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

合集下载

语义指向问题研究综述

语义指向问题研究综述

关键 词 : 义指向 ;综述 ;价值 语 语义 指 向指 的 是某 ~ 结构 成分 在 语义 上 与哪 个 结构 成 分发 生 联 系 ,现代 汉语 的语 义指 向研 究集 中在补 语 、状 语 、定 语 ,尤 其
是副 词 的语义 指 向上 。


什 么是语 义指 向
语 义 有 多 个 层 面 , 汉 语 句 法 研 究 中 所 关注 的 语 义 问 题包 括 格 和 语 义 角色 、语 义 关 系 、语 义 特 征 、语 义 指 向等 等 ( 陆俭 明
二 、语义 指 向研 究概述
“ ”。 喝
目前 国内对 语义 指 向问题 的研 究 也是 多 数把 语 义 的理论 集 中 4 指 向另 一定 语 。如 :他 简 直是 个十 全 十美 的好 人 。 “ 全 ) 应用 在 语法 研 究方 面 ,而 语义 指 向理 论应 用 在语 法 方面 的研 究 , 十 美 ”指 向另一 定语 “ ”。 好 也 多数集 中在对 一 些语 法现 象 的研 究 层 面上 ,主 要 目的 是发 现 它 5 同 时指 向主 语 和 宾语 中心 语 。如 : 他 有 当将 军 的希 望 。 ) 们 的句法 结构 关系 和语 义 结构关 系 。 “ 当将 军 ”同 时指 向 “ ”和 “ 望 ”。 他 希 1 对 状语 语义 指 向的描 写 . 三、语 义指 向分 析价 值 关于 状 语语 义 的指 向,结 合众 多语言 学 家 的研 究成 果 ,大 致 随着 汉语 语法 的发展 和 曰益 完善 ,语 义 指 向的研 究 也受 到越 来 越 多 的人们 的重视 ,研 究 成果 也层 出不穷 , 以陆俭 明先生 为代 有 以下几 种 : 1 指 向动词 的 宾语 , 如 :咱们 热 热地 来 壶茶 喝 ,状 语 “ 热 表 的语 言学 家们 把语 义指 向的价值 为 以下六 点 : ) 热 地 ”指 向动词 “ ”的宾语 “ ”。 喝 茶 1可 以进一 步帮 助分 化歧 义句 式 ; . 2 为解 释某 些语 法现 象提 供 了一种 新 的角度 ; . 2指 向介词 所 修饰 的 成分 ,如 :在美 国、英 国、澳 大利 亚 , ) 全 都爆 发 了大 规模 反 战示 威 。状语 “ 都 ”指 向介 词 “ ”所 修 全 在 3 可 以进 一 步 帮助 分析 句 子 的语 义 结 构 ,揭 示 语 义 结构 特 . 饰 的成分 “ 国、英 国 、澳大 利亚 ” 。 美 点; 3指 向主语 ,如他 高 高兴 兴地 跑 了过 去 。状 语 “ 高 兴兴 ” ) 高 4 可 以帮助 揭示 某些 句法 结构 的语法 意 义 ; . 5 可 以帮 助 说 明某些 语 言单位 具备 不具 备某 种语 法 功 能的规 . 指 向主语 “ ”。 他 ’ 4 指 向谓语 中心 ,如 :我 轻轻 地 走 了 出去 。 “ ) 轻轻 地 ”指 向 律 ; 6 有 助于 开阔语 法研 究 的思 路 ,拓 宽语 法研 究 的视野 。 . 谓语 中心 语 “ ” 。 走 5 指 向定 语 。如 :家 里 家 外 的事 儿全 是 她 一 个 人 在 忙 活 。 ) 语义 指 向研 究可 让 我们 思考 很 多 问题 ,而 这些 问题 都将 会把 “ ”指 向定 语 “ 全 家里 家 外 ”。 语 法 研 究引 向深 入 ,帮助 我 们揭 示 出一 些 意想 不到 的语 法规 律 , 6 指 向 补 语 。 如 : 张 三 没 有 打 死 人 。 “ 有 ” 指 向补 语 从而 丰富 我们 的语法 研 究规律 ,拓宽我 们 的语法 研究 的视 野 。 ) 没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研究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研究分析方法
如:照片放大了 一点儿。
1- 2主谓关系
照片放大了 一点儿。
1-2主谓关系
3-4述补关系
65-6述补关系
3.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
如: 父亲的 父亲的 父亲 父亲的 父亲的 父亲
2—(b)—1
按(a)切分,意思是 祖父的父亲”,即曾祖父;按(b)切分,意思是 父亲的祖父”,也
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划分方法呢?
语法学中所讲的某一小类实词的语义特征是指该小类实词所特有的、
能对它所在的句法格式
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内涵或语义要素。
这里有两层含义:
1.如果离开具体句式,单纯从词汇角度概括一些词的语义特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一一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 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同,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相同, 征分析法来解决问题。
如上述: 楼上演着戏。(a)楼上坐着人。(b)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句都属于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的句式,可是 动词表示的语法意义却不相同:
⑻式:名词[处所]+
动词+着+名词
动词表示活动,表动态
(b)式:名词[处所]+
①:双宾结构的远宾语不能有表示占有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充任;
②:现代汉语里不用 被”给”一类字的受事主语句有一个特点,即受事主语不能是人称代词;

