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育教学计划
2024年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c9991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2.png)
2024年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在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课程中,我将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为出发点:1. 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对历史事实的记忆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释,以及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包括尊重历史、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对历史发展的价值观的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学科综合能力,包括文献阅读、资料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将选择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 中国古代历史:- 夏、商、周的兴衰史;- 秦朝的统一、法制和文化;- 中国古代帝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 宋朝的科技进步和文化成就;- 元朝的政治统治和文化传承;-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变迁。
2. 世界古代历史:- 亚洲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交流;- 古埃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 古印度的宗教和社会制度;- 古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和文化。
3. 中国近代史:- 清末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 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述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知识的基础理解。
2.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历史研究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图片、地图和资料,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5. 实地考察法: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亲身感受历史文化,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9690b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8.png)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八年级历史下册的基本史实,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趋
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
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
情怀。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现代史: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
2.世界现代史:简要介绍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和特点,涉及科技、文化、经济
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和概念。
2.问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
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合
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情境模拟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历史知识,增强历
史现场感。
四、教学评价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法:
1.考试: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程度和对历史问题的
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深度等,作为评价
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依据。
4.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与历史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
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完整)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caa263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5.png)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完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 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兴衰- 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朝的法治与文化建设- 汉朝的建立和兴盛- 汉武帝的改革和外交政策- 新莽的政权更迭和东汉的建立2. 第二单元:文化交流与西域文明- 丝绸之路的形成与意义- 中西文明交流与丝路文化- 西域文明的发展和影响- 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西域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第三单元:南北朝时期的动乱与统一-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北朝的政权更迭与社会变迁- 南朝的兴起与统一-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4. 第四单元:唐朝的开放与繁荣-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王朝特点- 契丹的西征与西域地区- 唐朝文化的繁荣与影响- 唐朝的衰落与灭亡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
3. 实施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定期综合评价。
2. 鼓励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和研究活动。
3. 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五、教学资源1. 部编版历史教材2. 图书馆和网络资源3.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以上为《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的简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548e1c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b.png)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目标和背景本教学计划是为了帮助八年级学生更好地研究和理解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
通过系统有序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安排,旨在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兴趣。
教学内容和安排本教学计划将涵盖以下主题和章节:第一单元:美朝之互1. 探索朝鲜半岛的地理与文化特点2. 祖国与大北方的近代历史关系3. 研究朝鲜战争的背景、原因与结果第二单元:欧亚大陆的人口与城市1. 探究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2. 了解欧亚大陆的主要城市和其历史背景3. 分析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挑战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帝国的统一与分裂1. 研究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发展历程2. 分析统一与分裂的原因和影响3. 探索中国古代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点第四单元:日本的崛起与世界的重塑1. 了解日本近代化进程和其与中国的关系2. 探索日本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3. 分析日本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和挑战教学方法和评估本教学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活动。
教师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性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理解程度,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小测验和作业- 个人和小组项目- 口头报告和展示资源需求为了有效地实施本教学计划,以下是所需的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和教辅材料- 多媒体设备和互动展示工具- 图书馆资源和互联网资源- 学生参考书和研究材料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和安排。
通过遵循这个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并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4篇
![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96081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4.png)
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4篇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历史这门学科,在学生的观念中处于“二流学科”的境遇,课堂时间有限,课后更没时间顾暇及此,要想比较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需要在课堂上全心投入,惜时如金。
经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上都被调动起来,但学习方法还有所欠缺。
二、教材简析本学期讲授第四册中国历史,初二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现代史,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
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目标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初二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训练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一)、重点工作:1、继续抓好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1、认真备课,潜心钻研教材教参,吃透《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案,经常听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经验。
