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 分数(一) 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1分)(2011•商州区)把米长的铁丝锯成相等的4段,每段是原长的()A.米B.米C.D.【答案】C【解析】把米长的铁丝锯成相等的4段,就是把米长的铁丝看作单位“1”,平均分为4份,求每段是原长的几分之几,用1÷4解答.解:把米长的铁丝锯成相等的4段,每段是原长的:1÷4=;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注意找准单位“1”,分析平均分了几份.2.(1分)一根绳长米,剪去它的,还剩这根绳的()A.B.米C.D.米【答案】A【解析】还剩这根绳的几分之几,用1﹣来解答.解:1﹣=.答;还剩这根绳子的.故选:A.点评:把这根绳子看作单位“1”,还剩它的几分之几,用1减去.3.(2009年五中小升初入学测试题)工厂原有职工128人,男工人数占总数的,后来又调入男职工若干人,调入后男工人数占总人数的,这时工厂共有职工()人.【答案】160【解析】在调入的前后,女职工人数保持不变.在调入前,女职工人数为人,调入后女职工占总人数的,所以现在工厂共有职工人.4.有甲、乙两桶油,甲桶油的质量是乙桶的倍,从甲桶中倒出5千克油给乙桶后,甲桶油的质量是乙桶的倍,乙桶中原有油()千克.【答案】10【解析】原来甲桶油的质量是两桶油总质量的,甲桶中倒出5千克后剩下的油的质量是两桶油总质量的,由于总质量不变,所以两桶油的总质量为千克,乙桶中原有油千克.5.把个人分成四队,一队人数是二队人数的倍,一队人数是三队人数的倍,那么四队有多少个人?【答案】49人【解析】方法一:设一队的人数是“”,那么二队人数是:,三队的人数是:,,因此,一、二、三队之和是:一队人数,因为人数是整数,一队人数一定是的整数倍,而三个队的人数之和是(某一整数),因为这是以内的数,这个整数只能是.所以三个队共有人,其中一、二、三队各有,,人.而四队有:(人).方法二:设二队有份,则一队有份;设三队有份,则一队有份.为统一一队所以设一队有份,则二队有份,三队有份,所以三个队之和为份,而四个队的份数之和必须是的因数,因此四个队份数之和是100份,恰是一份一人,所以四队有(人).6.小明是从昨天开始看这本书的,昨天读完以后,小明已经读完的页数是还没读的页数,他今天比昨天多读了页,这时已经读完的页数是还没读的页数的,问题是,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答案】280【解析】首先,可以直接运算得出,第一天小明读了全书的,而前二天小明一共读了全书的,所以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的页对应全书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解析版)
答:略。
3. 厦华希望小学四年级有25名学生,五年级有学生35人,五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几分之几?
解析:(35-25)÷25=
答:略。
4. 信誉楼七月份卖出120台冰箱,八月份卖出100台冰箱,八月份比七月份少卖几分之几?
解析:(120-100)÷120=
答:略。
【典型例题3】如果甲数是乙数的 ,那么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
答:200× =12(万元)
答:略。
2.一套西服原价250元,现价比原价多 。现价比原价多多少元?
答:250× =50(元)
答:略。
3.六年级音乐小组有30人。舞蹈小组的人数比音乐小组多 ,舞蹈小组比音乐小组多多少人?
解析:30× =10(人)
答:略。
【考点四】已知单位“1”,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
【对应练习】
1.小华看一本132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 ,小华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解析:132× × =11(页)
答:略。
2.学校四月份用电1600千瓦时,五月份用电量是四月份的 ,六月份用电量是五月份的 ,六月份用电多少千瓦时?
