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docx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docx

物理科教学计划表2013-2014学年度第学期项目内容教学安排周次第一周《希望你喜爱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二周《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尝试科学探究》第三周《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第四周《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光世界巡行》第五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第六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七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第八周《奇妙的透镜》第九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十周《眼睛与光学仪器》第十一周《从全球变暖谈起》第十二周《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十三周《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十四周《升华和凝华》第十五周《水循环与水资源》第十六周《物体的质量》第十七周《探究物质的密度》第十八周《密度知识的应用》第十九周《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第二十周《点击新材料》八年级课时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课题希望你喜爱物理计划二课时课时授课授课2013 年9月9第一八( 1)日本课课时班级日期课时星期一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知道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物理的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知道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板书设计主题板书辅助板书希望你喜爱物理玻璃杯、鸡蛋、1.物理是研究什么的?硬纸片、圆底烧2.物理是有用又有趣的;瓶、铁架台、旋3.怎样学好物理?转七色板、放大( 1)重视实验和观察镜、散开的塑料( 2)勤于思考、着重理解捆扎绳( 3)重视知识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引言:从现在起,我们将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物理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些内容在小学自然课上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如摩擦起电、热胀冷缩等。

有一些我们还不了解,尽管它们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讲授:1 .物理研究什么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

例如: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电动机为什么能转动?用望远镜为什么能看得远些?(此处举例应包括力、热、电、光的现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八年级(上册)教师:目录1.3.3.3.33.43.53.63.73.89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一、课标要求1.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是教材的入门篇,共安排了4节内容。

在整个教材中,相当于一个大的引言。

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是物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怎样学好物理学?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然后介绍两种最常见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最后通过探究摆的奥秘,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本章内容丰富,立意高远,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又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要基础。

对于“什么是物理学”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后面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体会,所以这里教材处理的比较简单。

通过两个现象和实验引出了“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重点不是放在物理学的定义和内涵上,而是放在对情景的感受和实验模拟的观察上面,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现象,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的兴趣和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这个问题,教材主要是通过第1节的“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来体现的。

这一段重点介绍了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关系,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认识学习物理学的作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起始课的重要目标。

⑵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提高实验技能。

⑶初步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本章的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合理选择测量方法。

最新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最新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沪粤版(2013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2、通过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辉煌成就的关系,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重、难点:1、本节的重点在于:(1)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2)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2本节的难点在于:成功演示新奇而又有趣的物理小实验.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有人说:物理学是平凡的、普遍的,它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中,物理学又是有趣而又震撼人心的,其中充满着智慧.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物理世界,学习知识、发展技能、体验其中的过程、掌握物理探究的方法.『板书』: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1 希望你喜爱物理二、新课教学1、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1)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师:请同学们观看课件动画演示.多媒体展示:A、日出奇观1988年6月,我国山东省的“蓬莱仙境”,曾经出现过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现的是一个扁平的太阳,随后在它的上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双日重叠,蔚为壮观.演示实验:让一束手电筒的光照射到空气跟水的分界面上,你将看到有一部分光返回空气,另一部分光进入水中,发生了偏折B、闪电雷电是什么?早在18世纪,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捕捉到了雷电,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起电得到的电是相同的.演示实验:在尖端放电演示器上通电后尖端之间就会放电,同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犹如电闪雷鸣。

(2)身边有趣的物理现象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多媒体展示:以下几种情况,你认为可能发生么?猜猜看.a、可以用“冷水”将“热水”烧开么?(热学)(备用可选实验:模拟喷泉、纸锅烧水)b、隔着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被缩小了.(光学)(备用可选实验:旋转光碟)c、用力向下吹乒乓球,乒乓球不会落下.(力学)(备用可选实验:马德堡半球、大气托水)师:做完以上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同学们都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你在平常的生活中,是否还注意到其他新奇而有趣的物理现象呢?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可简单解释.如:雨后彩虹、冰棒冒“汽”、水面浮币、水中折筷等)师: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物理学呢?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师:其实,刚才书中介绍的自然界中的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分别属于物理学中的五大分支:光学、热学、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板书』: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

物理科教学计划表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进行实验:1.改变尺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拨动使其振动。

通过对比可以听出:几次实验声音的高低不同;同时观察发现: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

2.把回声口琴,去掉外壳,会看到一些长短不同的钢片,吹奏时可以很清楚地听出声音高低的变化,也可以判断出长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高。