汉语言论文语义指向

汉语言论文语义指向

试论状语的语义指向摘要:什么是语义指向还没用准确的定义。

本文采取陆剑明先生给出的解释,他说:“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那个成分直接相关。

”也就是说句中某一成分是来解释说明另外那些成分的。

本文在语义指向“指”“项”“联”等理论的基础上对副词和形容词作状语时语义所指方向、数量、关联事物和特殊的指向要求做了归纳总结。

指出了语义指向分析的意思。

A bstract:There is not a accurate definition to determinate semantic point.This thesis use the explanation of professor LU ,he illustrate that in one sentence a Syntactic elements directly refer to others.That is to say:one syntactic elements is used to decorate others.The thes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rection"、"iterm""jion"ofsemantic point and with the theory I generalize the Adverb and the adjective by their semantic point direction、amount and related matters as well as include some special requirements.In addition,I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describing semantic point .关键词:语义指向句子成分指项联在我国,语义指向明确提出于八十年代。

试论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

试论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

试论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

答案:本文运用语义指向的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的分类,语义指向模式及语义指向歧义的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现代汉语范围副词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展望,以期对范围副词的研究有较全面而系统的认识. 第二部分以范围副词的语义特征和功能特征为依据,确定范围副词的定义和内部成员,并根据语义和句法相结合的标准,把范围副词分为四个次类,即总括性范围副词,统计性范围副词,限定性范围副词,外加性范围副词.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以语义"指","项","联"理论为基础,结合汉语语言事实,对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以使范围副词的次类划分在语义指向功能方面得到验证.通过讨论"单指和双指","单项和多项","单联和多联"三组语义指向模式,我们认为各类范围副词在语义指向上有着内部的一致性:总括性范围副词多是前指,多项,单联副词;统计性范围副词多是后指,单项(有条件限制时可为多项),单联副词;限定性范围副词多是后指,多项,单联副词;外加性范围副词的情况较为复杂,"另,另外"是后指,多项,多联副词,"还,又,再"是双指,多项,多联副词.对不同次类范围副词语义指向的讨论,有利于从语义指向模式的角度对范围副词的分类作出解释. 分析语义指向结构模式,便于进一步考察范围副词语义指向歧义。

浅谈现代汉语中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浅谈现代汉语中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① 他 很快 地捡 起散 落 的钥匙 ,放 入 口袋 。
② 我形容 词一 般都 是表 示数 量 、时 间、频 率 、程度 的 变化才 能够胜任。 另外,语 法结构 关 系和语 义关 系两者之 间 词 语 。根据 所 属语 义类 型 的不 同,又 可 以把语 义指 向谓 语 不全都是 一致 的 ,在语 义指 向方 面虽然有很 多情况是 指向谓 动 词分 为几 个 小类 : 语 动词 ,但 同时也存 在着很 多较丰富 的其他情 况。 ( 1 ) 表 情态 的 【 关键 词】形 容词 状语 语义关 系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形 容 词 作 状 语 可 以 说 是 一个 普 遍 现
心语 的补 语

形容词作状语 的情况考察
1 . 单 音 节 形容 词作 状 语 的情况 。单音 节 形容 词修 饰 动 词可 以有 两大 类 :一类 是 只能 容纳 单音 节动 词 ,不 能容 纳 双 音 节动 词 ,如 : “ 白担 心 ” “ 快 起来 ” “ 多想 想 ” “ 硬 拉拉 ” 。第一 类形 容词 不 仅不 能修 饰双 音动 词 ,即 使修 饰 单 音 动词 的 时候也 是不 自由 的,每 个形 容词 能修 饰 的动 词 非常 有 限,大 都不 能 自由替换 。所 以,单音 节形 容词 一般 不 适合 作 状语 。 2 . 双 音节 形 容词 作状 语 的情 况 。在 很 多书 面材 料 中 ,
本 文 主 要 从 形 容 词 作 状 语 的 情 况 和 形 容词 作 状 语 语 义 指 向考 察 这 两 方 面进 行 论 述 。单 音 节 形 容词 一 般 不 适 合 作 状 语 ,仅 有 少量 真 正 能够 比较 自由地 直接 作 状 语 , 双 音 节 形 容 词 也 很 少 直接 修 饰 动 词 作 状 语 ,一 般 需 要 带 上 “ 地 ” 。 复 杂 式 形 容 词 作 状 语 一 般 情 况 下 都 要 带 上 “ 地 ” 。形 容 词 作状 语 在 语 义 指 向上 除 了 指 向谓 语 动 词

