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合集下载

2013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2013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13年度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第一章 环境状况第一章 环境状况(一) 城市空气2013年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全省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达标率为97.5%,比2012年下降2个百分点。

珠三角10个城市(区)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下称“新标准”)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一. 大气环境- -2013 Report on the state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environment 2013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略高于“新标准”二级标准40微克/立方米限值;细颗粒物(PM 2.5)年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高于“新标准”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限值。

臭氧(O 3)日最大8小时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为123~191微克/立方米,其中广州、深圳、珠海、惠州4个城市达到“新标准”160微克/立方米要求,6个城市(区)超标;一氧化碳(CO )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3~2.2毫克/立方米,均达到“新标准”二级标准。

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平均为76.3%,高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达标率60.5%)15.8个百分点(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重点区域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广州东北郊大气氮湿沉降动态及其与酸雨的关系

广州东北郊大气氮湿沉降动态及其与酸雨的关系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2): 293-297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473;3127057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20311002;2011A03060000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51065003000010)作者简介:林兰稳(1965年生),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研究。

E-mail: lwlin@ *通信作者:肖辉林,研究员,博士。

E-mail: hlxiao@ 收稿日期:2012-09-16广州东北郊大气氮湿沉降动态及其与酸雨的关系林兰稳1,肖辉林1*,刘婷琳1,黄美艳1,刘成枝2,陈沃坤2,刘文超2,黎艳明3,钟继洪1,余炜敏1,詹振寿1,谭军11.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50;2. 增城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13703. 广州市白云区公园管理中心,广东 广州 510400摘要: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已成为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然而,大气氮沉降研究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有基础数据采集非常不足。

为了采集大气氮湿沉降的基础数据,为今后深入开展氮沉降对生态系统有关方面的影响提供依据,作者于2011年4月开始,在广州东北郊设置大气氮湿沉降监测点,收集雨水,并分析雨水中总氮的和各种形态氮的质量浓度。

经过1年(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的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该监测点的年总氮沉降量为2384.66 mg·m -2·a -1(约为23.85 kg ·hm -2·a -1),其中,铵态氮的沉降量明显高于硝态氮,铵态氮是该监测点所在区域氮沉降的主要形式。

(2)各种形态氮的湿沉降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降雨量越大的月份,该月份的氮沉降量占年度总沉降量的比例也越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春、夏季高,秋、冬季低。

医疗门诊部环境登记表

医疗门诊部环境登记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项目名称:广州市XXX区XXX医疗门诊部搬迁项目建设单位:广州市XXX区XXX医疗门诊部(盖章)
二0一三年十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表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表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表四)评价适用标准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结论和建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2、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3、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吨/年。

【环保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自然生态环境)

【环保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2014-06-05状况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2012年2,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2461个县域中,“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县域分别有346个、1155个、846个、112个和2个。

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和“一般”为主,约占国土面积的67.2%。

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及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中部和青藏高原,“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因遥感解译工作量大,且受数据收集时间所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较其他环境要素滞后一年。

)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中国具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类型212类、竹林36类、灌丛类型113类、草甸77类、荒漠52类。

中国淡水水域生态系统复杂,湿地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5类,近海有黄海、东海、南海和黑潮流域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近岸海域分布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海湾、泻湖、岛屿、上升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海底古森林、海蚀与海积地貌等自然景观和自然遗迹。

在人工生态系统方面,主要有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

在物种多样性方面,中国拥有高等植物34792种,其中苔藓植物2572种、蕨类2273种、裸子植物244种、被子植物29703种。

此外,几乎拥有温带的全部木本属。

中国约有脊椎动物7516种,其中哺乳类562种、鸟类1269种、爬行类403种、两栖类346种、鱼类4936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共420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

已查明真菌种类10000多种。

在遗传资源多样性方面,中国有栽培作物528类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中国原产的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家养动物576个品种。

