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摄影》第一编第二章

合集下载

自考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自考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第一部分:新闻摄影技术部分绪论一、新闻摄影与视觉传播的发展1.大众传播活动分为三种形式—视觉传播活动、听觉传播活动和视听结合的大众传播活动报纸、杂志、书籍等都是视觉传播活动;广播是听觉传播活动;电视电影、多媒体电脑是视听结合的综合性传播活动文字和图像是诉诸视觉的信息载体,人类获得信息最主要得手段是视觉2.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1826年法国工匠尼赛弗尔.尼埃普斯拍出了第一张永久性照片《鸽子窝》;1839年8月19日是摄影术诞生的日子,路易。

达盖尔成了摄影术得发明人:1835年英国发明家博特发明了卡罗摄影术,可惜未申请专利1842年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比鸥乌和史特尔茨纳拍下了许多有关废墟得照片,是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1855年罗杰。

芬顿用摄影技术记录了克里米亚战争得一些场面,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记录重大历史事件。

美国1851年出版了《画报客厅之友》是最早刊登照片得周刊20世纪30年代是新闻摄影繁荣发展得时期1880年第一张铜版纸照片出现在《纽约每日画报》上1904年每日镜报率先在报纸上以照片为主报道新闻1924年传真技术成为报刊行业得基本传播手段,进入了真正得新闻摄影时代1952年布列松出版了《决定性得瞬间》提倡抓拍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亨利。

卢斯创办了《生活》画报,是美国第一家全用照片得画报,怀特成为美国第一位随军女摄影记者1942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1968年增设新闻特写照片奖1956年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成立1978年《生活》复刊,标志着新闻摄影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3.推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得因素:一、1884年乔治。

伊斯曼发明了胶卷,使摄影摆脱了笨拙的设备和易碎得玻璃板及感光度低得局限,从而在技术上更加适应了新闻摄影得发展二、印刷术不断改进,尤其是照相铜板得发明,使得照片得印刷质量得到了提高三、1924年135莱卡相机面世,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更加适用的便利轻巧得相机。

解读《新闻摄影》各章节和部分重点知识

解读《新闻摄影》各章节和部分重点知识

解读《新闻摄影》各章节和部分重点知识第一篇:解读《新闻摄影》各章节和部分重点知识自考新闻摄影知识串讲参考资料:技术部分:1、照相机——原理、结构;类型;镜头及附件;使用与维护2、感光材料——发展史;结构;种类;性能;选用3、曝光控制--原理;影响因素;测光与控制;影调控制7、景深与超焦距--景深;影响因素;具体运用;超焦距8、摄影滤光器--原理;黑白、彩色;黑彩通用13、数码摄影系统--组成、处理9、彩色摄影的基本理论--原理,色温;表现;影响因素10、拍摄取景的基本常识--考虑的问题;光线的作用;形式法则4、各种光线下的摄影——天气;日落日出;夜间;室内5、人造光摄影——持续光源;闪光;6、动体摄影——器材、拍摄、方法11、感光片的冲洗——黑白、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12、照片的制作——黑白、彩色、彩色扩印理论部分:1、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性——定义、内涵、特性、优势2、新闻摄影的地位与功能——地位、功能8、新闻摄影记者的修养——基本修养、工作特点、当代特征9、新闻摄影与道德、法律问题——新闻道德、法律问题3、新闻摄影的体裁及文字说明——体裁、文字说明写作4、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主题、题材5、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一般标准、评价原则、优秀评选标准6、形象采访与现场抓拍——形象采访、抓拍、事件与非事件性7、图片编辑——修养、编辑工作、与记者的关系第十四章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性第一节关于新闻摄影定义的探讨一、新闻摄影概述新闻摄影概念:广义,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图片新闻、记录电影和新闻电视三大类。

