,逐渐形成了城市中心的贸易经济。
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制度的农业经济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
二、知识分子的崛起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中,教育是由教会掌控的。
随着知识分子的崛起和教育制度的改进,人们开始更加理性地思考社会问题,并逐渐有了更广泛、更开放的视野。
知识分子不再被限制在封建制度中,而是采取了更广泛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三、贸易与金融体系的发展贸易和金融体系的发展也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商人和银行家们可以通过自己制定的策略创造财富,以及在贸易和金融活动中自由参与。
在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已经成为了制定社会价值的一种手段,这与封建社会中的财产制度有很大的区别。
四、科技革命的推动在中世纪后期,科技革命的推动突破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难题。
这一进步在工具、武器和交通工具方面都出现了极大的变革,使得社会更加发达。
科技的进步使人们更加开放,更加了解世界对他们的未来发展的影响,并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总的来说,封建制度的解体势在必行,资本主义的兴起已经不可避免。
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对更广泛的经济力量进行了彻底的变革,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到来。
封建制度的解体虽然意味着一个过渡期,但也预示了一个新兴的精神状态和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与衰落
![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与衰落](https://img.taocdn.com/s3/m/c9bb447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5.png)
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与衰落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与衰落西欧封建制度是13世纪至15世纪欧洲社会政治生活的主导形式,其演变历程也是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发展过程的重要反映,同时也成为了欧洲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程。
本文旨在探讨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与衰落,研究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展望。
第一章: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西欧封建制度起源于9世纪,当时欧洲正处于分裂和黑暗的时期。
背景是,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瓦解,导致很多地方割据成为了各种政治小集团。
而作为欧洲一种特殊的经济社会模式,封建制度的形成则是由当时的战争、游牧民族的侵略等因素推动而来。
在封建制度中,封建主和农奴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社会关系。
封建主是领主,他们可以掌控土地的主权,并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和法律体系。
农奴们是土地的依附者,他们耕种地土地,提供粮食和其他生产资料,以换取封建主的保护和原始技术工具和存积财物等。
在封建制度的初始阶段,王权仅限于地位极高的贵族和教会人员之间的论战之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王逐渐成为重要的中央政府代表,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学习和集权的行政举措,加强了自己的影响力。
其他领主和贵族发展了各自的领地,但仍以他们的地位和职务为依据,共同支持着国王的权威。
这种所谓的封建联盟系统,将主权分散给了大量的个人,在有效测量了地方权力的同时,仍然保留了大便宜的中央组织权力。
第二章:封建制度的巅峰期封建制度在13世纪之前,得到了全面的巩固和发展。
这时候的封建君主已经开始稳定其领土,并与皇帝或国王保持了强大的联盟,pax universalis(普遍和平)逐渐成为欧洲普遍共识。
同时,在这个时期,欧洲的城市成长迅速,手工业和工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佃农的自由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那么,封建制度为何会在13世纪达到它的顶峰呢?首先,封建社会的各种制度和针对农业生产的技术和军事技术的合理发展,使其具有了较为稳定的合法性,构成了有效的抵御战争和动荡的基础。
其次,当时爆发的十字军东征,带来的金币、宝物、奢华的辉煌和人口的减少,使欧洲人口的比例和资源占有者的权力不断提高。
世界中世纪及近现代史习题总目
![世界中世纪及近现代史习题总目](https://img.taocdn.com/s3/m/1a26be737fd5360cba1adb8c.png)
说明:以下习题题目系2006年备考人大时,将此前所综合的几所学校精品课程的题目进行汇总而成。
暂未作补充,不再作具体说明。
(尚平2006年3月)陕西师大省级精品课程《世界中古史》简答及论述题:1、如何理解西欧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度的概念、内涵、存在条件)2、讨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问题3、蛮族在古代中国为什么不能发挥日耳曼人在中世纪西欧那样的作用?4、宗教在古代中国为什么不能发挥基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那样的作用?5、西欧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6、什么是封建化过程?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的标志是什么?7、查理•马特改革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及其影响.8、试论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制形成时期的作用.9、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的城市有何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10、如何认识中世纪的行会?11、城市对西欧社会的影响.12、谈谈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兴衰.13、十字军运动的原因和后果.14、与法国相比,谈谈英国封建制度的特点.15、如何理解中世纪西欧的议会制度.16、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17、比较中世纪英法议会制度的异同(提示:性质、形成、结构、职能作用大小、后果).18、分析德国在中世纪分裂的原因。
