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建设分析
刘莉-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
考核方式改革,课程的考核以上机考试 和作品设计为主,采用考试、作业考核、 实验考核、作品评比等相结合的多方式 考核 开设多层次公选课,满足学生需要;引 导学生了解、使用计算机新技术、新思 维 通过大赛、创新创业等项目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带 动相关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Lanzhou University
谢谢大家! 请多指教!
刘莉 liulnd@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Lanzhou University
具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的全校本科生均可 选修;3学分;讲授课时54 网络中心主任讲授 参考国外优秀教材,讲授内容浅显易懂 补充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 开卷考试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Lanzhou University
三、计算机课程建设思考
教务处、各学院统筹安排,共同建设大 学计算机课程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分级教学; 建设分级考核系统,对新生计算机水平 进行分级测试,分流教学,因材施教 革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达到 “基础扎实、面向应用、培养创新”的 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Lanzhou University
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编写相应的教材、 课件、教学案例、实验课题等教学资源。
教材内容与基础实验 建设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加强网络交 流、资源共享
试析民办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C ON AR R Io ER’ E Z HO
教学 中综合 性 和设 计 性实 验 的 比重 ,增加 集 中性 实 践教学环节 比例 ,规 定综合性 、设 计性实验课程 不低 于总课程 的 5 %,努力培养 学生对知识 的综合运用能 0 力 与 创 新性 思 维 能力 ,鼓励 学 生参 与 具有 一 定创 新 性 或 新 颖性 的 项 目,为学 生 进入 社 会 实 习提供 良好
二 加 强 创新 性 建 设 ,开展 综 合 性和 设 计 性 实 践 课 程
在 演示性 、验证 性实验 的基础上 ,开设综合 性 、 设计性实验 、实训 ,可 以强化实践操作 能力 ,鼓励学 生分组完成实 验 ,培养 团队协作意识 。 以 J v a a程序 设计 课程 为 例 ,结 合教 材 中的 知识 点 向学生 分 配具 有实 际应用 意义 的 项 目案例 ,按照企 业 开 发模 式 和 开 发流 程 由学生 自 由分 组 ,每 个开 发小 组 指定 一 个 项 目组 长 负责分 配 任务 和制 定 开发 进度 ,全班 共 同 完成 一个 项 目。 按 照新 的人 才培 养方 案 ,不断 更新 实 践教 学 内 容 ,增强应用 型较强的综合性 、设 计性 内容 。对一 些 课程的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给予大 力支持。加强实 践
的过 渡 。 当前 ,科 技发展异常迅猛 ,新技术 、新工艺等不
断涌现 ,知 识更新 的速度 加快 ,知 识的覆盖面广 、信 息量大 、综 合性强是其重 要特征 。与传统 的滞后 于科 学 技 术 发展 的 教学 内容相 比 ,实践 教学 必 须进 行 改 革 ,淘汰 陈旧的教学 内容 ,添加 引领 前沿技术 的新的 教 学 内容 ,优 化教 学体 系 ,实 现创 新性建 设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一、本专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随着全球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一支既懂管理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化、正规化的企业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已是当务之急。
国家人事部也发布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名列第二位。
由此可见不仅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IT人才,其它行业也使 IT 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IT技术在通信、医疗、游戏、教育等各行业的应用,软件、硬件、网络、信息管理类的需求都保持了上升走势。
本专业属于中职教育工科类别的技术性专业,培养具有面向企事业单位,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RFID系统应用,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熟练掌握至少一种软件开发工具,能够参与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以及承担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掌握综合布线及组网技术,能承担网络工程组建及信息安全控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二维动画制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方向为:1、信息系统开发:从事企事业单位中小型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编码、调试及维护工作。
2、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管理: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组装与维护及销售、计算机局域网络组建与管理、数据库系统维护与管理、企业网站安全与管理工作。
3、智能楼宇系统应用开发:从事社区智能楼宇系统应用项目开发工作。
4、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多媒体素材制作从事网页设计、flash动画设计工作,从事广告、装潢设计、多媒体素材制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计划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主要专业之一。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教学与科研梯队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
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育学二学位课程体系的构建
/能 够在日常教学中运用 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 \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和技能; 掌握学科教学的 \
