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叉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全套
拨叉机械设计制造课程设计
![拨叉机械设计制造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f1bfd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d.png)
拨叉机械设计制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拨叉机械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并描述拨叉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知识,分析拨叉机械的力学性能和材料选择。
3. 掌握拨叉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设计需求分析、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图纸绘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拨叉机械部件的二维和三维设计的能力。
2. 能够使用适当的工程计算方法,对拨叉机械的强度、刚度等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和校核。
3. 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加强质量意识。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设计,旨在通过拨叉机械设计制造的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工程制图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和工程素养。
课程目标的设定遵循具体、可衡量原则,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和成果的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拨叉机械概述:介绍拨叉机械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关联教材中第二章“机械传动装置”相关内容。
2. 拨叉机械设计原理:讲解拨叉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力学分析、材料选择等,对应教材第三章“机械设计基础”。
3. 拨叉机械设计流程:详细阐述拨叉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图纸绘制,依据教材第四章“机械设计流程”。
4. CAD软件应用:教授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拨叉机械部件的二维和三维设计,结合教材第五章“计算机辅助设计”。
5. 力学性能计算与校核:介绍拨叉机械关键参数的计算和校核方法,如强度、刚度等,参照教材第六章“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
课程设计拨叉工艺规程
![课程设计拨叉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9230fa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7.png)
课程设计拨叉工艺规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拨叉工艺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艺流程和关键参数;2. 学生能够描述拨叉工艺中涉及的材料特性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3. 学生能够解释拨叉工艺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拨叉工艺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拨叉的制作;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拨叉工艺的各个步骤操作;3. 学生能够运用质量检测方法,对拨叉产品进行自检和互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制造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 学生通过拨叉工艺的学习,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3. 学生树立质量意识,认识到拨叉工艺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拨叉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质量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拨叉工艺基本概念:介绍拨叉的定义、分类及用途,让学生理解拨叉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拨叉工艺流程:详细讲解拨叉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选择、下料、加工、热处理、装配等环节。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拨叉工艺关键参数:阐述拨叉工艺中的关键参数,如材料硬度、拨叉长度、拨叉角度等,分析这些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4. 拨叉材料特性:介绍拨叉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如碳钢、合金钢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对拨叉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5. 质量控制与检测:讲解拨叉工艺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方法,如尺寸检测、硬度检测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拨叉制作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工艺流程和操作技巧。
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ebc6240168884868762d6da.png)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拨叉零件制造工艺规程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课程设计任务书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内容及任务一、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拨叉材料HT200;铸造圆角R2~3;拨叉头高50mm,外圆φ40mm,内孔φ27mm;拨叉脚内表面R25,外表面R35;凸台高25mm;凸台半径10,凸台孔径φ8,孔深15mm中心距93.75mm。
二、设计基本内容:(一)对零件(中等复杂程度)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三)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选择加工方案,制订工艺路线;2.选择定位基准;3.选择各工序所用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等);4.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和公差;5.确定切削用量(四)填写工艺文件1.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2.填写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五)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每个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张;(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套;(3)设计说明书一份。