19、谈谈中世纪意大利的城市。
20、简述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再征服运动)。
21、谈谈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及其原因。
22、15 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23、对比中国古代社会,谈谈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点.24、为什么说中世纪西欧文化是基督教文化?25、什么是经院哲学?26、拜占廷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27、拜占廷军区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28、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包括文化影响).29、谈谈拜占廷帝国的兴亡.30、古罗斯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31、罗斯受洗的意义。
32、谈谈古罗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特点。
33、东北罗斯的封邑制是否等同于西欧封建制度,谈谈你的看法.34、蒙古统治对俄罗斯的影响.35、试论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36、波兰议会君主制及其特点。
第七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七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b0a65944f242336c1eb95ec0.png)
第七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成为西欧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欧洲进入了中世纪。
“中世纪”(Medieval)一词是十五、六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提出来的,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极力推崇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将476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历史看作是欧洲文化衰落和野蛮时期,称之为“中间的世纪,”将他们所处时代是古典文明复兴时期。
17世纪末德国史学家凯列尔在《历史全程》中将人类社会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古代史、中世纪史和近代史,“中世纪”一词正式被用来作为一个历史分期来使用。
近代欧洲许多学者认为在欧洲历史上有两个伟大发展时期,即希腊罗马古典时代和近代,在两个阶段之间便是迷信透顶的中世纪,当时人们被宗教神学所蒙弊,对知识毫无所知,人们关心的只是如何躲过今世的苦难和死后地狱的折磨。
所以直到今天“中世纪”一词已成为行为反动和思想愚昧、保守落后的代名词。
欧洲中世纪有其黑暗的一面:封建割据、农奴制度、蒙昧主义、禁欲主义、专制主义等等。
但中世纪是欧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之一,在它发展后期孕育了近代资本主义,没有中世纪历史的发展便没有当今的欧洲。
“封建”一词始于古代的封土建国,把它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名称的始于18世纪法国历史学家,侧重于描述的是中世纪欧洲普遍存在的封君、封臣现象。
第一节日耳曼人封建国家建立一、西罗马帝国晚期封建关系的萌芽和古日耳曼人的社会生活1.西罗马帝国晚期封建关系的萌芽公元3世纪开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尖锐矛盾导致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导致了奴隶制衰落和封建关系的萌芽。
(1)奴隶制生产方式已无利可图,奴隶制已失去了活力。
(2)封建关系萌芽(隶农制)已产生:隶农制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已产生,在帝国末期有了迅速发展。
“隶农制”就是大地产者剥削隶农的土地剥削制度和人身依附制度,隶农作为大地产者土地的土地耕种者,他们通常有自己的和微薄的经济,但要向大地产者交纳赋税、负担劳役,他们被固定在土地上,可连同土地一起出卖。
欧洲君主专制制度
![欧洲君主专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bd88fc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71.png)
欧洲君主专制制度欧洲君主专制制度]中世纪的欧洲是建立在封主封臣关系基础上的封建制度,封建制下的王权是有限的,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互相制约,具有契约性质,欧洲君主专制制度。
中央权力衰落,大封建主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西欧的封建制度意味着分-裂,封建分-裂是西欧封建制度最正常的表现形式。
但从中世纪的后期开始,民族君主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政治上进入了君主专制时期,中世纪后期和近代早期, 欧洲多数重要国家都先后建立起集权的君主制度。
史学界称之为“绝对君主制”。
这种集权君主制首先是在15 世纪后期到16 世纪初出现于西欧的法国、英国和西班牙, 接着出现于北欧的瑞典和东欧的奥地利, 最后在17 世纪出现于俄-国、普鲁士。
像英国的亨利八世、法国的路易十一世和弗朗西斯一都是绝对君主制的代表。
经历了漫长封建制度的欧洲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出现绝对君主制呢?首先,原因之一是随着火炮的诞生而来的军事技术革命。
封建制度下的欧洲,封建领主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而且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持。
而随着火炮的诞生,只有民族君主拥有购-买-枪-支、火药、子弹、和为此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所必须的财政资源和行政机构,封建领主变不在可能躲在城堡后面抵抗皇室的权威。
新君主的另一个动力之源是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
君主们从商人阶级那里得到必要的财政支援,也能得到能干、恭顺的官员、为不断扩大的国家官僚机构配备工作人员。
作为回报,皇室力量的巩固帮助市民们结束平凡的封建战争,废除五花八门的封建自治权,因为这些政权都有自己的关税、法律、衡量制和货币。
因此,对于企业主来说,消除这样的国内壁垒显然是一大恩惠。
第三,新君主依靠各种方式增加财政收入。
