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油〔2015〕374号 中国石化井控管理规定
作业井控管理规定

作业井控管理规定附件2中国⽯油天然⽓集团公司⽯油与天然⽓井下作业井控规定⽬录第⼀章总则第⼆章设计的井控要求第三章井控装备第四章作业过程的井控要求第五章防⽕、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体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第六章井控培训第七章井控管理第⼋章附则附录:1. 推荐井控装置及节流压井管汇组合图2. 集团公司井下作业井喷失控事故报告信息收集表第⼀章总则第⼀条为做好井下作业井控⼯作,有效地预防井喷、井喷失控和井喷着⽕、爆炸事故的发⽣,保证⼈⾝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资源,特制定本规定。
第⼆条各油⽓⽥应⾼度重视井控⼯作,必须牢固树⽴“以⼈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预防为主”⽅针。
第三条井下作业井控⼯作是⼀项要求严密的系统⼯程,涉及各管理(勘探)局、油(⽓)⽥公司的勘探开发、设计、施⼯单位、技术监督、安全、环保、装备、物资、培训等部门,各有关单位必须⾼度重视,各项⼯作要有组织地协调进⾏。
第四条利⽤井下作业设备进⾏钻井(含侧钻和加深钻井)的井控要求,均执⾏《⽯油与天然⽓钻井井控规定》。
第五条井下作业井控⼯作的内容包括:设计的井控要求,井控装备,作业过程的井控⼯作,防⽕、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体的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井控培训及井控管理制度等六个⽅⾯。
第六条本规定适⽤于中国⽯油天然⽓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陆上⽯油与天然⽓井的试油(⽓)、射孔、⼩修、⼤修、增产增注措施等井下作业施⼯。
第⼆章设计的井控要求第七条井下作业的地质设计、⼯程设计、施⼯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或明确的井控设计。
第⼋条地质设计(送修书或地质⽅案)中应提供井⾝结构、套管钢级、壁厚、尺⼨、⽔泥返⾼及固井质量等资料,提供本井产层的性质(油、⽓、⽔)、本井或邻井⽬前地层压⼒或原始地层压⼒、油⽓⽐、注⽔注汽区域的注⽔注汽压⼒、与邻井地层连通情况、地层流体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体含量,以及与井控有关的提⽰。
第九条⼯程设计中应提供⽬前井下地层情况、套管的技术状况,必要时查阅钻井井史,参考钻井时钻井液密度,明确压井液的类型、性能和压井要求等,提供施⼯压⼒参数、施⼯所需的井⼝、井控装备组合的压⼒等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word文档).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2011年1月1日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井控管理,严防井喷失控、H2S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现、保护和利用油气资源,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石油行业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标准与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井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井位选址、地质与工程设计、设备配套、安装维修、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现场管理等各项工作,需要计划、财务、设计、地质、生产、工程、装备、监督、培训、安全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井控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井控”是指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油气井、注水(气)井的控制与管理,包括钻井、测井、录井、测试、注水(气)、井下作业、正常生产井管理和报废井弃置处理等各生产环节。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三高”是指具有高产、高压、高含H2S特征的井。
其中,“高产”是指天然气无阻流量达100×104m3/d及以上;“高压”是指地层压力达70MPa及以上;“高含H2S”是指地层气体介质H2S含量达1000ppm及以上。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国内陆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井控管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井控管理应依据海上井控管理特殊要求,在本规定基础上修订完善执行;陆上CO2气体、非常规天然气等勘探开发井控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井控管理基本制度第六条井控分级管理制度。
总部及油田企业(单位)均应成立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井控工作。
(一)集团公司成立井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股份公司总裁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油田企业的副总经理和高级副总裁担任,成员由石油工程管理部、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安全环保局、物资装备部、生产经营管理部、发展计划部、集团(股份)财务部和人事部等部门领导组成。
(二)集团公司井控工作领导小组综合管理与监督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局,负责集团公司井控日常综合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

井喷应急管理制度 井控持证上岗制度
较大变化(增加“三高”)
钻开油气层的审批制度
井控设备安装、调试与 维护制度
钻(射)开油气层审批 (确认)制度
井控设备管理制度
较大变化(增加“三高”) 变化较大,定期报废
二、06版与10版对比分析
(三)完全废除制度(1项)
1.制度名称: 防火防爆、防硫化氢中毒制度
• 通用组:郝志强、张之悦;钻井组:雷鸣、解兰宏、范文星、钟建明
• 试油组:曹登泉、王文刚、李伟、赵志超;生产组:安晓兵、任勇
• 初稿完成后:上海会议讨论→挂网征求意见→成都专家论证
•
→最终修订完善→正式行文下达
一、井控管理规定基本构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
4.主要增加内容:交叉作业或联合作业现场,应成立
•
现场井控领导小组,主要作业单位为组长
三、新《规定》条文解读
第二章 井控管理基本制度
• 第七条 井控工作责任制度
• 井控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及 成员部门均负有井控工作责任。(包括3层意思)
• (一)集团公司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部门职责。
(四)增补基本制度(4项) 1.专业检验维修机构管理制度 2.井控设计管理制度 3.甲方监督管理制度 4.井控装置现场安装、调试与维护制度
• 说明:1.此4部分为本次交流的重中之重
•
2.其它条款也有实质性的增加内容
三、新《规定》条文解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探开发过程井控管理,严防井喷失控、 H2S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保护环境, 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现、保护和利用油气资源,依据国家安全生 产有关法律法规、石油行业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标准与制度,特 制定本规定。
基层单位(钻井队)检查细则

2
2 3
3
1
3
GB/T31033-2014《石油天然气井井控技术规范》5.10,5.11,5.12闸阀应编号挂牌并 标注开、关状态。压力表检测合格并开关正确,转弯处、出口处固定牢靠;配备点火 装置等。井控管汇(压井管汇、节流管汇、防喷、放喷管线)内防喷管线平直,长度 4.15 井控管汇 大于7m必须固定;压力级别与防喷器一致,管汇闸门手轮齐全、灵活好用,开关状态 与挂牌一致、正确。安装大小量程压力表,大量程压力表闸门处于开位。压力表有控 制闸门和检验合格证。转弯处、上罐处固定牢靠,不小于120度。应安装反循环压井管 线,管线表面无明显的龟裂和弯扁,固定牢固,试压合格。 行业标准SY/T5964-2006《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3.5.4放喷管线至 少有两条,通径不小于78mm,出口距离井口不小于75m,含硫井不小于100m,距各种设 4.16 放喷管线 施不小于50m,转弯处应用角度不小于120º预制铸(锻)钢弯头。不允许有活接头连接 和在现场进行焊接连接,每隔10-15m采用水泥基墩或地脚螺栓固定,悬空处要支撑, 出口采用双基墩固定,固定基墩长、宽、高尺寸应为0.8m*0.8m*1.0m。放喷管线密封 行业标准SY/T5964-2006《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4.远程控制台气源 压力0.65-0.8MPa,检查远程控制台的压力控制器和液气开关分别控制电动泵和气泵当 泵的输出压力达21±0.7MPa时应自动停泵,并在系统压力降至18.5MPa±0.3MPa时自动 启动,在储能器压力为21MPa时,环形防喷器调压阀出口压力为10.5MPa。控制系统(远 控房、司控台、节流箱)远控房专线供电;储能器压力18.5~21MPa;环形压力 4.17 控制系统 10.5MPa;管汇压力10.5MPa;气源压力0.65~0.8MPa。待命工况时,下油标尺油面 100-150mm;液压管线、气管线排列整齐,无渗漏;电泵、气泵工作正常,储能器压力 总阀、各钢瓶并联阀在开位。留有一组液压管线接口。全封、剪切闸板有限位装置。 司钻控制台放在司钻便于操作的位置,固定牢固,管线、阀件连接牢固,密封良好。 节控箱换向阀灵活好用,压力表显示正确,气泵工作正常,油、气路连接牢固、密封 液气分离器并至少三角固定;内径不 GB/T 31033-2014《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第5.14条排液管线悬空长度超过6m 小于1200mm,进液管线内径不小于 米时应支撑固定,出口必须固定。行业标准SY5974-2014《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 4.18 108mm,排气管线内径不小于203mm, 技术规程》排气管线按设计通径配置,出口处固定并配置点火设备。GB/T 31033-2014 10-15米按要求固定;安全阀、压力 《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5.14 d)排液管线接至循环罐上的振动筛前的分配 表完好有效定期校验。 箱上,悬空长度超过6m米时应支撑固定,不应将管口埋于箱内液体中,出口处固定牢 循环加重、液面监测、除气系统:钻 1.液面报警装置安装位置是否合适;2.工作是否正常;3.液面报警装置溢流、井漏报 4.19 井液密度符合设计;除气器安装规范 警设定阈限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按各地区公司细则要求)。 、能正常使用。 安装防喷器/ 钻机刹车联动防提安全 GB/T31033-2014《石油天然气井井控技术规范》5.3半封闸板防喷器液控管线上宜安装 4.20 装置 ( 钻机防提断装置),工作正常 防喷器/ 钻机刹车联动防提安全装置。 (每次使用后确认是否可靠)
