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e7a7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e.png)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1走进技术世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技术,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兴趣。
教材分析:以一个社会调查小故事为载体,用准备举办“身边的技术”研究性研究活动导入,把“什么是技术”作为思考题,启发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研究研究。
通过妈妈带着孩子了解办公室的技术这个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技术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处处离不开技术。
并知道进行社会调查可以穴道好多知识。
学会上电脑上网查询,可以更快更多地获取所需的息资料。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拍摄录象片:现代办公技术、厨房设备、玩具。
学生准备:收集人们衣食住行和技术有关的息,每人带一中玩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播放有关录象,激发学生对现代办公技术的兴趣。
2、启发谈话:你们看到了哪些现代科技产品?它们都有哪些本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经过讨论,从而懂得什么是技术。
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
机: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体式格局。
电脑: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很多工作的电子装备,它能替代人脑干很多事情,因此也称为电脑。
打印机:由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打字机,没有键盘,把字符的代码转换成字符印出来。
复印机:利用光敏导体的静电性和光敏特性将文件、图片等照原样印在纸张的机器。
(二)巩固理解1观看录象:现代办公技术的用途。
2我们的工作、研究都离不开技术,铅笔的制作与使用也都包含着技术。
3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离不开技术呢?播放录象:厨房装备,使学生加深认识:生活中到处有手艺,到处离不开手艺。
4人们的工作、进修、生活都需要手艺,哪怕是玩,也离不开手艺,请同学们拿出本人的玩具,分一分,并讲讲玩的手艺。
(三)布置作业1、每个小组合作一期小报,介绍“技术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组织一次参观访问活动或举办一次主题队会。
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教案
![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e8f37dfad6195f312ba685.png)
第一课《洗衣服》教案一、教学目标1、综合实践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因此,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掌握洗衣物的操作方法。
2、了解洗衣服的过程,学会洗衣服的技能,方法。
认识常见的衣服质地标识和衣物洗涤说明的标识。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的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并懂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
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1、课件、绸质衣服、羊毛外套、尼龙衣物、脸盆、水、洗衣粉、洗涤剂等2、衣服标志、洗涤记录表、教学评价表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帮爸爸妈妈洗过衣服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参与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一项家务劳动就是——洗衣服(出示课题),我们一起洗好吗?(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凭你日常生活经验,你觉得洗衣服主要有哪些步骤呢?(出示课件:打水、浸泡、加入洗衣粉或洗涤剂、搓洗、冲洗、晾干)2、为了提醒大家在洗衣物时该注意些什么,在我们的衣服上通常也有这些标志,你们认识吗?下面我们自由分小组一起找找衣服质地标识及相应材料做的衣服认识全羊毛标志小组讨论,指名汇报那么这些衣物能混在一起洗吗?说说为什么?[课件出示提示],指名读一读注意事项。
3、[课件出示衣物洗涤剂说明的标识] 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呢?认识哪一个就说哪一个。
了解不同的洗涤剂的用途请小组组长拿出洗涤记录表,说说第一行要我们填什么?指名读一读师介绍准备的洗涤剂名称,下面请大家先讨论一下怎么分工?准备选哪种洗涤剂?指名汇报。
4、下面让我们选一名小组长来表演一下洗衣服时的情形,仔细看看她是如何来洗衣服的。
抽名小组长上台来展示洗衣服的整个过程]5、现在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洗一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小组交流洗涤情况。
根据自己刚才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统计件数。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请大家回家后亲身体验一下洗衣服,并把自己的感受总结一下好吗?教学分析:1、整个教学方案的实施,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这是由综合实践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特点所决定的。
苏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10节课)
![苏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10节课)](https://img.taocdn.com/s3/m/9d0a797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d.png)
苏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一册教案(共10节课)一. 教材分析《劳动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将劳动技能的培养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劳动和技术,包括清洁卫生、环保、简单手工制作等方面。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劳动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劳动和技术,对于清洁卫生、环保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手工制作和技能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清洁卫生、环保、简单手工制作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清洁卫生、环保、简单手工制作等。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劳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应用劳动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
2.教具:清洁工具、环保材料、手工制作工具等。
3.教学资源:相关图片、视频、案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案例,引起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年级上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6ae7b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2.png)
四年级上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劳动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切物质生产活动,技术是指人们为了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而创造的一切知识和技能。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体验。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家庭中的劳动与技术活动。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劳动与技术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劳动与技术活动,学习其中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通过亲身体验劳动与技术活动,掌握其中的要领和技巧。
3. 交流分享: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丰富自己的劳动与技术知识。