解析:1600× × =1120(千瓦时)
答:略。
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解析版)
【考点一】寻找单位“1”和写数量关系式。
【方法点拨】
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2.写数量关系式: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解析:(1600-1200)÷120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的练习题一、我会填。
1.29 + 29 + 29 +29 =( )×( ) 2.12个23 ( ),24个38是( )。
3.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27 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
4.一堆煤,每天用去112 吨,6天一共用去( )吨。
5.在( )内填上>、<或=42×23 ( ) 23 ×42 112 ×27 ( ) 112 0×23 ( ) 236.23 ×( )= 54×( )=12×( ) 7.四(1)班有48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8 ,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
二、我会判。
1.5吨的45 和16吨14同样重。
( )2.堂买来50千克西瓜,吃了25 ,还剩20千克。
( )3.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剪去23 和23 米后,剩下的绳子一定一样长。
( )4.100的25 相当于80的310 。
( )三、我会选。
1.比21的27 少3的数是( )。
A 、2B 、1C 、32、打一份论文,每天完成25 ,5天完成书稿的几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 )。
A 、1-25B 、25 +5C 、 25×53黑兔的速度是白兔速度的29 ,( )是单位“1”。
A 、白兔速度B 、黑兔速度C 、无法确定 四、计算。
34 ×12= 25 +25 —1= 712 ×24=23 —14 = 22×23 = 1000×13100 = 答案:一、1. 29 42.8 93. 674. 125.等于 小于 小于6. 32 45 1127.30 18二、对 错 错 错 三、C C A四、9 -1 14 512 443130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5分)一、我会填。
100题: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计算题大全及解析答案
1.直接写出得数。
58÷56= 4÷54= 710×57= 56×57= 34÷12= 13÷19= 27÷514= 16÷7= 【答案】 58÷56= 34 4÷54=165710×57= 12 56×57= 2542 34÷12= 32 13÷19=3 27÷514= 45 16÷7= 142 【考点】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解析】【分析】分数乘以分数计算法则:分子与分子相乘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作为积的分母,注意能约分的要进行约分。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7.7×85+2.3÷58 【答案】 解:7.7×85+2.3÷58 =7.7×85+2.3×85 =(7.7+2.3)×85 =10×85 =16【考点】分数乘法运算律【解析】【分析】2.3除以58等于2.3乘它的倒数85 , 然后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把7.7与2.3相加,用它们的和乘85即可。
3.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67+2= 38 ×16= 1﹣ 34 = 34 × 821 = 1+17%= 24× 56 =25 ÷ 25 = 0× 37 + 47 = ( 13 + 14 )×24= 8.8× 58 +1.2=【答案】 67 +2=2 67 38 ×16=6 1﹣ 34 = 1434× 821 = 27 1+17%=1.17 24× 56 =20 25÷ 25 =1 0× 37 + 47 = 47 ( 13 + 14 )×24=14 8.8× 58 +1.2=6.7【考点】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解析】【分析】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用分子乘整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各个单元测试试题以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单元测试试卷一、填空题。
1、2、一件上衣120元,现价降价了83,降价了( )元,现价是( )元。
3、有一堆2吨的煤,第一次用去54吨,还剩下( )吨,第二次用去剩下的41,第二次用去________吨,此时剩下________吨煤。
4、125小时的53是( )分;25平方米=( )平方厘米;2007公顷=( )平方米。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 )×( )=( )6、看一本350页的科技书,第一周看了72,第二周看了剩下的51,第三周从( )页开始看,还剩下这本书的( )。
7、甲数是4.2,乙数比甲数多73,则甲数比乙数少( ),甲、乙两数的和是( )。
8、科技书比故事书多92,则科技书是故事书的( ),故事书是科技书的( ),如果故事书有108本,则科技书有( )本。
9、一根绳子截成两段,第一段占72,第二段长72米,则这根绳子有( )米,第一段长( )米。
10、看一组分数: (37)626517410352、、、、,则第10个分数是( )。
11、100米增加它的207是( )米;100米增加207米是( )米。
二、判断题。
1、如果甲数比乙数多51,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51。
( )2、看一半书,小宇看了一半,小鹏看了剩下的一半,正好看完。
( )3、一根绳子长2米,截去72,还剩下175米。
( )4、4米的53和3米的54一样长。
( )5、甲数的32和乙数的43一样多,则甲数小于乙数。
()三、选择题。