法王通过对市场买卖、家庭财产和贩盐交易课以重税。
1439年,为了维持国家军队,法王设立了“间接税”。
国王不通过领主,派自己的官吏去直接征收税。
路易十一还征收盐税来充实捐税制。
1439年以后再也没有因征税而召开过三级会议,为了监督捐税,还设立了“间接税法庭”,把法国分为四个大财政区,由宫廷按区监督收税。
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
![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f14de61caaedd3383c4d393.png)
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及形成原因小组总结报告一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⑴、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封建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⑵、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森严⑶、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巨大,政教冲突激烈,教权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
二西欧封建制度政治特点形成原因⑴、西欧政治格局长期处于封建分裂状态的原因1.地理因素因为西欧被许多河流和山脉分隔开,边缘也被海洋切割了。
这不利于国家的统治和发展,阻碍了各小国间的交流。
地理因素也是国家统一的一个障碍。
2.西欧封建制度:欧洲封建社会因封建主内部土地层层分封,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每一层上下级之间都结成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也是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每个领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所谓“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每个封建主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所以,整个西欧封建社会是分裂的,国王的权力有限,不能统治到各级封国,难为天下“共主”。
城市兴起前的庄园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然而在西欧层层分封的封建制度下,一些大庄主往往不听从中央的管辖,一度造成庄园割据的局面,这种现象削弱了西欧专制的力量。
因此也是社会生产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3. 历史遗留问题:西欧没有经历长期统一的朝代。
因此,西欧没有实现过民族融合和思想统一的阶段,各民族矛盾重重,加剧了西欧的分裂局面。
⑵、西欧封建等级形成原因其基础来自三个方面: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基督教的传统,日耳曼人的社会模式.换句话说,西欧封建制度是由罗马封建因素,日耳曼因素,通过基督教会对二者的不断结合而形成的。
1. 罗马封建因素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中止,帝国的经济在公元三世纪已发生严重危机:人口锐减,城市败落,一些大土地所有者便退居乡村,建立了以隶农为主要生产者的、实行租佃分散经营的田庄制,形成自然经济,政治上则形成独立王国。
如此在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已经过渡到隶农制自然经济。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918549671fe910ef12df880.png)
方式和手段 * 城市市民往往利用国王同大封主以及封建主阶 级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获取特权证书,以 得到自治权和其他好处。 * 市民阶级对付封建主的有力武器就是货币和武 装起义。他们往往先用金钱赎买的方法摆脱某些 封建义务,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就举行武装起义。 11世纪,伦巴底的城市掀起城市公社运动,反对 僧俗封建主的统治。意大利米兰和德国的科隆市 民发动起义,赶走大主教和封建主的军队,成立 城市公社,选举新的市政官。11、12世纪,法国 的城市公社运动高涨。40多个城市武装起义先后 独立。13世纪,科隆市民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大主 教的统治,最终成为自由城市。交替使用购买和 暴力形式,琅城的公社运动十分典型,于1128年 成为自治城市。
二、法兰克王国 存世最久、当时的军事霸主。封建制的形成和 发展具有典型性 (一)克洛维(466~511)建立法兰克王国 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的法兰克人,乘机侵占高卢。 克洛维在教会和法兰克人、罗马人等的支持之下, 成为首领,于481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开始了墨 洛温王朝的统治。48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大败罗 马戍将西阿格里乌斯于苏瓦松(巴黎东北),从此 克洛维以苏瓦松为首都,巩固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 成为真正的国王。 496年克洛维皈依罗马基督教, 标志克洛维法兰克王权与教权的结合,剪除异端进 行扩张。他晚年织编纂《萨利克法典》。
逐步拥有了 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和税收之 权,并将之世袭化。后来西欧形成封建割据局 面,与这种不断扩大庄园权力的举措是有关系 的。 847年西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在麦尔森敕令中明 确规定:“任何自由人都必须选择一个主人, 或是国王,或是国王的臣属。” 877年秃头查理又颁布克尔西敕令,使领地世袭 合法化,公开废除了以往分封采邑“及身而终” 的规定,使封建领地制在法国得以最终确立。 敕令规定:“领主可以把自己的特权与荣誉 (爵位)移交给自己的儿子或亲属。”
西欧的封建制度
![西欧的封建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c45b765ee06eff9aef807d0.png)
思考 西欧的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和中国
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是否相同?
西欧封建社会特征之一是神权凌驾 一切,教会高高在上;之二实行森严的 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实行君主集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 王臣。”
根据材料及课文内容讨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 给我们什么启示?