【教学活动】1. 讲解观察学习、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的学习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一项劳动技能。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2. 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良好劳动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活动】1. 讲解良好劳动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良好劳动习惯和经验。
【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良好劳动习惯计划,并坚持执行。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安全规定。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如使用工具不当、操作不当等。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fb966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17.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劳动的价值。
2. 第二课时: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等。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技能。
3. 第三课时:培养合作劳动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劳动。
4. 第四课时: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劳动成果的珍贵。
5. 第五课时: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将所学劳动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劳动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实践法、游戏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在合作劳动中的表现。
4. 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的树立。
5. 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成果。
六、第五课时: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将所学的劳动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a00f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8.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劳动与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4.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1.4.3 案例分析:分析劳动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4.4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体验。
1.4.5 总结:强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及其应用。
2.3 教学方法: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示范法:教师演示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学生跟随操作。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4.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及其应用。
2.4.3 示范演示:教师演示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4.4 学生实践:学生跟随教师动手操作,实践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4.5 总结:强调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
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定,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及其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及其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遵守安全规定,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新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新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34a5db27d3240c8547ef05.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课茶垫教材分析:旨在通过利用纸绳编织工艺制作茶垫,掌握盘、绕、粘等制作工艺;通过去除以铅画纸作底板的步骤,培养学生的立体感,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科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制作花形茶垫;第二部分是设计制作方案,并根据方案制作茶垫;第三部分是展示及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1.了解茶垫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装饰作用。
2.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茶垫。
3.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用纸绳盘绕圆形,并将圆形有序粘接做成茶垫的相关技术。
教学难点:将做成的圆形有序地粘接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案。
教学准备:各色纸绳、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或是使用过茶垫吗?交流汇报所见过的茶垫的形状、制作材料等方面的情况。
那你们见过用纸绳制作的茶垫吗想不想亲手来做一个呢揭示课题。
二、探索研究1.观察“金点子”中提供的四件范例作品。
研究讨论这四件作品各自的特点与它们的共同点。
2.想一想,在制作茶垫时应注意什么?三、学学做做教师对花形茶垫进行示范制作:1.盘圆表: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盘成6个圆形,其中一个直径稍长一些。
2.接粘:将6个圆形拼成花形的图杂,最大的一个放在中心,交接处涂上胶水。
3.围外框: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在花形的外围框2~3圈。
四、想想做做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垫形状,并制作茶垫,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将学生制作的茶垫按形状分类,然后从外形、小圆的粘接,纸绳绕的平整度、紧密度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美丽的热带鱼》教学目标: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教学准备:每生若干纸绳、固体胶重点: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难点:自我创新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教师首先给学生放了一段海底的热带鱼的录像,接着让学生看一些从网上下载的一些漂亮的热带图片,学生看了之后立刻就会喜欢上了。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033b1658fb770bf78a5585.png)
教学难点
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技能。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技能,技巧。
教学准备
不同形状的沙包若干个,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黄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游戏导入
二、指导缝制
三、探究学习
四、评优鼓励
五、课外延伸
一、游戏导入
1.请两位学生上台作丢沙包游戏。其余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两位学生在做什么游戏?猜一猜这种沙包是怎么做成的?你做过吗?揭题:缝沙包
指导学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三、评一评
夸夸自己的作品。分组评议,请缝制符合质量要求的同学说说缝制鞋套的经验。
四、拓展
动动小脑筋,用所学的知识来缝制其他的小日用品。
板书设计
缝鞋套
测量、画样、裁剪、缝穿、整理
课题
第4课笔袋DIY
课型
家政
教学内容
笔袋DIY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制作笔袋的过程中,巩固已学的手缝针法,学会装拉链、包边等缝制技术。
二、指导缝制
1.布料来源:旧衣物或边角料
2.缝制过程:(1)演示鞋套的缝制过程,思考:鞋套的缝制可以分几步完成?