1、红花的43等于黄花的朵数,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红花朵数×(1+43)=黄花朵数B 、红花朵数×43=黄花朵数C 、黄花朵数×(1+43)=红花朵数D 、黄花朵数×43=红花朵数2、下列那幅图表示4352 ,( )。
A 、B 、C 、3、小宇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41,第二天看了剩下的31,这两天看的情况相比,( ) A 、第一天看的多 B 、第二天看的多 C 、两天看的一样多 D 、无法比较4、小红看一本12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51,第二天看了20页,第三天应从第( )页开始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全套练习题(1)
⼈教版⼩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全套练习题(1)⼀、细⼼填写:1.72+72+72=()×()=() 61+61+61+61=()×()=()=() 2. 125+125+125+125+……+125=()×()=()120个3. 52×4表⽰()。
4. 258平⽅⽶=()平⽅分⽶ 43时=()分 52千⽶=()⽶算式: 5.()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准确计算: 132×5 193×6114×561×10 125×8 65×1215个52的和是多少? 187的9倍是多少?三、解决问题: 1、⼀个正⽅形边长125分⽶,它的周长多少分⽶?2、⼀种胡⿇每千克约含油258千克,1吨胡⿇约含油多少千克?3、⼀批⼤⽶,每天吃去61吨,3天⼀共吃去多少吨?4、⼀批⼤⽶,每天吃去61,3天⼀共吃去⼏分之⼏?⼀、细⼼填写:1、83+83+83=()×()=()83+83+83+83=()×()=()=() 2、 52+52+52+52+……+52=()×()=()=()100个3、94×6表⽰()。
4、52⽶=()厘⽶ 32时=()分 107千克=()克算式:⼆、准确计算:72×3 53×6214×9103×5 1611×12 254×1524个32是多少? 145吨的7倍是多少吨?三、解决问题: 1、⼀个正三⾓形边长65⽶,它的周长多少⽶?2、⼀种钢材每⽶重1258千克,现在有这种钢材500⽶,共重多少千克?3、⼩华和⼩明骑⾃⾏车上学,⼩华每分钟⾏154千⽶,⼩明每⼩时⾏15千⽶。
他俩谁骑的速度快?4、修⼀条公路,如果每天修这条路的152,8天能修完吗?⼀、细⼼填写:1、72×6表⽰的意义是()。
16×83表⽰的意义是()。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泗阳县)一台拖拉机小时耕地公顷,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耕一公顷地需要多少小时?【答案】平均每小时耕地公顷;耕一公顷地需要小时.【解析】根据题意,要求平均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平均分的是总公顷数,把公顷数按小时数分;要求耕一公顷地需要的小时数,平均分的是小时数,把小时数按公顷数分;都用除法计算即可.解答:解:平均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公顷);耕一公顷地需要的小时数:=×=(小时);答:平均每小时耕地公顷;耕一公顷地需要小时.点评:此题考查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解决关键是弄清楚平均分的是哪一个量,就用这个量除以另一个量即可.2.某电器商场今年销售了2250台电脑,今年的销售量比去年增加了,去年销售了多少台电脑?【答案】去年销售了1800台电脑.【解析】根据题意要把去年的销售量看作是单位“1”,今年的销售量比去年增加了,就是今年的销售量是去年的1+,是2250台.求单位“1”用除法.解答:解:2250÷(1+),=2250,=1800(台).答:去年销售了1800台电脑.3.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米,每段占绳长的.【答案】,.【解析】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用这根绳子的长度除以平均分成的段数就是每段的长度;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绳长的.解:÷3=(米);1÷3=;即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米,每段占绳长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与这条绳子的长度无关,求每段长则与这条绳子的长度有关,这条绳子长,每段就长,反之每段就短.4.下列除法算式中,商最接近1的除法算式是()A.÷ B.÷ C.÷【答案】B【解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逐项求出每个算式的商,进而与1比较得解.解:A、÷===B、÷==C、÷==所以商最接近1的算式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也考查了分数的大小比较.5.在横线里填上“>、<、=”2.2× 2.2 8÷12 66.7% 1÷ 1 ×4.4 .【答案】<,<,>,>.【解析】解:(1)2.2×=1.4,1.4<2.2,即:2.2×<2.2;(2)8÷12=0.,66.7%=0.6670.<0.667,即:8÷12<66.7%;(3)1=,>1,即:1>1;(4)×4.4=2,2,即:×4.4 ;故答案为:<,<,>,>.6.一个数除以,这个数就增加4倍..(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一个数除以,就相当于乘5,由此解决问题.解:一个数除以,就相当于乘5,就相当于扩大到原来的5倍,即增加4倍;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利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注意增加几倍和是原来的几倍的区别.7.直接写得数.1÷= 1﹣﹣= ×= ×(18+)=×12= ÷= (3+)×0= +=【答案】3;;;;2;;0;.【解析】此题属于分数的混合运算,要在口算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速算.第(1)题要知道“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第(2)题要注意通分;第(3)题注意约分;第(4)题运用乘法分配律;第(5)题注意约分即可;第(6)题与第一题相同;第(7)题要知道0乘以任何数都得0;第(8)注意通分即可.