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谈谈对中药药剂学的认识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将中药制成适宜的剂型,以保证中药制剂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它涉及到中药的提取、分离、纯化、制剂成型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中药药剂学的研究,可以将传统的中药配方转化为现代制剂,提高中药的疗效和稳定性,方便患者使用。
同时,中药药剂学也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外,中药药剂学还关注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
它研究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稳定、可控,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总之,中药药剂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它在中药的现代化和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药药剂学
药典外标准
• 部颁药品标准-有法律约束力
– 1963:西药174种,其中制剂97种 – 1974:抗生素及其制剂102种
• 部颁药品卫生标准 • 地方标准:已废除(2001.12.1)
药品管理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 – 1985.7.1 – 2001.12.1 – 2002.9.15 实施条例
药剂学的发展:古代
两宋时代(AD960~1279) AD1076 设立了太医院卖药所(后改称太平惠民局)及 修合药所(后改称和剂局) AD1080 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剂规范中成药 788种
明清时代(AD1368-1911) 李时珍 AD1518-1593《本草纲目》 剂型近40种
药剂学的发展:近代
• 新药审批办法 – 1985.7.1 新药审批办法:卫生部 – 1999.5.1 SDA修订 新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 – 2002.12.1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GLP:药品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 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章 绪论
中药药剂学概述 药剂学的发展 药物剂型的分类 药物剂型选择原则 药剂工作的依据
1.1 概述
基本概念
• 药剂学(Pharmaceutics)
– 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 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学科。
• 中药药剂学:
–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 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 应用性和技术性学科。
• 胃肠给药 • 非胃肠给药
– 注射 – 皮肤 – 黏膜 – 呼吸道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
中成药:为中药成药的简称,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
在医师、药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这类药品一般专用型强或副作用大。
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的芽孢全部杀死的操作。
防腐(抑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操作。
F值:一定灭菌温度,Z值为10C 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CZ值和10C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浸出药剂:采用适宜的浸出溶剂和方法浸提药材中有效成分,直接制得或再经一定的制备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类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煎膏剂: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
胶束、胶团: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部分与水的亲和力较小,当浓度较大时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缔合体。
CMC(临界胶束浓度):开始形成胶束时溶液的浓度。
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使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芳香水剂:指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芳香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澄明水溶液。
反絮凝: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成非絮凝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反絮凝。
注射剂: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热原: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广义热原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内源性低分子热原及化学性热原等。
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
中药药剂学
第一章:绪论 1. 中药制剂使用辅料有两个特点:一是“药辅合一”;二是将辅料作为处方的一味药使用。
2. 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1)按物态分类;2)按制备方法分类;3)按分散系统分类;4)按给药途径分类。
(真溶液类剂型,如芳香水剂、溶液剂、醑剂、甘油剂及部分注射剂)3. 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1)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2)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3)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4)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6. 中药药剂学的主要性质(1)实践性(2)统一性(3)综合性7.《黄帝内经》记载了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及其制法、用法用量和适应症。
《神农本草经》最早的本草专著;《伤寒论》《金匮要略》记载了煎剂、丸剂、散剂、浸膏剂、软膏剂、酒剂、栓剂、脏器制剂等10余种剂型葛洪《肘后备急方》八卷,首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
《本草经集注》提出:“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酒者,宜服煎膏者”8.《药典》、《局颁药品标准》、《局颁药品卫生标准》(即《部颁药品卫生标准》)、《药品管理法》第三章:制药卫生 1. 洁净室工作时室内必须保持正压;洁净室的洁净度可达100级。
2. 滴眼剂配液、滤过、灌封——1万级4. 灭菌方法1)物理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法——适用于不易被火焰损伤的瓷器、玻璃和金属制品。
干热空气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搪瓷容器及油性药物和易被湿热破坏的药物,不适宜用于大部分药品及橡胶、塑料制品的灭菌)○②湿热灭菌法(热压灭菌法——热压灭菌法适用于耐热药物及其水溶液、外科敷料、手术器械及用具等物品的灭菌。
流通蒸汽灭菌法与煮沸灭菌法——常用于含抑菌剂药液的灭菌,1-2ml注射剂及不耐热品种灭菌。
低温间歇灭菌法——用于需加热灭菌但又不耐较高温度的药品)○3紫外线灭菌法4、微波灭菌法5、辐射灭菌法2)滤过灭菌法(用于不耐热的低粘度药物溶液和相关气体物质的洁净除菌处理):微孔薄膜滤器,垂熔玻璃滤器,砂滤棒3)化学灭菌法:○1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甲醛、丙二醇、乳酸)○2浸泡与表面消毒法(醇类、酚类、表面活性剂、氧化剂)5. 防腐剂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山梨酸、乙醇、季铵盐类(洁而灭,杜灭芬)、酚类及其衍生物、脱水醋酸 6.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2)被灭菌药物与介质的性质;3)灭菌温度与时间;4)蒸气的性质7. 100级的洁净室:大输液的滤过、灌封;针剂的分装、灌封。
中药药剂学研究内容包括
中药药剂学研究内容包括
中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药物的提取与纯化:研究如何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并针对不同药物进行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中药药物。
2. 中药药物的制剂开发:研究如何将中草药提取物或单一有效成分转化为具有良好药效和稳定性的制剂,如中药浸膏、中药片剂、中药注射液等。
3. 中药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如何对中药药材和制剂进行质量评价和控制,包括研究中药的理化性质、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等。
4. 中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以及其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