(量鞋长、鞋高、鞋底宽度;画样;裁剪;缝穿带管;穿松紧带;翻面整理)(2)对折布料时,布的反面在外面。学说说缝制鞋套的经验。
四、拓展
动动小脑筋,用所学的知识来缝制其他的小日用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鞋套的基本技能。
2.培养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鞋套。
3.尝试制作其它日常小用品,培养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四年级上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ba134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0.png)
四年级上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与技术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主体: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劳动与技术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无处不在。
总结:强调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作用。
2. 第二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方法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方法。
主体: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劳动与技术方法。
总结:巩固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基本方法的认识。
3. 第三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常识。
主体: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讨论等方式,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知识。
总结:提醒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
4. 第四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操作导入:讲解本节课的实践操作内容。
主体: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总结: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成果,指出改进方向。
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创新与改进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中的创新与改进。
主体:让学生举例说明劳动与技术中的创新与改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创新与改进。
总结: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创新与改进,提高劳动与技术水平。
三、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成果、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实践操作材料;3. 安全常识视频;4. 相关劳动与技术的案例素材。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与技术的方法;2. 注重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3. 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和实践;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0c1bd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b.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劳动与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常见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3.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4.创新实践:设计与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
2.教学难点:创新实践:设计与制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基本概念与劳动工具的使用(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劳动与技术?(二)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1.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铁锹等。
2.示范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操作。
(三)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劳动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安全。
1.学生分享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劳动工具使用方法。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劳动技能有哪些?(二)讲解简单的劳动技能1.向学生讲解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整理书包等。
2.示范操作,让学生跟随示范学习。
(三)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安全。
1.学生分享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第三课时:创新实践:设计与制作(一)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到的劳动技能可以运用到哪些方面?2.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创新实践呢?(二)讲解创新实践的要求1.向学生讲解创新实践的要求,如:设计合理、制作精细等。
2.示范创新实践的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学习。
(三)实践操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创新实践:设计与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实践顺利进行。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a5804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6.png)
四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一、教案内容:第1课:认识劳动工具1. 学习认识各种劳动工具,如锤子、锯子、螺丝刀等。
2. 了解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第2课:学习使用剪刀1. 学习剪刀的基本使用方法。
2. 练习剪直线、曲线和各种图形。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3课: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1. 学习制作纸飞机、剪纸、泥塑等简单手工艺品。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第4课:学习扫地、拖地1. 学习扫地、拖地的正确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5课:学习整理物品1. 学习如何分类、整理物品。
2. 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各种劳动工具,了解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剪刀,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制作简单手工艺品的创新能力。