基层队(录井队)检查细则

1.HSE基础管理(12分)
序号
1.1
检查内容
岗位人员熟悉本岗位HSE职责。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测录井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运行控制一般要求,员工应落实岗位职责。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禁令》(中石化油工安[2014]263号)测(录)井 专业安全生产禁令。1.严禁在禁烟区吸烟、在岗饮酒、酒后上岗。2.严禁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 。3.严禁含硫化氢作业不按规定配备和使用防护设施。4.严禁在通风不良的空间内明火取暖。 5.严禁未按电气安全规定安装、操作、使用、维修和拆除电气设备和电动工具。6.严禁不开作 业许可证进行工业用火、临时用电作业。7.严禁放射源、民爆物品监护人员及值班人员擅离岗 位。8.严禁测(录)井作业违反井控管理规定。9.严禁测井现场装卸放射源作业不按规定封盖 井口。10.严禁违反规定采购、运输、装卸、贮存、使用、废弃或销毁放射源、民爆物品。11. 严禁雷电天气进行电缆射孔作业。12.严禁设备在未切断动力源的情况下进行安装、拆卸和检 维修作业。 岗位职工应熟悉本岗位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从专业HSE应知应会试题随机抽考,满分100 分,80分为合格。
分值 扣分
2
4.2* 涉及的作业许可管理及视频监控。
3
4.3
仪器房、值班房摆放。
1
4.4
4.5 4.6 4.7 4.8
线路架设符合要求。接地线安装牢固。 SY6348-2010《录井作业安全规程》5.3.1录井仪器房、值班房应架设专用电力线路。5.3.2录 供电线、开关、熔断器、漏电保护器, 井仪器房、值班房和宿舍房接地线桩应打人地下不小于 0.5m,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 。 灵敏、可靠。 5.3.3用电设备应根据功率大小,正确选用供电线、开关、熔断器、漏电保护器。 SY6348-2010《录井作业安全规程》5.3.4 井场防爆区域的电器设备应使用防爆器件。防爆风 防爆风机安装符合要求。 机放置距仪器值班房大于30米的安全地带,防爆风带连接端密封良好,风带无破损、漏气,风 道畅通。 SY6348-2010《录井作业安全规程》6.2.2.5 烷烃样气瓶应摆放在通风阴凉处,周围无杂物, 烷烃样气瓶,摆放符合要求。 远离热源。 SY6348-2010《录井作业安全规程》6.2.4 安全门应定期检查、保养,保持开启灵活,密封良 综合录井仪器房安全门。 好。 中石化油工安〔2016〕51号《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HSE目视化管理规定》 仪器房、值班房设置相关的安全标示牌 3.3.8依据工作安全分析(JSA),在存在风险部位设置相对应的安全标示牌,如:禁止烟火、 。 当心触电、必须戴防护手套等。
采油采气井井控安全技术管理规定(4篇)

采油采气井井控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采油采气井井控工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提高生产效益,保护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采油采气井井控工作。
第三条采油采气井井控工作是指对采油采气井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控,确保实现安全、高效的采油采气作业。
第四条井控工作职责由井控中心负责,由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
第五条井控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井控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证工作的安全、规范进行。
第七条采油采气井井控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单位的相关安全规定,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第八条采油采气井井控工作必须符合环保要求,控制环境污染。
第九条采油采气井井控工作必须遵守生产计划要求,保持产能稳定。
第二章井控系统的管理第十条井控中心必须具备连续、稳定、可靠的井控系统。
第十一条井控系统必须能监测井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第十二条井控系统必须能及时接收、传递、处理生产数据。
第十三条井控系统必须具备报警功能,能及时发出警示信号。
第十四条井控中心必须配备专业的井控人员,24小时值班,能够随时处理井下突发情况。
第十五条井控中心必须定期对井控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井控中心必须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第十七条井控中心必须定期对井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十八条井控中心必须对井控系统的使用日志进行记录和归档,方便对工作情况的追溯和查询。
第三章井控工作的具体要求第十九条采油采气井井控工作必须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第二十条采油采气井井控工作必须定期对井下设备进行巡检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第二十一条采油采气井井控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生产计划,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二十二条采油采气井井控工作必须按照环保要求进行作业,控制环境污染。
第二十三条采油采气井井控工作必须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安全操作,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有效地预防井喷、井喷失控和井喷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各油气田应高度重视井控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第三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是一项要求严密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管理勘探局、油气田公司的勘探开发、设计、施工单位、技术监督、安全、环保、装备、物资、培训等部门,各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要有组织地协调进行;第四条利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钻井含侧钻和加深钻井的井控要求,均执行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第五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的内容包括:设计的井控要求,井控装备,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井控培训及井控管理制度等六个方面;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陆上石油与天然气井的试油气、射孔、小修、大修、增产增注措施等井下作业施工;第二章设计的井控要求第七条井下作业的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或明确的井控设计;第八条地质设计送修书或地质方案中应提供井身结构、套管钢级、壁厚、尺寸、水泥返高及固井质量等资料,提供本井产层的性质油、气、水、本井或邻井目前地层压力或原始地层压力、油气比、注水注汽区域的注水注汽压力、与邻井地层连通情况、地层流体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以及与井控有关的提示;第九条工程设计中应提供目前井下地层情况、套管的技术状况,必要时查阅钻井井史,参考钻井时钻井液密度,明确压井液的类型、性能和压井要求等,提供施工压力参数、施工所需的井口、井控装备组合的压力等级;提示本井和邻井在生产及历次施工作业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情况;压井液密度的确定应以钻井资料显示最高地层压力系数或实测地层压力为基准,再加一个附加值;附加值可选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确定:一油水井为-0.1g/cm3;气井为-0.15 