/
/ 理 方 进 方 本 法; 独 开 \ 论与 法改 教学 基 方 具备 立 展
/
I
式, 进而促进学生学习 本学科教学能力。
方式的改变 。 /
21 0 0年 9月
内 蒙古 师 范 大 学学报
( 育科 学版 ) 教
c S p, 0 0 2 1
第2 3卷
第9 期
Junlo nrMo gl om lU i ri ( d ct nlSine ora f n e n oi N r a nv s y E u ai a ce c ) I a e t o
1 息技术 教 育二 学位 课程 体 系构建 。按 照学 . 信
校制定 的教育学二学位课程体系 , 构成信息技术教
育 二学 位课 程体 系 的三种 类 型 的课 程是 :1 ( )普 通 教 育 理论 与 技术 类 课 程 , 教 育 学 原理 、 础 心 理 如 基
设计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 , 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 学 、 中外教 育 简史 、 程 与教 学论 、 育科 学研 究 方 课 教 教学 能力要 在 掌握 学 科 教 学 技 能 的基 础 上 注重 实 法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教育测量与评价、 基础教育 践活 动的教 学设计 和指 导能力 。 改革专题、 教师 口语 、 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课程 , 这些
V0 . No 9 1 23 .
教育技术学( 信息技术教育) 专业教育学二学位课程体系的构建
。 陈 梅
( 内蒙古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0 2 ) 10 2
教育技术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分析与展望
(门) 5
a dtes ts f i rsac ujc n t u s eerhsbet h a o h
20 5
图 1 学校分布统计
F g r Un v r i it b t n sait s i el u ie st d sr u i tts c y i o i
教育技术学导论
(f ) s 1
远 பைடு நூலகம்
教 学系统设计
(门) 1
( 含 ( 含 在 在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壮 年)
年龄 结 构
(门) 7
图 4 精 品课程 教学队伍 整体结构 图 2 主干课程覆盖情况
F g r i e2 u Ma n c u s v r y cr u t n e i o r e o el i msa c a c F g r T e w oe ta sr cu e f rq ai o re i e4 u h h l e m tu t r o u l y c u s s t
论》 《 、教学系统设计》 《 、 远程教育基 础》 《 体理 、媒 论与实践》 《 、 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 《 、 学与教的基
本理论》 《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 教育技术 和《
收稿 日期 : 0 0—1 5 21 0—1
基金项 目: 全国教育科学 “ 十一五” 规划教育部重点项 目( C 0 0 8 ) D A 7 16
公告板 学习指导 习题 试卷 在 线考试 教学论坛 站内搜索 工具软件 实时交流 学 习工具 RS 阅 S订
0 5 l 0 l 5 2U 2 5
件 、 学方 法 与手 段 、 程 评 价 、 策 支 持 及 示 范 辐 教 课 政 射 等 7个方 面 进行分 析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决定着高等教育人材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依托,成为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高职学校自身改革的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势在必行。
、1.专业特点及发展现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目前专职教师48 人,教授3 名,副教授12 名,讲师15 名,其中研究生毕业有22 人;在校学生524 人。
本专业拥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实训实验室共5 个专业试验,并配备了许多先进的专用仪器、实验设备、工具及软件等,基本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可满足现阶段本专科教学需要。
2.专业建设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XX,2005 开始第一届招生179 人,我院在该专业的建设上遵照重在改革、重在建设、重在办出特色、重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 目前该专业已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较好、人材培养水平较高的专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现代计算机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材。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辟,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材。
…1、素质〔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实践科学发展观,确立实现中华民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2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
〔3 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4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5 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刍议
实 践 ,从 而 整 体 上 提 高 自己的 能力 与 素 质 。 ()鼓 励 学 生 进 行 4
参考 文献 :
【 NI 1 I安艾爱迪( ] T 中国) 服务 外包 实训基地 . f:/ w . n_ h p/ w wc i . t h t
C m /O Pe c in O /C U S S a t o
【] 8 刘泽文. 以社会 需求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 系初探【 . J ] ( 责任编辑: 苏宇嵬)
行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学生整体 能力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 , 6. 0 9 2) (
素质的提高,培 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开发类人
只有以可持续发展 的软件开发类人才为培 养 目标,才能真 工程专业教育年会论文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07 2 0.