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越高。

引入“频率”的概念,完成教材中的填空。

3.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

其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二)用波形比较频率用示波器比较波形。

1.将话筒的插头用两根带夹子的导线跟示波器连接并调整好。

2.对着话筒敲击音叉,调节Y轴增益就会出现波形。

3.敲击两根不同频率的音叉,比较波形。

(三)探究弦乐器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1.用吉它演奏一段乐曲,引出弦乐器。

让学生列举出见过的弦乐器。

2.提出问题: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3.观察吉它,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4.音调的高低跟弦的粗细、长度、张紧程度有关。

5.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四)阅读“信息游览”,并思考下列问题:1.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是否一样?2.为什么有时候在人没有任何感觉时,狗却能觉察出异常情况?3.蜜蜂飞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三、四百次,而蝴蝶飞行时翅膀每分钟只振动5、6次,据此说明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而听不到蝴蝶从身边飞过?课后作业什么是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教学心得 1.音调及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设计 》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设计 》

3.5奇妙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种透镜特点及区别。

(2)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会利用平行光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区别透镜及透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

(2)组织学生测量凸透镜的焦距,领会测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前面我们学过了平面镜,事实上生活中还有一种透镜,我们也经常接触到。

比如说:眼镜使人的视力得以矫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使人的视觉不断扩展。

照相机、摄像机,可以捕捉美好的瞬间;投影仪、放映机,可以展现历史的画卷。

而这些形形色色的光学仪器,以至我们的眼睛——心灵的窗户,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观察凸透镜、凹透镜的形状区别图3—5—l凸透镜;中心部分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凹透镜:中心部分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透镜可分为两类: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2.透镜对光的作用【做一做】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观看书上的文字。

【提示】透镜距书较近。

【议一议】看到物体的像相对于物体来讲,像的大小有何变化?【小结归纳】通过凸透镜看到物体的像是放大的;通过凹透镜看到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思考】那么如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呢?【点拨】师:辨别某一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1:根据透镜的厚薄来区别。

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

方法2:可以透过透镜观察物体,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像和凹透镜成缩小像的特点。

方法3:利用太阳光来区别。

让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能会聚于一点的是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试一试】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设计的方法辨别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的凹、凸。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篇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篇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章讲述动量的概念,并结合牛顿定律推导出《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体现了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

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的问题。

这一章可视为牛顿力学的进一步展开,为力学的重点章。

《动量定理》为本章第二节,是第一节《动量和冲量》的延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在本章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时《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本节教学重点(1)动量定理的推导和对动量定理的理解;(2)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一维情况下的定量分析。

3.教学难点动量定理的矢量性,在实际问题中的正确应用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量定理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传感器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用动量定理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质疑、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集粤教沪科版18份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集粤教沪科版18份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集粤教沪科版18份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集【粤教沪科版18[副本]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教学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与自然和生命有关的声学的一些初步知识。

内容包括:我们如何听到声音,如何辨别声音,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重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是解释各种声音现象的基础。

本章的教材安排了一系列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他们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以不同的速度传播。

从生活中,他们认识到声音具有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征,知道噪音的来源,以及控制和减少噪音的三种措施,知道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知道声音的反射现象和回声。

本章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响度和音调的决定因素;知道控制和减弱噪声的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学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难点是学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课堂安排】第1课,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第二部分,我们如何辨别声音,1学时;第三节,如何辨别声音,1学时,第四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1学时;第五部分,运动课,1课时。

1我们如何听到合理的[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在空气中声波的速度是340/s;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和活动,证明物体是振动和声音的;通过观察和类比水波、弹簧上的密度波和由声音引起的空气振动形成的密度波,了解声波;通过比较可知,声波可以在空气等不同介质中传播,且传播效果不同;通过观看图片和讨论,回忆生物课上所学的人耳结构,了解引起听力的过程。

能够积极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对声音通过空气和其他媒介传播的活动感兴趣,找到其他物体进行测试,并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过程和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以及利用手头的学习或生活工具探索物理问题的能力。

最新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最新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沪粤版(2013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希望你喜爱物理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1、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

2、通过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辉煌成就的关系,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

(2)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

2、难点:(1)成功地演示新奇而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2)根据教材内容收集阅读有关资料。