解:①1=3;②1﹣=;③=;④(18+)=;⑤12=2;⑥=;⑦()×0=0;⑧=.【点评】此题虽属于直接写得数的题目,但考查了许多方面的知识,例如有倒数的概念、0乘以任何数都得0、通分、约分以及乘法分配律的运用等知识.8.把7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答案】,.【解析】把7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9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即将这根绳子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9份,则每份占这根绳子的1÷9=;每段的长为:7×=(米).解:则每份占这根绳子的:1÷9=;每段的长为:7×=(米).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前一个空是求每段占全长的分率,后一个空是求每段的具体长度.9.把一根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答案】,米.【解析】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3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求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都用除法计算.解:每段占全长的分率:1÷3=;÷5=(米).答: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故答案为:,米.【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10.在○里填上“>”、“<”或“=”.÷○×○÷×○.【答案】>,<,<.【解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即可.解:÷>×<÷×<.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11.一列火车小时行40km,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千米.A.80 B. C.20【答案】A【解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这列火车小时行的路程除以,求出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解:40÷=80(千米)答:这列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12.甲数比乙数多,那么乙数比甲数少..(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甲数比乙数多”,把乙数看做单位“1”,甲数就是乙数的(1+),进而求出乙数比甲数少的部分占甲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通过分析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不同,分率就不同.然后进行判断.解:甲数对应的分率:1+=,乙数比甲数少:(﹣1)=.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单位“1”的认识及确定,单位“1”不同,即使分率相同,具体的数量也会不同;也可以通过计算后再进行判断.13.直接写出得数.17×= += ×52= 1÷=3﹣= ÷3= 0.32= 20×5.5=【答案】17×=1 +=×52=24 1÷=43﹣=2÷3= 0.32=0.09 20×5.5=110【解析】利用约分化简进行分数的乘法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加减.解:17×=1 +=×52=24 1÷=43﹣=2÷3= 0.32=0.09 20×5.5=110【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除法、乘法,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加减.14. 9、16、25、36、.【答案】49【解析】观察已知的4个带分数可知,整数部分分别是9=32、16=42、25=52、36=62,分数部分的分子依次多1、分母依次多2;据此解答.解:由分析可得:整数部分是72=49,分数部分是,所以这个带分数是49,故答案为:49.【点评】关键是根据给出的带分数找出各部分变化的规律,再根据规律解答.15.一个数(0除外)除以,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5倍..(判断对错)【答案】√【解析】用赋值法,设这个数是3,求出它与的商再判断.解:设这个数是3,3÷=15,15是3的5倍,即这个数扩大了5倍;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16.口算.8×= 15÷= += ÷=24×= 24÷= 51×= ×4=2.6×= += ÷= 0×÷=【答案】8×=3 15÷=90 +=÷=24×=4 24÷=40 51×=9 ×4=2.6×=1 +=÷=7 0×÷=0【解析】根据分数和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8×=3 15÷=90 +=÷=24×=4 24÷=40 51×=9 ×4=2.6×=1 +=÷=7 0×÷=0【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17.下面4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最大是()A.a÷B.a×C.a÷D.a×100%【答案】A【解析】先转化成乘法算式,再根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大积就越大”的规律判断即可.解:A、a÷=100a,B、a×=a,C、a÷=a,D、a×100%=a,最大的是100a;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明确因数、因数与积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既是1米的;也是5米的,每段铁丝长.【答案】,,米.【解析】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运用除法求出每段的长度:5÷7=(米);用每段长除以1米,即为每段长是1米的几分之几;用每段长除以5米,即为每段长是5米的几分之几.