狭义,专指以照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

“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1、不是简单的并列在一起,是两要素有机的完美结合。

2、是平等的结合。

3、具有划时代意义。

4、增强了新闻的可信性。

5、最终体现在书、报、刊版面上的结合。

二、新闻摄影的定义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新闻摄影教学内容

新闻摄影教学内容

第一章理解新闻摄影第一节新闻摄影的发展一、新闻摄影的起点二、新闻摄影的早期应用三、新闻摄影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四、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五、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景观六、中国与世界第二节新闻摄影的精神一、目击者二、关心人的摄影师三、社会改革者四、职业的视觉传播工作者第三节说谎的新闻照片一、切片与复杂的现实二、被利用的照片三、说谎的文字考核要求:1、理解新闻摄影(识记、领会)2、新闻摄影的发展(领会)3、新闻摄影的精神(领会)4、说谎的新闻照片(识记、领会)第二章新闻摄影的语言1.从眼睛到照相机2.黑匣子的秘密3.操控照相机4.照相机的眼睛5.寻找光线6.取景框里的世界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从眼睛到照相机一、复杂的眼球二、从看到看见三、聪明的视觉四、社会文化对观看的影响五、主动的视觉与被动的相机第二节黑匣子的秘密一、摄影术的两层含义二、数字摄影系统三、照相机进化史四、摄影记者的照相机第三节操控照相机一、基本设置二、快门三、光圈第四节照相机的眼睛一、从针孔到镜头二、“坏”镜头三、镜头的焦距四、镜头的视角第五节寻找光线一、光线的质量二、光线的方向三、光线的色彩四、电子闪光灯第六节取景框里的世界一、从心理学角度看构图二、从摄影角度看构图三、从新闻角度看构图考核要求:1.从眼睛到照相机(识记、领会)2.黑匣子的秘密(识记、领会)3.操控照相机(领会、应用)4.照相机的眼睛(领会、应用)5.寻找光线(领会、应用)6.取景框里的世界(领会、应用)第三章摄影记者的职业素养教学要点:1.摄影记者的职业定位2.摄影记者的新闻敏感3.摄影记者的采访4.摄影记者与新闻现场5.摄影记者与被摄对象6.摄影记者的文字写作7.摄影记者的伦理道德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摄影记者的职业定位一、从宣传摄影到新闻摄影二、从个体到公众三、从新闻到视觉新闻第二节摄影记者的新闻敏感一、新闻敏感的培养二、获得新闻线索第三节摄影记者的采访一、看不到的采访二、现场采访三、拍摄之后四、深入采访第四节摄影记者与新闻现场一、进入新闻现场二、不干涉新闻现场三、介入新闻现场四、重返新闻现场第五节摄影记者与被摄对象一、获得拍摄许可二、与被拍摄对象相处三、被摄对象的肖像权四、被摄对象的隐私权五、被摄对象的名誉权第六节摄影记者的文字写作一、多义的符号二、新闻摄影是图文结合的摄影形式三、说谎的图片说明四、图片说明写作要点第七节摄影记者的伦理道德一、元伦理与应用伦理二、道德难题考核要求:1、摄影记者的职业定位(识记)2、摄影记者的新闻敏感(识记、领会)3、摄影记者的采访(识记、领会)4、摄影记者与新闻现场(识记、领会)5、摄影记者与被摄对象(识记、领会)6、摄影记者的文字写作(识记、领会)7、摄影记者的伦理道德(识记、领会)第四章拍摄任务教学要点:1.面对一项具体的拍摄任务,摄影记者应该如何展开工作2.编辑部的故事3.灾难与突发新闻4.非突发新闻5.特写新闻6.人物肖像7.创意摄影8. 图片故事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编辑部的故事一、为报纸工作二、为杂志工作三、为网络媒体工作第二节灾难与突发新闻第三节非突发新闻一、非突发新闻事件的视觉表现策略第四节特写新闻一、特写新闻摄影和事件新闻摄影的异同第五节人物肖像一、人物肖像拍摄的要点第六节创意摄影第七节图片故事考核要求:1.面对一项具体的拍摄任务,摄影记者应该如何展开工作2.编辑部的故事3.灾难与突发新闻(识记、领会)4.非突发新闻(领会、应用)5.特写新闻(领会、应用)6.人物肖像(领会、应用)7.创意摄影(领会、应用)8.图片故事(识记、领会、应用)第五章图片编辑的职业素养教学要点:1.为什么需要图片编辑2.图片编辑如何读图3.图片编辑的沟通能力4.图片编辑工作中的伦理与法规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为什么需要图片编辑一、图片编辑的作用二、图片编辑的基本素质第二节图片编辑如何读图一、从信息传播的视角看照片二、从摄影本身看照片第三节图片编辑的沟通能力一、和主编构图二、和摄影记者沟通三、和文字工作者沟通四、和美术总监或美术编辑沟通第四节图片编辑工作中的伦理与法规一、图片传播中的伦理问题二、图片传播中的法律问题考核要求:1.为什么需要图片编辑(识记、领会)2.图片编辑如何读图(识记、领会)3.图片编辑的沟通能力(识记、领会)4.图片编辑工作中的伦理与法规(识记、领会)第六章图片编辑的工作教学要点:1.为不同媒体编辑图片2.图片选题的策划3.图片的获得与选择4.图片的剪裁5.图片的版面处理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为不同媒体编辑图片一、报纸图片编辑二、杂志图片编辑三、网站图片编辑第二节图片选题的策划第三节图片的获得与选择一、图片编辑获得照片的途径二、报纸头版照片的选择三、杂志封面照片的选择第四节图片的剪裁一、剪裁的目的第五节图片的版面处理一、图片大小二、照片群——几张图片结合在一起使用三、图片专版设计四、版面上的图文关系考核要求:6.为不同媒体编辑图片(领会、应用)7.图片选题的策划(领会、应用)8.图片的获得与选择(领会、应用)9.图片的剪裁(应用)10.图片的版面处理(应用)第七章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工作教学要点:1.新闻摄影的新版图2.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危机3.摄影记者的数字化生存4.数字时代的图片编辑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闻摄影的新版图一、数字摄影时代二、读者“现在直播”新闻事件三、多媒体新闻报道四、从新闻摄影到视觉报道第二节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危机一、信任文件与媒体对策二、灰色地带三、与受众展开积极交流第三节摄影记者的数字化生存一、新闻摄影行业的两次地震二、适应照片叙事的新形态三、掌握新技术,回归记者本位第四节数字时代的图片编辑一、传统媒体网络版的图片编辑二、高清大图集的编辑技巧考核要求:5.新闻摄影的新版图(领会、应用)6.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危机(领会、应用)7.摄影记者的数字化生存(识记、领会、应用)8.数字时代的图片编辑(领会、应用)。

全国自考《新闻摄影》备考十月 简答与论述.历年题与新增题.最新教材

全国自考《新闻摄影》备考十月 简答与论述.历年题与新增题.最新教材

2017.10.实战.新闻摄影.简答题与论述题.每章节课后习题及历年试题编辑整理【2009版教材】集全09-16年所有自考试题并附标准答案,~独创快速识记窍门~有此无需再东找西式找资料了~!第一编基本史论第一章静态新闻摄影发展史1、摄影技术的发明过程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代品;(1)暗箱和感光材料——这是摄影术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2)尼埃普斯的“日光摄影法”;《窗外景色》~不愿公开;尼.日利亚(3)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工作室一角》《巴黎寺院街》;银.达(4)塔尔博特的“卡罗摄影法”;为现代摄影术奠定了基础。

卡.塔尔2、技术的进步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技术的进步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1)胶卷和小型相机的发明——柯达公司(2)135相机的问世——巴纳克研制;巴.1战争(3)印刷技术的进步。

1880,霍根发明“照相铜板术”;铜.根.同族(4)传真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1902年(5)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日本率先。

新闻摄影;莱卡照相机问世,使得照相机朝着小巧、实用的方向发展;成为照相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启了现代摄影的新时代。