三、说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火柴、烧杯、纸锅、漏斗、乒乓球、平面镜等。

四、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师:有人说:物理学是平凡的、普遍的,它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中,物理学又是有趣而又震撼人心的,其中充满着智慧.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物理世界,..........1、通过看图、讨论等学习活动,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并认识到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物理学巨大的社会功用。

3、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

从对物理学巨大作用的了解入手,增强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喜欢物理。

板书: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第一节希望你喜爱物理二、新课教学。

1、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

(1)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

师:指导学生边观看图片,边阅读图片的“配文”。

然后直接提出问题:通过观看、阅读,你有什么感受?生:(要抽几个学生,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师:对于以上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抽几个学生,看看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以上的问题都可得到解释,有的同学知识面比较广,或事先已查找了有关资料,能回答以上的哪个问题?(教师简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1. 掌握密度的概念。

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重点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难点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教具演示学生天平(带砝码),木块2个,铁块2个,量筒,水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二教学过程设计1.建立密度的概念(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

数据如下:质量(克)体积(厘米3)质量/体积(克/厘米3)木块1 5 10 0.5木块2 10 20 0.5石块1 10 4 2.5石块2 20 8 2.5(2)分析数据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C.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B.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1g/cm3=1000kg/m3=103kg/m3(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求:ρ解: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分析练习ρ的写法练习单位的化法计算答:铁块的密度是7.9×103kg/m32.密度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

潖江中学物理科教学计划表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进行实验:1.改变尺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拨动使其振动。

通过对比可以听出:几次实验声音的高低不同;同时观察发现: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

2.把回声口琴,去掉外壳,会看到一些长短不同的钢片,吹奏时可以很清楚地听出声音高低的变化,也可以判断出长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高。

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越高。

引入“频率”的概念,完成教材中的填空。

3.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

其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二)用波形比较频率用示波器比较波形。

1.将话筒的插头用两根带夹子的导线跟示波器连接并调整好。

2.对着话筒敲击音叉,调节Y轴增益就会出现波形。

3.敲击两根不同频率的音叉,比较波形。

(三)探究弦乐器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1.用吉它演奏一段乐曲,引出弦乐器。

让学生列举出见过的弦乐器。

2.提出问题: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3.观察吉它,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4.音调的高低跟弦的粗细、长度、张紧程度有关。

5.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四)阅读“信息游览”,并思考下列问题:1.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是否一样?2.为什么有时候在人没有任何感觉时,狗却能觉察出异常情况?3.蜜蜂飞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三、四百次,而蝴蝶飞行时翅膀每分钟只振动5、6次,据此说明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而听不到蝴蝶从身边飞过?课后作业什么是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教学心得 1.音调及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最新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最新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沪粤版(2013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希望你喜爱物理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1、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

2、通过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辉煌成就的关系,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

(2)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

2、难点:(1)成功地演示新奇而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2)根据教材内容收集阅读有关资料。

三、说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火柴、烧杯、纸锅、漏斗、乒乓球、平面镜等。

四、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师:有人说:物理学是平凡的、普遍的,它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中,物理学又是有趣而又震撼人心的,其中充满着智慧.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物理世界,..........1、通过看图、讨论等学习活动,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并认识到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物理学巨大的社会功用。

3、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

从对物理学巨大作用的了解入手,增强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喜欢物理。

板书: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第一节希望你喜爱物理二、新课教学。

1、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

(1)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

师:指导学生边观看图片,边阅读图片的“配文”。

然后直接提出问题:通过观看、阅读,你有什么感受?生:(要抽几个学生,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师:对于以上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抽几个学生,看看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以上的问题都可得到解释,有的同学知识面比较广,或事先已查找了有关资料,能回答以上的哪个问题?(教师简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教学设计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教学设计
3.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原因: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物理直觉。
4.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在力的测量和运动状态的观察方面。
重难点原因:实验技能的掌握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学生在此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操作难题。
(二)教学设想
1.对于力的合成与分解,采用直观的教具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力的分解与合成方法。
教学策略:直观教学、合作学习、动手操作。
2.在能量转换的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等,让学生感受能量的转换过程,通过实验探究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策略:生活化教学、实验探究、问题驱动。
3.对于牛顿第二定律,从简单的物体运动案例出发,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定律的内涵,并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加深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了解牛顿三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第一定律解释物体的运动与静止,运用第二定律解决动力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如画图、列方程等,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力的基本知识,如力的定义、作用方式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我会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讲授:
1.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通过动画和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