2、上课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
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课后及时反思,针对课堂上出现的优点和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做到节节反思,周周反思,从反思中找到不足,促进自己成长。
4、加强学习业务,多读书,充实自己,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0426e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4.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一课时: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教学目标:1. 了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大航海时代的主要航行路线与发现事实;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眼光。
教学重点:1.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2. 大航海时代的主要航行路线与发现事实。
教学难点:大航海时代的主要航行路线与发现事实。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发学生对大航海时代的简单了解。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有关航海和海上贸易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如:“你们知道在古代有哪些重要的航海活动吗?”“航海对人类有什么意义?”“你们知道大航海时代吗?”等。
二、知识讲解与学习(15分钟)1.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教师简要讲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包括16世纪初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亚尔欧帝国的崛起、技术的进步以及商业和贸易的需求等。
2. 大航海时代的主要航行路线与发现事实教师通过板书或投影,介绍大航海时代的主要航行路线,如葡萄牙航路、西班牙航路和英国航路等。
并向学生展示一些重要的发现事实,如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等。
引导学生对这些发现进行思考和感受。
三、讨论与交流(25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航海家或一次重要航海行动进行研究,了解他们的事迹和贡献。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的研究结果,其他小组提问和讨论。
2. 教师引导讨论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拓展讨论。
例如:“大航海时代对当时的欧洲国家有什么意义?”“航海家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大航海时代的发现对世界有何影响?”等。
四、总结(10分钟)教师给出总结,对大航海时代的背景、意义、主要航行路线和发现事实进行回顾。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大航海时代的意义以及航海家们的勇敢探索进行评价。
五、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撰写一篇200-300字的文章,描述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备课计划教学计划(绝对经典珍藏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备课计划教学计划(绝对经典珍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74ee9cde80d4d8d15a4fc7.png)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2、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XX中学春季学期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学科历史班级八年级姓名:.
学情分析:
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但个别的学生学习方法欠佳,学习目的不明确。
15
(12.3—12.7)
第21课第22课
5
(9.25--9.30)
第7课第8课
16
(12.10—12.14)
期末复习
6
(10.1—10.7)
国庆放假
17
(12.17—12.21)
期末复习
7
(10.8—10.12)
第9课第10课
18
(12.24—12.29)
期末复习
8
(10.15—10.19)
第11课第12课
教学措施:
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推进“先学后教、合作互动”的课改模式。在继续认真学习新课标,研究新课改,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并结合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先学后教、合作互动”这一新课改模式。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如: 历史知识大比拼、小小故事会等。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教学计划(优秀7篇)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教学计划(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f1e71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4.png)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教学计划(优秀7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计划篇一一、学情分析本学期任教初二(1)、(2)班,共约90多名学生。
历史是他们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对新学科会有较浓的兴趣。
但学生的特点又使得他们可能管不住自己,上课只是听听而已,他们的记忆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归纳能力更是欠缺,况且还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认真听,学习欠积极不主动。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行为习惯成为新学期的常规工作,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成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二、工作计划教学计划: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中国历史》第一册,主要包括四个单元的内容:即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阐述了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
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朝代的更替,掌握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课本中的史料、图片,课本中的动脑筋问题,活动与探究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日常检测,加强学生归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训练。
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方法,学会正确表述历史。
充分利用“我的三分钟我展示”,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目标:在教学中,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还应充分利用历史课堂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青铜文明,使学生懂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不同朝代的历史发展概况,认识到杰出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孝文帝等对历史发展所起到地推动作用。
八下历史部编版教学设计
![八下历史部编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324c8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2.png)
八下历史部编版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八年级下册历史部编版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历史事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概述:本教学设计将围绕八年级下册历史部编版的教材内容展开,包括以下主题: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概述、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中国近代的民族问题、近代中国的外交与对外侵略、近代中国的文化与思想变革。
三、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概述1.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自主探究,如:近代中国大事件有哪些?近代中国面临的挑战有哪些?1.2 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讲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概述,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中国近代化启示等。
1.3 操作活动: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2. 第二课时: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2.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观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冲击。
2.2 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内容,包括社会制度的改变、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等。
2.3 操作活动:进行小组合作,对比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现代社会的差异和联系,让学生能够把历史与现实进行关联。
3. 第三课时: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3.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近代中国政治变革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3.2 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内容,包括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
3.3 操作活动:进行个人写作,让学生就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思考与总结。
4. 第四课时:中国近代的民族问题4.1 导入:通过讲述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https://img.taocdn.com/s3/m/7829dc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3.png)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及进度表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八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下册历史知识,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知识点:封建社会、中央政权、地方政权等