济的快速 稳步发展 。目前软件开发遵 循的是多种有效 的软件工 建设需要——软件工程课程建设的体会【 . c 全国高校20年软件工 ] 07 程方法,从 经济学、管理学、技术与方法学等多角度进行实施。 程专业教育年会论文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07 2 0. 我们 需要以软件工程思想应 用为核心 与目标 、尊 重教学规律进
的软件开发过程对参 与人员 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 学生在学 究[ 中国成人教育,0 9( )¨ -1 . J ] 20 , 2: 6 1 { 8 习与实践过程 中养成好的工作习惯与态度 , 如细致、客观、 严谨 、 适应、主动、创造、具备法律 意识等。 五 小结
正提 高与促进 我国软件开发水平的提高,从而最终促 进 国民经
[】 5 孙艳春, 王立福, 梅宏. 软件工程本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J 计 】
算机教育,0 9 1 : 1 . 20 ,6 1 - 1 ()1 6 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当今教育专业的热门领域,其计算机科学、网络安全、数字媒体应用、数据库和分析、嵌入式系统等核心专业课程在众多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近年来,学校和教学改革研究者着力构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
首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需具备集成性和实践性。
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科的内容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嵌入式系统、网络安全、数字媒体应用、数据库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核心课程应能让学生学习到一系列有用信息,形成宽泛而深入的知识体系。
其次,核心课程应具备实践性,将课程设计改革成以实践为基础的训练形式,包括仿真、实验、分析任务等,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需具有高级性。
拥有高水平的计算机语言、软件工程、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算法设计、数据库原理等基础课程,能帮助学生全面学习和深入掌握科学知识,加强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从而获得对高专业门槛的控制能力。
最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需具备交叉性、创新性。
未来,信息与计算科学除保持现有基础核心功能外,还要发展新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软件定义网络等,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专业核心课程结合课程教学、实践与科研,以跨学科的视角来设计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实践所学知识。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完善专业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学习资源,以形成优秀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
本文探讨了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以期控制高专业标准,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发展。
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
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旨在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教育过程、提升教育效果的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
美国作为教育领域的先驱者之一,其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1、课程设置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了教育理论、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多媒体制作、在线教育等多个方面。
基础课程通常包括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以帮助学生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学习者的特点。
技术类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教育技术工具的掌握,如多媒体软件、虚拟学习环境、教育数据分析工具等。
此外,还有专门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导学生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需求,合理选择和运用技术手段来设计教学活动。
2、教学方法美国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采用项目驱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
学生通常需要参与实际的教育项目,通过解决真实的教育问题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时,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课程资源、参与讨论、提交作业等,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学生利用在线工具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3、研究方向美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向广泛且深入。
在宏观层面,研究教育技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微观层面,研究具体的技术应用效果,如移动学习设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虚拟实验室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等。
此外,还有关于学习分析、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等前沿领域的研究。
4、师资力量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师队伍通常具有多元化的背景。
既有来自教育学领域的专家,也有具备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背景的学者。
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较高的造诣,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
5、就业前景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较为广泛。
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进入学校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技术的支持与管理工作,帮助教师将技术融入教学过程。
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
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
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和技术应用的
综合性专业。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教育技术专
业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该专业的概述、专业课程、就业前
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述
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型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在教育领域
中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的能力。