最新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最新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沪粤版(2013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2、通过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辉煌成就的关系,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重、难点:1、本节的重点在于:(1)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2)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2本节的难点在于:成功演示新奇而又有趣的物理小实验.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有人说:物理学是平凡的、普遍的,它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中,物理学又是有趣而又震撼人心的,其中充满着智慧.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物理世界,学习知识、发展技能、体验其中的过程、掌握物理探究的方法.『板书』: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1 希望你喜爱物理二、新课教学1、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1)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师:请同学们观看课件动画演示.多媒体展示:A、日出奇观1988年6月,我国山东省的“蓬莱仙境”,曾经出现过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现的是一个扁平的太阳,随后在它的上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双日重叠,蔚为壮观.演示实验:让一束手电筒的光照射到空气跟水的分界面上,你将看到有一部分光返回空气,另一部分光进入水中,发生了偏折B、闪电雷电是什么?早在18世纪,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捕捉到了雷电,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起电得到的电是相同的.演示实验:在尖端放电演示器上通电后尖端之间就会放电,同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犹如电闪雷鸣。

(2)身边有趣的物理现象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多媒体展示:以下几种情况,你认为可能发生么?猜猜看.a、可以用“冷水”将“热水”烧开么?(热学)(备用可选实验:模拟喷泉、纸锅烧水)b、隔着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被缩小了.(光学)(备用可选实验:旋转光碟)c、用力向下吹乒乓球,乒乓球不会落下.(力学)(备用可选实验:马德堡半球、大气托水)师:做完以上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同学们都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你在平常的生活中,是否还注意到其他新奇而有趣的物理现象呢?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可简单解释.如:雨后彩虹、冰棒冒“汽”、水面浮币、水中折筷等)师: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物理学呢?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师:其实,刚才书中介绍的自然界中的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分别属于物理学中的五大分支:光学、热学、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板书』: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本章概述1.1希望你喜爱物理1.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科学.2.认识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建立概念和探究规律、理性思维等.3.初步体会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4.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点:认识研究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新课导入】导入1:视频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自杀的三棱镜”“水煮金鱼”“瓶吞鸡蛋”“对对碰”,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导入2:情境导入电闪雷鸣是常见的现象,是传说中“雷公”在发怒吗?是“电母”在施法吗?这只是一种物理现象,学习了物理学后,你的所有疑问都会迎刃而解了.那么请问你对物理学有兴趣吗?今天我们开始跨进物理世界的大门,到神奇的物理世界去探究一番,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乐趣.导入3:图片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自然美景,引导学生对探究世界的奥妙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学习物理学的冲动和激情.【课堂探究】一、物理学就在你我身边阅读课本P2~3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幻日”奇景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由太阳光偏折形成的杰作.2.1752年,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做了一次著名的风筝实验,他不仅捕捉到了雷电,而且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得到的电是一回事.3.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4.联合国大会于2019年通过决议,宣布2019年为“世界物理年”,并举办了全球的光束传递活动.二、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课本P4~6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创造了许多巧夺天工的奇迹.2.17~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3.到了19世纪,基于电磁学研究的巨大成就,人们成功地制造了各种电气设备,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4.20世纪以来,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 互联网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改善, 原子能的利用,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等,使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开始步入了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时代.5.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航天员杨利伟终于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之梦.三、物理学的召唤认真阅读课本P6~7,了解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三位里程碑式的巨人是如何研究物理学的.1.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了物理学中的一些规律.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2.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的方法总结出许多力学规律,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3.物理学的框架是由物理概念、规律以及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构成的.4.爱因斯坦是理性思维的代表,他建立的相对论使人们对时空观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习物理学,既离不开观察和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1.