5. 中药药效评价:研究中药药物的药效和作用机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等方法,评价中药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中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旨在研究中药物质的提取、纯化和制剂开发,以及药物的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评价等,为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药剂学
第一章中药药剂学与中药药剂选择1. 概述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植物油脂和提取物:从植物、动物中提取制得的挥发油、油脂、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
提取物:包括以水或醇为溶剂经过提取制得的流浸膏、浸膏或干浸膏,含有一类或数类有效成分的有效部位和含量达到90%以上的单一有效成分。
药物: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
分为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
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
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如散剂、丸剂、片剂等。
制剂: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成方制剂:指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药政部门批准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成为成方制剂。
其中单味处方者称为单方制剂。
成方制剂习称中成药。
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 drugs简称OTC。
甲类(红色)、乙类(绿色)。
新药: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按照新药注册申请管理。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 历代文献中药药剂的肇始可以追溯到夏朝——酿酒商汤——伊尹——《汤液经》——最早的方剂与制药专著战国——《黄帝内经》——“君臣佐使”、“汤液醪醴”的制法、“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秦汉——《神农本草经》(首次强调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剂型)、《伤寒论》、《金匮要略》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主张批量生产梁——《本草经集注》唐——《千金要方》(孙思邈)、《外台秘要》(王焘)、《新修本草》(第一部药典)宋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剂规范)明清——《本草纲目》(李时珍)3. 新剂型、新工艺、新辅料中药制药前处理综合工艺:中药饮片或颗粒煎提(加水适量,煎煮2-3次,容器带搅拌)→分取煎液(离心机去药渣后药液再过滤)→煎液压滤(尼龙布为滤材板框压滤,必要时用活性炭先行吸附)→滤液高速离心分离(150000r/min,一般2次)→药液浓缩(低温减压浓缩)→浓缩药液。
中药药剂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时间-数量变化过程,并提出用于解释这一过程的数学模型,为指导合理用药、剂型设计提供量化指标的一门学科。
3.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与药效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4.生物半衰期是指体内药量或药物浓度消除一般所需的时间5.药物有效期是药物在室温下降解10%所需的时间6.控释制剂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的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
7.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8.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9.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10.薄膜衣指在片心之外包一层比较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衣膜11.半薄膜衣在包薄膜衣前先在片心上包几层粉衣层,使片剂棱角消失和颜色一致后载包薄膜衣12.肠膜衣指在37℃的人工胃液中2小时以内部崩解或溶解,洗净后在人工肠液中1小时内崩解或溶解,并释放出药物的包衣片13.灭菌指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的芽胞全部杀死的操作14.防腐指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操作15.消毒指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操作16.同质多晶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可因结晶条件不同而得到晶格排列不同的晶型17.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18.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第二种物质而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的现象19.潜溶有时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其在各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的现象20.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瓶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21.固体分散体指药物与载体混合制成的高度分散的固体分散物22.置换价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之比值23.表观分布容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V=X/C24.临界相对湿度将吸湿平衡曲线陡直部分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即得样品的CRH25.丹药指用汞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经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化合物26.F0 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10℃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27.休止角是表示微粒间作用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表示微粉流动性。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中药药剂学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中药制剂研发和生产能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1. 理解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中药药材的加工、炮制和制备技术;3. 熟悉中药制剂的分类、质量标准及生产工艺;4. 掌握适用于中药制剂的现代制药技术,并能运用于中药研发和生产中;5. 培养学生的中药制剂研发和生产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中药药材加工和炮制技术1.1 中药药材的分类和加工方法1.2 中药炮制技术及其影响因素1.3 中药药材炮制质量控制方法2. 中药制剂学基础2.1 中药制剂学的概述和发展历程2.2 中药制剂的分类和特点2.3 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3. 中药制剂工艺学3.1 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和工艺流程3.2 中药制剂的成方原则和配伍禁忌3.3 中药制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要求4. 现代制药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4.1 提取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4.2 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4.3 理化性质测定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知识;2. 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 研究论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4. 案例研究和课堂演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核:闭卷考试,考查对课程核心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期末考试:开卷考试,考查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4. 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评分:考查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
七、参考教材1. 《中药药剂学教程》(主编:XXX)2. 《中药制剂与质量评价》(主编:XXX)3. 《中药制剂工艺学》(主编:XXX)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中医药学院的教授和副教授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教学工作,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药学专业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和指导。
中药药剂学教案
1 人参,珍珠,冰片,麝香,朱砂的粉碎
2 乳香,没药
3 动物药,皮类,种仁类
提 问
判断:粉碎过程中机械能完全转变成表面能达到粉碎目的.