2013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污染调研报告

2013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污染调研报告

2013年空气质量状况调研一、全国整体空气质量2012年2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正式发布,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截至2012年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建成符合空气质量新标准的监测网并开始监测。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2013年度空气质量报告》提供的信息分析。

结果表明,2013年74个城市中,海口、舟山、拉萨3个城市各项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其他71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拉萨、福州、惠州、珠海、深圳、厦门、丽水和贵阳;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是邢台、石家庄、邯郸、唐山、保定、济南、衡水、西安、廊坊和郑州。

从城市达标天数分析,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60.5%,轻度污染占22.9%,中度污染占8.0%,重度及严重污染占8.6%。

其中,拉萨、海口、福州等10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80%-100%;大连、张家口、贵阳等47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50%-80%;邢台、石家庄、邯郸等17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

通过统计环保部网站发布的2013年各月份74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上的数据(图2)来看,全年各月空气质量均以良好为主,重度污染以上污染比例呈下凹曲线。

其中1月与12月污染天数比例最大,1月以后空气质量逐渐转好,到7月以后空气污染比例逐月增加。

从主要污染物浓度分析,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72μg/m³,仅拉萨、海口、舟山3个城市达标,达标城市比例为4.1%;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118μg/m³, 11个城市达标,达标城市比例为14.9%;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44μg/m³, 29个城市达标,达标城市比例为39.2%。

全年PM2.5浓度最高月份在1月和12月份,月均浓度达到130μg/m³,7月份浓度最低40μg/m³,PM10浓度最高月份也是1月和12月,其浓度为178μg/m³,最低浓度月份为7月,浓度为74μg/m³。

2013环境保护年鉴

2013环境保护年鉴

环境保护【概况】 2013年,秦州区环保局内设办公室、综合股、管理股、生态股,下设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

全局干部职工94人,在职82人,离休1人,退休11人。

2013年我区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0.059㎎/m3;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0.023㎎/m3;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0.026㎎/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6.7%;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地面水水质达标率95.4%;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3.1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4.5分贝。

【环评审批】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推动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推广新兴技术,倡导低碳经济。

项目审批中,环保审批为新上项目的前提条件。

2013年对入驻园区企业以及新建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提高项目环评审批质量和效率;对已建和在建项目,定期进行跟进执法检查。

共审批金地豪娱乐会所建设项目、天水渝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玉泉观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等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18家,天水维嘉农庄食品有限公司等报告表3家,加注环境影响预审意见项目8个,批复建设项目1个,出具相关环保证明5个,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100%,三同时执行率100%。

【污染减排】按照省、市下达减排任务,2013年秦州区共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治理项目和1家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

至年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汉水源养殖场、凯胜生态养殖场、军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争取到省级排污费污染减排专项资金10万元。

按照治理方案,新赛畜牧有限公司和军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已完成治理任务,建成1个600m2防雨棚粪污堆积场、2个30m3污水处理池、20个1.5m3防渗漏尿液收集池,安装1套牛粪固液分离设备;军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成2座容积75m3的尿液收集池、5座20m3沼气池、600m2防雨棚粪污堆积场,铺设尿液和污水收集管道400米,购置安装干湿分离机1台;凯盛生态养殖场前期建成300m3尿液收集池和300m2粪污堆积场;汉水源养殖场前期建成1号鸡舍防雨棚和300m2粪污堆积场,2号鸡舍粪污堆积场部分建成(受8.12洪灾影响,企业受灾严重,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存在困难,2家企业已向区环保局申请延期治理的报告,报告已上报市环保局,待批复)。

2013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指数排名

2013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指数排名

2013年度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天津大学无障碍设计研究所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权威数据整理了全国首批监测pm2.5的74座城市2013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排名,用于自身科研,也予以公布,供决策者、科研人员和群众参考。

说明:
自2013年1月1日起,全国共74个城市,开始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并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 )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