5. 培养学生学会整理物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剪刀的使用方法和手工艺品制作过程。
3. 采用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所学内容。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认识各种劳动工具,回答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熟练使用剪刀,制作出满意的手工艺品。
六、教案内容:第6课:学习种植植物1. 学习种植的基本知识,如选种、播种、浇水等。
2. 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种植要求。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第7课:学习烹饪简单菜品1. 学习烹饪的基本知识,如切菜、炒菜、煮饭等。
2. 学习制作简单的家常菜品。
3.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健康饮食意识。
第8课:学习编织1. 学习编织的基本技巧,如平针、挑针等。
2. 制作简单的编织品,如围巾、帽子等。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9课:学习环保知识1. 学习环保的基本概念,如资源循环、废物利用等。
四年级上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eaf3b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04.png)
四年级上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基本劳动技能:教授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整理物品等。
3. 团队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和基本劳动技能。
2. 示范法:演示基本的劳动技能,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4.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新的劳动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所需劳动工具齐全。
2. 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教学PPT、示范视频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技能掌握:检查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团队合作: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创新思维:关注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教学计划:第1周:劳动的意义第2周:基本劳动技能之扫地第3周:基本劳动技能之擦桌子第4周:基本劳动技能之整理物品第5周:团队合作第6周:自主探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学会团队合作,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意识。
第2周:演示扫地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学会扫地。
第3周:演示擦桌子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学会擦桌子。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bb2f8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f.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学习目标: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劳动与技术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和技术活动,引起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分享劳动与技术成功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与技术的价值。
1.4 作业: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自己在家庭、学校或社区中的劳动和技术活动,并简要介绍。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与技巧2.1 学习目标: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与技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方法:观察、调查、实验、设计等。
劳动与技术的技巧:分析问题、制定计划、解决问题、评估结果等。
2.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方法与技巧,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在劳动与技术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
进行小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与技术的乐趣。
2.4 作业: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劳动与技术项目,运用所学的方法与技巧,制定计划并实施。
第三章:家庭劳动与技术3.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重视。
学习家庭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2 教学内容:家庭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家庭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家庭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方法和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家庭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讲解家庭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进行家庭劳动与技术实践,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等。
3.4 作业:学生制定一个家庭劳动与技术计划,包括具体的任务、目标和时间表。
第四章:学校劳动与技术4.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对学校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重视。
学习学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2 教学内容:学校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学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校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年级上学期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学期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b416d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2.png)
四年级上学期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共同完成任务,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是家务小能手1. 学习整理床铺、书桌、衣柜等生活用品。
2. 学习清洗碗筷、扫地、拖地等家务劳动。
3. 学会制作简单的食物,如西红柿炒鸡蛋、泡面等。
第二单元:我是种植小专家1. 学习种植常见的绿色植物,如花草、蔬菜等。