4、中国新闻摄影的产生~4+1*(1)明清时期,中国人已经在中西交流中掌握了制作透镜和暗箱的基本方法。

1844年邹伯奇完成《格术补》《摄影之器记》并制成我国第一台照相机。

(2)鸦片战争叩开国门,之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经营照相馆。

欧美摄影记者在与中国人民的接触过程中起到了介绍摄影知识,输入新工艺和传播摄影技术的作用。

(3)19世纪下半叶,摄影术在中国不断发展,大中城市普遍开设照相馆,并有了一批中国自己的业余摄影爱好者。

(4)19世纪末,纪实摄影在中国出现总之,摄影术是随着中国封建王朝的腐败没落和中国人民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而出现的。

它决定了中国的摄影事业从一开始就与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摄影事业。

6、简述“针孔成像”原理。

新闻摄影考试重点

新闻摄影考试重点

考前复习指导《新闻摄影》《新闻摄影》作为新闻学专业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要求自学应考者在了解新闻摄影历史的基础上,准确理解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情境下的新闻摄影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历届考试对该门课程的考查所侧重的章节包括:新闻摄影基本理论、图片新闻摄影业务、不同题材的图片新闻摄影和电视新闻摄影实务。

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一章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1. P31、“针孔成像”原理(识记)2. P32、尼埃普斯与“日光摄影法”(识记、理解)3. P34、达盖尔与“银版摄影法”(识记、理解)4. P36、摄影术诞生日(识记、理解)5. P37、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汉堡大火废墟》。

(识记、理解)6. P38、19世纪50至60年代,世界上最早用摄影记录战争的摄影家为罗杰·芬顿和马修·布雷迪(识记、理解)7. P42、世界上第一台小型135照相机(识记、理解)8. P45、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的制造者是邹伯奇(识记、理解)9. P47、第一次使用照片的报刊是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

(识记、理解)10. P49、中国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李少穆(识记、理解)11. P52、《黎明的钟声》(识记、理解)12. P53、《人民画报》(识记、理解)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13. P57、世界上最早尝试动态摄影的是,美国人埃德沃·幕布里奇。

(识记、理解)14. P59、《北方的纳努克》(识记、理解)15. P59、卢米埃尔兄弟及其作品(识记)16. P62、“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识记、理解)17. P67、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识记)18. P69、电视新闻进入影片新闻(识记、理解)19. P69、ENG设备(识记、理解)20. P70、数字技术对新闻摄影的影响(识记、理解)21. P71、中国电视新闻的萌芽时期——新闻纪录电影(识记)22. P71、中国电视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识记)23. P73、北京电视台最先试播彩色电视(识记、理解)24. P74、《丝绸之路》《望长城》等大型纪录片(识记、理解)25. P75、中国电视“直播年”(识记、理解)第三章新闻摄影基本理论26. P79、新闻摄影的定义(识记、理解)27. P80、新闻摄影定义的本质与内涵(识记、理解)28. P86、新闻摄影的特性(识记)29. P90、新闻摄影的功能(识记、理解)30. P93、突发性新闻(识记、理解)31. P97、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识记)32. P98、专题新闻摄影报道(识记)33. P105、电视新闻评论摄影(识记、理解)34. P109、电视新闻直播(识记、理解)35. P114、抓拍(识记、理解)36. P122、“决定性瞬间”(识记、理解)37. P127、新闻摄影工作的基本原则(识记)38. P133、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识记)39. P138、帕帕拉齐(识记、理解)第二编图片新闻摄影第一章图片新闻摄影器材及其使用40. P153、各个时期主流相机机型及其性能特点(识记)41. P156、自动对焦(识记、理解)42. P160、曝光(识记)43. P161、测光(识记、理解)44. P164、白平衡调整(识记、理解)45. P165、光的色温(识记)46. P166、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识记、理解)47. P168、数码相机的存储格式(识记)48. P173、闪光灯的使用(识记)第二章图片新闻摄影业务49. P187、专职摄影记者(识记)50. P187、新闻摄影记者与其他摄影师的不同之处(识记、理解)51. P188、北京《京华时报》对摄影记者作品的考评原则。

自考新闻摄影复习资料略详细版

自考新闻摄影复习资料略详细版

第一编第一章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摄影技术的发明、发展过程,了解中外新闻摄影事业的建立及发展历程,掌握静态新闻摄影脉络,理解新闻摄影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了解并熟悉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摄影记者及其代表作品。

第一节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一、摄影术的发明(※简述摄影技术的发明过程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一)暗箱和感光材料(※简述“针孔成像”原理以其对摄影术的贡献)摄影技术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暗箱和感光材料。

早在2000 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针孔成像”的原理。

在欧洲,这一原理也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被发现。

16 世纪中叶,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在暗箱内将影像投射在绘画板上,然后用笔描画出影像的轮廓,创作逼真的绘画。

为了使投射影像更加方便,人们将暗室转换为可以移动的、体积较小的暗箱。

后来,科学家们又给暗箱装上了凸透镜,从而产生了原始的“邹型照相机”。

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是诸子百家之一的墨家学派。

此后,化学家们发现,含有银盐的硝酸银经过光照之后会变黑,从而使人类在探索感光材料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二)尼埃普斯的“日光摄影法” 在前代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基础之上,法国人尼赛弗尔·尼埃普斯发明了“日光摄影法”,并且此方法拍摄除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景色》,又名《鸽子窝》。

这是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照片。

(三)达盖尔和“银版摄影法”达盖尔以尼埃普斯的思想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37 年将一面涂有碘化银的通版曝光,然后放在加热的水银蒸汽上熏。

再用普通食盐溶液定影,成功地拍摄出了自己的首张照片《工作室一角》。

此后,达盖尔又用他研究出的技术对日常事物进行拍摄,从而形成了一套更加完整的拍摄方法。

他以自己的名字将这种摄影术命名为“达盖尔摄影法”。

这就是举世公认的“银版摄影法”。

1839 年8 月19 日,法国政府购买了这一发明,并公开达盖尔摄影术的方法,从此,摄影成为全人类的财富,这一天也被后人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新闻摄影-自考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自考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一章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1、摄影技术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暗箱和感光材料。