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下面的物理学成果中,不属于爱因斯坦的贡献是( D)A.相对论的提出B.质能方程C.光电效应的发现D.万有引力的发现2.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说的这位“巨人”指的是( B)A.哥白尼B.伽利略C.布鲁诺D.爱因斯坦3.伽利略对物理学的贡献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是( B)A.构建经典物理学和把实验引入物理研究B.把实验引入物理研究和最先把望远镜瞄向天空C.把实验引入物理研究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D.最先把望远镜瞄向天空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4.请你判断下列各种现象属于何种现象.(1)彗星凌日是光的现象;(2)钻木取火是热的现象;(3)暗潮涌动是力的现象;(4)晴空霹雳是声的现象和电的现象;5.17~18世纪,由于力学和热学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基于电磁学的巨大成就,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时代,主要是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代表的.6.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学习物理学还离不开理性思考.1.“世界物理年”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百年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和进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19年为“世界物理年”.2.世界物理年徽标世界物理年徽标构图像一个光锥.红底代表过去.在物理学中,光谱发生“红移”是物体背离我们的方向运动的光谱特征;红色又有底部或基础的含义.蓝顶表示未来,天空是蓝色的;“蓝移”是面向我们方向运动物体的光谱特征.黄和绿表示联结过去到未来,体现出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未来的信心.其中,绿色又代表“绿灯可走”,即进步;黄色代表和平、合作.徽标主要表达的意义是: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的合作可以帮助建设光明的未来.3.牛顿煮怀表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保姆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把怀表扔到了锅里.1.2测量长度和时间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2.会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明确分度值的含义.3.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读值,还要注明单位.会粗略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4.会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常见的工具测量时间.5.了解什么是误差,知道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重点难点】重点: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和测量.难点: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单位;测量的规范要求.【新课导入】导入1:图片导入利用图片“视觉误差”的眼睛受骗,说明凭直觉判断物体的长度是不可靠的,要正确判断必须进行测量.导入2:问题导入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请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关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指出: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研究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导入3:情境导入学校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田径赛分为田赛和径赛两类,在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如图(甲)所示;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如图(乙)所示.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课堂探究】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阅读课本P8~11内容,熟悉刻度尺的使用.1.为了科学地进行测量,作为比较依据的公认标准量叫做单位.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他的长度单位: 千米( km)、分米(dm)、厘米( 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m=103m,1 dm=10-1m,1 cm=10-2m,1 mm=10-3m,1 μm=10-6m,1 nm=10-9m.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有毫米刻度尺、三角板、皮尺、卷尺等,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是较为精密的两种测量长度的工具.4.观察如图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题.(1)它的单位是cm;(2)它的量程是0~8 cm.(3)它的分度值是 1 mm.5.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刻度尺要紧靠被测的物体,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2)观察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3)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读值,还要注明单位.6.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7.用图表来处理数据,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二、测量时间展示实物,让学生对照实物,认识一些测量时间的工具,介绍停表的使用.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他的时间单位: 时(h)、分( min)、毫秒(ms)、微秒(μs)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h=60 min,1 min=60 s,1 s=103 ms,1 ms=103μs.2.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有摆钟、机械表、电子钟、电子停表等.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学生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毫米刻度尺.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在实验室,常用停表测定时间.2.0.5 m=5×10-4 km=5dm;20 cm=200mm=0.2m;30 s=0.5 min;1 h= 3 600s;1 d=8.64×104 s;3 h 28 min=12 480s.3.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2)教室的高度约为3m;(3)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1.5mm;(4)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1dm;(5)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6)一般100 m赛跑所用的时间为11s.4.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A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1 mm,该物体的长度为 2.20 cm.A,B两把刻度尺A精确度更高.5.