灭亡原因:
(1)6世纪后四处征讨→国力衰弱 (2)公元7世纪起不断受到周边民 族的军事进攻,领土吞食。 (3)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斗争激烈。
查理大帝
查理大帝 (742—814年), 法兰克王国洛林王 朝国王丕平之子; 768—800年为国王, 800年由教皇为之 加冕称帝。他在位 时,对内加强中央 集权,对外武力扩 张,形成庞大的查 理曼帝国。
查理大帝加冕典礼
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在800年圣诞节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册封查理为罗马皇帝。
(英格兰)
(1)有利条件: 地方分权,教会扩张
(2)奠定基础: 丕平献土,教廷立国
政治上:
影响: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神了权西凌驾欧于社王会权的之上进步。
被示众的“异端”
经济上:
教会是西欧最大封建主
乔尔丹诺·布鲁诺
Giordano Bruno
1548~1600.2.17 丰富哥白尼日心说
思想文化上:
提出宇宙无限思想
圣索非亚大教堂:建筑和艺术的结晶
四、 拜占庭帝国的衰落
1、名称由来: 2、帝国初期的繁荣: 3.查士丁尼的扩张:导致帝国逐渐走向 衰落。 4.帝国的灭亡:15世纪中叶被奥斯曼 土耳其所灭。
①对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封建制度的看法
![①对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封建制度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8ea53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1.png)
①对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封建制度的看法法国西欧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起初是从罗马帝国灭亡后的西欧王国分封制度发展而来的。
它包括贵族特权、领地制度以及向封建君主支付财政贡赋等方面。
尽管法国西欧封建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也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法国和整个西欧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法国西欧封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秩序和稳定。
封建制度通过将国家权力下放给封建领主来建立政治和军事的稳定性。
封建领主通过控制土地和赋税来维持他们的权力和地位,这保持了国家中央集权的稳定。
封建领主还负责保护和维护他们的领地,包括提供军事保护和法律维护。
这种秩序的建立使得西欧社会在当时的混乱和分裂中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稳定。
其次,法国西欧封建制度促进了农业和农村发展。
在法国封建制度中,封建领主拥有大部分土地并掌握了生产要素。
他们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并要求农民为此工作和提供贡赋。
这种制度形成了农民与封建领主的互动关系,促进了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这种私有财产制度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生活环境,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和创造财富。
然而,法国西欧封建制度也有一些缺点和问题。
首先,这种制度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固化。
封建社会以贵族和农民为主要阶级,世袭制度使得社会资源和权力世代相传,缺乏社会流动性。
这导致了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此外,封建制度还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和发展。
农民的地位被定义为土地的主人的仆人,他们缺乏个人权利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此外,封建制度还给国家统一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相对分散的封建领地使得政治上的统一和统治变得困难。
国家往往处于分裂和争夺的状态,尤其是在后期的百年战争中,各个封建领主均试图争夺国家控制权。
这导致了政治上的不稳定和经济上的停滞,阻碍了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统一总体来说,法国西欧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
尽管这种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如社会不平等、阶级固化和政治分裂等,但它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等。
1 2012级第七章西欧封建制的产生和发展
![1 2012级第七章西欧封建制的产生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fac5317a300a6c30c229fca.png)
(三)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接触
(1)战争
前102年马赛利亚战役, 日尔曼人入侵高卢与马略之罗马军队的反击。 公元9年条托堡战役, 日尔曼人在莱茵河流域重创罗马军队。 2世纪中叶, 日尔曼人马可曼部落和克瓦德部落与罗马军队交战十余年, 直至迫使罗马帝国允许其进入罗马边境居住。
(2)贸易
罗马帝国与北欧波罗的海之间的商业通道即琥珀之路,沟通罗马人与日尔 曼人的商品交流。
3.影响
(1)加强了中小封建 主阶层,奠定了西欧骑士 制度的基础,为组建新型 骑兵创建了条件,为后来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奠定了 基础。 (2)使采邑的领受者逐 渐成为独霸一方的割据势 力。
(四)查理曼帝国 1.加洛林王朝的建立
751年,加洛林家族的矮子丕平夺得王位,从此开始 了加洛林王朝(751—987)。 754年得到罗马教皇的加冕。
(三)查理· 马特采邑改革
1.背景 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任宫相时,法兰克王国处 于内忧外患之中。为了抵御外敌,平定内乱,加强 王权,查理· 马特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2.内容
(1)没收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忠于国家的将领、官员和 教会。所得采邑不得世袭,封主或受封者一方死亡,得重新履行受封仪式。 (2)受封者以服骑兵役为条件。如果受封者不履行义务,封主有权收回采邑。 (3)采邑的赐予者有义务保护衷心效力的领受想者,使其不受他人侵害。
继承丕平的是查理。查理是法兰克国 家最著名的国王。在他统治期间 (768—814)国事空前强盛,在位46年, 发动五十多次战争,版图急剧扩大,把 西欧领土的绝大部分纳入自己的版图。 公元800年,罗马教皇授予查理“罗马 人的皇帝”称号,历史上称查理为查理 曼即查理大帝,他统治的国家被称为查 理曼帝国或查理大帝帝国—加洛林帝国。
7第三章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一)
![7第三章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一)](https://img.taocdn.com/s3/m/8b52b8365a8102d276a22f3c.png)
◎ 起义的内容: 1381年起义,反对人身奴役,要求废除农奴制和领主特权,取缔“劳工法令”。 起义遭到国王镇压。 ◎ 1382年,议会修改人丁税的征收方式,按财产状况制定不同的征收标准,赤贫者免征。 1390年,议会废除“劳工法令”,规定劳动力有权自由选择雇主。 ◎ 评价:历史趋势与暴力的作用。
(三)、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
瓦特·泰勒起义
◎ 起义的背景 13世纪地租形态的转换与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1348-1349年的黑死病导致英国人口锐减一半,劳动力严重缺乏,土地荒芜。 1349年,国王颁布“劳工法令”,规定12-60岁且无土地和生活来源者, 需按黑死病之前的条件从事劳动。 1351年,议会批准“劳工法令”。 1377年,国王征收人丁税, 规定14岁以上者, 不分贫富,皆需缴纳人丁税, 标准为每人4便士。 1380年,人丁税增至12便士。 “劳工法令”的颁布 与人丁税的征收, 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四、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点
明显的二元化倾向: 明显的二元化倾向:政治上是等级 领主制,小国林立,没有统一的大帝国; 领主制,小国林立,没有统一的大帝国; 当各民族国家形成时, 当各民族国家形成时,又有议会与王权 的对立; 的对立;经济上是城市自治体与领主庄 园的对立;社会上则是政教分离, 园的对立;社会上则是政教分离,并实 行等级世袭和家庭长子继承制. 行等级世袭和家庭长子继承制.