2、“日光摄影法”的发明者是尼埃普斯。

“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是达盖尔。

“卡罗摄影法”的发明者是塔尔博特。

3、“卡罗摄影法”被认为是最具价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摄影方法,它为现代摄影术奠定了基础。

4、尼埃普斯的代表作有《窗外景色》、《牵马的孩子》、《工作是一角》《巴黎寺院街》。

5、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张永久性照片是《窗外景色》。

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汉堡大火废墟》。

6、世界公认的摄影术诞生日是1839 年 8 月 19日。

荣获“摄影术发明者称号的是达盖尔。

7、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的制造者是邹伯奇。

第一次使用照片的报刊是1902 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

8、 1920 年 6 月 9 日,戈公振创办了《时报——图画周刊》,这是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

1924 年《时报——图画周刊》正名为《图画时报》。

《图画时报》是我国报纸附刊中出版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

9、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是五四运动之后成立的中央写真通讯社。

中国有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是李少穆。

最早从事新闻记录电影的中国人是王小亭。

10、九一八事变后,顺应时局需要,中国的新闻摄影机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有东北新闻影片社和国际新闻摄影社。

11、王小亭在杭战时期拍摄的《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发表于美国《生活》杂志,被认为是美国在 1855 年—— 1960 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12、我国最早倡导新闻摄影的学者是邵飘萍。

对新闻摄影给出最早定义的是胡伯洲。

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1、最早的摄影机产生于1888 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于1894 年发明了“电影试镜“,但无法推广。

取代爱迪生成为历史主角的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1、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2、被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是美国导演弗拉哈迪于1922 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

新闻摄影学(主要知识点)

新闻摄影学(主要知识点)

新闻摄影学(主要知识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新闻摄影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一、新闻摄影定义: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之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

其构成形式包括画面形象和标题或文字说明两部分。

画面的基本要求:一个鲜明的新闻主题;有突出的主体;画面质量要高。

标题或文字说明: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简洁、画龙点睛。

二、新闻摄影具有以下属性:1. 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

形象价值:新闻事实具有的足以值得和适用形象来表现的素质。

2. 拍摄方法:现场选择抓拍。

3. 技术手段:照相。

进入21世纪后以数码摄影为主要技术手段。

4. 传播形态: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

5. 本质特征:新闻事实现场的瞬间形象纪实。

三、新闻摄影的特性1. 新闻性:新、值、快(1)新:新人、新事、新画面(2)值:新鲜性、贴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3)快:反应快、动作快、拍摄快、处理快2.真实性:真有其事,真有其人,新闻事件现场拍摄,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拍摄,防止制作中出错,真实准确的文字说明。

3.瞬间形象性:(1)画面形象要典型化,包含的信息容量大。

(2)视觉冲击力:新闻画面形象对读者视觉的刺激和心理的震撼能力。

来自于:画面的新颖程度;画面形象与正常状态的差异状况;画面的真情实感。

四、优势与不足1.优势(1)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接受(2)现场纪实,具有可信感(3)瞬间定格,凝固动态,长久观看和保存2.不足(1)受众不便对新闻事件作全面了解(2)需要借助文字补充(3)数码摄影的运用使纪实性、可信度降低(4)受记者主观因素影响大五、作用与地位1.作用:(1)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舆论导向作用(2)传播形象信息,满足公众需求(3)传播现代知识,弘扬先进文化(4)舆论监督,弘扬社会正气(5)美化版面、图文并重,有利于新闻传播2. 地位:(1)与文字新闻、言论、广告并列为报刊四大组成部分(2)在电视新闻的竞争下,深化形象报道是报刊的优势所在(3)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六、“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方针1. 涵义:承认新闻摄影是独立的,不同于甚至优越于文字报道的一种新闻形式、新闻兵种,报纸总编辑及整个编辑部应当像对待文字报道一样同等地重视新闻摄影,发挥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充分利用新闻照片的形象价值,大量使用照片来表现新闻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充分发挥其独立兵种的作用,使报纸更加生动更受读者欢迎。

自考《新闻摄影》第一编第二章

自考《新闻摄影》第一编第二章

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第一节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1、卢米埃尔兄弟、爱迪生等发明家对电影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弗拉哈迪、维尔托夫和格里尔逊等推动了电影纪录片的发展。

2、电影的发明过程:①1880年,美国人埃德沃.幕布里奇将连续拍摄的奔马照片投射在幻灯银幕上;②1888年,法国生物学家艾蒂安.朱尔.马莱发明出最早的能够连续拍摄的感光片,一条感光片能拍摄40张照片,从而设计出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最早的摄影机就此产生。

③幕布里奇将24台照相机排成一行,拍摄马,因此获得了“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的专利权。

④1894年,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自己的电影摄像机,被称为“电影视镜”体型庞大、不易操作,无法推广。

⑤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和他的哥哥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取代爱迪生,发明了手摇式电影摄影机。

只有5公斤,可以在户外拍摄。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3、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4、电影纪录片的发展过程①卢米埃尔兄弟拍摄影片的如:《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都是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记录,体现了人类对于电影的最质的要求----还原现实生活。

②1922年,美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了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

这部讲述加拿大北部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生活的影片,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③与佛拉哈迪同时期的苏联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将自己的电影冠以“电影真理报”的名称。

代表作《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和《在世界上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等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好评。

④吉加.维尔托夫提出了革命性的“电影眼睛”理论。

是“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的源头。

⑤1926年,弗拉哈迪的学生约翰.格里尔逊在一篇评论中,第一次使用“纪录片”这一词语,并对纪录片的概念、形式、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将纪录片从剧情片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电影形态。