目录第一章序论-----------------------------------------5 第二章零件的分析-----------------------------------61、零件的工艺分析-----------------------------------62、毛坯的确定--------------------------------------7①、毛坯种类的确定------------------------------7②、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的确定---------------------7③、铸件毛坯图的绘制-----------------------------8第三章工艺规程的设计---------------------------------91、定位基准的选择---------------------------9①、精基准的选择-------------------------------9②、粗基准的选择-------------------------------92、工艺路线的制定-------------------------- --------9①、确定工序的原则-------------------------------10②、工序的特点----------------------------------10③、加工精度的划分------------------------------10④、工艺方案确定---------------------------------10⑤、工艺设备工装的确定--------------------------113、机械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12①、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12②、确定切削用量--------------------------------16第四章工艺卡片的制定---------------------------------23第五章工序卡片的制定---------------------------------23第六章小结------------------------------------------23第七章附录(重要参考文献)---------------------------23第一章序论21世纪现在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模式根本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拨叉的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拨叉的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c572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b.png)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拨 叉 的 工 艺 设 计 概 述
03 拨 叉 的 机 械 加 工 工
艺
05 拨 叉 的 工 艺 设 计 优
化
02 拨 叉 的 毛 坯 制 造 工 艺
04 拨 叉 的 装 配 工 艺
电火花加工:用于加工复 杂形状的工件,如模具、 电极等
精加工工艺的选择需要考 虑工件的材料、形状、精 度要求等因素
热处理工艺
目的:提高拨叉的硬度和耐磨性
工艺流程:加热、保温、冷却
加热方式:电加热、燃气加热、感应加热等
保温时间:根据材料和工艺要求确定
冷却方式:空气冷却、油冷却、水冷却等
热处理后的效果:提高拨叉的硬度和耐磨性,改善其机械 性能
检查材料:确认材料是否合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准备工具:准备所需的装配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 清洁零件:确保零件表面清洁,无油污、锈蚀等 检查图纸:确认装配图纸是否正确,是否与实际产品相符
装配过程
准备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
切割加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切割和加工
装配顺序: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装配,确保各部件的配合精度 检验与调整:对装配好的拨叉进行检验和调整,确保其性能和精度达到设 计要求
粗加工设备:车 床、铣床、钻床、 攻丝机等
粗加工材料:钢 材、铝材、铜材 等
粗加工精度:根 据设计要求确定, 一般控制在 ±0.1mm以内
精加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艺
精加工工艺包括:车削、 铣削、磨削、电火花加工 等
车削:用于加工圆柱面、 圆锥面、螺纹等
铣削:用于加工平面、沟 槽、台阶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拨叉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拨叉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55a9c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6.png)
目录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1、零件的作用12、零件的工艺分析13、零件的生产类型2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21、选择毛坯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2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4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53、制订工艺路线5四、工序设计8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82、确定工序尺寸10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111、工序1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2、工序2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23、定位方案15六、参考文献16七、总结17入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上方的①22+0.021孔与0操纵机构相连,下方的①55+0.5半孔则是用于与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
通过上方的力拨动0下方的齿轮变速。
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图1零件图2、零件的工艺分析拨叉(CA6140车床)共有三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1)以①22+0,021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①22+0.021孔的内表面,以及其上端面,上端面与孔有位置要求,孔壁0上有一个装配时钻铰的锥销孔,一个M8的螺纹孔。
这两个都没有高的位置度要求。
2)、以①55产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①55+0.5孔的内表面,以及其上下两个台阶面。
这两组表面有一定的位置度要求,即①55+0.5的孔上下两个端面与①22+0.021的孔有垂直度要00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3、零件的生产类型依设计题目知:Q=12000件/年N=Qn(1+a%)(1+b%)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质量为1kg,查表2-1(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可知其属轻型零件,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拨叉完整课程设计
![拨叉完整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1d32d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2.png)