第六章_语义指向分析

第六章_语义指向分析

• 1、前指与后指
• 前指就是在一个语义指向结构体中,指 向成分前指被指成分构成的语义指向模式, 后指则是指向成分后指被指成分构成的语 义指向模式。
• [1] 领导在开会。
• [2] 领导开完会了。
• “开会”前指“领导”。 “完”后指 “会”。
• 区分前指和后指有助于考察结构相同, 但语义所指的方向或方式可能不同的同形 结构。例如:

补语在语义上则可以指向不同的句法
成分,这些成分跟补语有的是直接成分关
系,有的则是非直接成分关系,如“砍倒
了”的“倒”一般指向受事,“砍累了”
的“累”则指向施事,“砍钝了”的“钝”
又指向了工具,“砍快了”的“快”才真
正指向述语,而“砍破了”的“破”则既
可能指向受事,也可能指向施事,还可能
指向工具,这说明单个的“砍破了”是有
• 首先,从句法成分看: • 1、谓语 • [1] 我找个老师问一下。 • [2] 我找个老师教一下。 • [3] 我找个老师讨论一下。 • [4] 我找个人一起去。 • [5] 三顿饭就把他吃厌了。
• 2、定语 • [1] 他晚年过着幸福的生活。 • [2] 他干了一整天的活。 • [3] 孩子们每人买了两块钱的菜。 • [4] 他做了50块钱的衣服。 • [5] 她昨天想了一天的心事。 • [6] 小王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一个有形的疑问成分。二是它们所指向的疑问成
分必须置于它们的后面(即只能后指)并尽量靠
近。试比较(句前的问号代表该句可接受性弱,
下同):
• [9] a.你吃过晚饭后究竟去不去看电影?
• ?b.你究竟吃过晚饭后去不去看电影?
• [10] a.你下班后到底去哪儿?
• ?b.你到底下班后去哪儿?

副词“都”“就”的语义指向分析

副词“都”“就”的语义指向分析

副词“都”“就”的语义指向分析副词问题一直是汉语研究中的热点。

本文有选择地对常用的两个副词“都”“就”进行语义指向的分析,或可对副词研究有所贡献。

标签:语义指向“也” “就” “都”一、什么是“语义指向”近年来,随着语法研究的逐步深入,“语义指向”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语义属于语义平面的研究内容,具体指句子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

“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是语言结构或者语言成分之间并存着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

句法结构是语法的句法方面,而语义指向是语法的语义方面。

语言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语义指向分析着重于句法关系和语法关系不一致的语法现象。

换言之,语义指向主要考虑句法上非直接成分之间所发生的语义上的直接联系。

副词一直是汉语研究中的热点。

本文试就“都”“就”两个常用副词的语义指向进行分析。

二、“都”的语义指向分析关于副词“都”,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的解释,“都”的用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a.范围副词,表总括;b.语气副词,相当于“甚至”;c.时间副词,相当于“已经”。

下文只讨论作为范围副词的“都”。

“都”所总括的对象一般在“都”前,也可以在“都”后。

例如:(1)粥和糖包都是温的,糖包里的白糖部分已经凝结成砂状。

(2)小朋友都笑了。

(3)他们都长了半头,也显得更知道和大人合作了。

(4)桌子,那儿童桌子很矮,她一迈腿不费劲就能站上去,那样抓我打我都易如反掌。

(5)我们看不透其中的内容,不知道前边有什么在等着他,无论好坏他都得一一受着。

(6)楼道里很黑,方超一路都在啜泣。

(7)花果草坪遍地枯黄——看到哪里都是一幅曝光不足的照片。

(8)这孩子心里明白着呐,什么都懂。

(9)谁都知道。

(10)都谁知道?(11)都什么地方?(12)跟小朋友打架,顶撞阿姨,从保育院往外跑,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承认错误后都可以原谅。

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

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

( )他 大 约寒 假 去 了上 海 ( “ 4 大约 ” 既指 向后 面 的
代 汉 语 为 例 从 语 义 指 向 的 概 念 、 语 义 指 向 的 类 型 以 及 语 义 “ 寒假”,又指向后面的 “ 上海” ) 指 向 的研究 意 义等 方面 来 论述 语 义指 向分析 法 。
间的各种语义联 系,证 明了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 间的不一致性,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和解释语法现 象。 因此 ,对现代汉语语义指向进行研 究,对于更好地 了解、学习现代汉语 以及从事汉语教 学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关键 词 :语 义指 向 类 型 研 究 意义
句 法 结 构 是 句 法 形 式 和 语 义 内容 的 统 一 体 。对 句 法 结