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cm,物体A长度为 2.4 cm;(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物体A长度为 2.40 cm.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和五十分度游标卡尺等.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上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2.螺旋测微器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螺旋测微仪、分厘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 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为0.5 mm的螺纹,当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转动时,将前进或后退,活动套管C和螺杆连成一体,其周边等分成50个分格.螺杆转动的整圈数由固定套管上间隔0.5 mm的刻线去测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动套管周边的刻线去测量,最终测量结果需要估读一位小数.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1.会用累积法测算一张纸的厚度.2.会用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测算曲线的长度.3.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4.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练习用这些“尺和表”进行估测.【重点难点】重点:领会累积法和以直代曲等测量的技巧和转换的思想方法.难点: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新课导入】导入1:情境导入下面有四个特殊测量的例子,请同学们仔细思考和交流讨论,找出解决它们的方法,书写出思路和步骤.(必要时可以借助图形)(1)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3)测量护套线细金属丝的直径;(4)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导入2:问题导入(1)一张纸的厚度有多大?(2)如何测量出曲线的长度?(3)假如你身上什么工具都没有,你能否对长度、时间进行一些估计呢?导入3:复习导入(1)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是否能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和曲线的长度呢?【课堂探究】一、长度的“间接”测量1.活动:阅读课本,讨论、操作,交流测量的方法和测得的结果.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累积法):测量时取若干张纸(纸的张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N,求出每张纸的厚度l=.2.活动:介绍“以直代曲法”“滚轮法”和“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曲线的长度:方法1:曲线可以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线段组成的,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出线段的长度.方法2(化曲为直法):用硬币紧贴着曲线,从一端滚动到另一端,记下滚动的圈数,在测出硬币的圆周长,然后用“圈数×圆周长”,算出曲线的长度.方法3(化曲为直法):用细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细线上标记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再拉直测量,即为曲线的长度.二、测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1.课本P15图125中量筒的测量范围是0~100 mL,分度值是 1 mL;图126中量杯的测量范围是0~100 mL,分度值是 5 mL.2.观察量筒和量杯,比较它们的刻度线的分布有什么不同?答: 量筒的刻度上下均匀,而量杯的刻度上密下疏;因为量筒的粗细是均匀的,量杯是上粗下细.3.使用量筒或量杯时应该注意:(1)观察量程、分度值、单位;(2)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4.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的方法:在量筒或量杯中先注入一定量的水,记下此时液面的刻度值为V1,再将待测固体放入量筒或量杯中,此时水不溢出,记下液面的刻度值为V2,则该待测固体的体积为V2-V1.三、你身上的“尺”和“表”1.身上的“尺”:通过测量,一拃的长度约为18 cm;一步的距离约为 6 dm;指甲宽约 1 cm;拳头宽约 1 dm;中学生的身高约 1.6 m.2.身上的“表”:中学生的脉搏1 min约跳70次.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B)2.如图所示为观察量筒读数时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B)3.要求较准确地测出80 cm3的酒精,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最合适的是( D)A.量程50 mL,最小刻度5 mLB.量程50 mL,最小刻度2 mLC.量程100 mL,最小刻度10 mLD.量程100 mL,最小刻度5 mL4.如图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匝铁丝,则铁丝直径约 1.875mm.5.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体积,图中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是130mL,矿石体积为70cm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矿石体积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6.请你用一把量程为30 cm的刻度尺测出一层教学楼的高度,写出你的办法.答: 先测出一级台阶的高h,再数出一层教学楼的台阶的级数n,则一层教学楼的高度为H=nh. 7.给你一张纸、一只大头针和一把刻度尺,怎样测量一个圆柱体的周长?答: 用纸垂直圆柱体的轴包住圆柱体,然后用大头针在纸重叠的位置扎个孔,把纸展开用刻度尺测量两孔之间的距离,测得的结果就是圆柱体的周长.1.有趣的人体尺度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个人手腕的周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大多数人的大腿正面厚度和他的脸宽差不多;大多数人肩膀最宽处等于他身高的;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头长的8倍或7.5倍.2.辅助工具法物体表面凹凸不平或几何形状不规则时,采用平移的方法利用辅助工具来测量.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等,如图所示.3.激光尺激光尺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激光尺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1.4尝试科学探究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2.练习熟练准确地测量长度、时间和组装简单器材,提高操作技能.3.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和意义.【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和体验来学习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要素.通过探究摆的奥秘,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难点:运用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新课导入】导入1:故事导入1665~1667年间,有一天,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思考地球的引力问题,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激起牛顿思潮翻滚.他想:苹果在空间,哪一个方向都可以飞去,为什么偏偏要坠向地面?地球和苹果是互相吸引的?行星绕恒星运转,也是互相吸引的?苹果落向地面的力和使行星保持在它的轨道上的力是否有关呢?牛顿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产生了如下的假想:太阳、行星以及离我们很远的恒星,不管彼此相距多远,都是互相吸引着的,其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运转,就是靠太阳的引力维持.