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网络教育技术
等相关知识,能够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二、专业课程
1. 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等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计算机基本功。
2. 多媒体技术: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音视频处理、
图像处理等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支持。
3. 网络教育技术:了解网络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在线课程设计、远程教学技术等内容。
4. 教育心理学:深入了解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升教学效果。
5. 教育技术应用:学习如何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三、就业前景
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教育部门、软件公司、培训机构等单位都有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从事教育技术师、教育软件开发、在线教育平台运营等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的专业,学习者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该专业的学子能够在教育领域中有所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最重要旳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办学水平。
为深入做好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工作,积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旳新形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构造调整对人才培养旳新规定,特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旳指导思想和目旳1、专业建设旳指导思想以教育部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旳一系列文献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遵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旳需要,突出专业特色,以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关键,以加强学生旳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分层次地推进专业建设,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旳。
2、专业建设原则(1)积极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旳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方向;(3)发挥行业优势,建设鲜明旳特色;(4)参照示范性专业建设原则,推进示范专业旳培育;(5)努力形成合理旳课程体系,增进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3、专业建设目旳总体建设目旳:到2023年,力争建成具有鲜明特色旳、与区域经济和社会需求相适应旳省级示范(培育)专业,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关键、与职业资格证书相适应旳课程体系。
(1)建设目旳针对区域经济发展旳规定,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积极适应广东加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旳规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旳发展道路。
围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旳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承认度;在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强化实践育人、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教学团体、增强服务能力等方面加强建设,凝练专业特色,建设专业品牌。
创新专业建设理念,明确建设目旳,理清建设思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旳办学条件、一流旳师资队伍、一流旳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旳特色专业。
计算机学科教学基本情况简述
计算机学科教学基本情况简述计算机学科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来简述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
一、教学目标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等。
通过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开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处理、编程语言和算法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开发和设计计算机程序,并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会通过讲解、示范和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原理。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将通过实验、编程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评价体系计算机学科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考试、作业和项目实践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考试可以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原理的掌握程度,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项目实践则可以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基本情况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通过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学生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建设的策略分析
● 张 玲
摘要: 职业教 育是培养技 术应 用型 、 能型人 才的教 育。文章从课程规 划、 程构建、 技 课 课程 实施层 面, 分析 了进行计算机 网络专业
课程建设的方法、 略、 技术保障。 策 和
关键 词 : 程 规 划 ; 程 实施 课 课
国 外 计算 机 网 络 专 业 教 学 中 ,大 量
求, 兼顾职业针对性 和适 应性 , 努力 将市 中 , 还需借助业界的支持完善培养方案 、
场和行业 、 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融人到 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 ,完成实践性 教学 引 入 与 业 界 标 准 无 缝 对 接 的 Cso职 、 i c 职业教育教学的方案中去。 需从行业发展 环节。学校 教学 和教学管 理人 员要 与业 化认 证及 专 业化 认 证 系列授 权 培训 课 预测 、 职业分析 、 产学结合、 动态调整几个 界技术人员结合 , 同研发教学计划 。 共
的信息人才发展 战略 白皮书中称 未来 2 成要素 。 5 随着计算 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 其 课程 、 华为 3 o C m授权培训课程或者国家 年内 ,我 国主干 网的带宽 每 6个月将增 所涉及的科 学领域也越来 越宽 。如新 的 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课程 ,使学 生更 多
