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讲课听课

合集下载

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体会

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体会

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体会4月23日,在滨城区逸夫小学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现场授课和作专题报告。

吴老师讲的课是一节中年级的课,在课堂中,吴老师的大师风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师生的关系。

听吴老师的课,就像享受春天的阳光,在课堂上她和孩子们的关系处理得是那么得体,以至于我都怀疑,这是在上课吗,分明就是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聊天,谈心,上课的痕迹只能在黑板上找到。

那种呆板的标准课堂模式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取而代之是洒脱的交流,师生心灵上的碰撞。

刚开始学生还是有点紧张,出现一些小意外,但是在吴老师亲切的语言交流下,氛围逐渐缓和,师生关系变得融洽。

“这个小东西。

”这是吴老师对其中一个学生的昵称,成人之间如果说这种话,有骂人的嫌疑,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学生很受用,也很喜欢这个老师对自己的称呼。

二、随意的语言不随意。

吴老师在课堂中,看似随意的、不经意的语言,仔细想来确实相当的不随意。

这些语言有些都不严谨,像什么“小东西”、“还是10不10了”等等,这些随意的语言,必定是经过老师长时间缜密的思考后的结果。

记得全国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曾经在一节课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就这样上来了?”,这句话黄老师想了三天,反复改了几次,最后才决定用这句话。

这才是一句话,一节课用好多句话,一节课磨出来有多么的不易。

这看似随意的下面经历了多少个不随意,我想只有这节课的设计者才会深刻理解和体会。

三、数学思想的渗透。

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搞清楚什么是数学思想,但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需要渗透一些比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转化的思想和集合的概念等等。

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教材深层次的东西,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吴老师这节课设计得比较巧妙,很流畅的引入课题,并逐渐展开教学。

四、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本次吴老师讲的这节课中,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学生和老师由于比较陌生,配合并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吴老师给我们示范了生动的活教材,通过师生的对话和交流,逐渐的进入上课状态。

听课反思 听吴正宪老师《估算》有感

听课反思 听吴正宪老师《估算》有感

听课反思听吴正宪老师《估算》有感看过一点吴正宪老师的书,关于数学课堂的建议,与同事请教交流时也经常会听到他们对于吴正宪老师的关注和敬佩。

最近,搜了一个教学视频《估算》,想要听听网上的老师们是怎么来讲这一课的。

正巧搜到的是吴老师的视频。

于是我兴致勃勃的认真看完了45分钟的视频,没有一点快进,每字每句都认真听,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的地方,于是45分钟的视频,我硬是花了一个半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才看完。

一节普通的数学课,我看着却不自觉的嘴角上扬了几次,我被吴正宪老师扎实的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所感动,心生敬意。

她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细细说来,让我感动敬佩的是吴老师身上的以下品质:精深的专业知识。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在教学中一样的道理。

听完吴正宪老师讲解的估算,再回过头来反思我讲过的这节课,真的是感觉自己讲的远远不够透彻。

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吴老师是让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来提出问题,一一列举在黑板上。

然后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购物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帮助视频中的人物解决问题,来解决前面大家提出的问题。

课堂中的例题,练习都是与生活联系的新颖的题目。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时时刻刻能感受到他以学生为主体的心情。

比如,学生的板书与别人重复了,本来打算擦掉的,还是问了下当事人的意见,当学生说想要保留时,吴老师就尊重了学生的意见。

我想那个学生虽然答案不是太完美也会因为吴老师的尊重而欢欣鼓舞。

亲其师,信其道。

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上更加积极思考。

丰富真诚的评价,让师生互动,课堂添了更多快乐。

吴老师的课堂常常会听到她充满教育机智的幽默的教学评价语言,例如,对估算错误的同学忍不住笑着说你胆子真大,对于想出不同解法的同学说,真诚的说真是了不起。

对于没有跟着老师的话乱说,而是自己思考总结出方法的同学说,赞赏的说你真是与众不同啊。

一节课下来,很多同学都能参与回答问题。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一节好的数学课,我想她首先源于理念,我首先写了16个字,叫作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这是我对一节好的数学课的理解.这两天我们在这个体育馆里看了不少优秀老师的课,有朱乐平老师、刘德武老师、赵震老师。