- 授课时间:2周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
- 知识点: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
- 授课时间:3周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流派
- 知识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
- 授课时间:2周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科技发明
- 知识点: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 授课时间:1周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史
- 知识点: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
- 授课时间:2周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
教师将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将定期进行期中测试和期末考试,以及日常课堂表现和作业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四、延伸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的研究体验,我们将组织参观博物馆、举办文化讲座和写作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
五、教学资源
本教学计划所需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将由学校提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研究。
以上为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指导,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d0002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4.png)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八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掌握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但不限于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2. 掌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历史思维水平;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2. 唐宋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唐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重要事件和人物;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对于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五、教学过程安排。
1. 第一课时,介绍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引导学生对该时期的整体认识;2. 第二至第四课时,分别介绍唐宋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深入理解;3. 第五至第六课时,介绍唐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4. 第七至第八课时,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六、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 作业成绩,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能力;3.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对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七、教学资源准备。
1. 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等设备,用于多媒体教学;2. 历史资料,包括历史书籍、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教学内容的展示;3.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课件、教案等教学设计,用于指导教学过程。
初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7篇】
![初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89ed2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8.png)
初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7篇】初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精选7篇】写好初二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bfec5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1.png)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2.知识与理解:使学生能够掌握八年级下册历史的基本知识点和事件脉络,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及其影响。
3.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概览本册教材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中国和世界历史,主要包括古代文明、中世纪、近代史和现代史等内容。
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不同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历史知识。
2.案例教学: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过程。
3.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4.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四、教学进度安排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间,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要留出一定的复习时间,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学生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3.测验与考试: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4.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六、教学资源利用1.教材及配套资料: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学习素材和拓展内容。
3.4.图书馆资源: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图书和参考资料。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历史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周教学进度(共20周,每周历史2课时)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周教学进度(共20周,每周历史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32b9a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9.png)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周教学进度(共20周,每周历史2课时)第一周:导言与近代史基础(2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近代史的背景和主要事件。
•教学内容:近代史概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
第二周:第一次鸦片战争(2课时)•教学目标:掌握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教学内容: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
第三周: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朝统治(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清朝的统治危机。
•教学内容:太平天国的兴起、清朝的改革与失败。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
第四周:第二次鸦片战争(2课时)•教学目标: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教学内容: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
第五周: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兴衰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教学内容:洋务运动的兴起、甲午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
第六周至第八周: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6课时)•教学目标:深入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
•教学内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八国联军的侵略行为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第九周至第十四周: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0课时)•教学目标: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学内容: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中华民国的成立与初期政治。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影片观摩。
第十五周至第十八周:北洋军阀统治与新文化运动(10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社会状况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第十九周:总结复习(2课时)•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教学内容:总结全册内容,进行综合复习。