本表排名的数据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描述城市空气质量综合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它综合考虑了细颗粒物(pm2.5 )、可吸入颗粒物(pm10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 )、臭氧(03 )、一氧化碳(CO )等六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越大表明综合污染程度越高,计算时首先计算每项污染物的单项指数,
然后将六项污染物的单项指数相加,即得到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年平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应取全年日平均指数,为简化计算,使用了月平均数据,结果应很接近。

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

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

《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文导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治理三项重点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沉着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治理三项重点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

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提出了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

文件印发实施后,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分解落实责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气十条》重点任务部门分工方案,有关部门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十条》的实施细则,与各省(区、市)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25个省(区、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落实《大气十条》实施方案。

二是建立协作机制。

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和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部门协作配合。

三是加强综合治理。

落实重点行业整治、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机动车污染治理等措施。

四是出台配套政策。

出台了环保电价、专项资金、新能源汽车补贴、油品升级价格等6项配套政策,发布了18项污染物排放标准、9项技术政策、19项技术规范。

五是完善监测预警应急体系。

出台了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工作的政策文件,实时发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区”地级及以上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等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数据,并开展空气质量状况排名;新增87个城市具备PM2.5监测能力,于2014年1月1日起发布实时监测数据。

北京、上海及京津冀区域初步建成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

广州环保调查报告

广州环保调查报告

广州环保调查报告广州环保调查报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广州的环境状况和环保措施的实施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广州环保调查。

一、空气质量空气质量一直是广州市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尽管广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雾霾天气频发,特别是冬季。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其次,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尽管广州市政府推行了限行措施和加强了车辆尾气排放标准,但仍然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控制。

二、水质状况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水质状况逐渐恶化。

我们的调查发现,广州的水质问题主要集中在珠江沿岸地区和城市内部的河流。

主要问题包括水污染、河道淤积和水生态系统破坏等。

广州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质,如加强水污染治理、推行水资源管理制度等。

然而,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加强监管,确保水质状况的持续改善。

三、垃圾处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广州市政府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强了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还不够到位,很多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处理需求。

四、绿化覆盖率作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绿化覆盖率是评估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广州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绿化覆盖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城市中心区域的绿化覆盖率相对较低,尤其是一些老旧社区和工业区。

这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广州市政府需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绿化建设和管理力度,提高绿化覆盖率。

五、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实施环保措施的基础,也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动力。

广州市城市绿地常规养护工程年度费用估算指标说明(2013)

广州市城市绿地常规养护工程年度费用估算指标说明(2013)

广州市城市绿地常规养护工程年度费用估算指标说明(2013)导言城市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景观提供了缓冲空间,也为市民的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所以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定义了广州市城市绿地的常规养护工程,并根据2013年的数据给出了年度费用的估算指标说明。

定义广州市城市绿地的常规养护工程包括以下内容:1.绿化周围环境:对绿地周边的地面、道路、建筑、管道等进行清洗、疏通和绿化美化等工作,从而保证绿地的整体环境质量。

2.绿地的修剪和整形:对绿地内的树木、草坪、花坛等进行修剪整形,保证绿地的整洁美观。

3.绿地的灌溉和管理:对绿地内的植物进行灌溉和缀花,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4.绿地的病虫害防治和除草除苔:对绿地内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并进行适量的除草除苔,保证绿地的健康状况。

5.绿地的设施维护:对绿地内的设施进行清洁、维护和管理,保证绿地的设施完好无损。

年度费用估算指标说明广州市城市绿地的常规养护工程年度费用的估算指标如下:项目名称费用说明费用标准(人民币)绿化周围环境以绿地面积为基准,每平方米每年进行一次清洗、疏通和绿化美化等工作2.5元/平方米/年绿地的修剪和整形以绿地面积为基准,每平方米每年实施1.2次修剪整形工作5.5元/平方米/年绿地的灌溉和管理以绿地面积为基准,每平方米每年实施5次灌溉和缀花工作7.5元/平方米/年绿地的病虫害防治和除草除苔以绿地面积为基准,每平方米每年实施0.6次病虫害防治和除草除苔工作6.0元/平方米/年绿地的设施维护以绿地面积为基准,每平方米每年进行一次设施的清洁、维护和管理工作2.5元/平方米/年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广州市城市绿地建设和维护管理条例。