g/cm3二油水井为-;气井为-MPa具体选择附加值时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大小、油气水层的埋藏深度、钻井时的钻井液密度、井控装置等;第十条施工单位应依据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做出施工设计,必要时应查阅钻井及修井井史等资料和有关技术要求,施工单位要按工程设计提出的压井液、泥浆加重材料及处理剂的储备要求进行选配和储备,并在施工设计中细化各项井控措施;第十一条工程设计单位应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含硫油气田探井井口周围3km、生产井井口周围2km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压电线和水资源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查,并在工程设计中标注说明和提出相应的防范要求;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复核,并制定具体的预防和应急措施;第十二条新井老井补层、高温高压井、气井、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井、大修井、压裂酸化措施井的施工作业必须安装防喷器、放喷管线及压井管线,其它情况是否安装防喷器、放喷管线及压井管线,应在各油田实施细则中明确;第十三条设计完毕后,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未经审批同意不准施工;第三章井控装备第十四条井控装备包括防喷器、射孔防喷器闸门及防喷管、简易防喷装置、采油气树、内防喷工具、防喷器控制台、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及相匹配的闸门等;第十五条含硫地区井控装置选用材质应符合行业标准SY/T 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的规定;第十六条防喷器的选择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防喷器压力等级的选用,原则上应不小于施工层位目前最高地层压力和所使用套管抗内压强度以及套管四通额定工作压力三者中最小者;二防喷器组合的选定应根据各油田的具体情况,参考推荐的附图进行选择;三特殊情况下不装防喷器的井,必须在作业现场配备简易防喷装置和内防喷工具及配件,做到能随时抢装到位,及时控制井口;第十七条压井管汇、节流管汇及阀门等的压力级别和组合形式要与防喷器压力级别和组合形式相匹配,其整体配置按各油田的具体情况并参考推荐的附图进行选择;第十八条井控装备在井控车间的试压与检验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井控装备、井控工具要实行专业化管理,由井控车间站负责井控装备和工具的站内检查验、修理、试压,并负责现场技术服务;所有井控装备都要建档并出具检验合格证;二在井控车间站内,应对防喷器、防喷器控制台、射孔闸门等按标准进行试压检验;三井控车间应取得相应的资质;第十九条现场井控装备的安装、试压和检验按各油田实施细则规定执行;第二十条放喷管线安装在当地季节风的下风方向,接出井口30m 以远,高压气井放喷管线接出井口50m以远,通径不小于50mm,放喷闸门距井口3m以远,压力表接在内控管线与放喷闸门之间,放喷管线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转弯时,转弯处要用锻造钢制弯头,每隔10m-15m填充式基墩或标准地锚固定;出口及转弯处前后均固定;压井管线安装在当地季节风的上风方向;第二十一条井控装备在使用中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防喷器、防喷器控制台等在使用过程中,井下作业队要指定专人负责检查与保养并做好记录,保证井控装备处于完好状态;二油管传输射孔、排液、求产等工况,必须安装采油树,严禁将防喷器当作采油树使用;三在不连续作业时,必须关闭井控装置;四严禁在未打开闸板防喷器的情况下进行起下管柱作业;五液压防喷器的控制手柄都应标识,不准随意扳动;第二十二条采油树的保养与使用应按以下要求执行:施工时拆卸的采油树部件要清洗、保养完好备用;当油管挂坐入大四通后应将顶丝全部顶紧;双闸门采油树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外闸门,有两个总闸门时先用上闸门,下闸门保持全开状态;对高压油气井和出砂井不得用闸门控制放喷,应采用针型阀或油嘴放喷;第二十三条所有井控装备及配件必须是经集团公司认可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第四章作业过程的井控要求第二十四条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主要是指在作业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使用井控装备和工具,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快速安全控制井口,防止发生井喷、井喷失控、着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第二十五条井下作业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对在地质、工程和施工设计中提出的有关井控方面的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向全队职工进行交底,明确作业班组各岗位分工,并按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井控装备及工具;二对施工现场已安装的井控装备在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查、试压合格,使之处于完好状态;三施工现场使用的放喷管线、节流及压井管汇必须符合使用规定,并安装固定试压合格;四施工现场应备足满足设计要求的压井液或泥浆加重材料及处理剂;五钻台上或井口边应备有能连接井内管柱的旋塞或简易防喷装置作为备用内、外防喷工具;六建立开工前井控验收制度,对于高危地区居民区、市区、工厂、学校、人口稠密区、加油站、江河湖泊等、气井、高温高压井、含有毒有害气体井、射孔补孔井及压裂酸化井等开工前必须经双方有关部门验收,达到井控要求后方可施工;第二十六条现场井控工作要以班组为主,按不同工况进行防喷演习;第二十七条及时发现溢流是井控技术的关键环节,在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井口,以便及时发现溢流;第二十八条发现溢流后要及时发出信号信号统一为:报警信号为一长鸣笛,关井信号为两短鸣笛,解除信号为三短鸣笛,关井时,要按正确的关井方法及时关井或装好井口,其关井最高压力不得超过井控装备额定工作压力、套管实际允许的抗内压强度两者中的最小值;第二十九条压井施工时,必须严格按施工设计要求和压井作业标准进行压井施工,压井后如需观察,观察后要用原性能压井液循环一周以上,然后进行下一步施工;第三十条拆井口前要测油管、套管压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实施压井,确定无异常方可拆井口,并及时安装防喷器;第三十一条射孔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各油田应根据本油田的实际情况,确定射孔方式,即常规电缆射孔、油管传输射孔、过油管射孔;一常规电缆射孔应按以下要求执行:1.射孔前应根据设计中提供的压井液及压井方法进行压井,压井后方可进行电缆射孔;2.射孔前要按标准安装防喷器或射孔闸门、放喷管线及压井管线;3.射孔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观察井口显示情况,若液面不在井口,应及时向井筒内灌入同样性能的压井液,保持井筒内静液柱压力不变;4.射孔过程中发生溢流时,应停止射孔,及时起出枪身,来不及起出射孔枪时,应剪断电缆,迅速关闭射孔闸门或防喷器;5.射孔结束后,要有专人负责观察井口显示情况,确定无异常时,才能卸掉射孔闸门进行下一步施工作业;二油管传输射孔、过油管射孔应按以下要求执行:1.采油气树井口压力级别要与地层压力相匹配;2.采油气树井口上井安装前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3.采油气树井口现场安装后要整体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射孔作业;4.射孔后起管柱前应根据测压数据或井口压力情况确定压井液密度和压井方法进行压井,确保起管柱过程中井筒内压力平衡;第三十二条诱喷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在抽汲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抽汲工具,装好防喷管、防喷盒;二发现抽喷预兆后应及时将抽子提出,快速关闭闸门;三预计为气层的井不应进行抽吸作业;四用连续油管进行气举排液、替喷等项目作业时,必须装好连续油管防喷器组;第三十三条起下管柱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在起下封隔器等大直径工具时,应控制起下钻速度,防止产生抽汲或压力激动;二在起管柱过程中,应及时向井内补灌压井液,保持液柱压力平衡;三起下管柱作业出现溢流时,应立即抢关井;经压井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四起下管柱过程中,要有防止井内管柱顶出的措施,以免增加井喷处理难度;第三十四条冲砂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冲砂作业要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压井液进行施工;二冲开被埋的地层时应保持循环正常,当发现出口排量大于进口排量时,及时压井后再进行下步施工;三施工中井口应座好自封封井器和防喷器;第三十五条钻磨作业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钻磨水泥塞、桥塞、封隔器等施工作业所用压井液性能要与封闭地层前所用压井液性能相一致;二钻磨完成后要充分循环洗井至~2个循环周,停泵观察至少30分钟,井口无溢流时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作业;三施工中井口应座好自封封井器和防喷器;第三十六条出现不连续作业、设备熄火或井口无人等情况时必须关闭井控装置或装好井口;第三十七条测试、替喷及压裂酸化后施工作业等的井控要求各油田应根据本油田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第五章防火、防爆、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第三十八条井场设备的布局要考虑防火的安全要求,标定井场内的施工区域并严禁烟火;在森林、苇田、草地、采油气场站等地进行井下作业时,应设置隔离带或隔离墙;值班房、发电房、锅炉房等应在井场盛行季节风的上风处,距井口不小于30m,且相互间距不小于20m,井场内应设置明显的风向标和防火防爆安全标志;若需动火,应执行SY/T 5858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中的安全规定;第三十九条井场电器设备、照明器具及输电线路的安装应符合SY5727井下作业井场用电安全要求、SY5225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和SY/T6023石油井下作业安全生产检查规定等标准要求;井场必须按消防规定备齐消防器材并定岗、定人、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第四十条在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井进行井下作业施工时,应严格执行SY/T 