地 从 这 个 句 子 出 发 , 不 考 虑 句 外 的语 境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就
可 以直 接 分析 出它 的指 向,而 且这 种 语 义指 向一般 是 固 定不
( )帮助 分 化 句子 的歧 义 结构 一 汉 语 句 子 存 在 着 许 多 歧 义 结 构 , 分 化 这 些 歧 义 结 构
是主 语 “ ”。 我
( )从句 子 成分 的角 度 观察 语 义指 向 二
1补 语 的语 义指 向 .
( )你砍 快 了,慢 一点 ! ( 砍+ 6 你 砍快 了 )
“ ”可 以分 为 单 指和 双指 。 单指 是 指所 联 系 的语 义 指 是 一个 ,双 指 是 指 所 联 系 的语 义 成 分 是 两 个 。如 :我 们 打
语 言应 用研 究
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
口李修 尚
摘 要 :语义指向研究发源于2世纪6年代,成型于8年代。所谓语义指向是指在 句法结构 中,句法成分之间 O 0 O 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一定 目标的语 义联 系。通过分析 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一语法现 象,

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分析

现代语法研究课程——语义指向分析(汉语言文学082班曾庆飞080501110079)关于语义指向分析的来源,语法学界已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陆俭明1995) 语义指向分析产生于80 年代,胡树鲜(1982) 在《两组副词的语义特点及其多项作用点》一文中已有萌芽,沈开木(1983) 开始提到语义关系上的“指向”,而第一次完整使用语义指向这个术语的是刘宁生(1984) 。

另一种则认为:(沈开木1996) ,语义指向是由“指向”演化而来,“指向”是吕叔湘对沈开木(1983) 一文审稿时提出来的,后来邵敬敏(1985) 提出“语义指向”这一术语。

在语法分析中运用语义指向分析的文章很多,重要的研究者还有马希文、张力军、周小兵、李小荣、沈阳等。

语义指向指句中某个成分与哪一个成分之间有语义联系。

例如:“我和他只有一个弟弟”,状语“都”与主语“我和他”有意义联系,是前指,状语“只”只是后指宾语“一个弟弟”。

两者语义指向不同。

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种语法现象,这种分析手段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分析其实就是要在“相同的句法结构关系”中发现“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或者说是通过辨认句法结构成分之间的不同联系来确定可能存在的多种语义结构关系中的一种。

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有一致又有不一致的现象。

例如:(1) 我重重地摔了一跤。

(2) 我狼狈地摔了一跤。

例(1) 的状语“重重地”语义指向谓语动词,二者之间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是一致的。

例(2) 的状语“狼狈地”语义指向主语,二者之间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不一致。

语义指向分析着重用于句法关系和语法关系不一致的语法现象。

汉语句法的分析很多种,常见的有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等。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中指出有三种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很值得大家考察。

汉语动结式补语意义的语义指向研究

汉语动结式补语意义的语义指向研究

汉语动结式补语意义的语义指向研究摘要:汉语动结句式的补语语义指向是复杂的。

它需要以整个交际事件为最大语境确定其语义联项,以百科语义知识为基础确定其搭配的项数,以语义重合度或对应程度确定其搭配能力,才能最终确定补语的语义指向。

通过语义指向来研究动结式的补语问题能够消解一些歧义问题,而且能连贯得解决问题。

关键词:汉语补语语义指向一、引言朱德熙(2001)认为:“动补结构是现代汉语里非常重要的一种句法构造。

印欧语里没有跟它相对应的格式。

简单的动补结构是由两个动词或者一个动词一个形容词构成的。

”汉语的动补结构主要有两中;一是动趋式,如“瓶子漂出岩洞”;二是动结式,如“妈妈晾干了衣服”(沈家煊,2003)。

在后一种结构中,补语都位于动词的后面,但其修饰的对象却不相同,看下面的例子:①我吃饱了饭。

②我吃完了饭。

③老王愁白了头发。

④老五自己倒满了酒。

句①中的补语“饱”是指“我”饱了;句②中的补语“完”即可指“吃”的动作结束,也可指宾语“饭”没有了;句③中的补语“白”是指宾语“头发”白了;而句④中的“满”指酒杯满,而“酒杯”却没有出现在句子里(也可以指“酒满”,后面将论述到)。

虽然补语的位置一样,而且都由形容词充当,而它的意义,或者说与之搭配的成分却不一样,由此可见动结式补语意义的复杂性。

自八十年代以来,针对复杂的补语语义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概括如下:1)从语法的角度:如马真、陆俭明(1997),詹人凤(2000);2)从语义的角度:如梅立崇(1994);3)从句式配价的角度:郭锐(1995),袁毓林(2001),宋文辉(2004);4)从认知的角度:熊仲儒(2004)。

从上面的概括中可以发现,对补语的语义问题的研究是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如从传统的语法分析到语义解释,再到形式语言学最后到近来比较流行的认知语言学解释。

以往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但都无法对补语语义问题的各个方面做出统一的解释,有的只研究问题的一个方面,如宋文辉(2004),就是只研究了补语的语义指向为动词的情况。