结论本文介绍了广州市城市绿地的常规养护工程,并根据2013年的数据给出了年度费用的估算指标说明,这对于广州市及其他城市对于绿地的建设和维护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1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201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加快发展促转型”的工作主题,真抓实干,力促经济发展既快又好,努力打造广州经济升级版。

全年经济总体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2013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20.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1.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87亿元,增长2.7 %;第二产业增加值5227.38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9963.89亿元,增长13.3%。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48∶33.90∶64.62。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29.0%和70.6%。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6%,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2.1%,服务项目价格上升3.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0 %,其中,能源类持平,高技术类下降2.2%;轻工业下降1.3 %,重工业下降2.4%;生产资料下降1.8%,生活资料下降2.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3.3%,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3.7%,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4.1%,化工原料类下降1.3%。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6%。

表1: 2013年广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7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82万人。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0.50万人,比上年增加2.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5%,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通知

20 1 7
年第



第 第 第


十五 条 十 六条 十七条
移 动 源 和 面 源 精细 化 管 理
水环 境 治 理 总 体战 略 水体环 境 属 性 分类 管 理
饮用 水 源 环境 质 量保 障
重 污 染 水体治 理

二十
八条
第 二十 九条 第 三 十条 第 三十
广 州 市 重大 环 境风 险 源 表
目 标指 标 说 明


附件

规划


附图
附图 附图
广 州 市环 境 战 略 分 区 图
广 州 市 生 态保护 红 线 规划 图
广 州 市 生 态环 境 空 间 管 控 区 图




附图 附图
附 图


广 州 市 大气环境 空 间 管控 区 图
生 态保 护 红线 区 管 理分工
生 态保 护 红线 动 态 调 整
第五 章
严格管控环境 空 间
划定环境空 间 管 控 区 生 态环境 空 间 管 控
第 十 八条 第十九条 第



十条 十

大 气 环境 空 间 管 控

水 环境 空
间 管控
第 六章








规划总则

本文 与 正 式文 件 同 等 效 力


广 州 市人 民 政府 公 报
20 1 7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广州市环卫行业用工的意见-穗府办[2013]20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广州市环卫行业用工的意见-穗府办[2013]20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广州市环卫行业用工的意见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广州市环卫行业用工的意见(穗府办〔2013〕20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保障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推动环境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法维护职工各项权益,指导各责任主体履行管理职责,保持环卫队伍长期和谐稳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特制定环卫行业用工管理意见如下:一、基本原则(一)指导原则。

按照广州新型城市化转型发展要求,以“规范项目、统一标准、加强管理”为指导原则,通过规范环卫用工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加强环卫作业项目全流程监管,保障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建设公平、合理、有序的环卫行业环境。

(二)适用范围。

与从事广州市、区、街(镇)财政预算核定经费范围环卫作业项目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环卫工人。

二、规范环卫用工管理(一)企事业单位用工。

所有环卫企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要求与环卫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广州相关标准为环卫工人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手续,并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事业单位编外用工参照上述要求管理。

(二)规范工时制度。

严格实行环卫工人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并保证环卫工人每周至少休息1日。

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经与工会和环卫工人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的通知(2013)-穗府[2013]17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的通知(2013)-穗府[2013]17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的通知(2013)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的通知(穗府〔2013〕17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环保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2013年7月8日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一、区划范围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的范围是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10区2市(县级),分别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从化市和增城市。