这一节一节的好课,首先新在他们的理念,我想巧在他们的设计,课前的预设非常重要,但是赢是赢在了他们的课堂实践。

我还想说,一节好课是成在后续,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他的后续学习当中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劲头,那么就是我们为他的后续学习注入了活力。

下面我以听到的一节数学课为例,解释一下新在理念,新课程理念太多,我只说两点。

第一点:好的数学课堂会关注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搭建平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注入活力。

从下课铃声和我们对后续学习当中可以看出来,两位老师都给学生留了弹性作业,还是自由选择的作业,给了他们学习的空间。

第二点:关注数学。

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意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学习过程,使课堂教学充满数学味,让数学课深刻而厚重。

不管是课改前还是之后,这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话题。

巧在设计赢在实践简洁且深刻——(思维力度)数学味清晰且厚重——(数学思想方法)灵魂刘德武老师的课在整节课中,学生的猜想直觉到理性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到学生的亲自实践,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数学学习化的过程。

赵震老师的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利用过去简单的相遇问题,量上的变化引出了今天的工程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迁移了旧知,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课上没有花架子,非常简洁。

但是我想:简洁且深刻这是对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题做得越难越厚重,也不是题做得越多越深刻,为什么提出“简洁且深刻、清晰且厚重”也是源于在北京一个区的三天听课,其中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现在与大家共同分享。

吴正宪听课心得体会 精品课听课心得体会 精品

吴正宪听课心得体会 精品课听课心得体会 精品

吴正宪听课心得体会精品课听课心得体会这5节精品课不仅让我领略了老教师讲课的风采,也让我学习了新教师讲课的独到之处.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平日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在新颖的授课技巧和独特的授课方法上还有很多缺陷.下面就听课的收获来谈几点我的心得体会:一、灵活使用课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现代化教学中的优势.本次讲课老师大多使用了多媒体,无论是从课题材料的搜集还是视听效果上,都非常有创意,既生动又形象直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例如於潜二小张燕老师在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时,用到了电子书本的模式,从导入开始引导学生看书,今天也给学生带来了一本奇特而又有趣的书,激起学生兴趣.并在电子书籍上加入图片和适当的课文,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自然而然学会在野外迷路该怎么办,在感情上的产生共鸣,从而激起对课外科学知识的兴趣.再如太阳小学周洁老师在上《雷雨》这篇文章时,很好地结合了下雷雨是的场景图片和声音,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效地感受到下雷雨时的紧张感.二、在授课过程中都很注重方法传授,善于授生以渔.俗话说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这样让学生掌握了方法,一劳永逸.例如横塘小学程楚媛老师在上《鱼游到了纸上》,在引领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的时候,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一是找到全文有游的句子,将具有对比性的内容放在一点比较;二是改动后再进行比较.这样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效,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再如西林小学的朱晶晶老师在上《太空趣事多》教导有方:因为这是一篇二年级的文章,学生不太能理解太空,所以教师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通过联系比较既能举一反三又能深入问题实质.这样让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太空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来解释在太空中生活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区别.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一堂课的目标完成程度怎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方法如何.而这些老师个个方法灵活而科学,一直将学生的注意力给调动在最高点,让。

吴正宪听课有感

吴正宪听课有感

削枝强干,何须尽善尽美---听吴正宪《商不变的性质》的有感姚村中心小学曹国庆在郑两日,听了许多名师的课,让我思绪如潮,感触很深。

尤其是吴正宪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老师的课亲切、自然,无半点矫揉造作之态。

浮华尽退,回归真实,真正诠释着爱与美的旋律,创造着儿童快乐的课堂。

她的课堂是慈爱的,言语之中包含着慈母般的柔情。

她的课堂是唯美的,谈笑之间渗透着严谨的算理。

她的课堂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炫丽的课件,没有悦耳的音乐,没有完美的终点,却完美的展现了一位专家学者的魅力风范。

吴老师执教的《商不变的性质》这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的课程,出人意料的是,课堂上却坐了一群三年级的孩子。

在座的所有老师心里都想着同样的问题,这课怎么上?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吴老师已站在舞台上。

通过吴老师与孩子的简短交流,可以看出来吴老师课前没有和孩子见过面,即兴上课。

我们都暗自为吴老师捏了一把冷汗,担心这节课难以顺利完成。

因为,我们隐隐感觉到课堂上的这群三年级的孩子素质并不是很优秀,从孩子的坐姿、交流时的一些表现可以感觉出来。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有几个孩子居然趴在桌子上不起来,睡意朦胧的,在吴老师的再三鼓励下才勉强坐好。