6137-2005含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的推荐作法、SY/T 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和SY/T 6277-2005含硫化氢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标准;第四十一条各单位应根据本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井喷应急预案,对含硫等有毒有害油气井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参考SY/T 6610-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的有关规定;第四十二条各单位应根据本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关井程序和相应的措施;第四十三条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负责现场抢险指挥;同时配合地方政府,紧急疏散井场附近的群众,防止人员伤亡;第六章井控培训第四十四条各油气田应在经集团公司认证的井控培训单位进行相关人员的取证和换证的培训工作;第四十五条各油气田必须对从事井下作业地质设计、工程设计、施工设计及井控管理、现场施工、现场监督等人员进行井控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要求培训岗位如下:一油气田的井下作业现场管理人员、设计人员、作业监督人员;二井下作业公司及下属分公司主管生产、安全、技术的领导、机关从事一线生产指挥人员、井控车间技术干部;三井下作业队的主要生产骨干副班长以上;第四十六条井控培训应按以下要求执行:一对工人的培训,重点是预防井喷,及时发现溢流,正确快速实施关井操作程序及时关井或抢装井控工具,掌握井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二对井下作业队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正确判断溢流,正确关井,按要求迅速建立井内平衡,能正确判断井控装备故障,及时处理井喷事故;三对井控车间技术人员、现场服务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掌握井控装备的结构、原理,会安装、调试,能正确判断和排除故障;四对井下作业公司经理、主管领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二、三线从事现场技术管理的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是井控工作的全面监督管理,井控各项规定和规章制度的落实,井喷事故的紧急处理与组织协调等;五对预防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培训,按SY/T 6137-2005含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的推荐作法的相关内容执行;第四十七条对井控操作持证者,每两年由井控培训中心复培一次,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取消不发放井控操作证;第七章井控管理第四十八条应建立井控分级责任制度,内容包括:一各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应分别成立井控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主管生产和技术工作的局公司领导是井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由第一责任人担任组长;双方领导小组共同负责组织贯彻执行井控规定,制定和修订井控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井控工作;二各采油厂作业区、井下作业公司工程技术处、井下作业分公司、作业施工队、井控车间站应相应成立井控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井控工作;三井下作业公司工程技术处配备有专兼职井控技术和管理人员;四各级负责人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应恪尽职守,做到职、权、责明确到位;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与市场部和油气田公司上级主管部门每年联合组织一次井控工作大检查,各油气田每半年联合组织一次井控工作大检查,各井下作业公司工程技术处对本单位下属作业队,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井控工作检查,井下作业队每天要进行井控工作检查;第四十九条应持证人员经培训考核取得井控操作合格证后方可上岗;第五十条井控装置的安装、检修、现场服务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井控车间站应按以下要求执行:1.负责井控装置的建档、配套、维修、试压、回收、检验、巡检服务;2.建立保养维修责任制、巡检回访制、定期回收检验制等各项管理制度;3.在监督、巡检中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井控装备存在的问题,确保井控装备随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4.每月的井控装备使用动态、巡检报告等应及时逐级上报井下作业公司主管部门;二作业队应定岗、定人、定时对井控装置、工具进行检查、保养,并认真填写运转、保养和检查记录;第五十一条井下作业队必须根据作业内容定期进行不同工况下的防喷演习,并做好防喷演习讲评和记录工作;演习记录包括:班组、日期和时间、工况、演习速度、参加人员、存在问题、讲评等;第五十二条作业队干部应坚持24小时值班,并作好值班记录;值班干部应监督检查各岗位井控措施执行、落实制度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第五十三条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井喷事故分级1. 一级井喷事故Ⅰ级海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造成超标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或窜入地下矿产采掘坑道;发生井喷并伴有油气爆炸、着火,严重危及现场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 二级井喷事故Ⅱ级海上油气井发生井喷;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含超标有毒有害气体的油气井发生井喷;井内大量喷出流体造成对江河、湖泊、海洋和环境造成灾难性污染;3. 三级井喷事故Ⅲ级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经过积极采取压井措施,在24小时内仍未建立井筒压力平衡,集团公司直属企业难以短时间内完成事故处理的井喷事故;4. 四级井喷事故Ⅳ级发生一般性井喷,集团公司直属企业能在24小时内建立井筒压力平衡的井喷事故;••二井喷事故报告要求1. 事故单位发生井喷事故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向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汇报,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接到事故报警后,初步评估确定事故级别为Ⅰ级、Ⅱ级井喷事故时,在启动本企业相应应急预案的同时,在2小时内以快报形式上报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油气田公司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情况紧急时,发生险情的单位可越级直接向上级单位报告;油气田公司应根据法规和当地政府规定,在第一时间立即向属地政府部门报告;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接收企业Ⅰ级、Ⅱ级井控事故信息,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审查后,立即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做出报告;2. 发生Ⅲ级井控事故时,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在接到报警后,在启动本单位相关应急预案的同时,24小时内上报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油气田公司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3. 发生Ⅳ级井喷事故,发生事故的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启动本单位相应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救援处理;三发生井喷或井喷失控事故后应有专人收集资料,资料要准确; ••四发生井喷后,随时保持各级通信联络畅通无阻,并有专人值班; ••五各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在每月10日前以书面形式向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与市场部汇报上一月度井喷事故包括Ⅳ级井喷事故处理情况及事故报告;汇报实行零报告制度,对汇报不及时或隐瞒井喷事故的,将追究责任;六井喷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以附录2内容向集团公司汇报,首先以表一快报内容进行汇报,以便集团公司领导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现场情况,然后再以表二续报内容进行汇报,使集团公司领导及时掌握现场抢险救援情况;第五十四条井控例会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作业队每周召开一次由队长主持的以井控为主的安全会议;每天班前、班后会上,值班干部或班长必须布置井控工作任务,检查讲评本班组井控工作;图1 图2 图3图4 图5 图6图7 图8 图9环形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套管头四 通环形防喷器双闸板防喷器四 通套管头套管头单闸板防喷器四 通单闸板防喷器环形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四 通双闸板防喷器套管头套管头环形防喷器套管头套管头单闸板防喷器双闸板防喷器四 通环形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套管头单闸板防喷器四 通图10图13图14止回阀远程压井管线远程泵连接处止回阀远程压井管线远程泵连接处附录2 集团公司井下作业井喷失控事故信息收集表快报附录2 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喷失控事故报告信息收集表续报。