长一倍 ,而 网络 的价值则 以网络用户数 智能化居民小区 、 智能化办公楼宇 建立 , 的体会到企业工作 的流程 和行业 背景知 量平方 的比例增长 。信息 产业 发展实践 产生大量与 网络技术有关 的楼宇工程维 识 ,从而能够实现和 界 紧密相关 的职
作者简介 : 张玲 . 京 市职 业教 育 教 学研 究 室 。 南
教育 。
础部分 , 也是关键环节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在计算机教育中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在计算机教育中的作用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分析为了帮助初入计算机专业学科学习的新生了解这个学科,使其顺利完成学业,绝大多数高校在大一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以下简称“导论”)。
目前,导论课程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虽然不是重点课程,但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它起着引导大一新生正确认识和学习学科知识的重任。
1.1基本目标学生因为不了解整个计算机学科而需要学习,因为初入计算机专业学科而需要导学。
如果“导论”课程是大学四年主要专业(基础)课程的简洁压缩版,百科全书式的全面阐述,那么对于不具备基础知识的新生而言,不仅理解困难,而且也很难真正掌握。
考虑到大一新生专业基础知识有限,导论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是让学生通过少量的学时数的学习,初步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学术范畴、特点和概貌,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帮助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去认识和学习学科专业知识,而不在于学生具体学到了哪些专业知识,更不能成为重点课程。
1.2基本教学内容长期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一直是个有争论的问题。
我们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应该是如何认知学科,然后是如何导学。
教学内容主要以科学办学思想为基础,系统介绍在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创新人才与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如何来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如何来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学的重点是全面贯彻科学哲学的思想方法,以新历史主义的观点,首先通俗地简要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范围内的一些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然后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义、特点、历史渊源、发展变化、发展潮流等内容,系统阐述学科范型的内容,介绍如何认识整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如何学习这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学习的方式方法。
2课程建设设想由于刚入学的新生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有限,因此,只要通过18个学时使学生能够对整个计算机学科有一个正确的初步认识,而且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有兴趣地学习计算机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增加,计算机类专业在高职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难以满足目前行业的需求,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教学实践等方面探讨如何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一、课程改革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中,课程的设置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1. 引入创新创业课程在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中,可以专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这门课程可以包括创业理论、创业案例分析、创新管理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和创新管理的相关知识,为将来自主创业或者在企业中发挥创新作用打下基础。
2. 联合企业开设实践课程高职院校可以与地方企业合作,开设一些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如软件开发实训、项目管理实践等。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实际操作的技能,还能够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创新需求,为将来的创业或者就业奠定基础。
3. 强化跨学科课程设置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适当增加与计算机类专业相关的跨学科课程,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
这些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储备,有利于他们将来创新创业或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师资培养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才能够有效地传授创新创业教育知识。
师资培养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1. 参与实践项目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与实际的创新创业项目。
通过亲身参与项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实际操作,有利于他们将这些经验融入到教学中,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
2. 组织专业培训学校可以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培训班或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给教师讲授相关知识和经验。
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分析研究
表3 各个 高等院校专业必修 课程总 门数一栏表
院校 专业 必修 课 所 在 地区 总 门数 东 北 地 区 垡 北 地 东北 师范大 学 长 春 大学 北京 师范 大学 河北大 学 邯郸 师范学 院 天津 师范 大学 中国海 洋大 学
安徽 师 大学
提 出了新 的挑 战。
表2 必 修 课 程 科 目 课 程 类别 计 算机类 课程 具体科 目 离散 数学 、数据 结构 、C 言 、应用软 件知 识 、网络知识 、硬 语 件 知识 、计 算机语 言 设 计制 作课程
数字 媒体 类课程
为 了能 够 很好 的 了解 目前 高等 院 校 教育 技 术 学本 科 专 业必 修
学设 计 、学与教 的基本 原理
、
样本情况分析
为 了能够查清 我 国开设 教育 技术学 专业 的高等 院校 ,笔 者访 问 了中 国教育在 线 ( t :g c . 1 i) 考填 报志 愿参 考系统 。在 h p/ k xe .q 高 t / oc
查 询开设 教 育技术 学教 育 学类 的有2 0 0 所高 校 ,文学 类仅 有江 苏 宿 迁 学院 .教育 技术学 影视技 术方 向教育 学类 也只 有重庆 文理 学院 , 总共2 2 本科 院校 。 由于各 个高 校分 布在 不 同地 区 、不同 省份 及 0所 不 同的市 县 ,所 以选 取样 本的 时候 ,我 们采 取方位 数据 采集 。我 国
字 木 研 讨
高等院校赣盲技术掌不科专亚囊修漂穗的分析研究
● 韦海梅 黄冈师范学院教科院
基 金项 目 :黄 冈师范学 院科技研 究项 目 “ 高等院 校教 育技术 学专 业本科培 养方 案的差异 性 比较 及借 鉴”
职业技能培训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实践分析
现 代 企 业 文 化
MODERN ENT ERP S CUL URE RI E T l
NO.9, 0 9 2 2 0
( u lie N . 1 C muavt O1 ) t y 4
职业 技能培训 计算 机专业课程建设 实践分析