“猴子分桃”的故事,充满童趣寓意深远,吴老师巧妙地把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规律变为充满童趣,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节,从而使他们始终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这节课的独有的特色。

吴老师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在探究“商不变性质”的奥妙时,吴老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概括,让学生辨析“被除数与除数之间的变化规律。

学生始终主动地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通过探索、交流、发现、概括,从而获得共识,让站在窗外的孩子,打开了一扇扇通向成功的窗。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是唯美的,又是慈爱的。

她认为,教师的思想可以改变课堂,不要刻意的平分教学力量,开一扇窗户,给一个空间。

面对孩子,我们没有必要尽善尽美。

吴正宪听课体会

吴正宪听课体会

备课要细,知识要全
——听刘延革、吴正宪老师授课感受
名师就是名师。

今天近距离接触刘延革、吴正宪两位专家,让我深刻感受到专家的魅力。

和蔼的语言、亲切的态度、与学生零距离的授课……无一不让我陶醉。

但这些并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是两位专家对知识的把握,对教材的掌控。

面积和周长是几何图形认识中的重要概念,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把握教材固定概念,细心琢磨,仔细推敲,耐心分析学生就会掌握,事实也的确如此,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中的确能够掌握概念,但是只是机械的掌握,并没有在头脑中真正形成空间观念。

通过刘老师和吴老师的课,让我恍然大悟,概念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备课要细,既要关注教材,又要关注课标还要关注孩子的发展。

教师要沉下心来钻进教材,钻进课标,钻进学生最近发展区。

由此我想到了在感念教学中应该注意:
1、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概念内涵。

如出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共性的东西,学生不难发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2、抓住关键的词,层层推敲,理解概念。

小学的数学概念大多是运用词语加以描述的。

所以,只要我们抓住关键的词语,层层推敲,学生就容易理解概念了。

3、通过反面衬托理解概念的本质。

一般我们都是用正面方法来揭示概念的本质,但是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的本质,在正面的
揭示概念的基础上再通过反面衬托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比较易混淆概念。

有些概念比较易混淆,学生不易区分,那么我们教师应要善于引导学生弄清易混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一节好的数学课,我想她首先源于理念,我首先写了16个字,叫作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这是我对一节好的数学课的理解.这两天我们在这个体育馆里看了不少优秀老师的课,有朱乐平老师、刘德武老师、赵震老师。

这一节一节的好课,首先新在他们的理念,我想巧在他们的设计,课前的预设非常重要,但是赢是赢在了他们的课堂实践。

我还想说,一节好课是成在后续,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他的后续学习当中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劲头,那么就是我们为他的后续学习注入了活力。

下面我以听到的一节数学课为例,解释一下新在理念,新课程理念太多,我只说两点。

第一点:好的数学课堂会关注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搭建平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注入活力。

从下课铃声和我们对后续学习当中可以看出来,两位老师都给学生留了弹性作业,还是自由选择的作业,给了他们学习的空间。

第二点:关注数学。

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意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学习过程,使课堂教学充满数学味,让数学课深刻而厚重。

不管是课改前还是之后,这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话题。

巧在设计赢在实践简洁且深刻——(思维力度)数学味清晰且厚重——(数学思想方法)灵魂刘德武老师的课在整节课中,学生的猜想直觉到理性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到学生的亲自实践,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数学学习化的过程。

赵震老师的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利用过去简单的相遇问题,量上的变化引出了今天的工程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迁移了旧知,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课上没有花架子,非常简洁。

但是我想:简洁且深刻这是对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题做得越难越厚重,也不是题做得越多越深刻,为什么提出“简洁且深刻、清晰且厚重”也是源于在北京一个区的三天听课,其中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现在与大家共同分享。

听吴正宪《小数的意义》听课反思、心得体会、评课稿

听吴正宪《小数的意义》听课反思、心得体会、评课稿

《小数的意义》听课反思近期有幸观摩吴老师所执教的《小数的意义》一课,我再次被吴老师的教学艺术与魅力所吸引。

以下是我本次听课的几点收获与感想。

一、借助直观图,发展几何直观、建立数感。

本节课吴老师利用直观模型(方格图)帮助学生理解与解释小数的相关概念,这种直观表示有助于学生对小数概念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理解。