一、零件的分析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获得所需要的速度和扭矩,宽度为40mm的面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拨动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够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高的位置精度,所以宽度为40mm的面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零件的工艺分析: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拨叉形状、结构比较简单,通过铸造毛坯可得到基本形状,减少了工序加工,又节约了材料。
除了拨叉上表面外,其余加工表面精度低,不需要高度机床加工,可通过铣削、钻床等车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而拨叉上表面加工精度虽然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
由此可见,该零件工艺性较好。
CA6140拨叉共有三组加工表面(1)零件两端面,可以后端面加工精度高,可以先以后端面为粗基准加工右端面,再以前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左端面;(2)以花键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这一组面包括25H7的六齿方花键孔、22H12的花键底孔、两端的2X150倒角和距花键中心线为22mm的上顶面;(3)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的18H11mm的槽、上顶面的2-M8通孔和5锥孔。
经上述分析可知,对于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二、工艺规程设计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零件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良好,考虑到零件加工表面少,精度要求不高,有强肋,且工作条件不差,既没有变载荷,又属间歇性工作,故选用金属型铸件,以满足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及生产要求。
零件的形状简单,因此毛坯形状需要与零件形状尽量接近,又因内花键较小,因此不可直接铸出。
基准的选择基准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着,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拨叉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拨叉制造工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b6847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5.png)
拨叉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拨叉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拨叉的构造和功能,掌握拨叉制造的基本工艺,包括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加工方法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拨叉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掌握拨叉制造的基本工艺和关键技术;3.了解拨叉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拨叉制造过程中的问题;2.具备一定的模具设计和材料选择能力;3.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进行拨叉的制造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对拨叉制造工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3.增强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拨叉的基本原理、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加工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拨叉的基本原理:介绍拨叉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理解拨叉在机械系统中的重要性。
2.模具设计:学习模具的基本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模具的设计流程和技巧。
3.材料选择:了解常用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学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4.加工方法:学习拨叉的加工工艺,包括铸造、锻造、切削、热处理等,掌握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5.质量控制:掌握产品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手段,了解质量控制体系的相关知识。
6.拨叉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了解拨叉制造工艺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拨叉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拨叉(831005型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拨叉(831005型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全套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2af427f151e79b89680226ef.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CA6140拨叉(831005)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备工艺装(年产量为4000件)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一、零件工艺性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2)2.2、基准的选择 (2)2.2.1粗基准的选择 (2)2.2.2精基准的选择 (2)2.3、制定工艺路线 (2)2.3.1工艺路线方案一 (3)2.3.2工艺路线方案二 (3)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4)3.1、毛坯余量及尺寸的确定 (4)3.2、确定工序 (4)四、夹具的设计 (12)4.1、提出问题 (12)4.2、设计思想 (13)4.3、夹具设计 (13)4.3.1定位分析 (14)4.3.2切削力、夹紧力、切屑用量和切屑速度的计算 (14)4.3.3夹具操作说明 (15)五.体会 (15)六.参考文献 (16)一、零件工艺性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宽度为18+0.012mm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
所以,宽度为18+0.012mm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1.2、零件的工艺分析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零件材料HT200、考虑到此零件的工作过程中并有变载荷和冲击性载荷,因此选用锻件,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的工作可靠。
由于生产纲领为中批生产而且零件的尺寸并不很大,故可采取模锻成型。