《新闻摄影》文字版缩编

《新闻摄影》文字版缩编

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了解电影、电视等动态新闻摄影技术的发明、发展过程,掌握中外动态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美国、中国的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轨迹,理解技术的改进对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一、电影纪录片的发展(一)电影的诞生静态摄影 动态摄影视觉暂留1880年,美国人埃德沃·幕布李奇,奔马1894年,美国爱迪生,电影摄影机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手摇式电影摄影机,《火车进站》,电影时代到来(二)纪实电影的发展卢米埃尔兄弟的短小电影片段,体现了人类对于电影最本质的要求——还原现实生活,也是萌芽1922年,美国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同期,苏联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真理报”,《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和《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影响很大维尔托夫提出“电影眼睛”理论1926年,弗拉哈迪学生约翰·格里尔逊第一次使用“纪录片”词语,并对概念、形式、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进行阐述,被誉为“纪录片之父”在约翰领导下,世界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德国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政治上反动,艺术却很有价值,最早同期录音的纪录片20世纪60年代后,进入变革时期。

随着小型便携式摄影机和同步录音设备的应用,“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开始出现,代表人物法国的让·鲁什和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20世纪70年代后,纪录片创造从电影转向电视二、电视新闻摄影的发展(一)电视的诞生1817年,瑞典,约恩斯·巴瑞利斯,硒(Se)1873年,英国,约瑟夫·梅,发现硒的光电效应,奠定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石1884年,德国,保罗·尼普科夫,机械扫描盘,第一次提出并实现顺序扫描,同步再现,为电视机发明奠定了基础1925年,英国,贝尔德,第一台机械电视机1906年,美国,德福雷斯特发明真空三极管1923年,物理学家基米尔·佐里金发明光电摄影管,制作出光电子显像管1930年,方斯渥茨发明图像分解仪和新型电视扫描同声系统1934年,电视摄影机出现1936年11月2日,利用贝尔德的发明,英国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开始电视播出,公认的电视诞生日(二)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二战1946年6月7日,BBC复播美国电视新闻事业凭借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遥遥领先世界各国1951年,CBS开办新闻类公共事务专栏节目《现在请看》1953年,美国人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典礼12小时后,看到纪录片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介入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见证一系列大事件CBS、NBC和A BC三大电视网三足鼎立形成,并确定新闻节目主持人明星制度20世纪70年代之后,越来越倾向社会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型技术设备的应用使制作水平大幅提高,卫星直播和有线传输等技术1980年,特德·特纳创办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海湾战争中一举成名(三)电视新闻制作的发展电视新闻是伴随着电视的产生而快速发展的,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和设备条件的改进,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创作观念不断更新口播新闻是电视新闻的最初阶段1947年,NBC和CBS率先使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新闻,进入影片新闻时期,但因为16毫米摄影机存在无同步录音,洗印复制复杂等缺点,时效性难以保证20世纪70年代,ENG(El ectronic NewsGathering)设备发明并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电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新闻媒介卫星传播技术出现使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广泛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学考试新闻摄影试题答案

自学考试新闻摄影试题答案

自学考试新闻摄影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新闻摄影的主要目的是()。

A. 艺术表现B. 美化现实C. 传递信息D. 娱乐大众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新闻摄影的基本要素?A. 时效性B. 真实性C. 创造性D. 客观性答案:C3. 新闻摄影中,决定照片质量的关键因素是()。

A. 摄影技巧B. 拍摄设备C. 光线条件D. 主题内容答案:B4. 在新闻摄影中,以下哪种构图方式最能突出主题?A. 黄金分割B. 对称构图C. 规则构图D. 随意构图答案:A5. 新闻摄影师在采访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是()。

A. 尊重被摄者B. 追求个人艺术表现C. 忽略隐私权D. 制造新闻事件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新闻摄影的特点。

答:新闻摄影的特点主要包括时效性强、真实性高、形象直观和传播迅速。

它要求摄影师能够迅速捕捉新闻事件的瞬间,真实地记录事件现场,通过图像直观地向公众传达信息,并且能够通过媒体迅速传播到广泛的受众中。

2. 阐述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答: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通过图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示新闻事件,使受众能够更直观、更快速地理解新闻内容。

其次,新闻摄影能够捕捉到新闻事件中的关键瞬间,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此外,新闻摄影还能够记录历史,为未来的回顾和研究提供珍贵的视觉资料。

3. 描述新闻摄影师在现场采访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新闻摄影师在现场采访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其次,要尊重被摄者的权利和隐私,避免侵犯。

再次,要注意拍摄的角度和构图,力求捕捉到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

此外,要遵守职业道德,不篡改现场,不制造假新闻。

最后,要注意保护拍摄设备,确保能够在各种环境下顺利完成拍摄任务。

三、论述题1. 论述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及其在实践中的挑战。

答: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必须忠实于事实,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摆拍、导演或后期处理,以确保照片能够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

自考“新闻摄影”各章节考题-第1章

自考“新闻摄影”各章节考题-第1章

自考“新闻摄影”各章节考题-第1章第01章考题一、填空题1.镜头成像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的原理。

2.按快门构造和操作方式不同,可以将相机快门划为_________、电子式和程序式三种。

3.数码相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发明了新的记录景物影像的材料——_________.4、照相机的快门按照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快门和()快门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1.每相邻两级光圈系数之间的关系是()倍的关系。

A.1B.2C.√2D.1/22.135相机使用的胶片画幅尺寸为()A.60×60mmB.60×45mmC.24×36mmD.60×90mm3.世界上第一部眼控五点自动对焦的单反相机其型号是()A.F5B.F601C.E0S1ND.E0S54.135相机使用50mm标准镜头,通常能持稳的快门速度为()A. 1/60秒B. 1/30秒C. 1/15秒D. 1/8秒5.和摄影术发明相关的第一门学科是()A.力学B.材料学C.化学D.光学6.镜头通光量与镜头口径的关系是()A.口径大、通光量少B.口径小、通光量多C.口径小、通光量少D.口径与通光量没有太大关系7.中国古代科学家对针孔成像原理有明确记载和阐述的人是()。