总面积7434.4平方千米。

二、各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为一类区和二类区。

(一)一类区。

1.白云区。

一类区面积共114.87平方千米。

包括: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白云大道以东;同和路、广州大道北以西;广深铁路、恒福路以北;磨刀坑公路以南的范围,面积34.8平方千米(其中1.84平方千米位于天河区,4.72平方千米位于越秀区)。

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至广州大道北;南至磨刀坑公路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接壤;西至磨刀坑、牛岭、红路、大山塘水库;北至红路水库北300米;面积13.36平方千米。

帽峰山森林公园:东至沙田水库;南至北二环高速公路、一环路及兴太公路;西至京珠高速公路以东300米;北至九太公路北侧山脊线的区域,面积66.71平方千米(其中1.41平方千米位于萝岗区)。

2.海珠区。

一类区面积共9.92平方千米。

万亩果园湿地保护区中心区域:东至仑头海、石榴岗涌、华南快速路;南至环岛路、南洲路;西至海珠湖西边界、华南快速路;北至新滘南路、环城高速路。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 - 环境影响报告书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 - 环境影响报告书
(dB)
广州地铁一号线
德国
24.4
37
单洞单线
无缝线路
整体道床
弹性分开式扣件
A
6
60
0.5
87.0
天津地铁
长春
19.0
37
B
4
60
0.5
87.0
上海地铁一号线
德国
23.5
38
A
6
60
0.5
87.4
北京地铁一号线
长春、北京
19.0
37
B
6
60
0.5
87.2
由上表可知,当线路条件为:行车速度60km/h,弹性分开式扣件,普通整体道床,60kg/m无缝钢轨时,轨道交通A型列车在轨道上通过时产生的振动源强VLzmax为87.0-87.4dB。本次评价地下线路区段振动源强采用广州地铁一号线的源强,源强VLzmax采用87.0dB(列车速度60km/h,距轨道0.5m)。
2.2工程污染源分析
2.2.1噪声源
(1)施工期噪声源
本工程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施工场地挖掘、装载、运输等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施工场地边界处昼间噪声等效声级为69.0~73.0dBA,各类施工机械噪声测量值见表2.1-1。
表2.1-1施工机械及车辆噪声源强
施工阶段
序号
施工设备
2.1.4供电
新建天河公园和赤沙滘主变电所。
2.1.5给排水与消防
(1)给水
给水采用城市自来水,不设自备水源。
(2)排水
污水主要为各车站内厕所的粪便污水、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及车站设施擦洗污水,这部分污水水质单一,为生活污水。沿线各车站污水均可经既有或在建的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化处理,执行DB44/26-2001之三级标准。

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

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

环评证书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804号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甜菊糖生产线产业提升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宁夏智诚安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八年一月前言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肌醇、黄芩苷生产基地。

公司总部坐落于山东省诸城市辛兴镇,拥有国内先进的技术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及先进的生产设备,倾力打造全球杰出的天然植物原料提取生产商和供应商。

专注于天然植物提取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成为公司发展的首要任务,对此,公司经考察论证研究,决定在现有厂区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等的升级改造,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投资建设“甜菊糖生产线产业提升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已于2016年9月28日由诸城市经济和信息局以“诸经信投备(2016)013号”予以备案。

技改项目在公司黄芩、甜菊糖现有生产厂区内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是新建一座甜菊糖精制车间,将甜菊糖生产线精加工部分搬迁的同时进行设备更新等技术改造,以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目的,搬迁技改项目完成后产品种类和产能不变:甜菊糖5000t/a,技改项目总投资为2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367万元,占总投资的1.47%。

甜菊糖是一种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或称甜菊叶)中精提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国际甜味剂行业的资料显示,甜菊糖甙已在亚洲、北美、南美洲和欧盟各国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调味料的生产中。

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甜菊糖生产国。

本项目属于甜菊糖的精制,属于食品甜味剂生产加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该项目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负责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技改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要求,符合诸城市辛兴镇的总体规划要求。