采油采气井井控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采油采气井井控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油气生产过程中的井控技术管理,防止井喷失控、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发生,保证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依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试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国石化依法登记区域内,采油采气井〔注入井〕日常生产、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及长停井、废弃井的井控技术管理。
第三条油田企业应成立相应的采油采气井井控技术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井控技术管理部门和职责,完善各级管理制度。
第四条采油采气井井控技术管理涉及方案制定、井控设备、生产组织、现场施工等工作,各级技术和管理部门要分头把关,互相配合,共同做好井控工作。
第二章井控装置要求第五条采油采气井井控装置主要包括井口装置及采油〔气〕树、封井器、防喷盒、内防喷装置、防喷管、放喷管线、相匹配的闸门,以及海上、高压气井用安全阀、井下管串、井口监控装置、地面控制盘等。
第六条选用的井控装置应选择中国石化一级网络供应商或油田二级网络供应商采购,并由油田企业验收合格。
第七条井控装置的选择〔一〕井口装置、采油〔气〕树、防喷器压力等级的选择,应依地层压力或注入压力为主,同时合计流体性质、环境温度及作业措施最高井口压力。
〔二〕注蒸汽井井口装置的制定选择,应符合SY/T5328-1996的技术要求;其它生产井的井口装置及采油〔气〕树的安装、操作,应符合SY/T5127-2002中第4、10章的规定。
第八条井控装置应定期进行腐蚀状况、配件完整性及灵活性、密封性等方面的专项检查和修理保养,并做好记录。
〔一〕采油井、长停井至少半年检查1次。
〔二〕注入井至少3个月检查1次。
〔三〕采气井至少2个月检查1次。
〔四〕高压气井、含有毒有害物质生产井至少1个月检查1次。
〔五〕废弃井至少1年检查1次。
第九条钻井完井交井、作业完井交井、探井转开发井的井控装置,应依据本规定编制的井控制定要求进行交接井。
第三章采油井井控要求第十条采油井的开井、关井、日常管理及一般性维护措施要严格执行井口及其它井控装置的操作规程,保证其井控性能。
井控工作十二项管理制度[1]
![井控工作十二项管理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6c2cf16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7.png)
井控工作十二项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确保企业在井控工作方面的安全和合规,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井控管理责任1.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井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井控工作。
2.井控管理部门应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
3.井控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检查,确保管理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安全知识。
第三条井控计划编制与落实1.井控管理部门应每年制定井控计划,并明确具体的目标和工作任务。
2.井控计划应包括井口安全控制、工作环境改进、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3.井控计划的执行情况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四条井控作业许可1.所有涉及井控作业的人员在进行作业前应取得有效的井控作业许可。
2.井控作业许可程序应包括申请、审批、颁发和记录等环节,确保作业的安全和合规。
3.井控作业许可的审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
第五条井控工作风险评估1.在进行井控作业之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评价。
2.风险评估应包括作业风险、环境风险、人员风险等方面的内容。
3.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及时上报井控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处置。
第六条井控工作安全措施1.所有涉及井控作业的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规范。
2.井控工作应采用安全可靠的设备和工具,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井控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第七条井控工作应急救援1.企业应建立井控工作应急救援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应急处置措施。
2.应急救援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演练,确保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
3.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第八条井控工作台账管理1.企业应建立井控工作台账,完整记录井控工作的各项信息和数据。
2.井控工作台账应包括作业人员、设备使用情况、风险评估结果、应急救援记录等内容。
3.井控工作台账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井控管理规定

井控管理制度一井控分级负责制度1、长庆油田公司井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贯彻执行井控规定,制定和修订井控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井控工作;2、各采油单位的井控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井控管理工作,组织井控检查,贯彻执行井控规定,领导和组织开展本单位的井控工作;3、作业大队市场化作业公司或作业区均要成立井控领导小组,各施工作业队要成立井控小组,负责本单位的井控工作;4、市场化作业公司应按照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规定,配备兼职的井控技术管理人员;5、作业队井控小组负责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和落实现场处置预案;落实上级部门查出问题的整改消项工作,发现油气侵、井涌、溢流等井喷预兆时,按照现场处置预案控制溢流、井涌,组织作业队人员关井,并及时向采油单位请示汇报;发生井喷失控时,按本队井喷失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执行;二井控培训合格证制度1、下列人员必须经井控培训、考核并取得有效的井控培训合格证:1指挥、监督修井作业现场生产的各级生产管理人员、监督和专业技术人员;2从事修井作业地质、工程、施工、井控设计的技术人员;3现场作业的人员:一级井控风险井所有作业人员应全部持证;在二、三级井控风险井施工作业的队长、副队长、技术员、班长、司钻,一岗、二岗应持证;特殊区域施工人员持证执行相关的管理规定;4井控车间站的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现场服务人员;2、没有取得井控培训合格证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无权指挥生产,操作人员不得上岗操作;凡没有取得井控培训合格证而在井控操作中造成事故者要加重处罚,并追究主管领导责任;3、井控培训合格证的管理和落实1各采油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井控培训合格证制度的落实;2凡在长庆油田施工的井下作业队伍,必须持有长庆油田公司认可的井控培训合格证;4、记录好井控培训合格证台帐;三井控设备的检修、试压、安装制度1、井控设备的年检、试压必须由专业的井控车间负责;井控车间试压设备的管理、操作应有专人负责,并明确岗位职责;2、作业队使用的井控设备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密封性试压;达到检修周期后送井控车间进行年检和试压;3、作业队应定岗、定人、定时对井控设备、工具进行管理、检查、操作和维护保养,并认真填写保养和检查记录;4、作业队应按规定安装与井口、入井钻具配套的防喷器,连接牢靠,密封正常;5、年度检修要记录好井控及防护器材统计、试压标定台帐,日常维护要记录好井控、防护器材日常检查、维护保养与使用情况记录;四防喷演习制度1、作业队根据不同工况,每个月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防喷演习,对超过三个月未实施过的作业工序要求先进行防喷演习,然后再正常作业;2、作业队应制定起下管柱作业、射孔作业电缆作业、空井、旋转作业、起下大直径管柱工具等5种作业时发生井涌、溢流等的应急处置预案;3、防喷演习应按处置预案制定的程序进行;4、作业队应按岗位对防喷演习人员进行分工;5、井控演习统一用作业机气喇叭报警、指挥:报警信号:一声长鸣;关闭防喷器信号:两声短鸣;解除信号:三声短鸣;长鸣喇叭声为10秒以上,短鸣喇叭声为2秒;6、演习时间要求:完成起下钻防喷演习时间不超过4分钟,射孔防喷演习时间不超过2分钟,空井防喷演习时间不超过3分钟,旋转作业防喷演习时间不超过3分钟,起下大直径工具防喷演习时间不超过5分钟;7、作业队人员熟练掌握井控岗位职责;应做到岗位分工明确,处理程序准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演习为合格;如达不到上述要求,演习为不合格,必须重新安排演习,直到合格为止;8、每次防