经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表5-5取等级为2级精度底面及侧面浇注确定待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为3±0.8mm。
2.2基准的选择2.2.1 粗基准的选择因为要保证花键的中心线垂直于右端面,所以以Φ40的外圆表面的粗基准。
拨叉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拨叉工艺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1f86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0.png)
拨叉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拨叉工艺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设计原理和流程。
2. 学生能掌握拨叉工艺中涉及的材料特性及其应用。
3. 学生能了解拨叉工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理解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拨叉工艺品,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拨叉工艺品的制作,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评价标准,对拨叉工艺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拨叉工艺设计课程,培养对我国传统工艺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工匠精神,培养耐心、细致、专注的品质。
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手工制作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拨叉工艺的设计与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引导。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拨叉工艺基础知识:- 拨叉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 拨叉工艺的起源与发展。
2. 拨叉工艺设计原理:- 设计原则与方法。
- 拨叉工艺品的结构分析。
3. 拨叉工艺材料:- 常用材料的种类及特性。
- 材料选择与应用。
4. 拨叉工艺制作流程:- 设计草图与制作图。
- 制作工具与设备的使用。
- 制作步骤及技巧。
5. 拨叉工艺品的评价与展示:- 评价标准与方法。
- 展示策划与实施。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拨叉工艺基础知识及起源发展。
第二课时:拨叉工艺设计原理与结构分析。
拨叉锻造课程设计
![拨叉锻造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6ef5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9.png)
拨叉锻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拨叉锻造的基本概念,掌握锻造工艺的原理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拨叉的结构组成,了解不同材料的锻造性能及其对拨叉质量的影响。
3.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锻造过程中金属流动规律及锻造缺陷的产生原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锻造技术,独立完成拨叉的锻造操作,并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锻造工具和设备,保证操作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解决锻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锻造工艺的兴趣,增强对机械制造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锻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锻造工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锻造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机械制造领域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锻造基本知识:介绍锻造的定义、分类及应用,使学生了解锻造工艺的广泛用途,对应教材第一章。
- 锻造原理与工艺流程- 锻造与其他加工方法的区别与联系2. 拨叉结构与材料:分析拨叉的组成结构、材料选择及其锻造性能,为学生锻造拨叉奠定基础,对应教材第二章。
- 拨叉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 常用锻造材料及其性能3. 锻造设备与工具:讲解锻造设备、工具的类型及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三章。
- 锻造设备的功能与操作要点- 锻造工具的选择与维护4. 锻造操作技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锻造过程中的技巧,提高拨叉锻造质量,对应教材第四章。
- 锻造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 锻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5. 安全与质量控制:强调锻造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同时关注锻造质量,对应教材第五章。
拨叉课程设计(1)
![拨叉课程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d61b779667ec102de2bd89ef.png)
一、零件的分析1.1 拨叉的生产类型拨叉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已知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零件的质量是1.12Kg/个,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页表1.1-2,可确定该拨叉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1.2 拨叉的结构图1.3 拨叉的工艺分析拨叉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其多处粗糙度要求较为严格,即很多表面需要精加工完成。
1.4 拨叉的工艺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是一切有关的生产人员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制定机械加工基本的要求是优质、高产、低消耗。
首先是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要在此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
设计者要考虑加工工艺问题。
工艺师要考虑如何从工艺上保证设计的要求。
拨叉的加工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粗精加工两大端面;加工深度为35,宽度为42的槽;钻、铰2-M8通孔,并攻丝;Φ156圆端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以及Φ113和Φ156的圆的粗精加工;四个Φ6的小孔的粗精加工等:工艺要求如下: (1)首先总体遵循先粗后精,先面后孔的原则;(2)端面的粗精加工均在卧式铣床上完成,且是互为基准进行加工,使得粗糙度达到Ra6.3的要求;(3)2-M8的螺纹因其粗糙度要求较高,所以遵循典型孔的加工路线:钻、扩、铰,最后攻丝完成螺纹加工;(4)四个Φ6的小孔的粗精加工钻、扩、铰即可完成;(5)深度与宽度方向均有尺寸要求与粗糙度要求的槽的加工采用卧式铣床上的盘形铣刀实现;(6)Φ156和Φ113的孔以及Φ156的外圆采取的是卧式镗床上粗镗加精镗实现。
二、工艺规程设计2.1毛坯的选择拨叉材料为QT600-3,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毛坯选择金属型铸造。