2. 学习护理植物,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3. 探索植物的生长条件,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实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劳动。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技能掌握程度:通过实际操作,检验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劳动中提出新想法、新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学期下册。
2. 教具:家务劳动工具、植物种植工具、多媒体设备等。
3. 素材:相关劳动故事的图片、视频等。
4. 场地:教室、家庭、校园农田等。
四年级上学期下学期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我是手工小艺术家1. 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泥塑等。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手工作品。
3. 了解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民间艺术。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展示手工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实践。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129941eb91a37f0115cce.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课《自制扇子》扇子是人们夏季防暑降温的简便用具。
简单的扇子自己也可以做,而且可以按自己的爱好做成不同的形状,画上美丽的图案。
一、材料:一段铁丝,涤棉布,白线,彩色线,颜料。
二、工具:剪刀、手钳、针三、制作:1、做扇框。
用手钳把铁丝弯曲成扇框,大小自定。
2、裁扇面。
根据扇框的大小把布料裁剪成比扇框略大点的扇面料。
3、装扇面。
把扇面料铺平绷紧,沿扇框边向下折,上,下左,右先钉上几针,再用针线沿边框缝合。
4、做扇穗、扇柄。
扇穗最好用彩线。
穗的做法:将彩线截成长度略大于穗长二倍的线段,用线从中间扎紧。
提起扎线(及系线),将穗线理顺。
再用一根彩线,在穗的上部绕几圈,扎紧,穗就做好了。
将穗系在扇柄孔中,扇柄用彩色线或塑料线缠好。
5、画图案。
为了增加美观,可以再在扇面画上画儿,一把美丽的扇子就做成了。
作业:按照课文介绍的方法,自制一把扇子。
第2课《彩线编织》用各色粗毛线、尼龙绳、草绳或塑料绳,能编织成形状各异的小工艺品,既能美化环境,又有实用价值,十分有趣。
这里,把彩色蜻蜓的编织方法告诉大家∶一、材料两根各长50 厘米的粗毛线,两颗彩色透心珠子或珠形钮扣。
二、方法1、按图1要求将毛线穿过珠子。
2、按图1—6的要求打一个"基本结"。
注意弄清打基本结的顺序。
图1-73、按图7要求在第一个“基本结”下面5厘米处打第二个基本结。
再把第二个基本结推靠贴紧(如图8),做成第一对翅膀。
4、按图7、8要求打出第二对翅膀。
最后,连续打六个基本点,将多余的线剪去(图9、10、11).作业:亲自动手用彩线编织一只蜻蜓作为钥匙挂件。
第3课《蝴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自然界有许许多多昆虫,各色各样的蝴蝶都属于昆虫。
人们为了便于观察研究,做出了很多昆虫标本。
如果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些昆虫标本,那多有意思呀!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一学怎样制作蝴蝶标本。
一、采集捕虫网捕四五只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蝴蝶。
集时要轻捕轻捉,保持昆虫完整无损伤,装入罐头瓶中。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33f99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b.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导入: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学习: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了解各种劳动类型。
讨论:讨论劳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导入:讲解手工制作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折、粘等。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3. 第三课时:家庭劳动导入:讲解家庭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学习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等。
讨论:讨论如何合理安排家庭劳动时间。
4. 第四课时:农村劳动导入:讲解农村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学习农村劳动的基本技能,如种菜、施肥等。
实践:学生动手参与农村劳动。
5. 第五课时:现代劳动科技导入:讲解现代劳动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学习:学习现代劳动科技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操作等。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现代劳动科技设备。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方面的进步。
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手工制作材料:彩纸、胶水、剪刀等。
3. 家庭劳动工具:扫把、拖把等。
4. 农村劳动工具:铁锹、化肥等。
5. 现代劳动科技设备:计算机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劳动技能。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3ffba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7.png)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与技术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概述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2. 第二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巧学习使用剪刀、胶水、画笔等工具的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的安全意识。
3. 第三课时:劳动与技术实践操作进行简单的劳动与技术操作,如剪纸、制作小工艺品等。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4. 第四课时:劳动与技术的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与技术作品。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5. 第五课时:劳动与技术的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劳动与技术的要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劳动与技术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2.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积极性。
2. 学生作品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作品的质量。
3.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2. 工具:剪刀、胶水、画笔等劳动与技术操作工具。
3. 课件:劳动与技术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3. 示范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巧,如使用剪刀、胶水等。
4.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劳动与技术操作。