战争的结果:法国取得最后的胜利。 3、战争的结果:法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危机的原因
(一)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解释: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解释: 世纪的三种解释: (二)20世纪的三种解释: 世纪的三种解释 第一种认为危机主要是周期性经济 第一种认为危机主要是周期性经济 动向的产物; 动向的产物; 第二种认为它是长期趋势的产物 认为它是长期趋势的产物; 第二种认为它是长期趋势的产物; 第三种解释是气侯方面的原因 解释是气侯方面的原因。 第三种解释是气侯方面的原因。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0bd7a0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2.png)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
在整个中古时期,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地位。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
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形成特点示价值。
---------形成特点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地位。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
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示价值。
第一章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西欧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标志,世纪,标志,至公元 11 世纪,西欧的封建化过程才基本上完成。
西欧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077f406bd97f192279e96f.png)
西欧封建制度导读:本文是关于西欧封建制度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篇一:关于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问题】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经历过一个演变过程。
罗马时期,奴隶制度曾经达到高度发展。
奴隶数量之多,价格之低,在古代世界是空前的。
到中世纪,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而在西欧占有统治地位。
从历史分期来说,我国史学界以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世界古代史的结束。
而从一种剥削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来说,则有一个逐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从历史上看,一种剥削制度取代另一种剥削制度,新的生产关系总是在旧社会的内部产生的。
西欧的封建生产关系也是在罗马奴隶社会内部萌芽的。
西欧封建制度是在罗马封建因素产生和日耳曼人氏族制度解体的基础上形成的。
大家知道,还在罗马时期,封建因素已经存在,这就是隶农制。
隶农原指耕种小块土地的自耕农或移民。
后来由于奴隶制的危机不断加深,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大农庄越来越无利可图,大土地所有者于是把土地分成小块,出租给小农,奴隶或入境的日耳曼人。
这些租种土地的人统称为隶农。
这种剥削方式在共和国末期已经出现,而在以后危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它作为延缓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隶农租种土地,必须按照规定履行义务,如交纳一部分收成,在耕种和收获期向土地所有者提供劳役,等等。
完成这些义务,隶农就可以使用土地,使用大地产上原有的水源、树林、草地,还可以在交税的条件下使用磨坊和压榨机。
这里需要指出,大土地所有者在分块出租其土地的同时,往往保留一部分土地,归其自用;他们在利用其奴隶各自耕种小块份地的同时,也往往保留一部分奴隶耕种自用地。
这部分奴隶与前一种奴隶有所不同,他们由主人统一使用,没有自己的经济;而租种土地的奴隶则有自己的小茅屋,虽然他们也像租地小农一样交租,提供劳役,不过他们的身分仍然是奴隶。
这些租种土地的小农和奴隶是大土地所有者自用地的补充劳动人手。
这种现象,表明罗马大地产的经营方式出现一些变化。
它已经不是集中管理的奴隶制大农庄,而是一部分出租,一部分自用,由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田地交错而成的一种结构。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法兰克王国和西欧封建制度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法兰克王国和西欧封建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8b0219cbb4cf7ec4afed0d9.png)
圣诞节
Christmas
12月25日,基督 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 的庆祝日。在台湾也 称作耶诞节。
复活节
Easter
纪念耶稣耶 稣被钉死在十字 架,第三天身体 复活的节日。
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
11月第四个星期四, 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 予的好收成,是美国人 阖家欢聚的节日。
封建主结合其领地形 广 义 成的剥削农民的实体
领主“直领地”
放
佃 户
牧
“
草
份
地 林地
地”
庄园的 建筑
位于高处, 豪华的庄园 主住所,
但并非城堡
简陋的 农民茅舍
设施包括教堂, 水磨房(庄园 主所有)和手 工业者的库房
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
• 规模:庄园大小不一,一般的庄园通常是一个 或几个村庄,大的庄园占地多达数千公顷。
法兰克王国
查理曼帝国
(英格兰)
(
德
(
意
法
志
兰
)
西
(意大利)
)
九世纪中叶查理帝国分裂
西欧封建庄园
西欧封建庄园
时间: 9世纪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庄园居民: 领主的佃户