《小数的意义》这节课需要学生从数的意义角度来理解小数,发展数感,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小数计数单位的产生。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先利用人民币的换算让学生知道十分产生小数单位,先把1平均分成10份得到0.1,再结合直观图思考比0.6多一点的数是在0.6和0.7之间,具体是多少则需要进一步把0.1细分得到0.01。

感悟小数的诞生是数不断细分进行精准表达的需求。

第二层次:以计数单位理解小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结合直观图提问:“0.66的两个6是否相同?6.66呢?”进而结合计数单位理解小数的意义。

第三层次:明白0.66与0.01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引导学生结合直观图思考0.66和0.01有关系吗?引导学生明白0.66不仅是6个0.1和6个0.01,还可以是66个0.01,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二、渗透极限思想,感悟数的概念的一致性。

吴老师利用立方图和数轴,先回顾整数部分十进制累加的过程,再引导学生思考比1小时的十分,沟通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感受小数的本质就是细分单位,引导学生体会数是数不完的,渗透极限思想。

本节课吴老师将小数、分数、整数内在联系打通,基于数的概念的一致性进行小数意义的探索,让学生感知知识内部的关联,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深度理解。

三、精炼数学语言,注重学生为本。

吴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很丰富但是不冗长,语言精简而不失风趣,每个问题看似很随意,背后却极具思维深度。

就是在这样看似简单的“聊天”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盎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发言的不仅仅是哪些积极的孩子,对于没举手的孩子,吴老师也会积极主动询问他的观点,并及时利用这些课堂生成资源,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

2023年《计算复习》和《沟通关联,感悟运算本质的一致性》听课心得

2023年《计算复习》和《沟通关联,感悟运算本质的一致性》听课心得

《计算复习》和《沟通关联,感悟运算本质的一致性》听课心得今天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课例《计算复习》和讲座《沟通关联,感悟运算本质的一致性》,给予我很多启发,下面我从以下三点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从散点走向主题,感悟运算的一致性2023版新课标提出了11个核心素养点,今天吴老师以数与运算为例,提到数与运算的学习不再是一个例题一个例题的散点教学,一个习题一个习题的机械重复训练的学习,主题教学就要围绕着核心概念的理解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来确定好单元学习主题,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建立知识联系,形成具有一致性的、相互贯通的整体结构。

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儿童感悟数本质的一致性、运算本质的一致性,体会数与运算之间的密切关联。

引导学生逐步把“数与运算”学习融入到整个数的体系中,从整体视角,抓住核心,建立结构,利用迁移,学会联系地思考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深度学习,促进思维可持续发展。

二、从未知走向已知,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吴老师以4∕5÷2为例,展示了3位学生的想法,一号学生对概念、算理的理解是到位的,但在表达上有欠缺,没有把最后的结果写出来;二号学生利用几何直观,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2/5;三号学生直接乘这个数的倒数,但是原因解释不清楚。

在解决4∕5÷3时,有学生仍然出现了进行不下去的情况。

虽然这是新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原有的经验迂移过来,为解决问题打开通道。

这里老师们的点拨作用特别重要,吴老师的几个问题,把学生从分数除法带回整数除法,她问:“你们在整数除法中,遇到过除着除着不够除了的情况吗?在小数除法中你们遇到过这情况吗?那当初,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呀?”紧接着出示97÷4的计算过程,就是把单位细化成小一点单位继续分的过程,继续提问:“还能继续分吗?”从整数除法过渡到小数除法,余数1在整数范围内不能再分了,但可以继续在小数范围内进行细化,继续分。

进而总结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分的是计数单位。

吴正宪听课反思

吴正宪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本周末,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科院主办的开展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活动,让我真正与众名师近距离接触了一把,真正感受到名师就是名师,无论是他们的教学报告还是他们的现场教学,无不让我受益匪浅.活动一开始,特级教师吴正宪就展示一个专题报告“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用贴近平时教学的案例向我们介绍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各种方法.接着吴老师又上了三年级《重叠》一课,吴老师的课堂简约自然,没有华丽的课件演示,用最传统的黑板加笔,最简单的教具数字卡片演绎了一堂不普通的课,让所有在座的孩子的老师们都意犹未尽。

吴老师曾说:“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付出、奉献,我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