解:5÷7=(米)÷1=÷5=答:每段长是1米的,也是5米的,每段铁丝长米.故答案为:,,米.【点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把另一个数看作单位“1”,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19. a是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在下面的各算式中,()的得数最小.A.a× B.a÷ C.a÷【答案】B【解析】下列知选项中,为真分数,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一个不为零的数乘以真分数,积一定小于被乘数,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所以,a÷>a×;又a=a×,,所以a×>a÷;即a÷的得数最小.解:为真分数,所以,a÷>a×;a=a×,,所以a×>a÷;即a÷>a×>a÷.故选:B.【点评】在分数乘除法得数大小的比较中,有时不用计算,根据其中数据的特点就能进行判断.20.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对折、再对折,展开后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了3次,相当于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8份,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解: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对折、再对折,相当于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8份,展开后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21.今年玉米的产量比去年增产,把看做单位“1”,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答案】去年玉米的产量,.【解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进行解答即可.解:今年玉米的产量比去年增产,把去年玉米的产量看做单位“1”,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故答案为:去年玉米的产量,.【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单位“1”的方法,应注意灵活运用.22.的是,它和÷的结果.【答案】,相等【解析】求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为×;÷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等于×,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解:×==×=答:的是,它和÷的结果相等.故答案为:,相等.【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23.直接写出得数.20×5.5= 6.7+3.3= 0.25×4= 4÷0.5= 1.22= += ×=8×= ÷= 298×103≈ 5.1×1.9≈ 100﹣2.5×40= 65×= ﹣×=【答案】20×5.5=110 6.7+3.3=10 0.25×4=1 4÷0.5=8 1.22=1.44 +=×=8×=÷=298×103≈30000 5.1×1.9≈10 100﹣2.5×40=0 65×=﹣×=【解析】根据小数和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解:20×5.5=110 6.7+3.3=10 0.25×4=1 4÷0.5=8 1.22=1.44 +=×=8×=÷=298×103≈30000 5.1×1.9≈10 100﹣2.5×40=0 65×=﹣×=【点评】考查了小数和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24.立方米= 立方分米400毫升= 升0.85升= 毫升= 立方厘米.【答案】600,0.4,850,850.【解析】(1)高级单位立方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分米乘进率1000.(2)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3)高级单位升化低级单位毫升乘进率1000;立方厘米与毫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解:(1)立方米=600立方分米;(2)400毫升=0.4升;(3)0.85升=850毫升=850立方厘米.故答案为:600,0.4,850,850.【点评】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25.将三角形ABC,AB四等分,BC五等分,AC三等分(如下图所示)。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新城家具城有双人床和单人床共150张,已知双人床与单人床的数量比是3︰2,双人床比单人床多多少张?【答案】30张【解析】由题意得:双人床和单人床的和150张对应的总份数是:3+2=5份,用150除以总份数即可求出一份的数量,再用一份的数量分别乘双人床和单人床各自所占的份数再相减即可。
150÷(3+2)=150÷5=30(张)30×3=90(张)30×2=60(张)90-60=30(张)答:双人床比单人床多30张。
【考点】按比例分配。
总结:按比例分配问题,解题思路:根据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比求出总数量对应的份数和,然后用除法求出一份的量,再乘两个数(或三个数)各自所占的份数,即可解决问题。
2.已知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5,三个数的比是3:5:7.这三个数各是多少?【答案】45,75,105【解析】三个数的比是3︰5︰7,三个数的和是75×3=225.三个数就分别占了这三个数和的,,,75×3×,=225×,=45;75×3×,=225×,=75;75×3×,=225×,=105;答:这三个数分别是45,75,105。
【考点】按比例分配。
总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可以转化成分数应用题解决.3.在13︰24中,比的前项增加7,要使比值不变,后项怎样变化?【答案】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