现代汉语形容词性间接定语语义指向考察

现代汉语形容词性间接定语语义指向考察

现代汉语形容词性间接定语语义指向考察间接定语是一种特殊的偏正修饰结构,其语义可以指向甚至只能指向中心语以外的句法成分。

形容词性间接定语的语义指向大约有十二种,而决定语义指向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定语的“向”及定语所在的句法框架。

标签:形容词性词语间接定语语义指向制约因素引言我们所考察的定语不包括一般所说的伪定语、准定语。

把在语义和句法上都只与其所修饰限制的中心语发生联系的定语叫做直接定语;把不仅和其中心语有修饰限制关系,同时可以还同中心语以外的某一个或几个成分发生语义上的联系的定语称为间接定语。

一般说来,现代汉语中除副词以外的所有实词性成分都可以做定语,而充当间接定语的一般只能是形容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

一、语义指向研究概况及确定语义指向的标准(一)语义指向研究概况语义指向分析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萌芽,到80年代明确使用“指向”“语义指向”术语,再到今天,已经走过了40余年的历程。

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动词性偏正结构中的状语和补语上,此外,副词语义指向的研究也较多,而关于定语的语义指向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一方面是动词中心论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一般认为定语的语义指向都是指向自己的中心语,类型单一,所以很少受到关注。

我们通过考察发现,一般所谓的定语的语义指向单一是就直接定语而言的,而对于间接定语,情况非常复杂。

(二)确定间接定语语义指向的标准在句法平面里,间接定语和中心语是直接成分关系,但句法平面的分析并不能说明语义平面上间接定语和其他成分的联系,因而不能圆满地解释间接定语的语义指向。

如果从意义入手,仅凭语感确定间接定语的语义指向,似乎比较简单,但语感是不确定的,难以形式化并加以验证。

鉴于此,本文通过考察句子的变换形式来确定间接定语的语义指向,使其在“讲意义的时候能够得到形式方面的验证”,因为“凡是得不到形式上验证的语义分析对语法研究来说都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动词性定语和句中某一成分发生语义联系,语法表层就能转换成一个主谓结构。

现代汉语形容词语义指向研究

现代汉语形容词语义指向研究

1111
现代汉语形容词语义指向研究是指对形容词在句子中与其他词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形容词除了可以作谓语、定语外,还可以作状语和补语。

以下是对形容词作不同成分时语义指向的研究:
- 作谓语:形容词作谓语时,其语义指向主语或主语的某个成分,表示对主语的性质、状态等方面的描述。

例如“这座山很高”中的“高”,其语义指向主语“山”,表示山具有高的性质。

- 作状语:形容词作状语时,其语义指向谓语或谓语的某个成分,表示谓语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等。

例如“他高兴地跳了起来”中的“高兴”,其语义指向谓语“跳”,表示跳的方式是高兴的。

- 作补语:形容词作补语时,其语义指向谓语,表示对谓语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等方面的描述。

例如“他累得满头大汗”中的“满头大汗”,其语义指向谓语“累”,表示累的结果是满头大汗。

- 作定语:形容词作定语时,其语义指向它所修饰的名词,表示对名词的性质、特征等方面的描述。

例如“这是一件新的衣服”中的“新”,其语义指向名词“衣服”,表示衣服是新的。

现代汉语形容词语义指向研究对于理解和分析句子的语义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汉语语法研究的准确性和精细度。

【精品文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综述

【精品文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综述

运用语义特征解释歧义现象:
(1)倒了一杯水。 A:倒掉。 B:倒上。 (2)烧了一车炭。 A:烧掉。 B:烧得。 歧义原因即动词具有两义:[+去掉义]; [+获得义]。

(1)烧了一张纸。 “烧掉”,具有[+可燃性]。 (2)烧了一壶水。 “烧得”,具有[-可燃性]。


可以用删除法证明指向哪个部分,指向 的成分不能删除:
①→我没干什么,只玩儿了。 ② →我没吃什么,只吃了个面包。 →我没吃什么,只面包而已。 ③ →面包我吃得不多,只吃了一个。 →面包我吃得不多,只一个

4.如果是指向名词性成分,那么是指向施 事、受事、工具,还是别的什么语义角 色? ①小红懒洋洋地干着活儿。 ②那水手被湿淋淋地扔在甲板上。 ③那支笔用秃了。 ④房子就这样马马虎虎地分给了他们。

台上演着黄梅戏———台上正在演黄梅戏 门外敲着锣鼓————门外正在敲锣鼓 外面下着大雨————外面正在下大雨 大厅里跳着舞————大厅里正在跳舞 教室里上着课————教室里正在上课