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同时,我也收获了自身成长道路上的成功和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同样的一个教学内容,在大师们的手中却能演绎得如此精彩?而当我们去驾驭的时候,往往却不尽如人意,产生很多遗憾,甚至失败!吴老师告诉我们,要上好一堂课,就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简单地讲就是我们原来所讲的“要精心准备”。

我们做到精心准备了吗?反正我在这一点上是很惭愧!教了近十年的书,却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好像从来没上过课一样,面对几十双天真的眼睛,有时真的感到很惶恐,不知能不能无愧于学生喊出的“老师”这个称呼?其实,批评孩子的同时自己心里也在琢磨: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也许真的是自己的失误造成的,没有好好安排教学内容,没有好好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方式,没有更进一步去了解教学内容背后更深层次的数学文化,让自己的课堂苍白无力,没有生命力,没有吸引力,也就谈不上让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了。

吴老师以“重叠”这一内容为例,给我们讲了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1、整体把握教材。

要了解教材之间的联系,这一知识点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它是从哪来的,要到哪去?它在整个小学教材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本单元有什么作用,教材是如何安排这一概念的展示的,关于这一数论知识,各种版本的教材是怎样编排的?要专业地去读教材,读出不同,比较借鉴,纵向横向都要进行把握,要教授有根的数学。

吴正宪听课

吴正宪听课

2020年5月12日,在小学数学工作坊的分享下,我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解决归一问题》,感触颇深。

以下是我的听课观后感。

本节课开始一共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6件上衣需要多少个扣子?第二问题:买7个碗需要多少钱?第三问题:8小时行驶多少千米?黑板上出示了1件、1个、1小时的,边圈边说,假如我们能知道了一件的,就可以求6件,还能求......吴老师把知识系统化,抓住了不同类型的问题解决的关键之处,本质的是从多到1,从1到多。

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的问题解决过程。

吴老师在沟通不同计算表征过程中,并没有先呈现线段图的方式,也不是出示画衣服的图片,而是对比了1和3的作品。

这样的做法,我想是吴老师的基于儿童的经验或者儿童的理解,并且尊重了儿童的理解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中,吴老师不断启发儿童之间要读懂作品,她适时退后,让儿童之间互相发问,让儿童说出懂或者不懂。

当孩子不懂的时候,她主动让儿童之间互相提出问题。

她总是这样说:“没事儿。

没看懂的,我们一起读懂这个同学的想法。

”】3.从现实到未来:建构模型思想接下来的环节里,吴老师让学生把数学的数量关系进行梳理,并且把这样的对应关系板书到黑板上,可以看到,24 ?个4 12件吴老师这样说:“假如我们有了第二个问题,来不及解决了。

你们自己能够独立解决吗?同学们,你们经常说的,1就是每份数,多就是总数。

有了每份数和总数,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就用每份数乘份数=总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马上问一个碗多少钱,已经不是困难。

这里的每份数就可以叫做单价,总价,数量。

又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

马上想到,一小时行驶了多少。

60,每份数有了速度,一共是多少就是路程,时间。

同学们,不需要记忆,未来,哦,这就是1和多的关系的那位老师。

再遇到速度、时间、路程的事儿。

课已经到了尾声。

但是我告诉你们。

你们已经顺利拿下来了。

今天这几课重点研究的是归一问题。

”【思考:收尾呼应,提升模型思想。

归一数量关系,基本结构是b分之a=x分之c,吴老师提升了对知识的整体建构。

吴正宪听课教研活动(3篇)

吴正宪听课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吴正宪,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于近日开展了吴正宪听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吴正宪老师的听课、点评和指导,帮助教师们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活动过程1.听课环节活动当天,吴正宪老师深入课堂,分别听取了三位教师的课程。

这三位教师分别来自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课程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在听课过程中,吴正宪老师认真记录,不时地提出问题,与授课教师进行互动。

课后,吴老师对三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指出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研讨环节听课结束后,吴正宪老师与三位教师及全体听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首先,吴老师针对三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随后,吴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教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吴老师请教,吴老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3.总结环节最后,吴正宪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师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成果1.教师们对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点。

2.教师们学会了如何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水平。

3.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四、活动反思1.活动组织方面:在活动前,学校对活动进行了周密的策划,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2.教师参与方面:教师们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听课、研讨和总结,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活动效果方面:本次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达到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