同样,地球不仅吸引地面上和表面附近的物体,而且也可以吸引很远的物体(例如月球),其引力也是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可见,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导入2:谈话导入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平日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课堂探究】一、探究摆的奥秘1.提出问题阅读课本P17,思考:小慧从张师傅修理摆钟的过程中想到了哪些问题?答:张师傅拧钟摆下面的螺母对摆动的快慢会产生什么影响呢?钟摆来来回回摆动,摆动一次的时间由什么决定呢?2.猜想与假设演示实验建立情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出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轻重有关.猜想②: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偏离的角度有关.猜想③: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的长短有关.3.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阅读课本,分析、领悟课本上的设计.①钟摆的简化:钟摆绕一个固定点摆动,可以用细线悬挂小球代替钟摆.②实验方法: 简化法和控制变量法.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进行实验,并将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按设计的方案进行试验,并将相关的数据分别填入表一和表二中[若学生初次探究设计表格有一定困难,可由教师示范表格设计方法:控制变量→待研究变量(纵向列表)→实验次数/顺序(横向列表)→待测数据].表一表二5.分析与论证由第一组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无关(填“有关”或“无关”);由第二组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填“有关”或“无关”);综上分析: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球的摆动越慢.6.评估探究结论是否可靠,要进行反思.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方案是否得当, 过程是否合理, 方法是否正确, 结论是否能得到实验数据的支持,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7.交流与合作二、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有: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部分组成.1.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B)A.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B.任何实验资料都要保密不宜交流C.制订尽可能详细的实验方案D.大胆地猜想和假设2.下列有关摆摆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A.摆的快慢与摆锤有关B.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C.摆的快慢与摆动的角度有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3.小慧等同学在探究摆的奥秘,他们从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物体摆动一次的时间跟摆长有关,而跟摆重和摆角无关.摆的这个运动特性,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4.在科学探究中,猜测与假设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做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5.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七个要素组成,其中交流与合作是贯穿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6.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红、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细线、秒表、小球,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按图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2和4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1和3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4和5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摆长有关,与摆重和摆角无关.1.伽利略与摆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是他第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有一次,他发现教堂上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摆动,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伽利略发现,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即摆动周期)是一样的.这在物理学中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各种机械摆钟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后来,伽利略又把不同质量的铁块系在绳端作摆锤进行实验.他发现只要用同一条摆绳,摆动周期并不受摆锤质量的影响.随后,伽利略用相同的摆锤,用不同长的绳做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摆绳越长,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即摆动周期)就越长.2.摆钟的工作原理摆钟是利用摆锤的周期性振动(摆动)过程来计量时间.一般来说,摆的重量是确定的,调节摆的引用长度(l)即可调整摆的振动周期.摆的引用长度减短,时钟变快;反之则变慢.对精密摆钟,也有用附加重物法来微调摆的振动周期.摆钟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地球纬度和海拔高度)中,摆锤的重力加速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振动周期.摆钟放置在不同温度和气压的环境中,也会引起振动周期的变化.温度变化会引起摆的各部分尺寸包括摆的引用长度的变化.一般是温度升高,摆胀长而钟变慢;反之则摆缩短而钟变快.因此,精密摆钟常用不同的线胀系数的材料制成温度补偿管,以补偿温度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八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承上启下的关键的过度时期,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为了切实搞好各班物理科教学,力争让学生成绩有一定的提高,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九年级及中考奠定良好的基础,特拟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常规教研工作和教学常规的落实为主要工作,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并落到实处,按照学校教务处指导要求,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学习,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更多的学生提高物理成绩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我所授八年级二个班,大部分来自陆河县内,少数来自临近县--陆丰市和揭西县,由于我校七年级已经开始接触过物理一学期,所以这时候的八年级学生(插班生除外)对物理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兴趣,特别是八(1)班重点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氛围较佳,基础更为扎实,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力争学习成绩大幅度超越次重点班。