广州的城市气候环境如何

广州的城市气候环境如何

广州的城市气候环境如何广州是中国南方的一座重要城市,其气候环境具有独特的特点。

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少雨。

这种气候特点给广州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活体验。

夏季,广州的气温常常居高不下。

高温天气是常态,有时甚至会超过 35 摄氏度。

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闷热难耐,出门走一会儿就可能大汗淋漓。

不过,这也造就了广州丰富的夜生活。

因为白天太过炎热,人们更多地选择在夜晚外出活动,享受相对凉爽的空气。

夜晚的街头巷尾,灯火辉煌,各种小吃摊、夜市热闹非凡。

同时,夏季的广州湿度较大,这使得闷热的感觉更加明显。

高湿度的环境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和不适,衣物也难以晾干。

但另一方面,湿润的气候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州的大街小巷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城市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大花园之中。

冬季的广州相对温和,气温很少会降到零度以下。

这与北方的严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冬季,一件稍厚的外套通常就足以抵御寒冷。

不过,偶尔也会有冷空气来袭,带来短暂的低温和降雨。

但总体来说,广州的冬季还是比较舒适的。

广州的降雨分布也有其特点。

夏季是雨季,降雨频繁且量大。

有时会出现暴雨天气,导致城市内涝。

但充足的雨水也为城市的水资源补充提供了保障。

而冬季的降雨量相对较少,较为干燥。

季风对广州的气候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每年的春夏之交,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会使天气变得不稳定,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

而秋冬季节,季风的转变则会带来气温的变化和干燥的空气。

广州的气候环境对当地的农业和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广州成为了重要的农业产区,能够种植多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如水稻、水果等。

在经济方面,这种气候条件也促进了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

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品尝到新鲜的水果和特色美食。

然而,广州的城市气候环境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例如,夏季的高温和高湿度容易引发中暑等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户外工作者来说。

城市的热岛效应也使得市区的气温比周边地区更高,加剧了炎热的感觉。

2013年广州各区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3年广州各区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3年广州各区市GDP和人均GDP排名013年,广州市GDP达15420.14亿,人均GDP为120515.98元。

从各区市来看,天河区、越秀区和萝岗区GDP领先,从化市GDP最低;从人均GDP来看,萝岗区人均GDP为81755.14美元,高居第一。

越秀区和天河区分列第二、第三位,人均GDP分别为33271.66美元和31355.72美元,从化市人均GDP最低,为7731.88美元。

广州市所有区市人均GDP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南沙区数据包含新划入的大岗、榄核、东涌三镇,2014年2月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黄埔区和萝岗区合并为黄埔区,从化和增城均撤市设区。

)GDP排名城市2012年GDP(亿元)2013年GDP(亿元)2012年常住人口(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人均GDP排名1 天河区2394.81 2781.61 143.24 194192.26 31355.72 32 越秀区2121.48 2384.71 115.73 206058.07 33271.66 23 萝岗区1869.24 1892.14 37.37 506325.93 81755.14 14 番禺区1369.42 1353.23 132.09 102447.57 16541.94 65 白云区1191.73 1329.35 222.27 59807.89 9657.03 116 海珠区1002.38 1142.75 155.87 73314.30 11837.87 107 南沙区605.98 908.03 62.33 145681.05 23522.74 58 花都区803.51 902.14 94.51 95454.45 15412.78 89 荔湾区745.65 871.49 89.82 97026.27 15666.58 710 增城市850.08 866.51 103.67 83583.49 13496.01 911 黄埔区640.44 704.03 45.79 153751.91 24825.92 412 从化市256.32 284.15 59.34 47885.07 7731.88 12广州全市13851.04 15420.14 1279.51 120515.98 19459.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Report on the Stateof the Environmentin Guangzhou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为及时公布环境质量信息,现发布2013年广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Report on the Stateof the Environmentin Guangzhou2013广州市环境状况公报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一、空气环境二、水环境三、声环境四、辐射环境第二章 措施和行动一、不断强化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二、深入推进空气污染综合整治三、全面开展水污染整治四、完成总量减排任务五、加强规划与环评凸显环保优化发展作用六、不断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七、加强生态建设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八、有序深化环保宣传与信息公开九、扎实推进区域污染联防联控第三章 大事记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21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量状况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一、空气环境(一)总体状况2013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60天,同比增加4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1.2%,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其中优81天、(二)二氧化硫(SO2)全市SO2年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比2012年下降9.1%。