喷演习后要做好井控演练救援记录,认真总结和讲评;五坐岗观察制度1、所有修井作业在井口处于打开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坐岗观察;2、坐岗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技术培训;3、坐岗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工况、压井液性质及数量、入井及返出液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情况、记录人等;4、坐岗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司钻;5、司钻接到溢流、井涌等异常报告后,立即发出报警信号,由值班干部组织全班按井控处置程序控制溢流;6、记录好井下作业坐岗观察和干部值班记录;六作业队干部值班制度1、作业队值班干部必须24小时值班,值班干部应挂牌或有明显标志;2、值班干部和HSE监督员应检查监督各岗位执行井控制度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试压、射孔、溢流、井喷、井下复杂情况处理、演习等情况,必须在现场组织、指挥处理工作;3、记录好井下作业坐岗观察和干部值班记录;七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1、井喷事故分级1一级井喷事故Ⅰ级油水井发生井喷失控,造成超标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或窜入地下矿产采掘坑道;发生井喷并伴有油气爆炸、着火,严重危及现场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二级井喷事故Ⅱ级油水井发生井喷失控;含超标有毒有害气体的油水井发生井喷;井内大量喷出流体造成对江河、湖泊和环境造成灾难性污染;3三级井喷事故Ⅲ级油水井发生井喷,油田公司所属单位或承包商经过积极采取压井措施,在24小时内仍未建立井筒压力平衡;4四级井喷事故Ⅳ级油水井发生溢流、井涌或井喷,油田公司所属单位或承包商自身能在24小时内建立井筒压力平衡;2、井喷事故报告要求1发生井喷事故后,井下作业队在最短时间内向其上级单位汇报,采油单位经过初步判定确定突发事故的级别,符合Ⅲ级及以上级别的井喷突发事故时,立即启动事发单位的井喷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在1小时内向油田公司生产应急指挥中心汇报;汇报首先以井下作业井喷失控事故信息收集上报表形式上报油田公司;油田公司应根据相关法规和当地政府规定,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向属地政府部门报告;2发生Ⅳ事故时,采油单位单位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指挥、协调事故处理,并在24小时内上报油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3发生溢流、井涌等异常情况应记录好井下作业溢流、井涌、井喷等异常事故情况统计周报表,按照关于加强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生溢流、井涌等信息上报工作的通知长油油开字〔2010〕22号要求向油田公司相关部门报告;3、发生井喷或井喷失控事故后应有专人收集资料,资料要详实准确;4、发生井喷事故后,随时保持各级通信联络畅通,并有专人值班;5、油田公司在每月10日前以书面形式向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汇报上一月度井喷事故包括Ⅳ级井喷事故处理情况及事故报告;汇报实行零报告制度;6、井喷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以长庆油田井下作业井喷失控事故信息收集表形式向油田公司汇报,使油田公司领导及时掌握现场抢险救援动态;井喷事故得到控制,现场事态恢复正常后,事故单位要书面向油田公司主管部门详细汇报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处理过程及教训;八井控例会制度1、油田公司每半年召开一次井控例会,总结、布置井控工作;2、各采油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井控例会,检查、总结、布置井控工作;3、作业大队、采油作业区或市场化作业公司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井控例会,总结、安排井控工作;4、作业队每周由队长主持召开一次井控例会,分析、总结前一阶段井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井控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落实井控存在问题消项整改情况;每天班前会、班后会上,要根据设计中有关井控要求进行井控工作布置,检查井控设备、设施等,明确岗位分工,总结井控工作;5、每次例会后做好例会记录;九井喷事故的责任追究执行长庆油田分公司事故管理规定和长庆油田分公司事故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实施细则长油字2004228号;十井控工作定期检查制度井控管理部门应对井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油田公司每半年进行一次井控工作检查,采油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井控工作检查,各作业大队、作业区、市场化公司每月进行一次井控工作检查,作业队每日进行自查自改;检查内容主要包括:1井控管理制度的落实;2井控设备的管理与使用;3井控持证是否符合规定、井控资料的填写是否规范;4“四项设计”中井控要求是否明确、应急演习是否熟练等;5相关文件的传达、学习、执行情况;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必须对照检查表逐项进行检查,详细记录长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检查记录表和问题整改汇总记录;对严重违章或存在重大隐患的施工队伍,有权责令其立即整改、限期整改或停工整改;十一井控隐患整改消项制度1、井控隐患削减实行消项制度;各单位或部门发现的隐患,均应登记备案,并限期整改消项;2、井控隐患消项实行责任制,由隐患所在单位限期治理;列入治理的井控隐患,必须建立完备的监控措施;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消项时实行“四定”的原则,即定方案,定措施,定责任人,定完成时间;3、井控隐患治理消项由责任单位或部门负责实施,较大及其以上井控隐患的消项实行项目管理,一般隐患项目随时发现,随时治理;井控工作主管、监督部门负责井控隐患消项治理项目实施进度的监督工作;4、井控隐患的处理方式:现场整改、限期整改和停工整改;均应签发长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检查记录表;同时要把存在问题,处理情况详细记录在监督日志中;现场整改:监督员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井控隐患现场告知作业队现场负责人和操作人员,要求现场立即进行整改,在监督日志中详实记录;限期整改:对现场发现的井控隐患,现场无法立即整改的,除了口头告知作业现场负责人外,还需要签发长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检查记录表,限期整改;限期整改期间,要制定好施工时针对隐患的预防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停工整改:对现场发现的较大井控隐患,要责令作业队伍停止作业,签发长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检查记录,停工进行整改;并详细录取隐患资料包括隐患问题的描述、现场图片资料和相关证据;4、签发隐患消项记录:作业队伍整改完长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检查记录表上所列出的全部隐患问题后,向监督员检查人员递交书面复工申请,经监督员检查人员现场核实, 并填写隐患消项记录具备复工条件后准予开工;5、每次检查出的问题检查部门和受检单位均应记录在问题整改汇总记录中;。
中国石化井控管理规定.doc

中国石化井控管理规定1 基本要求1.1 井控管理应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加强管理,严防井喷失控和H2S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现、保护和利用油气资源。
1.2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井位选址、地质与工程设计、设备配套、维修检验、安装验收、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现场管理等项工作,需要设计、地质、生产、工程、装备、监督、计划、财务、培训和安全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把关。
1.3 本规定所称“井控”是指油气勘探、开发、地下储气全过程的井口控制与管理,包括钻井、测井、录井、测试、注水(气)、井下作业、油气生产、储气注采和报废井弃置处理等生产环节。
1.4 本规定所称“三高”是指具有高产、高压、高含H2S特征之一的井。
其中“高产”是指天然气无阻流量达100×104m3/d及以上;“高压”是指地层压力达70MPa及以上;“高含H2S”是指地层气体介质H2S含量达1000ppm及以上。
1.5本规定所称“工程施工单位”是指提供钻井、测井、录井、固井、井下作业、试油(气)等服务的专业施工单位;本规定所称“油气生产单位”是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开发生产的采油、采气和地下储气库运营等单位。
1.6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化陆上石油与天然气井控管理;海上井控管理应根据海上井控特殊要求,在本规定基础上修订完善-3-执行;境外油气生产应根据资源国的特殊要求修订完善执行。
1.7 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和天然气分公司分别为集团公司境内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境外油气生产和地下储气库等“四大业务板块”的井控安全管理主体和井控安全责任主体。
1.8 各油田分公司、地区石油工程公司均应根据本规定,结合油气生产和施工作业实际,认真开展区域井控风险评估,并针对不同区域风险级别,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报井控办公室备案。
中石化井控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井 控 管 理 规 定 宣 贯