吴正宪小数的意义听课感悟

吴正宪小数的意义听课感悟

吴正宪小数的意义听课感悟吴正宪小数是华师附小领导班子特聘教授吴正宪教授发明的一种数学教育改革理念和方法。

吴正宪小数以学生为主体,以小数为载体进行数学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听课吴正宪小数课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独特意义和影响。

在吴正宪小数课堂上,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和趣味性。

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注重计算技巧的机械运用,学生们只需记住公式和方法就能得出答案。

而吴正宪小数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通过有趣的例子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在课堂上,我发现自己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思考和探索,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吴正宪小数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吴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本身重要”,这让我深受启发。

他并不只强调答案的正确与否,更注重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他鼓励我们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引导我们讨论和比较不同的策略。

这种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式,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吴正宪小数还有一个独特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要结成小组讨论问题,并展示我们的解决方案。

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和合作,我不仅学到了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还发现了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而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不仅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还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合作交流,我们不仅能够互相促进,还能够培养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吴正宪小数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能够拓展到生活中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都对其感到困惑和无聊。

然而,在吴正宪小数的学习中,我渐渐明白了数学的实用性和普遍性。

数学无处不在,而应用数学的能力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吴正宪小数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吴正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听课记录

吴正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听课记录

吴正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

师:你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生:一-只小猴采了4个桃子,还有一只采了7个桃子。

师:真好,一看画面就捕捉了数学信息,说明会用数学眼光找问题。

我们就称大点儿的猴子为哥哥,小点儿的猴子为弟弟吧!就是弟弟采了4个桃子, 哥哥采了7个桃了,(随机板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用哥哥与弟弟的称呼使得学生感觉与书中的动物同在, 拉近距离, 符合二年级孩了的特点,兴趣盎然,个个眉开眼笑的。

)生:猴哥哥和猴弟弟一共采了多少桃子?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了?生: 4+7-11师:你为什么用加法?生:我看到里面有“共”就用加法。

师:只要有共就要用加法吗?师随即出了道题日:共有11个桃了,弟弟采了4个,哥哥采了多少个?生; 11-4-7师:这里面也有“一共"但能不能用加法?生:不能。

师所以不能够用一个词来判断计算方法要看什么事儿怎样分析来解决。

教师接着用画图的方法给学生呈现,并说明式子口+口=口合起来就是加法的意义。

(吴老师用举例与画图的数学方法为学生清晰地讲明加法的意义,并且在过程中注重了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明白单看-个词语是很难判断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真正的在情境中学习,弄明白其所以然。

这犹如在讲解语文中的词语一股只有把词语在句或段落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含义。

数学也同样,只是现在有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所谓的"规律”或者“公式",使错误率降低,便传授给学生自创的敲门,如:看到“一共”用加法:看到“剩下”用减法;看到“平均分”用除法等等,使学生在升入高年级以后不能够真正明白其含义, 便在解决问题中出现无味的麻烦,让学生混淆不知何时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头脑出现混乱现象。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调商)”听课随感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调商)”听课随感

有些学生到了高年级计算笔算除法时还经常出错,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调商的方法。

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调商)”一课上,吴正宪老师让学生在发现“事”、解决“事”、明白“事”的过程中,对调商的方法有感觉,对算理的理解有感觉,对数学学习有感觉,帮助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充分经历调商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概括出调商的方法并探索方法背后的道理,使本来很枯燥的除法学习,在学生不断“找事”中越来越有感觉。

一、要学会发现“事”,对问题有感觉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到每一节课中。

上课伊始,吴老师出示了教材上的秋游情境图,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大胆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三年级租小车,需要几辆?”“四年级租大车,需要几辆?”“五年级租大车,需要几辆?”“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需要多少辆大客车?”……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吴老师及时地鼓励学生。

这节课,就在解决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中悄然开始了。

在学生用竖式计算“192÷24”之前,吴老师没有急着让他们做题,而是先引导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留意是否会遇到“新情况”,如果遇到了“新情况”或者“问题”要记录下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吴老师是在引导学生带着发现“事”的眼光去解决问题的。

根据生活情境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新情况”,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事”。

吴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要主动发现学习中的“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二、要有办法解决“事”,对方法有感觉吴老师经常说,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些“经验”不是教师直接告知的,而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遇见“事”、解决“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主生成解决问题的经验。