A.孔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8.焦平面快门速度一般均可达到()A.1/125秒以上B.1/250秒以上C.1/500秒以上D.1/1000秒以上9.佳能EOS5型相机是属于哪种类型()A.平视取景式自动对焦B.平视取景手动对焦C.单镜头反光式手动对焦D.单镜头反光式眼控对焦10.120相机60×60mm画幅的标准镜头其焦距约为()。

A.50mmB.80mmC.105mmD.25mm11.通常把照相机摄影物镜简称为镜头,它主要由()和部分机械装置构成。

A.透镜组B.光圈C.凸透镜D.凹透镜12.摄影最基本的器材是()。

A.黑白和彩色相纸B.照相机和感光材料C.放大机和彩扩设备D.各种滤光镜13.在照相机上,用来观看景物,确定拍摄范围的是()。

新闻摄影学(主要知识点)

新闻摄影学(主要知识点)

新闻摄影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一、新闻摄影定义: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之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

其构成形式包括画面形象和标题或文字说明两部分。

画面的基本要求:一个鲜明的新闻主题;有突出的主体;画面质量要高。

标题或文字说明: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简洁、画龙点睛。

二、新闻摄影具有以下属性:1. 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

形象价值:新闻事实具有的足以值得和适用形象来表现的素质。

2. 拍摄方法:现场选择抓拍。

3. 技术手段:照相。

进入21世纪后以数码摄影为主要技术手段。

4. 传播形态: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

5. 本质特征:新闻事实现场的瞬间形象纪实。

三、新闻摄影的特性1. 新闻性:新、值、快(1)新:新人、新事、新画面(2)值:新鲜性、贴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3)快:反应快、动作快、拍摄快、处理快2.真实性:真有其事,真有其人,新闻事件现场拍摄,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拍摄,防止制作中出错,真实准确的文字说明。

3.瞬间形象性:(1)画面形象要典型化,包含的信息容量大。

(2)视觉冲击力:新闻画面形象对读者视觉的刺激和心理的震撼能力。

来自于:画面的新颖程度;画面形象与正常状态的差异状况;画面的真情实感。

四、优势与不足1.优势(1)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接受(2)现场纪实,具有可信感(3)瞬间定格,凝固动态,长久观看和保存2.不足(1)受众不便对新闻事件作全面了解(2)需要借助文字补充(3)数码摄影的运用使纪实性、可信度降低(4)受记者主观因素影响大五、作用与地位1.作用:(1)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舆论导向作用(2)传播形象信息,满足公众需求(3)传播现代知识,弘扬先进文化(4)舆论监督,弘扬社会正气(5)美化版面、图文并重,有利于新闻传播2. 地位:(1)与文字新闻、言论、广告并列为报刊四大组成部分(2)在电视新闻的竞争下,深化形象报道是报刊的优势所在(3)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六、“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方针1. 涵义:承认新闻摄影是独立的,不同于甚至优越于文字报道的一种新闻形式、新闻兵种,报纸总编辑与整个编辑部应当像对待文字报道一样同等地重视新闻摄影,发挥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充分利用新闻照片的形象价值,大量使用照片来表现新闻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充分发挥其独立兵种的作用,使报纸更加生动更受读者欢迎。

自考《新闻摄影》第一编第二章考点

自考《新闻摄影》第一编第二章考点

自考《新闻摄影》第1编第2章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第1节考点考点一电影的发明过程1.1880年,美国人埃德沃·幕布里奇将连续拍摄的奔马照片投射在幻灯银幕上,并获得了“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的专利权。

1888年,法国艾蒂安·朱尔·马莱发明出最早的能够连续拍摄的感光片,一条感光片能拍摄40张照片,从而设计出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这是最早的摄影机。

2.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研制出名为“电影视镜”的电影摄影机,但无法走出户外,没有银幕,难以推广。

3.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和他的哥哥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发明的活动电影摄影机采用手摇方式,重量只有5公斤,可以在户外将现实生活如实地拍摄下来。

1895年,在巴黎一家咖啡屋的地下室内,卢米埃尔兄弟向观众们展示了他们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

考点二电影纪录片的发展过程1.美国人弗拉哈迪于1922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苏联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以“电影真理报”来命名自己的电影,他所提出的革命性的“电影眼睛”理论是著名的“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的源头,代表作有《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和《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

弗拉哈迪的学生约翰·格里尔逊于1926年的一篇评论中第一次使用“纪录片”的称谓,并使纪录片从剧情片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电影形态。

约翰·格里尔逊发起和领导了世界上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被称为“纪录片之父”,代表作有《漂网渔船》《夜邮》等。

德国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的关于1934年德国纳粹党代表大会活动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是一部政治上极端反动却具有巨大艺术价值的纪录片,也是最早采用同期录音的纪录片。

2.纪录片进入变革时期是在20世纪60年代,“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两种流派开始出现,对后来的纪录片创作和电视新闻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安徽自考专升本《新闻摄影》历年高频考点归纳

安徽自考专升本《新闻摄影》历年高频考点归纳

助力广大学子做您身边的学习管家安徽自考专升本《新闻摄影》历年高频考点归纳(主观题)【温馨提醒】在背诵记忆过程中,不要死记硬背,要灵活记住每一题的答案关键词或关键句(即答题要点),例如:第一编第一章第1题,摄影记者王小亭参考答案的划横线部分。

第一编第一章1.摄影记者王小亭(名词解释题)答:是最早从事新闻纪录电影的中国人,中国新闻摄影记者中的杰出代表人物,拍摄了大量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比如《上海南站日均空袭下的儿童》,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2.《图画时报》(名词解释题)答:五四运动中,报纸摄影附刊兴起。

《时报·图画周刊》(又称《图画时报》),是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创刊于1920年6月9日,以刊登新闻照片为主。