设想。
一
、
计算 机 专业 课程 改革 的必 要性
首先 ,传 统的教学模式 已不 能适应 当前 职业 技能培训 的新 形势 。随着社会 的发展 ,对劳 动者 的素质 提出 了更 高的要求 。 职业技能 培训计算机课程模式 还停 留在 比较 落后的状态 :教材 与师 资专 业程度不够 ,学 习评 价模式单一 等 ,这些不但严重地 扼杀 了学 生学习 的积极性 ,而且 已严重地 阻碍了学生综合竞争 能 力 的形 成 。 其次 ,职业技能培训计算 机专业课程逐 渐被冠以 “ 低层次 化” 。随着职业教 育 的逐 渐 的被 重视 ,职业技 能培训 的 “ 实用 性 ”理念 日渐强化 ,专业课 程的改革 和实施如火如荼 ,但没有 走职 教的怪圈 ,具体表 现为 :其一 ,增加 了专业实训课程 的课 时,但 实训 内容 的安排无针 对性和无法 进行量化考核 ,只是简 单地重复性操作 ;其二 ,计算机课程仅体现 了 “ 应用性 ” ,而忽 视了 “ 时代性” ,如有些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平 台还 停 留在Wi9 ,教学使 用软件 的版本 明显 陈 旧等 ;其 三 ,教师 n8 少有进 修 、观摩等学 习的机会 ,计算机 教师闭 门造车 ,不仅提 高少 ,见识少 , 自我 主动接受新知识 的能力也低 ;其 四 ,中职 计算机课程改革缺乏导 向,中职计算 机教 育教学研究不成系统 , 基 本 是 以 自发 的形 式 或 经验 式 的 总结 。 因此 ,在这样 的现 实背景下 ,职业 技能培训学校进行 计算 机课 程模式 的改革很有 必要性 ,在 职教大发展 的形 势下 ,抓住 机遇 ,及时进行计算 机课程的改革 和探索 ,在学生素质 大幅度 滑坡 的现状 下 ,迎难 而上 ,逐渐 改变计算 机课 程 “ 低层 次化 ” 和混乱 的局面 ,重新建构 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
计算机类专业离散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计算机类专业离散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离散数学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改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离散数学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包括教材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首先,离散数学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建设首要关注教材内容的优化。
当前的离散数学教材普遍存在内容过于抽象难懂、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更加符合实际应用和学生兴趣的教材。
可以引入一些具体的案例,结合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将离散数学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离散数学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建设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离散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讲授方式往往过于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
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利用实例、动画、演示等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离散数学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建设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的教学评价普遍以考试成绩为主导,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离散数学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是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当然,离散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建设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在当今新技术教育领域下能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教育技术学科课程教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者、管理工作者、制作人员等。
在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计算机类课程开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要求,结合目前大部分教育技术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实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_
教言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对我国的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教育技术的发展并不完善,也存在不少问题。
对于在校的学生,不少人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就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在教育技术的教育方面可以友教育学的人员来替代,在其技术方面可以由计算机方面的人来替代,这样教育技术就失去了自己的专业特色[1]。
事实上,教育技术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它正是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
只有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得到全面而长远的发展。
1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共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2],且开设的计算机类相关课程也有所不同。
全国共有50所高校拥有教育技术学硕士点。
早期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处在探索中缓慢前行的,计算机类课程中关于必修课、选修课以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相对不太合理,还有课程内容陈旧、相对单一的一系列问题,对于课程课时安排上也不够完善,这造成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甚至造成学习起来吃力,困难,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形成。
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建设方面
由于硕士研究生来自不同省份的不同本科院校,
所学课程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计算机类相关课程的掌握水平不一,这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计算机类相关课程体系的构建造成了很大难题[3]。
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点开设的主要计算机类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概念、Internet技术基础等,从这些主要课程可以看出,虽然开设的课程满足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要求,但理论相对较多,实践相对较少。
学习是为了学以致用,理论教学若脱离了实践的联系,停留在空洞的说教式教学上,造成学生不知道如何应用学到的知识,以至于没有学习积极性。
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信息化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促进教育信息化,最优化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层出不穷,各类教育软件也被开发出来,教育与信息技术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定位越来越重要,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相对中小学来说是比较开放的,高校可以自己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以体现专业特色和培养出学校理想的专业人才。