3.小结(时间)1~2分
粉碎与筛析是中药药物制剂中最基本的一项操作,很多剂型的制备都将涉及此项操作,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混悬型液体等剂型.重点掌握几种粉碎方法及各自适用范围.
水飞法,加液研磨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具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 3~5分
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对象中药材,来自与自然界,不可能直接调配药剂,因此必须进行适当加工,而粉碎与筛析就是基本的原料处理方法,也是一项基本的药剂制备的基本操作
复习提问
板书设计
第四章粉碎与筛析
第一节概述-粉碎
一定义与目的
1定义
2目的
3对粉碎度的要求
第二节筛析
一筛析的目的
1定义
2目的
二药筛的种类与规格
1分类
2规格
三过筛与离析的器械
四过筛原则
第三节微粉学基础知识
课题第五章散剂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散剂的制法
教学目的
掌握散剂的一般制备方法,以及含毒性药散,共熔散,含液体散,眼用散等的制备原则和方法;等量递增,打底套色的混合原则,熟悉散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及检查法.
9.元代-蒸馏酒
10.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2.讲授(时间) 95分
课题内容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药物剂型的分类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掌握要点
药物剂型的分类
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药典,部颁标准
中药药剂学
分散片:指遇水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
制粒是指往粉末状的药料中加入适宜的润湿剂和粘合剂,经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的颗粒状物体的操作打底套色法:指将量少色深的药粉先放入研钵中作为基础,即是’打底’,然后将量多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研钵中,轻研混匀即是“套色”起昙:由澄明变混浊的现象,转变的温度为昙点凝胶:高分子溶液在温热条件下为黏稠性流动流体,但在温度降低时,呈链状分散的高分子形成网状结构。
分散介质水可被全部包含在网状结构中,形成不流动的半固体状物称为凝胶结晶水是化学结合水,一般用风化法去除;结合水:指存在于细小毛细管中的水分和渗透到物料细胞中的水分。
非结合水:指存在于物料表面的润湿水分平衡水分:某物料与一定温度、湿度的空气相接触时,将会发生排除水分或吸收水分的过程,直到物料表面所产生的蒸汽压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相等为止,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此时物料中所含的水分称为该空气状态下物料的平衡水分。
粉针剂:为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简称;凡对热不稳定或水溶液中易分解失效的药物均需制成粉针剂膏药系指中药、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或宮粉(铅粉)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
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g/g)膜剂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丹药指用汞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经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化合物微囊:以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作囊心物包裹而成的微小胶囊。
微囊化:制备微囊的过程。
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与载体混合制成的高度分散的固体分散物。
这种固体分散在固体中的技术成为固体分散技术。
脂质体:指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小囊。
前体药物制剂:将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母体药物导入另一种载体基团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人体中经过生物转化,释放出母体药物而呈现疗效。
有效期:在药物降解反应中常将药物在室温下降解10%所需的时间。
中药药剂学重点
中药药剂学重点一、名词解释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制剂: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有效部位:系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中提取的一类或者数类有效成分,其含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
有效成分:系指起主要药效的物质,一般指化学上的单体化合物,纯度应在90%以上,能用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
喷雾干燥法:系直接将浸出液喷雾于干燥器内使之在与通入干燥器的热空气接触过程中,水分迅速汽化,从而获得粉末或颗粒的方法。
泡腾干燥:又称流床干燥,系指利用热空气流使湿颗粒悬浮,呈流态化,试“泡腾状”,热空气在湿颗粒间通过,在动态下进行热交换,带走水汽而达到干燥的一种方法。
冷冻干燥法:系将浸出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后预先冻结成固体,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将水分直接升华除去的干燥方法。
表面活性剂:凡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成为表面活性剂。
HLB值:即亲水亲油平衡值,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的强弱。
昙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大,达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
这个使溶液由澄明变混浊的温度点称为昙点。
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征象称为增溶。
具有增溶感化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