3.《新民丛刊》(名词解释题)答:梁启超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刊》在报纸上比较早使用照片。

4.卡罗摄影法(名词解释题)答:英国人塔尔博特发明,用自制的感光纸作为感光板,先制作出负像后再通过光线印在另一感光纸上还原出与景物相同的影调。

第一编第二章1、新闻联播(名词解释)答:1978年元旦《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在中国电视节目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让全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新闻栏目。

2、真实电影(名词解释)答:代表人物法国人让·鲁什,认为纯粹的观察记录只能得到表面真实,为了得到表面下的本质真实,创作者不应躲在摄像机后成为一个局外人,而应积极地参与到拍摄之中,介入拍摄者之中,促使事物的本质真实显露出来。

3、试论述“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的区别和联系。

(论述题)答:在20世纪60年代,纪录片进入了变革时期。

在这一时期,随着小型便携式摄影机和同步录音设备的应用,“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开始出现,其理论源头是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其代表人物分别是法国的让・鲁什和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

前者认为,纯粹的观察记录只能得到表面真实。

为了得到表面下的本质真实,创作者不应躲在摄影机后成为一个局外人,而应积极地参与到拍摄之中,介入被拍摄者之中,促使事物的本质真实显露出来。

新闻摄影学教材

新闻摄影学教材

新闻摄影学教学讲稿李昆什么是摄影!一、走进图像时代--摄影文化论人类文明的三个里程碑:语言-文字-图像二、图像文明的六大优势:1、直观性,2、丰富性,3、生动性,4、强固性,5、启示性,6、世界性是乎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一图胜千言”三、图像--现代文化的主流:1、自然的颂歌2、人生的赞礼3、爱的诗篇4、哲理的诠释5、人性的呼唤6、社会进步的号角四、图像的文化特征:1、科技的产物2、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新文化新艺术3、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4、从传统到数码的新变革五、图像语言系统的建立与完善1、镜头平面语言,2、时空交汇语言,3、发展变化语言,4、图像语言形态的系统:(1)纪实语言,(2)光影语言,(3)肌理语言,(4)简约语言,(5)线性语言,(6)瞬间语言,(7)动势语言,(8)技法语言,(9)黑白语言,(10)彩色语言, (11)抽象语言, (12)超现实语言。

六、新闻图片具有超强的感染力、震撼力。

新闻摄影是一种最直接的、最经济的、最可信的、最容易贴近大众的可视新闻。

从摄影术诞生以来的160多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年代。

在这期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摄影在新闻传播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地球村”变得愈来愈小,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则变得愈来愈大。

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来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它必须具备新鲜、真实、生动、感人的图像和简短的文字说明,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其主要特征是借助视觉图像报道新闻。

它是新闻学、摄影学与艺术学中的分支,是一门集社会、艺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

也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为:“瞬间可视新闻”,或用“相机写新闻文章”。

第一节:新闻摄影的特征与功能一、新闻摄影的特征新闻摄影是摄影发展史上纪实摄影的辉煌一页,由新闻事实和摄影两大要素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第一节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1、卢米埃尔兄弟、爱迪生等发明家对电影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弗拉哈迪、维尔托夫和格里尔逊等推动了电影纪录片的发展。

2、电影的发明过程:①1880年,美国人埃德沃.幕布里奇将连续拍摄的奔马照片投射在幻灯银幕上;②1888年,法国生物学家艾蒂安.朱尔.马莱发明出最早的能够连续拍摄的感光片,一条感光片能拍摄40张照片,从而设计出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最早的摄影机就此产生。

③幕布里奇将24台照相机排成一行,拍摄马,因此获得了“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的专利权。

④1894年,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自己的电影摄像机,被称为“电影视镜”体型庞大、不易操作,无法推广。

⑤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和他的哥哥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取代爱迪生,发明了手摇式电影摄影机。

只有5公斤,可以在户外拍摄。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3、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4、电影纪录片的发展过程①卢米埃尔兄弟拍摄影片的如:《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都是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记录,体现了人类对于电影的最质的要求----还原现实生活。

②1922年,美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了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

这部讲述加拿大北部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生活的影片,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③与佛拉哈迪同时期的苏联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将自己的电影冠以“电影真理报”的名称。

代表作《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和《在世界上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等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好评。

④吉加.维尔托夫提出了革命性的“电影眼睛”理论。

是“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的源头。

⑤1926年,弗拉哈迪的学生约翰.格里尔逊在一篇评论中,第一次使用“纪录片”这一词语,并对纪录片的概念、形式、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将纪录片从剧情片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电影形态。

格里尔逊被人们称为“纪录片之父”。

他创作的《漂网渔船》、《夜邮》等纪录片,都展现了劳动人民的价值和尊严。

⑥在约翰.格里尔逊的发起和领导下,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

⑦美国导演佩尔.劳伦斯、荷兰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斯等,也都对纪录片进行了各自的探索和研究。

⑧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

这是一部在政治上极端反动,记录了1934年德国纳粹党代表大会的活动。

但在艺术上具有巨大价值的纪录片,这也是最早采用同期录音的纪录片。

⑨进入20世纪60年代,纪录片进入了变革时期。

在这一时期,随着小型便携式摄影机和同步录音设备的应用,“真实电影”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让.鲁什和“直接电影”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开始出现。

“真实电影”认为,纯粹的观察记录只能得到表面真实。

为了得到表面下的本质真实,创作者不应躲在摄影机后成为一个局外人,而应积极地参与到拍摄之中,介入被拍摄者之中,促使事物的本质真实显露出来;“直接电影”则认为,创作者不应去影响被拍摄者,而应该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进行记录,将摄影机对被拍摄者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尽管两种流派在创作方法和观念上各有不同,但都对后来的纪录片创作和电视新闻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⑩20世纪70年代以后,纪录片的创作逐渐由电影转向了电视。