但一直以来,大部分高校也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并没有得到理想化的培养效果。
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和社会发生联系的纽带,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培养目标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重理论轻实践。
教育学专业属文理兼招的综合性专业,实践性很强。
但在教学中理论讲授课程总是比实践课程少,学生们都停留在课堂的理论探讨中,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只有理论知识的堆积,而没有经验总结,只能总结别人的经验,不能讲计算机类课程所学内容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开发出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的优秀平台或软件。
重结论轻创造。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有人认为它搞计算机不如计算机专业,搞教育不如师范类专业,一些教师也是计算机专业的
技术人才,或者是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型人才,对教育技术学的培养目标也存在模糊认识。
高校培养模式的本质就在于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
重结论的课程设置模式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固定目标,没有与时俱进。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但教师对大学这座象牙塔以外的社会了解不多,接轨很少。
教师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自我修养来设计课程目标。
学校的培养目标一直以来都有些落后于社会的现实目标,因此学生和教师都很迷茫,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差距过大。
课程建设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教学观念滞后
在现实教学中,老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是被动方。
这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设立目的是相背离的。
知识是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
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
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
它可以是关于理论的,也可以是关于实践的。
被动的接受学习是
无法获得实践知识的,只有真正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大学生变消极的知识接受者为获得知识的主动方。
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我们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师,都只有硕士学位,达到国家的高校教师基本都具有博士学位。
而且我们的任课教师相当一部分是从计算机专业、物理学专业、数学专业等转行过来的,真正从教育技术学科班出身的很少。
脱离现实社会需求
人才的培养应当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定,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培养目标不能是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应当是从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虽然教育不可能完全围绕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开展,但基本思路和要求不能与社会脱节,牢牢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利用各种技术与资源培养出可在教育部门、教育产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从事信息技
术与教育应用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管理、培训、学科教学以及信息化环境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课程建设改善措施
明确相关计算机类课程在教育技术学科中的重要性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术参与教育过程,改变了整个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
教育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离不开计算机基础的支撑。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为主,由此影响到教育中信息
的传播和教育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因此,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应当以教育技术理论、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三大脉络构建,形成完善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
其中,计算机技术课程应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使用人才
教育技术专业主要以培养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为目的,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满足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
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环节的课程建设,尽量多设置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建立能力与实践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社会上,多于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实习,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常规,敢于提出新的思路,以培养出信息技术反面专门人才,以培养出教育领域教学专门人才,以培养精通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为基础的教育目标。
树立研究性教育观念,尊重主题的个性化参与、体验和理解,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师资力量直接决定这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针对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学历层次低,科班出身比例小的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改善:
(1)与学生交流,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对教学过程进行改善。
(2)通过自身内部人员进修、继续教育的形式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学历和职称;
(3)引进业界优秀人才进行研讨会,交流学习,引进学科带头人,带动整个专业的发展。
3结束语
教育技术学科是一个理论是实践并重的学科,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这将直接影响到专业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毕业生就业方向。
只有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结构,重视计算机类相关知识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能力,才能促进学科建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