①他在地上写字。
他把字写在地上。
他在地上,他把字写在地上。 ②他在墙上写字。 他把字写在墙上。
*他在墙上,他把字写在墙上。 ③山上架着炮。 炮架在山上。

2、状语的语义指向: 第一,后指中心语。 血压急剧下降。 第二,前指主语。 祥子青筋蹦跳地坐下。 第三,后指宾语。 花也很多,圆圆地排成一个圈,不 很精神,倒也整齐。 第四,前指借此“把” 的宾语。 我把王群满意地打发走了。

3、定语的语义指向: 第一,后指中心语。 他昨天买了件羊皮大衣。 第二,前指主语。 我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 第三,前指述语。 我不该喝了那三杯猛酒。

副词“才”和“就”的语义指向研究(DOC)

副词“才”和“就”的语义指向研究(DOC)

副词“才”和“就”的语义指向研究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学号:2014134117 姓名:方皓玥指导老师:刘伶俐摘要:“才”和“就”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高且在用法上有所联系和区别的副词,因此针对“才”和“就”的义项作为切入点,进行语义指向分析,并进行对比,得出:副词“才”在表示“刚刚”、“量多”、“表示强调或肯定”、“表示只有在某种情况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时为前指;表示“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晚”、“只,仅仅”、“量少”时为后指。

副词“就”在表示“强调事情很早已经发生”、作为范围副词时限制范围义和“就”前动词/名词有联系、加强肯定的“就+动/形”结构,强调主语已符合谓语所提要求时为前指;“立刻,马上”、作为范围副词(一般情况下)、加强肯定的“就+是(在)”结构和“就+动”结构,表示意志坚决,不容改变、表示“承接上下文得出结论”时为后指。

副词“才”和“就”在限制范围量小时语义指向都为后指,而在其他情况下两者语义指向并不相同。

关键词:语义指向;副词;对比;才;就一、“语义指向”的界定汉语语法学界关于语义指向分析的产生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语义指向分析产生于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并且这对世界语言学来说是一个贡献。

那么什么是语义指向呢?这一点学术界亦有诸多论断,不过大体是一致的。

以下三个说法从不同方面对语义指向进行了说明:周刚(1998)在《语义指向分析刍议》中指出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

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有一致又有不一致的现象。

即语义指向主要考虑句法上非直接成分之间所发生的语义上的直接联系。

[1]程树铭(2013)亦在相关论文中说明任何一个句子的组成成分之间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但这种关系并非一一对应:其一,相同的句法结构关系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其二,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可以表示相同的语义结构关系。

浅析现代汉语状态补语的类别和语义指向——以2012年前半年《读者》为例

浅析现代汉语状态补语的类别和语义指向——以2012年前半年《读者》为例

式 是 动态 的 ;A 组 不 包 含 量 的 概 念 ,B 组 里 包 含 量 的 补 语 的定 义和 划 界在 语 法 学界 是一 个 颇有 争 议 的 问 态 的 ,B
题 。通 常认为 ,补语 是动词 、形容词性 的短语里 中心语 后 概念 。这种语义上的区别也反映在语法功能上: 面 的补 充成 分 。朱德 熙 ( 1 9 8 5 )认为 : “ 不能根据补 语的 ‘ 补 ’字把补语 解释 为对 前边的动词 成分有所 补充的句法 成分 ”。他 认为 :把 很多不是 补语的成分硬 划归补语 ,无 疑扩大 了补语 的外延 。补语是 动词谓语句 和形容词 谓语句 的补充成分 ,说 明动作行 为,状态变 化的结果 、程 度 、趋
眼的沙。 ( 丘山 ( ( 另一 种 旅行 ) ( 动 词 的 重 叠 式作 补 语 )
( 5)当晚 , 刘建 累得 趴 在 沙发 上起 不 来 。 ( 李 志 邦
娶 个老婆是公安》)( 连动 式动词短语作补语) ( 三 )主谓短语作补语 主谓短语作补语 的句子也很多。例如:
A B
补 语 有 很 大 的 困 难 。例 如 : 结 果 补 语 和 状 语 的 区 分 , 带 说 。
“ 得 ”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 的理解和区分等 。 通过阅读2 0 1 2 年前半年 的 《 读者》,从搜集到的语料来
3 . B 式 可 以作状 语 ,A 式 不 可 以。 如 :
A B
类格式表示 的意 义不 同:A 式是断言 ,B 式是描写;A 式是静 短语 作 补语 )
2 0 1 3. 1 l
语 言本体研 究
( 2 ) “ 这绝对 不是我 的机 器的问题 。”老板 一看机 器
的 不 同 。例 如 : “ 热 得/ 我 都 出 汗 了 ”和 “ 热

语义指向研究的新方向——评《现代汉语副词语义指向及其计算机识别研究》

语义指向研究的新方向——评《现代汉语副词语义指向及其计算机识别研究》

二 、 角新颖 。 所 创新 视 有
《 识别 》 最大 的亮 点 就在 于作 者将 副词语 义指 向的
本体研究与计算机识别 问题相 结合 , 并且将 各种语 义指