作为新兴的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传播享有电影所无法企及的广泛性、及时性与亲和力;20世纪70-80年代,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NG得到了广泛使用,这又使得电影摄像在轻巧便捷方面大大超过了电影摄影。

5、电视的诞生①1817年,瑞典科学家约恩斯.巴瑞利斯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硒,直到1873年,英国人约瑟夫.梅才无意中发现了硒的一个重要特性---光电效应。

所谓光电效应,是指硒元素在接受光线照射时,会产生放电现象,而且放射的电子数量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从理论上讲,人们可以将光线变成电信号进行传播。

而世界上的一切的影像都是光的作用,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把图像变成电进行传送。

光电效应的发现,奠定了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石。

②1884年,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发明了一种机械的扫描盘。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扫描盘,为日后的电视机发明奠定了基础。

③1925年,根据尼普科夫的扫描原理,英国人贝尔德研制出了第一台机械电视机。

④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1923年,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佐里金发明了光电摄影管,随后又制造出了光电子显像管;1930年,方斯渥茨发明了图像分析仪和新型电视扫描同声系统;1934年,更为实用的电视摄影机出现。

⑤1936年11月2日,利用贝尔德的发明,英国BBC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播出,这一天被公认为电视的诞生日。

不久,德、美、苏、法等国也相继开办了自己的电视台。

6、美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1946年6月7日,BBC从7年前停播的米老鼠节目的中断处开始复播,宣告了英国电视的新生。

①1951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开办了新闻类的公共事务专栏节目《现在请看》,由原来的广播明星爱德华.默罗主持。

讨论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和事件。

②二次大战期间,爱德华.默罗凭借“这里是伦敦”的报道成为美国民众心目中的英雄。

他的言行和思想为美国新闻界树立了一个标尺。

③1953年美国人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典礼的12个小时之后,收看到了典礼的实况纪录片。

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开始更多地介入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争夺和匈牙利事件,1959年尼克松与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及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用鞋底敲击桌面等电视新闻节目,都让美国人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奇特政治景象。

△1960年,尼克松与肯尼迪进行了首次电视答辩。

⑤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了黄金时代。

△电视新闻见证1963年肯尼迪遇刺、1968年马丁.路德金遇刺、黑人争取民权运动、越南战争、人类登月等重大历史事件。

△与此同时,CBS、NBC(全国广播公司)和ABC(美国广播公司)三大电视网的垄断地位开始形成,并且确定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明星制度。

⑥20世纪70年代之后,电视新闻开始越来越倾向于触及尖锐敏感的社会问题,以引起广泛的关注。

;以CBS的《60分钟》和ABC的《20/20》为代表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开始出现。

人们意识到电视新闻的作用远非单纯地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那么简单,它们还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这个更重要的责任。

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视新闻节目进一步发展。

新型技术设备的应用使得电视制作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卫星直播和有线传输等技术,为电视新闻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1980年,特德.特纳创办了24小时全天候滚动播出新闻的专门新闻频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海湾战争时期一举成名。

今天,随着FOX电视台打破三大电视网的垄断格局,美国电视新闻开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电视是世界电视的试验田。

美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可以看做是世界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缩影。

7、电视新闻创作的发展电视新闻是伴随着电视的产生而快速发展起来的。

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和设备条件的改进,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创作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

①口播新闻是电视新闻的最初阶段。

②为了突出电视的画面优势,1947年,美国的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率先使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新闻,电视新闻进入影片新闻时期。

(优点:携带轻便。

缺点:缺乏同步记录声音的系统)③20世纪70年代,ENG设备被发明出来,并被普遍应用。

这是电视新闻发展里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电视新闻从此获得了自身独立的品格。

(ENG是Electronc News Gathering的缩写,意味“电子新闻采集”)。

优点:它是一个独立的采访拍摄系统。

具有小型、轻便、摄录同步等特点,极大地方便了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进行灵活拍摄,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电视新闻的优势开始发挥出来。

同时,由于ENG能够同步记录新闻的画面和声音,使得在增加信息量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ENG的出现还使得电视新闻创作的观念得以丰富,人物采访、电话采访等手段都被纳入到电视新闻的表现方式之中。

④卫星传播技术的出现使得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广泛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世纪60年代,日本第一次采用直播卫星传播电视节目。

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已经纷纷在用卫星传送节目。

⑤今天,伴随着方兴未艾的数字技术革命,电视的制作、传输和接收过程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根本上的变革。

电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必将给电视带来一种全方位的、根本性的变革。

第二节中国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1 “萌芽时期”(1938—1957)中国电视新闻摄影的主要史实、代表人物及新闻理论①中国的电视新闻事业起源于早期的新闻纪录电影.在中国的电视事业尚未创立的时期,新闻纪录电影一直担负着用影像记录真实历史的重任。

②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解放区成立了一支新闻记录电影队伍。

1938年秋,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成立了电影团,成员包括袁牧之、吴印咸、徐肖冰等著名摄影师。

记录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全中国的历程。

③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闻记录电影转为对新中国各条战线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报道。

在后来,新闻记录电影一直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来源。

2 草创时期(1958-1966)①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1958年9月2日,正式开播。

第一天的新闻节目内容是:工业先进生产者和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的谈话、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

②1958年5月15日的图片新闻报道《东风牌小汽车》是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自办新闻节目。

③1958年11月2日开始播出口播新闻节目《简明新闻》。

当时的大量节目来自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简报》。

从1960年开始,北京电视台设立固定的《电视新闻》专栏,播出自拍的新闻和纪录片。

这个时期成为“新闻纪录片”的时代。

3 挫折时期(1966-1976)①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的电视事业遭受了重大的挫折。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取得的唯一成绩,就是陆续开办了彩色电视。

②1973年,北京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

4 大发展时期(1976-1992)①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的电视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②1978年元旦,一档名为《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新闻节目正式设立,这就是《新闻联播》节目。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

③1978年底,中央电视台开始在新闻拍摄中使用ENG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