自由的农民 缺少自由的农奴
权 利: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留权。
庄园经济的概念
领主自营地
西 狭义
欧
农民份地
庄
园 制
313年,罗马帝国颁布米兰赦令, 承认基督教的合法性
4世纪,基督教成为国教
出售免罪符
《圣经》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神职人员的任免问题
教廷控制西欧的表现
政治上:
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b63b07868762caaedd33d4b1.png)
二.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查里曼帝国 (一)法兰克人国家的建立
◎ 日尔曼人的一支,包括利普阿尔法兰克人
与萨利克法兰克人。
莱茵河流域
→4世纪以后
进入高卢。1、克洛维建立墨洛温 Nhomakorabea朝 (公元486——751年)
◎ 481年,萨利克人
墨洛温家族首领克洛维即位。 部族兼并。 ◎ 486年苏瓦松战役与疆域基础的奠定。 ◎ 496年克洛维率3000亲兵摒弃多神崇拜的原 始宗教,接受文明的意识形态,皈依基督教 的官方信仰。
◎ 公有(“任何人不能单独保有土地”)→经济的分化
(耕地分配的不平等)。 ◎ 平等(民众大会、长老议事会、军事首领之选举产生及 有限权力)→地位的差异(氏族贵族的特权化和军事首领 权力的扩大化)。
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初步交往
◎
◎
战争
贸易:罗马帝国与北欧波罗
的海之间的商业通道,沟通罗马
人与日尔曼人的商品交流。
教皇
教权和王权联盟:
751年加洛林王朝的建立与756年的“丕平献土” 800年查理曼的加冕 962年德意志圣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教权和王权这一时期的相互利用和相互勾结,有 利于西欧社会的发展。
1054 年东西方基督教会大分裂
西欧的基督教称西方公教(天主教)
东欧的基督教称东方正教(东正教) 随着教会势力的发展,十一世纪后半期, 教皇权逐步强大,开始向王权发起挑战
2.法兰克的封建化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法兰克是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典型。 它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萨 利克法典》中反映出来的马尔克公社的解 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农民的出现;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 促使自由农民逐步农奴化;第三阶段的特 点是特恩权的广泛推行使封建制度最终确 立。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封建制度最终 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七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
![第七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19b58b110b4e767f5bcfce05.png)
2 阶级斗争的激化
• (1)原因:在饥荒和鼠疫的打击下,西欧的经济走向衰 退.对幸存者来说,劳力不足,可以指望较高的工资;但 另一方面,处于普遍混乱状态下的许多穷人,由于地主和 城市雇主也大批死亡而失业,到处流浪行乞.经济衰败时 期,各阶级都必然为自己的利益进行激烈的斗争.上层阶 级通过政府立法,例如英国 1351 年的劳工法令,力图控 制工资和物价.不过,对于国王来说,尽管死亡把他们的 臣民减去了许多,他们仍需要大量金钱维持自己的政府和 军队.于是巧立名目,以各种方式来增加王室的收入,最 明显的例子就是货币贬值,即国王下令将一定数量的金或 银分割成为更多的货币单位.这样,国王虽暂时有了更多 的货币,但其后果却是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从而引起社 会更大的动荡不安.
思考题:
• ⒈ 谈谈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及其原因。 • 2. 15 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 • 3. 对比中国古代社会,谈谈中世纪西欧社 会的特点. • 4. 名词解释: • 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 瓦特· 泰勒起义 英法百年战争
(2)经过:
• 战争的第一阶段( 1337 ~ 1360 年) 1346 年克莱 西战役,英国弓箭手战胜法国骑士雇佣军,法死伤万余 人. 1347 年英军攻占北方港口加莱. 1356 年英军又从 南部登陆,普瓦提埃战役,法王约翰二世及大批贵族被 俘. 1360 年和约,法西南部和加莱港归英.其间,法国 爆发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 • 战争的第二阶段( 1369 ~ 1396 年) 太子查理即位, 是为查理五世( 1364 ~ 1380 年).查理五世改善军队, 避免与英军正面决战,以机动地游击战扭转了战 局. 1380 年,英军已缩回沿海少数基地,法国收回大部 失地.但查理五世死,查理六世即位( 1380 ~ 1422 年),国内又乱,勃艮第公爵(国王之叔)和奥尔良公爵 (国王之弟)仇杀,英军再度入侵. 1396 年签定为期二 十年的停战协定. • 战争的第三阶段( 1415 ~ 1453 年). 进入十五世纪, 奥尔良公爵与王朝一致,勃艮第则成为强大独立国家,并 与英国结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⒈农奴制庄园经济的瓦解和封主封臣制的破坏
• 由于人口减少,劳动力短缺,封建主为了使他们的庄园 能完成农活和保证收入,不得不缩减或停止经营自营地, 为农民提供更为宽厚的条件,把自营地都分租给农民,并 且往往是终身租佃权,以换取定额货币地租.这就使庄园 组织及与之相联系的劳役农奴制走向瓦解.随着岁月流失, 许多农民的租地成为世袭租地,货币贬值却日甚一日,以 至如用先令支付的地租钱,在 1400 年是一笔可观的数额, 但到了 1600 年,对农业劳动者来说,已不算是什么负担 了.事实上,一个小农所有者阶级,已开始在西欧大部分 地区出现. • 随着农奴制庄园经济的瓦解,封主封臣制也遭到破坏, 封主封臣间的相互义务和权利都逐渐废驰,只剩下一个空 洞的形式.地产的继承、分割、转让、买卖也必然要冲破 封建制度的制约.中小封建主在其庄园败落后纷纷投靠国 王,担任各级官职.即使在军队服役者,也要领取国王的 军饷.何况由于步兵武器和战术的改进,国王已更多地倚 靠市民和农民组成的军队.大封建主在失掉割据称雄的独 立性后,由于其与王室和上流社会有长期的多方面的联系, 加入国王政府更能获得高官厚禄,继续保持显贵地位.但 是,整个西欧封建制度则已无可避免地走向消亡.