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氯化钠等渗当量:指1g药物呈现的等渗效应相当于氯化钠的克数,用E表示。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经混合后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松片:片剂硬度不够,将压成的片剂置中指和食指之间,用拇指轻轻加压就能碎裂的现象称为松片。
裂片:片剂感受到震动或经放置后从腰间开裂或从顶部脱落一层称为裂片。
气雾剂:系指药物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定阀门装置的耐压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
中药药剂学
第一章 概述
(1)微囊 直径5-400μm,以高分子(或其共聚物)包 裹药物,再进一步制剂,可改变其表面形态,释药速 度,提高稳定性 (2)长效制剂:含缓释部分和快速释药部分,常利用 多聚物包衣 骨架片 微囊 与高分子生成难溶性盐 (3)加压浇铸:药物+人造塑料,利用人体侵蚀 (4)超型化:更小,多用于注射 (5)TTS (6)渗透泵 (7)脂质体
第二章 药剂卫生
(2)流通蒸汽与煮沸 1-2ml小针剂和不耐热的基本用此方法,100℃,3060min 不能保证杀死所有芽孢,∴制备过程中就要注意避免污 染,可加入抑菌剂有时可杀死芽孢,如:氯甲酚,苯酚 等 海拔升高300米,时间要延长20% (3)低温间歇 物品80℃,1h后,20-25℃保持24h,如是者3次,此法 效果比较差,∴制品中常加抑菌剂 (4)油浴或盐水浴 量少,没有热压灭菌器时或不经济时 前者用不挥发的脂肪油或轻质矿物油将物品浸入,115℃, 使用于外科器械,有刀口的 后者用饱和氯化铵(bp114℃)
第二章 药剂卫生
4、洁净室种类 (1)常规洁净室(非层流洁净室) 特点: ①气压>1个大气压 20-25℃ 相对湿度30-60% ② 气流属于紊流,不能达到无菌,只能以较多洁净空气 稀释室内粒子浓度
第二章 药剂卫生
(2)层流洁净室(台): 特点:①进入洁净室的空气经过高效滤器滤过,符 合无菌要求 ② 气流属于层流 ③ 室内产生的污物(新脱落的颗粒)可被迅速被空 气带走 ④ 避免产品交叉污染 ⑤ 还需要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才能免除污染
第二节 制药环境卫生
一、中药厂(制剂室)建设的基本要求 1. 环境: 2. 布局 3. 设施 4. 水源
第二章 药剂卫生
(二)空气质量与过滤 1、空气含尘情况: ≥5μm粒子可自然沉降 2μm长期悬浮,细菌附着在其上,所 谓“生物粒子” ∴去除粒子就是去除 微生物 0.7-22.4μm的粒子,城市1489570, 农村54330
中药药剂学
名解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成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2中成药:指以中药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
3药品:药品一般是指以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剂型,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药品管理法》中将药品定义为: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4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
5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6辅料:中药炮制过程中为了降低药物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或矫味矫臭等而加入所需的辅助药材。
7.絮凝:由于电位的降低促使液滴聚集,出现乳滴聚集成团的现象。
乳剂中的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是产生絮凝的主要原因,此过程是可逆的8.乳析:即分层,乳剂在放置的过程中,体系中分散相会逐渐集中在顶部或底部9.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9.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第二种物质而增加起在水中的溶解度的现象10.眼膏剂: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供眼用的灭菌软膏剂11.低共熔现象:两种或多种药物经混合出现湿润或液化的现象12.返砂:有些煎膏剂在贮存一段时间后,常有糖的结晶析出,俗称“返砂”。
“返砂”原因与煎浸剂所含总糖量和转化量有关。
解决方法:控制总糖量在85%以下为宜;控制转化糖量在在40-50%之间13.“火毒”:油丹炼合而成的膏药若直接应用,常队皮肤局部产生刺激性,轻者出现红斑,瘙痒,重者出现发泡,溃疡,这种刺激俗称火毒14.F与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F与F0值的设置,可作为验证灭菌可靠性的参数,一般要求湿热霉菌法的F0值≥80。
中药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
中药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1. 概述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的配伍、制剂和贮藏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药药剂学的重点知识。
2. 中药配伍原则中药配伍是指将不同的中草药按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使用,以发挥协同作用或减少毒性。
根据传统经验和现代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中药配伍原则,包括:•归经相须:归经相须是指将具有相同归经(即具有类似功效)的中草药进行配伍。
例如,治疗肝胆疾病时常用黄芩与柴胡配伍。
•相互制约:相互制约是指将具有相反作用或毒性的中草药进行配伍,以达到平衡作用。
例如,治疗感冒时常用麻黄与杏仁配伍。
•补充益气:补充益气是指将具有补益气血作用的中草药进行配伍。
例如,治疗贫血时常用当归与黄芪配伍。
•祛风散寒:祛风散寒是指将具有祛风散寒作用的中草药进行配伍。
例如,治疗风寒感冒时常用葱白与生姜配伍。
3. 中药制剂分类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草药加工成适合临床应用的形式,便于患者服用和吸收。
根据不同的制剂方法和应用形式,中药制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膏方:膏方是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蜜糖或其他黏稠物质制成的。
常见的膏方有川贝膏、枇杷膏等。
•散剂:散剂是将中草药研磨成细粉后装入小包装袋或容器中的制剂。
常见的散剂有板蓝根颗粒、银黄颗粒等。
•丸剂:丸剂是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后与其他辅料混合,制成丸状的制剂。
常见的丸剂有桂枝汤丸、四季感冒丸等。
•煎剂:煎剂是将中草药加水煮沸后浓缩制成的液体制剂。
常见的煎剂有麻黄汤、桃红四物汤等。
•注射剂:注射剂是将中草药提取物或浓缩液体注射制成的制剂。
常见的注射剂有青蒿素注射液、人参注射液等。