A、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 AQ2012-2007《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AQ 2016-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失控井口点火时间规定》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失控井口点火时间规定》 AQ 2017-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危害程度分级方法》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危害程度分级方法》 AQ 2018 2008《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安全防护距离》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安全防护距离》
A、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B、行业相关标准、企业标准及相关规定(含中石油) 行业相关标准、企业标准及相关规定(含中石油) C、继续坚持大井控的原则 D、近年来国际国内井控事件的经验教训和混淆的井控问题。 近年来国际国内井控事件的经验教训和混淆的井控问题。 E、近年来钻井技术进步的要求 F、对“三高”井与一般井的井控管理实行分级要求。 三高”井与一般井的井控管理实行分级要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井 控 管 理 规 定 宣 贯
现场被刺坏的法兰、 现场被刺坏的法兰、弯头 13天 次压井使用了6套节流管汇。 13天3次压井使用了6套节流管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井 控 管 理 规 定 宣 贯
清溪1井的幸运之处: 清溪1井的幸运之处: 1、本井虽然在普光气田的相近区块,目的层基本相同,但天然 本井虽然在普光气田的相近区块,目的层基本相同, 气不含硫化氢。 气不含硫化氢。 2、在二开期间,因储备浆储备能力远未达到标准要求及放喷口 在二开期间, 直对井队生活区且距离太近等问题,停工整改40天,提高了应急处置 直对井队生活区且距离太近等问题,停工整改40天 40 能力。 能力。 3、第一次在川东北开展了进入主要目的层前的企地疏散演练工 作。 4、第一口配备大功率防空警报器的探井。 第一口配备大功率防空警报器的探井。 5、在进入油气层前,强制要求更换了所有封井器闸板胶蕊。 在进入油气层前,强制要求更换了所有封井器闸板胶蕊。
井控中石化井控管理规定考试试题

井控中石化井控管理规定考试试题1.试油井口装置录取资料:规格型号,主通径、侧通径、压力级别、温度级别、材料级别、性能级别、规范级别等。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2.地面压井录取资料:管汇、多级放喷节流降压管汇的规格,地面节流流程加热保温设施的型号、规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3.除砂器录取资料:型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4.采油树录取资料:型号、规格,采油树的套管法兰短节长度、四通高度。
防喷器型号、规格和其防喷控制器的型号、规格,分离器型号、规格、井口油嘴管汇型号、规格。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5.油管和连续油管录取资料:型号、外径、壁厚、通径、钢级、材质、扣型、数量等。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6. 下入管柱及工具的录取资料:深度、管柱结构示意图、工具入井前后的实物照片、油管记录。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7.工具录取资料:名称、规格(压力等级、温度等级、最大外径、最小内径、扣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8.通井规录取资料:通井规名称、外径、长度及刮削器型号、外径、长度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9.通(洗)井录取资料:深度、刮壁井段、通井遇阻、管柱悬重、加压吨位及处理情况。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0.洗井录取资料:时间、洗井方式(正、反洗井),动力设备。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1.洗井液录取资料:()、pH 值、氯离子含量、相对密度、黏度(泥浆)、洗井液用量。
[单选题]A、型号B、规格C、名称(正确答案)12.洗井录取资料:泵压:()、一般泵压、排量。
[单选题]A、最低泵压B、最高泵压(正确答案)C、一般泵压13.替液:备液类型、备液性质(密度、黏度)、液量,施工起止时间、设备()、替液管柱规格、替入液性质(密度、黏度)。
[单选题]A、型号B、名称C、类型(正确答案)14.实探人工井底录取资料:()、深度。
[单选题]A、泵压B、排量C、次数(正确答案)15.射孔工具录取资料:装置型号、规格及()情况。
采油采气井井控安全技术管理规定(5篇)

采油采气井井控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油气生产过程中的井控技术管理,防止井喷失控、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发生,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试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国石化依法登记区域内,采油采气井(注入井)日常生产、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及长停井、废弃井的井控技术管理。
第三条油田企业应成立相应的采油采气井井控技术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井控技术管理部门和职责,完善各级管理制度。
第四条采油采气井井控技术管理涉及方案设计、井控设备、生产组织、现场施工等工作,各级技术和管理部门要分头把关,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井控工作。
第二章井控装置要求第五条采油采气井井控装置主要包括井口装置及采油(气)树、封井器、防喷盒、内防喷装置、防喷管、放喷管线、相匹配的闸门,以及海上、高压气井用安全阀、井下管串、井口监控装置、地面控制盘等。
第六条选用的井控装置应选择中国石化一级网络供应商或油田二级网络供应商采购,并由油田企业验收合格。
第七条井控装置的选择(一)井口装置、采油(气)树、防喷器压力等级的选择,应依地层压力或注入压力为主,同时考虑流体性质、环境温度及作业措施最高井口压力。
(二)注蒸汽井井口装置的设计选择,应符合SY/T5328-____的技术要求;其它生产井的井口装置及采油(气)树的安装、操作,应符合SY/T5127-____中第4、10章的规定。
第八条井控装置应定期进行腐蚀状况、配件完整性及灵活性、密封性等方面的专项检查和维修保养,并做好记录。
(一)采油井、长停井至少半年检查____次。
(二)注入井至少____个月检查____次。
(三)采气井至少____个月检查____次。
(四)高压气井、含有毒有害物质生产井至少____个月检查____次。
(五)废弃井至少____年检查____次。
第九条钻井完井交井、作业完井交井、探井转开发井的井控装置,应依据本规定编制的井控设计要求进行交接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化井控管理规定中国石化油〔2015〕374号2015年6月26日1 基本要求1.1 井控管理应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加强管理,严防井喷失控和H2S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现、保护和利用油气资源。
1.2 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井位选址、地质与工程设计、设备配套、维修检验、安装验收、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现场管理等项工作,需要设计、地质、生产、工程、装备、监督、计划、财务、培训和安全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把关。
1.3 本规定所称“井控”是指油气勘探、开发、地下储气全过程的井口控制与管理,包括钻井、测井、录井、测试、注水(气)、井下作业、油气生产、储气注采和报废井弃置处理等生产环节。
1.4 本规定所称“三高”是指具有高产、高压、高含H2S特征之一的井。
其中“高产”是指天然气无阻流量达100×104m3/d及以上;“高压”是指地层压力达70MPa及以上;“高含H2S”是指地层气体介质H2S含量达1000ppm 及以上。
1.5 本规定所称“工程施工单位”是指提供钻井、测井、录井、固井、井下作业、试油(气)等服务的专业施工单位;本规定所称“油气生产单位”是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开发生产的采油、采气和地下储气库运营等单位。
1.6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化陆上石油与天然气井控管理;海上井控管理应根据海上井控特殊要求,在本规定基础上修订完善执行;境外油气生产应根据资源国的特殊要求修订完善执行。
1.7 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和天然气分公司分别为集团公司境内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境外油气生产和地下储气库等“四大业务板块”的井控安全管理主体和井控安全责任主体。
1.8 各油田分公司、地区石油工程公司均应根据本规定,结合油气生产和施工作业实际,认真开展区域井控风险评估,并针对不同区域风险级别,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报井控办公室备案。
2 井控管理基本制度2.1 井控分级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井控管理实行“集团公司领导,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安全监管局监管”。
“四大业务板块”专业化对口管理,企业是井控责任主体具体负责”的井控分级管理制度。