三、西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变化
• ⒈农奴制庄园经济的瓦解和封主封臣制的 破坏 • ⒉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 ⒊西欧工商业的的变化和发展 • ⒋科技发明不断涌现
四、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点(中西 社会对比)
• 特点总是相比较而言,总要有一个甚至数个参照物.我 们所取的参照物首自然是中国. • 要比较首先又要有前提.中西社会发展有无统一性? 是存在统一性前提之下的比较,还是双方原本就存在本质 的不同?换句话说,中国和西欧各国在本质上,在结构上, 究竟有无区别?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大体上可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中国和西方的社会在许多结构上是不同的,因 而决定了它们发展上的差异性;另一派则认为,中西社会 在本质结构上是相同的,发展的不同只是显示发展阶段的 差异而已.这个问题很大,它还可以引申到中国是否能独 立走向资本主义,发展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问题.
3 英法百年战争( 1337 ~ 1453 年)
• (1)起因:
• (2)经过:
(1)起因:
• ①英法 12 、 13 世纪以来争夺大陆领地的继 续.法国想收复英在法国南部的领地阿基坦,完 成统一,英国则还想扩大在法国的领地;②法国 王位继承权问题. 1328 年卡佩王朝绝嗣,英王 爱德华三世以腓力四世外孙资格要求继承王 位.法国封建主推选瓦洛尔家族的腓力即位,为 腓力六世( 1328 ~ 1350 年),史称瓦洛亚王朝 ( 1328 ~ 1589 年);③英法争夺佛兰德尔地 区.佛兰德尔原为法王臣属,腓力六世时建立起 直接统治.其地毛纺织业发达,但需英国羊毛, 故倾向英国,英国也想控制佛兰德尔.爱德华三 世下令禁止羊毛出口,腓力六世则下令没收英王 在法的领地。 1337 年两国相互宣战。
第七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 危机
( 1350 ~ 1450 年)
参考书:
• • • • • • • 依曼纽尔·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高等教 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金观涛 唐若昕:《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四川人民出 版社 1985 年版。 金观涛 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 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沈汉:《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珠海出版社 1998 年 版。 《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马克尧主编,学林出版社 1997 年版。 《亚欧封建社会比较研究》,朱寰主编,东北师大出版 社 1995 年版。 《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⒊西欧工商业的的变化和发展
• 商行、公司的出现,货币汇兑和信贷业务的发展,银行业 的出现,北欧汉萨同盟的兴盛.需要补充的是,意大利银 行业在 14 世纪四十年代因为英王欠债不还而受到重创, 从而结束了意大利人独霸欧洲金融业的局面.英法德等国 的银行家趁机崛起,如法国布尔日的雅克· 科厄尔家族, 德国奥格斯堡的富格尔家族一一它当时拥有的资本相当于 三千万美元.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仍保留下来, 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积极赞助者. • 工业也一步步发展起来,它竭力冲破城市行会的限制,尤 其在那些可脱离城市的新兴行业:冶金,矿山,玻璃,陶 瓷,印刷等行业. 1450 年在纽伦堡的工场有一百二十个 印刷工人.纺织业在意大利各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尤其 是在佛罗伦萨和米兰. 15 世纪初佛罗伦萨有三百个工场 三万个工人,每年织呢绒十万匹;米兰从事呢绒制造的工 人有六万,威尼斯也有一万六千人.从事呢绒生产的家庭 手工业作坊也发展起来,它由商人提供原料并收购产品, 从而割断了手工业者与市场的直接联系.
(2)经过:
• 战争的第一阶段( 1337 ~ 1360 年) 1346 年克莱 西战役,英国弓箭手战胜法国骑士雇佣军,法死伤万余 人. 1347 年英军攻占北方港口加莱. 1356 年英军又从 南部登陆,普瓦提埃战役,法王约翰二世及大批贵族被 俘. 1360 年和约,法西南部和加莱港归英.其间,法国 爆发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 • 战争的第二阶段( 1369 ~ 1396 年) 太子查理即位, 是为查理五世( 1364 ~ 1380 年).查理五世改善军队, 避免与英军正面决战,以机动地游击战扭转了战 局. 1380 年,英军已缩回沿海少数基地,法国收回大部 失地.但查理五世死,查理六世即位( 1380 ~ 1422 年),国内又乱,勃艮第公爵(国王之叔)和奥尔良公爵 (国王之弟)仇杀,英军再度入侵. 1396 年签定为期二 十年的停战协定. • 战争的第三阶段( 1415 ~ 1453 年). 进入十五世纪, 奥尔良公爵与王朝一致,勃艮第则成为强大独立国家,并 与英国结盟.
