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共18页文档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 2 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有证候重点(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五)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焦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不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六)气阴两虚证:消瘦,疲倦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加,污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无人色,神疲备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常有症状/ 证候施护(一)尿量增加1.察看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3.指导患者饮食调治,适合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口干多饮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合。
2.察看口干、口渴、每天饮水量。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品,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采纳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
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依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
(三)多食易饥1.咨询饮食习惯及饮食量。
宜选择混淆餐,每餐进食种类包含主食、蔬菜、肉蛋类等;粗精粮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五)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六)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尿量增多1.观察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3.指导患者饮食调理,适当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口干多饮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
2.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水量。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物,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选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
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
(三)多食易饥1.询问饮食习惯及饮食量。
宜选择混合餐,每餐进食种类包含主食、蔬菜、肉蛋类等;粗细粮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篇一: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虚血瘀证:肢体麻木,如有蚁行感,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
(二)阴虚血瘀证: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小腿抽搐,夜间为甚,或灼热疼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便秘,舌质嫩红或淡红,苔花剥少津。
(三)寒凝血瘀证: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肿,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白滑。
(四)痰瘀阻络证:肢体麻木不止,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粘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粘滞。
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
(五)肝肾亏虚证: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甚者萎废不用,腰膝酸软,阳痿不举,骨松齿摇,头晕耳鸣,舌质淡,少苔或无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肢体麻木、挛急、疼痛1.观察四肢末端皮肤颜色、温度的变化、有无破溃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观察疼痛发作的时间、性质、程度。
3.注意肢体及足部保暖,做好足部护理,预防足部溃疡及压疮的发生。
4.遵医嘱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治疗。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内分泌、脾、腰、足等穴。
6.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药液温度38~40℃,防止烫伤。
7.遵医嘱双下肢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地机、太溪、涌泉等穴。
8.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涌泉等穴。
9.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足三里、地机、太溪、涌泉等穴。
10.遵医嘱艾灸,取地机、委中等穴。
(二)肢体痿软无力1.起居有时,避免劳累,卧床休息为主。
2.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病情稳定后适量运动,循序渐进。
3.注意安全,做好预防措施防止跌倒。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常规消渴病,是由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内郁、劳郁过度所致,以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既往饮食习惯、饮食结构、进食情况。
(2)了解患者生活方式、休息和排泄状况。
(3)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家族史。
(4)了解患者有无低血糖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无血管、神经系统异常。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6)中医证型:①肝胃郁热证。
证候:脱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胃肠实热证。
证侯:脱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会艮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
舌红,边有瘀班,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③脾虚胃热证。
证候: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杲,便澹,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
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④上热下寒证。
证候:心烦口苦,胃脱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
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⑤阴虚火旺证。
证候: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漫赤便秘。
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⑥气阴两虚证。