2.1.1 集团公司成立井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股份公司总裁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油田企业的副总经理和高级副总裁担任,成员由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安全监管局、能源与环境保护部、外事局、物资装备部、生产经营管理部、发展计划部、集团(股份)财务部和人事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加挂集团公司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归口管理集团公司井控工作,统筹负责集团公司井控工作的日常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
2.1.2 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和天然气分公司分别为集团公司境内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境外油气生产和地下储气库等“四大业务板块”的井控安全管理主体和井控安全责任主体,应设置井控管理部门或岗位,并配置井控高级专家,配齐专兼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业务板块的井控管理与井控监督工作。
2.1.3 油田分公司、地区石油工程公司应成立由行政正职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安全、工程、地质、生产、设备、计划、财务、人事、教育培训、供应、设计和监督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技术部门成立井控办公室,负责日常井控管理与井控技术工作;重点地区成立专门的井控管理部门及设立井控高级专家。
2.1.4 各工程施工单位、油气生产单位以及设计、监督、井控设备检测维修等单位均应成立由行政正职为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部门,负责本单位井控工作。
2.1.5 各工程施工单位和油气生产单位的基层队伍,应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交叉作业或联合作业现场,应成立以井控责任主体单位为组长,业主与相关单位参加的现场井控领导小组。
2.2 井控工作责任制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井控”和“管专业必须管井控”的原则,各级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部门均负有井控管理职责,应明确制定井控管理责任制。
2.2.1 集团公司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部门职责2.2.1.1 井控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井控安全标准,健全井控管理和监督机构,并落实专职人员。
(2)负责审定集团公司井控标准和管理制度。
(3)每年组织1次井控安全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井控管理重大问题。
(4)定期召开井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井控监督部门和事业部(专业化公司)的井控工作汇报;组织召开年度井控工作会议,总结部署井控工作。
(5)审批重大勘探开发项目,保证井控本质安全。
(6)审批井控隐患治理项目及资金。
(7)发生井控突发事件时,按照规定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抢险。
2.2.1.2 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贯彻落实行业和企业井控安全标准、制度,组织制(修)订集团公司井控安全标准、制度。
(2)负责监督各业务板块的井控管理工作。
(3)负责监督集团公司重大井控隐患治理项目实施。
(4)负责筹备并组织年度井控安全专项检查。
(5)及时汇报井控监督检查工作,筹备集团公司年度井控工作会议,并负责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6)参与井控应急抢险与指挥,组织Ⅰ级井控事故调查处理。
2.2.1.3 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职责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行使井控管理责任主体职能和甲方井控管理职能,代表集团公司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行使办公室的日常监督、管理和协调的责任。
专业化管理以境内业务为主。
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落实井控安全法规、标准,组织制(修)订业务板块的井控安全标准、制度和规程,并认真组织落实。
(2)审批业务板块的井控隐患治理项目并组织实施。
(3)定期向集团公司井控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板块井控管理工作。
(4)负责业务板块井控培训计划及井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5)负责制定油气勘探开发总体规划方案、区域滚动开发方案的井控技术措施,以及预探井、高风险井、重点开发井的工程设计审查,确保井控本质安全。
(6)负责油气勘探开发劳务市场井控安全准入资质准入,并负责监督管理。
(7)组织集团公司井控安全专项检查,组织业务板块开展井控日常检查工作及井控年度工作会议。
(8)负责业务板块的井控应急管理,并组织Ⅰ级井控应急抢险指挥。
(9)负责业务板块的井控事故管理,组织Ⅰ级和Ⅱ级井控事故调查处理。
2.2.1.4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板块的井控安全管理主体和井控责任主体。
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落实井控安全法规、标准,组织制(修)订业务板块的井控安全标准、制度和规程,并认真组织落实。
(2)审批业务板块井控隐患治理项目并组织实施。
(3)定期向集团公司井控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板块井控管理工作。
(4)负责井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5)负责编制业务板块的井控培训计划和实施。
(6)负责预探井、高风险井、重点开发井的井控技术措施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7)参与集团公司井控安全专项检查,组织业务板块开展井控日常检查工作。
(8)负责业务板块的井控事故管理,参与Ⅰ级和Ⅱ级井控事故调查处理。
(9)负责业务板块的井控应急管理,并参与I级井控应急抢险指挥。
2.2.1.5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和天然气分公司职责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分别为境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板块、地下储气库业务板块的井控安全管理主体和井控责任主体。
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落实井控安全法规、标准,组织制(修)订业务板块的井控安全标准、制度和规程,并认真组织落实。
(2)审批业务板块的井控隐患治理项目并组织实施。
(3)定期向集团公司井控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板块井控管理工作。
(4)负责相应井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5)负责编制业务板块井控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6)组织制定总体部署安排、重点工程方案的井控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7)负责业务板块的市场准入、承包商资质审查,并负责监督管理。
(8)定期组织业务板块的井控安全专项检查。
(9)负责业务板块的井控事故管理,参与Ⅰ级和组织Ⅱ级井控事故调查处理。
(10)负责业务板块的井控应急管理,并参与I级井控应急抢险指挥。
2.2.1.6 安全监管局职责:安全监管局总体监督集团公司的井控工作。
主要包括:(1)建立完善的井控监管体系并督促实施。
(2)参与井控应急处置。
(3)参与调查I级井喷事故。
(4)负责组织调查涉及人员伤害或造成火灾爆炸等的I级井事故。
2.2.1.7 生产经营管理部全面跟踪并详细了解井喷失控等应急事件的发展动态及处置情况,及时向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汇报。
2.2.1.8 其他部门职责能源与环境保护部重点做好应急过程环境保护工作,外事局重点做好境外企业的井控监督检查工作,物资装备部重点做好井控设备购置并对质量负责,发展计划部和集团(股份)财务部重点做好井控工作和隐患治理资金投入,人事部重点做好井控管理机构定岗定编和井控培训计划管理工作。
2.2.2 油田分公司、地区石油工程公司及其所属油气生产单位、工程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督机构和井控设备检测维修单位,分别为各级井控安全责任主体,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井控管理实际,明确企业(单位)及部门及其岗位的井控工作职责。
技术部门负责井控管理与井控技术工作;安全部门负责井控监督工作。
2.2.3 业务板块井控管理主体单位、油田分公司、地区石油工程公司、工程施工单位、油气生产单位等均应设置井控管理部门或井控高级专家或专职岗位,确保井控责任制的落实。
2.3 井控工作检查制度。
各级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开展井控检查工作。
其中,总部每年度1次,油田分公司和地区石油工程公司每半年1次,工程施工单位和油气生产单位每季度1次,基层单位每月度1次。
2.4 井控工作例会制度。
各级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开展井控工作例会。
其中,总部每年度1次,油田分公司和地区石油工程公司每半年1次,并将会议纪要上报油田事业部(井控办公室),工程施工单位和油气生产单位每季度1次,基层单位每月度1次。
2.5 井控持证上岗制度。
各级主管领导、管理人员和相关岗位操作人员应接受井控技术和H2S防护技术培训,并取得“井控培训合格证”和“H2S防护技术培训证书”。
2.5.1 “井控培训合格证”持证岗位2.5.1.1 业务板块井控管理主体单位的领导及管理(含监督)人员:行政正职,主管生产、安全的领导;勘探、开发、生产、钻井、安全、设计、监督部门领导以及参与井控管理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