全 面 系统 , 重点 突 出
《 识别》 以副词语 义指向研究为基 础 , 主要探讨 了不
同类别副词语义 指向出现 的条 件和形 式标 记 , 以使用 频
率较高 的副词为重点 研究对象 , 揭示 副词 语义 指 向的规
向的限制条件用 流 程 图的形 式 表现 出来 。本 书不仅 系 统深入地研究 了主要类 别的典 型副词语 义指 向的规律 , 而且 注重应用研 究 , 用本 体研 究 取得 的成 果 , 利 解决 计
算机识别 中的实际 问题 , 引领 现代汉语 副词 语义指 向研 究走 上了一条崭新 的道 路。 语义 指向问题是一个非 常复 杂的 问题 , 多学者都 很 关注到 了副词 的不 同语 义指 向弓 起的歧 义问题 , I 而将语 义指 向规 律应 用 到计 算语 言学 中更 是一 大难 题。过 去
研究 的问题进行 了总结 和提升。
人们仅仅 局限于对语言本 体 的研 究 , 少涉及 到应用方 较
面, 在解 决句处理 问题 时 也没 有 找到 非 常合适 的方 法 。 赫琳教授 的这 项 研 究 对跨 学 科 研 究 起 到 了示 范作 用。 她提 出了语义 指向计算机 自动识别 的理 念 , 揭示 了现代 汉语副词成分语 义指 向的基 本规律 , 计 了副词 成分语 设
理 的研 究 。
目前 , 语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 对现代汉语 副词 以及对 副词小类 的 界定上都还存在着争 议 , 包括 对副词 范 围的界定也 没有 十分确切的答案 。因此作者利 用原 型范畴理 论 , 多选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
语义指向研究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成型于80年代。

所谓语义指向是指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

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一语法现象,这种分析手段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法。

语义指向分析给我们揭示了句子成分之间,尤其是句法平面上间接成分之间的各种语义联系,证明了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不一致性,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和解释语法现象。

因此,对现代汉语语义指向进行研究,对于更好地了解、学习现代汉语以及从事汉语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语义指向类型研究意义
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

对句法结构不仅要做形式分析,例如句法层次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等,还要做种种语义分析。

对句法结构的语义分析越全面越深刻,就越有可能对句法形式的各种现象给以科学合理的解释。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主要是指语义关系、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三种分析法。

本文主要以现代汉语为例从语义指向的概念、语义指向的类型以及语义指向的研究意义等方面来论述语义指向分析法。

一、对有关概念的阐释及定性
所谓语义指向是指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

成分所联系的方向叫“指”,成分语义联系所指向的目标叫“项”。

如“我砍累了”中的“累”所联系的方向是“指”,所指的“项”是主语“我”。

“指”可以分为单指和双指。

单指是指所联系的语义是一个,双指是指所联系的语义成分是两个。

如:我们打赢了球。

其中的“赢”只单指前面的“我们”。

又如:这些电影我们都看过。

其中这个“都”既指向前面的“这些书”,也指向前面的“我们”。

“项”分为单项和多项。

单项是指语义成分只指向一个成分。

多项是指语义成分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

二、语义指向的类型
(一)从“指”和“项”的角度来观察语义指向
1.单项单指
(1)学生们互相学习。

(“互相”单指前面的“学生们”)
(2)他一共卖了三本书。

(“一共”指向后面“三本书”)
2.多项单指
(3)北京,上海我们全去了。

(“全”既指向前面的“上海北京”,又指向前面的“我们”)
(4)他大约寒假去了上海。

(“大约”既指向后面的“寒假”,又指向后面的“上海”)
3.多项双指
(5)他们多半是中文系一年级的大学生。

(“多半”既指向前面的“他们”,又指向后面的“中文系”和“大学生”两向)
(二)从句子成分的角度观察语义指向
1.补语的语义指向
(6)你砍快了,慢一点!(你砍+砍快了)
2.状语的语义指向
(7)花也很多,圆圆地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

(排成一个圆圆的圈)
3.定语的语义指向
对于定语的语义指向,专门论述的不多,因为定语的语义一般都直接指向所修饰的中心语。

尽管“语义指向一般是中心语,但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指向中心语”(李敏,1996)。

例如:
(8)我要好好地逛一逛美丽的西湖。

(美丽+西湖)
(三)从语境影响的角度来观察语义指向
根据目前汉语语法关于语义指向分析的研究情况考察,可以以分析中是否考虑语境因素的影响而使语义指向发生变化为依据,把语义指向分为动态和静态两大类型。

1.静态语义指向
我们在考察一个句子中某个成分的语义指向时,孤立地从这个句子出发,不考虑句外的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就可以直接分析出它的指向,而且这种语义指向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把这种语义指向称为静态语义指向。