拨叉工课程设计
![拨叉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d29a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a.png)
拨叉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拨叉工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操作原理和步骤。
2. 学生能掌握拨叉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其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了解拨叉工相关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操作拨叉工,完成指定的加工任务。
2. 学生能运用拨叉工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加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通过拨叉工的实践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积极参与拨叉工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学生能认识到拨叉工在现代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机械制造专业的热爱。
3. 学生能树立安全意识,遵守操作规程,培养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结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但拨叉工操作经验较少,需要系统学习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操作技能的培养,强调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上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拨叉工基础知识:- 拨叉工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 拨叉工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拨叉工操作技能:- 拨叉工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常用拨叉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 拨叉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3. 拨叉工实践应用:- 拨叉工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案例。
- 实践操作:使用拨叉工完成指定零件的加工。
4.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周:拨叉工基础知识学习,了解拨叉工的用途及结构。
- 第二周:学习拨叉工操作步骤及安全规程,进行简单操作练习。
- 第三周:深入学习拨叉工工具的使用,进行实践操作。
- 第四周:总结复习,完成实践应用案例,提高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 第一章: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 第二章:金属加工机床及工具。
拨叉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拨叉机械制造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2dd1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a.png)
拨叉机械制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拨叉机械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拨叉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及其影响。
3. 帮助学生掌握拨叉机械的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拨叉机械零件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CAM软件进行拨叉机械零件加工编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机床进行拨叉机械制造的综合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专业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培养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拨叉机械制造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拨叉机械概述:介绍拨叉机械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及发展现状,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材章节:《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章第二节2. 拨叉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拨叉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讲解其工作原理,为后续设计制造打下基础。
教材章节:《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章第三节3. 拨叉机械制造工艺:详细讲解拨叉机械制造的关键工艺参数,包括材料选择、加工方法、热处理等。
教材章节:《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四章4. CAD/CAM软件在拨叉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CAD/CAM软件进行拨叉机械零件设计和加工编程的方法。
教材章节:《CAD/CAM技术与应用》第二章5. 拨叉机械制造质量控制:分析影响拨叉机械制造质量的因素,讲解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教材章节:《质量管理与控制》第三章6.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拨叉机械制造的实际操作,包括机床操作、工艺参数调整、质量控制等。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拨叉-3零件加工工艺及车拨叉口圆弧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UG三维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拨叉-3零件加工工艺及车拨叉口圆弧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UG三维](https://img.taocdn.com/s3/m/639c95ddeefdc8d377ee32a7.png)
提供各专业全套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拨叉-3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及车拨叉口圆弧面夹具设计系名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作及其自动化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 9 月11日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拨叉零件批量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及拨叉-3 拨叉口圆弧面夹具设计设计内容与要求:1. 制定拨叉-3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选择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2. 对所制定的工艺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和计算;3.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主要表面的总余量;4. 确定主要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5. 对两道主要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画出的工序简图,选择切削用量;6.设计拨叉-3 拨叉口圆弧面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7.对同学的设计进行校对;8.编写设计说明书。