4. 中药贮藏方法中药贮藏是指将中草药保存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保持其有效成分和质量稳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贮藏方法:•干燥贮藏:将中草药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霉变和有效成分流失。
•密闭贮藏:将中草药放置在密闭容器中,以防止空气进入和湿气侵入,保持其干燥和新鲜。
中药药剂学 pdf
中药药剂学 pdf
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中药的制剂、加工、储存、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剂型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以下是中药药剂学的主要内容:
1.中药制剂与加工:研究中药的制剂方法,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
酒剂、糖浆剂等不同的中药剂型制备技术,以及中药的提取、浸提、提取液的浓缩、干燥等加工工艺。
2.药物剂型学:研究中药剂型的性质、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比如,不同剂型
对于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药效学特点、给药途径和适应症等方面的研究。
3.药物质量控制:包括对中药原料、中间品和成品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及
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评价技术和检测手段等。
4.药物稳定性和储存:研究中药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包括药物的保存、
贮存、运输和保质期的控制等。
5.中药剂型改良与创新:研究传统中药剂型的改良和创新,以适应现代医学
和患者的需要,提高药效和治疗效果。
6.中药配伍规律: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包括合理搭配中草药,发挥药
物的相互增效作用,减少毒副作用等方面的规律。
中药药剂学在中医药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中药的合理使用、药物疗效的提高和药物安全性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药剂学
第一章绪论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药物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原料药经加工制成的成品,可直接应用剂型原料药经加工制成、适合于应用的形式制剂根据标准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应用的药品中成药以中药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夏商时代:药酒,粬(酵母)商汤时期:伊尹首创汤剂,总结出《汤液经》春秋战国:我国现存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秦汉时期:《五十二病房》-丸剂东汉-《神农本草经》-丸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10多种剂型,赋形剂,炮制晋唐时代: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提出“成药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宋时代:《太平惠民和局方》-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明清时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剂型近40种吴尚先-《理瀹骈文》-外治法专著中药药剂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版-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现行为2010版,中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卷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三章制药卫生热源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灭菌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全部杀灭的技术。
防腐是指以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技术。
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技术。
无菌物体或一定介质中无任何或的微生物。
卫生检验方法热原检查:家兔法无菌检查:薄膜滤过法、直接接种法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含药材原粉的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0cfu细菌内毒素检查:鲎试验法层流洁净技术是用高度净化的气流作载体,将操作室内的尘粒以平行层流状态排出的空气净化方式。
中药药剂学重点
中药制剂与剂型1.概念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内容:配制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2.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根据药品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研究制剂制备工艺和理论的科学,称为制剂学。
第一节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与选择一、中药制剂的原料制备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总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
1.中药材来源于动物、矿物、植物,经过简单加工或未经加工而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材。
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城乡集贸市场可以出售中药材”。
2.中药饮片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该定义强调了中药饮片作为药品的法定地位。
3.中药提取物凡是经过一定的提取方式从植物、动物、矿物中制得的用于制剂生产的挥发油、油脂、浸膏、流浸膏、干浸膏、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等均为提取物。
有效部位:是指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分组成的提取物,其中结构明确成分的含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三、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根据疾病防治需要起效快慢: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皮肤给药。