【解析】13︰24的前项增加7,可知比的前项由13变成20,相当于前项乘,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
【考点】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总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化简下面各比(教材练习九第6题后3个)。
0.32∶0.8,1∶0.25,1.35∶9.25【答案】2∶5,4∶1,27∶185【解析】如下,0.32∶0.8=(0.32×100)∶(0.8×100)=32∶80=2∶51∶0.25=(1×100)∶(0.25×100)=100∶25=4∶11.35∶9.25=(1.35×100 )∶(9.25×100)=135∶925=27∶1855.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海狮的寿命是海豹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数是最小的?A. 2/3B. 3/4C. 4/5D. 5/62. 简化下列分数:12/15 = ?A. 4/5B. 2/3C. 3/4D. 1/23. 将10/12化为最简分数,得到的结果是?A. 5/6B. 2/3C. 1/2D. 3/44. Lucy喝掉了一瓶汽水的1/4,还剩下3/4。
这瓶汽水共有多少升?A. 2升B. 1升C. 0.5升D. 4升5. 一块饼可以分成4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他吃了这块饼的几分之几?A. 1/2B. 1/3C. 3/4D. 3/8二、填空题1. 48/72可以化简为 ______。
2. 小明把一个苹果分成8份,他吃了其中的5份,他吃了这个苹果的 ______。
3. 1/3 + 2/3 = ______。
4. 5/6 - 1/4 = ______。
5. 3/5 × 4/7 = ______。
三、解答题1. 小明的铅笔盒里有12支铅笔。
他把盒子的1/3给了小红,又把剩下的1/5给了小刚。
请问小明最后剩下了几支铅笔?2. 小明的家里共有48个苹果,他把这些苹果分成了8份。
请问每份有几个苹果?3. 朵朵买了一盒巧克力豆,共有75颗。
她吃了其中的3/5,剩下的豆子还有几颗?4. 一瓶汽水有2升,小华喝掉了其中的1/3,小红喝掉了剩下的1/4。
请问剩下的汽水还有几升?5. 小李班里有20个学生,其中2/5的学生是女生。
请问班里有几个女生?答案:选择题: 1. A 2. B 3. A 4. B 5. C填空题: 1. 2/3 2. 5/8 3. 1 4. 3/12 5. 12/35解答题: 1. 剩下4支铅笔 2. 每份6个苹果 3. 剩下30颗豆子 4. 剩下1.25升汽水 5. 8个女生。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计算》经典应用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计算》经典应用题及答案1、一本故事书有125页,小明第一天看了96页。
小明说:“剩下的页数比全书的4/5还少4页。
”小强说:“剩下的页数比全书18/25的还多6页。
”两个人谁说得对?为什么?第一天看的页数,小明说法:125×(1-4/5)-4=96(页)第一天看的页数,小强说法:125×(1-18/25)+6=96(页)答:两个人说的都对。
2、一件衣服原价420元,后来做活动降了1/7,活动结束后,这件衣服又提价了1/8,最后这件衣服价格比原价多了还是少了?多了或少了几块钱?420×(1-1/7)=360(元)360×(1+1/8)=405(元)420-405=15(元)答:最后这件衣服价格比原价少15元。
3、小刚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2页,看了全书的4/9,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页?32÷4/9=72(页)答:这本故事书共有72页。
4、同学们做了32朵红花,做的黄花朵数是红花的9/4,又比蓝花多1/11,同学们做了多少朵蓝花?32×9/4=72(朵)72÷(1+1/11)=66(朵)答:同学们做了66朵蓝花。
5、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加工10天完成,乙单独加工,每天完成这批零件的1/6,甲乙两人合作,几天完成?1/10+1/6=4/151÷4/15=3.75(天)答:两人合作需要3.75天才能完成。
6、一桶油用去3/5后,还剩下36千克,这桶油原有多少千克?36÷(1-3/5)=90(千克)答:这桶油原有90千克。
7、两个建筑队合作建一条长为3500千米的铁路,甲队修的长度是乙队的2/5,甲、乙两队各修了多少千米?解:设乙队修了X千米X+2/5X=3500X=25003500-2500=1000(千米)答:甲队修了1000千米,乙队修了2500千米。
8、一批布料,只做西装上衣可做40件,只做西装裤子可做10件,这批布可以做多少套西装?1/40+1/10=1/81÷1/8=8(套)答:这批布料可以做8套西装。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练习题 一、我会填。
1.29 + 29 + 29 +29 =( )×( ) 2.12个23 ( ),24个38是( )。
3.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27 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
4.一堆煤,每天用去112 吨,6天一共用去( )吨。
5.在( )内填上>、<或=42×23 ( ) 23 ×42 112 ×27 ( ) 112 0×23 ( ) 236.23 ×( )= 54×( )=12×( ) 7.四(1)班有48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8 ,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
二、我会判。
1.5吨的45 和16吨14同样重。
( )2.堂买来50千克西瓜,吃了25 ,还剩20千克。
( )3.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剪去23 和23 米后,剩下的绳子一定一样长。
( )4.100的25 相当于80的310 。
( )三、我会选。
1.比21的27 少3的数是( )。
A 、2B 、1C 、32、打一份论文,每天完成25 ,5天完成书稿的几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 )。