车间设备(与设计有关的设备):普通车床C6125,CM6125,C6132,C6140;数控车床CK6125,CK6132,CK6140;立式铣床X51K,X52K;卧式铣床X61W,X62W;工具铣床X8120;立式钻床Z5125;台式钻床Z4115;设计小组:组长:成员: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成绩:摘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难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次设计,基本上掌握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等,并学会了使用和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
全套图纸UG三维,加153893706此次设计是对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我们首先对拨叉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工艺进行了分析,然后确定大批量加工零件的毛坯生产手段及零件材料;分析了零件的其加工特点,确定其流水线的加工模式,从而实现定制大批量生产加工的工艺规程。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拨叉加工工艺及铣下端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拨叉加工工艺及铣下端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29ca6a4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7b.png)
设计说明书题目:拨叉加工工艺及粗铣下端面夹具设计系名:机械系专业班级:机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目录前言 (1)1 零件的分析 (2)1.1 拨叉零件的工能作用 (2)1.2 拨叉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2)1.3拨叉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与相互位置精度 (3)2 拨叉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设计 (4)2.1 确定拨叉零件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 拨叉零件基准的选择 (5)2.2.1拨叉零件粗基准的选择 (5)2.2.2拨叉零件精基准的选择 (5)2.2.3拨叉零件基准的转换 (5)2. 2.4加工阶段的划分 (5)2.3 制定工艺路线 (6)2.3.1 加工顺序的安排 (6)2.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3 夹具设计 (22)3.1 定位元件的选择 (22)3.2 选择定位基准 (22)3.3 零件的加工精度的分析 (22)3.4 切削力以及夹紧力的计算 (23)3.5 操作简要说明 (24)3.6 本章小结 (25)总结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前言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大学教育的一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希望在设计过程中能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通过工艺课程设计,学生应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夹具课和所学过的其他课程的基本理论,正确的分析和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合理议定等问题,从而保证零件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关键工序夹具设计注意: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关键工序夹具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7张5.夹具结构设计装配图1张6.夹具结构设计零件图1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专业: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目录一、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作用2.零件的工艺分析3.零件的尺寸图二、确定生产类型三、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四、工艺规程设计1.基面的选择2.制定工艺路线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4.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五、夹具设计1.问题的提出2.夹具设计3.绘制夹具零件图六、参考文献七、小结八、附录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工作过程:拨叉零件是在传动系统中拨动滑移齿轮,以实现系统调速,转向。
其花键孔Φ25mm通过与轴的配合来传递凸轮曲线槽传来的运动,零件的两个叉头部位与滑移齿轮相配合。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1. 零件孔Φ22mm的上下加工表面及花键孔Φ25mm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孔Φ22mm的上下加工表面,孔Φ22mm的内表面,有粗糙度要求为Ra小于等于6.3um,Φ25mm的六齿花键孔,有粗糙度要求Ra小于等于3.2um,扩两端面孔,有粗糙度要求Ra=6.3um;加工时以上下端面和外圆Φ40mm为基准面,有由于上下端面须加工,根据“基准先行”的原则,故应先加工上下端面(采用互为基准的原则),再加工孔Φ22mm, 六齿花键孔Φ25mm和扩孔。
2. 孔Φ22mm两侧的拨叉端面⑴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右侧距离18mm的上下平面,Ra=3.2um,有精铣平面的要求,左侧距离为8mm的上下平面,Ra=1.6um,同样要求精铣。
⑵加工时以孔22mm,花键孔25 mm和上下平面为基准定位加工。
⑶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尺寸,上述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以保证,对于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并且保证它们的位置精度要求(三)零件的尺寸图二、确定生产类型1.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a%和废品率b%分别抽取5%和2%。
则N=Qn(1+α%+β%)=3800×1(1+5%+2%)=4066件/年2.由于拨叉零件的年产量为4066件,现已知该产品属于轻型机械,叉的重量为1.0㎏,根据表可知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三、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1.零件材料为HT200。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2.已知零件的生产纲领是4066件每年,故查表,可确定其为中批生产,初步确定工艺安排的基本倾向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主要以通用设备为主,采用专用夹具,这样投资较少,投产快生产率较高,转产较容易。