5. 学生展示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doc](https://img.taocdn.com/s3/m/c350e8a608a1284ac85043ed.png)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及反思翁银珠活动一学折纸盒教学H标:1.了解纸盒在牛活屮的用处,学习折纸盒的常用方法,学会折纸盒。
2.认识折纸的材料,能根据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进行折纸,提高学牛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3.通过巧折纸盒学习,体会纸盒的实用性,激发学牛喜爱折纸,乐于探究, 大胆•展示自己的创意。
体验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解决牛活屮的问题的快乐°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看懂图例,掌握最基本的折纸方法方法。
难点:巧折纸盒,做到美观实用。
教具准备:各种纸盒若干学具准备:卡纸、旧报纸、旧挂历纸、广告纸。
剪刀、美工刀、胶水一、认识材料教学前组织学牛搜集折纸材料料,了解折纸,感受折纸艺术的魅力。
材料:卡纸、旧报纸、旧挂历纸、广告纸。
工具:剪刀、美工刀、胶水1、请学牛介绍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二、了解技法1、要照图样折一-个纸盒,需要读懂折纸符号。
2、认识并想办法记住各种线表示的意。
三、规范折叠1、试着折纸,教导学牛向上折叠和向下折叠。
2、折叠吋,要求学牛做到平整。
折硬卡纸吋,可先用尺子、牙签、美工刀等工具在反面刻线,然后再折°3、刻线时,手脚要轻,不能刻过头。
四、探究尝试1、曲线折教师可提示学牛借用尺子、牙签等工具,先在折痕的位置画丄辅助线。
教师的示范指导要到位,尽可能用直观形象的手段来讲解。
2、试i试学牛按图示,尝试折一折,练好折厚卡纸的基本功。
3、折纸盒%1在卡纸上打好图样。
%1按实线剪%1按虚线折。
%1插接、完成五、评价展示1、你掌握了折纸盒的哪些技术要领?2、根据同学作品折叠平整,技法熟练,结构牢固,形状美观情况给小组同学打分,最高五星。
3、思考反思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由于之前进行过学习过折星星纸盒的相关教学内容,学牛们有着…定的基础,所以木节课的教学Fl标均已达到°同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牛们粗心大意的小毛病还是时有发牛,最基础的折法都会折错,这和我在课的一开始没有进行巩固复习也有着一些关系,在以后的教学屮我要及时进行巩固复习,夯实星础知识,不再出现错误°其次我采用了•个新方法,在孩了们准备裁纸的吋候,先播放一遍教学视频,让孩了们有个整体的印象,对于那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孩了,更是可以着手开始制作,不用再空等着浪费吋间,动手能力稍慢些的也可以节省裁纸吋间,按吋跟上第二次慢慢播放教学视频的吋间,分层教学比较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单元:身边的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技术,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兴趣。
教材分析:以一个社会调查小故事为载体,用准备举办“身边的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导入,把“什么是技术”作为思考题,启发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
通过妈妈带着孩子了解办公室的技术这个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技术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处处离不开技术。
并知道进行社会调查可以穴道好多知识。
学会上电脑上网查询,可以更快更多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拍摄录象片:现代办公技术、厨房设备、玩具。
学生准备:收集人们衣食住行和技术有关的信息,每人带一中玩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播放有关录象,激发学生对现代办公技术的兴趣。
2、启发谈话:你们看到了哪些现代科技产品?它们都有哪些本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经过讨论,从而懂得什么是技术。
电话: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
传真机: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电脑: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很多工作的电子设备,它能代替人脑干很多事情,因此也称为电脑。
打印机:由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打字机,没有键盘,把字符的代码转换成字符印出来。
复印机:利用光敏导体的静电性和光敏特性将文件、图片等照原样印在纸张的机器。
(二)巩固理解1 观看录象:现代办公技术的用途。
2 我们的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技术,铅笔的制作与使用也都包含着技术。
3 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离不开技术呢?播放录象:厨房设备,使学生加深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技术,处处离不开技术。
4 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需要技术,哪怕是玩,也离不开技术,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分一分,并讲讲玩的技术。
(三)布置作业1、每个小组合作一期小报,介绍“技术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组织一次参观访问活动或举办一次主题队会。
第二单元:温馨可爱的纺织品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并辨别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
了解各种纺织品的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温馨可爱的纺织品》通过“说一说”“探究学习”“写一写”“议一议”“做一做”这五个小栏目,使学生初步认识各种纺织品,辨别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纺织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难点:能辨别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纺织品实物。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纺织品实物、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1、教师出事品种繁多、色彩鲜艳的纺织品图片:你们认识图上画的是什么物品吗?觉得怎么样?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而这些花样繁多、用途很光的纺织品是靠什么技术织成的呢?(二)认识并辨别各种纺织品1、说一说:你家的房间、客厅里有哪些纺织品?你还用国、见过、听过哪些纺织品?2、探究学习:分成小组学习,展示你所收集的纺织品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烁烁它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3、写一写:在表格中铁写你认为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三)课外拓展1、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身边的纺织品,并说说它们是由什么面料制成的?2、举办以“温馨可爱的纺织品”为主题的小饰品、小布贴、小服装、小靠垫等实物、图片展览。
1、初步认识并辨别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