近5年(2009~2013年)监测数据表明,广州市SO2年平均浓度逐年下降。

2009~2013年广州市SO2平均浓度变化趋势7060504030201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浓度: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量状(七)一氧化碳(CO)全市CO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6~1.5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年平均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比2012年下降9.1%。

(四)可吸入颗粒物(PM10)全市PM10年平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0.03倍,比2012年上升4.3%。

近5年(2009~2013年)监测数2009~2013年广州市PM平均浓度变化趋势量状况二、水环境(一)饮用水源地水质全市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

(二)江河水质全市主要江河水质总体良好,64.3%的省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省(三)主要河涌水质自2013年6月起发布50条主要河涌的水质监测信息。

2013年5~12月,50条主要河涌中2条为Ⅱ类(占4%),2条为Ⅲ类(占4%),3条为Ⅳ类(占6%),7条为Ⅴ类(占14%),36条为劣Ⅴ类(占72%)。

2013年5~12月广州市主要河涌水质类别比例劣Ⅴ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72%4%4%6%14%量状三、声环境广州市城市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平均值为 54.9分四、辐射环境2013年全市辐射环境状况正常。

(一)环境电离辐射2013年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声源构成其他15.4%交通类声源28.8%第二章 措施和行动行动第二章 措施和行动一、不断强化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二、深入推进空气污染综合整治。

深入推进《广州市2012-2016年空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10大防治行动和近3000项治理、监管、法规、科技支撑项目,打出空气整治“组合拳”。

市政府印发实施《广州市环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明确空气重污染减缓2013年全市环保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型城市化发展部署,注重污染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注重以环保优化发展,注重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的新期待,全面实施各项污染防治举措,推动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行动三、全面开展水污染整治。

制定《广州市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从9个方面提出46项工作任务,以黑臭河涌、广佛跨界水体整治为重点,实施51条河流河涌治理工程。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组织开展全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完成流溪河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

组织开展流溪河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区、广佛跨界区域16条污染较重河流等专项执法检查,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

强化河涌水质监测,从6月份起每月发布全市50条主要河涌四、完成总量减排任务。

印发实施《广州市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推进28条减排措施、181个重点减排项目,预计可完成年初设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4%、6%和5%的目标。

实施火电厂脱硫脱硝设施精行动五、加强规划与环评凸显环保优化发展作用。

开展《广州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2-2030年)》编制工作。

《广州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及《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经市政府印发实施。

大力推动“2+3+9”战略性发展平台及电力、垃圾处理、港口等重点园区、行业专项规划环评,助推高标准建设,从源头预防环境问题。

印发《关于严格环保审批强化PM2.5污染源头控制的意见》,以PM2.5污染防治为重要抓手,加强源头控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提速率达36.8%,对外服务群众满意率连续五年100%。

2013 年共审批总六、不断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坚持“铁腕治污”,2013年,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85298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619宗,责令“双停”企业(项目)1104家(个)。

制定了落实2013年省挂牌督办环境问题工作方案,对省挂牌督办的广佛交界区域水污行动七、加强生态建设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实施防治噪声污染12项措施、26个重点项目,城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初步制定《广州市土壤清洁行动计划》,明确土壤环境保护重点任务。