急症患者: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滴丸(水溶性基质)等速效剂型慢性病患者:丸剂、片剂、膏药及长效缓释制剂皮肤疾患:软膏剂、涂膜剂、洗剂、搽剂腔道病变:栓剂、灌肠剂(二)、根据药物性质有效成分易为胃肠道破坏,或不被胃肠道吸收,或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或因肝脏首过效应易失效者——不宜设计为口服剂型(多选题)。
活性成分间易产生沉淀等配伍变化的组方,含水中不溶、难溶或不稳定成分的药物——不宜设计制成注射剂、口服液等水性液体制剂。
(三)、根据“用、产、带、运、贮”五方便的要求方便服用、有利生产、适于携带、便于运输、利于贮藏。
中药药剂学
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5. 目数:每英寸(2.54cm)长度有多少孔表示。 2. 粉碎的方法:干法粉碎(串料、串油、蒸罐)、湿法粉碎(水飞、加液研磨)、低温粉碎、超细粉碎 3. 休止角(a):粉体堆积层自由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30ºC,流动性好;a<45 ºC,具有疏松敢,可以满足生产 流动性需要。4. 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 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 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极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6. 混合机理:对流混合、扩散混合、切变混合。 7. 混合方法:搅拌混合、研磨混合、过筛混合。 9. 制粒的方法 答:(1)挤出制粒;(2)高速搅拌制粒;(3)硫化喷雾制粒(——是指利用气流使药粉呈悬浮 流化状态,再喷入黏合剂液体,使粉末聚结成粒的方法。由于将混合、制粒、干燥等操作在一台设备内完成,又叫 一步制粒、流化床制粒或沸腾制粒);(4)喷雾干燥制粒;(5)滚转法制粒;(6)干法制粒(包括滚压法制粒和 重压法制粒)10. 常规粉碎设备:柴田式粉碎机(万能粉碎机)、万能磨粉机、球磨机。 常用超细粉碎设备:流 能磨、振动磨 11. 混合机械:槽型混合机、混合筒、双螺旋锥形混合机。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1. 液体药物固体化的技术有:环糊精包合技术;微囊、毫微囊制备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 2. ß-环糊精包合的作用答:(1)增加药物的稳定性;(2)增加药物的溶解度;(3)液体药物粉末化;(4)掩 盖不良气味,减少刺激性及毒副作用;(5)调节释药速度;(6)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微囊:以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作囊心物包裹而成的微小胶囊称微囊,制备的过 程称微囊化。 4.微囊的制备方法:相分离-凝聚法(单凝聚法与复凝聚法) 5.单凝聚法:系将药物分散于囊材的水溶液中,以电解质或强亲水性非电解质为凝聚剂,使囊材凝聚包封于药物表 面而形成微囊。 6.复凝聚法:系指利用两种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做囊材,将囊心物分散在囊材的水溶液中,在 一定条件下,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互相交联后,溶解度降低,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7.复凝聚法机理:明胶当 pH值在等电点以上时带负电荷,在等电点以下时带正电荷,阿拉伯胶在水溶液中仅具负电荷。当明胶与阿拉伯胶溶 液混合后,调pH值4 ~ 4.5,明胶正电荷达最高值,与带负电荷的阿拉伯胶结合成为不溶性复合物,凝聚成微囊。 8.缓释制剂:释药速度受药物浓度影响;有血药浓度峰谷;一级速度过程;口服缓释制剂每日用药次数与普通制剂 相比,至少应减少一次,或用药时间有所延长。 9.控释制剂:释药速度在一定时间内与释药量无关;基本无峰谷现象;零级或接近零级速率。 第二十四章:中药新药的研究 2.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指导思想答:(1)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体系为指导;(2)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手段;(3)以制剂的有效安全稳定为核心。 (另外还有质量可控性、可接受性) 3. 中药新药的系统研究方法。答:中药新药的系统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选题、设计处方、选择剂型及制备工艺、建 立质量标准、药品稳定性试验、临床前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及临床研究。选题与设计是关键。 4. 临床前研究包括: 药学研究(生产工艺研究、药品质量标准研究、药品稳定性研究)、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
中药药剂学电子版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绪论·课堂教学 >> 含义及基本任务含义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基本任务(1)学习、继承和整理祖国医药学中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
(2)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学及相关学科中有关的理论、技术、设备、仪器、方法等加速中药药剂的现代化。
(3)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并提高原有药剂的质量。
(4)积极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
(5)加强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
绪论·课堂教学 >> 常用术语药物与药品药物: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简称为药。
一般可分为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两大类。
药品:其在实质上与药物没有区别,严格地讲药品则是指将原料药物经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如:汤剂、散剂、丸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方剂根据医师临时处方,将药物或制剂经配制而成,标明具体使用对象、用法和用量的制品,称为方剂。
制剂和方剂都属于药剂的范畴。
成药指可以不经医师处方公开销售的制剂。
以中药材为原料,按中医药理论组方、应用的成药,称为中成药。
中药凡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拟定的处方中所应用的药物,无论属传统的还是新引用的均可视为中药。