⒋科技发明不断涌现
• 14 、 15 世纪是西欧科技发明不断涌现的时 代.风车、水车上使用了齿轮、凸轮和皮带传动 装置.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西欧海员已有了利 用星座定位的基本知识,并装备了甲板密封、上 有塔楼的大帆船,远洋航行的条件已具备.采矿 冶炼技术提高,采矿使用了通风、排水、和水力 提运装置,炼铁用上了水力鼓风机. 14 世纪西 欧各国开始使用火药和火炮,封建领主再难以筑 堡自立. 1456 年古腾堡用活字排版印刷了圣经, 这是西欧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欧洲印刷技术大大 发展.从这时起,西方的科技开始超过东方.
鼠疫
• 然而,更可怕的还是鼠疫,也叫黑死病.它 1347 ~ 1349 年首次 袭击欧洲,以后几十年间多次流行,间隔时间不定,无法预见.它不 仅消灭老年人,还大批消灭年轻人,有些地方,整个村庄都消失了, 大片土地荒芜.饥荒使挨饿的人们更易染病丧生,而鼠疫又使饥荒蔓 延.它夺去中部意大利人口的三分之二,西班牙北部、法国、英国、 低地国家和德意志居民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斯堪的纳维亚和东欧 各国人口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城镇更容易遭到袭击,老鼠在城内相互 连接的阴暗房屋中成群出没,繁衍成灾.威尼斯丧失人口三分之二, 佛罗伦萨丧失八万到十万人,巴黎,五万多人.在阿维农,一天死四 百人,巴黎八百人,伦敦二百人.阿维农教皇逃到郊外,四周彻夜燃 起火堆,据说此举可防止疫病进入,教皇因此竟幸免于难。瘟疫的最 后消失至今仍是个谜。有人指责这是犹太人向水里投毒,但更多的人 认为这是上帝对罪孽深重的人类的惩罚。许多人感到这是世界的末日, 以至于到最后,没有人再为死亡而悲伤,因为人人都在等待死亡。 • 这是欧洲的一场大灾难,仅鼠疫就夺去了二千四百万到二千五百 万人的生命,堪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相比. 1300 年,欧洲人口 约七千三百万, 1350 年,下降到约五千多万, 1400 年又下降到四 千五百万.直到 16 世纪初,欧洲人口才再次达到 1300 年的水平.
2 阶级斗争的激化
• (1)原因:在饥荒和鼠疫的打击下,西欧的经济走向衰 退.对幸存者来说,劳力不足,可以指望较高的工资;但 另一方面,处于普遍混乱状态下的许多穷人,由于地主和 城市雇主也大批死亡而失业,到处流浪行乞.经济衰败时 期,各阶级都必然为自己的利益进行激烈的斗争.上层阶 级通过政府立法,例如英国 1351 年的劳工法令,力图控 制工资和物价.不过,对于国王来说,尽管死亡把他们的 臣民减去了许多,他们仍需要大量金钱维持自己的政府和 军队.于是巧立名目,以各种方式来增加王室的收入,最 明显的例子就是货币贬值,即国王下令将一定数量的金或 银分割成为更多的货币单位.这样,国王虽暂时有了更多 的货币,但其后果却是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从而引起社 会更大的动荡不安.
(2)危机的表现
•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许多地方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在法国, 1358 年爆发了著名的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在英国, 类似的大规模起义是 1381 年的瓦特· 泰勒起义.巴黎市民 起义在商会会长艾田· 马赛领导下,利用了三级会议.农 民起义的发言人则超出他们眼前不满的范围,提出整个阶 级结构的问题,询问为什么有些人会富有,而另一些人却 贫穷.法国扎克雷起义提出了“消灭一切贵族,直到最后 一人”的口号.在英国瓦特· 泰勒起义中,曾创作出一首 著名的两行诗: • 亚当种田,夏娃织布, • 那时,谁是绅士? • 当然,政府和上层阶级对这种威胁报以残酷的镇压.农 民一般都返乡重操旧业.
主要内容:
• • • • 一、西欧封建制度危机的表现 二、危机的原因 三、西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变化 四、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点(中西社会对 比)
一、西欧封建制度危机的表现
• 1 饥荒与鼠疫 • 2 阶级斗争的激化 • 3 英法百年战争( 1337 ~ 1453 年)
二、危机的原因
• • • • • 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马尔萨斯主义的解释 2、周期性经济动向的产物 3、长期趋势的产物 4、气侯方面的原因
思考题:
• ⒈ 谈谈西欧封建制度的危机及其原因。 • 2. 15 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 • 3. 对比中国古代社会,谈谈中世纪西欧社 会的特点. • 4. 名词解释: • 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 瓦特· 泰勒起义 英法百年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