八(2)班是普通班,是我教学一大难点,把好班教好,不能代表一个老师的有多好,能把普通班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才是体现一位教师优秀教学的证明。

培养学生一定的学习物理兴趣,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一定的学习习惯,狠抓基础知识,杜绝难点,学习成绩尽量与重点班缩小差距。

三、教材分析(沪粤版教材编排特点)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

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

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科书采用了苻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样编排既苻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4、教科书图文并茂,由一个物理现象引发一个问题,由一个师生科学探究解决一个物理知识点,由一个知识点来为生活、生产服务,再由一配套练习巩固加深基础知识和各重难点。

四:目标任务1、切实抓好本学科教学工作,从工作基础环节入手,从大面积的差生入手,从科学的方法入手,扎实工作,力争使八年级二个班的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都有较大提高。

2、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只靠一个人是不行的,作为物理任课教师的我义不容辞,能和各班班主任互相协作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舒适的班级育人环境。

3、参与并做好教研、教改工作。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新的起色,达得自己制订的目标,本学期主要做好新教材的研究探讨和物理实验室管理的相关工作。

力争在学校或教研组组织的“公开课”中获得好成绩。

4、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方法培训和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教学,使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态度,学会自主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同时借用物理学科中涉及的一些现象或原理,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方法措施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使学生养成对所做探究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2、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型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PPT 课件进行教学。

4、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六、附教学进度安排表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师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教学过程设计二、新课教学:(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活动A:阅读课本,讨论、操作,交流测量的方法和测得的结果。

拟定测量的方案和步骤,理清思路。

描述中要介绍清楚实验过程,使用什么仪器,测量什么物理量,测得的物理量的数值和单位,以及怎样计算求得最后结果。

如:⑴用刻度尺测量课本(不包括封面)的厚度为mm;⑵查出课本中纸的张数为张;⑶用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求得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为mm。

1.活动B:(1)介绍“以直代曲法”和“滚轮法”(2)让学生交流其它方案;尽量让学生阐释他们的认识和观点。

(二)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对照仪器阅读自学。

注意:1.观察量程、分度值、单位;2.量筒的刻度与量杯的刻度区别。

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齐。

(三)你身上的“尺”和“表”1.身上的“尺”(1)测出你自己身体上某些部位的尺寸:身高、一庹、一拃、一步长、指甲宽、脚长等(2)估测:在没有任何现成测量工具时,判断一物体长度。

估测训练。

心中“尺”:普通纸的厚度约几十微米;指甲宽约1cm;拳头宽约1dm;教室高约3m。

2.身上的“表”脉搏数等小结1.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2.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练习设计1.要测量图示的一根曲线段MN的长度,谈谈你的方法。

2.给你一枚一元的硬币,你能想出多少种测硬币直径的方法?把所用的器材、步骤写出来。

课后作业请你用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测出一层教学楼的高度,写出你的办法。

教学心得提醒学生用测得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而不是页数。

一张是两页,可这个简单的常识,却有许多学生忽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教学过程设计二、新课教学(一)声音的高低——音调1.音调的初步概念通过前面的活动,引出“声音有高低之分”。

用吉它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反复聆听,从而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

播放宋祖英的歌曲《好日子》和刘欢的歌曲《弯弯的月亮》,让学生品味音调的不同。

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提出问题:既然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差别必然与振动有关,那么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设计实验:比较:让一个物体发出两次音调不同的声音,进行比较。

观察:在听声音的同时,注意观察物体的振动情况。

进行实验:1.改变尺子(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拨动使其振动。

通过对比可以听出:几次实验声音的高低不同;同时观察发现: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

2.把回声口琴,去掉外壳,会看到一些长短不同的钢片,吹奏时可以很清楚地听出声音高低的变化,也可以判断出长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高。

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越高。

引入“频率”的概念,完成教材中的填空。

3.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

其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二)用波形比较频率用示波器比较波形。

1.将话筒的插头用两根带夹子的导线跟示波器连接并调整好。

2.对着话筒敲击音叉,调节Y轴增益就会出现波形。

3.敲击两根不同频率的音叉,比较波形。

(三)探究弦乐器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1.用吉它演奏一段乐曲,引出弦乐器。

让学生列举出见过的弦乐器。

2.提出问题: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3.观察吉它,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4.音调的高低跟弦的粗细、长度、张紧程度有关。

5.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四)阅读“信息游览”,并思考下列问题:1.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是否一样?2.为什么有时候在人没有任何感觉时,狗却能觉察出异常情况?3.蜜蜂飞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三、四百次,而蝴蝶飞行时翅膀每分钟只振动5、6次,据此说明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而听不到蝴蝶从身边飞过?什么是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课后作业教学心得 1.音调及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2. 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教学过程设计(2)学习与光的反射现象有关的名词,完成下面的填空: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线;∠AON是角;∠NOB是角。

思考:入射光线与界面成30°时,入射角是多少?反射角是多少?(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2.实验步骤:①让激光笔的入射光沿着光屏左侧射到镜面的O点;②转动光屏F板,找到反射光线;③观察和测量入射角分别为30°、45°、60°时的反射角,并记录在表中;入射角30°45°60°反射角当E、F在同一平面时,F面上收到反射光线,当E、F不在同一平面时,F面上收到反射光线。

(填“能”或“不能”)3.实验结论: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数据,分析一下: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二角(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并完成下面填空:(1)、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平面上;(2)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反射角入射角。

课后作业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你是如何发现“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教学心得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课时计划教学过程设计我们把反射面呈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面对平面镜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