完成白云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配合农业部门推进土壤污染摸查相关工作。

切实推进电镀行业企业污染物深度处理和落后产能淘汰,严格涉重金属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完成淘汰落后产能项目79个,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9个,污染源综合整治(新、扩建)项目10个,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重金属规划实施考核任务。

八、有序深化环保宣传与信息公开。

全年召开新闻发布会6次,向主流媒体发布新闻通稿30篇,拍摄制作环保电视专题片4部,发布政务微博2255条。

《珠江环境报》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刊载稿件500多篇。

依法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60宗。

按照“查清污染源、列出污染户、制定时间表、拿出硬措施”的思路,公布67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督促企业接受社会监督。

推进环境质量显示屏进校园、进社区。

推出“空气质量平第三章 大事记记第三章 大事记1月8日市环保局政务网站获“2012年度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在省环境保护厅《2012年度广东省地市环保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中排名第一。

9~15日环境保护部核查组对我市2012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进行现场核查,考核结果为良好。

14日 14届第5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州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确立了1个总体目标、5大任务、14项基本措施、10项重点工程和27项规划指标。

16日经环境保护部审核公告,花都区梯面镇成为我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乡镇。

11月15日与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和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签署《广州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3-2030年)》项目合同,正式启动环境总体规划试点编制。

29日市长、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建华主持召开2013年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固体废弃物处理、土壤污染治理、河涌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等四方面工作。

副市长欧阳卫民、市政府秘书长周亚伟和环保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会议。

30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城市矿产”开发利用会议,市环保局负责工业废弃物开发利用专题,进一步探索工业废弃物开发利用新途径。

市政府副秘书长周灵出席会议。

4月1日“广州率先公布PM2.5”入选2012年广州市地方志十件大事。

16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晓玲调研市环保局开展公共服务廉洁化有关情况,实地察看机动记22日市环保局、市监察局联合通报2012年我市挂牌督办突出环境问题及重点企业整治情况,对4个突出环境问题和17家重点企业予以摘牌;并于7月8日联合发布2013年我市挂牌督办的4个突出环境问题及6家重点企业名单。

27日 14届第6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

6月1日黄标车“冲禁令”自动识别抓拍系统投入使用,大幅度提高黄标车限行监管执法力度和执法效率。

5日市环保局举办主题为“美丽广州共同行动”的“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现场启动“空气质量平台手机版”。

12日市环保局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暨作风纪律教育月、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大会,市委第三督导组副组长陈晓觉出席会议并讲话。

18日市环保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柳主持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重要论述,并采取“群众路线大家谈”的形式,动员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9日市环保局组织召开全市环保系统全面学习“两高”环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释专题会,并于9月18日向企业专题宣贯“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近200家市管企业参加会议。

29日经市政府同意,市环保局印发实施《广州市实施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工作方案》(穗环〔2013〕100号),出台7个方面59条监管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30日市环保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柳作客市政府纠风办和广州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通无界限”电视节目录制,就我市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情况与市民面对面沟通交流,现记9月5日市环保局召开我市2013年上半年环境质量分析会,通报我市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并部署下一步工作,14个政府部门有关同志和12个区(县级市)环保局负责人参加会议。

市环保局局长杨柳主持会议并讲话。

10日市环保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柳主持召开局系统“三纪”学习教育大会,传达学习市委书记万庆良在“三纪”教育培训班的讲话精神。

11日环境保护部评估中心主任李海生率环境保护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三督导组来我市调研地铁项目,市环保局局长杨柳汇报地铁项目有关情况。

16日 14届第8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州市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和《广州市水更清建设方案》,从加强规划控制引导等9大方面提出46项具体工作任务。

24日市环保局组织区(县级市)环保局、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市固体废物管理30日市环保局召开《广州市环境空气PM2.5在线源解析(质谱直接测量法)工作方案》专家论证会。

我市环境空气PM2.5在线源解析项目研究工作方案获傅家谟院士等8位专家的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