•教学方法:讲解、小组讨论、问答。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97116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6.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目标本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旨在:1. 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2. 提升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考能力;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能力;4.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和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本计划将按照《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第一单元:大历史时代: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2. 第二单元:亚洲封建社会的变革;3.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变革;4. 第四单元:近代世界的变革。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个单元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历史研究的积极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1. 授课法: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资源,采用讲授和互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献分析、小组研讨和展示等实践活动;3. 问题解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辩证能力;4. 观摩讲座与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和实践经验;5. 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提供个别辅导和拓展研究资源。
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表现: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准确度等方面进行评估;2. 作业评定: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定;3. 项目展示: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和项目展示进行评估;4. 考试测验:定期进行阶段性考试,以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时间安排本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将按照每周三节历史课的安排进行,共计15周。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 第一单元:2周;2. 第二单元:4周;3. 第三单元:4周;4. 第四单元:5周。
核心资源本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依托以下核心资源进行教学:1.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2. 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电子课件;3. 历史文献和图书资料;4. 实地考察和观摩讲座。
2024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2024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f43e0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0.png)
2024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主要涵盖____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单元: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观,教学时长1周。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观的发展演变、评价古代历史的几种观点和方法。
2.第二单元:民族融合与统一,教学时长1周。
主要内容包括自秦统一中国以后,汉朝、隋朝、唐朝等历代朝代在推行民族融合政策方面的成就和困难;统一的“经验”,分裂的“教训”。
3.第三单元:大唐强盛,教学时长4周。
主要内容包括大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以及它的国际影响。
4.第四单元: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变革,教学时长2周。
主要内容包括唐宋时期的政权更替、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及文化变革。
5.第五单元:南宋政治、农业和文化,教学时长1周。
主要内容包括南宋政治、经济、农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和变化。
6.第六单元:元朝的政治、农业、经济和文化,教学时长2周。
主要内容包括元朝政权的建立和管理、农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7.第七单元:明朝政治、经济、海洋探险和文化,教学时长3周。
主要内容包括明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著名的航海家和文化兴盛。
8.第八单元:中国封建社会的作用,教学时长1周。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以及对国家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史观的发展演变,掌握评价古代历史的几种观点和方法。
2.了解自秦统一中国以后,汉朝、隋朝、唐朝等历代朝代在推行民族融合政策方面的成就和困难;认识统一的“经验”,分裂的“教训”。
3.了解大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以及它的国际影响。
4.了解唐宋时期的政权更替、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及文化变革。
5.了解南宋政治、经济、农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和变化。
6.了解元朝政权的建立和管理、农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7.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著名的航海家和文化兴盛。
8.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以及对国家的影响。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44123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1.png)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趋势,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和技能,提高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提升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
1. 第一单元:大国大兴,汉武帝的统一
2. 第二单元:明争暗斗,东汉衰灭和三国时期
3.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统治者的更替
4. 第四单元:大一统,隋唐帝国的疆域扩大
5. 第五单元:疆界变革,宋金辽西夏的对立合作
6. 第六单元:南朝文化,大唐文化与世界交流
教学活动设计:
1.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历史事件、人物的介绍和图文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探讨历史问题,发展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设计历史实践活动,如模拟古代战争、社会制度实践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和文化。
4. 定期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
评估方式:
1. 考查学生对重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和记忆情况,如笔试、口头测试等。
2. 评价学生对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运用,如历史问题解析、写作作业等。
3. 观察学生在历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评价其历史体验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的基本框架,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作调整和补充。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077f1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0.png)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概况,包括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交融2.祖先的故事——古代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3.中华文明的辉煌——古代的科技与文化4.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5.隋唐与封建社会的综合治理6.南北朝的政治和文化7.唐宋时期的政治和文化8.宋、元、明、清的政治和经济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示范等方式,将各个历史时期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
2.案例分析法: 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事件、人物,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日常学习表现评价: 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提交情况、参与度等方面的评价,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
2.常规测试评价: 包括课后作业测试、单元测试等方式的评价,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项目作业评价: 针对本学期的项目作业,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部编教材: 《历史》八年级上、下册•图书资料: 提供与历史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供学生参考和阅读。
•多媒体课件: 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交融•第二单元: 祖先的故事——古代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辉煌——古代科技与文化•第四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第二学期•第五单元: 隋唐与封建社会的综合治理•第六单元: 南北朝的政治和文化•第七单元: 唐宋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第八单元: 宋、元、明、清的政治和经济七、教学组织1.教研组织: 定期召开教研会议,进行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6e58c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c.png)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包括:明清文化、日本战国时代、英法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近代中国的开端等。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明清文化:通过讲解和讨论,了解明清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和对外交往,培养学生对明清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采用讲述和分组讨论的方法。
2. 日本战国时代:通过多媒体资料和课堂互动,让学生了解日本战国时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和文化传统,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3. 英法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英法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历史背景、起因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法。