证候: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脱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澹,口干口苦Q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⑦阴阳两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腕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
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3)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起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4)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的主要特征包括高血糖及 尿糖,患者常出现多饮多尿、多 食易饥、体重下降等症状。
病变部位与基本病机
病变部位
消渴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 ,与这些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基本病机
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 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 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 盛则阴愈虚。
餐次安排和进食环境优化建议
合理安排餐次,保持 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 ,避免暴饮暴食。
注意细嚼慢咽,充分 咀嚼食物,以减轻胃 肠负担,促进消化吸 收。
营造舒适、安静的进 食环境,避免在嘈杂 、紧张的氛围中进食 。
PART 06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REPORTING
消渴病风险评估及筛查方法
风险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方式,评估个体消渴病的患病风险,包括年龄、性别 、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
整合社区内的医疗资源、健康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资源,为消渴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和支持 。例如,组织健康讲座、义诊活动、病友交流会等,促进患者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互助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舌象脉象
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 ,脉细弱或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常用药物
如黄芪、党参、白术、 山药等中药,以及生脉
饮等中成药。
阴阳两虚型
主要症状
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色 黧黑、耳轮干枯。
治法
温阳滋肾固摄。
舌象脉象
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常用药物
如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注意阴阳并补,但 需根据具体病情调整药物用量。
中医对消渴病认识与优势
中医认识
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方案
• (二)肢体痿软无力
• 1.起居有时,避免劳累,卧床休息为主。 • 2.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病情稳定后适量运动,循序渐进。 • 3.注意安全,做好预防措施防止跌倒。 •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
穴。 •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 内服中药: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中药 汤剂根据证型予温服或温凉服;中西药之间间隔 30分钟以上。
• (二)特色技术
• 1.中药熏洗:
• 药物组方:透骨草、伸筋草、赤芍、红花等。 • (1)拟解决症状:预防及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2)治疗部位/辨证取穴:双下肢
• 2.穴位按摩:
• (1)拟解决症状:①肢体麻木、发凉、疼痛;②腰膝酸软 • (2)治疗部位/辨证取穴: • Ⅰ. 肢体麻木、发凉、疼痛: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等 • Ⅱ. 腰膝酸软:足三里、涌泉等穴 • 3.耳穴贴压: • (1)拟解决症状:①肢体麻木、发凉、疼痛;②腰膝酸软 • (2)治疗部位/辨证取穴: • Ⅰ. 肢体麻木、发凉、疼痛:内分泌、脾、腰、足等穴。 • Ⅱ. 腰膝酸软:皮质下、内分泌、脾、胰等穴。
• 6.中药热熨:
• (1)拟解决症状:①肢体麻木、发凉、疼痛;②腰膝酸软 • (2)治疗部位/辨证取穴:腰背部、双膝及肾俞等穴
• 四.健康指导 • (一)生活起居 • 1.顺应四时及时增减衣物,慎起居、避风寒。 • 2.避免劳累,戒烟限酒。 • 3.教育患者及其家属重视足部自查及保护。每天自查内容:观察双足l~2次,
• (三)腰膝酸软 • 1.遵医嘱监测血糖,观察有无低血糖发生。 • 2.遵医嘱艾灸,取肾俞、神阙、气海、关元、三阴
交等穴。 •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涌泉等穴。 •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皮质下、内分泌、脾、胰等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病,又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发生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痰湿内蕴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护理在治疗消渴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中医护理的角度,为大家介绍消渴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首先,饮食调养是中医护理消渴病的重要内容。
消渴病患者应遵循“少油、少盐、少糖、多维生素、多膳食纤维”的饮食原则。
平时应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此外,中医认为,苦味食物对消渴病患者有益,可适当食用苦瓜、苦菊等食物,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尿。
其次,中医护理强调情志调摄。
情志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医认为,消渴病患者情志不稳定易导致气机郁结,加重病情。
因此,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平时可适当参与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与亲友交流等,有助于调节情志,促进身心健康。
另外,中医护理强调运动调理。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消渴病患者改善体质,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调畅经络,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体内痰湿。
因此,消渴病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气功等,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最后,中医护理还强调药物调理。