绪论·课堂教学 >> 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包括(1)根据防治疾病需要选择。
(2)根据药物本身性质选择。
(3)根据“三小”“三效”“五方便”的要求选择。
三效是指高效、速效和长效;三小是指剂量小、毒性小和副作用小;五方便是指服用方便、携带方便、贮藏方便、生产方便和运输方便。
绪论·课堂教学 >> 药剂工作的依据 >>药典的性质与作用性质: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置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中药药剂学任务:1继承和整理中医药学中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为发展中药药剂奠定基础。
2充分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剂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
3积极寻找与开发药剂新辅料,以适应新制剂、新剂型,大品种二次开发的需要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制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粉碎的含义和目的:含义:粉碎是指借机械力或其他方法将大块的固体物料碎成所需细度的颗粒或粉末操作的过程,或是利用其他方法将固体物料碎成微粉的操作。
药物粉碎的目的:1增加药物的表面积,有利于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便于调剂和服用3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4为制备混悬液、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奠定基础粉碎的方法:1.干法粉碎:(每种粉碎的对象)①单独粉碎:贵重药材;毒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氧化性与还原性强的中药;质地坚硬不便与其他药物混合粉碎的中药。
②混合粉碎:串料粉碎、串油粉碎、蒸罐粉碎。
2。
湿法粉碎:水飞法,加液研磨法 3。
低温粉碎 4。
超微粉碎1柴田式粉碎机:适用于黏软、纤维性及坚硬中药的粉碎,但对油性过大的药料不适用2万能磨粉:机使用于根、茎、皮类等中药,干燥的非组织性药物、结晶性药物及干浸膏等的粉碎。
3球磨机:适于粉碎结晶性药物、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药材的浸提物,对具有刺激性的药物可防止粉尘飞扬,对具有很大吸湿性的浸膏可防止吸潮超微粉碎设备:流能磨又叫气流式粉碎机,适用于脆性及坚硬的矿物药料,但药料须预粉碎,可得到5um以下的均匀粉体微粉的密度:密度系指单位容积物质的质量。
真密度:系指除去微粒内和粒子间空隙占有的容积后求得物质的容积,并测定其质量,经计算求出的密度称为真密度。
真密度为该物质的真实密度,通常采用气体置换法求得。
粒密度:系指除去粒子间的空隙,但不能排除粒子本身的细小孔隙,测定其容积而求出的密度称为粒密度。
因为液体不能进入微粒内部的微孔,所以可用液体置换法求出粒密度。
堆密度:系指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
堆密度所用的容积是指包括微粒本身的孔隙及微粒间空隙所占的总容积。
孔隙率:微粉中的孔隙包括微粒本身的孔隙及微粒之间的孔隙,孔隙率是指微粒中孔隙及微粒间所占容积与微粉容积之比。
散剂:系指饮片或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剂型。
十倍散:根据药物的稀释比例,稀释剂又常称为倍散,1份药物与9份稀释剂混匀制成的散剂称为十倍散(药物与稀释散的比例为1:9)。
药物的稀释比例应根据用药剂量确定,剂量在0.01-0.1g者可制成十倍散,剂量在0.01g以下则多制成百倍散或千倍散中药成分分为四类,即有效成分(包括有效部位)、辅助成分、无效成分和组织成分。
有效成分:是指起主要药效的物质。
辅助成分:系指本身无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或指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或增强制剂稳定性的物质。
无效成分:系指无生物活性,不起药效的物质,有的甚至会影响浸出效能、制剂的稳定性、外观和药效等。
例如蛋白质、鞣质、脂肪、树脂、淀粉、黏液质、果胶等。
组织物质:系指一些构成中药细胞或其他的不溶性物质,如纤维素、栓皮、石细胞等。
浸提:是指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将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提取出来的操作。
一般分为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等几个相联系的阶段(浸润与渗透阶段、解吸与溶解阶段、扩散阶段)。
影响浸提的因素:中药粒度、浸提温度、有效成分、浸提时间、浓度差、浸提压力、溶剂pH值、新技术。
纯化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除去中药提取液中杂志的操作。
常用纯化方法有:水提醇沉法(最常用)、醇提水沉法、超滤法、盐析法、酸碱法、澄清剂法、透析法、萃取法等。
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1煎煮法。
设备为敞口倾斜式夹层锅,圆柱形不锈钢钢罐、多能提取罐。
应用特点:经济、简单、易行,符合中医传统用药习惯。
2、浸渍法。
又分为(1)冷渍提法(2)热浸渍法(3)重浸渍法。
设备为圆柱形不锈钢钢罐、搪瓷罐。
应用特点:适用于黏性药物、无组织结构中药、新鲜及易膨胀的中药、价格低廉的芳香性中药3渗漉法。
又分为(1)单渗漉法(2)重渗漉法(3)加压渗漉法(4)逆流渗漉法。
设备为渗漉器。
应用特点:属于动态浸出,溶剂的利用度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4回流法。
又分为回流热浸法和回流冷浸法。
设备为浸出器。
应用特点:需连续加热,浸提液在蒸发锅中受热时间较长,不适用于易被热破坏的中药成分的浸提5水蒸气蒸馏法。
又分为(1)共水蒸馏法(2)通水蒸汽蒸馏法(3)水上蒸馏法。
6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快速高效,提取温度低,选择性的提取,工艺简单。
7其他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水提醇沉法:是先以水为溶剂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去除提取液中杂质的方法。
(浓缩液每毫升相当于原中药的1~2g)基本原理:根据中药成分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性不同:通过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交替处理,可保留生物碱盐类、苷类、氨基酸、有机酸等有效成分;去除蛋白质、糊化淀粉、黏液质、油脂脂溶性色素、树脂、树胶、部分糖类等杂质。
通常认为,料液中含乙醇量达到50%~60%时,可去除淀粉等杂质;当含醇量达75%以上,除鞣质、水溶性色素等少数无效成分不能被去除外,其余大部分杂质均可沉淀去除。
操作要点:①药液浓缩水提取液应经浓缩后再加乙醇处理,可减少乙醇的用量,使沉淀完全。
浓缩程度应适宜,若药液浓度太大,醇处理后,滤过处理易致成分损失量大。
②加醇的方式分次醇沉或以梯度递增方式逐步提高乙醇浓度的方法进行醇沉,有利于除去杂质。