A 、1-25B 、25 +5C 、 25×53黑兔的速度是白兔速度的29 ,( )是单位“1”。
A 、白兔速度B 、黑兔速度C 、无法确定 四、计算。
34 ×12= 25 +25 —1= 712 ×24=23 —14 = 22×23 = 1000×13100 = 答案:一、1. 29 42.8 93. 674. 125.等于 小于 小于6. 32 45 1127.30 18二、对 错 错 错 三、C C A四、9 -1 14 512 443130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5分)一、我会填。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计算100题及解析答案
1. 计算. ① 57×16÷57×16 ② (23+34) ×2.4 ③ 813÷7+17×613④ 89÷47÷13 ⑤ 2−613÷926−23【答案】 ① 57×16÷57×16= (57÷57)×(16×16)=1× 136= 136 ;② (23+34) ×2.4=23×2.4+ 34 ×2.4=1.6+1.8=3.4;③ 813÷7+17×613= 813×17+17×613= (813+613)×17= 1413×17= 213 ;④ 89÷47÷13= 149÷13=143;⑤ 2−613÷926−23=2﹣ 43 ﹣ 23=2﹣( 43 + 23 )=2﹣2=0.【考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分数乘法运算律【解析】【分析】①观察数据可知,这个算式中只有乘除法,调换乘除法的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②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③观察数据可知,先把除法变成乘法,再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④观察数据可知,连除,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⑤观察数据可知,先算除法,再用减法的性质简算。
2.计算,能简算的简算。
(1)6÷34÷910 (2)4×511+511÷4 (3)12÷(12−13) (4)45×58+58×15【答案】(1)6÷34÷910=6×43×109=8×109=809(2)4×511+511÷4=4×511+511×14=511×(4+14)=511×174=8544(3)12÷(12−13)=12÷(36−26)=12÷16=12×6=72(4)45×58+58×15=58×(45+15)=58×1=5 8【考点】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分数乘法运算律【解析】【分析】在没有小括号,只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按照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即可;在有小括号的计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分配律:a×b+a×c=a×(b+c)。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a是一个大于0的数,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 a×B. a÷C. a÷1D. 0÷a2.=()A. 6B. 3C. 9D. 43.两根一样长的绳子(都比1米长),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那么第()根剩下的长一些。
A. 第一根B. 第二根C. 一样长D. 无法比较4.一根电线长20米,第一次剪去4米,第二次剪去余下的,第二次剪去了()A. 12米B. 21米C. 16米D. 10米5.有两根被遮挡住的绳子(如图),各露出同样长的部分,哪根绳子长?()A. 第一根长B. 第二根长C. 一样长二、判断题6.3米的和1米的一样长。
()7..1吨的和4吨的一样重.()8.m的5倍和5个m一样长。
()9.×17+17× =17×(+ )这里巧妙地应用了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三、填空题10.图中苹果的是________个苹果.1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米。
1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8个是________,里有________个.四、解答题13.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每年大约有16亿吨的泥沙流入黄河,其中的泥沙被带到入海口。
每年有多少亿吨泥沙被带到入海口?14.一头鲸长7米,头部占,这头鲸的头部长多少米?五、应用题15.甲、乙两列直达快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甲车2小时行了全程的,乙车1.5小时行了全程的,约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1,所以a×<a;选项B,因为<1,所以a÷>a;选项C,a÷1=a;选项D,0÷a=0;因为0<a<a<a,所以0÷a<a×<a÷1<a÷,得数最大的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
练习题 一、
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150吨,如果甲仓库取出粮食的
3
1后就和乙仓库存粮一样多。
则原来甲、乙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解析:
下一步:
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乙仓库的粮食是甲仓库的
32,即: 甲仓库原来的存粮占总数的53,乙仓库占总数的5
2。
150×
5
3=90(吨) 150×52=60(吨) 答:原来甲、乙仓库各存粮90吨、60吨。
小结:解答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关键要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弄清每道题是把什么数量看做单位“1”的,找出解题的数量关系,最后再列式解答
二、
第二天,白兔妈妈决定带着三个孩子去采蘑菇。
到了晚上,三个孩子都说自己采到的多。
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判断一下到底谁采的多吗?