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患者可根据中医医师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进行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山药、苦瓜等,具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等功效,可有效调理消渴病患者的体质,减轻症状。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消渴病的方案包括饮食调养、情志调摄、运动调理和药物调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中医护理原则,配合医师的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消渴病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消渴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辩证施护
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病机为禀赋不足,阴虚燥热,多与血瘀密切相关。
病位主要在肺、胃、肾。
主要指西医糖尿病。
一、护理常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
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
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
【临证护理】1、做好病情观察,观察神志、血压、视力、舌脉、皮肤、口渴程度,进食量,血糖变化。
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体重。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
3、多食者可食新鲜蔬菜以增加饱腹感,宜食山药、木耳等益气养阴食品,适当增加运动量。
4、多尿,腰膝酸软者可用艾灸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
5、注意用眼卫生,指导足部保健按摩穴位及方法,保持口腔、皮肤、会阴及足部卫生,防止感染。
【饮食护理】1、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程度,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物质的供应量。
2、注意饮食调护,平衡膳食,忌肥甘厚味之品,定时定量进餐。
【用药护理】1、严格按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
2、胰岛素治疗者指导其胰岛素注射方法、存储方法、注射部位及不良反应等。
3、中药汤剂宜偏温凉服用。
阴阳两虚患者宜温服。
【并发症护理】1、酮症:如出现神昏、烦躁不安、呼吸有烂苹果味、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及时报告医师,紧急配合处理。
2、低血糖:如出现大汗淋漓、饥饿、心悸、头晕等,及时给予糖果、饼干、果汁等口服或静脉推注50%GS,监测血糖。
【健康指导】1、调畅情志,增强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2、坚持饮食、运动疗法,根据病情,选择适当运动方式3、遵医嘱用药,定期病情监测。
外出时携带诊疗卡及糖果、饼干。
4、慎起居,避免疲劳,顺应四时变化增减衣物,保持口腔、会阴等清洁卫生,注意足部自我按摩保健。
二、辩证施护【热盛伤津】1、主证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消渴病中医护理(完整版)课件
阴交、涌泉穴等。
•
4.遵医嘱穴位贴敷涌泉穴。
•
5.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
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足
等穴位。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六)视物模糊
•
1.注意视力变化,定期检查眼底,减少阅读、
看电视及使用电脑,宜闭目养神,饮用菊花茶或
银杞明目汤等。
•
2.按摩睛明、四白、丝竹空等穴位以辅助通
连翘等煎汤外洗,亦可涂尿素乳膏防止皮肤干燥。
• 2.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油腻及海鲜之品。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八)腰膝酸软
2.擦门•窗时要站稳扶好1。.如适果是当二层以食上不用要站枸在窗台杞上擦、。 黑豆等固肾之品。食疗方: 韭菜炒虾仁,山药芡实瘦肉饮。 1.8.3要点
你喜欢团队工作还是独立工作? 教学过程:
•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
3.指导患者饮食调理,适当进食芡实、枸杞
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二)口干多饮
•
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
•
2.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水量。
•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物,如百合、西葫芦等,
可选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
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食疗方:凉拌
脚 预垫设:生• :可能是放的2时间.操太长了练。 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 • 3.指导患者按摩腰背部及气海、关元穴、涌 二、 深入学习:
(7) 口、鼻、呼吸道烫伤后,要马上送到医院,在送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泉穴。艾灸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 一看,二闻,三摸摸,颜色不对,气味不正,出现霉点,食物软化,立刻丢掉不为错。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 2 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有证候重点(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五)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焦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不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六)气阴两虚证:消瘦,疲倦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加,污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无人色,神疲备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常有症状/ 证候施护(一)尿量增加1.察看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3.指导患者饮食调治,适合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口干多饮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合。
2.察看口干、口渴、每天饮水量。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品,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采纳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
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依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
(三)多食易饥1.咨询饮食习惯及饮食量。
宜选择混淆餐,每餐进食种类包含主食、蔬菜、肉蛋类等;粗精粮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消渴(糖尿病)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处方
消渴(糖尿病)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处方中医中的消渴即我们日常所说的糖尿病,在中医的理念中,消渴泛指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液带有甜味的疾病,这与现在的糖尿病完全一致。
中医中的消渴包括上消(口渴引饮)、中消(善食易饥)、下消(饮一漫一)三种,认为“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恣食肥甘,情志过极、房事不节、热病之后,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消渴症”。