乙醇加入到浓缩液中时,应慢加快搅,避免局部醇浓度过高,迅速产生大量沉淀吸附有效成分而造成损失。
③醇沉浓度的计算C实=C测+(20+t)x0.4④密闭冷藏与处理⑤洗涤沉淀。
结晶水:化学结合水,一般风化去除药剂学中不视为干燥过程。
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结合水系指存在于物料细小毛细管中和细胞中的水分。
结合水难以从物料中完全除去。
非结合水系指存在于物料表面的润湿水及物料孔隙中和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易除去。
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物料与一定温度、湿度的空气相接触时,将会发生排除水分或吸收水分的过程,直至物料表面水分所产生的蒸汽压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相等,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中的水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为止。
此时物料中所含的水分称为该空气状态下物料的平衡水分。
物料中所含的总水分等于自由水分与平衡水分之和。
在干燥过程中可除去自由水(包括全部非结合水和部分结合水)冷冻干燥:是将被干燥液体物料冷冻成固体,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利用冰的升华性能,使物料低温脱水而达到干燥目的的一种方法,故又称升华干燥。
过程包括预冻、升华干燥、再干燥。
特点:物料在高真空和低温条件下干燥,成品多孔疏松,易溶解;含水量低,一般为1%~5%,有利于药品长期贮存;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
适于极不耐热的物料,如血浆、血清、抗生素等。
糖浆剂的优点:具有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的特点,因含有糖和芳香性物质,口感较好,尤其适合于儿童用药缺点:因含糖等营养物质,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制剂中需加入防腐剂;含糖量多,不适于糖尿病患者服用炼糖(炼蜜)目的:除去杂质,杀灭微生物,减少水分,防止“返砂”(返砂:是指煎膏剂在贮藏过程中析出糖晶的现象)炼糖的方法:假如糖量50%的水和0.1%酒石酸,保持微沸,炼至“滴水成珠,脆不黏牙,色泽金黄”,使糖的转换率达到40%-50%。
糖浆剂的分类:1单糖浆。
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0%或64.71%不含任何药物,可用作矫味剂、助悬剂、黏合剂等2芳香糖浆。
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不作药用,主要用作矫味剂。
如橙皮糖浆。
3药用糖浆。
含有饮片或中药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用于治疗。
糖浆剂的制法:1热溶法。
将蔗糖加入沸腾的蒸馏水中溶解、加入可溶性药物,搅拌溶解后,趁热滤过,自滤器上加蒸馏水至全量即得。
2冷溶法。
将蔗糖在室温下溶解于蒸馏水或药物溶液中,滤过,即得3混合法。
将药物与计算量的单糖浆直接混合或溶解制备糖浆剂的方法。
可根据性质分为。
一、水溶性固体药物。
二、药物为液体。
三、饮片流浸膏剂: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ml相当于原饮片1g的制剂。
浸膏剂: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1g相当于原饮片2~5g的制剂。
根据干燥程度的不同,浸膏剂又分为稠膏剂和干膏剂。
稠膏剂为半固体状,含水量约为15%~20%。
干膏剂为粉末状,含水量约为5%。
流浸膏剂制法:渗漉法。
其他方法(用浸膏剂加规定溶剂稀释制成;也可用煎煮法或溶解法制备)浸膏剂制法:渗漉法或煎煮法。
其他方法(回流法或浸渍法)液体药剂:系指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态剂型,可供内服或外用。
(具有吸收快,作用较迅速)液体药剂的分类:1.按分散系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混悬液型、乳状液型 2.按给药途径分类:内服液体药剂;外用液体药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代表药为肥皂类,如有机胺皂;硫酸化物,如月桂醇硫酸钠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除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外,都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因此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
代表药为氯苄烷铵。
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代表药物为卵磷脂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代表药为脂肪酸山梨坦类的司盘和聚山梨酯类的吐温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其亲水亲油性的强弱取决于分子结构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多少,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表示。
增溶剂HLB适用范围为15~18以上;去污剂HLB为13~16;O/W乳化剂HLB为8~16;润湿剂和铺展剂HLB为7~9;W/O乳化剂HLB为3~8;大部分消泡剂HLB为0.8~3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1、增溶剂: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增溶,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2、乳化剂3、润湿剂: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作用称为润湿,能起润湿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润湿剂4、起泡剂和消泡剂5、杀菌剂6、去污剂注射剂的含义:系指饮片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的特点: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2.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药物;3.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4.可使药物发挥定位定向的局部作用。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1皮内 i.d. 2.皮下s.c.(1-2ml) 3.肌内i.m.(5ml以下)4. 静脉 i.v. (必须等渗)5.脊椎腔注射(必须等渗)热原:系指注射后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