已知三个小白兔共采240个蘑菇,老大采的是老二和老三总数的一半,老二采的是老大和老
三总数的1/3,三个小白兔各采多少个?
解析:
将三只兔子采的蘑菇总量看作“单位1”,则:
下一步:
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
将三个小白兔采的蘑菇的总量看作“单位1”,则老大采的蘑菇占总数的1
3
,老二采的蘑菇
占总数的1
4
;
240×
1
3
=80(个)
240×
1
4
=60(个)
240-60-80=100(个)
答:三个小白兔各采了80个、60个、100个蘑菇。
小结:再如果遇见类似应用题,题中各个分率的单位“1”不相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转化的方法,把已知分率的单位“1”转化成相同的,从而找出已知数量所对应的分率。
三、
第三天早上,白兔妈妈分一些蘑菇给三个孩子。
老大分了1/3,老二分了剩下的1/3,老三分了老二剩下的1/4,最后还有6个蘑菇。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只小白兔一共分了多少个蘑菇吗?
说说这里的3个分率分别是把哪个数量当作单位“1”的?那应该怎么办呢?
解析:(分步出示,红色点击下一步后出示)
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将每个小白兔拿剩下的蘑菇的总量看作是单位1,则
老二分剩下的蘑菇个数:6÷(1-1
4
)=8(个)
老大分剩下蘑菇的个数:8÷(1-1
3
)=12(个)
蘑菇总个数12÷(1-1
3
)=18(个)
所以三只小兔一共分的蘑菇数为:
18-6=12(个)
答:三只小兔一共分了12个蘑菇。
小结: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有时候需要反向思考,解题时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从后往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方法叫倒推法,又叫逆推法。
四、
第四天上午,兔妈妈又带着孩子们去采蘑菇。
白兔妈妈采的蘑菇占总数的9/20,如果三个孩子再采160个,这时白兔妈妈采的蘑菇就只占总数的1/4了。
问:第四天它们一家共采了多少蘑菇?
解析一:
将兔妈妈采的蘑菇总量看作单位1;则蘑菇的总量对应的分率就是:1÷9
20
=
20
9
;
而三个孩子再采160个,此时蘑菇的总量对应的分率是:
1÷1
4
=4
则160个蘑菇对应的分率为:(4-20
9
)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把兔妈妈采的蘑菇当作单位“1”的量,找出160个蘑菇所对应的分率,最后求出第四天全家采了200个蘑菇。
)
答案:
解:将兔妈妈采的蘑菇的总量看作单位1;蘑菇的总量对应的分率就是:1÷9
20
=
20
9
;
三个孩子再采160个,此时蘑菇的总量对应的分率是:1÷1
4
=4
则160对应的分率为:(4-20
9
)
所以兔妈妈采的蘑菇量为:160÷(4-20
9
)=90(个)
蘑菇的总量为:90÷9
20
=200(个)
答:它们一家共采了200个蘑菇。
课件出示解析二:
白兔妈妈采的蘑菇是不变的,故可以找出等量关系式。
设他们一家共采了x个蘑菇,那么,三个孩子再采160个,蘑菇总是就是(x+160)个。
答案:
解:设他们一家共采了x个蘑菇。
9 20x=
1
4
(x+160)
家族一共又多少只兔子吗?
解析:
解析:将兔子的总量看作单位1;则
减少的1个兔子占的分率为:(6/7-5/6)
那么兔子的总量就为:1÷(6/7-5/6)=42(只)
小结:有的分数应用题是部分量不变,也有总数量不变的(例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也有他的不同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