对消渴致病机理的解释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由于消渴涉及到肺、胃、肾三个脏器,因此在治疗护理方法上也需要多加注意。
消渴中医辩证施护中医中对消渴的护理治疗会采用结合病情辩证施护的策略,即针对上消、中消、下消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上消:首先需要使患者处于光线柔和、通风良好且安静的环境中,考虑到患者存在阴虚燥热的情况,室温最好控制在偏低、偏凉爽的状态;上消患者可进行适当的活动和运动,以不使自身感到疲惫为限度;在日常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态;饮食上需按照病情严格控制,糖类、烟酒、辛辣、炙烤、肥腻的饮食要坚决杜绝,主食以豆制品、蛋类、蔬菜和瘦肉居多,控制患者煎炸食品的摄入,可增加山药、洋葱、茭白、菠菜根及西红柿等食物来补充身体所需;如果患者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则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替普通茶水供患者引用;日常护理中还需注意患者体重和排尿量的变化,最好每周测一次体重,如果患者饮水量和排尿量增加,需要记录24小时内水分的摄入量和排尿量,每次进餐之前还需要检测尿糖,结合尿糖的数量决定胰岛素的剂量,如果患者存在长期注射胰岛素的需求,则需要经常更换部位避免皮下硬结的出现;此外还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头晕、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一旦出现即为患者补充适量糖水。
中消:中消患者需要尽可能多休息,同样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在限度上仍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饮食方面需要遵照医嘱,控制患者食量大、容易饥饿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饥饿难以忍受的状况,则可在饮食中加入菠菜、白菜、油菜、南瓜、豆芽菜、茄子、冬瓜等含有大量纤维的食物,增加患者的饱腹感;一旦患者出现严重口渴,需要用山药、麦冬煎水代替茶饮给患者服用,起到养阴增液的作用;最后,生活护理中应要求患者观察自己的排便状况,如果出现大便干结,可以给予患者麻仁丸、蜂蜜水来润肠通便,也可增加患者萝卜、青笋、黄瓜的食用量来清胃热,或是应用鲜菠菜根100g搭配干鸡内金15g以水煎服,每日为患者送服2-3次,来起到润燥养胃的作用。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是指患者以多饮、多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
在中医理论中,消渴属于糖尿病的范畴。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调理脾胃。
在中医看来,脾胃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脾胃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水液的正常代谢。
因此,应避免大量食用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忌食糖分过多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过饥过饱。
其次,要调理肾脏。
肾脏在中医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水液代谢、激素分泌等。
对于消渴患者来说,要注意保护肾脏功能,避免过度劳累、过度疲劳、过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还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具有滋阴养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
此外,要科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的耐力和代谢能力,对消渴病人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脱水和血糖下降过快的情况。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拳等,坚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
最后,要加强心理护理。
消渴病人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压抑等心理问题。
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糖尿病的恶化息息相关。
因此,应通过提高病人对病情的认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治疗,保持心情舒畅,增强生活的乐趣。
综上所述,消渴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理脾胃、肾脏,科学运动和心理护理。
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需要强调,中医护理方案是一个辅助手段,患者还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血糖指标,与医生密切配合,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病是指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造成的一种并发症。
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需要采取专业的中医护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1. 饮食护理消渴病患者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适当的饮食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水平。
一般来说,消渴病患者应该限制糖分和淀粉类的食物的摄入量。
饮食应以蔬菜和粗粮为主,少量的水果和蛋白质。
饮食还应该分几次进食,每次进食量适中,以降低血糖峰值。
此外,食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低糖饮食、黄芪糖浆等。
黄芪糖浆是利用黄芪、山药、橘皮等多种草药材料热煮而成,具有清热解渴、益气养阴、降低血糖和血脂等作用,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元素和营养,从而达到改善患者体质、增强代谢功能的目的。
2. 合理锻炼合理的锻炼有助于消渴病的改善和治疗。
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身体对血糖的控制能力,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境,降低患者的身心负担。
对于消渴病患者而言,轻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锻炼的时间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确定。
3.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消渴病的有效手段。
根据中医的理论,消渴病多因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所致。
中药的治疗目的就是调整患者的体质,恢复正常的生理和代谢功能。
常用的中药方包括金银花煎剂、黄芪糖浆、苦瓜薏米汤等。
金银花煎剂是用金银花、野菊花、甘草等草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降低血糖等作用。
苦瓜薏米汤也是非常常用的中药方,其中苦瓜有减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薏米是一种优秀的抑制血糖的草药。
4. 精神护理消渴病患者常因为疾病的不适、治疗的煎熬以及生活的压力而产生心理负担,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焦虑等心理症状。
精神护理就是针对这类问题,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可以尝试通过气功、瑜伽等方法进行放松心情,让患者在放松中缓解紧张的情绪。
另外,也可以使用自身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等心理疗法,帮助患者更好的应对疾病和生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