4. 近代中国的开端: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开端,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重要事件,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同和责任感。
采用实践活动和课堂讲授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1. 明清文化:(1) 导入:通过展示明清文化的图片和文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明清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和对外交往。
(3) 讨论:分组讨论明清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2. 日本战国时代:(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战国时代的影响。
(2) 多媒体展示:展示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资料和文化传统。
(3)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
3. 英法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1) 引入:通过讲述英法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起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英法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结果和影响。
(3) 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4. 近代中国的开端:(1) 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讲授,引入近代中国的开端。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模拟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实践活动。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https://img.taocdn.com/s3/m/7379bcbd580216fc710afd85.png)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抗美援朝
第3课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
建设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确立
第5课三大改造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对外开放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钢铁长城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0课活动课: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作者:————————————————————————————————日期:
部編版(2017)八年級下冊
歷史
备课本
年级:八年级
教师:张华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
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八年级历史,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④缺乏分
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任务
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比上学期有所上升。
2、长远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引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的辩证认识,倡导学生向伟人学习,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并分析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客观地论证历史事物;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四、教材简介
(一)教材体系
这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2017年部编最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叙述从中华人民国和国成立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历史内容,共19课。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3课);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6课);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11课);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14课);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17课);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另外,增加了一节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要点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恢复了遭受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有计划地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此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经济文化建设等重大成就。
但是,也发生了“大跃进”的严重失误和“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伟大转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对外交往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教材特点
第一,中国现代史教科书严格以《课标》规定的主题内容为基本依据。
第二,教科书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知识内容作了相应的拓展。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实际各不同,一些学生在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获得更大的发展,因而教科书对部分知识内容作了相应的拓展。
第三,为了及时反映《课标》未来得及反映的最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加强教科书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充分体现现代史教科书的时代性特点,教科书把一些新近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写进教科
书,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召开、“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等;
第四,《课标》的某些内容跳跃性较大,为了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反映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内容的内在联系,教科书对部分内容作了补充或拓展,既方便了学生学习,又减轻了学生负担。
对于《课标》“内容标准”以外增加的内容,教科书均用※号标明。
五、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措施: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六、培“优”助“困”计划
为提高历史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助困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发展智力,陶冶品德,真正使教师动起来,使学生活起来。
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校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不能不学,量性而学这一目标,特制订培优助困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助困的常规管理.
2、认真组织相关的学生参与活动中去,使50%的学生参与到培优助困活动中去。
3、通过培优助困,使90%的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参加学生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助困工作每周不少于三次。
(二)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4、坚持辅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5、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6.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7.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8.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教学进度计划与实施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第一周(2.26-3.2)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2课抗美援朝
第二周
(3.5-3.9)
第3课土地改革
第三周(3.12-3.16)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三大改造
第四周
(3.19-3.23)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五周(3.26-3.30)第一、二单元复习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六周
(4.2-4.4)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辽、清明节
第七周(4.8-4.13)第9课对外开放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八周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16-4.20)
第九周(4.23-4.27)第三单元复习期中复习
第十周(5.2-5.4)期中考试劳动节
第十一周(5.7-5.11)第12课民族大团结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十二周
(5.14-5.18)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十三周(5.21-5.25)第15课钢铁长城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十四周
(5.28-6.1)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儿童节
第十五周(6.4-6.8)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十六周
(6.11-6.15)
第四至六单元复习
第十七周(6.19-6.22)期末总复习(1)期末总复习(2)
第十八周
(6.25-6.29)
期末总复习(3)
第十九周(7.2-7.6) 期末总复习(4)期末总复习(5)
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7.9-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