了解各种纺织品的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教材分析:《温馨可爱的纺织品》通过“说一说”“探究学习”“写一写”“议一议”“做一做”这五个小栏目,使学生初步认识各种纺织品,辨别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纺织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难点:能辨别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纺织品实物。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纺织品实物、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1、教师出事品种繁多、色彩鲜艳的纺织品图片:你们认识图上画的是什么物品吗?觉得怎么样?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而这些花样繁多、用途很光的纺织品是靠什么技术织成的呢?(二)认识并辨别各种纺织品1、说一说:你家的房间、客厅里有哪些纺织品?你还用国、见过、听过哪些纺织品?2、探究学习:分成小组学习,展示你所收集的纺织品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烁烁它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3、写一写:在表格中铁写你认为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三)课外拓展1、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身边的纺织品,并说说它们是由什么面料制成的?2、举办以“温馨可爱的纺织品”为主题的小饰品、小布贴、小服装、小靠垫等实物、图片展览。
钉纽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
2.学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并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重点: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教学难点:穿针引线和给线打结。
学具:针、线、布块(或手帕)、剪刀、(双、四)眼扣各数枚。
板书:钉纽扣穿针引线打结?? ∷∷∷“一”字“二”字“口”字“十”字起始针——终止针教学过程:一.揭标1.指导学生初步掌握手缝技巧,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指导学生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基本学会钉纽扣。
二.施标1.激趣师:同学们,在现代生活中,用机器来缝制各类纺织用品已经很普及了。
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背的书包、连纽扣等都是机器缝制的。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服会绽先,书包会裂口,纽扣会脱落等等。
怎么办呢?如果还用机器来缝制就不方便了,这就需要我们用手来缝制。
一枚针、一根线,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板书:钉纽扣2.看一看说一说书P4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纽扣。
请你们把自己准备的纽扣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
指名学生说一说你带来了什么样的纽扣。
▲. 再请同学们打开书P4师:看过同学们带的纽扣,我们再来看书上左边图中的纽扣,同学们仔细看一看,纽扣的品种多吗?各式各样的纽扣漂亮吗?你见过吗?漂亮的纽扣不仅起固定作用,它还可以起到妆饰作用呢。
3.想一想试一试书P5师:同学们,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师边做师范边提示:看老师第一步干什么?(师做穿针动作)并提问:第一步是什么?生回答(穿针)师板书:穿针。
看老师第二步干什么?(师做引线动作)并提问:第二步是什么?生回答(引线)师板书:引线。
再看老师第三步干什么?(师做给线打结动作)并提问:第三步是什么?生回答(打结)师板书:打结。
★师进一步讲解:起始结——终止结(并在布块上作示范)▲.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想一想试一试下面的四幅图是不是这样的?现在你会了吗?你有兴趣上来试一试吗?好!我们找一位同学上台来试一试看看他(她)会不会。
▲.(生完成后)师:我们来评一评,看他(她)的整个过程怎么样?(师生一起进行评议)▲. 师:这个学生会了,你们会不会呢?请你们一起穿针、引线和打结好不好?▲. 学生作全过程的穿针……。
师给予帮助。
4.探究学习书P5师:同学们穿针、引线和打结我们都会了,现在我们能不能自己动手学习钉纽扣呢?5.学一学做一做书P5师:(学生回答后)好,那么怎么钉纽扣呢?请同学们看书P5上的学一学做一做,纽扣有双眼扣和四眼扣,怎么钉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双眼扣和四眼扣的钉法,以及纽扣位置的处理。
三.测标1.动手做一做师:同学们你能告诉我书上的双眼扣是怎么钉的吗?指名回答,师在黑板上画图表示:?—? 师可告诉学生我们把这叫做“一”字钉法。
师:双眼扣回了,四眼扣你会吗?指名学生回答,师在黑板上画图表示:∷师可告诉学生我们把这叫做“二”字钉法。
四眼扣还可以怎么呢?指名学生回答。
∷师可告诉学生我们把这叫做“口”字钉法。
∷师可告诉学生我们把这叫做“十”字钉法。
▲师:以上这几种方法你掌握了吗?现在请你们自己钉纽扣,钉一个双眼扣和一个四眼扣。
钉纽扣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让针伤到自己,也不能伤到别人。
同桌还可以互相请教与帮助。
2.师来回巡视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并随机点评。
四.补标1.评议展示作品,将学生钉好扣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师给以一定的评价。
2.衣服上的纽扣掉了一颗怎么办?(师将掉扣子的衣服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想一想,并找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师作补充说明。
3.注意:钉纽扣的针细又小,钉完扣子后一定要收放好,注意安全。
4.以后衣服上的纽扣掉了,妈妈要替你钉,你会怎么做?(生回答)师:对了,今天我们学会了钉纽扣,以后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学生集体回答:自己做)。
5.组长给组员评价。
6.师作小结下课。
缝沙包教学目标:练习用回针法,学会做沙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己动手解决生活小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回针法缝制沙包。
教学难点:用回针法缝沙包口。
教具准备:针、线、各色小块布料、沙子、米或豆子等半信封、顶针箍、剪刀、老师各种形状范例沙包6个,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6只沙包,问:这些五颜六色的小包包是什么?你知道怎么玩吗?玩沙包有什么好处?2.师生归纳:沙包可以做投沙包游戏、玩投远比赛、玩跳房子游戏,抓五子游戏等,玩沙包既开心有趣,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3.师引入:想亲手做个沙包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缝沙包。
板书课题。
二.学习制作沙包1.观察沙包教师出示六个沙包,指导学生观察:这些沙包有哪些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师述:根据布料的形状和自己的喜好可以制作不同形状的沙包。
2.学生自己看书并小组交流,了解制作沙包的步骤。
3.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的示范,并提出不清楚问题。
教师边示范边指导并适时板书(指导见下,板书见最后):(1)根据自己的需求选一块大小合适的布料。
(2)选好布料后根据布料的形状或自己的喜好设定沙包的形状。
(3)根据自己需要的形状对布料进行裁剪。
(4)颜色鲜艳的一面朝里对折,边与边对齐。
(5)用回针的方法把对折的两邻边缝合,针脚尽量密,以防弯松动后沙子漏出。
留下一边不缝,以备翻面装沙子。
(6)将缝合的沙包翻面,装上适量的细沙子或米、豆子,注意不要过满,满则容易绷破,也不易缝合,也不要过空,以大致饱满为宜。
装时可在沙包下垫一张纸接沙子,注意不要弄到身上或眼睛里,保持卫生,注意节约。
(7)将袋口边向内翻折,不留毛边,用指甲或剪刀背压直压平划出折痕,以便缝合。
(8)用回针法缝合,注意针脚要密要匀,线要拉紧。
(9)检查:缝好后轻拍掉表面沾上的细沙,再抖一抖,捏一捏,看漏不漏沙子。
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10)有问题的话针对不足修改。
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地方,老师示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