3.根据零件的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材料为HT200,毛坯的铸造方法为模锻铸造,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9级。
4.下图为所制的毛坯尺寸图。
四、工艺规程设计(一)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φ22孔的不加工外轮廓底面作为粗基准,利用圆柱来定位,另外四爪握住两边来限制六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二)制定工艺路线在生产纲领确定的情况下,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来制定工艺路线。
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工艺路线方案的对比方案一工序:1.粗、精车端面,钻、扩花键底孔、倒两端15°倒角。
2.粗、精铣削B面。
mm的槽。
3.铣削8+0.03mm的槽。
4.铣削18+0.0125.拉花键。
方案二工序:1.粗、精车端面,钻、扩花键底孔、倒两端15°倒角。
以Ф40mm圆柱面为粗基准。
选用C3163-1转塔式六角车床及三爪卡盘夹具。
2.拉花键。
以A面为基准,3.铣削槽B面。
以花键的中心线及A面为基准。
选用X62W卧式铣床加专用夹具4.铣削8+0.03mm的槽。
以花键的中心线及A面为基准。
选用X62W卧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5.铣削18+0.012mm的槽。
以花键的中心线及A面为基准。
选用X62W卧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方案分析:上述两方案中,工艺方案一把拉花键放在最后一道工序。
但此方案中2.3.4。
2. 补充选定的方案工序0铸坯。
工序1 粗、精车端面,钻、扩花键底孔、倒两端15°倒角。
以Ф40mm圆柱面为粗基准。
选用C3163-1转塔式六角车床及三爪卡盘夹具。
工序2 拉花键。
以A面为基准,工序3 铣削槽B面。
以花键的中心线及A面为基准。
选用X62W卧式铣床加专用夹具.03mm的槽。
以花键的中心线及A面为基准。
选用X62W卧式铣床加专用工序4 铣削8+0夹具。
工序5 铣削18+0.012mm的槽。
以花键的中心线及A面为基准。
选用X62W卧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6 磨槽。
工序7 去毛刺。
工序8 检验。
3,选择机床(1)工序1为车端面和钻孔、扩孔、倒角,可用C3163-1转塔式六角车床。
(2)工序2为拉花键,采用普通拉床。
(3)工序3和4为铣端面,可采用X62W铣床。
( 4) 工序6磨削采用磨床。
4.选择夹具:每个工序都可以采用专用的夹具,夹具后面再设计。
5.选择刀具:在铣床上用高速钢立铣刀,铣上下两槽用三面刃铣刀,在车床上选普通车刀,内拉床选矩形齿花键拉刀6.选择量具:精度要求较高的可用内径千分尺量程50~125,其余用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
(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CA6140的拨叉材料为HT200。
毛坯重量为1.0 kg,σb =160MPa HB170~240 生产类型为由大、中批量生产,采用模锻锻模。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A面的加工余量A面有3±0.8mm的加工余量,足够把铸铁的硬质表面层切除2.矩形花键底孔。
.28,见零件图,参要求以矩形花键的外径定心,故采用拉削加工内孔尺寸为Φ22+0照《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表3-59确定孔加工余量的分配。
钻孔Φ20mm扩孔Φ21mm拉花键花键孔要求以外径定心:拉削时加工余量参照《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取2Z=1mm3.B面的加工余量。
此工序分2个工步1、粗铣B面 2、精铣B面。
精加工余量为0.2mm粗铣加工余量为2.8mm4.上凹槽:对于上凹槽的加工,由于事先未被铸出,要满足其槽的深度先需要粗铣,.03的精现确定其加工余量取8mm。
为了保证槽两边的表面粗糙度和槽的水平尺寸8+00度要求,需要进行精铣槽的两侧面,加工余量取0.5mm。
(精5. 下凹槽:由于此平面没有加工,只加工平面的凹槽,其基本尺寸为槽宽18+0.0120度较高,IT6级),槽的深度为15,可事先铸出该凹槽,该槽的三个表面的粗糙度都Ra,在粗铣后 精铣能达到粗糙度要求。
为2.36. 孔:钻孔其尺寸为20mm,加工余量取2mm,扩孔钻,保留0.5mm的拉刀加工余量。
孔里的花键槽用组合装配式拉刀成型式的加工方式一次拉出。
7.其他尺寸直接铸造得到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中批量生产,采用调整加工。
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认。
(四)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0 毛坯工序。
铸造尺寸如毛坯图工序1:车削A面。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灰口铸铁HT200,铸造。
加工要求:粗、半精车A面并保证28mm的工序尺寸,Ra=3.2μm机床C3163-1:转塔式六角卧式车床。
刀具:刀片材料。
r =12. ao=6-8 b= -10 o=0.5 Kr=90 n=15工序图:1. 计算切削用量(1)已知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3±0.8mm 。
实际端面的最大加工余量为3.8mm 。
故分二次加工(粗车和半精车)。
长度加工公差IT 12级。
(2)进给量、根据《切削简明手册》(第3版)表1.4 当刀杆尺寸为16mm×25mm,ae≦3mm 时,以及工件直径为Φ60mm时(由于凸台B面的存在所以直径取Φ60mm)f=0.6-0.8mm/r.按C3163-1 车床说明书取f=0.6 mm/r。
由于存在间歇加工所以进给量乘以k=0.75—0.85 所以实际进给量f=0.6×0.8=0.48 mm/r按C3163-1 车床说明书f=0.53mm/r(3)计算切削速度。
按《切削简明手册》表1.27 ,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寿命选T=60min)刀具材料YG6V=Cv/(T m·apXv·f Yv) ·kv其中:Cv=158 Xv=0.15 Yv=0.4 m=0.2修正系数Ko见《切削手册》表1.28k mv =1.15 kkv=0.8 kkrv=0.8 ksv=1.04 kBV=0.81∴Vc =158/( 600.2·20.15·0.530.4) ·1.15·0.8·0.8·0.81·0.97=46.9(m/min)(4)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ns=1000vc/πd w=229.8(r/min)按C3163-1车床说明书n=200 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V=40.8m/min(5)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6.2-1由于铸造毛坯表面粗糙不平以及存在硬皮,为了切除硬皮表层以及为下一道工步做好准备Tm=(L+L1+L2+L3)/nwx f=0.33(min)L=(65-0)/2=32.5 L1=3、L2=0、L3=0。
2、精车1)已知粗加工余量为0.5mm。
2)进给量f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6 , f=0.15-0.25mm/r按C3163-1 车床说明书f=0.16 mm/r3)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寿命选T=60min)V=Cv/(T m·apXv·f Yv) ·kv=158/( 600.2·20.15·0.160.4) ·1.15·0.8·0.8·0.81·0.97=83.85(m/min)4)确定机床主轴转速nw=1000vc/ πdw=410.8(r/min)按C3163-1 车床说明书取nw=400(r/min)实际切削速度V=57.1m/min5)切削工时查《工艺手册》表6.2-1xf=22.5/400x0.16=0.35(min)Tm=(L+L1+L2+L3)/ nw由于下一道工序是钻孔,所以留下?20mm的台阶,所以L=(65-20)/2=22.5 mm L1=3.L2=0. L3=0。