在计算“192÷24”时,吴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全班学生交流。

在学生独立思考时,吴老师仔细观察着学生的思考过程,有的学生根据“四舍”法试商,把24看成了20,商了9,发现商大了,然后就画去9改商8,能够明显看出学生有调商的过程;有少部分学生,没有调商的痕迹,而是直接写出了正确的商8;还有一部分学生眉头紧锁,很发愁的模样,本子上写的商是9,明显这部分学生遇到了困难,不知道怎么办了。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教案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教案

吴正宪讲座《做高素质的数学老师》听课反思教案
一节好的数学课,我想她首先源于理念,我首先写了16个字,叫作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这是我对一节好的数学课的理解.这两天我们在这个体育馆里看了不少优秀老师的课,有朱乐平老师、刘德武老师、赵震老师。

这一节一节的好课,首先新在他们的理念,我想巧在他们的设计,课前的预设非常重要,但是赢是赢在了他们的课堂实践。

我还想说,一节好课是成在后续,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他的后续学习当中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劲头,那么就是我们为他的后续学习注入了活力。

下面我以听到的一节数学课为例,解释一下新在理念,新课程理念太多,我只说两点。

第一点:好的数学课堂会关注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搭建平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注入活力。

从下课铃声和我们对后续学习当中可以看出来,两位老师都给学生留了弹性作业,还是自由选择的作业,给了他们学习的空间。

第二点:关注数学。

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意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学习过程,使课堂教学充满数学味,让数学课深刻而厚重。

不管是课改前还是之后,这是数学教学的永恒话题。

巧在设计赢在实践
简洁且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正宪老师讲《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实录
要求:写成听课笔记,学校下发表格
时间:2014年11月6日下午三节。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

师:你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只小猴采了4个桃子,还有一只采了7个桃子。

师:真好,一看画面就捕捉了数学信息,说明会用数学眼光找问题。

我们就称大点儿的猴子为哥哥,小点儿的猴子为弟弟吧!就是弟弟采了4个桃子,哥哥采了7个桃子,(随机板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用哥哥与弟弟的称呼使得学生感觉与书中的动物同在,拉近距离,符合二年级孩子的特点,兴趣盎然,个个眉开眼笑的。


生:猴哥哥和猴弟弟一共采了多少桃子?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子?
生:4+7=11
师:你为什么用加法?
生:我看到里面有“一共”就用加法。

师:只要有一共就要用加法吗?
师随即出了一道题目:一共有11个桃子,弟弟采了4个,哥哥采了多少个?
生:11-4=7
师:这里面也有“一共”但能不能用加法?
生:不能。

师:所以不能够用一个词来判断计算方法,要看什么事儿,怎样分析来解决。

教师接着用画图的方法给学生呈现,并说明式子□+□=□合起来就是加法的意义。

(吴老师用举例与画图的数学方法为学生清晰地讲明加法的意义,并且在过程中注重了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明白单看一个词语是很难判断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真正的在情境中学习,弄明白其所以然。

这犹如在讲解语文中的词语一般,只有把词语在句或段落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含义。

数学也同样,只是现在有很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所谓的“规律”或者“公式”,使错误率降低,便传授给学生自创的敲门,如:看到“一共”用加法;看到“剩下”用减法;看到“平均分”用除法等等,使学生在升入高年级以后不能够真正明白其含义,便在解决问题中出现无味的麻烦,让学生混淆不知何时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头脑出现混乱现象。


二、学习新知
师:如果猴哥哥不直接说采了7个桃子,你猜它会怎样说?
生:弟弟呀,我采的还没有数完呢,等我数完告诉你。

(台下老师笑成一片,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是你的话,你会怎样评价孩子?)
师:哎,有可能哎!有可能。

可是弟弟还是不能知道哥哥采了几个呀?
(老师的“有可能”保护了学生的“畅想”,后面问题的继续引导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猜到底哥哥采了几个的问题。


生:弟弟呀,我比你多采3个。

生:弟弟呀,我俩共采11个,你猜我几个?
(前面的哥哥、弟弟称呼,在此处让学生更加的身临其境!)
师出示课件同时整理数学信息,教师用简笔画画一个智慧人在问题的前面,条件的后面。

师:智慧人先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他会想什么?
生:看到前面他想:哥哥到底采几个桃子?
生:是用加法还是减法?
生:看到后面他想:求一共得知道哥哥采的和弟弟采的。

师:把你自己分析的、思考的,自己画画图,试试看。

(吴老师再用智慧人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有联系性思索,使条件与问题的结合在自我思索中悄然而成。