这种静态语义指向包括没有具体句外语境的所有句子,适合考察的句子成分是补语、状语、定语、谓语动词等。

以补语为例:
(9)我们打完了球。

(10)我们打赢了球。

(11)我们打破了球。

例(9)补语“完”的语义指向谓语动词“打”,例(10)补语“赢”的语义指向主语“我”,例(11)补语“破”的语义指向宾语“球”。

这些语义指向跟句外的语境没有关系,都是从句子本身直接分析出来的,并且只有一种分析,不会变化。

这种静态语义指向不涉及语用因素,因此也可以称为单纯语义指向。

2.动态语义指向
如果我们考察分析某个句子成分的语义指向时,需要考虑语境(主要是上下文)因素,那么语境不同,其语义指向也随之不同,我们把这种语义指向称为动态语义指向,副词的语义指向通常涉及动态语义指向。

例如:
(12)我只买了一本杂志。

这个句子中副词“只”的语义指向会受语境的影响而所指不同。

例如:
(13)我没干什么,只买了一本杂志。

(14)我没买什么,只买了一本杂志。

(15)我没买多少,只买了一本杂志。

例(13)由于前一分句的谓词性成分是“干什么”,后一分句的谓词性成分“买了一本杂志”,成了全句的焦点,因此“只”在语义上指向述宾结构“买了一本杂志”。

例(14)由于前一分句的谓词性成分是“买什么”,后一分句的名词性成分“一本杂志”成了全句的焦点,因此“只”在语义上指向定中结构“一本杂志”。

例(15)由于前一分句的谓词性成分是“买多少”,后一分句的数量词语“一本”成了全句的焦点,因此,“只”在语义上指向数量结构“一本”。

以上这些语义指向跟语境密切相关,随着语境变化而变化。

这种动态语义指向涉及语境、焦点等语用因素,因此也可以称为语用语义指向。

三、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的意义
综上所述,语义指向分析给我们揭示了句子成分之间,尤其是句法平面上间接成分之间的各种语义联系,证明了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不一致性,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和解释语法现象。

尤其是对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现代汉语、学习
现代汉语以及从事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来说,其意义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帮助分化句子的歧义结构
汉语句子存在着许多歧义结构,分化这些歧义结构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有层次切分法、成分定性法、变换分析法等。

但是有些句子的歧义结构无法用这三种方法加以分化。

例如:你别锯坏了。

这个句子有歧义,既可以表示为:(a)“你别把木头锯坏了”,也可以表示:(b)“你别把锯锯坏了”。

对于这种歧义,我们无法用上述三种方法加以分化,无论从层次构造、句法关系上,还是从句式变换上看,在表示这两种意思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其格式都是“NP+别+V+A+了”。

分析这种歧义结构,可以用语义指向分析法。

根据语义指向分析法,我们认为产生这一歧义的主要原因是补语A(坏)的语义指向不同。

表示(a)的意义时,补语A(坏)语义上指向V(锯)的受事“木头”。

表示(b)的意义时,补语A(坏)语义上指向V(锯)的工具“锯”。

这样就分化了“你别锯坏了”这一歧义结构。

(二)帮助解释某些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
语义指向分析法可以用来帮助解释某种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

举例来说,“V+A+了”述补结构(如“洗干净了、晾干了,锯长了、买大了,挖深了、剪短了”)可以表示两种语法意义:(a)表示某种结果的实现,如“洗干净了、晾干了”、(b)表示某种预期结果的偏离,如“锯长了、买大了”。

有的“V+A+了”述补结构,如“挖深了、剪短了”,可以兼表(a)、(b)两种意义(陆剑明,1990)。

(三)为语法研究的精细化提供了前提
句法结构完全相同的句式,某一成分的词类也相同,但不能进行相同的移位变换,由于这种移位变换的选择性限制,导致句法研究的精细化,从而为确立词的下位分类,或归纳出新的句型模式提供了前提。

四、结语
目前来看,语义指向研究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一些典型结构和典型词类上,有待拓宽;对一些理论性问题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更不用说建立一个完整的语义指向理论体系。

我们认为今后的研究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拓展研究范围,使其更具有实践价值;二是在大量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进行更多的理论思考,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适合汉语特点的语义指向理论体系;三是加强语义指向的应用研究,使其和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

对外汉语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语义结构规律的研究水平,语义指向研究拓展了语法研究的领域,将为推动语法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4]文炼.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J].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60,(2).
[2]李临定.带“得”字的状语句[J].中国语文,1963,(5).
[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朱德熙.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0,(1).
[6]陆俭明.汉语口语句法里的移位现象[J].中国语文,1980,(1).
[7]文炼.与语言符号有关的问题—兼论语法分析中的三个平面[J].中国语文,1991,(2).
[8]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2).
[9]周国光.试论语义指向分析的原则和方法[J].语言科学,2006,(4).
[10]李敏.定语的语义指向试析[J].语文知识,1996,(7).
[11]周小兵.表示限定的“只”和“就”[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12]陆俭明.“V 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1990,(1).
(李修尚四川内江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4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