这是让我最受益匪浅的地方。


师:结果是多少?
有4、7、11三种答案。

吴老师让他们分成三组,答案相同的在一组,接下来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

生先各自讲解想法,结果得4的显然不正确,剩下的是结果为7与11的争辩。

生1:4+3=7(个)
生2:你求的是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
生1:求哥哥的。

生3:为什么不加弟弟的?
师:可以这样问“4是谁的?”
生4:弟弟的。

生5:3是谁的?
生6:3是哥哥的。

生7:不对,3是哥哥比弟弟多的。

生8:7只是哥哥的。

(此处争论不休,出现问题4、 3、7分别表示谁的?学生问题较大,于是老师举了下面的例子)
师:你有5支铅笔,我有3支铅笔,我们两个一共是几支铅笔?
生:8支。

生:你的
师:3是?
生:我的。

师:8是?
生:我们两个人的。

师:4+3是哥哥的,为什么?
生:弟弟比哥哥多采了3个。

师:好极了,遇到问题退到原本的题目中。

哥哥先采几个?
生:先采4个。

师:再采几个?
生:再采3个。

师画图表示(学生直观明了的看明白了)
师:哥哥采的在那儿?生圈。

师:题目中只有1个4,你怎么整出2个4?
生:哥哥先采4个,又采3个。

师:多深刻呀!4+3=7求完了!
生继续互相提问并相互解答。

生1:7是哪儿来的?(学生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更会提问题了)
引导学生把心里的事儿表达出来,说明白:4+3+4+11(个)
(这个学习过程可以说是艰难的。

首先,学生对于相互的提出问题、相互的解答问题的辩论形式是比较陌生的,老师是在一次次的示范、引导之下渐渐进行的辩论,但这个过程教会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质疑,教会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教会了学生学会与题目结合想问题、回答问题;其次,对于3、4、7的问题争论不休,把学生从原本清醒的状态引领到了糊涂状态然后再到清醒,这个地方也是令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原本学生解释结果为11时很是清晰,但老师非要学生弄明白每一个数字表示什么?非要学生知道哥哥采了两次;非要学生知道题中原本是有两个4的;这些只为了强调“一个条件用两次的解决实际问题”。

因而,这个地方也让自己费解,想老师这样做有必要吗?在此处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完成。

这样的课堂如果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效性又会有多少呢?到底有多少个学生真正的明白呢?
课后,自己总在思索吴老师的用意何在?但始终不够清晰,希望老师们能够帮忙分析一下,有必要搞出2个4吗?有必要强调哥哥采了两次吗?)
三、巩固练习
师:说说你喜欢什么玩具?
师:大约100元。

师:你呢,喜欢什么?
生:书。

师:可以说书比玩具?
生:便宜60元。

师:可以提什么问题?
生:一共多少钱?
师:连起来再说一遍。

生:一个娃娃100元,书比娃娃便宜60元,一共多少钱?
师:很好。

独立解决。

生解决。

100-60+100=140(元)
生有了第一个的示范,第二道创编上手的多了。

娃娃100元,飞机比娃娃贵100元,一共多少元?
(在做巩固练习的题目已经到了下课时间,学生匆忙的练习,教师也有点儿匆忙的解决。

)师:如何进行问题的解决呢?
生谈,师总结。

下课。

整堂课下来虽然有让自己搞不明白的地方,但收获依然那么多。

吴老师语言魅力是最令自己折服的,她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而且设计形式符合低年级的学习特征,让学生主动乐学;吴老师的教学方法给自己很好的启示,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从小就存在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正确的引领、教会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从小产生数学头脑。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让数学造就学生的人格,用数学的眼光启迪数学的智慧。

吴老师的魅力深深吸引自己,于是网上搜集她智慧的背后故事,读罢,才终于晓得何谓优秀?何谓智慧的源泉?她也有过迷茫,也曾经彷徨失措过,但她的一颗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促使自己拜师学艺,无论路途多么困难义无反顾的坚持;努力的利用休息时间读各种各样的书,甚至于手抄《唐诗三百首》,一个假期通学12册数学教材、习题,不断积累平日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等等,她的“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善于学习、重视积累、贵在坚持”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教育路途没有捷径,不断坚持、努力吧,让教育事业永远青春,引用吴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那么事业将会青春永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